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時,為什麼德軍要侵略蘇聯
最重要的因素是石油。
德國的石油資源一向很緊張,因此大力發展了合成石油工業,巴巴羅薩之前德國燃料來源一半是自產(主要是合成),另一半是進口。進口的主要來源是羅馬尼亞,其次是蘇聯。
因此,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德國的石油戰略很自然就是確保羅馬尼亞在自己控制之下,以及跟蘇聯搞好關系弄多一點石油回來。
然而,1940年6月蘇聯入侵羅馬尼亞,吞並了比薩拉比亞。這一行動對希特勒的沖擊非常大,蘇聯威脅到自己的石油!之後的一連串外交交鋒,希特勒意識到斯大林已將羅馬尼亞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或者直接一點,將羅馬尼亞納為傀儡國直至最終吞並,像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芬蘭那樣。
因此,希特勒決心進攻蘇聯,如果達成,則除了可以保證羅馬尼亞的石油資源外,還可以奪取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例證是法國戰役之後德國是准備縮減陸軍規模的,顯然跟一年後的巴巴羅沙矛盾,原因就在於比薩拉比亞。
1942年藍色計劃也反映了這一傾向,重點是石油資源豐富的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只是側翼的一個支撐點。但進攻方向的北側打的越來越不順,導致對高加索方向的放鬆。
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有誤解,源於:一、對蘇聯吞並比薩拉比亞一無所知;二、過高估計蘇聯的國力。
Ⅱ 德國在二戰的時候為什麼選擇攻打蘇聯而不是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的許多決策讓人至今難以理解。德國可以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整個法國,但對於面積狹小的英國,德國卻始終沒有決戰的勇氣。面對英國和蘇聯,德國人竟然選擇去挑戰強大的蘇聯而不是英國,這讓人感到十分費解。
相比之下,蘇聯是德國認為可以迅速戰勝的對手,至少當時他們是這么認為的。
蘇聯地域面積廣大,和德國之間沒有地形阻隔,德軍的坦克部隊可以快速推進,發揮閃電戰的優勢。一旦德軍發起突然襲擊,德軍有把握迅速佔領蘇聯在歐洲部分的工業區。尤其是高加索山脈的石油工業,更讓德國垂涎三尺。
在這種情況下,向蘇聯發動攻擊已經成為了德國的唯一選擇。德國在蘇德戰爭前期的確擁有巨大的優勢,但最終還是美英蘇等國的共同努力下功敗垂成。
Ⅲ 德國為什麼必須攻打蘇聯
德國必須攻打蘇聯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么做,就是利益使然。
二戰時,納粹元首希特勒下令德軍攻襲蘇聯,卻讓原本戰無不勝的德軍滿盤皆輸,事實證明攻打蘇聯是個錯誤。蘇聯與德國簽訂了不願開戰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可見在未開戰之前,他們是有共同利益的。
希特勒自覺能拿下蘇聯,是天時地利人和。當時德國閃電戰戰無不勝,德軍因此士氣高漲,反觀蘇聯在1939年攻打芬蘭這樣的小國時,動員了54萬兵力,去攻打只有12萬多人能派上戰場的芬蘭,第一階段直接有四個師被全殲,戰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雖然第二階段,蘇聯最終取勝,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蘇聯輸得很慘,蘇聯的表現如此之差,導致了希特勒的誤判,認為蘇聯就是空有大面積的領土和大量的軍隊,戰鬥力差得可憐,希特勒以為憑借德軍的戰鬥力肯定能速勝蘇軍。
然而,一切不以人的意志為左右,當一切蓋棺定論時,時間是歷史最好的證明。
Ⅳ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要攻打蘇聯
侵蘇聯是納粹黨長期的「即定國策」。這直接決定了攻蘇的必然性。
西歐糧食恐慌,石油短缺,給希特勒擴大戰爭帶來很大困難,要拿下英掄三島反而會增加這種困難。因此他迫切需要奪取烏克蘭的糧食和高加索的石油,給武裝部隊輸血。
在希特勒的全球戰略中,蘇聯是主要敵人,而英國則是可以妥協的不對象。當時歐洲大陸的戰略態勢是蘇德兩雄對峙。
Ⅳ 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
希特勒早在《我的奮斗》一書里就透露出侵略蘇聯的意圖,在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劃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飢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盡管希特勒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
Ⅵ 為什麼在二戰時期德國敢打蘇聯
二戰時期,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德國閃擊蘇聯,讓蘇聯沒有充足准備,致使蘇聯的軍隊沒有充足准備就失去很多有生力量。
並且在德國攻擊蘇聯前,蘇聯軍隊的裝備是沒有德國軍隊好的。當德國軍隊用著P40時,蘇聯還大量裝備莫辛甘納式步槍。
Ⅶ 二戰的時候,為什麼德國要去進攻蘇聯
德國不打,蘇聯也會打過去的。不得不打
Ⅷ 二戰時,德國在取得對法戰爭的勝利後為何堅持攻打蘇聯
那麼,德國唯一的勝利可能,就是趕在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介入戰爭之前,首先一舉打垮蘇聯。
如果蘇聯垮了,德國在歐洲大陸就徹底消除了敵人,只剩下一個遠隔海峽的英國。
德國強大的陸軍,可以強力固守歐洲大陸,不需要兩線作戰,專心對付英美。
這樣一來,德國或許有機會在若干戰役重創英美軍隊,迫使他們談判。
雖然這種可能性較小,但是唯一敗中取勝的辦法。
所以,希特勒必然要向蘇聯進攻,不然就只能退出所有到嘴的肥肉。
因為只要美蘇加入同盟國,軸心國就根本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