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odeon音箱格如何

德國odeon音箱格如何

發布時間:2022-08-26 10:46:19

Ⅰ 有人知道這是哪部電影嗎

中文片名
偷天陷阱
英文片名
Entrapment
更多中文片名
將計就計
更多外文片名
Untitled Antoine Fuqua Project .....(USA) (working title)
Verlockende Falle .....(Germany)
影片類型
愛情 / 驚悚 / 犯罪 / 喜劇
片長
113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英國 德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評級
Rated PG-13 for some language, sensuality, violence and drug content.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Netherlands:12 Norway:15 USA:PG-13 Sweden:11 France:U Peru:14 Spain:13 Canada:PG Chile:14 UK:12 Finland:K-12/9 Germany:12 Iceland:12 New Zealand:M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12
製作成本
$66,000,000 (estimated)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喬恩·阿米爾 Jon Amiel
編劇
Michael Hertzberg .....(story)
Ronald Bass .....(story) (as Ron Bass) and
William Broyles Jr. .....(screenplay) (as William Broyles)
Ronald Bass .....(screenplay) (as Ron Bass) and
演員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Robert MacDougal
凱瑟琳·澤塔·瓊斯 Catherine Zeta-Jones .....Virginia Baker
文·瑞姆斯 Ving Rhames .....Aaron Thibadeaux
威爾·帕頓 Will Patton .....Hector Cruz
製作人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procer
Ronald Bass .....executive procer (as Ron Bass)
Michael Hertzberg .....procer
Arnon Milchan .....executive procer
Iain Smith .....executive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影機
Moviecam Compact Cameras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Panavision (anamorphic)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3138 m (Spain)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美國]
Fountainbridge Films [英國]
Regency Enterprises [美國]
Taurus Film [德國]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日本] ..... (Far East)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Argentina)
20世紀福克斯德國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of Germany [德國] ..... (Germany)
Columbia TriStar Egmont Film Distributors [芬蘭] ..... (Germany)
Filmes Castello Lopes [葡萄牙] ..... (Portugal)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Hispano Foxfilms S.A.E. [西班牙] ..... (Spain)
Odeon [希臘] ..... (Greece)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 (Greece)
特技製作公司
Cinesite (Europe) Ltd. [英國]
Cinesite (Hollywood) [美國] ..... (digital visual effects)
The Magic Camera Company [英國] ..... (miniature construction and photography)
Useful Company [英國] ..... (computer and graphic design)
其它公司
AFM Lighting Ltd. [英國] ..... lighting
Action Cars ..... vehicles supplier
Air Studios [英國] ..... score recorded and mixed at
Busters Catering [英國] ..... catering
Dakota Music Services ..... music ing
David Deane Associates [英國] ..... fire & safety
上映日期
馬來西亞
Malaysia
1999年4月29日
美國
USA
1999年4月30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9年5月6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9年5月21日
西班牙
Spain
1999年5月21日
台灣
Taiwan
1999年5月2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5月27日
德國
Germany
1999年5月27日
挪威
Norway
1999年5月28日
瑞典
Sweden
1999年5月28日
法國
France
1999年6月1日
巴西
Brazil
1999年6月3日
香港
Hong Kong
1999年6月3日
墨西哥
Mexico
1999年6月4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9年6月10日
俄羅斯
Russia
1999年6月18日
英國
UK
1999年7月2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9年7月8日
日本
Japan
1999年8月14日
義大利
Italy
1999年9月3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羅勃麥可(肖恩·康納利)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大盜,他只對著名的藝術品下手的作風,使得他一連串盜寶事件,都被世人渲染成極富浪漫色彩的事跡。再加上他從不失手,因此世人對他的名號總是感到又敬又怕。
一日,正在紐約展出的荷蘭名畫家倫伯朗的一幅無價名畫被偷走,而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此案是羅勃所為,使得承包此畫作安全的保險公司極度的憤怒。
為了逮捕這個傳奇的紳士大盜,好出這口「名畫被盜」的怨氣,這家保險公司的老闆決定設下一個美人計。於是,他派出旗下的一個美艷保險調查員--維吉尼亞,精心設計出一個圈套,好逮捕這個傳奇的紳士大盜。
但出乎意料的是,維吉尼亞其實也是一個大盜,名畫就是她偷走的,目的是引出麥克與她合作干一大票。她如願以償地引出了麥克,然後就開始了她設想的計劃...
首先偷取一個「中國面具」,她用名畫和面具在吉隆坡和一個黑社會老大換取了開啟銀行終端計算機的「鑰匙」,有了這鑰匙,她的偷天計劃就只欠東風了...
然而又出乎她的意料,事實上,麥克是FBI為抓捕她而設下的陷阱...這陷阱中有陷阱,圈套中有圈套,兩個蓋世大盜就這樣在進行各自的計劃的同時,又一起陷入了愛河...
這部007風格的超炫鬥智動作片,結合了《不可能的任務》的刺激和《致命武器3》的伶俐與浪漫,再加上適時出現的沖突危機,使得整個影片更顯得暢快與過癮,讓觀眾在觀影時絕對能享受無上的娛樂。

Ⅱ 德意志的榮耀的名稱由來

(19342.24.-19381.1.)
1934年長刀之夜後。赫斯父子(就是主角)掌握了原來希姆萊控制的黨衛隊,他立刻對這支部隊進行了改組,使其能夠便於自己的指揮,同時他擴大了原先黨衛隊突擊隊的的編制,使其能夠成為一直准軍事組織。除此以外威廉魯道夫赫斯設法說服了希特勒和軍官團,使其能夠成為德國的第三種力量,很快大大小小的部隊就組建起來,並且逐漸成為了一個個准軍事組織,為了方便管理,威廉 魯道夫 赫斯特別仿照德國陸軍建立了軍區制度。除了精銳部隊帝國旗衛隊和另一支特殊的旗隊帝國青年旗衛隊以外,所有部隊的徵兵和訓練工作都是基於軍區(Wehrkreise) 的基礎上的。每個軍區負責本區域內部隊的組建,人員的徵募以及訓練。而每一個德國作戰師都會相對應於一個軍區,其下屬的人員也都來自同一軍區內。為此在1934年-1938年1月一共建立了15個旗隊(相當於師)爾37年為了統一編制,又對部隊的具體只能進行了劃分,一共劃分為四個機械化旗隊,五個摩托化旗隊,五個步兵旗隊。一個山地旗隊。
以下是這些部隊的具體番號及其又來:
武裝黨衛隊第一『帝國旗衛隊』(DAS REICH)
最初做為希特勒的私人警衛部隊,在1933年成立。也是最早的武裝黨衛隊部隊,大部分的其他部隊的指揮官都是從這支部隊出去的,被成為教導部隊。該旗隊一共有一萬八千人,兵員來自全國各地,分成四個團和一個獨立的裝甲營,此外還有一個獨立的機械化炮兵部隊,其中一個營裝備了85輛四號戰車。另外四個團都裝備了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旗隊長菲尼克斯施坦因納
武裝黨衛隊第二『德意志旗衛隊』(Deutschland)
改旗隊來自第一軍區,慕尼黑軍區,原先是慕尼黑的黨衛隊地區隊組建而成,此外還有慕尼黑地區的特別行動部隊,和帝國旗衛隊一樣,該旗隊也是機械化旗隊,不過該旗隊的裝甲營卻是包含在第一團裡面的。兵員一萬五千人,
旗隊長 澤普 迪特里希
武裝黨衛隊第三『骷髏旗衛隊』(Totenkopf)
該旗隊來自第二軍區,明斯特軍區,由科隆、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和明斯特地區的沖鋒隊和黨衛隊組成。該部隊是摩托化旗隊。並沒有裝備4號坦克營。只有一個輕裝甲營和一個坦克殲擊連(裝備37炮的1號坦克殲擊車)此外三個團之內只有一個團是裝備半履帶車。其他的都是卡車。兵員一萬五千人。
旗隊長 弗雷德里希 烏而特 馮 馬肯森
武裝黨衛隊第四『特里斯坦旗衛隊』(Tristan)
該旗隊來自第三軍區,斯特丁軍區。由斯特丁、斯維茲蘭等的的沖鋒隊和黨衛隊士兵組成,該部隊施步兵旗隊,除了一個裝甲搜索營之外並沒有任何的裝甲車輛,其中一個團裝備了卡車。兵員一萬三千人
(古代英國的亞瑟王傳說中圓桌騎士之一。)
旗隊長 馬克思西蒙
武裝黨衛隊第五『威廉親王旗衛隊』(Prinz William)
該旗隊來自第四軍區,德累斯頓軍區,是由德累斯頓和上下西里西亞的黨衛隊和沖鋒隊組織建立的,同第四旗隊一樣也是步兵旗隊。
(威廉親王: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
旗隊長 提西奧多威施
武裝黨衛隊第六『庫瓦希爾旗衛隊』(Kvasir)
該旗隊來自第五軍區,斯圖加特軍區,其大部分部隊是由斯圖加特和呂貝克兩個地區的黨衛隊和沖鋒隊士兵組成的這支部隊是一支步兵部隊,兵員一萬三千人。
(庫瓦希爾:北歐神話中最聰明的人。Kuasir被侏儒殺死,他的血被放進蒸鍋和蜂蜜煮成一瓶飲料。喝下這種飲料的人能變成最好的詩人。)
旗隊長 弗里茲維特
武裝黨衛隊第七『歐根親王山地旗衛隊』 (Prinz Eugen)
該旗隊是武裝黨衛隊的唯一的一個山地部隊。這個來自第五軍區維斯特巴登的部隊一直是季明的重點照顧的對象。其兵員主要來自維斯特巴登地區、此外還有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國社黨員,該部隊一共編制五個山地獵兵團。此外該部隊還由一個獨立的山炮團裝備了36門新式的GeBH36型105MM山炮。是當時威力最大的山炮。兵員兩萬人。
(歐根親王——原名薩伏伊·歐根(Savoy Eugene),17~18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s) 最傑出的外籍將領之一。這位相貌平平,身材單薄的親王在法國出生長大,但是他並沒有被法皇路易十四(Louis XIV) 的軍隊接受,在1683年歐根很幸運的加入奧皇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 的軍隊,並且以志願者身份參加了解除土耳其人對維也納包圍的戰役。後來又參加了驅除奧特曼帝國(Ottoman) 對匈牙利統治的戰斗。歐根在這些戰役中顯示了出他那驚人的勇氣和卓越的指揮才能,這使得他很快就獲命指揮一支自己的部隊。他在對土耳其人的戰斗中贏得了三次輝煌的勝利:1697年在 Zenta,1716年在 Peterwardein 和1717年攻佔貝爾格來德(Belgrade)。)
旗隊長奧托庫姆
武裝黨衛隊第八『史奇爾尼爾旗衛隊』(Skirnir)
這支來自第七軍區布雷斯勞軍區的步兵部隊,有一個不同於其他部隊的編制,該團有兩個團是機械化團,其中一團裝備了半履帶車,而二團是卡車。兵員一萬四千人。
(史奇爾尼爾:北歐神話中天氣與生育之神弗雷的僕人,傳說中他被弗雷派去搶奪Gerd(Frey愛上的女人,後來的妻子),之後史奇爾尼帶著弗雷的寶劍,騎著弗雷的馬從奧丁的宮中將Gerd搶了回來。)
旗隊長 維爾特 古留格
武裝黨衛隊第九『霍亨是陶芬旗衛隊』(Hohenstaufen)
該旗隊是來自第八軍區,科尼斯堡軍區。為了加強這個飛地的防守,這支部隊是一支摩托化部隊,但是它的裝備卻和機械化部隊一樣,此外還配備了一個75炮兵營和一個150炮兵營。兵員一萬六千人
(霍亨斯陶芬:1138年~1250年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霍亨斯陶芬王朝。該家族最早在德國西南部的斯華比亞(Swabia)和阿爾撒斯(Alsace)地區。其名字「霍亨斯陶芬」來自於家族祖先們在德國南部的城堡-斯陶芬(Staufen)。 後來由於在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的紛爭中支持撒里族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Henry IV)使得家族實力崛起。後來第三次東征的領導者之一——腓特列·巴巴羅薩皇帝即是其家族成員之一。)
旗隊長 保羅 豪塞爾
武裝黨衛隊第十『布倫斯堡旗衛隊』(Frundsberg)
該旗隊來自第九軍區,卡瑟爾軍區,主要是由法蘭克福地區的武裝黨衛隊組織建立的。該部隊是一直摩托化部隊。兵員一萬五千人。
(喬治·馮·布倫斯堡(Georg von Frundsberg)——烏爾里希·馮·布倫斯堡(Ulrich von Frundsberg) 之子,斯華比亞聯盟的首批統帥之一,也是著名的雇傭兵隊長)
旗隊長 威廉蒙克
武裝黨衛隊第十一『亨利親王旗衛隊』(Prinz Henry)
該旗隊來自第十軍區。漢諾威軍區。這支部隊來源於漢諾威和馬德堡的黨衛隊和沖鋒隊組成。是一直摩托化旗隊,兵員一萬五千人。
(亨利親王是普魯士菲烈特大帝的三弟,曾經在普奧戰爭中鎮守薩克森)
旗隊長 貝爾海姆 比特里希
武裝黨衛隊第十二『帝國青年旗衛隊』(Reich jugend)
和第一帝國旗衛隊一樣,該部隊的兵員也是來自全國各地,但是不同的是,該部隊的士兵主要是來自各個地區的希特勒青年團的18歲以上的團員。這些人在各個青年團中受到了極其嚴格的准軍事訓練。這支機械化部隊一共有六個團的超員編制。全部實現機械化,兵員:兩萬四千人。
旗隊長 庫爾特 梅耶
武裝黨衛隊第十三『維札爾旗衛隊』(Vidar)
該旗隊來自第十一軍區,石勒蘇易格--荷爾斯泰因軍區,是由漢堡、石勒蘇易格--荷爾斯泰因和不萊梅的黨衛隊區隊組成,兵員一萬三千人。
(扎維爾:北歐神話中奧丁和巨人族女人Grid的兒子,他是戰鬥力最強的神之一,當奧丁被Fenris殺死後,他替他父親報了仇,他是少數幾個在那場最後一戰中倖存下來的神祉之一。)
旗隊長 里特 貝克爾
武裝黨衛隊第十四『統帥堂旗衛隊』(Feldherrnhalle)
這支旗隊為來自柏林特別軍區,主要駐防在柏林的外圍波茲坦、法蘭克福等幾個城市,負責拱衛首都。這支機械化旗隊一共編制了四個團。不過該旗隊於1937年才建立,所以戰鬥力並不是非常的強。兵員一萬七千人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坐落於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的 Odeonsplat 廣場,由路得維希一世(Ludswig I) 下令腓特列·馮·加特內(Friedrich von Gärtner) 於1841~44年建造,取法佛羅倫斯(Florence)建築風格的統帥堂是為紀念巴伐利亞的統帥們而建立的。而這支部隊原先是沖鋒隊的番號,為了安撫長刀之夜之後的那些老的沖鋒隊員,魯道夫 赫斯下令使用這個番號,並且把它配屬在柏林)
旗隊長 馬克思 溫舍
武裝黨衛隊第十五『佛爾瑟帝旗衛隊』(Forseti)
該部隊主要來自第十二軍區,紐倫堡軍區,是由紐倫堡、雷跟斯堡等城市的黨衛隊區隊組成的。該師為摩托化旗隊。兵員一萬五千人。
(佛爾瑟帝:北歐神話中真理與正義之神,是光神Balder和Nana所生的兒子,是眾神中最聰明正直而且善於雄辯的一位。他住在Glitnir宮,銀頂金柱,遠遠地就可望見。據說北歐人最初的法律就是這位神所訂定的。)
旗隊長 卡爾 薛斯特

Ⅲ 慕尼黑藝術之家介紹

慕尼黑是巴伐利亞的命脈。它是多座世界級博物館的故鄉,有生動的文化景觀、耀眼的建築物、喧囂的夜生活和場面浩大的節日。慕尼黑也是德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到處都是發達的工業、充滿小資情調的精品屋和名聲顯赫的藝術與音樂學院。

盡管慕尼黑混合了多種文化,但是在這座城市裡,你遇到的仍然主要是米人的地方文化。保守的傳統依然存在,人們的心態非常悠閑,無憂無慮。慕尼黑人將是最認為他們的「大都會」和世界村(Weltdorf)沒什麼差別的人。

無論你是在旅遊者蜂擁而至的夏日、10月啤酒節還是2月寒冷寧靜的午後來到這里,都會情不自禁地對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

徒步游

慕尼黑的主要經典都聚集在老城區附近,主要的博物館則集中在皇宮附近。但遊客通常會再花上一兩天的時間前往東部令人愉快的波希米亞斯瓦賓區(Boheimian Schwabing)、面積驚人的英式花園(Englischer Garten)和時髦的海德豪森區(Haidhausen)。老城區的西北部是國際化的紐豪森區(Neuhausen)、奧林匹克公園(Olympiapark)和慕尼黑的珍寶——寧芬堡(Schloss Nymphenburg)。

瑪麗亞廣場
這段徒步游從瑪麗亞廣場(Marienplatz)開始,它是老城區的中心。廣場的中心是瑪麗亞紀念柱(Mariensäule),於1638年為慶祝脫離瑞典統治而建造。在紀念柱的頂端有金色的聖母瑪利亞雕像,這尊雕像是在1590年建造的,最初安置在聖母教堂(Frauenkirche)中。

新市政廳
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是一座以黑色外牆主色調的新哥特式建築,裝飾著怪獸裝的滴水嘴和雕像,在建築物的邊角處還有一個盤龍塔樓。新市政廳內有6處寬廣的庭院,用於舉辦每年的節慶。遊客可以登上85米高的塔樓頂端俯瞰城市風光。

這座建築物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鍾樂(Glockenspiel),它一共分為三層:兩層描繪Schäfflertanz慶典;另外一層描繪了Ritterturnier,它是1568年為慶祝皇家婚禮而舉辦的騎士比武大賽。演員在每天上午11點和正午。由慕尼黑兒童(Münchener Kindl)與守夜人(Nachtwächter)出演的夜場於每晚9點開始。

聖彼得教堂
瑪麗亞廣場的最南端,新市政廳的對面就是聖彼得教堂,哥特風格為主體的教堂有著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的內部裝飾。宏偉的主聖壇(建於1517年)是有伊拉斯摩斯●格拉斯(Erasmus Grasser)規劃建造的,教堂內還有4尊由Egid Quirin Asam建造的教父雕像(建於1732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你也可以徒步297階台階,登上稱為「老彼得」(Alter Peter)的92米高長方形塔樓,飽覽壯麗風光。

魚泉許願池
據當地傳說,在復活節前的第七個星期三(Ash Wednesday)把空錢包浸入魚泉許願池(Fischbrunnen)中,拿出來時就裝滿了錢。在中世紀,這里最初用作讓市場中淡水魚保持新鮮的池塘,後來又是屠夫學徒接受浸禮的場所。

老市政廳
原為哥特式風格的老市政廳(Altes Rathaus,建於1474年)曾因閃電和轟炸被毀,二戰後重建時採取了一種更為樸素的風格。老市政廳的南塔樓現為慕尼黑玩具博物館(Spielzeugmuseum),其中收納了大量的歐洲及美國的玩具。在入口處有一個風力驅動的玩偶,隨風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

在老市政廳的後面是聖靈大教堂(Heiliggeistkirche),建於1392年,教堂的裝修相當樸素,但擁有衣服輝煌的壁畫。這幅壁畫是在1727-1730年教堂的修繕期間由Cosmas Damian Asam創作的。

從瑪麗亞廣場到馬克斯-約瑟夫廣場
從聖靈教堂沿Im Tal街向東前行,然後沿Maderbräu街向北抵達Orlando街,就可看到著名的宮廷釀酒房(Hofbräus)。樓上的舞廳是1920年2月20日舉行第一次國家社 會 主 義黨(納粹黨)大型會議的場所,而樓下是慕尼黑最致命的啤酒屋,常年擠滿了遊客。

從霍夫布勞出發,沿Münz街西行,左轉到Sparkassen街,然後進入通往Burg街的Lederer窄街。在這里右轉(向北)即可抵達Alter Hof的主庭院,Wittelsbach王族一直居住在這里,後來他們覺得這里太小,就搬走了,並修建了後面將會介紹到的王宮(Residenz)。

從北出口離開這座庭院,繼續沿Hofgraben向北,將會路過前制幣廠(Münzhof)。

馬克斯-約瑟夫廣場
經過前制幣廠之後,就是Maximillian街,慕尼黑最吸引人的購物街。向左轉即可到達馬克斯-約瑟夫廣場(Max-Joseph-Platz),這里集中了慕尼黑最惹人喜愛的建築物,其中包括5層的國立劇院(Nationaltheater),它是巴伐利亞歌劇的故鄉,還包括其鼻祖——王宮(Residenz)。廣場的盡頭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斯-約瑟夫一世的雕像,他於1818年頒布了德國的第一部憲法。

在廣場的西端是老中心郵局(old central post office),郵局有一條裝飾著壁畫的義大利風格的拱廊。

王宮
在馬克斯-約瑟夫廣場的北側就是王宮(Residenz)最古老的部分(建於1571年),這座龐大的宮殿從1385年直到1918年一直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官邸。北翼是一些內部庭院,包括帝王大院(Emperor courtyard)、葯師大院(Apothecary courtyard)和噴泉大院(Fountain courtyard),還有兩座較小的院落:禮拜堂和國王殿。在王宮內有許多通往其他風景名勝的入口。沿Residenz街向北走,就可以繼續你的徒步游覽路線。

官邸博物館
官邸博物館(Residenzmuseum)有約130個展廳,展出了Wittelsbach王朝的大量珍寶。這間龐大的博物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上午開放,一部分下午開放。你可以選擇在導游的帶領下游覽博物館的各個展廳,也可以購買一份英文版的導游圖,那上面有各展廳的圖片和相關解說,然後自行游覽。

博物館內有一座Grotto Court,是進入博物館後最先看到的景點,描繪了美麗的珀爾休斯噴泉(Perseusbrunnen)。下一個展廳是古董陳列館(Antiquarium),有著裝飾奢華的半圓形穹頂和美得令人窒息的壁畫,陳列了Wittelsbach收集的大量古董。其他景點還有:先祖幾年廊(Acestral Gallery),陳列著121位巴伐利亞統治者的畫像【請特別注意查理曼(Charlemagne)和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Ludwig)的大畫像】;戰爭會堂(Schlachtensäle);瓷器展廳(Porcelain Chambers),其中陳列著產自柏林、邁斯和寧芬堡的陶瓷製品;亞洲飾品陳列室(Asian Collection),其中陳列著來自中國和日本的漆器、織錦、地毯、傢具和珠寶。

王宮博物館
經由官邸博物館的入口還可進入王宮博物館(Schatzkammer der Residenz)。這里簡直就是像「天方夜譚」中藏有大量財寶的「阿拉丁的山洞」,陳列著大量珠寶、華麗的黃金製品和其他珍寶。在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珍寶中,有移動式聖壇、Therese王後的紅寶石飾物、令人贊嘆的懷表和充滿異國風情的手工製品,包括來自土耳其、伊朗、墨西哥和印度的實用手工藝品。購買門票參觀這里絕對物超所值。在這里請英語導游需要再花費3.5。

老王宮劇場
王宮中還擁有歐洲最優秀的洛可可式劇場——老王宮劇場(Altes Residenztheater)。劇場輝煌的裝飾是由比利時建築大師法朗西斯·屈維利埃(François de Cuvilliés)設計的。

國立埃及藝術館
國立埃及藝術博物館(Staatliches Museum Ägyptischer Kunst)中收集了大量古埃及(Old Kingdom)、中朝埃及王國(Middle Kingdom)、埃及新王國(New Kingdom;公元前267-前1075)時期的優秀的埃及文物、藝術品、紀念品和雕像。

劇院廣場

沿王宮街向北,會經過兩座石獅守衛的宮殿大門。據說,撫摸其中一頭石獅的背部可以給人帶來財運。劇院廣場(Odeonplatz)位於王宮街的盡頭,這里就是所謂的「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的發生地,在這場政變中,希特勒鋃鐺入獄。廣場將帥廳的雕像群中有一座蒂利將軍的雕像,他在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中將慕尼黑交給了瑞典。

廣場西端的芥末黃色教堂就是特埃蒂娜教堂(Theatinerkirche St Kajetan),於1663-1690年期間為紀念國王馬克斯·伊曼紐爾(Prince Max Emanuel)的生辰而建。魁偉的雙子塔樓位於龐大頂樓的側面,這時慕尼黑地平線上的標志性建築。這座高聳的瑰麗圓頂教堂處理在皇陵(Fürstengruft)之上,其中安葬著Wittelsbach家族的成員。

通過劇院廣場東端的一扇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門可以進入過去的皇家花園(Hofgarten)。

從劇院廣場到卡爾斯廣場
沿劇院街向南,很快就會到達5個庭院附近位移的購物中心——Fünf Höfe。這時一座抽象主義風格的建築(裝飾著大量的玻璃與金屬)。通道中聚集著大量的小商販。購物中心還有Kunsthalle der Hypo-Kulturstiftung,這里有非常好的旋轉舞台。

沿劇院街繼續南行,然後右轉到通往聖母廣場(Frauenplatz)的Schäffler街上,聖母廣場的主要建築就是後哥特式聖母教堂(Frauenkirche),它有兩座並列的銅質圓拱頂的塔樓。教堂的內部風格與色彩濃厚的外部紅磚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內有一條燈火通明的斜坡道,下面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的陵寢,有成隊的騎士和貴族守衛著。登上南塔98米的頂端可以更好的俯瞰城市的風光。

沿Liebfrauen街向南徒步到Kaufinger街,這是一條主要的商業街,然後右轉到達Neuhauser大街,在向前200米的Neuhauser大街52號就是米歇爾教堂(Michaelskirche)。建築風格從文藝復興式過度到巴洛克風格,這座教堂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支柱的20米寬半圓形穹頂。主殿有著豐富的人像繪畫裝飾,描繪了3個歷史時期,從黑暗時代(歐洲中世紀)到16世紀,繪畫以米歇爾為核心。教堂的地下室中有微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某些成員的陵寢,其中地位最低的就是「瘋子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Neuhauser大街的盡頭是卡爾斯廣場(Karlsplatz),中間裝點著中世紀的卡爾門,這是老城區的西大門,也是老城區的邊界,這里有一個規模龐大的現代噴泉(Modern fountain),是最受歡迎的聚會地。這里還是主要的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地鐵和城鐵的連接點。

從卡爾斯廣場到賽德林格街
從卡爾斯廣場往回走,並右轉到Eisenmann街,在左手邊可以看到華麗的婦女修道院教堂(Damenstiftskirche);繼續向南可以看到賽德林格,14世紀的南大門。從這里開始,沿Sendlinger街向東北走,Sendlinger街62號是St Johann Nepomuk小教堂,也叫做阿薩姆教堂(Asamkirche),由Asam兄弟設計並建造。這對兄弟過去就住在這座教堂的隔壁,這里曾經是私人禮拜堂。令人贊嘆不已的教堂內飾是建築、繪畫與雕塑的和諧統一,幾乎沒有一個不加修飾的地方。一進入教堂,你就會看到金質死神切斷生命之線的雕塑。

沿賽德林格街繼續前行,然後在Rosental右轉就會看到市立博物館(Stadtmuseum)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展覽包括釀酒、時尚、樂器、攝影藝術和木偶。晚上還會放電影。

維多利亞市場
從Rosental東行就到了人流嘈雜的維多利亞市場(Viktualienmarkt),這時歐洲最好的食品市場之一。夏天,整個商業中心就成為附近最出色、消費也最高的啤酒花園,而到了冬天,人們聚集在附近的酒吧中,喝著杜松子酒。這里的商品和事務都是一流的,但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大。

在廣場中心可以仰望五月柱(Maypole),這是手工業者的象徵,上面飾以藍白相間的傳統巴伐利亞條紋。在廣場南端可以看到著名笑星卡爾·瓦倫丁(Karl Valentin)的雕像。瑪麗亞廣場就在市場的西北側。

國王廣場及周邊地區

老城區的西北部是國王廣場(Königsplatz),這是在路德維希一世統治期間建立的希臘復古風格的廣場。以多利斯風格圓柱構造的Propyläen通道周圍環繞著三座博物館。從國王廣場中向北走一小段路就是慕尼黑工業大學和慕尼黑的三座主要藝術博物館,購買一張瀏覽三唑美術博物館(Pinakothek M)的聯票的價格為成人12,優惠價7。

老美術館
過去的歐洲統治者珍藏的古畫收藏在老美術館(Alte Pinakothek),從Theresien街即可進入畫館。其中的亮點包括丟勒救世主模樣的作品「自畫像」(Self-Portrait)及其「四門徒」(Four Apostles)、Rogier van der Weyden的「麥琪的崇拜」(Adoration of the Magi)以及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聖母憐子圖」(Pietà)。

新美術館
老美術館的北側就是新美術館(Neue Pinakothek),也可從Theresien街進入。其中收藏有大量18世紀及19世紀的繪畫作品和雕塑,從洛可可風格一直到新藝術主義(Jugendstil)。不要錯過克雷恩(Crane)的Seeds of Neptune和戈雅(Goya)出色的廚房靜物畫Plucked Turkey。

現代美術館
進來開放的現代美術館(Pinakothek der Moderne)是德國最大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樁玻璃混凝土材質的建築展示了20世紀和現代藝術、設計、雕塑、攝影作品和電視藝術的整個發展過程。除了現代藝術大師達利(Dali)、畢加索(Picasso)、沃赫爾(Warhol)和馬蒂斯(Matisse)的作品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區域用於展示建築設計、工業設計和裝幀設計。

西門子論壇
在現代藝術館東南方向約350米的地方就是西門子論壇(Siemensforum)。這是一個有趣的地方,遊客可以親自動手實踐。在這座共5層的建築物中展示著各種各樣用於宣傳的電子設備和微電子設備,從電話到多媒體個人電腦,一應俱全。

倫巴赫之家市立博物館
弗朗茲·馮·巴赫(Franz von Lenbach)是19世紀後期的主要畫家,1883年-1889年間,他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慕尼黑建立了一座私人住宅。1924年,他的遺孀將這座房子及他的一批化作一並賣給了市政部門。今天,這座夢幻般的舊宅成為了慕尼黑的一大景點——倫巴赫之家市立博物館(Städtische Galerie im Lenbachhaus)。藝術館中展出了大量由慕尼黑和其他德國統治者收藏的19世紀著名作品,還有以國際現代藝術為主題的展出。

其他博物館
慕尼黑最古老的博物館就是古代雕塑管(Glyptothek),館中展示了大量的希臘和羅馬雕塑、古典大理石雕塑以及羅馬國王、希臘哲學家和希臘統治者的畫像。

古代收藏館(Antikensammlugen)是德國最好的文物博物館之一,其中陳列著古董花瓶、黃金和白銀珠寶飾物、裝飾品、銅器和希臘及羅馬雕塑及雕像。

帝國水晶博物館(Museum Reich der Kristalle)可從Barer街進入,博物館中陳列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水晶展品,其中為人們展示了水晶神秘的內部構造及內部分子結構。博物館中最有價值的收藏品就是一塊大型俄羅斯祖母綠寶石,還有大量的鑽石藏品。

英式花園及周邊地區

英式花園(Englischer Garten)周圍環繞著老城區、Schwabing區和伊薩河(Isar River),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在這里散步、品嘗美酒佳餚、曬日光浴、劃船甚至沖浪都是一種至高的享受。在炎熱的夏天,即便是尋常的工作日里,這里也常有上百日天體日光浴愛好者,他們把自己的外套、領帶和裙子整齊地放在身旁,自由自在地享受日光浴的樂趣。

中國寶塔(Chinesischer Turm)位於慕尼黑知名的啤酒花園中心,它的歷時可回溯到1789年。這里以南就是最受攝影師青睞的Monopteros紀念碑。

切忌:夜晚不要在公園逗留。公園中到處是巡警,充斥著大量的盜賊、吸毒者、散布不法言論的人和其他色情表演者。

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
英式花園東南角是慕尼黑博物館中的出色代表——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Bayerischers Nationalmuseum)。博物館中的展品描繪了德國南部——特別是巴伐利亞——的藝術、民俗和文化歷史。

博物館一樓陳列了從中世紀早起到洛可可時期的繪畫、雕塑、掛毯、傢具和武器,包括當時最好的雕塑家Erasmus Grasser和Tilman Riemenschneider的雕塑作品。樓上東翼的主題是19世紀。這里的亮點包括寧芬堡陶器、珍貴的玻璃器皿和精緻的新藝術展品。西翼專門展出樂器、娛樂設施和銀器。地下室中有一組17世紀-19世紀著名的嬰兒床(cot)展品。要去往巴伐利亞國立博物館,可以搭乘地鐵、17路有軌電車或3路共哦那個汽車到Lehel站下車。

考古收藏館(Archäologische Staatssammlung)位於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的後面,在這里你可以追溯巴伐利亞從石器時代到中世紀早期的歷時。這時陳列的展品來自凱爾特、羅馬和日耳曼文明,包括一具用於祭祀的女孩遺體,至今保存完好。

奧林匹克公園及周邊地區

大約30年前,慕尼黑為舉辦當時的奧運會而建立了這所奧林匹克公園(Olympiapark)。奧林匹克公園至今仍是慕尼黑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的中央建築是290米高的奧林匹克塔(Olympiaturm),宏偉的波浪形帳篷式的屋頂覆蓋著奧林匹克露天大運動場的西側、大禮堂和游泳館。

今天,這座公園屬於公共設施,是慶典、音樂會、觀賞煙火的地點,一年中所有大型的專業運動會也都是在這里舉辦的。游泳館和溜冰場也對外開放。在奧林匹克溜冰場(Olympiaeissportzentrum)中還有溢出信息中心攝影棚(Info Pavillion)。

在公園內漫步是免費的,但參觀奧林匹克運動場(Olympia-Stadion)是要收費的。4-10月你可以選擇參加「足球之旅」(Soccer Tour),參觀奧林匹克體育場、VIP區和球員更衣室;也可以選擇「探險之旅」(Adventure Tour),通過徒步及乘坐小型列車游覽整個奧林匹克公園。在晴朗的天氣中,你可以登上奧林匹克塔頂,塔頂還有旋轉餐廳。

寶馬博物館
奧林匹克公園的東北角方向是廣受歡迎的寶馬博物館(BMW Meseum),這里是汽車愛好者的天堂。那些令人贊嘆的銀質氣缸憑其地位而成為一處具有吸引力的建築風景線,寶馬公司的總部也設在這里。

博物館展品包括寶馬汽車、摩托車、飛機、概念車,上邊還有模擬器和互動式展示汽車裝置。與寶馬公司總部和博物館毗鄰的是寶馬公司執照長,它的生產線免費供遊客參觀。

老城區南部

德意志博物館
要想參觀的遺址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的全部展品,你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據說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這所規模龐大的博物館位於伊薩河東南的一個小島上,博物館中幾乎展出了人類已經取得的全部科技成果,包羅萬象。這里有大量可供遊客親自動手實踐的設施(包括玻璃吹制和造紙)、煤炭模型和鹽坑、有一個電力展廳,模擬閃電的產生過程,還有專門以樂器、岩洞、測地學、微電子技術和天文學為主題的精彩展廳。

在這座小島的東北角,Rosenheimer街附近是德意志博物館附屬的技術展示中心(Forum der Technik)。它由兩個景點構成,一個是IMAX Theatre,經常放映巨幅電影;另一個是充滿藝術觀的天文館(Planetarium),這里經常放映教育節目。

慕尼黑猶太博物館

在慕尼黑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München)中可以看到居住在慕尼黑和巴伐利亞的猶太人的文化。由於經費緊張,因此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有限,也正因如此,博物館非常歡迎來自各界的捐款。

特蕾西草坪

特雷西草坪(Theresienwiese)就在老城區的西南方,是舉辦一年一度的10月狂歡節(Oktoberfest)的地點。在草坪的最西端是名人紀念館(Ruhmeshalle),其中陳列著巴伐利亞領導人的雕像以及巴伐利亞雕像。雕像有著非常精緻的設計,看上去非常結實,當然,你確實可以爬上雕像的頭,小小地俯瞰一下城市風光,也可以在秋季狂歡節里獲得一個更好的觀察點。

交通與機動性中心
2003年,為慶祝德國博物館建立100周年,建立了這座全新的附屬建築,專門展示交通研究與發明成果。交通與機動中心(Vekehrszentrum)陳列著令人著迷的著名而現金的研究及發明成果、汽車、船隻和火車以及賽車的發展歷時,還有大量的可供遊客親手實踐的項目,這時展覽中最有趣的部分。

寧芬堡

如果王宮還不能滿足你對宮殿的渴望,那麼一定不要錯過童話世界般的寧芬堡(Schloss Nymphenbury),位於老城區西北月5公里處。始建與1664年,曾是薩沃伊(Savoy)的Electress Adelaide的離宮,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宮殿和公園建築群的規模仍然不斷地擴大,座位皇族的夏宮。要去寧芬堡,你可以在卡爾斯廣場打成17路有軌電車或41路有軌電車。

宮殿
這是主要的宮殿建築,由主殿和兩翼組成。其中所有的房間極盡奢華,但是最華貴的房間就是南翼的沒人畫廊(Schönheitengalerie),曾經是卡羅琳王後(Queen Caroline)的房間。現在陳列著38幅路德維希一世挑選的美人像,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是Schöne Münchnerin,鞋匠的女兒Helene Sedlmayr的畫像。

南翼還有皇家專用的馬車和騎術用具,相應地陳列在馬車博物館(Marstallmuseum)中。一樓陳列著寧芬堡工匠製造的大量瓷器。

北翼的主體是人類與自然博物館(Museum Menschen und Natur)。這時一家非常有趣的博物館,非常適合帶著年齡適當的兒童到這里參與實踐,博物館中所使用的文字為德語,樓上的展廳以動物與地球為主題。

花園與附屬建築物
皇家花園是一座不滿奢華雕塑的英式公園,其中有許多充滿吸引力的建築物,包括Amalienburg,這座小型狩獵屋中有一個很大的圓頂主室;還有中國茶室Pagodenburg;桑拿浴室Badenburg。

其他景區

慕尼黑赫拉布魯恩動物園
慕尼黑的「地理公園」中飼養著大約5000隻各類的哦購物。慕尼黑赫拉布魯恩動物園(Münchener Tierpark Hellabrunn)是此類公園的先驅之一,有大約460種動物,包括犀牛、大象、鹿與瞪羚。參觀其中的愛畜園是非常值得的,其中有許多山羊、鹿和綿羊,你可以親手喂養他們。

安聯體育場

體育愛好者和建築藝術愛好者等遊客應該繞路到慕尼黑市郊的Fröttmaning去參觀慕尼黑最耀眼的新足球場館。2005年夏季竣工的安聯體育場(Allianz Arena)耗資2.8億,牆體由氣墊構成,被人們昵稱為「安全帶」和「橡皮艇」。這座體育場充分展現了尖端科技的成果,可容納66000名觀眾。

巴伐利亞電影城
位於南郊的Geiselgasteig的巴伐利亞電影城(Bavaria Filmstadt)是一塊常被人們忽略的寶地。在這里可以看到Enymy Mine、Das Boot、Cabaret和The Never-Ending Story的電影布景,這幾部電影都是在這里攝制完成的。特技表演的時間是11:30am、1pm和2:30pm。

Ⅳ 威爾史密斯的電影

中文片名:我,機器人
外文片名:I, Robot
更多中文片名:機械公敵/智能叛變
更多外文片名:
Hardwired .....(USA) (working title)
Yo, robot .....Argentina / Chile / Mexico / Peru / Spain
Én, a robot .....Hungary
Eu, Robô .....Brazil
Io, robot .....Italy
Ja, robot .....Serbia
Mina, robot .....Estonia
Robots, Les .....Canada (French title)

影片類型:動作 / 驚悚 / 科幻 / 懸疑
片長:115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 德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PG-13 for intense stylized action, and some brief partial nudity.
級別:
Ireland:12PG Netherlands:MG6 Greece:K-13 Czech Republic:12 Ireland:15 Hong Kong:IIA South Korea:12
Philippines:PG-13 Switzerland:10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Portugal:M/12 Australia:M Peru:PT UK:15 USA:PG-13
France:U Canada:PG Spain:T Chile:14 Finland:K-11 Norway:11 Germany:12 UK:12A Iceland:12 Malaysia:U
Brazil:10
製作成本:5,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in all territories except Brazil, Italy, Korea, Japan and Spain; TCF Hungary Film
Rights Exploit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in Brazil, Italy, Korea, Japan and
Spain
拍攝日期:2003年5月5日 - 2003年10月
攝影機:
Arriflex Cameras
Cooke S4 Lenses
Arriflex Ultra Prime Lenses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anamorphic)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Alex Proyas
編劇 Writer:
伊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suggested by book)
阿齊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screenplay)
Jeff Vintar .....(screen story)
Jeff Vintar .....(screenplay) and
演員 Actor:
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Del Spooner
詹姆斯·克倫威爾 James Cromwell .....Dr. Alfred Lanning
布麗姬·穆娜 Bridget Moynahan .....Susan Calvin
艾倫·圖代克 Alan Tudyk .....Sonny
布魯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Lawrence Robertson
特瑞·陳 Terry Chen .....Chin
希安·拉博夫 Shia LaBeouf .....Farber
Adrian Ricard .....Granny (as Adrian L. Ricard)
Chi McBride .....Lt. John Bergin
Jerry Wasserman .....Baldez
Fiona Hogan .....V.I.K.I.
Peter Shinkoda .....Chin
David Haysom .....NS4 Robots
Scott Heindl .....NS5 Robots
Sharon Wilkins .....Woman
Craig March .....Detective
Kyanna Cox .....Girl
Darren Moore .....Homeless Man
Aaron Douglas .....USR Attorney #1
Shayla Dyson .....Laughing Girl
Bobby L. Stewart .....Girl's Dad
Nicola Crosbie .....TV Anchor Person
Emily Tennant .....Young Girl
Michael St. John Smith .....USR Attorney #2
Travis Webster .....Guy with a Pie
Roger Haskett .....Mob Man
Tiffany Knight .....Mob Woman
Angela Moore .....Wife
Ryan Zwick .....Farber Posse
Essra Vischon .....Farber Posse
Kenyan Lewis .....Farber Posse
Aaron Joseph .....Farber Posse
Simon Baker .....Farber Posse (as Simon R. Baker)
Marrett Green .....News Reporter
Victor Formosa .....Businessman
Phillip Mitchell .....NS5 robot (uncredited)
Lynnanne Zager .....Newscaster/Computers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executive procer
John Davis .....procer
Topher Dow .....procer
Wyck Godfrey .....procer
John Kilkenny .....associate procer
James Lassiter .....executive procer
Laurence Mark .....procer
Steven R. McGlothen .....co-procer
Anthony Romano .....executive procer (as Tony Romano)
Michel Shane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Marco Beltrami
攝影 Cinematography:
Simon Duggan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Film Editing:
William Hoy
Richard Learoyd
Armen Minasian
選角導演 Casting:
Juel Bestrop
Coreen Mayrs
Jeanne McCarthy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Patrick Tatopoulos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Chris August
Helen Jarvis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Lin MacDonald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Liz Keogh
Elizabeth Palmer .....(as Elizabeth Keogh Palmer)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Dale Fay .....Rainmaker
Joe Letteri .....Weta Digital
Ray McIntyre Jr. .....Pixel Magic (as Raymond McIntyre, Jr.)
Erik Nash .....Digital Domain
John Nelson
Stephen Rosenbaum .....location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Weta Digital
Antoine Simkine .....development
Kevin VanHook .....Forum Visual Effects
Brian Van't Hul .....Weta Digital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ndy Armstrong .....additional second unit director: additional action unit
Scott J. Ateah .....second unit director
David R. Baro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Paul Barr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Paul Burger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el Collins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third unit
Eddy Hardy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third unit
Sam Harris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ction unit
Kathy Houghto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Jessica Judd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Philip Nee Nee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Tracey Poirier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Kimble Rendall .....second unit director
Megan M. Shank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as Megan McLean Shank)
John R. Woodward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s John Woodward)
Greg Zeno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anlaws Proctions
Davis Entertainment [美國]
Laurence Mark Proctions
Mediastream Vierte Film GmbH & Co. Vermarktungs KG [德國]
Overbrook Entertainment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4) (USA) (video)
20世紀福克斯義大利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Italia [義大利] ..... (2004) (Italy)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荷蘭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Netherlands [荷蘭] .....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日本] ..... (2004) (Japan)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新加坡] .....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德國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of Germany [德國] .....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Fox Filmes do Brazil [巴西] ..... (2004) (Brazil) (theatrical)
Fox-Warner [瑞士] .....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Gativideo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DVD)/(2004) (Argentina) (VHS)
Gemini Film [俄羅斯]
Hispano Foxfilms S.A.E. [西班牙] ..... (2004) (Spain) (theatrical)
Odeon S.A. [希臘] ..... (2004) (Greece) (theatrical)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Germany [德國] ..... (2004) (Germany) (video)
UGC-Fox Distribution (UFD) [法國] ..... (2004) (France)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Digital Domain [美國] .....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digital animation)
Weta Digital Ltd. [紐西蘭] ..... (digital visual effects)
Rainmaker Digital Pictures [加拿大] ..... (visual effects) (as Rainmaker)
Pixel Magic [美國] ..... (visual effects)
Forum Visual Effect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as Forum Visual Effects/DPS Film Roman)
Modern Videofilm Inc.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Pixel Liberation Front ..... (pre-visualization)
Patrick Tatopoulos Design Inc. [美國] ..... (robot design and fabrication)
Dave Asling: Miniature Effects ..... (miniatures)
Grand Unified Theories [加拿大]
Image Engine Design Inc. ..... (pre-visualization)
Lidar Services Inc. [美國] ..... (scanning and modeling)
Motion Analysis Studios [美國] ..... (motion capture)
Tatopoulos Studios
其它公司:
20th Century Fox Studios [美國] ..... post-proction facilities (as Twentieth Century Fox Studios)
Alpha Cine Motion Pictures Laboratory [加拿大] ..... color timing (as Alpha Cine)
Animal Insight ..... animals
Audi of North America ..... thanks (as Audi)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cranes and dollies
Clairmont Camera Inc. [美國] ..... additional camera equipment
FedEx [美國] ..... trademark used by permission
Hollywood Caterers Inc. [美國] ..... catering
Hollywood Film Chorale [美國] ..... choir
Jo Anne Kane Music Services [美國] ..... music preparation (as JoAnn Kane Music Services)
Modern Videofilm Inc. [美國] ..... digital intermediate/opticals
The Newman Scoring Stage, Twentieth Century Fox Studios [美國] ..... score recording (as Newman Scoring Stage, Twentieth
Century Fox)
Orange County Choppers ..... motorcycle by
Panavision Canada [加拿大] ..... remote cranes and heads
Panavision Remote Systems [美國] ..... remote cranes and heads
Picture Mill [美國] ..... title sequences
Robert Wise Mixing Stage ..... score mixed at
Runway Inc. [美國] ..... post-proction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Video Split Proctions ..... video assist equipment

上映日期
泰國
Thailand
2004年7月15日
美國
USA
2004年7月16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4年7月21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4年7月22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4年7月22日
冰島
Iceland
2004年7月23日
法國
France
2004年7月28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7月28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阿根廷
Argentina
2004年7月29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7月29日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7月29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7月29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哥倫比亞
Colombia
2004年7月30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4年7月30日
西班牙
Spain
2004年7月30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4年8月4日
瑞典
Sweden
2004年8月4日
智利
Chile
2004年8月5日
德國
Germany
2004年8月5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4年8月5日
奧地利
Austria
2004年8月6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8月6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8月6日
巴拿馬
Panama
2004年8月6日
英國
UK
2004年8月6日
巴林
Bahrain
2004年8月11日
科威特
Kuwait
2004年8月11日
阿聯酋
United Arab Emirates
2004年8月11日
以色列
Israel
2004年8月12日
秘魯
Peru
2004年8月12日
印度
India
2004年8月13日
丹麥
Denmark
2004年8月20日
烏拉圭
Uruguay
2004年8月20日
埃及
Egypt
2004年9月1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9月2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4年9月2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04年9月2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4年9月3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4年9月9日
波蘭
Poland
2004年9月10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04年9月17日
塞普勒斯
Cyprus
2004年9月17日
日本
Japan
2004年9月18日
俄羅斯
Russia
2004年9月23日
芬蘭
Finland
2004年9月24日
希臘
Greece
2004年9月24日
土耳其
Turkey
2004年10月8日
義大利
Italy
2004年10月22日

劇情簡介
公元2035年,智能型機器人已被人類廣泛利用。作為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夥伴,機器人在各個領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而由於眾所周知
的機器人「三大安全法則」的限制,人類對這些能夠勝任各種工作且毫無怨言的夥伴充滿信任,它們中的很多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的組成
成員。總部位於芝加哥的USR公司開發出更先進的NS-5型超能機器人,並計劃達到平均每5人便可擁有1個。然而就在新產品上市前夕,機器人的
創造者阿爾弗萊德·朗寧博士卻在公司內離奇自殺。
留戀以往簡單生活,愛聽老歌,喜歡老式打扮的黑人警探戴爾·史普納接受了此案的調查工作。他根據對朗寧博士生前在3D投影機內留下的信
息分析和對自殺現場的勘查,懷疑這起案件並非人類所為,而公司總裁勞倫斯·羅伯遜似乎也與此事有關。
調查過程中他遇到了專門從事機器人心理研究的科學家蘇珊·卡爾文博士,希望在她的幫助下找到答案。向來崇尚邏輯與科學的蘇珊堅信,機
器人不僅會最大限度地幫助人類進步,而且決不會違背「三大安全法則」對人類有所傷害。過去的經歷令史普納對機器人深感厭惡,對於機器
人安全性的懷疑與蘇珊的堅定南轅北轍。
史普納發現了一個名叫桑尼的機器人極有可能就是奉命殺害朗寧博士的「兇手」。在追捕中他發現桑尼不僅具有自我思考能力,而且擁有酷似
人類的情感。訊問中桑尼告訴史普納,他並沒有殺害朗寧博士,而是在幫助他做一件事情。勞倫斯以只有人殺人才能定罪,機器人殺人只能認
定為「工業意外」為由將桑尼帶回公司。這給調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卻更堅定了史普納追查到底的決心。
史普納繼續追蹤一切與朗寧博士有關的資料。深入的調查使他遭到大批NS-5型機器人的追殺,顯然是有人想致史普納於死地。蘇珊來到史普納
家中,告知在對桑尼的檢查中發現,他不僅是完全超越了舊型號的新一代機器人,而且可以不受「三大安全法則」的限製做任何事情。
蘇珊無意中驚訝地發現,史普納原來是一個利用高科技修復合成的人。史普納向蘇珊講述了他幾年前經歷的一場嚴重車禍。前來救助的機器人
以存活率為依據,放棄了一個6歲女孩的生命,這就是他對機器人冷酷無情、深感厭惡的原因。
勞倫斯承認他知道確實存在著能夠超越三大安全法則的機器人,而自己也在盡力挽回這個由朗寧博士犯下的錯誤,並要求蘇珊盡快將桑尼銷毀
。桑尼將自己的夢畫在紙上交給了史普納,希望這個被朗寧博士載入的信息能夠對他有所幫助。在執行銷毀命令時,蘇珊使用調包計將桑尼救
出。
根據桑尼夢中的情景,史普納尋察到一個機器人的存放基地。他發現一項所謂「人類保護計劃」正在實施。新一代NS-5型機器人正在基地奉命
銷毀所有舊型號機器人,然而這僅僅是計劃的第一步。與此同時,大批新型機器人走上街頭命令市民回到家中,並對抗議的市民實行宵禁。機
器人與人類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此時機器人已完全不受人類操縱,整個城市頃刻間被它們所控制。蘇珊也被自家的機器人限制了自由,幸
好史普納及時趕到將她救出。
史普納、蘇珊和桑尼一起來到USR公司總部,卻發現勞倫斯已死。史普納忽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應該懷疑的其實並非人類。真正的幕後操縱者
竟然是公司名為「薇琪」的中央控制系統。正是「她」利用上層控制系統囚禁了朗寧博士並對機器人進行操控。
「薇琪」的影像出現在他們面前。「她」認為人類正在危害自身的安全,國家發動戰爭,人類摧殘地球,而機器人則必須拯救人類,保證人類
的持續存在發展,因此利用了上行線路控制了NS-5的程序來實施拯救計劃。
真相大白,而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用抹除劑摧毀「薇琪」的智能控制系統,制止這場人類的災難。大批受到控制的機器人向他們涌來。雙
方經過激烈的戰斗,抹除劑終於被注入了「薇琪」的智能系統,「人類保護計劃」的所有命令隨即終止。城市恢復了正常,機器人重新開始為
人類服務。史普納也終於消除了對機器人的懷疑和厭惡,與桑尼成為了好朋友。
耗資超過1億美元,由好萊塢巨星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美國驚險科幻大片《我,機器人》,首映周末的票房就高達5220萬美元,受到影迷的熱烈
追捧。導演艾里克斯·普羅亞斯展現了一個巧奪天工、精彩眩目的未來世界,同時營造了一場危機四伏的科幻冒險,讓觀眾在感受驚險刺激的
同時,思考人類生存危機的深刻主題。

Ⅳ 德國統帥堂是什麼東西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坐落於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的 Odeonsplat 廣場,由路得維希一世(Ludswig I)下令腓特列·馮·加特納(Friedrich von Gärtner)於1841~44年建造,取法佛羅倫薩(Florence)建築風格的統帥堂是為紀念巴伐利亞帥們而建立的.

Ⅵ 誰知道這個建築是德國慕尼黑的什麼建築名稱是什麼

統帥堂Feldherrnhalle。

座落於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的Odeonsplat廣場,由路德維希一世命令腓特烈·馮·加特內於1841-1844年建造,取法佛羅倫斯建築風格,為紀念巴伐利亞的統帥們而建立。

1923年11月9日希特勒企圖推翻魏瑪共和國的政變於此失敗

閱讀全文

與德國odeon音箱格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