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後德國怎麼沒有滅亡

二戰後德國怎麼沒有滅亡

發布時間:2022-08-21 07:58:40

⑴ 二戰中,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個人認為根本原因不是那些所謂的戰術、戰略、裝備、運氣等因素

既然是根本原因,那就只能是他發起的這場戰爭是不正義的侵略,採取暴政對待佔領區人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得人心的戰爭,失敗是遲早的事

「讓斯坦納發動進攻「,只是垂死掙扎而已,即使發起了進攻也是無濟於事

【四星將軍斯坦納】
斯坦納一戰結束時是指揮一個機槍連的中尉,並榮獲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勛章。
一戰以後德國國防部籌建訓練署,斯坦納應邀加盟,晉升上校,負責探索新式訓練方法,可以在短時間里迅速提高士兵的戰鬥力。
斯坦納對國防軍內部因循守舊的風氣非常不滿,打算到黨衛隊將他醞釀已久的全新訓練系統付諸實踐。黨衛軍從組建伊始就體現出「精英部隊」的理念。斯坦納放棄國防軍的上校待遇,屈尊來到黨衛軍接受少校軍銜,負責組建訓練「德意志」團3營。斯坦納這個選擇相當明智,新建的黨衛軍沒有任何歷史包袱,而他麾下的士兵年輕單純、朝氣蓬勃,非常樂於學習新式戰法。
1936年,斯坦納晉升上校,出任德意志團團長。一次野戰演習中,斯坦納下屬的一個連長讓他的士兵用迷彩布包裹頭盔,取得了不錯的隱蔽效果,給了斯坦納很大啟發。斯坦納立刻讓人設計出幾套迷彩夾克,以及配套的迷彩鋼盔、行軍包和子彈袋,供全團官兵使用。身著迷彩服的德意志團官兵在黨衛軍匯演里表現搶眼,迷彩服很快推廣到其他的部隊,成為二戰中黨衛軍的標志。
1939年開戰後斯坦納屢立戰功。。。
最後的抗命之謎
關於沒有執行希特勒自不量力的進攻命令,實際上他只有幾萬殘兵,嚴重缺乏重武器和燃料.所以拒絕了希特勒的進攻命令——這幾萬人去撞擊蘇軍的鋼鐵防線就是以卵擊石。

很多內容都發不上來,你可以自己搜索了解

⑵ 為什麼 一戰和二戰 後德國並沒有從此間消失

最直接的來說就是戰後分贓問題,誰也不能獨吞一個主權國家,否則又會掀起戰爭。

⑶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軍國主義覆滅,而日本卻依然保留

戰爭能夠給人民帶來痛苦跟災難,對於發起戰爭的法西斯,我們對其深惡痛絕。好在全世界人民齊心協力,戰勝了法西斯。可是二戰之後,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德國跟日本投降後的幾年,德國法西斯勢力被完全消滅,連死灰復燃的機會都沒有。而日本的法西斯,卻被保留了下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兩種不同的局面?

而日本就不同了,發動侵華戰爭跟太平洋戰爭的裕仁天皇戰後依然擔任日本天皇職位,根本就是毫發無損。同時還有很多高級戰犯,逃過了審判,比如發動石井四郎、岸信介戰。當然最具代表的,就是日本的靖國神社被美軍保留下來,這可是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精神象徵。

綜上可見,造成以上現狀,主要在於美國的態度,至於美國為何這么做,其實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為戰後美國需要在亞洲牽制蘇聯的擴張,日本就成為一個很好的基地。

⑷ 為什麼二戰後期盟國不先滅了日本再滅德國

樓主你好,對於您提出的問題,我想需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分析:
1,地理位置,所謂同盟國主要包括: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衣索比亞。這些國家除中國處於亞洲東部外,其他各國均集中與歐洲地區,而德國的主要戰區就是在歐洲,盟國的主要力量,英法聯軍以及蘇聯取得優勢後,必須要一鼓作氣消滅德國,這是毫無疑問的。怎麼會放著強大的德國不消滅掉,反而遠途跋涉跑去幫助打日本呢?
2,日本的對手,日本在二戰中的主戰區是環太平洋及中國的大部地區,其中以侵略中國為主導,整個戰爭中,日本的對手主要是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各國,美國以及後期的同盟國支持。二戰中,日本與德國幾乎是各自為戰,沒有合為一處,所以同盟國採取就近原則殲滅威脅最大的德國,而後合力消滅日本也是合理的;
3,搞笑的義大利,二戰的發起者,主要為法西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而整個戰爭中義大利幾乎是在打醬油,沒有給德國提供強力的支持,反而總是拖後腿,想想也是搞笑了。

⑸ 德國為何在二戰走向滅亡

根本原因:1929-1933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給予德國嚴重打擊,納粹分子希特勒趁機大肆宣傳種族主義,認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世間的一切都應該由日耳曼民族支配,在物質生活十分困難的經濟危機時代,希特勒此舉自然贏得了人心,隨後被擁戴為國家元首,掌握政權,這也就決定了希特勒政府的實質是依靠對外侵略擴張,掠奪殖民地和海外巨大的財富,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轉移人民的視線,以應付這場大危機,這種掠奪式戰爭是永無止境的,永遠不被滿足的,就像是個無底洞,吸住了德國,所以德國必須一直堅持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戰,戰線越拉越長,反彈越來越大,這就註定了德國必定敗亡的命運。
主要原因:德國在沒有徹底將北歐和西歐國家特別是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擊敗的情況下對蘇聯宣戰,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囧境。二戰爆發前,希特勒害怕戰事挑起,斯大林會參戰對德國不利,於是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當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坐視不理,對德國大大有利,所以德國橫掃歐洲,荷蘭,比利時等一大批歐洲國家(除了瑞典)相繼戰敗投降,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也很快被擊敗,國破家亡,可是這種輕而易舉的戰果是在蘇聯這個擁有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以及強大軍事的國家的作壁上觀下取得的,希特勒沒認識這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昏聵的認為天下就要是德國的了,於是貿然對蘇宣戰,抽調大批歐洲戰場的精銳部隊進入蘇聯境內,從此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在西歐戰場上,法國戴高爾將軍領導法國殘餘力量繼續抗擊德國,丘吉爾為首的英國發動猛烈攻勢,其他淪陷區的反抗越來越大,德軍的戰略優勢不復存在,在蘇聯戰場上,盡管強悍的德軍初期取得了勝利,但很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蘇聯擊敗,蘇聯戰場的形式向蘇方逆轉,此後蘇聯轉入攻勢,德國節節敗退。兩線作戰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
備註:二戰後德國沒有滅亡,只是被刮分了,蘇聯的佔領區建立了民主德國,加入了華約軍事集團,美英法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加入了北約軍事集團,二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後來東歐劇變,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實現了兩德的統一。

⑹ 二戰時勝利為什麼不徹底把日本和德國給滅了

德國和日本民眾會拚死抵抗的,這樣盟國就得不償失了。兵法有雲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策也,便是此理。看現在美國打伊拉克阿富汗,只是把人政府打掉了,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泥潭,到現在還整天的有炸彈襲擊反抗呢,所以說避免無謂的犧牲損失為上策,既然都投降了,我們何必死纏爛打呢。
還是那句話: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策也。窮兵黷武必亡。

⑺ 二戰德國那麼強為什麼會失敗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⑻ 二戰時期德國侵佔整個歐洲,連法國都近乎滅亡,最後為什麼失敗 是什麼原因

德國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初期可謂所向披靡,席捲了大部分歐洲。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最後還是失敗了。德國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失敗原因,大家都可以說出很多理由。 比如有的說是希特勒違背了不能兩線作戰的原則,同時與東線的蘇聯和西線的英美開戰。不能進行兩線作戰是德國軍事界一直流傳的教訓,這個教訓是經過歷次戰爭得來的,是血換來的教訓。而二戰中,德國在法國戰局勝利後,還是忘記了這個教訓。在英國沒有屈服的情況下發動了對蘇作戰,導致了極其不利的戰爭態勢,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有的說是希特勒不應該與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國家結盟。前者義大利貿然進攻希臘和英屬非洲,德軍為了支援一敗塗地的意軍,被迫改變戰略部署。此舉牽制分散了德軍的精銳還逼迫德軍推遲了進攻蘇聯的時間,使得德國在莫斯科城下因為嚴寒功虧一簣。而後者不但不進攻蘇聯與德國會師,還偷襲珍珠港讓一心想參加戰爭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找到了,大大壯大了盟軍的力量。 還有的認為,德國不應該和美國宣戰對抗,這樣一來就使德國面對著世界幾大國的進攻,雖然德國進行了戰爭總動員,可在人力、物力上遠不是盟國一方的對手,最後被對方的巨大實力所壓倒。在外交上來說,即使日本襲擊了珍珠港,德國也沒有義務與美國宣戰,日本不也沒有和蘇聯宣戰嗎?這樣,美國就沒有理由介入歐洲戰場,這樣德國還有轉機。 還有人認為,德國所執行的政治政策使德國最後失敗。在蘇聯許多地方,很多民族把德軍作為解放者來歡迎,並且有很多人拿起槍來與德軍協同作戰。而德國的種族政策使得它拋棄了這些合作者。使得它的合作者最終變成了它的敵人,自食其果。狹隘的種族政策,使得德國固步自封,不能融合其他的民族和國家,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這是由於德國領導人的政治短見造成的。如果有羅馬帝國那樣的帝國民族思想,德國也不會失敗的那麼快。 而就我個人的看法,以上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的錯誤,這個才是德國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這個戰略思想的錯誤就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已經落後,他們的目光一直放在陸地上,完全不懂得天空和海洋的作用。 德國在二戰以前,在戰術上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們的諸兵種合同作戰的理論和實踐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航空兵密切協同下,以裝甲兵和機械化步兵為核心的強大陸軍成為了德國在歐洲大陸上所向披靡的尖刀。但相對於陸軍,德軍的海軍和陸軍就相對遜色的多了。不要說德軍沒有穩固的制海權,隨著戰爭的推移,德軍還丟失了制空權。到戰爭後期,精銳的德軍裝甲部隊被對方的空軍制約得寸步難行的時候,才使得許多德國人扼腕嘆息。這一切都是德國的戰爭領導人對海軍和空軍的戰略作用認識不足造成的。 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戰爭已經轉變為三維模式,如果加上電子戰,就進入了四維模式。而德軍在這些方面雖然也有進步,比如空降兵的大規模使用,但絕大多數局限於戰術的范疇,沒有上升到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它。在空軍方面,德國的戰略轟炸力量十分薄弱,而在海軍方面,戰爭開始後,德軍的海軍力量難以擔負起戰略任務。有人要舉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可如果看看戰史我們就會發現,在戰爭初期,德國的潛艇數量可憐到連實行狼群作戰都不夠的地步。而在戰爭期間,德國潛艇的研發緩慢,屢屢受制於對手,在關鍵的大西洋戰局中最終失敗。這一切的發生只能是德國的悲哀,更是德國領導人戰略思想落後的後果。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二十世紀,天空和海洋已經不是阻隔人類的障礙,它們是人類通往勝利的橋梁和坦途。這個重要的戰略思想沒有被德國領導人所認識,使得德國無法擺脫敵人的戰略包圍。由於沒有制海權,在法國戰局勝利後,德國沒有辦法讓英國屈服,它的百萬雄師只能和英國隔海相望。雖然這個時候英國本土沒有多大的陸軍力量,可德國仍然無法佔領英國。更為可怕的是,由於制海權的缺失,漫長的海岸線成為德國的負擔。英國可以在處處給德國造成威脅。為此,德國不得不在海岸線留下大批的軍隊防衛,西線成為德國的一個毒瘤。在北非,隆美爾的部隊也因為制海權的丟失,後勤補給被切斷,在距離勝利一步之遙的時候停止了腳步,最終慘敗阿拉曼。可以說,正是制海權的丟失使得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雖然制海權丟失了,可在現代戰爭中,如果享有制空權也同樣能夠奪回制海權。在太平洋戰爭中,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的理論已經被證實了。可德國空軍卻沒有能夠做到擁有戰略制空權這一點。這與德國領導人重視戰術制空權忽視戰略制空權有很大的關系。德國空軍在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德國空軍注意力放在了戰術發揮上。在與地面作戰協同中,空軍發揮了出色的作用。斯圖卡轟炸機的尖嘯成為盟軍的噩夢。可在空軍單獨遂行戰略性任務的時候,空軍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在法國戰局結束後,為了掩護陸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德國空軍必須奪取戰區的制空權。可在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遭受了慘敗。在以後的戰爭中,歐洲大陸的戰略制空權被盟軍奪取。與德國無力的戰略轟炸作鮮明對照的是,盟軍的戰略空軍給了德國致命的打擊。德國的軍工企業、公路鐵路運輸、重要城市等重要戰略目標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尤其是在盟軍集中轟炸德國的燃料生產工業後,使得德國的先進的飛機坦克因為沒有燃料成為一堆堆不能動彈的廢鐵。盟軍的戰略轟炸對戰爭的結局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德國的戰爭領導人對天空和海洋的認識不足,才造成了以上的後果。這使得德國始終處在敵人的戰略包圍之中,這種不利的戰略態勢,最終窒息滅亡了納粹德國。

⑼ 納粹滅亡後,三十萬德軍為何突然消失了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揭開了二戰的帷幕。二戰是人類戰爭史上造成傷亡最大,最為殘酷的一場戰爭。整個二戰持續了6年,戰後日本幾乎失去了自明治維新後所得到的的所有土地,最大的收獲還是模稜兩可的“沖繩”。德國不但沒能開疆拓土,反而被美國掠走大量科研精英,並賠償盟國天價賠款。可以說一聯想到二戰,無論是侵略者還是盟國,沒有誰會露出笑臉。

隨著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很多隱居於阿根廷的納粹分子被抓捕,後來阿根廷政府迫於壓力組建了一批特務,這批人專門負責調查阿根廷黑戶,確認他們是否和納粹黨有過往,很多戰犯被抓捕。同時,以色列也注意到了阿根廷有意包庇德國戰犯的跡象,前者甚至派遣間諜越過國境到阿根廷本土找人,然後帶回國內實行報復。

如今阿根廷境內到底還留有多少德國老兵或是他們的後代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我們可以大膽確認,早年一夜之間離奇消失的三十萬德軍一定逃到了阿根廷,雖然他們避免了戰後的審判,但整日活在惶恐不安與懺悔中又有什麼意義?

⑽ 二戰時德國為啥沒有被滅國畢竟當時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大國都一起去打德國

因為沒有滅國的必要

西德被美國為首佔領管制

東德被蘇聯佔領管制

後來兩者合並就是聯邦德國

之前的納粹德國呢?沒了。

就像改朝換代一樣,沒必要滅國,只需要把那個出問題的政權解決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後德國怎麼沒有滅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