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德國軍力強還是日本軍力強
綜合軍力德軍更強,德國陸軍遠勝於日本陸軍,日本陸軍不論戰術還是裝備整個一戰水平,坦克沒幾輛,機械化戰術就不用說了影都沒,單兵素質就高在個不怕死。德國陸軍首先是擁有真正的軍事素養,戰術配合,戰役指揮都很厲害,士兵和各級軍官學歷高,素養好,特別是國防軍,真正是精英。黨衛軍也是一堆不怕死的飯桶。德國武器裝備那就不用說了88炮 虎式坦克都是經典。
空軍差不多,不過德國略強,製造技術在那,空軍規模也比較龐大,而且空軍王牌很多。
海軍日本比德國強很多,而且日本海軍在開戰時擁有當時最強大的航母機動艦隊,如果不是那個飯桶南雲估計還是能跟美國打好一陣的,想比德國海軍多是單打獨斗,不過潛艇技術和戰術還是比日本先進。
② 二戰中德國與日本的裝備對比
海軍日軍強於德國,其他,呵呵,首先飛機,零式,厲害嗎?拉到吧,不說bf109g以後的型號速度都大於600km,極速大於650km,零式最大最大530,武器就更不用說了30mm航炮和20mm航炮,這是還是和零式同期產品,至於之後的fw190d,也就是ta152,這和p51一樣,極速都是大於750的,可掛載火箭彈,至於陸軍,炮兵沒說的,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不是一個級別,德國僅僅第六集團軍裝備的火炮就大於3000門,60迫擊炮一下37戰放炮一下不計入火炮,第六集團軍才25萬人,100mm重炮大於1000門,庫爾斯克戰役雙方投入100mm重炮近20000門,能比?日本全國才600門重炮還大多是大正4年的老玩意,步槍毛瑟98k,中國仿製中正式,比38高一代,機槍,二戰最好mg42和96式重機槍不是一個概念吧,1200發的射速450發比?後者還是彈板共彈……,沖鋒槍就不要說了,何況後期德國還有stg43等等,還有類似於加蘭德m1自動步槍的裝備,坦克,說句實話,德國一個虎式能滅日本一個聯隊,菊花都有45mm,比日本坦克正面二倍還高,至於豹式虎王,尤其虎王,簡直不是日本能打的,至於其他如同導彈啥的,日本估計都沒概念吧,轟炸機日本也垃圾,96中轟,外號空中打火機,93重轟炸,外號垂直迫降機,ju87,ju88能比嗎,拉倒吧,日本那點裝備去歐戰,簡直就是三流都算不上,估計波蘭武器都比他好,也就能欺負中國,德國一個師要求輕重機槍大於700挺,日本呢?也就擲彈筒多點,問題德軍還看不上,人家迫擊炮都比你一個師裝備160門以上,簡直沒得比,歐戰20000發子彈加若干炮彈幹掉一個人,日本去歐洲就像中國在亞洲一樣就這么簡單,要知道在歐洲105mm火炮都是團級武器,德國蘇聯,美國集團軍的戰略壓制武器都是200mm以上的重炮群,注意是重炮群,原因具體數量這個不好確定,一般以獨立炮兵連為單位,不過炮群一般數量你是懂得
③ 二戰時,為何德國和義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
也不見得,日本軍工也有很多亮點的地方,只不過相對來說,日本裝備更適合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而德國裝備更適合歐洲戰場。你把德國閃電戰那一套搬中國來,他要不在中國修一個八橫八縱的交通網,保准他的裝甲部隊全部陷泥裡面。當然把日軍調到歐洲戰場,就剩下吃土的份了。
日本陸軍裝備在歐洲人眼裡就是垃圾
沒錯,我說的就是三八大蓋+歪把子+92式重機槍,全部都是垃圾槍械。
兩款槍盡管屬於同一種類槍,都是拴動後拉的五發子彈步槍,但是二者相差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三八大蓋依靠的是放棄口徑提高精準度,總結起來就是,穩、准,但是不狠;98K是口徑更大的子彈,相對三八大蓋,是准和狠,但是不穩。
從德日結盟這一點來看,德國對日本海軍也是有所期待,不指望日本海軍能夠打敗美國,最起碼可以牽制住美國的海軍。
再就是空軍了,盡管二戰時期德國的FW-190在天空叱吒風雲了一番,但是終究是陸戰飛機,跟艦載機又是一回事,如果德國真的將航母建成,必然還要向日本引進更加優秀的零式戰斗機作為艦載機。
日本零式戰斗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給了美國空軍和海軍極大的打擊,直到美國繳獲了一架零式戰機進行研究後,才發現了擊敗它的方法,然而,零式戰機的優越性是值得肯定的。
總體來說,德國軍工是比日本強大,但並不是說日本裝備一無是處,義大利就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了吧!
④ 日本和德國都是世界製造業強國,誰更勝一籌呢
在全世界范圍之內,製造業比較強的國家有德國,美國,日本。可以說他們占據了製造業的產業鏈頂端,不僅擁有技術優勢,還擁有製造優勢,在某些領域,他們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含金量很高。那麼日本和德國同樣屬於製造業強國,誰更勝一籌呢?
更重要的是德國的本土資源比日本多。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可利用的資源比較有限,但是德國卻不一樣,不僅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還擁有日本沒有的礦產資源,所以日本的空白領域,讓它失去了與德國的競爭力。
一組數據更加說明問題。在2017年有一組製造業排行榜,日本和德國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而且這組數據還說明德國製造業在全球的總份額佔到了6%,日本製造業的總份額佔到了8%。也就是說,德國雖然製造業比日本製造業的領域覆蓋更廣,但是日本製造業的產品在全球的佔比更高一些,所以很難分出勝負。
⑤ 德國和日本哪個實力強
整體實力日本略強於德國。
經濟和軍事上,日本強於德國,政治地位上,德國強於日本。由於兩國的實力和地位不同,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也大不相同。
日本經濟總量多於德國,但是人均不如德國,2018年,日本經濟總量為5萬億美元,德國為4萬億美元,日本領先於德國,日本人均GDP為3.8萬美元,德國4.4萬美元,日本經濟總量能夠超過德國,關鍵是人口數量遠遠超過德國。
德國和日本都是工業強國,但是德國更勝一籌,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企業以外,德國還有1307家隱形冠軍企業,而日本只有220家,德國將近是日本的6倍,隱形冠軍是指在國內和國際上絕大部分份額,但是知名度很低的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企業基本上都是依靠技術壟斷,利潤率很高,可以拉高人均GDP。 德國和日本同樣重視科技和教育,未來日本的經濟總量仍然會憑借人數優勢領先德國,但是人均GDP德國超過日本。
軍事實力
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戰敗國,名義上德國擁有軍隊,而日本沒有,但是軍事實力日本遠超德國。
德國《明鏡》周刊曾經報道過一起尷尬事件:德國的「拳師犬」奉命參加北約舉行的聯合軍演,但是因為忘記攜帶機槍,竟然突發奇想,把掃帚把塗上黑色,安在裝甲車上冒充機槍。
由於缺少保養,德國128架飛機只有4架可以隨時起飛,220多輛坦克也只有不到一半能夠作戰,能夠下水航行的軍艦只有15艘。
德軍上下班打卡,演習過了下班時間要額外付加班費,德軍跟隨美軍前往伊拉克戰場,但是不是喝啤酒就是啃香腸,結果各個挺著大肚子回國,就連盟友美軍都看不起德軍。
日本由於沒有徹底緩和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加上北方四島和獨島等領土爭端,日本保持強大的自衛隊,日本自衛隊總兵力25萬人,海上自衛隊擁有四艘直升機航母,大量的水面艦艇,而且追加了105架F35戰斗機,總之,日本正在不斷強化軍事實力。
⑥ 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軍事實力和綜合實力比起來,誰更厲害
你這種假設是很難成立的,因為德國的戰鬥力確實很強,確實有在歐洲打敗盟國的可能,但是日本在太平洋卻不可能打敗美國,相比而言,德國無論是軍工科技、作戰思想、武器裝備、作戰理念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而日軍則只是歐洲一戰水平的軍隊,在與蘇聯和美國的沖突中體現出巨大的差距,又怎麼能跟強悍的德軍相比呢。
⑦ 二戰主要參戰國的軍工實力排行
NO.1 美國
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在二戰的刺激下,戰爭機器空前強大。在巔峰時期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後勤保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軍工技術水平也基本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尤其,美國二戰後期的軍工業水平相當驚人,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整個反法西斯盟國的75%的武器都由美國供應。而戰術指揮水平以及在二戰各個戰場中的戰績也穩居世界前列。並成功的實施了多次空降、登陸等多兵種配合的行動,而強大的海軍航母艦隊也使美國在二戰就建立起了全球作戰的高機動能力,先進的軍工技術水平使美國在二戰後期就擁有了戰略轟炸機、重型航空母艦以及原子彈等先進武器系統,為戰後的世界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排在NO.1的位置,當之無愧。
NO.2 德國
德國由於戰前軍事擴張策略的刺激,軍事工業高度發達。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III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後期由於資源的限制,開始提高武器的質量,生產數量大幅度下降。而德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以及優秀的戰略、戰術思想和指揮水平也是世界所公認的。德國開創了閃電戰的時代,並開創了裝甲兵協同坦克作戰的陸軍高機動作戰的先河。同時德國還最先將空降兵應用於實戰,而空降比利時打垮了鐵桶般的防禦系統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軍工技術高度發達,二戰時期就造出了飛彈,甚至如果不是軍事高層對原子技術的不認同,恐怕,德國會是世界上最先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但是由於資源的致命傷人口的限制導致兵源供應不足以及情報技術的滯後,也為這支部隊的強悍折了不少分。
NO.3 蘇聯
二戰後期是蘇聯軍事最為鼎盛的時期。 戰爭中後期軍隊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甚至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並擁有著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軍工生產系統,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雖然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蘇聯後期的軍隊也在歐洲最艱苦的戰場上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蘇聯發達的情報系統克格勃,也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戰術思想方面,蘇聯在二戰中形成了裝甲集團化沖擊的思想,強大的鋼鐵洪流二戰後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對分重視陸軍火力的思路,甚至無限制的加強火力也是蘇聯的一種致命傷。當時蘇聯有一種說法,有一個角落沒有攻擊到,說明我們的火力還不夠強。還需要不斷增加。其實,那種鋪天蓋地的重型火炮、火箭炮、榴彈炮的呼嘯的震撼場面,與美軍地面部隊利用先進的無線通訊呼叫空中力量與地面火力支援的精確打擊相比,實質上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蘇聯在冷戰時期更是由於對電子信息技術的不重視逐步落伍。
NO.4 日本
日本的海陸空實力比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強大的航母艦隊,先進的零式戰機,優秀的軍隊素質,都展示了這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於美軍的太平洋對抗中,如果不是情報系統的失敗,也許,日本的敗退還要滯後很長時間。43年以前,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團(個人的認為,應該強於英國)。實際上日本的軍工技術水平並不差,只是由於資源的限制以及面對的對手的弱小,日軍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與西方列強相比明顯遜色不少。
標註:日英誰強,有爭議。但我個人認為日本強,因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日軍以不到1萬人的代價殲滅、俘獲英軍12萬人
NO.5 英國
英國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但是由於過分依賴大西洋的天然壁壘,導致了他陸軍力量的萎縮。而由於當時經濟危機的沖擊,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二戰中,英國依靠強大的海軍實力打垮了德國的海上力量,主導了大西洋的制海權。並在塔蘭托海戰中基本摧毀了義大利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但是這種實力不對稱的戰爭,與美日太平洋戰爭中硬碰硬的死磕相比更缺乏含金量。而英國陸軍在東南亞的不堪一擊,在敦刻爾克的慘敗,都寫下了恥辱的篇章。好在英國的情報技術與科技還不算太差。與當時世界各國相比,占據第五位也是實力的展示
NO.6 法國
也許有些人要吐槽了,一個被德國一個月內滅掉的國家也能排到世界前十么?但是,客觀的說,法國的失敗並不是其軍事實力的客觀展示,而是戰略戰術思想的嚴重失誤。但縱觀其軍事力量,法國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差。擁有者強大的陸軍(二戰前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擁有著200多萬的陸軍,也不是純粹的吹牛),海軍力量也不差,不過一切都沒有發揮戰爭就結束
NO.7 中國
中國的軍隊數量並不少。戰前,國軍就有200多萬大軍。巔峰時期,國軍到了400多萬,八路軍也有100多萬。但是關鍵是軍閥林立,國共對立,各系的部隊高度的不統一。長期以來中國的軍事力量缺乏有效統一的軍事集中。雖然,名義上國共合作了,但是底下的摩擦不斷。從戰術戰略思想上,共產黨的游擊戰等理論在大縱深的防禦戰中也在世界上算是先進。但是由於日軍的強大,以及國軍投降的軍隊繁多,也造成了中國軍事力量戰鬥力的低下。雖然國軍的裝備並不差,但是標准化太低,拿著進口的部分武器,子彈供應都是問題。軍工水平太低,綜合國力太差。除了正面戰場幾次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是失敗的)以及大量裝備了美式武器的遠征軍在緬甸路的幾次小勝利外,沒有什麼好的戰績可言。八路軍的幾次歷史上的勝利也不具戰略意義
⑧ 德國和日本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德國更強一些
主要是軍事工業方面,德國有很多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體系。大部分武器可以自己生產全套設備和控制系統,能滿足自己國家大部分國防需要。而日本沒有,日本軍工體系發展頗為畸形,軍事裝備和控制系統嚴重依賴美國,失去了美國日本的軍事系統都會崩潰。
經濟上來講,目前德國雖然GDP略遜與日本,但是發展很快,畢竟德國人口少。而日本最近幾十年經濟倒退現象明顯,最高的時候五萬億美元的GDP,都快到六萬億了,而現在只有四萬億多點了。
⑨ 日本和德國哪一個強大
二戰前德國強大,現在日本略強。主要是歐盟的政策顯不出德國的一支獨大,而且德國身為北約國家,其地理位置和國防強度不需要他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和數量,但是德國的軍工科技仍是世界一流。日本身處西太平洋島國,軍艦數量和質量比較德國來說強一些,但空軍基本採用美國戰機,獨立發展製造的戰機質量一般。日本陸上自衛隊任務是消滅登陸敵人,不像海上自衛隊這種一線防務,陸自基本屬於第二防線的。經濟上日本為獨立的經濟體,而德國是歐盟經濟共同體之一,所以日本經濟略強。經濟、軍事相比較都是日本略強。但是不計算美國對其同盟保護的話,軍事方面德國潛力更大。自然資源方面德國強於日本。
綜合評定,和平時期日本略強於德國,戰時德國較強於日本。
⑩ 日本與德國實力對比誰更強呢
從表面數據看,日本作為第三大經濟體保持多年,德國是第四大經濟體,兩者GDP相差1萬億美元左右,日本在美國扶持下的國民自衛隊戰力優於德國目前保持的聯邦軍隊,日本與德國相比,顯然更強一點。
但比較兩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但要比較經濟、軍事和科技教育各方面,政治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從目前各項數據上來說,日本與德國相差不大,日本稍稍占優,但考慮到政治和嚴重依附美國因素,日本的綜合實力不大穩固,嚴格來說應該遜色於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