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讀圖可知,(1)德國是歐洲西部的發達國家,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北溫帶;緯度范圍大約在48°N~53°N 之間;地處歐洲中部,北臨波羅的海,東鄰捷克、波蘭,南鄰瑞士、奧地利,西鄰荷蘭、法國等.
(2)首都柏林位於波德平原上,德國以平原、山地、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
(3)德國主要的農業部門是畜牧業和種植業.從圖中看出,德國的畜牧業分布在北部沿岸地區;這里地形平坦,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特點,適合牧草生長;有利於畜牧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
(1)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北溫帶;緯度范圍大約在48°N~53°N 之間;地處歐洲中部,北臨波羅的海,東鄰捷克、波蘭,南鄰瑞士、奧地利,西鄰荷蘭、法國等.
(2)波德平原;以平原、山地、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
(3)種植;主要分布在北部沿岸地區;地形平坦;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牧草生長.
㈡ 德國統一之前,東德與西德的經濟狀況差距很大嗎
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東德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西德。
據不完全統計,東德好幾十萬的人都逃往西德。從這些嚴格的數據中,不難發現,在同一背景下,東德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西德。時期冷戰期間,東德和西德實際上是蘇聯和美國的代理人。 蘇聯和美國的戰略決策分別對東西德產生重大影響,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並沒有遭受太多損失。因此,戰後制定了馬歇爾計劃,以協助西德提供大量資金。與西德相比,東德缺乏大師。盡管它依賴於蘇聯,但其軍事實力不如美國。
㈢ 東德軍隊比西德雄壯,經濟卻為何不如西德呢
東德雖然軍隊比西德威武,但經濟卻不如西德。據估計,西德的人均CDP是東德的四倍、勞動生產力是東德的三倍、勞動生產率將近是東德的三倍,而進出口貿易更為嚴重,是東德的十倍。為什麼差距這么巨大,具體是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雖然東德和西德相比,經濟落後很多,這是因為以上所總結的原因,但是東德依然在這種先天條件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蘇東陣營中最經濟最繁榮的國家。
㈣ 東德和西德二戰時的經濟狀況對比.
東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是一個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當於今日民主德國范圍內的東部,工業有一定基礎,工業產值約佔全德國的1/4強。戰爭期間工業設備的45%(其中重工業設備的70~80%),遭到破壞,農業生產還不及戰前水平的一半。戰後德國分裂,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嚴重脫離鋼鐵、煤炭等原料基地,國民經濟部門結構極不平衡,統一的國內市場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後,實行基本生產資料國有化,著手土地改革,恢復經濟,1950年工農業生產基本上達到戰前水平。1951年起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30多年來,國民經濟發展較快,1950~1970年國民收入翻了兩番,每年平均增長7.2%。進入70年代後,整個生產從粗放為主的類型向集約化為主的類型轉變,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慢,但比較穩定。按1980年可比價格計算,1970年國民收入為1174億馬克,1984年增加為2225億馬克,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6%。發展速度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高於蘇聯和東歐其他國家。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計為7180美元,是東歐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國民經濟部門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工業比重上升,農業比重下降,成為比較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
像其他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民主德國實行計劃經濟(CPE),跟前蘇聯相似,與實行市場經濟或混合經濟的多數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國家建立全面的生產計劃、生產目標、價格,並根據計劃調撥資源。生產方式幾乎完全由國家所擁有。如在1985年,國營企業或集體生產所得產值占國民凈收入的96.7%。居民按照固定的價格購買產品,由國家提供80%的基本供應費用,從食品到住房價格均固定。
德國統一社會黨管理和控制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的各方面,擁有最高的領導地位。在採納總書記的報告並制定了未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稿)後,德國統一社會黨開始在國會正式行使它的領導角色。民主德國也存在極少量私營部門,但並非毫無意義。
1985年,約2.8%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私人企業。私營部門包括私有農夫和花匠;獨立工匠、批發商和販商等。個體經濟受「自由職業者」(如藝術家、作家等)的管理。雖然是個體經營,但被政府嚴格調控。1985年在私營經濟中,個體經濟所佔比例第一次有了少量增加。根據民主德國統計,1985年有大約176,800位私有企業家,增量超過1984年。
某些私營部門的運作對德國統一社會黨和整個社會體系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例如,鼓勵私有經濟,提高私有經濟的主動性成為國家用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的努力方向。
民主德國創下了東歐集團中最高的工業產值以及最高的生活水準,在短短41年內曾崛起於世界,躋身於世界十大發達工業國家的行列。但是,民主德國的現代化事業,很大程度上是「依憑」著蘇聯的興盛而興盛,蘇聯的衰退而衰退。
西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德國遭受了最慘重的失敗:大多數城市變成廢墟,1/4的住房被毀壞或重創,經濟和交通癱瘓,生活必需品十分匱乏。 幾百萬人做了俘擄,幾百萬人無家可歸,還有幾百萬人被驅趕出國境。在德軍於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後,盟國美、蘇、英、法根據1944年倫敦會議紀要,將德國分為4個佔領區。4個戰領區的軍事司令官共同組成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掌管德國最高權力。其中西方三國對德國將來社會制度的基本設計是:議會民主、法律保障、公民自由、私有財產和私有經濟,這些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蘇聯則主張用社會主義原則建設德國,在這個模式里國家掌握著起決定作用的生產資料。
東西方之間的分歧是根本性。它導致了四個大國在德國的合作實際於1947年底到1948年初解體。1948年初夏,西方三國就擬議成立一個德國西部國家,1949年5月24日隨著基本法的生效, 標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了。隨後,前蘇聯佔領區也於1949年10月7 日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從此,東、西德國作為兩個不同的國家實體,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西德,1948年8月14日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中, 公民把絕對多數票投給支持基本法的各政黨,使基本法事後得以民主合法化。接著成立了聯邦機構(此時尚未獲得完全的主權,最高權力仍歸佔領軍當局。以後佔領制度逐漸消除,到1955年巴黎條約生效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才收回了全部主權,從一個戰敗國變成了西方大國的夥伴,9月15日, 康拉德·阿登納被選為第一任聯邦總理。
阿登納總理的執政,確立了德國發展的西方路線。阿登納認為,聯邦政府成立後進一步的目標就是要為新的德意志國家取得行動自由,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盡可能廣泛地加入正在形成的西方共同體。他不僅努力靠近西方聯盟體系,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而且任用西德新自由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路德維希·艾哈德充任聯邦經濟部長,從而在組織上保證了西德沿著經濟自由主義的道路前進。
當然,西德的經濟奇跡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如,美國在馬歇爾計劃范圍內給予的經濟援助起了引動作用;聯邦共和國在開始時沒有軍費開支也為經濟發展節約了資本;大批願意辛勤勞動的被驅趕者和逃亡者的湧入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2〕等等, 但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當首推艾哈德博士極力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在戰後西德經濟的恢復階段,美國作為西方盟國的首領就試圖通過佔領和援助等形式來宣傳自由市場經濟的優越性,美國佔領軍司令部也做了大量工作致力於建設美國模式的經濟制度。1947年7日, 美國佔領軍司令部就被告知:美國無意將它自己歷史形成的民主和社會組織形式強加在德國身上,但應「給予德國人民以機會,了解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和優越性」。〔3 〕雖然美軍司令部受命除了確保德國人民「自由作出支持或反對公有制的決定,遵循正常的途徑進行民主治理外」,對德國企業公有制問題「不應進行干預,但輿論導向卻很有傾向性,美軍新聞處於不僅強調西方民主的優越性,而且特別譴責東方的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化的消極影響。」〔4 〕再加上美軍司令部的有意無意的干預和影響,最終把西德引向建立市場經濟的道路上去。
為了密切配合美國建立政治聯邦方案和保證經濟中央集權制,1948年初,作為新自由學派代表人物的艾哈德出任美英雙占區經濟署署長後,便全力推行「社會市場經濟」。
二、新自由學派的基本觀點和政策
「社會市場經濟」無非是新自由學派所主張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型最完美的體現。新自由學派的基本觀點是:市場經濟不僅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而且能為防止喪失政治自由提供最好的保護,因而是一種優越的經濟組織形式。通過建立自由的市場經濟,並且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就可以防止產生專制、國家計劃化、經濟管制以及由於工業卡特爾化而造成的私人壟斷。一般而言,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由「三大支柱」支撐起來的,這就是私有制、自由競爭和社會保險。
首先是私有制。這是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所在。聯邦憲法規定,自由競爭、社會保險只有與私有制結合起來才能夠存在下去。在這一點上,新自由學派和19世紀主張自由放任的自由學派之間並無根本的區別。兩者都堅持私人佔有資本手段,因而主張私人有投資的自主權,在價格、工資、利率等方面有達成協議和簽訂合同的權利,主張私人生產、私人消費以及靠稅收資助的政府都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行事。
其次是在私有制基礎上實行自由競爭。艾哈德博士的名著《來自競爭的繁榮》,書名就已點破競爭的重要作用。全書不僅反映出他對自由競爭的重視和追求,而且記錄著他為實現自由競爭而奮斗的歷程。他說:「競爭是獲得繁榮和保證繁榮最有效的手段。只有通過競爭才能使作為消費者的人們從經濟發展中受到實惠。它保證著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俱來的種種利益,終於歸人們享受。……循著競爭的道路,經濟發展與企業利潤的社會化(指這個名詞的最好意義而言)才能完全實現。此外,為提高生產力的個人刺激將能得到保持。讓所有勞動人民能從提高生產力中得到日益增多的工資,這是通過競爭來有效地促進繁榮這一信念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4〕在談論「德國奇跡」的說法時, 艾哈德認為,西德在過去幾年中發生的一切,「絕不是奇跡,而是全體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他們在自由的原則下,有機會來發揮個人創業的精神和能力。如果德國這個例子對別國有些價值的話,其價值只能是向全世界讓實個人自由和經濟自由所帶來的幸福。」
㈤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5)德國東部和西部哪裡發達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㈥ 德國人口數量也不算少,但為啥看起來卻是地廣人稀
自20世紀90年以來,德國人數在德國人數開始穩步坐在歐洲(俄羅斯因歐洲和亞洲)。截至2018年底,德國總人口已達到超過8200萬,超過1600萬人超過1600多萬人,而不是第二百萬人。如果您在平方公里的人口,德國有232人有相對於歐洲和美國的人口。密度已經是人口密度大。
在德國的東部,德國西部有一個著名的國際河流。自古以來,萊茵河一直非常龐大,世界上大多數經濟發達地區都依賴河流。在歐洲,大西洋溫暖,加入氣候是巨大的,也就是說接近大西洋,溫暖的人會在冬天溫暖,所以德國西部也必須比東部地區溫暖(生存氣候,西部大於東方)。 Meclenburg - 前波美蘭和勃蘭登堡,雖然大多數土地都是非常平的,它屬於北德平原的一部分。然而,兩家地區的土地土地缺乏生育,是一個砂土,這不適合大型栽培作物,也被稱為德國的「沙箱」。而這一領域遍布沼澤,冬天很冷(在波蘭附近,思考氣候在波蘭冬天的冷卻),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普通區具有罕見的問題。
㈦ 東德的經濟總量曾只有西德的十分之一,冷戰時期東德是如何被拉開差距的
東西德雙方之間的巨大差距一直都是被人們所爭議的,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西德的國家總是富裕而自由的,而東德的國家卻是頹廢落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但同時也存在著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
從各個方面的因素綜合來看,東德自身本來就不如西德。在二戰期間又受到了盟軍的野蠻的掠奪和破壞,這些因素都嚴重製約了東德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㈧ 德國的地理特徵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中部鄰國最多的國家。
萊茵河畔
邊境線全長3758公里,從最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奧伯斯特道夫到最北邊濟特島上的里斯特,相距876公里;從東端的薩克森州泰斯特至西端的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塞爾康特距離640公里。全國總面積為357 020平方公里(2003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楚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12月至3月為冬季,阿爾卑斯山區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德國的能源和原材料對進口依賴程度相當高
德國是缺乏原料的國家,主要依靠進口來滿足本國原料和能源的供給。農產品產量能滿足國內需求的一半略強。德國是世界上第五大能源消費國,所需天然能源的 2/3強必須從國外進口,2002年德國石油消費量為1.27億噸,幾乎全部靠進口,天然氣消費量826億立方米,而天然氣產量僅151億立方米。 2002年德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為:石油38.6%,天然氣22.6%,煤炭25.7%,核能11.3%,水電1.8%。在礦產品方面(如鋼、鋁、鎢、錫、錳、鈦等),對國外的依賴也很大,據統計,在西方採掘工業產品中,德國的消費量約佔10%,而它自己的採掘共有1%。德國除煤炭和鉀鹽資源豐富以外,其他礦產資源或相當缺乏,或完全沒有。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許多原料,幾乎完全依賴進口。近幾年,輕紡等日用消費品進口大量增加,尤其是紡織及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