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舊貴族叫什麼

德國舊貴族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0 03:35:51

A. 現代德國還有貴族嗎

現代德國還有貴族。

德國官方是不承認這些封號的,但是貴族中仍按照以前的傳統世襲這些爵位,他們有自己的組織來認定一個人是否真正有貴族血統,德國姓中不僅僅是有'von'的是以前的貴族,有的是中間姓'de',和法國一樣。

(1)德國舊貴族叫什麼擴展閱讀

學者布洛克認為羅馬的原貴族隨著帝國消亡而消失,而蠻方貴族沒有形成;十二世紀之後才開始出現貴族,其典型特徵為騎士階層開始正式出現,即騎士等於貴族。

後來的學者通過考察,對以上說法不認同,日爾曼大舉入侵後,羅馬貴族沒有真正消亡,與後來蠻邦上層結合為一體,中世紀前期就已經有貴族,到了後期貴族和騎士有所融合,但兩者之間也有區別,直到和平時期,騎士的軍事功能削弱和,兩者才合為一體。

十二、十三世紀後,隨著貴族和騎士融合,開始形成明確的貴族之間等級,要成為貴族必須成為騎士,等級性和集團性明顯。騎士必須是騎士的後裔,這種差距和其他階層的集團拉大,使得貴族具有了明顯的封閉性,且分出了不同的等級,表現出不同的權勢。

在現代貴族佔主導地位的國家,資產階級逐漸成長為權利階級;富有的城市商人往往比鄉村小貴族更具影響力。

B. 歐洲中世紀貴族當中的等級排列

歐洲貴族等級排列最早出現於中世紀,在近代的一些國家中仍然繼續沿用。一般以佔有土地的多少來確定分封爵銜之高低,主要可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五等。

1、公爵

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

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

2、侯爵

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查理大帝在位時它是指具有特別全權的邊區長官,相當於藩侯,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獨立的大封建領主。封建王權加強後,侯爵成為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銜,其地位與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紀後,才確認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3、伯爵

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

在英國,伯爵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4、子爵

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國王查理曼於八世紀時封的,後來傳到歐洲其他大陸國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後來獨立存在,也可世襲。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紀才傳入英國,博蒙德·約翰於一四四○年第一個被封為英國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5、男爵

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它是歐洲君主國國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語中,男爵(Baron)一詞,是諾曼人在征服歐洲大陸時引進來的,本義為"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後來演變為"強有力的人"。

當時,英國的那些直接從國王那兒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稱為男爵,但這並非由國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約翰·比徹姆為男爵後,男爵才成為英國貴族的正式爵位。

(2)德國舊貴族叫什麼擴展閱讀:

貴族制的矛盾沖突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反映的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和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就是因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的制約,所以逐漸壯大的資產階級為了掃清發展的障礙開始了革命。

在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幾乎都是各國的封建統治制約了本國資產階級的發展。

C. 求歐洲貴族的詳細等級

爵位是歐洲封建君主國內分封貴族的等級制度。它最早出現於中世紀,在近
代的一些國家中仍然繼續沿用。一般以佔有土地的多少來確定分封爵銜之高低,
主要可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五等。

公爵: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
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
;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隨
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
,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
。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

侯爵: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查理大帝在位時它是指具有特別全權的邊區
長官,相當於藩侯,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獨立的大封建領主。封建王權加
強後,侯爵成為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銜,其地位與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紀
後,才確認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
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
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在英國,伯爵
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
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子爵: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國王查理曼於八世紀時
封的,後來傳到歐洲其他大陸國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後來獨立存在,
也可世襲。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紀才傳入英國,博蒙德·約翰於一四四○年第一個
被封為英國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它是歐洲君主
國國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語中,男爵(Baron)一詞,是諾曼人在征
服歐洲大陸時引進來的,本義為"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後來演變為"強有力的人"
。當時,英國的那些直接從國王那兒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稱為男爵,但這並
非由國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約翰·比徹姆為男爵後,男爵才成為英
國貴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這五個貴族爵位中,又根據其能否傳給後代,分為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兩類。世襲貴族死後可由長子繼承,終身貴族僅限本人活著時擔任,死後其子不能承襲。

爵位制度

D. 求一德國貴族名字

Kurt von Kleefeld 德國的最後一個貴族頭銜

樓主,有個建議,德國貴族有個傳統,在姓前往往加個 Von
所以在德國區別是否是貴族,相對比較簡單的

樓主如果自己想起貴族名字很簡單的哦

名+Von+姓 名和姓可在德語字典里找到,個人建議你姓可以用 Ludwig(路德維希)
隨便給你舉個例子 Hans Von Ludwig (漢斯 馮 路德維希)

樓主自己可以舉一反三

E. 請解釋下 歐洲 以前的貴族稱號「大公」是什麼意思

爵位,它最早出現於中世紀,在近代的一些國家中仍然繼續沿用。一般以佔有土地的多少來確定分封爵銜之高低,主要可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五等。!EZJ F/SM.Wc
公爵: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S3@4kQi D.m5k/c
侯爵: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查理大帝在位時它是指具有特別全權的邊區長官,相當於藩侯,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獨立的大封建領主。封建王權加強後,侯爵成為公爵與伯爵之間的爵銜,其地位與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紀後,才確認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x:T'qVD;|&H/ieu9`
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在英國,伯爵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y*}_@0Xg 子爵:子爵原系法蘭克王國的國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國王查理曼於八世紀時封的,後來傳到歐洲其他大陸國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後來獨立存在,也可世襲。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紀才傳入英國,博蒙德·約翰於一四四○年第一個被封為英國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V![7VI e6a8l ~ 男爵:男爵是貴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級。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時,它是歐洲君主國國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語中,男爵(Baron)一詞,是諾曼人在征服歐洲大陸時引進來的,本義為"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後來演變為"強有力的人"。當時,英國的那些直接從國王那兒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稱為男爵,但這並非由國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約翰·比徹姆為男爵後,男爵才成為英國貴族的正式爵位。
r0@9b_4p{T F 在上述的這五個貴族爵位中,又根據其能否傳給後代,分為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兩類。世襲貴族死後可由長子繼承,終身貴族僅限本人活著時擔任,死後其子不能承襲。英國的詩人拜倫的伯父是世襲貴族,他去世後,侄子拜倫獲得了世襲的爵位。

各國貴族等級

[編輯]亞洲
[編輯]中國
參見爵位

[編輯]日本
古代日本貴族分為公卿和大名兩個系統。701年的大寶律令將官職在四位和五位的官員稱為「通貴」,三位及三位以上的稱「貴」,乃創立貴族制度。隨後由皇族分出藤原氏、橘氏、源氏、平氏四大家族。後又發展出五攝、七清華、九清華等貴族世家。地方豪族則發展為大名。1884年實行華族制度,將舊公卿、大名及明治維新功臣分賜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廢除了華族制度。

天皇
親王/內親王
公爵
侯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編輯]朝鮮
古代朝鮮貴族稱「兩班」,即東班(文班)和西班(武班)。但是實際上兩班更接近於世族,而非貴族。王族子弟封大君和君。其中君王正室所生之子稱大君,嫡長子稱世子,側室所生之子稱君。1896年大韓帝國仿照日本貴族制度設立親王及五等爵位。1910年日韓合並後,朝鮮貴族系統轉入日本貴族系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廢除。

[編輯]越南
[編輯]泰國
[編輯]土耳其
[編輯]阿拉伯國家
[編輯]歐洲
在漢語中,通常以英國和法國的貴族制度為參考,將西方貴族制度依中國爵位分為五個等級,依序是:

公爵(Duke)
侯爵(Marquess)
伯爵(Earl,在英國以外的伯爵稱Count)
子爵(Viscount)
男爵(Baron)
除了這五等爵位之外,還有親王(或王子)、從男爵、爵士、騎士等貴族封號。

其他西方國家的貴族制度與英國的五等爵位相似,但亦有出入,比如德意志的爵位分為15等,有的國家(如波蘭)實行四等爵位(沒有子爵),有的國家如匈牙利實行三等爵位(沒有侯爵、子爵)。

[編輯]英國
Rex et Imperator / Regina et Imperatrix 國王兼皇帝/女王兼女皇,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至1947年印度獨立期間,英國君主的稱號
King/Queen 國王/女王
Crownprince 王儲,在英國稱Prince of Wales,即威爾士親王
Prince 親王或王子。通常只表示「君主之子」(或女君主之夫)之意,而非具體的爵位。女性稱Princess(公主),國王長女稱Princess Royal,即「大公主」
Royal Duke 大公
Duke 公爵
Marquess 侯爵
Earl 伯爵
Viscount 子爵
Baron 男爵
Baronet 從男爵
Knight 騎士
其中皇帝/女皇和國王/女王稱「Your Majesty」,親王和公主稱「Your Highness」,公爵稱「Your Grace」,公爵之子、侯爵、侯爵之子和伯爵統稱lord,即勛爵。

[編輯]蘇格蘭
Thane 伯爵
Laird 男爵
[編輯]法國
Empereur 皇帝
Roi 國王
Dauphin 太子
Prince 親王
Duc 公爵
Marquis 侯爵
Comte 伯爵
Vicomte 子爵
Baron 男爵
Chevalier 騎士
[編輯]神聖羅馬帝國
Kaiser 皇帝
König 國王
Kurfürst 選帝侯
Fürst 親王,或譯侯爵
Prinz 親王、王子
Erzherzog 大公
Herzog 公爵
Pfaltzgraf 宮廷伯爵
Markgraf 邊疆伯爵或邊境總督
Landgraf 伯爵
Graf 伯爵
Baron 男爵
Freiherr 男爵
Freier 男爵
Ritter 騎士
Junker 容克或鄉紳
[編輯]荷蘭
Koning/Koningin 國王/女王
Kroonprins 王儲
Prins 親王
Aartshertog 大公(已廢棄該等爵位)
Hertog 公爵
Markies 侯爵
Graaf 伯爵
Burggraf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騎士
荷蘭現有2個親王家族,31名伯爵、103名男爵和8名騎士

[編輯]比利時
Roi/Koning 國王
Prince/Prins 親王
Duc/Hertog 公爵
Marquis/Markies 侯爵
Count/Graaf 伯爵
Viscount/Burggraff 子爵
Baron 男爵
Chevalier/Ridder 騎士
Squire/jonkheer 鄉紳
截止至1986年,比利時有9位親王、5位公爵、10位侯爵、85位伯爵、35位子爵、317名男爵和113名騎士

[編輯]丹麥
Konge/Dronning 國王/女王
Kronprins 王儲
Fyrste 親王
Hertug 公爵
Marki 侯爵
Greve 伯爵
Vic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騎士
[編輯]瑞典
Kung/Drottning 國王/女王
Kronprins 王儲/Kronprinsessan 女王儲
Furste 親王
Prins 王子
Hertig 公爵
Markis 侯爵
Greve 伯爵
Vic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Friherre 騎士
[編輯]挪威
Konge/Dronning 國王/女王
Kronprins 王儲
Furst 親王
Hertug 公爵
Marki 侯爵
Greve 伯爵
Vis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騎士
[編輯]芬蘭
Keisari 皇帝
Prinssi 親王
Arkkiherttua 大公
Herttua 公爵
Markiisi 侯爵
Jaarli 伯爵
Varakreivi 男爵
Ritari 騎士
芬蘭貴族制度從屬於瑞典的貴族制度。1809年俄國吞並芬蘭後,芬蘭大公國建立了相對獨立的貴族爵位等級制度,芬蘭大公(由俄國沙皇兼任)只冊封過伯爵和男爵兩等爵位。

[編輯]西班牙
Rey/Reina 國王/女王
Príncipe de Asturias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王儲)
Príncipe 親王
Duque 公爵
Marqués 侯爵
Conde 伯爵
Vizconde 子爵
Barón 男爵
Señor 鄉紳
[編輯]葡萄牙
Imperador 皇帝(僅用於巴西)
Rei 國王
Príncipe 親王
Duque 公爵
Marquês 侯爵
Conde 伯爵
Visconde 子爵
Barão 男爵
[編輯]義大利
Imperatore 皇帝(1936年義大利國王自封為衣索比亞皇帝)
Re 國王
Principe 親王
Duca 公爵
Marchesse 侯爵
Conte 伯爵
Visconte 子爵
Barone 男爵
Cavalieri 騎士

[編輯]波蘭
Krol 國王
Ksiaze 親王或公爵
Margrabia 侯爵
Hrabia 伯爵
Baron 男爵
Rycerz 騎士
Giermek 鄉紳
[編輯]匈牙利
császár 皇帝
király/királyné 國王/女王
fejedelem 親王
herczeg 大公
gróf 伯爵
báró 男爵
lovag 騎士
匈牙利本國並無皇帝,其君主稱國王。奧匈帝國時期由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

[編輯]俄國
Император/Императора 皇帝/女皇
Цар/Царица 沙皇/女沙皇
Цесаревич 皇太子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Инфант 大公/女大公
Князь/Герцог 公爵/親王
Маркиз/Бояре 侯爵
Граф 伯爵
Виконт 子爵
Барон 男爵
Рыцарь 騎士
[編輯]非洲
[編輯]衣索比亞
Negus Neghst 皇帝(萬王之王)
Negus 國王
Mesfin 親王
Mesfin Ras 親王公爵
Mesfin Dejazmatch 親王侯爵
Ras 公爵(軍事貴族)
Duke 公爵(授予外國人)
Dejazmatch 侯爵(軍事貴族)(省總指揮)
Kegnazmatch 伯爵(軍事貴族)(右翼司令官)
Grazmatch 子爵(軍事貴族)(左翼司令官)
Balambaras 男爵(軍事貴族)(要塞司令官)
Fitwrary 武士
Lij 公子

F. 德國貴族在德國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他們都有那些姓氏

以下是統治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德國貴族家族
國家/地區 家族姓氏
安哈爾特 阿斯坎尼亞
巴登 策林根
巴伐利亞 維特爾斯巴赫
比利時 薩克森-科堡-哥達
保加利亞 薩克森-科堡-哥達
丹麥 (出自奧爾登堡)石勒蘇益格-荷蘭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
希臘 (出自奧爾登堡)石勒蘇益格-荷蘭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
大不列顛 (1901年起)薩克森-科堡-哥達
漢諾威 布倫瑞克-呂內堡
黑森 洛林-布拉邦特
利希滕施泰因 利希滕施泰因
利珀 利珀
盧森堡 (1964年以前)拿騷家族
梅克倫堡 梅克倫堡
荷蘭 奧蘭治-拿騷家族,梅克倫堡(1948年起),利珀-比斯特菲爾德(1980年起)
挪威 (出自奧爾登堡)石勒蘇益格-荷蘭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
奧地利 哈布斯堡-洛林
奧爾登堡 奧爾登堡
普魯士 霍亨索倫
羅伊斯 羅伊斯
羅馬尼亞 霍亨索倫
俄國 (1762年起來自奧爾登堡)荷爾斯泰因-戈托爾普
薩克森 韋廷
紹姆堡-利珀 利珀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出自奧爾登堡)荷爾斯泰因
瓦爾德克 瓦爾德克
符騰堡 路德維希.馮.巴赫曼

G. 曾經掌握德國權利的容克貴族,它究竟是如何沒落的

說起貴族這個頭銜,我想歐洲的皇室應該更有發言權,即便是在今天,歐洲仍然有許多國家保留著王室貴族的傳統,比如英國,比如西班牙,即使到今天,他們的王室雖然沒有了對於國家的統治權,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好歹,他們至今依然存在著,在這里不免讓我覺得為德國的容克貴族改到可惜,德國的容克貴族曾經讓德國一度站在世界前列,即使是今天,德國也依舊,在國際上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那麼,曾經帶領德國強大起來的容克貴族究竟是如何沒落的呢?

H. 德國歷史問題:二戰後,德國的貴族,容克,典型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去向。

他們仍活躍在德國的上層,只是不願再提起自己的背景。德國的容克階層實際上是德國的精英階層。自從1704年普魯士立國後,容克就開始形成,他們接受了高級教育,是德國實際的統治者。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也沒影響到他們,只是他們中的部分人變成了資產階級,也就是說德國的容克後來演變成地主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混合體。一戰後,霍亨索倫家族倒台,但是容克沒有,霍式家族實際上是容克的總代表。戰後各國還是得靠容克去扶持德國。二戰也一樣,只不過出了點意外。各種巧合使得容克階層默許了一個德國下士成為了霍式家族的替代者。當然二戰後至少西德依然靠的是容克階層,東德則是對容克進行了一定成都的清洗。但是德國的合並是由西德主導的,你就應該大概知道德國容克現在的情況了。

I. 幫我列舉幾個德國貴族姓氏 謝謝

格呂克斯堡、阿斯坎尼亞

布拉邦特、策林根

維特爾斯巴赫、利希滕施泰因

薩克森、奧爾登堡

科堡、梅克倫堡

哥達、霍亨索倫

石勒蘇益格、哈布斯堡-洛林

荷蘭斯泰因、戈托爾普

松德堡、荷爾斯泰因

(9)德國舊貴族叫什麼擴展閱讀:

貴族姓氏標志

德國姓氏中帶「馮」字的都是至少騎士階級以上貴族稱號。馮是「von」 的音譯,在德語中最直接的意思是:「……地方的」,「從...(地方來)」的。比如說要是一個貴族叫Angela von Berlin,那就是「來自柏林的安哥拉」。

西方貴族的姓氏標志在名與姓之間。「德」(de)是法國貴族或舊家的標志,如法國著名寓言詩人讓·德·拉封丹就是貴族家庭出身。

12世紀條頓騎士團(早期成員都為德意志貴族)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多次獲贈土地與城堡。為了和原住居民以示區別,就在自己的名字里加上「von」,後面的姓氏往往是封地、采邑的名字。

閱讀全文

與德國舊貴族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