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坦克乘員為什麼穿黑色衣服

德國坦克乘員為什麼穿黑色衣服

發布時間:2022-08-24 02:24:49

Ⅰ 二戰德軍軍官軍服的顏色為什麼不同呢

不同軍、兵種的服裝是不一樣的。
陸軍:德國的野戰服(42型)是灰綠的(有點發青),坦克駕駛服是黑的,熱帶工作服是土黃的,非洲部隊穿褐色軍服,山地部隊還有一身發灰的粗布衣服和灰綠風衣,你說的灰色也是野戰服的一種(41型是土灰36是鐵灰,不過穿久了都一樣)
空軍:工作服為藍色,空降兵也有一身綠色野戰服(可能是較新的關系,更綠一些),熱帶部隊有一身深黃的。
海軍:藍黑色
憲兵、蓋世太保:毒綠色,就是游戲里放毒的那個顏色。
德國的軍服種類太多(和展戰線太長有關),不同地區不一樣,不同兵種還有兵種色的區別,所以我收集的資料不全。
圖太多了,不能上傳,如果需要可以留言。

Ⅱ 二戰德國黑衣服的是什麼軍隊

標准36型陸軍野戰服,上衣灰綠、褲子鐵灰色。
42型野戰服為田野灰,德國海軍山地部隊穿黑色防水皮服,海軍衣服為藍黑色,44式野戰服為老鼠灰色,非洲作戰服為卡其色,黨衛軍軍服為黃色,冬裝為黑灰色。裝甲兵戰斗服和「蓋世太保」的衣服是黑色。
二戰德國軍隊的制服是目前為止最漂亮帥氣的軍服.

Ⅲ 為什麼二戰德國坦克手不帶坦克帽

首先說明的是坦克乘員佩戴的坦克帽其作用並不是在坦克被擊中時起防護作用,提高坦克乘員的生存力,而是在坦克進行越野行進,由於地面不平產生顛簸,防止坦克乘員因身體與車體碰撞產生傷害,起到保護作用。仔細觀察二戰時蘇式坦克乘員帽,實際上就是以皮帽為襯底,在其上使用皮革包裹固定的橫豎長條海綿條(塊),其作用僅僅是為了防止碰撞,對槍炮彈沒有任何防護作用。
其次,德國早期的坦克乘員也都配發坦克帽(如一、二樓圖示),可以發現其帽頂非常厚大,原因就是在其頂部及周圍填充了厚厚的海綿襯層,其作用同樣是起到防止碰撞作用,只是由於這種帽型對佩戴使用車內通話系統的耳機有較大影響,加之後期坦克設計的發展,於1941年全部撤裝,轉而使用有沿戰斗帽(山地帽)和船型帽。
第三,德國後期坦克後不使用有防碰撞坦克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德國坦克減振性能極好。二戰中後期德國坦克的主戰坦克大多為重型坦克,其負重輪設置幾乎全部採用交錯排列的雙排大直徑負重輪,而且每個負重輪都有獨立的懸掛系統,相對於採用單排負重輪的蘇式坦克以及美英式坦克採用扭桿懸掛系統的小直徑負重輪,其減振效果極為優秀,即使在非常顛簸的地面上行駛,也能保持車體非常平穩,故少有乘員身體與坦克車體碰撞現象。二是德國坦克在製造時就在車體內部容易與乘員身體發生碰撞的部位敷設了厚厚的保護層,不僅同樣起到了保護作用,而且在炎熱狀態下,有利於坦克乘員穿著單薄,利於汗液蒸發,避免戴皮質坦克帽的悶熱感,長時間保持其良好的精神狀態。三是坦克戰術的影響。由於二戰時期的坦克不僅觀瞄系統比較原始,而且火炮沒有射向/射角穩定裝置(現代坦克火炮全部採用了射向/射角雙向穩定器),只能採取短停頓射擊的方式(行駛間發現目標,停止間瞄準射擊),故此,不同的國家採取不同的坦克戰術,如蘇聯坦克採用高速接敵,高速脫離戰術,甚至採用高速撞擊戰術,而德國坦克依仗其厚重的裝甲防護,則採用慢速接敵,快速停車,精確射擊的戰術,再加上極大的車體重量限制了坦克的車速,故此,德國坦克的行駛速度普遍較低,根本不可能有蘇聯T-34坦克那種飛離地面的瘋狂行駛場面,其坦克乘員更不會像蘇聯坦克乘員那樣在車體內如乒乓球似的左碰右撞,因此,基本不需要特別的保護措施。

Ⅳ 坦克穿上的是什麼特質「圍裙」

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為自己的主戰坦克M1A1製成一種結實而耐穿的外衣——貧鈾裝甲,以對付前蘇聯坦克上裝備的135毫米火炮的襲擊。這是繼以色列發明爆炸塊裝甲後為坦克提供的又一新潮時裝,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

「貧鈾裝甲」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生疏,實際上它是將鈾濃縮後(供核武器或核反應堆用)產生的副產品製成的新裝甲。

這種貧鈾裝甲是在普通鋼裝甲里鑲嵌入網狀或絲狀的貧鈾材料,再經過特殊熱處理製成的。由於這種裝甲堅硬而結實,其抗炮彈襲擊的能力是鋼裝甲的5倍,因而能有效地防禦穿甲彈和破甲彈的攻擊,而且不增加坦克重量和降低坦克的機動性。

美國將這種貧鈾裝甲裝在M1A1坦克的車體和炮塔上。實際試驗表明,135毫米滑膛炮發射的穿甲彈難以擊穿它。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M1A1坦克就是穿著這種鈾制外衣沖鋒陷陣,八面威風,迎著敵方密集的炮火奮勇戰斗,立下了赫赫戰功的。

貧鈾裝甲雖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輻射量很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多大危害。乘坐裝有貧鈾裝甲坦克的人員,在連續工作75小時後所接受的劑量僅30毫雷姆,相當於一次X光胸透所釋放的劑量。因此,穿鈾制外衣的坦克乘員不需要特殊的防護。

除了鈾制外衣,美國還給M1A1坦克穿上了特製「圍裙」。這個圍裙就是在坦克兩側的履帶與翼之板之外安裝的特殊裝甲板。它厚約5~6毫米,採用兩層高硬度鋼板製成;或者以特殊橡膠製成;有的還在兩層高硬度鋼板之間夾一層碳纖維材料製成。

坦克裝上了這種裝甲板,猶如給坦克穿上了圍裙。所以,人們將這種裝甲板叫做「裝甲裙板」,也有稱其為「屏蔽裝甲」或「側甲板」。

坦克穿上特製圍裙後,防護力大大增強。這是因為當破甲彈打到裝甲裙板爆炸以後,所產生的高溫、高壓金屬射流先要擊穿堅硬的裝甲裙板,然後才到達坦克主裝甲。但這時的金屬射流已被拉得既細長,甚至被斷了,因而難以穿透主裝甲,這就保護了坦克主裝甲和暴露在外的履帶、負重輪、主動輪和誘導輪等。

目前,這種坦克圍裙已成了流行「時髦服裝」,不少國家的坦克,如德國的豹Ⅱ坦克、俄羅斯的T—72坦克等都安裝了裝甲裙板,提高了裝甲的防護性能。

Ⅳ 二戰德軍裝甲兵為何沒有裝備防撞坦克帽呢

在有關二戰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蘇美等國的裝甲兵佩戴坦克防撞帽,因為坦克內部空間狹小,在戰斗和行軍當中免不了顛簸。佩戴坦克帽的目的就是防止撞傷內部人員的頭部。但是有的朋友會問,二戰德軍軍工那麼發達,為什麼少見德國坦克兵佩戴像蘇美等國家的坦克防護帽?其實德軍不是沒有裝備,而是士兵們很少佩戴出境。所以造成了德軍沒有裝備防撞帽的錯覺。

貝雷帽式樣的黑色盔布是由一塊毛料製成,分為幾種尺寸,以配合同樣分為好幾個尺寸的頭盔。盔布底部裝有松緊帶以箍在頭盔上,頂部還有一個小絨球,與盔布是一體的。黑色盔布的正面有帽徽。早期的帽徽只是一個機織的白色橡葉環加一個金屬沖壓圓形三色徽,也有人用大檐帽上的全金屬帽徽,不過都沒有另加國家鷹徽。

德軍在1935年10月30日頒布的命令為黑色裝甲兵貝雷帽確定了帽微佩帶標准,命令規定帽微由一個橡葉環和一個圓形三色徽組成一體,再在其上增加一個國家鷹徽,它們全都是用白、紅、黑色棉線機織而成,而軍官可以使用銀色鋁線刺綉的版本。後來帽徽上的白色部分都改成了使用銀灰色線。

Ⅵ 二戰德軍SS骷髏師的裝甲兵1945年虎王坦克手制服 是不是純黑色的 啊

裝甲兵 是黑色的 國防軍是 灰綠色 武裝黨衛軍 是黑色的
剛開始 裝甲兵 是屬於 武裝黨衛軍系統的 所以是黑色制服 後來 國防軍當中 也發展了 裝甲兵 就都同意採用黑色制服 只是 軍銜不一樣而已

Ⅶ 關於二戰德軍裝甲兵一些問題

當然,坦克兵一般都是少尉級軍官為主,基本上都是軍官,待遇當然好咯,至於坦克型號不同,是根據個人的能力,比如原來4型的突擊50次,就可以去申請開黑豹或者虎1,制服問題很好回答:不是,只有SS才能穿黑色制服,其中黨衛軍的精銳裝甲師都是黑色坦克兵作戰服,至於你問宴會什麼的,他們有配發的軍禮服,配個華表之類的,還有勛章,什麼25次坦克突擊啊,50次坦克突擊啊之類的

Ⅷ 為啥二戰德國坦克兵不戴頭盔呢

德國人當然不傻。工業技術也足夠,生產個坦克頭盔還不是事。你注意觀察下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期間的德軍裝甲部隊,在那些早期的一號、二號坦克炮塔里冒出來的德國兵,都戴著一定碩大的黑色貝雷帽,好好回憶有木有?那就是有橡膠內襯的的坦克頭盔,正是因為裡面塞了東西鼓囊囊的,所以這型坦克頭盔看起來真心醜陋,也難怪德國兵不愛戴。

(美軍坦克頭盔)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兵員的增加和物資大量消耗,德軍裝甲兵也有部分換裝「M1942野戰帽」和1943年以後生產的「標准野戰帽」(M1943等),顯著特點就是帶檐了,上面還有倆紐扣,按德國軍制,軍帽是兩年才發一次的,所以戰爭末期裝甲兵的帽子多少有點亂。

Ⅸ 二戰時期德軍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蘇軍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

二戰德軍分為三種,

1、國防軍:制服整體顏色為灰色。

1938年進入奧地利的國防軍摩托化部隊。

閱讀全文

與德國坦克乘員為什麼穿黑色衣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