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蘋果被中國禁售,還有哪個消息讓庫克頭疼
近日高通宣布,德國慕尼黑地區法院認定,蘋果侵犯高通與降低智能手機功耗有關的知識產權,並授予了高通所請求的永久禁令,要求蘋果公司停止在德國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口銷售侵權的iPhone。
2. 通訊專利糾紛升級 賓士恐面臨德國禁售令
財經網汽車訊戴姆勒敗訴諾基亞,賓士或許面臨德國禁銷令。
當地時間8月18日,據彭博社報道,德國法院在本周二宣布,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侵犯了諾基亞的移動技術專利。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將移動通訊技術作為新車的標配,此次判決結果或為該類糾紛樹立典型。
據報道,戴姆勒曾在電子郵件中稱無法理解當地法院的判決,並將對該結果提起上訴。法院對此表示,由於戴姆勒拒絕遵守現行的專利法規,法院不得不支持諾基亞的主張。目前,諾基亞正向法院請求對戴姆勒施行銷售禁令,如果諾基亞在另一項訴訟程序中提供70億歐元的抵押,那麼戴姆勒可能被禁止在德國銷售汽車。
當日,諾基亞發布聲明。文中提到,作為通訊工具的諾基亞,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普及,但其技術仍被廣泛用於其它產品中。諾基亞對專利技術的分享雖然慷慨,但也需要合理分得利潤。戴姆勒在未經諾基亞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技術專利,引發的訴訟案例其實有十幾宗,本次諾基亞勝訴對其它糾紛意義重大。諾基亞還提到,雙發最大的爭議在於,戴姆勒想要的是一次性的專利許可,而諾基亞想要在每台搭載其技術的車輛上單獨收取費用,這無疑會推高戴姆勒的成本。對此,諾基亞辯稱,擬議的模式已獲得寶馬和大眾的認可。
同時,諾基亞也在社交平台高調發布推送,稱其在一場涉及通訊技術專利的官司中勝訴。
戴姆勒股價
據彭博社報道,目前戴姆勒已向另一家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廢除諾基亞的專利。包括大陸集團、博世等在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要求歐盟相關部門介入,並徹查諾基亞是否有濫用專利嫌疑。彭博社認為,對於供應商來說,之所以加入戴姆勒的訴訟團隊,是因為目睹當前商業模式的危機。大陸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曼海姆地區法院的裁決來看,歐洲委員會的干預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彭博社指出,按照當地要求,專利訴訟案的勝訴者必須權衡裁決執行中的風險。如果向法院申請的禁售令被推翻,那諾基亞可能面臨巨額損失,這也是為什麼諾基亞需要提供高達70億歐元的抵押款的原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戴姆勒有麻煩了,專利訴訟敗給諾基亞,旗下汽車或被禁售
撰文?/?秦德興
編輯?/黃大路
設計?/杜?凱
設計?/?bloomberg?作者?KarinMatussek
芬蘭公司諾基亞在與戴姆勒的專利糾紛中獲得法院的支持,這有利於諾基亞在汽車移動技術領域進行維權。
德國曼海姆地區的法官在8月18日表示,戴姆勒侵犯了諾基亞的移動技術專利。這家汽車製造商旗下的品牌包括梅賽德斯-賓士。
法官的裁定涉及到的核心問題是,作為大多數現代汽車的標准功能,移動通信系統應該如何進行技術授權。
對諾基亞來說,這些問題至關重要。諾基亞每年從許可中獲得的收入為14億歐元(約115.7億元人民幣)。
諾基亞表示,法院確認該公司在授予蜂窩標准必要專利(standard-essentialpatents,SEP)許可方面採取了合理的行動,而戴姆勒未經授權使用了諾基亞的技術。
諾基亞和戴姆勒之間的爭端凸顯了技術公司與汽車行業之間圍繞導航系統、車輛通信和自動駕駛等技術的專利使用費而進行的廣泛斗爭。
戴姆勒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我們無法理解曼海姆法院的判決,將進行上訴。」
這家法院表示,由於戴姆勒不願意遵守所謂的SEP現行規定,因此他們與諾基亞站在一起。
法院在一份聲明中說:「事實表明,戴姆勒及該公司在本案中的支持者不願意獲得許可。」
這項裁決可能會讓諾基亞實施禁售令,阻止戴姆勒在德國銷售汽車,不過如果諾基亞這樣做就需要提供70億歐元的抵押品,如果禁售令在戴姆勒上訴後被推翻,這些資金將作為賠償。戴姆勒表示,預計諾基亞不會尋求發布銷售禁令。
諾基亞技術總裁詹妮·盧坎德(JenniLukander)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天的判決是對諾基亞的創新者長期以來在工程方面工作的重要認可,也強調了創新者應該獲得公平回報的重要原則。我們希望戴姆勒現在能夠承擔其義務並以合理的條件獲得許可。」
歐洲的汽車製造商依賴這項技術來實現旗下汽車的電子互聯。諾基亞尋求對每輛汽車收取費用,而不是向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提供生產零部件的許可。因此,包括大陸集團和博世在內的一些供應商在訴訟中支持戴姆勒。
由於移動連接在幾乎所有的產品和行業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案件的判決結果可能會對物聯網產生影響,因此在汽車行業以外,此案也受到了密切關注。
德國的聯邦卡特爾辦公室(FederalCartelOffice)在6月請求曼海姆的法官在裁決之前尋求歐洲聯盟法院的指導,這一罕見舉動表明此案影響重大。曼海姆的法官在8月18日拒絕了這一請求。
諾基亞已在德國的三個法院起訴戴姆勒,涉及移動技術專利組合。曼海姆法院在今年2月份曾駁回了諾基亞的一項類似訴訟,但保留了另外兩份訴訟以便給出裁決。
諾基亞在慕尼黑和杜塞爾多夫也提出了訴訟,類似的訴訟還有八宗,其中9月5日將有裁決結果公布。戴姆勒也向另一家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宣布諾基亞的專利無效。
諾基亞希望戴姆勒按照銷售汽車的數量來支付專利使用費,但戴姆勒認為費用會太高。該公司希望諾基亞將技術許可給那些將移動設備集成到其車輛中的設備供應商,然後向戴姆勒收取費用。
戴姆勒和大陸集團等該公司的一些供應商已要求歐盟委員會審查諾基亞的行為並宣布這家芬蘭公司濫用了其市場影響力。汽車零件製造商也認為他們的商業模式面臨風險,因此他們加入了訴訟,支持戴姆勒對抗諾基亞。
大陸集團表示,願意以合理的價格購買許可,但指責諾基亞拒絕達成交易。這家零件製造商已在美國起訴了諾基亞,並在2019年年初要求歐盟的相關執行機構介入。
大陸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說,考慮到曼海姆地區法院的判決,歐盟委員會的干預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諾基亞此前表示,其許可模式已被寶馬和大眾汽車等其他汽車製造商接受。
專利訴訟的獲勝方必須權衡執行裁決的風險,其中包括強制令在上訴後被推翻,這可能帶來巨額賠償。這就是為什麼法院要求勝訴的一方在允許執行銷售禁令之前先撥出一筆巨款備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二戰德國 明令禁止德國人民做的事
德國軍隊!是繼承了普魯士軍隊的風格。一群職業軍人一天到頭除了訓練還是訓練。。他們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軍紀很嚴的把 我先列舉下德國士兵十誡德國士兵的十戒(寫在每個德國士兵的筆記本上)!
(一)德國士兵為爭取勝利而戰斗時,必須遵守英勇作戰的規則。殘酷與無意義的破壞都與他的身份不稱。
(二)戰斗員必須穿制服,或佩帶特別指定的和清楚易辨的臂章。禁止穿便服或不帶這種臂章作戰。
(三)投降的敵人,包括游擊隊和間諜,一概不準殺害。他們應由法庭判以適當的懲罰。
(四)不準虐待或侮辱俘虜。武器、地圖、文件從他們身上拿走以後,其他的個人財物不準侵犯。
(五)達姆彈禁止使用,任何子彈一律禁止改成達姆彈。
(六)紅十字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受傷的敵人應給予人道的待遇。醫務人員和隨軍牧師在執行其醫務和宗教活動時不得阻礙。
(七)平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士兵不準掠奪和任意破壞。古跡和用作宗教、藝術、科學或慈善事業的建築物必須特別尊重。只有奉上級命令和給報酬時,才能徵收實物和使用民役。
(八)中立國的土地,飛機既不得進入,也不得越過,更不得射擊;它不得成為任何軍事行動的目標。
(九)德國士兵作為俘虜時,如果被詢問,可以說出自己的姓名和軍階。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泄露其所屬單位,也不得泄露德國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任何情報。任憑威逼利誘都不得泄露。
(十)違犯上述各條規者將予以懲罰。敵人違犯了第一至第八條應報告。只有得到高級指揮官的允許才能進行報復。
5. 到底什麼時候禁售燃油車各國時間表來了
禁售燃油車不等於只賣純電動車。
日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公開表示,計劃將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從原定的2040年提前10年至2030年。
截至目前,英國政府尚未就「2030年禁售燃油車」下定論。以英國運輸部長格蘭特·沙普斯(Grant?Shapps)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將禁售令提前至2032年較為可取,另有一部分官員認為可以先在2030年禁售純燃油車,2035年再禁售配備內燃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關於禁售燃油車,無獨有偶,國內海南省亦在今年6月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表示將在2030年開始停止銷售燃油車。
轉眼間,似乎傳統燃油車在全球范圍都在加速步入壽終正寢的階段,難道電動車徹底顛覆傳統燃油車真的只需10年?Tesla Model 3 圖片來源:Unsplash
國內除海南暫無禁售計劃
雖然目前關於禁售燃油車的討論、傳言此起彼伏,但據時代財經梳理,國內市場除海南省外暫未有官方文件或施政承諾表示對燃油車的銷售加上限期。
至於海外市場,特別是注重環保的歐洲,確有不少國家或地區通過正式渠道公布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其中,若以時間節點劃為,挪威計劃2025年禁售燃油車時間最早,而包括英國、以色列、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加拿大魁北克省、韓國首爾市、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或地區將先後在2030年-2040年禁售燃油車。
而走在油電混合領域前沿的日本,其日本經濟產業省則曾表示到2050年,日本汽車廠商在全球銷售的乘用車都將實現電動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國家或地區的燃油車禁售計劃還存在相當變數,此前德國便有禁售計劃獲議會通過後,又被聯合政府及德國汽車協會否決的例子。
車企戰略契合禁售節點
無論海內外市場,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的初衷,都與環保有關。
事實上,這也與車企的利益相吻合,隨著全球排放法規的愈趨嚴苛,燃油車的盈利能力亦在不斷走低,而動輒上十億、百億的排放相關罰款,更是令車企聞風喪膽。
因此,自發電動化幾乎是如今每一家主流車企的指定動作,同時,大部分車企更有著比相關監管部門更激進的停售燃油車計劃。
據時代財經梳理,截至目前,包括豐田、大眾、日產、沃爾沃、賓利、瑪莎拉蒂、Jeep、捷豹路虎、戴姆勒、福特、長安、北汽、海馬汽車等海內外車企,都曾經發布過具體的停售燃油車計劃。
整體而言,除個別把停售節點設置得較為激進的車企,例如曾經表示將在2019年終結傳統能源車時代的沃爾沃,大部分車企都選擇在2022-2025年進入全面電動化階段。
電動化的文字游戲
既然大部分車企的電動化戰略節奏甚至快於相關監管部門的禁售計劃,那是否傳統燃油車的壽命會比預期的10年更短?
事實上,不僅是車企,包括相關監管部門在內,對於電動化還有所保留。
「禁售燃油車不等於只賣純電動車,因為電動化車不僅包括BEV(純電動車)、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REV(增程式電動車),還包括HEV(混合動力車)以及MHEV(輕混合動力車)等等,只有少數激進的國家會禁售一切能燒油的車。」11月30日,國內某頭部「新勢力」車企工程師向時代財經介紹,包括之前引起廣泛爭議的1.5T+48V賓士E級,其實也可以算作電動化車型,類似搭載輕混系統的車如今比比皆是。
除了車企在技術路線上留有後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及相關監管部門對於汽車電動化的規劃亦在發生變化。
以國內市場為例,年內不僅新興的REV增程式混合動力車被工信部列明為新規定下的准入新能源車之一,此前一度被區別看待的HEV混合動力車,亦被寫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並受到力捧。
可見,雖然電動化大潮不可逆,但未來國內乃至全球新能源市場的走向仍屬未知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哪些國家禁售華為
去年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中美科技戰打響。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中,中美雙方各種較量。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一再延長,據路透社消息,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針對華為的禁令延期一年,至2021年5月15日。但在最近,美國似乎又有了大動作,要收緊寬限日期。
7. 德國慕尼黑法院對OPPO發出手機禁售令,此舉會給OPPO造成哪些影響
德國慕尼黑法院正式宣布對OPPO手機發出禁售令,這一舉動很有可能會讓OPPO手機喪失德國市場。事實上OPPO手機在德國的市場份額並不大,所以就算丟掉德國市場對OPPO而言並不是一個很大損失,真正受到影響的其實是德國手機消費者。
仍然有德國人使用OPPO產品,這些消費者今後也可以享受到OPPO產品相關更新服務。據可靠消息透露, OPPO在此次禁售令中沒有表現過於抵觸,甚至希望可以退出德國市場,因為OPPO的主要營業地並不在德國,德國僅僅只佔了OPPO10%的份額,其利潤佔比極少。所以OPPO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獲得德國銷售許可,而做出改變。
8. 德國對OPPO發出手機禁售令,他們之間出現了哪些問題
德國對OPPO發出手機禁售令,事情是這樣的,德國慕尼黑法院在上周五對中國手機品牌OPPO和一加下達銷售禁令,稱它們“正在從德國地區消失”,或將徹底退出德國市場。那麼,OPPO手機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早德國禁售。通過對是按進行了解,之所以OPPO手機在德國禁售。主要是由廠商舉報中國的手機涉及5G專利問題。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一下。
總之,德國對OPPO發出手機禁售令,主要及時因為OPPO手機涉及專利問題。因為諾基亞就在英、法、印、德等多個國家對OPPO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而德國曼海姆地區法院授予了諾基亞對OPPO的停止令,並駁回了OPPO的上訴。最終導致OPPO手機在德國禁售的結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