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足球甲級聯賽的水平上不去,是為什麼呢
歐洲五大聯賽是最高水平的聯賽,德甲就是其中之一,德甲球隊在歐冠賽事中表現非常出色,但是聯賽整體水平並不是很高。德甲水平之所以上不去,主要是因為強隊實在是太少了,兩極分化特別嚴重。一個聯賽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這個聯賽需要有吸引力,讓更多球星願意加入德甲球隊,最重要的是資金投入,提升德甲的總體水平。如今的英超之所以這么強勁,離不開這些年大規模的資金投入,眾多頂級球員都投入英超的懷抱。
德甲聯賽作為一個高水平聯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果僅僅是拜仁壟斷,讓其他球隊看不到希望,會影響積極性。德甲各傢俱樂部也應當積極在轉會市場有所作為,提高自家球隊的硬實力,讓德甲整體水平提高,只有強強對決才能有巨大的進步。
❷ 德國隊成績出眾,為何德甲球隊不如英超球隊
首先,俱樂部的成績並不能代表國家隊的成績。目前,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聯賽就是英超聯賽,但是英格蘭隊在國際大賽中的成績就沒有那麼亮眼。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俱樂部可以憑借自己雄厚的資金實力,購買到球隊每個位置上的最佳球員。尤其是在現代足球和金元足球高度發展的今天,只要不惜血本地投入,自然可以組成一支戰無不勝的夢之隊。比如連奪三次歐冠的銀河戰艦皇家馬德里隊和巴塞羅那隊。他們毫無例外地是花費了重金來購買超級球星以填補自己陣容上的短板。而近年來曼城隊和利物浦的隊的成功,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金元足球的有效性。而德甲球隊花錢比較理性,一般多愛用自己培養的年輕球員,所以在同其他豪門俱樂部的比拼中往往占據了下風。
目前,德甲球隊除了拜仁慕尼黑之外,幾乎沒有一支可以拿來同英超和西甲豪門過招的強隊。唯一值得自豪的青訓體系也在近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德甲球隊要想抗衡英超球隊,看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❸ 德國足球甲級聯賽的水平上不去,主要原因是什麼
德甲的水平其實很高,只是在五大聯賽的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是也經常能夠排進前三。德甲聯賽的商業氣氛沒有那麼濃厚,關注度比較低,能給人留下印象的俱樂部也就只有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勒沃庫森等少數那麼幾家。之所以受到的關注少,給人留下了水平比較一般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德國足球的風格是講究實用,比賽的觀賞性不足,沒有英超的激烈對抗,也有沒西甲的華麗足球,比賽的觀賞性不夠高,媒體也不夠發達,所以關注度就有些不足。而且德甲實行了50+1的政策,這阻礙了資本的進入,德甲的球隊非常注重球隊的收支平衡,球隊的薪資結構比較合理,但這樣就會造成很多球星的流失。很多英超西甲的球星都是從德甲挖走的,球星的流失就必然導致聯賽的關注度下降。甚至會導致一些球隊的成績迅速下滑,所以德甲才給人留下了水平不高的印象。
還有一個阻礙德甲發展的問題,就是拜仁的一家獨大,一個聯賽如果只有一傢俱樂部強大,是無法提高聯賽的水平的。拜仁固然強大,但是他的強大是通過挖角其他德甲球隊而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德甲的水平。
❹ 為什麼德國足球總給人一種前鋒軟弱無力 中場所向匹敵
首先,這真的不是一個局限於德國足球的問題,而出現在了很多傳統足球強國。
比如荷蘭到現在還要依賴范佩西,比如義大利終於去年冒出了個貝洛蒂,比如英格蘭的希望都在年輕的拉什福德,又比如西班牙歸化了迭戈科斯塔,還有巴西多少年被人吐槽中鋒太弱現在都在期待熱蘇斯。
現代足球的發展對於防守的要求越來越高,最最主流的陣型也從雙前鋒的442逐漸變成了單前鋒的4231和433。因此,對於頂在中鋒位置上的單箭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以前雙前鋒時代還有一高一快,一柱式中鋒一影鋒這樣的配合,到了現在你必須什麼都會。速度不能太慢、身體不能太差,能不停進球還要會傳球,回撤做個樁之後還要沖回禁區頂個頭槌,這么全面的前鋒不光在德國,在哪都是稀缺資源。
所以,只可惜萊萬不是生在德國。
其次,很多歐洲足球強國的鋒無力,也和本國聯賽的頂級射手都來自海外有著那麼一點關系。歐洲和南美的足球風格天然不同,歐洲球員在戰術執行和紀律等方面從小就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因此容易出現球商高的中後場球員。而南美球員愛個人表現的天性沒怎麼受到太多的約束,因此容易放飛自我成為神鋒。
所以,不僅是五大聯賽射手榜前列很多都是來自阿根廷烏拉圭等南美國家,很多法國等歐洲射手也都有出生或者成長在美洲以及非洲的經歷。有的是在雙國籍之間做出了選擇,有的則直接就是規劃。
在外籍射手霸佔德甲大部分球隊鋒線單箭頭的情況下,年輕的德國新秀想要冒頭真的已經很難。還要進入國家隊,並且表現不輸給那些中後場頂級球星,更是難上加難。
但我仍然相信,維爾納真的可以做到。
❺ 德甲為什麼比不上西甲,意甲和英超
1 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德國素來重視傳統,所以一直是強隊越來越強而弱隊則越來越弱,特別是拜仁慕尼黑這只大老虎在,其他球隊即使有令人矚目的球星出現,也會被他強取豪奪,故德甲的競爭性一直不強,很難有搶眼的黑馬出現
2 德甲的中庸的表現難以征服中國觀眾。德甲的技術性不是最強,一直沒有西甲或者意甲強;而德甲的對抗性也不是最強,和英超比起來又處於下風。這種中庸狀態或者說平均狀態難以抓住球迷的特殊心理,所以其吸引力一直不夠。
3 轉播不力,德甲諸強對中國的商業化動作太少,媒體也不太關注。德甲諸強中,只有拜仁為了商業目的,主動到中國來進行過商業訪問,其他德甲強隊,如不來梅,沙爾克04,漢堡等都沒有進行過相關活動。雖說有邵加一,謝暉,楊晨等國腳的新聞來吸引觀眾眼球,但是他們要麼不是絕對主力,上場次數不夠多(邵加一),要麼踢的是德乙(謝暉),要麼早就回國了(楊晨)。所以缺乏足夠的注意力,當然無法征服球迷和媒體。
4 明星不夠多。除了德國本土球星外,其他頂級球星大多都被英超,意甲,西甲的豪門挖走,甚至有的時候法甲都比德甲的外來明星多,這種相對較為閉塞的情況當然無法使球迷滿意。
5 近幾年成績下滑明顯。德甲球隊已經好久沒拿歐冠,甚至是進入歐冠的半決賽或者決賽了,這種曝光率顯然無法使觀眾關注他們的行動。
6 小道新聞太少——不算理由的理由。比如今年轉會市場,除了巴拉克去了藍軍,還有什麼吸引球迷的德甲消息嗎?而且這條消息只會讓大家更為關注藍軍而已。
不過說句不愛國的話,看中超還不如看德甲,中超除了時間適合我們球迷外,其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感覺有點可悲,越來越差了。
❻ 為什麼德國沒有13年前那麼豪華 強大的陣容了
96年到98年的時候,德甲在5大聯賽中排名第2,僅次於意甲.沙爾克04能在那年聯賽排名第13的情況下戰勝國際米蘭拿到聯盟杯冠軍,這個冠軍雖然有偶然因素但足以說明那時候德甲球隊的水平之高而且很接近.一個降級邊緣的球隊第2年就可以殺到爭冠的行列(勒沃庫森),一個升班馬也可以拿到冠軍(...)那時的激烈程度可見一癍
可是後來,俱樂部整體上的資金投入過於節儉,吸引不到世界級別的球星(雖然以前也是這樣,但隨著英超和西甲開始燒錢之後差距就明顯了)聯賽的競爭力明顯下降.這對一個在歐洲經濟實力數一數二的德國來說,確實有些讓人不明就理...
說到競爭力,不得不提到拜仁曾經的欺行霸市的行為.曾經的拜仁是一個有著王者風范的無敵之師.他們鼎盛時期可以藐視歐洲一切對手. 可是後來,他們卻把越來越沒志氣,為了在國內稱霸,以900萬馬克的超低價買來了冠軍競爭對手的核心巴拉克.這在英超或者西甲是難以想像的.那個時候只要是拜仁看中的德甲球員,他們就可以得到.比如同樣來自勒沃的澤,羅伯托(等於把競爭對手的中軸線給拆了).柏林的戴斯勒等
從此,拜仁在國內稱霸變的容易,聯賽也越來缺乏競爭力.可問題是拜仁在歐洲賽場卻再也沒有往日的雄峰.只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訓和理念上的原因。粗曠性的打法越來越不適應強強對話,這不是能馬上扭轉的東西,因而有了德國的十年低谷,現在都沒走上穩健的軌道。
聯賽水平低的國家同樣也能出高水平的國家隊,為什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足球氛圍和青訓的培養理念和水平,巴西那種抱著足球出生的國家是其它足球強國很難比擬的,即使他的經濟條件無法和歐洲國家相比。法甲、荷甲水平一般,但是他們青訓的水平和培養理念都很好,所以他們的球員可以遍及任何聯賽而不受拘束,組合起來就可以構建高水平的國家隊。德國足球從盲目自大到水平下滑最終跌落低谷的過程實際原因是很多的,說句不好聽的也許和德國人過於嚴謹和苛求的邏輯思維有關,10年的低潮期是悲痛的,但其實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誰叫德國足球曾經那麼得偉大呢?(呵呵),這個階段也是一個傳統的轉化過程,雖然目前還未達到理想的水平
❼ 德國足球隊為何日漸衰弱呢
德國隊正值巔峰期哪裡日漸衰弱?
德國隊在2000年歐洲杯是其低谷。之後勵精圖治,大力發展青訓,終於在2014年登頂。
2014年奪冠的德國隊中:年紀較大的也就波多爾斯基、拉姆、托尼克洛斯,其它都比較年輕。
像:諾伊爾、博阿滕、穆勒、許爾勒、胡梅爾斯、厄齊爾、羅伊斯、克洛斯、赫韋德斯都在25歲上下,至少參加下屆世界盃沒有問題,而像格策、德拉克斯勒等小將至少可以參加兩屆世界盃。
這樣老中青結合的隊伍至少稱霸足壇5到8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❽ 德國為什麼輸了
西班牙又在關鍵的比賽中戰勝了德國。毫無疑問,西班牙的技術流已經成為了德國足球的最大剋星。2008年歐洲杯決賽,德國隊就顯得非常被動,面對西班牙毫無辦法,2年後的世界盃半決賽,德國人依然對西班牙束手無策。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德國球隊總能擊敗皇馬,但現在,他們卻已經習慣成為巴薩的手下敗將。從這個角度來說,西班牙隊走靠攏巴薩的路線,是完全走對了。西班牙球隊里,就連赫塔菲都能給拜仁慕尼黑製造難堪,而巴薩這幾年對德國球隊,那是一打一個准。與其說德國隊輸給了西班牙,不如說是輸給巴薩化的西班牙。很多人都感興趣,如果俱樂部參加世界盃會怎樣,這場的西班牙隊給我們提供了樣本。
西班牙對陣德國,從一個程度上也是巴薩對拜仁慕尼黑的翻版。本場比賽,西班牙隊內首發的巴薩球員達到7人,巴薩隊內的西班牙國腳,除了巴爾德斯外,其他球員全部都上場了,普約爾和皮克坐鎮後防線,哈維、布斯克茨、伊涅斯塔打中場,比利亞和佩德羅則打前鋒,這也追平了世界盃歷史上一隊來自同一俱樂部球員首發上場的人數紀錄。
巴薩引領西班牙,就意味著西班牙肯定能獲勝。因為巴薩對德國球員和球隊有優勢,這幾個賽季的冠軍聯賽,曾先後戰勝不萊梅、斯圖加特、沙爾克04、拜仁慕尼黑,而且這些比賽,巴薩除了比分佔優,在控球、傳球上的技術優勢也非常明顯。克魯伊夫也表示,從純足球角度來說,德國球隊實力不如巴薩,只要巴薩掌握比賽節奏,並向德國球隊施加強大壓力,那獲勝的鑰匙將掌握在巴薩手中。現在,西班牙對德國也一樣。
就連對德國最強球隊拜仁慕尼黑,西班牙也是手到擒來,最近幾年,巴薩有過多次戰勝拜仁的經歷。2006年8月,巴薩與拜仁慕尼黑在甘伯杯上相遇,巴薩最終憑借小羅的任意球破門,埃托奧的梅開二度以及薩維奧拉的進球以4比0大勝拜仁,參與那場比賽的很多巴薩球員還在隊中。2007年夏天的貝肯鮑爾杯,巴薩又以1比0戰勝拜仁慕尼黑,梅西下半場打入一記漂亮的世界波。2008-09賽季的歐冠1/4決賽,巴薩更是以4比0橫掃拜仁慕尼黑。比賽中巴薩牢牢控制局面,沒給拜仁慕尼黑任何機會。
西班牙球員的身高不如德國球員,但巴薩和西班牙國家對於如何對付德國人的高身高,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小矮人游戲大森林」,這是媒體形象的說法,幾年前巴薩對不萊梅的比賽,就是經典。當時不來梅球員的平均身高達到1.87米,比巴薩球員高8.7厘米,平均體重82.1公斤,比巴薩球員重8.6公斤,但巴薩依然成功利用技術克制對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其說德國隊輸給了西班牙,不如說是輸給巴薩化的西班牙
❾ 德國球員為何「英年早退」
今年夏天,多名球星宣布退役,卡西利亞斯掀起煽情熱潮,許爾勒和赫韋德斯則令人唏噓不已。德國足壇向來有優秀選手「英年早退」的現象,有時問題出在外部環境,有時出在球員自身……
年僅29歲的許爾勒令人驚詫地選擇掛靴,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僅僅兩周之後,同為32歲的赫韋德斯與桑德羅·瓦格納也在身體狀態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英年早退」。
事實上,德國足球這股「早退潮」,並非由許爾勒所引起。近10年來,未滿33周歲就宣布退役的前德國國腳,多達兩位數。
「非典型退役」
說起早退德國國腳,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2007年初突然宣布掛靴的天才中場代斯勒,當時他剛剛度過自己27歲生日。眾所周知,代斯勒的職業生涯飽受膝傷與抑鬱症摧殘,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完全符合邏輯。而且退役後,代斯勒徹底遠離了公眾視野,再未以其他任何身份重返職業足壇。
代斯勒的早退與歸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案例。絕大多數「早退」的德國國腳級球員,都會換種身份留在足球圈內,他們往往很早就做好了球員生涯之後的規劃。同樣在27歲掛靴的賴納茨,便是一個典型。
34歲的揚森如今已經是漢堡主席,比他小4歲的賴納茨,則在足球數據領域找到了新的樂趣。
2015-16賽季尾聲,連續3年傷病不斷的德國中場突然宣布退役。「在這段時間里,我萌生了其他想法……」早在2014年1月,賴納茨就與同樣出自勒沃庫森的黑格勒創辦了一家足球數據公司,並提出了一種名為「Packing」的分析方法。賴納茨退役後,那家公司提供的數據服務,首次被轉播機構應用在了同年的歐洲杯轉播上。
更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馬塞爾·揚森。2006年本土世界盃,揚森是德國隊23人名單里年齡最小的;2015年夏天他與漢堡合同到期後突然宣布退役的時候,也只有29歲。與代斯勒或賴納茨不同,揚森盡管職業生涯里也飽受傷病煎熬,但早退並非重傷所致。「我在度假時深思熟慮,也收到了很多很棒的邀約……但是繼續踢下去不是我的選項,我無法狀態十足地再去某個地方踢上兩、三年了。」
揚森退役消息一出,德國足壇一片嘩然,反應最激烈的當屬沃勒爾。時任勒沃庫森 體育 主管批評揚森「從未愛過足球」,這種做法是「給每一個殘疾運動員或者那些一直希望成為職業球員的年輕人一巴掌」。揚森則反駁說,人們不應該游說球員「去做一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同時強調自己熱愛足球,「並將一直愛它」。
揚森並沒有撒謊。退役之後,他從未離開足球,甚至很快又穿上了漢堡球衣!2017-18賽季冬歇期,揚森加入漢堡三隊,參加第5級別業余聯賽。揚森表示:「18歲的時候,當我的愛好變成了工作,我就失去了愛好。但我一直希望可以重新把足球當回自己的愛好。」盡管身材已經有點走樣,但揚森在漢堡三隊是無可爭辯的「大腿」,在因新冠疫情而腰斬的2019-20賽季,前德國國腳交出了20場聯賽14球5助攻的成績單。
事實上,揚森如今的第一身份並非漢堡三隊球員。2019年1月,他當選為漢堡俱樂部主席,今年3月下旬又兼任漢堡足球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簡而言之,他在漢堡的身份已經相當於去年11月在拜仁退休前的烏利·赫內斯。除了業余球員和主席,揚森還有一個企業家的身份,參與了不少投資和 社會 公益活動。掛靴後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何樂而不早退?
壓力與契機
新一代德國球員,普遍擁有扎實的學業基礎,足球以外也有一技之長,個別頭腦還特別聰明。加上國腳級球員基本都是百萬、甚至千萬富翁,在各自俱樂部以及德國足協享有很高地位,使得他們不用太擔心退役後的生活和工作。他們留在足球圈或徹底轉型的難度較以往小得多,作出掛靴決定時,也不再像以往那樣艱難。
欣克爾(30歲就退役)、奧東科(29歲)、博羅夫斯基(32歲)、黑爾默斯(31歲)……他們都在早退後立即轉型成為教練,目前擔任不來梅助教的博羅夫斯基,剛從德國足協教練培訓班畢業,已經具備執教德甲球隊的資格。希茨爾斯佩格(31歲)、羅爾費斯(32歲)和施勞德拉夫(32歲)等人,則選擇了從事俱樂部管理工作。希茨爾斯佩格(退役後立即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如今已貴為斯圖加特董事會主席,羅爾費斯則是勒沃庫森 體育 主管,日後將接班沃勒爾。
此外,外界普遍認為拉姆在33歲就退役,也是太早了。不過「隊短」也立即完成了轉型,他不僅在足球以外有自己的公司,還回到德國足協、擔任了2024年德國歐洲杯組委會主席。才智過人的拉姆,未來非常有機會成為德國足協或者拜仁俱樂部的一把手。
最近兩年,拉姆作為2024歐洲杯的東道主代表多次出席重要場合,言談舉止頗有高管之風。
有了以上案例,當許爾勒29歲匆匆告退,外界吃驚之餘也多了幾分理解——何況許爾勒不想踢下去也跟自己承受的心理壓力有關。2014世界盃冠軍成員向《明鏡》周刊透露,最近一段時間,自己經常感到很孤單,特別是「低谷變得更低,而高光時刻越來越少的時候」。然而,職業球員這一行,不允許他暴露自己的弱點。「你要一直扮演某種角色,否則你就會丟掉工作,而且再也找不到新工作。」許爾勒說,在職業足球領域,只有場上表現說了算,「脆弱和軟弱任何時候都不該有。」
在如今這個網路時代,球員身為公眾人物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遠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大。而像許爾勒這樣擁有世界盃冠軍獎牌,完成過多次高價轉會且收入豐厚的球星,多年來承受的輿論壓力更以倍數計。許爾勒成名很早,本身性格又較為敏感,出現這樣的心理反應完全可以理解。德國媒體也說,對於許爾勒退役,我們的第一反應不該是「為什麼」,而應是「為什麼不?」
其實,許爾勒早已做好了退役後的轉型計劃。「我期待接受新挑戰,而且已經等不及揭開新篇章了。」
為家而退
與許爾勒一樣,赫韋德斯和瓦格納,也在退役前制定了明確的計劃。赫韋德斯打算修讀歐足聯 體育 管理碩士學位,未來發展方向是俱樂部經理、 體育 主管或主席;瓦格納將從9月開始修讀德國足協的教練培訓特別課程,「計劃是明年夏天開始進入教練領域。」
赫韋德斯與瓦格納,都是2009歐青賽(U21)冠軍隊成員,即人們口中的「09一代」。不過兩人的職業生涯南轅北轍。赫韋德斯順利從沙爾克04青訓精英一路成長為隊長,23歲入選國家隊,並以主力身份贏得2014世界盃冠軍。2017年夏天出人意料地被沙爾克放逐後,赫韋德斯租借效力尤文圖斯一年,然後轉會莫斯科火車頭。
2013-14賽季歐冠小組賽,代表切爾西的許爾勒(右)和代表沙爾克的赫韋德斯針鋒相對。2019-20,兩個德國人又在俄超賽場展開爭奪,賽季結束後一起退役。
瓦格納出自拜仁,卻未能在巨星雲集的母隊站穩腳跟,職業生涯輾轉於多家德甲、德乙俱樂部。2015年加入德甲升班馬達姆施塔特後,他終於在頂級舞台證明了自己。29歲那年,瓦格納以霍芬海姆前鋒身份首次入選國家隊,並以替補身份贏得2017聯合會杯冠軍,後來又以萊萬多夫斯基備胎身份回歸拜仁。2018年世界盃前落選集訓名單後,他宣布退出國家隊,半年後因金元攻勢登陸中超。
在俄超征戰兩年後,赫韋德斯以家庭為由與火車頭解約,瓦格納代表天津泰達踢了一個賽季後同樣決定「為家人退役」。赫韋德斯在德國足壇是出了名的居家男人,遠赴莫斯科之際,是他即將初為人父之時。盡管在競技上頗為成功(獲得俄羅斯杯與超級杯,連續兩年參加歐冠),但生活上的困難重重,讓他一直有回國的打算。
相比之下,瓦格納家庭負擔更重,他有4個孩子,最小的那個今年年初才出生。瓦格納家在慕尼黑,多年來一直因事業與妻兒分隔兩地。去年加盟中超後,他把妻兒接到了天津;但新冠疫情爆發後,德國前鋒遲遲不願返回中國,並在7月下旬與泰達解約。換言之,疫情成了瓦格納早退的催化劑。「我現在想休息一年,享受家庭時光,他們是我最想感謝的人。」
家庭加上疫情,也使赫韋德斯放棄了事業。「最近我跟妻子、孩子坐露營大巴去了一趟法國南部,那時我才意識到,親近家人的感覺是這么美好。突然間,足球對我來說變得不再重要。」疫情期間的空場比賽,讓赫韋德斯失去了最後的動力,「在全場爆滿的球場里奔跑,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比賽沒有球迷,對我來說是最明確的暗示。」
赫韋德斯和瓦格納都說,自己收到了不少國內外俱樂部的邀請,完全可以繼續踢下去。不過兩人去意已決,我們只能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見證沙爾克出現一位「赫韋德斯主管」,或者拜仁任命一位「瓦格納教練」。
跟隨德國國家隊參加了2006世界盃和2008歐洲杯的邊鋒奧東科,早早結束了職業生涯,而他的好朋友波多爾斯基,如今仍在土耳其征戰。
未至「而立」之別
奧東科
出生日期:1984年2月21日
場上位置:邊鋒
2002年在多特蒙德出道
2013年7月結束職業生涯
國家隊履歷:16場1球
馬塞爾·揚森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4日
場上位置:左後衛
2005年在門興出道
2015年7月結束職業生涯
國家隊履歷:45場3球
賴納茨
出生日期:1989年1月1日
場上位置:後腰
2008年在勒沃庫森出道
2016年5月結束職業生涯
國家隊履歷:3場
沃爾沙伊德
出生日期:1989年3月6日
場上位置:中衛
2011年在紐倫堡出道
2018年1月結束職業生涯
國家隊履歷:2場
許爾勒
出生日期:1990年11月6日
場上位置:前鋒
2009年在美因茨出道
2020年7月結束職業生涯
國家隊履歷:57場22球
註:本表為最近十年不到30歲就宣布退役的德國國腳級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