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為什麼能在歐盟之中作為領頭羊的原因
這就要從德國的文化說起了 眾所周知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國家 其原因就是德國的科技 經濟 和工業實力要優於歐洲的所有國家。德國的文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日耳曼民族和其他歐洲民族不太一樣 特點是 對自己的工作特別的專注和嚴謹 注重品質 德國人是公認的比較嚴肅的民族 德國人極少開玩笑。另外德國的工業和科技雖然在二戰被破壞了 但是它的深厚的基礎要比其他國家強的太多 二戰的德國尖端科技 領先其他歐洲國家將近10年 如今的德國綜合實力遠遠高於其他歐盟國家 領頭羊實至名歸
❷ 歐盟最「自由主義」的國家是德國,它們到底自由到什麼程度
在歐盟國家,對於個人的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說抽煙啊,喝酒啊,都有很嚴格的管控,甚至對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予以重稅,但是在德國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不但稅負很輕,甚至可以公然投放廣告。
德國這一作法看似和他們嚴謹的作風不搭,其實這正反應了政府作風的嚴謹,相對於管控嚴格的國家來說,不但管控效果有限,還滋生了大量黑市與腐敗,更是損害了廣大貧窮階層的利益,而德國的「自由主義」反而有效的避免了這一現象。
❸ 瑞士好像沒有加入歐盟,為什麼
瑞士人自己說:「瑞士之所以成為瑞士,是因為有些德意志人不願做德國人;有些法蘭西人不願做法國人;有些義大利人不願做義大利人。」於是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這也就形成了瑞士的國家政治制度——聯邦制。但是由於種族、宗教、語言以及經濟發展的不同,組成聯邦的各州之間的關系一直十分微妙。由於歷史上存在的不平等的創痕,各州之間彼此心存芥蒂,互相防範。而且原本一州的地區,也鬧出不少分裂事件。如阿彭策爾州因教派不同,於1597年分為阿彭策爾內羅登和阿彭策爾外羅登;巴塞爾州則因城鄉矛盾,於1833年分為巴塞爾城州和巴塞爾鄉州。這樣,一個州變成了兩個「半州」。這是瑞士國體中的一個有趣現象。各州對自己的主權十分重視,尤其是法語區。有的州的名稱是「共和國」,州政府叫做「國務院」,州政府官員是「部長」。但即便如此,至今還沒有一個州提出脫離聯邦。各州享有很大的自主權,如地方法院、學校、教會事務、社會福利等都屬各州管理。各州還有自己的警察部門,而且警服不同。如驅車穿越瑞士,可以在公路上看到不同顏色和樣式的警服。 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全國性的事業,如外交、國防、海關、貨幣發行、郵電、鐵路、度量衡等等,聯邦警察主要處理外國人事務。 盡管在外交上一直奉行著中立政策,但瑞士還是在2002年加入了聯合國這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組織。瑞士既不是北約成員,也不是歐盟成員。
❹ 英法德做為歐盟的三大支柱,究竟誰才是歐盟的老大
英國、法國、德國是歐洲最發達的三個國家,也是歐盟的三大支柱,被譽為歐洲的「三駕馬車」。長期以來,三國齊頭並進,你追我趕,誰也不服誰。為了爭奪歐洲的領導權,三國明爭暗鬥,互不相讓。雖然現在不像二戰以前要用拳頭說話,但三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爭斗並沒有停止,這種情況在爭奪歐盟領導權上顯得尤為突出。歐盟囊括了歐洲大部分國家,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誰掌控了歐盟的領導權,誰就是歐洲的老大。那麼作為歐盟的三大支柱,英法德誰才是歐盟的核心?
法國是五常之一,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核力量,實際上具備了和美中俄等大國分庭抗禮的條件。只要法國人整合了歐盟,接過歐盟的領導權,必然成為歐盟的核心,歐洲也會成為和美俄分庭抗禮的一大勢力體系。這是法國人和所有歐洲國家的夢想和希望。現在英國人要脫歐單干,德國經濟火車頭呈現疲態,法國人毫無疑問會站到台前,離歐盟的老大又進了一步。這也是法國在近兩年越來越活躍的主要原因。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提出要組建歐洲聯軍,和美國人一拍兩散。如果組建歐洲聯軍,軍事實力最強的法國毫無疑問會掌握歐洲聯軍的指揮權,掌控整個歐洲的防務,法國人會成歐盟話語權最大的國家,成為歐盟「事實上的老大」。這也是為何憤怒的美國人會用「黃馬甲運動」整法國的原因。當然,法國人想當老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德國不服,義大利也同樣不服,美國人更是不會高興,所以法國人想要整合歐洲,想當歐盟的老大,仍然任重道遠,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機會。
❺ 歐盟的建立 法國不是與德國血海深仇嗎 怎麼二戰後沒多久就建立了煤鋼共同體 是不是美國蘇聯的排擠
關鍵當時的國際形勢逼迫德法兩國必須拋開積怨,互幫互助。隨著二戰的結束,冷戰的開始,歐洲已經從原先的世界中心淪落為美蘇兩個霸主的陪襯角色。德國原先是歐洲大陸數一數二的陸軍霸主,二戰一結束就慘遭盟軍的瓜分,分裂成了東德西德,最後成了冷戰的前沿陣地。一但美蘇開戰,第一個倒霉的就是德國。法國那邊也好不到哪去,一戰二戰的消耗導致法國喪失了大量的殖民地,國力早已今不如昔。而且如果蘇聯開戰的話,紅軍主力拿下西德以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用到當時德法身上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以當時西歐諸國的實力,要阻擋蘇軍的鋼鐵洪流幾乎是天方夜譚。當時歐洲國家對蘇作戰的策略都是一樣的——盡力拖住蘇聯的進攻步伐,在美國援軍到達之前避免出現蘇軍飲馬英吉利海峽的局面。當時的情形就是美蘇只要吼一吼,歐洲就要抖三抖。如果德法還是糾結於彼此之間的歷史恩怨,被蘇聯吞並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正所謂自救者天救,兩國只有摒棄前嫌,並肩作戰才能避免全軍覆沒的危險。德法聯盟一方面為了共同對抗蘇聯,另一方面就是擺脫美國的控制。作為兩國擁有光輝歷史的國家,雙方都不希望一直被美國掐著鼻子走。馬歇爾計劃一方面援助了西歐的經濟重建,另一方面也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力。要擺脫美國的控製做到自主,條件也就只有自助、自強。
❻ 加入歐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為什麼歐洲一些國家至今還為加入歐盟
加入歐盟的條件在一國考慮其加入歐盟的可能性之前,該國必須證明它能夠滿足在1993年6月舉行的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上確定的3項基本的成員國標准。這些是:擁有捍衛民主穩定的機構、法治、人權、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擁有行之有效的市場經濟,以及應對歐盟內部競爭壓力和市場力量的能力;履行成員國職責的能力,包括恪守政治、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宗旨。
❼ 德國在歐盟的地位如何和法國比怎麼樣德國是歐盟老大嗎
除了經濟以外,法國在歐盟的地位基本等同於德意志諸邦的普魯士
❽ 歐盟對美國突然表現出的強硬態度,為什麼讓德法「很難做」
歐盟對美國突然表現出的強硬態度,讓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所有的汽車和汽車部件增加進口關稅,這樣對德國還有其他的汽車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害,甚至美國威脅要對法國的葡萄酒進行加征懲罰性的關稅,這讓法國和德國有點懵圈,對於之前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感覺很難做。
德國、法國、英國周四發表聯合聲明稱,為維護「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三國宣布創建名叫「支持貿易往來工具的與伊朗商貿結算機制,以避開美國制裁。在歐盟委員會新一屆班子名單中,讓特朗普頭痛的人還有不少。義大利社民黨溫和派代表真蒂洛尼,成為掌管經濟與金融專員。現在雖然歐盟方面擺出了要和美國「斗爭」的架勢,但是,最後是不是真的會展開針鋒相對的互博,還要看中美貿易戰的發展態勢。這將決定歐盟對美國採取什麼策略。
❾ 歐盟的老大是法國還是德國他們在二戰是世仇,現在竟然還能處這么好是什麼原因
歐盟老大是德國
並不止二戰是世仇,德國和法國在歐洲歷史上一直都是死敵,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德法戰爭,法國勝少敗多,二戰時德國出兵就先攻法國,5星期就拿下了法國全境,所以至今德國都是瞧不起法國人的,法國今天的旅遊景點馬奇諾防線都是德國人開發的.
現在國際形式不同了,為了與美國抗衡歐洲不得不組成歐盟,保持表面上友好是必然的,就像三國時的吳蜀一樣,但德法的世仇是一直延續的,只是場面上不好表達出來而已.
他們國內仇視沒有像我們對日那麼激烈,他們是相互侵略多次,但沒有像日本那樣進行大規模屠殺和掃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