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可以橫掃歐洲大半個國家和地區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德軍採用新式的閃擊戰加重裝甲部隊的先進進攻方式,也就是著名的「閃電戰」。重裝甲部隊甩開機動性能差的步兵,打亂敵軍部署,配合空軍則集中力量對敵作戰,並突襲指揮中心、交通樞紐、機場、港口等力求速度消滅敵國戰爭潛力。法國這樣的軍事強國都難以招架,何況波蘭這樣的小國。
第二,德軍都進行過良好的軍事訓練且裝備精良,德軍輕武器在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戰場上德軍輕武器火力分配合理,配合密契,經常壓制住數量超過自己的敵軍部隊。
第三,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滿足於經濟發展的利益需求,對德國的軍國主義、納粹主義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重視,而是任由發展。希特勒主動與各國簽定一系列白紙條約來麻痹英、法、蘇等國,英、法、蘇對德國的強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使得捷克、奧地利、丹麥、挪威、波蘭、比利時相繼淪陷後才如夢初醒,這些地區擁有1億多人口,是歐洲的心臟,也是歐洲工業集中的地區。
第四、德國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有歐洲頂尖的軍工技術,並且有300萬的海陸空軍,歐洲各國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打的落花流水,一點也不意外。
B. 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是如何用20年時間成為歐洲霸主的
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39年發動二戰,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用了短短二十年時間便再度成為了歐洲霸主,竟然再度擁有了發動二戰、挑戰其他歐洲列強的實力。那麼,一戰後的德國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德國雖然是一戰戰敗國,但科研能力工業體系仍然強大
1918年11月11日,隨著德國正式宣布投降,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德國作為一戰戰敗國,雖然在經濟、領土等方面面臨著巨大損失,但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強大的工業體系,卻為未來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的科研能力到底有多麼出色?我們以人們津津樂道的諾貝爾獎來舉例,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在此期間一共獲得了18個諾貝爾獎,這個數字大家或許有些模糊,但橫向對比一下就不難發現其中的恐怖。同一時期,法國獲得了16個,同屬老牌帝國的英國只有5個,此外瑞士4個、義大利4個、美國3個、西班牙2個。
德國在工業經濟領域的表現同樣極為出色,要知道在1880年—1900年的“第一次經濟奇跡”期間,德國的工業能力便已經排名世界第三,憑借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德國到1913年時,經濟總量便已經占據全球的14.8%,這已經超越了老牌帝國英國的13.6%,僅次於美國的32%。而在貿易領域,一戰前的德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僅次於英國。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時任美國總統胡佛表示,延期償付權根本與債款無關;延期償付權屆期後,德國的仍要按楊格計劃的規定賠款。但以上計劃最後都全數失敗,德國再也沒有進行任何賠償,納粹黨上台以後,更是不承認任何賠款,楊格計劃遂告終結。
C. 二戰中德軍閃擊戰初期橫掃歐洲,其戰法精髓是什麼
二戰初期德軍為何能迅速橫掃歐洲,其戰法精髓當然無非就三個字「快、准、狠」,因為德軍首次運用了「閃擊戰」,其次在這里我個人認為還有兩個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希特勒在發動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以及進攻路線。並且在戰爭初期德軍武器裝備精良、後勤補給充足以及首次將「閃擊戰」這種新戰術代入了歐洲戰場中,以至於第一個面對「閃擊戰」的國家波蘭,在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德國與蘇聯雙方夾擊,並在很短時間之內就亡國了。正是因為德國名將古德里安首次創建了「閃擊戰」這種戰爭模式,才能使得德軍迅速橫掃東歐,從而兵臨蘇聯城下。
第三德國不管是在國土、資源以及人口方面都遠不及蘇聯,再加上前期希特勒的指揮失誤已經損耗了大量兵力、坦克以及武器裝備。在蘇德戰爭後期,再加上德國東西雙線遭受打擊,戰時武器裝備不能很好的開赴前線也沒有更多的資源、人力去生產建造,而此時蘇聯的武器裝備生產速度要遠高於德國,這也是德國在蘇聯戰場受阻的一個最為直接的原因。
D. 德國在二戰時期都佔領過哪些歐洲國家又是如何佔領成功的
1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並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 1938年 3月12日 - 德國入侵奧地利。
3月13日 - 奧地利合並入德國。
1939年 3月15日——德國軍隊佔領捷克。
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蘭軍隊襲擊德國的一個電台,製造德軍入侵波蘭的理由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波蘭。
1940年 5月17日——德國佔領比利時布魯塞爾。
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6月17日——法國總理——貝當向納粹德國宣布投降。
1941年 4月27日——納粹德軍攻入雅典。
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 1944年 3月18日——德國佔領匈牙利。
E. 二戰當年德國靠的是什麼橫掃歐洲
綜觀全局,德國以它的王牌軍隊:德國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 ;
德國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 ;
德國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 ;
德國第54晝間戰斗機聯隊 ;
以及優良裝備:
一: 德國Hs-283A;世界上第一種制導炸彈,德國弗里茨-X;世界上第一種防空導彈,德國"萊茵女兒"型; 世界上第一種空空導彈,德國X-4型; 世界上第一種反雷達導彈,德國BV246;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德國X-7"小紅帽"型;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德國V2;世界上第一種巡航導彈,
二:德國虎I、虎II坦克;
三:德國的多拉和K5遠程大威力火炮;
最為關鍵的是當時讓各國害怕的作戰戰法:閃電戰法,以快速集結,火炮和兵力的分配等徹底橫掃歐洲戰場.
F. 德國二戰是怎樣打下歐洲的
1二戰前德國工業水平趕超老牌歐洲強國,僅次於美國
2合理的戰術制定——閃擊戰
3英法等國在前期採取綏靖政策,坐視波蘭等國被攻,助長德軍氣焰
G. 德國入侵波蘭後是怎樣橫掃北歐和西歐各國的
摘要 德國發動 「閃電戰」 西面進攻波蘭,蘇聯東面進攻波蘭 7天滅亡波蘭.半年德國 控製法國.
H. 分析二戰爆發之初德國在一年左右橫掃歐洲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淪為戰敗國,其在海外的殖民地損失殆盡,德國背負了巨額的
戰爭賠款,德國經濟崩潰,希特勒得到了機會上台,在希特勒的眾多政策中有一條就是修路,
德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網路,這個交通網路在德國戰敗後被美國所復制,德國在歐洲
眾多國家中是最重視對裝甲部隊的發展,德國三大名將之一,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就提出要將
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現代化戰爭中,德國擁有了一支機動化極強的機械騎兵,這讓德國在此
後的戰爭中屢屢擊破敵軍,而西方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也讓德國一步步的擴張,直到不可收拾
I. 德國在歐洲是怎樣侵略的 要詳細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明天要用
1939年
9月1日 德國進攻波蘭
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9月8-28日 華沙保衛戰
9月17日 蘇聯紅軍越過蘇波國界,進駐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11月30-1940年3月12日 蘇芬戰爭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統帥部批准進攻法、比、荷的作戰計劃
4月9日 德軍侵入挪威和丹麥
5月10日 德軍侵入比利時和荷蘭
5月14日 荷蘭軍隊投降
5月26-6月3日 英、法軍隊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時軍隊投降
6月10日 義大利對英法宣戰
6月14日 德軍攻入巴黎
6月18日 戴高樂將軍號召進行抵抗並組織"自由法國"運動
6月22日 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
7月19日-8月19日 義大利軍隊進攻北非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准備"海獅戰役"
7月31日 德國軍政領導人會議決定準備發動對蘇戰爭,並增加到180個陸軍師
8月13日 德空軍開始集中轟炸英國-不列顛空戰
9月27日 德、意、日為了進攻蘇聯,在柏林簽訂三國協定
10月12日 德軍進攻羅馬尼亞
10月28日 義大利進攻希臘
12月18日 希特勒簽署關於對蘇戰爭的第21號命令(「巴巴洛薩計劃」)
1941年
1月22日 英軍佔領托布魯克(北非)
2月9日 德國宣布吞並盧森堡
4月17日 南斯拉夫軍隊投降
4月21日 希臘軍隊投降
6月22日 德國法西斯侵入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6月28日 德軍佔領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保衛戰
9月8日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保衛戰
10月30-1942年7月4日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
12月5日 蘇軍在莫斯科轉入反攻
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戰
5月5日 日軍佔領菲律賓群島
5月5日 日軍佔領瓜達爾卡納群島
6月4-7日 日本艦隊在中途島戰敗
7月17-1943 1月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0月23日 英國在阿拉曼開始進攻
1943年
1月13日 德國宣布總動員
2月8-14日 蘇軍解放庫爾斯克、克拉斯諾達爾、頓河羅斯托夫、伏羅希洛夫格勒
3月21日 英美軍開始進攻突尼西亞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團軍群在突尼西亞投降
7月24-25日 義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奧政府建立
9月8日 義大利宣告投降。德軍佔領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11月20日 慘烈的兩棲作戰-塔拉瓦
1944年
6月6日 英美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6月13日 德國V-1飛彈首次射擊英國本土
6月23-24日 蘇軍在白俄羅斯開始進攻
8月15日 盟軍在法國南部登陸
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
12月16-25日 德軍在阿登反攻
1945年
2月4-11日 雅爾塔會議
2月8日 盟軍在萊茵河地區開始進攻
2月19-3月17日 美軍和日軍在硫磺島交戰
4月1日 美軍佔領沖繩島
4月16日 蘇軍開始進攻柏林
4月28日 墨索里尼被處死
4月29日 德軍在北義大利投降
4月30日 希特勒自殺
5月2日 蘇軍佔領柏林
5月8日 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
6月5日 蘇、美、英、法宣告德國戰敗,由四大盟國掌握德國最高政權
6月26日簽署聯合國憲章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會議
8月6日 美國原子彈炸毀廣島
8月8日 蘇軍對日宣戰
8月9日 原子彈轟炸長崎
8月14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東京灣內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甲板上簽署正式投降書
J. 一次大戰德國戰敗,如何在幾十年內成長到橫推歐洲的
德國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的國家了。要知道人類歷史上的兩次世界大戰,他們都是主要的發起作戰國。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失敗,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這一條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削弱德國的實力。但是當時主導這個條約的幾個簽訂國各有各的考量。
最後,德國之所以能夠發動一戰,在於他自己本身的實力就十分過硬。雖然一戰失敗,但它仍是歐洲不容忽視的一個強國,擁有6000多萬的人口,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潛力還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