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粹德國對侵佔的地區是怎麼統治的
首先是派軍隊駐扎的前提下建立集中營,到處懸掛納粹萬十字的旗幟,廣播曠音器,以隨時收聽到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說,戈培爾博士的宣傳機器鼓舞德軍鬥志,然後建立軍營,軍用機場,防空堡壘,軍需品生產工廠,安排醫生,設計政府機構,跟戰敗的一方商量賠償事宜,戰後秩序維持,強制徵招佔領區的男人到兵工廠生產軍火,裝備,飛機,然後四處搜捕猶太人到集中營,把戰線往國界推移,繼續實施德軍最高指揮部簽署的作戰計劃,最後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鋪設通信電纜,方便前線部隊作戰。
❷ 二戰中的德軍和日軍對待被佔領區的平民有什麼區別嗎
也有區別,德國人有種族理論支持他有意識,對待所謂的「低等民族」,日本是純粹武士道精神,對反抗者兇狠報復,對順民不會。
❸ 德國在二戰時有沒有虐殺平民
有,多了去了
在波蘭,不用多說,曾戲稱:波蘭的樹都被砍光了,用來造紙寫死刑告示
在西歐國家,也是規定一旦有德國士兵被殺,就要殺死更多的平民作為報復
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後,帝國師的潰退部隊還屠殺了小村的村民,日後成了法國影片《老槍》的題材
在捷克,在海因里希被殺後,報復性殺了不少捷克人
在東線,更是太多了,數不勝數,尤其是在烏克蘭、波羅的海國家
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如何對待佔領區的兒童.
看區域和種族
如果是猶太人的話,死路一條,送集中營的幹活
對於非猶太人主要看區域
比如在法國、荷蘭、比利時等西歐區域,總體上還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沒有有組織的奴役、殺害等行為
在中東歐如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等地,有一類兒童是帶有德意志血統的,被認為是可馴化的,往往被帶到專門學校進行學習,希望讓他們變成真正的德國人
在處理方面相對也比較蘇聯方向好一些,如有名的利迪策慘案之後,兒童被押送集中營。全村104名兒童大多數在波蘭切姆諾毒氣室被害,戰後生還者僅有17人。但如果是在蘇聯的話,估計那些兒童全留不下來
在波蘭,波蘭人被視為被奴役的種族,大批兒童也被補充進工廠幹活
在游擊戰抵抗最為激烈的南斯拉夫、蘇聯,兒童的待遇很糟,一旦被指責為游擊隊的話,就會被當眾絞死,這方面的照片不少
簡而言之,越往東待遇越差
❺ 關於二戰德國和日本對被佔領國人民的態度
我只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寫成的。」
中國沒有和德國發生過戰爭。
要客觀看待問題。
❻ 二戰德國佔領法國後是否有對法國人民進行屠殺,劫掠
二戰德國佔領法國後沒有對法國人民進行屠殺。
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種(不包括印度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人中, 特別是德國、法國、英國、北歐國家的雅利安人都是表兄弟,只要臣服在德國腳下就能和平的生活,加上突然間的勝利,連德國都沒有準備好把法國人怎麼辦,所以沒有屠殺。
德國軍隊注重榮譽,維護傳統,認為屠殺無辜平民是不可接受的,是恥辱。所以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隊極少向平民開槍。
(6)二戰德國怎麼對待佔領區貧民擴展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 。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60年代以來, 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
這一系列斗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發展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 。
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及隨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標志。
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國人民抗美救國斗爭,70年代拉美國家發起爭取200海裏海洋權的斗爭,還有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斗爭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震動了當時的世界,極大地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❼ 二戰,德國士兵沒有在佔領國俄羅斯法國殺平民嗎(除了黨衛軍)
有,而且在俄羅斯尤其明顯
在法國等區域,由於抵抗相對不強,且大家都是西歐種族,相對比較客氣
但在東線就不一樣了,希特勒的訓令是斯拉夫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奴隸,不需要進行人道主義對待
在戰爭的初始階段,德國士兵為黨衛隊的特別行動支隊提供幫助,主要是在他們屠殺猶太人時進行警戒、幫助屠殺
在戰爭中期,主要是殺游擊隊和拒絕提供物資的平民
戰爭後期,在退卻階段,按照命令,他們焚毀一切可資敵的物資,強迫俄羅斯老百姓跟他們一起走,違抗者一律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