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聯猛攻柏林,駐扎它國的數百萬德軍,卻為何僅「觀戰」而不支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德國依靠著先進的作戰思想,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大半個歐洲。然而在面對戰略縱深較大的蘇聯的時候,德國卻陷入了持久戰的泥潭。隨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結束,德軍在蘇德戰場上戰無不勝的時代一去不返,蘇聯軍隊開始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很多被德軍攻佔的地區,都被蘇聯軍隊重新奪回。
而且希特勒想要依靠著柏林戰役的勝利重新扭轉局勢,假如所有的部隊都撤離了作戰區域,前來支援柏林戰役,那麼希特勒將沒有人手進行反攻作戰。事實證明,希特勒的這一決定非常的錯誤,在柏林被蘇軍攻克後,德國被迫向盟軍投降,數百萬德軍都成為了俘虜。如果他們參與柏林戰役,德軍也許能夠多撐一段時間。
⑵ 二戰蘇聯猛攻柏林時,駐扎它國還有數百萬德軍,為何不前來支援呢
柏林戰役的時候德國大勢已去,拚死抵抗只是想牽制住蘇軍,好讓盟軍佔領更多的地盤,避免大量德軍落入蘇聯手裡,利用蘇聯和盟軍的矛盾最大限度保存自己的戰後利益,因此不可能讓其他部隊回援的
⑶ 蘇軍攻進柏林時,德軍還有百萬之多,為什麼迅速就投降了呢
雖然二戰時德國只有不到7000萬人的總人口,但得益於德國高效的動員體系,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一共動員了超過1000萬兵力,動員率遠在美蘇兩個人口過億的大國之上。
經過數年戰爭造成人口消耗,到1945年4月柏林戰役打響時,除了固守柏林的約80萬德軍,德國在其他地區還有200萬以上兵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希特勒已經制定了死守柏林的計劃,為什麼僅憑手中80萬兵力與226萬蘇軍死磕,而沒有調集各路援軍回防柏林,與蘇軍決一死戰?
德國確實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魯爾和西里西亞早已落入盟軍和蘇軍之手,元帥將軍們都已經明白敗局已定,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盡最大努力擋住蘇軍,把英美先一步放進柏林,企圖借英美之力一起對付蘇聯,於是戰爭末期出現這樣一種奇景:一支又一支德軍精銳部隊被從西線調走,一個接一個被填進東線這個血肉磨坊,布達佩斯、布拉格等東歐城市血流成河。
⑷ 二戰末期的柏林戰役期間為什麼沒有德國空軍參戰謝謝回答。
都給消耗完了 前期盟軍大規模對工業城市轟炸 那還有資源哦 ,後期128口徑炮都生產不出來了
⑸ 二戰末期的柏林戰役期間為什麼沒有德國空軍參戰
嚴格說來還是有的,只不過不是大規模出動而已
德國空軍英雄,漢斯魯德爾上校,在柏林戰役時,駕駛著他的Ju87轟炸機幹掉了好幾輛蘇聯坦克,直到被高射炮擊中,丟掉了一條腿為止
實際上在1945年3月,德國空軍的燃油供應就中斷了,無法組織大規模出擊了
有經驗的飛行員在44年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而且蘇聯的野戰機場都到了柏林附近
⑹ 柏林戰役中,柏林守軍少得可憐,其他德軍都去哪兒了
柏林戰役時,大部分的德國被困在其它的國家,無法脫身。
南斯拉夫鐵托領導的游擊隊有八十萬,死死拖住德軍三十萬,並最終消滅德軍,南斯拉夫是唯一靠自己力量獲得勝利的。
法國的德軍被戴高樂領導的法蘭西自由陣線拖住,羅馬尼亞困住了十幾萬德軍,奧地二十萬德軍被圍……所以,數字上德國還有三百萬軍隊,其實都被分隔圍困。
⑺ 二戰末期的柏林戰役期間為什麼沒有德國空軍參戰
1:當戰爭已經打到德國本土時候,你認為能讓德國戰斗機安全起飛的機場還有幾個?(機場被破壞對噴氣式飛機是致命的)
2:當德國的重要工業基礎被美英空軍的戰略空襲重創之下,你認為德國還能維持多少戰斗機的完好率?
3:德國是一個傳統上的缺油國家,當戰爭打到最後階段,你認為德國空軍還能得到多少燃料?
4:德國的噴氣式新型戰斗機雖然戰鬥力很強,但架不住盟軍的機海戰術,就算能達到1:3或1:5的戰損比,還是不能擊退盟軍空軍。
⑻ 柏林戰役的時候德國敗局已定,蘇聯沒有對柏林選擇圍而不打,這是為什麼呢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經過16個晝夜激戰,付出了傷亡30萬人的代價,一舉攻克了柏林,那麼斯大林不惜重大犧牲搶占柏林有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