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德國的軍事力量。核彈力量怎麼樣,在世界排第幾
差不多在第五.
陸軍:陸軍擁有23.9萬人,目前德國陸軍擁有6個聯合軍區指揮部及其部隊,
1個獨立軍區指揮部,
1個獨立師指揮部,
1個專門的師指揮部,
21個戰斗旅,
1個航空機械化旅,
27個專區防務指揮部
4個戰時加強旅。
陸軍指揮系統中,總司令部以下設陸軍局和陸軍支援指揮部。
還有5個旅被指定為危機反應部隊:
第31空降旅、
第37輕步兵旅、
1個空運機動旅、
第21裝甲旅
第12裝甲旅抽調的人員組建的1個裝甲步兵旅。
空軍:擁有7.69萬人,
部署10個作戰飛機聯隊、
6個地對空導彈連、
3個運輸機聯隊、
2個雷達控制部隊
2個信號團.
原有200架F-4戰機、
240架龍卷風式空優戰機
150架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
加上東、西合並後,大部份東德舊式的米格機已淘汰,只保留24架空優的MiG-29。
德國海軍有100架龍卷風式空優戰機,不過全部都屬岸基式戰機,其任務負責對德國艦隊作空中支持任務,也和英、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將引進200架左右,其總計也在600架以上。
海軍:擁有2.77萬人包括
15艘護衛艦、
15艘反潛快艇(取代143和143A型快速攻擊艦只)、
6艘潛艇、
20艘掃雷艦、
10架海上巡邏飛機、
一個海上戰斗轟炸機聯隊。該聯隊包括46架「旋風」式戰斗機、38架直升機和10艘主要補給船.
『貳』 德國海陸空各種制式裝備
德國軍隊近況: 武裝力量現役部隊兵力為33.28萬人。 空軍 德國空軍擁有7.64萬人。編有10個戰斗機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3個空中運輸聯隊、2個通信團、2個雷達指揮團和6個供應團。作戰飛機451架(另有庫存106架)。 攻擊/戰斗機:F-4型154架、「旋風」274架、米格-29型23架。 運輸機:C-160型84架、波音707型2架、A-310型5架、圖-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S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VFW型2架。 運輸直升機:UH-1D型99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導彈:「霍克」72部、「羅蘭」84部、「愛國者」36部。 至於德軍現在的戰鬥力 感覺戰敗後沒多久就重新組建了國防軍,但德國2戰後的軍隊規模一直很小,基本上都是由美軍支配,沒有國防負擔,這也是2戰後德國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後面由於冷戰的不斷升級,美國和西方國家都開始支持德國恢復軍隊規模。 但現在的德國仍然不能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能擁有遠距作戰的空軍,不能擁有具備遠洋能力的艦隊,不能擁有彈道導彈之類擁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武器等等,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所以對其的限制遠遠大於日本。 德國空軍只具備防衛本土領空的能力,德國空軍是歐洲列國中比較弱的,主要靠美軍為首的北約軍隊,且空軍裝備都是受到嚴格控制的。 德國海軍實力比較強,常規動力潛艇技術世界領先,艦艇的電子設備,隱身性能都是很強的。但沒有核潛艇,航母,准航母等遠距戰略裝備。 德國陸軍實力大家都知道,豹2系列坦克就是代表之一,德國的裝甲力量是冷戰時期對抗蘇聯裝甲集群的重要力量,德國陸軍的裝備以及訓練戰鬥力不亞於美軍海軍陸戰隊。 各種限制使得德國的軍事力量比較不平衡。
『叄』 德國現在有軍隊嗎
德國有軍隊的根據德國《基本法》規定,聯邦總理為戰時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聯邦安全委員會,由聯邦總理任主席。國防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聯邦國防軍總監察長(相當於總參謀長)是國防部長的最高軍事顧問,列席聯邦安全委員會的會議。3個軍種指揮參謀部直接隸屬於國防部,是各軍種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各軍種監察長既是各軍種的最高指揮官,又是總監察長的顧問。
德國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為10個月。
德國建軍節4月8日,但一般不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
武裝力量現役部隊兵力為33.35萬人。全國共有軍事基地734處。
『肆』 德國最初有哪些導彈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研製的飛航式導彈。是世界上最早出現並在戰爭中使用的導彈,用於襲擊英國、荷蘭和比利時。V-1導彈用彈射器發射,也可從運載機上發射,然後依靠彈上的控制系統導向預定彈道作水平飛行,而後向目標俯沖。
V-1導彈重2.2噸,導彈長7.6米,彈徑0.82米,翼展5.3米,動力裝置為空氣噴氣發動機,飛行速度每小時550~600千米,飛行高度2000米,射程為370千米。戰斗部裝葯700千克。1944年6月13日德國首次向英國本土發射了V-1導彈。
V2火箭
V2工程開始於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是德國的V2火箭曾給英國帶來巨大災難,當時又叫「飛彈」。V2工程起始於A系列火箭研究,由馮?布勞恩主持,是1936年後在佩內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A系列火箭經過許多新的改進,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
「V」來源於德文,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
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
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V2工程的目標是擴大容積和承載重量,以容納自控、導航系統和戰斗部。1942年10月3日,V2試驗成功,年底定型投產。從投產到德國戰敗,前德國共製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於襲擊英國和荷蘭。
V2是單級液體火箭,全長14米,重13噸,最大射程320千米,射高96千米,彈頭重1噸。V2採用較先進的程序和陀螺雙重控制系統,推力方向由耐高溫石墨舵片操縱執行。V2在工程技術上實現了宇航先驅的技術設想,對現代大型火箭的發展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成為航天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伍』 RBS-15Mk3導彈有哪些優點
在實施RBS-15Mk2導彈計劃期間,薩伯?博福斯公司開展了新一代RBS-15Mk3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主要是為參加英國艦對艦制導武器(SSGW)導彈計劃的競標做准備。但後來因種種原因,SSGW計劃下馬,1999年9月,薩伯?博福斯公司與德國博登湖儀器技術(BGT)公司簽訂協議,為德國海軍新建的K-130級輕型護衛艦和F-125型護衛艦研製反艦導彈,並且BGT公司也加入該導彈開發計劃,使新一代RBS-15導彈的研製得以展開。RBS-15Mk1導彈過去只出口到北歐少數幾個國家,其原因主要是瑞典奉行中立國的國策,對武器出口限制較多。
而現在,瑞典已調整政策,努力推動RBS-15導彈出口以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因此,薩伯?博福斯公司在瑞典國防軍費縮減的情況下,以新技術對RBS-15導彈實施了較大幅度的改進,全面提高導彈性能開拓國際市場,即研製RBS-15Mk3導彈。由於最初SSGW的招標書規定射程為150~300千米,服役壽命為35年,攻擊目標為4000噸級水面艦艇,同時具有打擊快艇的能力。因此薩伯?博福斯公司對RBS-15Mk2導彈實施了一系列改進措施,整體提高了導彈性能,稱為RBS-15Mk3導彈。其主要改進措施如下:
(1)將導彈發動機換裝為可變推力的TRI60-2-20/25型渦噴發動機,降低油耗。另一方面,改進彈內結構,增大油箱體積,使用高效的JP-10燃料,使得射程超過200千米。
(2)導引頭選擇Ku波段高端(16~18GHz)、使用大孔徑天線和短時大功率單脈沖技術,提高制導雷達距離和角度解析度,使其具有良好目標分辨和捕捉能力;增加對目標特徵識別功能,可在目標群中判斷選擇攻擊目標;具有以多種搜索區域圖方式對目標進行搜索功能,可實現對目標隱蔽搜索;採用高帶寬頻率捷變、高輸出功率(僅末端攻擊時)等先進對抗技術,能夠在復雜電子干擾條件下識別假目標,選擇攻擊目標。
(3)通過採用全數字駕駛儀、新型慣導和海浪自適應無線電高度表,加裝GPS導航設備,提高戰術機動能力,使導彈可按照預定的航向點機動飛行。在齊射導彈時,通過協調對每枚導彈預定的航向點,可使其沿不同方向對目標實施飽和攻擊。在末段攻擊時導彈採用掠海飛行,視海況可下降到1~2米的高度掠海飛行,並可進行非預測的逃逸機動,提高敵方對導彈末段攔截的難度。如導彈因受干擾而脫靶,或因其他原因而未能導向所選擇的目標,可按預編程對同一目標(從另一攻擊方向)再次攻擊,或攻擊第二個目標。
(4)為能夠有效對付多種目標,戰斗部進行重新設計,採用了鈍感預制破片殺傷戰斗部,其前端有一貫穿盤,用於穿透硬目標。
(5)進一步加大彈體雷達吸波材料的比例,修改導引頭天線形狀,減小導彈正面的雷達反射面積。英國的GEC-阿爾肖姆公司為RBS-15Mk3導彈設計了一種輕型橢圓桶發射裝置,降低了發射裝置的雷達反射截面積。
(6)採用具有作戰任務規劃能力的新型火控系統(MEPS),以圖形方式廣泛支持操作員實施導彈攻擊輔助決策,操作員能夠人工設置導彈攻擊預設參數,主要包括齊射時每枚導彈的彈道飛行參數,制導參數和為規避近程軟硬武器的殺傷威脅裝定的末段飛行航線規避機動參數等。參數設定完成後,系統將給出一個完整的導彈攻擊作戰規劃,操作員也可對其進行調整。系統可同時支持對8枚導彈進行作戰規劃,並可與各種作戰指揮系統連接,協調從不同平台齊射導彈對目標實施飽和攻擊,其作戰規劃可傳輸給上級指揮所。
Mk3型設計的主導思想是滿足歐洲強國海軍遠海作戰要求,即實現導彈遠程化、精確制導和抗干擾能力,同時繼承近海作戰優勢。主要特色為:總體性能優越RBS-15導彈在設計之初採用了鴨式布局和渦噴發動機的結構,使得其總體布局較先進,奠定了今後發展的潛力,雖然Mk3型需要增大射程,在總體布局並未做較大變化情況下,通過使用高性能燃料和增大燃料儲存量等措施,就可實現200千米射程。體現了RBS-15導彈設計的前瞻性和優越的總體性能。
增加生存能力,能夠有效對抗軟破壞和硬殺傷。由於反艦導彈在未來海戰中受到電子干擾和反導武器的對抗越來越明顯,各國也越發重視反艦導彈抗干擾和突防性能,薩伯?博福斯公司根據未來作戰需要,除了使Mk3導彈具有了較好的隱身性能外,還特別注重其抗電子干擾能力,它的新型導引頭能夠在復雜電子干擾條件下識別出假目標,確定目標大小及威脅等級,決定搜索區類型和大小,並從復雜背景和多個目標中選擇出需要打擊的目標,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與生存能力。適應近海作戰環境,符合本國防務特點隨著未來海戰的重心由公海向沿海甚至沿岸轉移,海軍需要既可以對付海上威脅,又可以對付環境復雜的近海地形的小型艦艇,甚至可以對付港口中的艦艇。
薩伯?博福斯公司在Mk3研製中不僅注重開發滿足國際市場要求,而且更加註重滿足本國防務要求,即具有良好的近岸島嶼作戰環境下的適應能力。Mk3型採用了先進的任務計劃系統、預編程彈道和地形匹配技術等使導彈能夠躲避島嶼或海岸上其他障礙,攻擊敵船隊中的潛在目標。另外,可以利用島嶼和海岸的地形、地物作為導彈隱蔽飛行掩護體,避開可能被發現、攔截的危險區,在敵意料不到的方位上突然出現,達成最大打擊突然性。
作戰任務規劃能力強。為了提高導彈在時間與空間作戰的協調性,薩伯?博福斯公司為Mk3型研製了作戰規劃系統,在齊射時,可以由作戰規劃系統分配不同進攻方向,並根據情況預設每枚導彈到達目標區的時間,多枚從不同平台上發射的導彈可同時對目標實施全方位攻擊,使敵末端防禦系統達到飽和無法防禦。全壽命周期費用低因薩伯公司在航空領域具有較強設計能力,使得在RBS-15導彈總體布局上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在產品的發展過程中,其導彈總體布局沒有發生大變化,這樣大大減少了新型號研製中的總體設計、飛行試驗經費,也加快了研製周期。三種型號具有良好通用性,經費投入少,為部隊使用和維護提供了極大方便。
薩伯?博福斯公司與BGT公司研製的Mk3型導彈,主要將裝備德國新建的K-130級輕型護衛艦,2005年9月1日美國《防務新聞》報道,德國國防部計劃購買30枚RBS-15Mk3導彈裝備其海軍的K-130輕型護衛艦。合同價值6803萬歐元(8395萬美元),2007年,向德國交付首批的兩枚導彈,2008年交付5枚,2009年交付23枚。波蘭向德國訂購的MEKO-A100型621級輕型護衛艦將裝備Mk3導彈,另外2004年「奧肯」級導彈快艇也換裝了Mk3型。芬蘭海軍於2001年與薩伯?博福斯公司簽訂協議准備將Mk1升級為Mk3。2002年初智利「三叉戟」護衛艦准備選購Mk3導彈,但由於財政預算問題,未能選擇Mk3導彈。
『陸』 二戰時期,德國一共造了多少枚V2導彈
從1944年到1945年3月總計生產了多達6422枚。其中,在技術問題解決之後的1944年9月到1945年3月這段「正常」生產狀態產量高達4379枚,維基網路上面的資料認為是3300枚。即使按照維基網路的比較低估的數字,生產的速率也達到了月產600-700枚,每天生產22枚左右的速率。
其中,從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導彈。
在美軍代號回形針的行動中,搶在蘇軍前面得到了近百枚工廠中的V2
『柒』 德國F124級防空型導彈護衛艦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薩克森級(F124)防空型導彈護衛艦是德國海軍最新裝備的導彈護衛艦,主要任務定位在編隊的防空為主、兼顧作戰機動編隊或其他船隊的反潛護衛任務、執行反艦攻擊任務、作為編隊指揮艦,是目前德國海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也是德海軍第一艘採用模塊化設計的艦艇。
薩克森級基本設計於F123級相似,但是艦體長度較長,外形簡潔具有一定傾斜度,大量採用隱身材料及塗料,隱身效果更為突出。
該級艦只上層結構和艦體都採用鋼材建造,艦身設有6個雙層水密隔艙,全艦共有58個模塊,包括4個武器模塊、7個電子模塊、12個空調模塊以及2個桅桿模塊等,可在6級海況下作戰,在8級海況下正常航行。
薩克森級艦上網路採用光纖網路系統,居住空間寬敞並考慮了女性艦員的居住。該級共建造3艘,現役中。
該級艦艦長143.0米,艦寬17.44米,吃水4.4米;標准4排水量490噸,滿載排水量5960噸;航速29節,18節(僅用柴油機);續航力4000海里/18節;自持力3周。
動力系統:柴燃混合推進系統,1台GE LM2500燃氣輪機,2台MTU 20V 956 TB92柴油機,雙軸。
武器系統:1門Mk-75 62倍口徑OTO-Melara 76mm自動艦炮(F220漢堡號曾安裝1門KMW PzH 2000 155mm榴彈炮用於測試),2門Mauser MLG-27 27mm自動艦炮。
4座8單元Mk-41 Mod.10 VLS導彈垂直發射系統(配備32枚增強型海麻雀ESSM艦空導彈,4枚/單元,共8個單元;24枚標准SM-2 IIIA艦空導彈)。
2座21單元MK-31 Block0 RAM拉姆近程導彈防禦系統(配備RIM-116B海拉姆艦空導彈),2座4聯MK-141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配備捕鯨叉Harpoon反艦導彈),2座3聯Mk-32魚雷發射裝置(配備MK-46/MU-90魚雷)。
艦載機:2架海軍型山貓Sea Lynx Mk.88A/NFH-90反潛直升機。
電子設備:1套STN Atlas 9600-M APAR多功能相控陣雷達(4個固定式陣列式天線);1部Thales SMART-L三坐標對空/海搜索雷達;1部Triton-G海面搜索雷達;2部STN Atlas 9600M搜索雷達。
2部Redpath導航雷達;1部Scout導航雷達;1部STN Atlas Elektronik DSQS-21B聲納;1部Thales Sirius IRST遠程紅外監視和跟蹤系統;1部STN Atlas MSP 500光電射擊控制系統;EADS Deutschland Maigret CESM電子戰支援系統;EADS Deutschland FL-1800S Stage II ELOKA電子對抗系統(ECM);MK-XII敵我識別系統;SEWACO FD作戰指揮系統;6座MK-36 SRBOC干擾火箭發射裝置;Link-11/16數據鏈等。
艦員編制:225人(軍官40人),可載入旗艦人員15人。
『捌』 德國獵豹級導彈艇有哪些參數
簡介
獵豹級導彈艇獵豹級導彈艇由德國呂爾森船廠建造,首艇1982年服役。該艇排水量391噸,航速40節,攜帶四枚反艦導彈,一座奧托76毫米炮。圖為該艇正在海上作業訓練。
獵豹級導彈艇-143A型
143A型「獵豹」級導彈艇是在143型「信天翁」級的基礎上改進的,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獵豹」拆掉了2具魚雷發射管和尾部的76毫米艦炮,在尾部甲板裝1座MK49型21聯裝「拉姆」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水雷導軌,同時還對艇的早期預警系統進行了改進。該級艇的艇員居住條件比"信天翁"級有所改善,且由於武器及操縱系統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艇員人數也比「信天翁」級減少了5人。
「獵豹」級導彈艇也是由呂爾森和克勒格爾兩個船廠建造的。從1979年7月11日首艇開工建造到1984年11月13日最後一艘建成服役,該級艇共建造了10艘。
數據參數
獵豹級導彈艇143A型「獵豹」級導彈艇的主要戰技指標為:艇長57.7米,艇寬7.6米,吃水2.5米,標准排水量295噸,滿載排水量391噸,動力裝置為4台MTU16V-956-SB80柴油機,總功率13209千瓦,4軸4槳驅動,最大航速40節,續航力3000海里/16節(610海里/33節),人員編制34人(其中4名軍官)。
武備有艇首1座奧托.梅萊拉L62/76毫米艦炮、艇尾2座雙聯MM38「飛魚」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MK49「拉姆」防空導彈發射裝置:雷達有荷蘭信號公司WM27對海搜索/火控雷達及SMA3RM20導航雷達;其他艇載設備還有巴克韋格曼公司的「熱狗」/「銀狗」干擾彈發射裝置、荷蘭信號公司改進的"宙斯盾"作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通用電氣公司DASAFLl800MK2型早期預警系統、11號數據鏈及高頻收發信機、特高頻/甚高頻無線電收發機等。
系統升級
「獵豹」級導彈艇在1994年一1995年期間更新了電子戰系統,1999年完成了作戰系統升級。隨著「信天翁」級的退役,「獵豹」級將成為德國海軍導彈艇的中堅。
『玖』 二戰德軍十大經典武器,二戰德軍的戰鬥力為什麼那麼強
樓主你好!
關於第一個問題,二戰期間,德軍的經典武器不計其數,難以排出座次。簡要列舉如下:
【輕武器】
毛瑟Kar.98k短卡賓槍,工藝扎實,精度優良,非自動步槍翹楚。
StG.44突擊步槍,世界上第一種採用中間威力彈的自動步槍。
G43半自動步槍,彈匣供彈優於M1加蘭德,做工優於SVT.40,裝備量不大。
MP38/40沖鋒槍,首次運用塑料部件。
魯格P08手槍,獨特的肘節式槍機,受到收藏家追捧。
瓦爾特P38手槍,P38的替代品,性能優良的戰斗手槍。
MG34/42通用機槍,通用機槍概念的首倡者,以高射速著稱,其改進型MG3至今仍在德奧服役。
FG42傘兵步槍,戰術理念與勃朗寧M1918相仿,但是未能大量裝備。
「坦克殺手/鐵拳」反坦克火箭筒,二戰期間性能最好的單兵反坦克火器。
【裝甲兵器】
3號坦克,德軍主力中型坦克,改進型號眾多,技術指標與T34各有千秋,總體表現不如後者。
「虎」式坦克,大名鼎鼎的重型坦克之王。
「豹」式坦克,二戰中綜合性能最好的中型坦克,但復雜的設計令其產量受限。
「獵虎」殲擊坦克(突擊炮),戰爭後期,德軍裝備的自行反坦克火炮數量已經超過了坦克,但名聲不如重型坦克來得顯赫,這里僅列舉一種。
【飛行器】
Me.109,二戰主力戰斗機,產量超過兩萬架,後期面對野馬、拉-11等新型戰斗機漸露頹勢。
Me.262,世界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飛機。
He.219,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夜間戰斗機。
其餘Fw.190、Ju.52等飛機盡管優秀,但算不上傑出,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壓制火器】
德軍的身管火炮和火箭炮相比蘇軍不佔優勢,此處不再列舉。值得一提的是V系列導彈,世界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戰術彈道導彈。
【軍艦】
U艇,德國海軍狼群戰術的主力,給盟軍海上運輸造成了極大威脅。
「俾斯麥」號戰列巡洋艦,小編隊出擊大西洋,擊沉了英國海軍「胡德」號,被英軍圍殲擊沉。
為數眾多的偽裝襲擊船。
第二個問題,關於德軍的戰鬥力。
1.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導致容克貴族尚武風氣濃厚,軍官隊伍人才輩出。
2.一戰戰敗後,德軍實行教導隊制度,在不超過10萬人的規模下,培養了大批後備軍官。此外,德軍還秘密研製了許多新型武器裝備,為日後擴軍備戰奠定了基礎。
3.納粹思潮引發的精神狂熱,這一點從黨衛軍和國防軍在戰爭末期的不同表現可見一斑。
4.德軍兵員素質較高,且訓練扎實,軍事基礎和戰術素養優於盟軍。
以上完全手打,望採納。
『拾』 德國軍事實力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德國的軍事實力還是不如中國的,下面的幾點優勢將抵消德國的一切優勢;
第一:我們的軍隊的軍工體系要遠比德國更加健全,不僅僅是在戰略武器上,還有常規武器上,雖然德國在某些方面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技術,但是在一些關鍵方面卻還需要與其他的國家相配合[不代表它不能研發成功,但是在單純的研發速度上是不會有中國快的(國家的人才技術儲備方面)];
第二:作戰裝備的規模方面是遠不如中國的,即使中國的一線武備沒有德國軍隊的技術裝備先進,但是數量上的優勢遠要超過技術上的優勢[這是指德軍的一線最先進的裝備僅僅是中國的裝備的30%左右,在陸軍方面上是這樣的(比如德國一線的主戰坦克僅僅是800多輛的豹2系列,而豹1已經不算是一線主戰坦克,中國的99也有200輛以上,96據傳聞已經有了1500輛,而59D恐怕也有2000輛以上,這樣德國即使算上豹1,恐怕德國的裝甲部隊很難與中國的裝甲部隊抗衡),有些差別的就是海軍(作戰實力恐怕除了潛艇就沒有可以和中國相抗衡的)和空軍(一線部隊的先進程度也不比中國先進,而數量上遠沒有中國的多),而作為大國標志的戰略武器則是德國所沒有的,在這一點上中國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第三:作戰持久力方面上德國就遠不如中國,二戰就是一個
最明顯的例子,這一點將是無可厚非的了,中國現在的相對狀態要比當時的蘇聯要好的多,既然蘇聯能夠擊敗德軍,中國也可以擊敗德國;
可能說的不好,權當拋磚引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