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是德國佔領的土地大還是日本
讓我來幫您回答吧。德國大。您問的是土地面積。樓上都錯了。
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如果加上海洋面積,還是德國大,樓上又錯了。(還有大西洋!!!)
希望樓主能接受我的意見,的確,即使不算上傀儡國的面積,算上海洋面積,德國還是比日本大,大西洋的一半差不多(應該是更多)都被德國佔了。
列個表(土地面積):問維京繼承人的。
這個統計起來很麻煩---戰線交錯的東線最難統計
網上有一位高人的統計不錯
算算勢力范圍:
德國:356545
法國+科西嘉島:551602
捷克斯洛伐克:127896
波蘭+東普魯士(嗯,包括了毛子的加里寧格勒州(德國人叫哥尼斯堡)):312683
奧地利:83853
匈牙利:93033
南斯拉夫(原南聯盟)幸好有本1988年的地圖:255804
阿爾巴尼亞:28748
比利時:30519
荷蘭:41548
盧森堡:2586
列支敦斯登:160
丹麥:43080
挪威:386974
希臘-南波布拉提群島:131990-160=131830
羅馬尼亞:237500
保加利亞:110912
蘇聯國土:嗯,有點難算。
立陶宛:65200
烏克蘭:603700
白俄羅斯:207600
愛沙尼亞:45100
拉脫維亞:63700
庫爾斯克州:29800
布良斯克州:34900
斯摩棱斯克州:49800
別爾哥羅德州:27100
奧廖爾州:24700
卡盧加州:29900
羅斯托夫州:100800
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76000
斯塔夫羅波爾州:70600
切爾克斯克西亞共和國:14300
伏爾加格勒州:113900
以上蘇聯某些州可能未能完全控制,所以減去100000.
又計算難免有些誤差,以及尚未計算在內的北部一些州所以加上18900.
北非部分:
阿爾及利亞:2381741
利比亞:1759540
埃及:1202000(德軍沒有佔領埃及的大部分這是原創者的失誤,我在總數中會減去的)
突尼西亞:164150
其他:18000
但是減去未能實際控制區域,或未能長時間佔領大約50萬平方公里。
計算一下:
總面積:9170504平方公里
日本:
包括琉球群島(日本所謂的沖繩縣)都不是日本法理上的領土。
佔領中國的約面積為350萬km²。
東南亞面積約450萬km²
朝鮮22萬km²
合計740萬平方公里。
歡迎追問。
滿意吧?
『貳』 二戰時德國和蘇聯到底誰更強
綜合來說,德國較強於蘇聯。德國雖然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完成了統一,但在此之前,德國的資本主義有所發展。而蘇聯的前身沙俄一直是個封建軍國,也是帝國主義國家中最薄弱的一環。蘇聯是1922年確立的,明顯晚於德國。二戰之前,德國的青少年都是必須要進行軍事化訓練的,自然戰鬥力較強,而對比蘇聯,我們可以從蘇芬冬季戰爭看出紅軍的戰鬥力。加之斯大林的肅反運動,5位元帥殺了3位,剩下2位地圖都不會看,其他各級將領更加不用說。搞得蘇聯國內人心惶惶,甚至在蘇德戰爭初期,出現過紅軍幫助德軍打自己人!可見當時斯大林多麼不得人心。
『叄』 倘若沒有外援,二戰時期的德國與蘇聯誰強誰弱
自己國內如果沒有外援的話,德國會比蘇聯更強一點。因為德國其實侵略戰爭開始之後就是戰爭機器正式啟動的開始。蘇聯相對比較穩定,沒有那麼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國內的現狀。而德國作為主動出擊的國家來說,他是非常想讓德國脫離經濟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德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動,而蘇聯則是比較被動地作出回應,因此德國的軍事實力強於蘇聯是毫無疑問的。戰爭機器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可以讓一個國家變得窮兵黷武,在某一個時期成為一個軍事上全勝的國家。但是這一切往往會以拼比資源為代價,結果就是必有一死必有一傷。德國後期的失利,也就是體現在資源供應和戰略縱深等方面。
『肆』 二戰前後德國國土面積變化
二戰前後德國國土面積變化:
1、德國,一戰前在鐵血宰相俾斯麥時期從1870年開始擁有領土約61 萬平方公里,一戰失敗,盛產煤、鐵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紡織中心西里西亞大部分割給了新獨立的波蘭,德國面積變為53 萬平方公里,與一戰前相比損失8萬多平方公里領土。
二戰失敗,東普魯士劃給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州,奧德河以東10萬多平方公里割給波蘭,居民全部遷徙到德國其他地區,共有17.3萬多平方公里被割讓,從此德國領土僅存35.7萬平方公里。
經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共損失領土25.3萬平方公里。
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Deutschland),簡稱德國,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都是柏林。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部長若幹人組成,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國和戰敗國,二戰後,德國在1949年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分割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1972年10月11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4)二戰德國和蘇聯哪個面積大擴展閱讀
1、區域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2、行政區劃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伍』 二戰以後,德國向蘇聯和波蘭,割讓了哪些領土面積是多少佔德國總面積的百分之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栢美拉尼亞被並入蘇聯及波蘭。
東普魯士的一半給了蘇聯,改名為加里寧州,首府是原來的哥尼斯堡,其餘西里西亞和波拉梅尼亞劃給了波蘭,用來「交換」蘇聯佔領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二戰前德國的領土略少於47萬平方公里(1936年),二戰後為35萬平方公里
相減,割讓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里
『陸』 大佬我想問一下二戰德國占蘇聯多少土地有沒有明確資料給我看看謝謝了
其實即使在二戰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最巔峰時期,德軍佔領的蘇聯國土面積也不過才150萬平方公里。而當時的蘇聯,僅歐洲部分的面積就有約550萬平方公里。照此看來,德軍佔領的蘇聯土地還不到其歐洲部分的1/3。
『柒』 二戰結束後四個國家佔領德國,蘇聯佔領了幾成的領土後成為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面積約為10.8333萬平方公里,現在德國的面積是357022平方公里,民主德國北部為北德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50米;南部為山區,邊境有厄爾士山和圖林根山。境內多河流,主要有自東南向西北斜穿全境的易北河(境內全長585公里)、奧德河和尼斯河。全國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捌』 二戰德國國土面積最大時是多少
這個問題有點難講,那要看怎麼算了。一戰結束以後德國受國際制裁,海外殖民地被其他西方列強瓜分、接管,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東普魯士很大一部分並入波蘭,因此二戰前德國領土大面積萎縮。二戰開始後德國取得一系列政治、軍事方面勝利,先是通過外交手段割取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德台(後完全吞並)、吞並奧地利,然後閃電戰擊敗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挪威等國,將上述國家的大部吞並或佔領,再加上1941年以後發動巴巴羅薩行動以後攻陷蘇聯西部的大片國土(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德國幾乎控制了大半個歐洲,有資料說德國實際控制的面積大約有350~4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不包括維希政府控制的法國南部),當然如果算上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等服從國的面積,那就更大了。不過就算都加起來,應該也沒有中國大。因為整個歐洲面積只有1016萬平方公里而已,還沒有同時期中國領土面積大,只比現在的中國略大一點。
『玖』 前蘇聯有多大面積 德國又有多大面積 相比之下哪個國土面積大
原蘇聯大約有二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兩倍多。德國約35。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一個中等省。不在一個數量級。
『拾』 1939年二戰爆發後波蘭被德國和蘇聯誰佔領的多
二戰前波蘭37萬平方公里
蘇聯佔領幾乎所有比薩河、納雷夫河、西布格河和桑河以東的波蘭領土。這相當於約20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德國只佔領了17萬平方公里,少於蘇聯
此外,後來蘇聯還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德國瓜分了立陶宛,又入侵芬蘭,在正式與德國作戰前,蘇聯賺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