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德國納粹底下的神秘調查部門
我感覺應該沒有什麼神秘調查吧!當時的納粹分子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斯巴達人,除了侵略土地就是廝殺成性的那種!
2. 納粹德國情報部門的全稱是什麼
黨衛隊保安部 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簡稱蓋世太保 (Gestapo)
最初由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創建,後任命海因里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為蓋世太保領袖,後希姆萊任命萊因哈德.海德里(Heinhard Heydrich)希為保安部處長、蓋世太保副首領
3. 二戰納粹黨有哪些軍團
所有黨衛隊隊員(包括黨衛軍)都宣讀了遠遠比國防軍嚴厲許多的誓言。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希望用最純正的德意志青年來組成這只精銳的而且絕對忠誠的組織;但是,這個計劃由於對徵召新隊員的種種限制而始終沒有實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希姆萊選拔的條件過於苛刻,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德國國防軍為了限制黨衛軍的發展,而對黨衛軍凍結新兵兵源,但是隨著納粹德國在西線取得的驚人勝利: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相繼被征服;希姆萊開始走上了好運,因為隨著德國的勝利,那些海外的德裔青年們開始爭先恐後的加入黨衛軍,納粹的領袖們雖然視之為德裔,可是納粹德國在法律上卻還沒有承認他們是德國人,就憑這一點,希姆萊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徵召德裔青年,雖然這些人遠遠不能構成大部隊,可是這畢竟使希姆萊看到了希望,所以希姆萊手下最得力的助手黨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補充處處長戈特洛勃.伯格爾(Gottlob Berger)招募「不受國防軍制約的德意志族人和日爾曼人。」 因此,為了未來建立龐大的黨衛軍帝國而著手開始儲備兵源的的希姆萊的建立了日爾曼黨衛隊(Germanic SS)這個組織,具體來說就是黨衛隊在西北歐4國建立的本土黨衛隊,以各國的語言來命名組織名稱和宣讀誓詞,其主要是由比利時的「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荷蘭語--Germaansche-SS in Vlaanderen),荷蘭的「尼德蘭日爾曼黨衛隊」(荷蘭語---Germaansche SS en Nederland),挪威的「挪威日爾曼黨衛隊」(挪威語---Germanske SS Norge )和丹麥的「Schalburg軍」。各個國家的黨衛隊在制度,服裝,編制上完全模仿了納粹黨衛隊,而且直接聽命於希姆萊本人(在1942年底日爾曼SS成立之初,希姆萊就對部下們說「必須記住,整個歐洲只有一個SS----黨衛隊全國領袖指揮下的日爾曼SS。」 這些日爾曼SS平時都是維持自己的固有建制,只是在兵員短缺的時期,才會從內抽調,例如,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很多編入了黨衛軍「西歐團」,「西北團」和黨衛軍佛萊明軍團以及納粹黨的NSKK。比如1944年,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共有3500人,其中就有1600人在德國黨衛軍服役,940人在NSKK,500人在法蘭德斯軍團(這是一個預備組織,成員都是年齡太大或是身體不符合在一線日爾曼SS服役的黨衛隊員或法西斯分子),只有460人是常規服役的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員,這裡面還有100人是試用人員。 日爾曼SS的性質和普通SS一樣,是負責本土統治監管,而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這類的組織都是屬於黨衛軍的作戰部隊,但是後者經常從前者抽調人員。所以相對來說,日爾曼SS是一個在表面結構上比較獨立的組織。到了大戰後期各國的日爾曼SS幾乎都被編入了德國黨衛軍,開赴前線作戰 甚至在40年希姆萊所接納的志願者里,竟然有5個美國人。但這是極其少見的例子, 雖然這只是個小小的開端,但卻是以後的黨衛軍涌進了大量的外籍人的開端,黨衛軍發展的最高峰擁有近百萬人,但是外籍志願者們卻佔了黨衛軍兵員的大部分,黨衛軍顯然已經背離了希姆萊的初衷:一個血統純正的精銳組織。事實上,到了1943年,希姆萊不得不把大量的非「德國人」納入他的黨衛軍中,對於斯堪地納維亞及低地各國的「日爾曼族裔」,希姆萊都能接受他們,至於非北歐地帶的志願者們,只要經過一番「自我辯解」也受到了黨衛軍的接納,到後來,連穆斯林志願者亦被允許加入黨衛軍了,整個二戰期間,約有幾十萬的外籍志願者在黨衛軍的編制里作戰,他們構成了德意志的外籍軍團。 從1940年5月後,黨衛軍就開始著手徵召「北歐」(Nordic)和「日爾曼」(Germanic)志願者加入黨衛軍,這個努力在1941年6月後大大加強,使得這些志願者們及時加入了東線戰場。最先,納粹的人種學者們就表示能接受一定級別的志願者們,佛蘭德人(Flemish)-說荷蘭語的比利時人被認定為屬於雅立安譜系的,因此被允許加入黨衛軍。不久,瓦隆人(Walloons)——說法語的比利時人再一開始被認為並不合適加入黨衛軍,但是不久後亦在一番「辯解」後允許加入。 來自比利時的瓦隆人志願者 1940年9月後黨衛軍籌劃建立新的師團,並命名為「日爾曼尼亞」 (Germania)師,因為其基幹是從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摩托化師(黨衛軍帝國師)的日爾曼尼亞團(Germania)完全移植過來的,該師的另外2個團:一個是主要由荷蘭(Dutch),佛蘭德的(Flemish)志願者們(他們大多為18到25周歲的青年)組成的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和主要由丹麥(Danish)和挪威(Norwegian)的志願者們組成的「諾德蘭」(Nordland)擲彈兵團,1941年2月的時候還有一個由芬蘭(Finns)的志願者組成的成的「諾德斯特」營(The Finnische Freiwilligen-batallion der Waffen-ss Nordost),大約1000人,加入其中,瑞士和瑞典亦貢獻了一定的志願者。 到了1940年12月,這些志願兵們已經在德國軍官的監督下,開始進入新師團的預備訓練,為了這個師團,12月20號,希姆萊選用了「維金」(Wiking)[viking是指從8世紀到10世紀劫掠歐洲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航海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大多數是海盜,但是維京人同時也以出色的手藝人,海員,探險家和商人而著稱]這個傳奇性的名稱,師長就是日爾曼尼亞團的長官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 Steiner);該師編制序列在黨衛軍的占第5,可見從第5個黨衛軍師開始,就有大量的外籍志願者們加入了黨衛軍。 還是很多資料和圖片請看資料連接: http://post.mop.com/1861890.html
4.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的著名軍官都有那些
戈林(前德國航空國防委員會主席希特勒第一繼承人)、約德爾(前德國最高統帥部作戰局長、國防軍參謀總部參謀長)、里賓特洛甫(前德外交部長、黨衛隊將軍)、凱特爾(前德國陸軍元帥、最高統帥部長官)、卡爾勃倫納(前德國黨衛隊將軍、中央保安局長)、羅森堡(前德國東部佔領區部長、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弗蘭克(前德國不管部部長、法學院院長、波蘭佔領區總督)、弗里克(前德內政部長)、斯特萊徹(前德國沖鋒隊將軍、《沖鋒隊員》報總編輯)、約克爾(前德國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索克爾(前德國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賽斯一英誇特(前德國不管部部長、荷蘭佔領區總督)、鮑曼(前德國納粹黨全國領袖、黨內法庭審判長);赫斯(前德國不管部部長、黨衛隊將軍希特勒第二繼承人)、馮克(前德國國家銀行總裁)、萊德爾(前海軍總司令)無期徒刑;杜尼茨(前德國海軍總司令、希特勒顧問兼繼承人、德國政府總理);舒拉赫(前德國全國青年領袖、維也納總督兼納粹黨大區領袖)、斯比爾(前德國軍備和生產部長)二十年徒刑;牛賴特(前德國外交部長)。沙赫特(前德國經濟部長、不管部長、國家銀行總裁)、巴本(前德國內閣總理)、弗里切(前德國納粹黨宣傳部廣播司司長)
軍事領導人:戈林 空軍元帥1935 帝國元帥1940 總理兼內政部長 馮.布隆貝格 陸軍元帥 1936 國防部長 馮.布勞希奇 陸軍元帥 1940 陸軍總司令 馮.博克 陸軍元帥 1940 B集團軍群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凱特爾 陸軍元帥 1940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 克盧格 陸軍元帥 1940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勒布 陸軍元帥 1940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利斯特 陸軍元帥 1940 A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龍德施泰德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維茨勒本 陸軍元帥 1940 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賴歇瑙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屈希勒爾 陸軍元帥 1942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曼施泰因 陸軍元帥 1942 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隆美爾 陸軍元帥 1942 北非遠征軍司令,義大利北部集團軍群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布施 陸軍元帥 1943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克萊斯特 陸軍元帥 1943 A集團軍群總司令 保盧斯 陸軍元帥 1943 6集團軍司令 馮.魏克斯 陸軍元帥 1943 F集團軍群總司令 莫德爾 陸軍元帥 1944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舍爾納 陸軍元帥 1945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雷德爾 海軍元帥 1939 海軍總司令 鄧尼茨 海軍元帥 1943 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 米爾契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總監 凱塞林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南軍區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 施佩勒 空軍元帥 1940 駐法國空軍總司令 馮.里希德霍芬 空軍元帥 1943 第二航空隊司令 馮.格萊姆 空軍元帥 1945 空軍總司令
5. 簡介一下納粹那些軍官
納粹黨領導人除希特勒外,還有G.施特拉塞、 R.赫斯、H.戈林、P.J.戈培爾等。在州、區、鄉設地方和基層組織,統歸全國委員會領導。下轄組織有沖鋒隊、黨衛隊、蓋世太保、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團、納粹婦女聯合會等。宣傳喉舌為《民族觀察家》、《進攻》、《民族社會主義通訊》。綱領性的讀物為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斗》。黨旗上有紅底白圓心、中間是一個黑色卐字的圖案。納粹黨宣稱紅底象徵社會主義,白圓象徵民族主義。黨徽上的卐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斗爭的使命。
1945年4月30日,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帝國終結。
早在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前,納粹德國就以軍國主義政策擴軍,重建一次大戰戰敗後的德國軍事力量。除了陸海空三軍外,還另有武裝黨衛軍此一軍事力量。1939年9月,希特勒對波蘭宣戰,以閃電戰迅速消滅了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據估計,從1935年至1945年的德國士兵,約有1820萬人,約陣亡530萬人。除了正規軍外,納粹德國還有數個秘密警察組織,在全國進行監視;另外還有黨衛隊和沖鋒隊,也是其軍事力量的來源之一。
正規軍:
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國防軍海軍總司令部,國防軍空軍總司令部,陸軍,空軍,海軍。
准軍事組織:
沖鋒隊,武裝親衛隊。
警察組織:
親衛隊,政治情治警察部門,安全警察,秘密國家警察(蓋世太保),刑事警察,親衛隊國家保安局。
一般行政警察部門:
秩序警察,防護警察,農村警察,地方警察。
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負責管理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國防軍海軍總司令部、國防軍空軍總司令部等機構。1935年-1938年德國國防軍總司令為維爾納·馮·勃洛姆堡,1938年-1945年4月30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統帥為為阿道夫·希特勒,1945年4月30日-1945年5月9日為卡爾·鄧尼茲。1938年-1945年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為威廉·凱特爾。二戰期間國防軍量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部長為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國防軍量最高統帥部情報部部長為威廉·弗蘭茨·卡納里斯。
歷任陸軍總司令:
魏勒·馮·弗理奇,一級上將,1935年 ~ 1938年。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元帥,1938年 ~ 1941年12月19日。
阿道夫·希特勒,第三帝國元首-兼任,1941年12月19日 ~ 1945年4月30日。
費迪南德·舍納爾,元帥,1945年4月30日 ~ 6月8日。
歷任陸軍總參謀長:
貝克,炮兵二級上將,1933.10.1–1938.10.31。
哈爾德,一級上將,1938.10.31–1942.9.24。
蔡茨勒,一級上將,1942.9.24–1944.6.10。
豪辛格,步兵二級上將,1944.6.10–1944.7.21(代理)。
古德里安,一級上將,1944.7.21–1945.3.2( 代理)。
1939年-1943年國防軍海軍總司令為埃里希·雷德爾,1943年-1945年國防軍海軍總司令為卡爾·鄧尼茨。
1933年4月 - 1945年4月德國航空部部長和1935年3月 - 1945年4月德國國防軍空軍總司令均為赫爾曼·戈林。
沖鋒隊:慕尼黑陸軍第七軍區參謀恩斯特·羅姆上尉任參謀長。H.希姆萊的黨衛軍隸屬於沖鋒隊。
黨衛軍: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黨衛軍二號人物萊因哈德·海德里希。
6. 納粹有哪些高官
頭號戰犯阿道夫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役的元兇,直接指揮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對集中營猶太人大開殺戒。二號戰犯海因里希希姆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領導者,策劃了多種對付猶太人的酷刑。三號戰犯魯道夫赫斯,納粹黨副元首,除武裝部隊外,其他事都歸他管。四號戰犯赫爾曼戈林,納粹德國空軍元帥,帝國元帥(帝國元帥其實和普通元帥沒區別),常年跟隨希特勒南征北戰,與希特勒等人一起策劃了臭名昭著的啤酒館暴動和國會縱火案,十八位簽署《最終解決猶太人計劃書》的納粹高官之一。五號戰犯阿爾伯特施佩爾,納粹德國建築師,納粹高官,辦事極其兇狠,是希特勒最親近的朋友,權利和希姆萊基本上沒什麼區別。六號戰犯埃里希曼施坦因,這個納粹德國精明的軍事家曾指揮並參與了攻打蘇聯的行動和覆滅法國的行動。七號戰犯海因里希穆勒,德國納粹蓋世太保高官。八號戰犯阿道夫艾希曼,稱之為「死刑劊子手」,執行最為堅決,至少有30萬猶太人死於艾希曼的手下,戰後逃亡阿根廷,最終交付以色列政府被判死刑。
7. 納粹首領有哪些
納粹首領有希特勒,戈培爾和戈林。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政治家、軍事家,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國政治家,演說家。其擔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赫爾曼·威廉·戈林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關系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國會議長、沖鋒隊總指揮、經濟部長、普魯士邦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並曾被希特勒指定為接班人。
8. 二戰時納粹德國主要政要的名字和職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德國總共任命了一位帝國(大元帥),一位全國領袖(相當元帥),26位元帥的高級軍官
1、帝國元帥:戈林(1893-1946) 1935年授空軍元帥銜,1940年7月19日授帝國元帥銜,德國空軍總司
2、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1900——1945,時年34歲,從軍經歷不到2年)被任命為「黨衛隊帝國領袖」
3、1936年6月1日,戰爭部部長、國防軍總司令瓦爾勒.馮.布羅姆貝格大將(1878——1946,時年58歲、軍齡39年,1938年免職)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4、雷德爾
1938年4月1日,海軍總司令、博士埃里希.雷德爾海軍大將(1876——1960,時年62歲、44年軍齡,1943年辭職)被晉升為海軍元帥軍銜;
5、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勃勞希奇大將(1881——1948,時年59歲、40年軍齡,1941年12月解職)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6、A集團軍群總司令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大將(1875——1953,時年65歲、48年軍齡,最高軍職西線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7、B集團軍群總司令費多爾.馮.博克大將(1880——1945,時年60歲、42年軍齡,最高軍職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8、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威廉.凱特爾大將(1882——1946,時年58歲、39年軍齡)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此人被德軍將領戲稱為「元首的御用狗」!
9.第1集團軍司令埃爾溫.馮.維茨勒本大將(1881——1944,時年59歲、39年軍齡,最高軍職西線德軍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1944年因參與策劃「七二零狼穴爆炸案」,被絞死——納粹德國唯一被本國判處死刑的元帥軍銜;
10.第4集團軍司令京特.馮.克盧格大將(1882——1944,時年58歲、38年軍齡,最高軍職西線德軍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11.第6集團軍司令瓦爾特.馮.賴謝瑙大將(1884——1942,時年56歲、37年軍齡,最高軍職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12、第12集團軍司令威廉.利斯特大將(1880——1971,時年60歲、42年軍齡,最高軍職A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14、空軍總監艾哈德.米爾契空軍大將(1892——1972,時年48歲、軍齡僅11年——1914至1918、1933至1940,1936年晉升空軍上將,最高軍職空軍副總司令)被晉升為空軍元帥;
15、第2航空隊司令阿爾貝特.凱塞林航空兵上將(1885——1960,時年55歲、36年軍齡,最高軍職德軍西線總司令)被晉升空軍元帥軍銜(超越空軍大將軍銜);
16.第3航空隊司令胡戈.施佩勒航空兵上將(1885——1963,時年57歲、39年軍齡,1933年轉入空軍,最高軍職西線空軍總司令)被晉升為空軍元帥軍銜(超越空軍大將軍銜),
17.1942年6月23日,非洲軍司令埃爾溫.隆美爾裝甲兵上將(1891——1944,時年51歲、32年軍齡,最高軍職B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超越大將軍銜);
18.1942年6月30日,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格奧爾各.馮.屈希勒爾大將(1881——1968,時年61歲、42年軍齡)被晉升為陸軍元帥;
19、1942年6月30日,第11集團軍司令埃里希.馮.曼施泰因大將(1887——1973,時年55歲、37年軍齡,最高軍職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
20、1943年1月30日,A集團軍群總司令艾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大將(1881——1954,時年62歲、43年軍齡)被晉升為陸軍元帥;
21、B集團軍群總司令馬克西米利安.馮.魏克斯大將、男爵(1881——1954,時年62歲、42年軍齡,最高軍職東南方向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
22、1943年1月30日,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恩斯特.布施大將(1885——1945,時年58歲、39年軍齡,最高軍職西北線德軍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此人作戰兇猛,手段殘忍,對待敵人毫不留情
23、 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海軍上將(1891——1980,時年52歲、軍齡33年,最高軍職納粹德國總統)被晉升為海軍元帥(超越大將軍銜),同日被任命為納粹德國海軍總司令;
24.1943年1月30日第6集團軍司令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大將(1890——1957,時年53歲、33年軍齡)被晉升為陸軍元帥,此人是少有的沒佩戴過元帥軍銜標志的「元帥」!他可算成也「斯大林格勒」——1942年12月因突擊該城有功從裝甲兵上將晉升為大將,敗也「斯大林格勒」—— 1943年1月31日戴著大將肩章率部投降了;實在倒霉之極!
25.1943-2月17日,第四航空隊司令、工程學博士沃爾弗拉姆.馮.黎希特霍芬空軍大將(1895——1945,時年48歲、兩次入伍軍齡合計25年,一戰中擊落敵機7架,最高軍職第二航空隊司令)被晉升為空軍元帥;
26、1944年3月,第9集團軍司令瓦爾特.摩德爾大將(1891——1945,時年53歲、35年軍齡,最高軍職B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他的一句名言是"回去告訴元首,莫德爾不執行他這個命令"
27.1945年4月5日,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費迪南德.舍內爾大將(1892——1973年,時年53歲、32年軍齡)被晉升為陸軍元帥,4月底被任命為納粹德國陸軍總司令;
28、1945年4月26日,第6航空隊司令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萊姆空軍大將(1892——1945,時年53歲、33年軍齡,一戰中擊落敵機 28架、二戰中為「軍銜最高的——航空兵上將、戰斗機飛行員」)被晉升為空軍元帥——為納粹德國晉升元帥軍銜之末,同日被任命為納粹德國空軍總司令
勃洛姆堡(1878~1946)出生於軍人世家。1897年從軍。1936.4.1授陸軍元帥。畢業於利希菲爾德軍事學院、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陸軍部長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軍總司令、國防部長、戰爭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參加過一戰。被迫辭去軍職,戰後受審,死於獄中。
1.馬丁·博爾曼(1900?-1945)
納粹黨的副首領
原是農場地產經理
2.阿道夫·艾希曼(1906-1962)
蓋世太保猶太辦公室主任
原是奧地利真空石油公司旅行推銷員
3.漢斯·弗蘭克(1900-1946)
納粹司法部長和駐波蘭佔領區行政長官
原是工業律師及法學教授
4.韋爾海爾姆·弗里克(1877-1946)
納粹內政部長
原是地方警官及希特勒的告密者
5.沃瑟·豐克
德國國家銀行總裁
原是《柏林交易所日報》編輯
6.約瑟夫·戈培爾(1897-1945)
納粹宣傳部長
曾先後做過銀行職員、會計、家庭教師、科隆證券交易所場內經紀人、劇作者和詩
人
7.赫爾曼·戈林(1893-1946)
空軍部長和戰爭經濟委員會主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斗機王牌飛行員,曾任瑞典航空公司飛機駕駛員,漢莎航空
公司技術顧問
8.魯道夫·黑斯(1894- )
納粹黨的副首領
原是批發商和出口商,德軍軍官
9.萊因哈特·海德里希(1904-1942)
蓋世太保副司令
曾任德國海軍軍官,因同一位10多歲少女發生性關系而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並被
撤職和開除軍籍
10.海因利希·希姆萊(1900-1945)
蓋世太保和黨衛隊司令
原是養雞場主
11.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第三帝國的元首
曾做過建築工程制圖員、商業美術師、德國陸軍下士
12.魯道夫·赫斯(1900-1947)
奧茨維幸集中營司令
曾是陸軍中士、殺人犯、刑滿釋放犯、農場工人
13.喬切姆·里賓特洛甫(1893-1946)
納粹外交部長
原是葡萄酒及烈性酒進口商、自由記者。
14.恩斯特·勒姆(1887-1934)
納粹沖鋒隊隊長
原是德軍軍官
15.阿爾弗雷德·羅森貝格(1893-1946)
歐洲佔領區行政長官
原是藝術家,建築師及記者
9. 二戰中德國納粹的主要的幾個領導人有那些他們當什麼官職
一、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這位NZ獨裁者1945年4月30日開槍自殺。在此之前,他給了他新婚妻子埃娃·布勞恩毒葯。希特勒的屍體被用200升汽油焚燒。他被燒焦了的部分頭顱據說被送到莫斯科。
二、海因里希·希姆萊(1900-1945):希特勒1923年發動慕尼黑啤酒館暴動的老搭檔。他始終跟隨希特勒,成為他的忠實鷹犬。1929年,希姆萊任NZ黨衛隊首領;1935年任"蓋世太保"頭目;1936年任德國警察總監;1943年出任內政部長。希姆萊控制著NZ帝國的所有領域,還負責監管所有的集中營。1945年5月,第三帝國崩潰後,希姆萊企圖逃跑未遂,被英軍抓獲,後服氰化鉀自殺。
三、馬丁·博爾曼(1900-1945):NZ黨辦公廳主任以及希特勒的秘書,NZ政權的幕後實權派。在戰爭的最後幾天里,博爾曼消失得無影無蹤。1973年,博爾曼被宣布死亡。由於他的屍首始終未能找到,於是衍生了許許多多關於他逃亡南美的傳說。
四、魯道夫·赫斯(1894-1987):從1925年開始擔任希特勒的私人秘書,1933年擢升為"元首的副手"。赫斯在戰後的紐倫堡審判中被判處無期徒刑。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柏林的施潘道戰犯監獄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五、赫爾曼·戈林(1893-1946):1922年加入NZ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空軍司令和"帝國元帥"。1945年,戈林在逃跑途中被美軍抓獲。1946年,戈林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在執行前,他服氰化鉀自殺。
六、阿道夫·卡爾·艾希曼(1906-1962):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中校軍銜,帝國保安總局"猶太人事務部"主任。大屠殺的主要組織者。戰後逃亡南美,1960年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擒獲,並帶回以色列受審。1962年被判處死刑。
七、卡爾·鄧尼茨(1891-1980):海軍元帥,令人膽寒的德國潛艇艦隊指揮官。希特勒在最後時刻以遺囑的方式任命鄧尼茨作為他的接班人擔任帝國總統。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判刑。1980年,鄧尼茨在漢堡逝世。
八、約瑟夫·戈培爾(1897-1945):作為"帝國啟蒙及宣傳部長"和"全面投入戰爭的全權代表",戈培爾屬於希特勒周圍最親密的圈子內成員。1945年4月底,戈培爾和妻子瑪格達在柏林元首暗堡里服氰化鉀自殺,此前他們將自己的6個孩子全部毒死。
九、威廉·凱特爾(1882-1946):1938年,凱特爾出任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長官,他也是希特勒最親密的軍事顧問。1945年5月8日,凱特爾在柏林卡爾斯霍斯特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一年後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
十、約阿希姆·里賓特洛甫(1893-1946):1933年起先後擔任NZ負責外事的專員、駐倫敦大使。1938年,希特勒任命他為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
10. 德國納粹的所有兵種,所有部門吧,就是黨衛軍,國防軍那種,說全點
1933年,作為一戰戰敗國軍隊,受到凡爾賽和約種種限制的德國陸軍與海軍軍銜都有元帥、大將(或譯作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等共6等20級,但各軍銜稱謂不同,如元帥分別稱為海軍元帥和陸軍元帥。1935年,組建了空軍,在海軍中設置了准將軍銜。陸軍和空軍上將分為各兵種(航空兵、防空兵、裝甲兵、山地兵、炮兵和工兵)上將。1941年6月29日,赫爾曼·戈林元帥晉升為帝國元帥。1936年到1940年間陸軍設置有「元帥級大將」軍銜,介於元帥與大將之間。除此以外,直到戰爭結束,軍官銜級一直保持穩定,而軍士和士兵的軍銜變化較多,各軍種的變化情況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