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的新教教育有哪些
(1)路德的教育思想:
1555年,在「教隨國定」的原則下,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德國北部和中部的許多諸侯接受了路德新教。
在新教諸侯國的土地上,天主教的修道院被關閉,修道院學校、教區學校和與天主教會有關的其他學校也隨之消亡。一些與教會無關的讀寫學校和拉丁文學校也受到人們的冷落。1520年,愛爾福特大學有1527名學生,到了1527年僅有十四名了。在海德柏格,一教授和學生一樣多。維也那大學在1519年有661名學生,可到了1532年,僅剩十幾名學生了。
路德對學校教育的這種冷落狀況十分憂慮。他認為對任何社會,學校教育都是必需的,尤其是對一個正在兩種文化之間過渡的國家更是如此。他曾說過,如果他不是一個教士,他肯定會成為一個教師。他還堅信,人類的生活可以沒有天堂和地獄,但學校不能沒有。為此,他寫了《致德國公民的市長和市政官的呼籲書》,強烈要求他們創辦學校,以填補廢除天主教會所造成的空白。
路德在向世俗統治者大聲疾呼創辦新教教育的同時,還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指導新教教育。他提出了全國的兒童,不論貧富、男女,都應入學受教育。為了辦好教育,國家必須掌握教育大權,由國家強制推行普及和義務教育。當然,國家政權應通過教會來具體實施普及和義務教育。
路德關於小學教育的教學內容是讀、寫、算和宗教。此外,體育和音樂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路德特別重視中等和大學教育。這兩類教育是為統治階級子弟服務的,主要是培養教會的牧師、國家的官吏和學校的師資。為了更好培養這方面的人才,路德主張,一方面要改造天主教會遺留下來的大學和中學;另一方面要創辦新的大學和中學。
路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弟子們的協助下都得以貫徹和實施。
(2)斯圖謨的預科學校教育:
斯圖謨(1507—1587年)是路德的得意門生和助手。在路德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他於1537年創辦了具有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斯特拉堡預科學校。預科學校的學生是王公和國王的兒子,新興資產階級的子弟和各大學派來的人。
斯圖謨制定了十年級學校計劃,經市政當局的批准而實施。學校每一年級都有相應的教師。學生在五歲或六歲入學,十五歲或十六歲畢業。然後,在人文主義的學院或大學中繼續受五年以上的教育。
宗教、希臘文。拉丁文和邏輯是基礎學科。拉丁語是學習的核心。斯圖謨特別強調在學校中使用拉丁語來讀和說。
由於學校實行分級教學制度,所以每個年級都按固定的教科書進行教學。斯圖謨親自為每一個年級編寫祥細的教學大綱,對每天的教學內容和適應內容的方法都做了具體規定。他不允許教師違背大綱而自行決定。他還親自為一些年級編寫教科書。
學校的條例都圍繞著斯圖謨的思想和方法來制定,他的人文主義思想滲進了新教教育中。他創辦的這所預科學校影響很大,各國有志青年都踴躍前來學習。在校學生最多曾超過三千名。其中包括貴族、伯爵、男爵和王子。他所培養的學生在整個歐洲紛紛建立預科學校,並在國家和教會中取得顯赫的地位。德國的新教教育已越出德國邊界,在西歐新教國家開花結果。
(3)新教教育廣泛推行:
宗教改革使新教諸侯國和城市沒收了原屬天主教會的建築物和可觀的財富,並按照新教領導人路德的意見,把這些財富都提供給教育事業。新教學校都由國家控制,禁止私人辦學。國家除提供原教會財產之外,還在可能的范圍內對教育提供資助。學校對學生一般不收費用,只有很少一部分學校收取少量的學費。學校公辦,這是新教的一大功績,也是民族主義的直接結果。
因為新教改革的基礎是宗教,因此宗教成為學校中主要的科目。拉丁文或希臘文的《聖經》是新教學校課程的一部分。新教教育的宗教性質是十分明顯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有大學都具有人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特色,學術空氣十分濃厚。新教在國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些新大學。例如,1527年按照梅蘭克森的計劃建立了馬堡大學,到16世紀末,柯利格斯堡、耶拿和赫爾蒙特德等大學也相繼建立,並成為德國學術的中心。由於這些學校是新教所創辦的,因此,在它們的課程中宗教佔有很大比重。學校不收異教徒,因為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新教牧師和領導人。新教教育大大促進了新教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Ⅱ 德國人性化的學前教育,你知道是怎樣的嗎
自身網上調研了一下,德國人的學前教育教育是十分個性化的,並且能確保每一個孩子在讀書期內所進行的教育全是公平的。當孩子要逐漸觸碰教育的情況下,國家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都是會對孩子開展備案,摸透孩子智商及學習工作能力,隨後給每一個孩子制訂不一樣的教育計劃方案,根據多元化教育,讓孩子以最少的難度系數去開展學習,讓孩子充足掌握學習的開心,那樣不但可以協助孩子學習到專業知識,還能協助孩子創建長久的學習興趣愛好。
匯總:教育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經驗的一場考試,僅有真實的教育才可以使我們學習人生觀獲得大量的專業知識,進而更改大家的人生價值觀,確立大家的人生觀。人一生之中自始至終要不停勤奮學習,與此同時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僅有如此能夠幫助自身更強處理眼下艱難,假定一個人不學習沒去勤奮提高自己,我覺得必定會被時代所取代。
Ⅲ 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德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1.泛愛主義教育運動
18世紀下半期,當英、法、美的產業革命、政治革命震撼舊世界的時候,德國仍然是政治上四分五裂,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法國的啟蒙運動給德國以強大沖擊,教育改革便應運而生了。18世紀後期德國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教育思潮——泛愛主義。泛愛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澤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澤多深受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響,曾著書大力宣傳盧梭的教育觀,並呼籲按照盧梭的教育原則創辦新學校。1774年巴澤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國東部德騷創辦了一所學校,被稱為「泛愛學校」。其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對人類的廣泛的愛,「泛愛主義」因而得名。泛愛學校在教學內容上擴大了各科實用知識的范圍,重視體育和勞動教育。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木工、鏇工、制圖和農事。巴澤多還編印了《初級讀本》,讀本匯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學知識,配有插圖100頁,作為兒童的初級教材。學校生活順應兒童的天性,廢除「小大人」的培養方式,強調應把兒童看作是兒童而不是成人,教學時注重實物、語言的學習,採用談話、圖片、游戲、演劇等方式進行,算術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學採用由近及遠的方法。本族語的學習在學校中居於重要地位。泛愛主義者和盧梭一樣,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強調尊重兒童個性,反對束縛兒童自由,絕對禁止體罰。
泛愛學校的新氣象受到社會的欣賞,很多人來學校參觀,康德曾對泛愛學校做過很高的評價。在巴澤多等人的思想影響下,德國各地辦了很多類似的學校,一時形成一種運動。後來泛愛學校的教師散布到歐洲各地,使泛愛學校的影響擴及法國、瑞士等許多國家。
2.洪堡德教育改革
1806年,在耶拿戰爭中德國被拿破崙徹底打敗,割地賠款使德國民族感到莫大恥辱,以費希特為首的學者提出「教育領先」的口號,主張通過改革振興教育,培養一代新人從而振奮民族精神,把德國重建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費希特的號召受到公眾和當局的重視,新政府把重建教育的工作交給了學識淵博的教育部部長洪堡德,為此,洪堡德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改革了初等、中等教育,推行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方法,創建柏林大學,使德國的教育制度在19世紀前半葉成為英、法、美等國學習的楷模。
初等教育改革洪堡德進一步強調實施初等義務教育,先後於1802年和1805年公布了初等義務教育法案。為了改進和發展初等教育,他選派了大批青年到伊佛東向裴斯泰洛齊學習,這其中就有赫爾巴特、福祿倍爾。他要求前去學習的青年不僅要學習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讓這位偉人胸中煥發出的神聖的愛與力的火,點燃他們的心靈。這些青年從伊佛東回來後,決心重建小學教育體系,使德國初等教育比以前有了較大的發展。與初等教育相聯系的師范教育也有所發展,建立了幾所師范學校,將來希望當小學教師的人要在師范學校學習三年。
中等教育改革洪堡德按照新人文主義精神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制定的中學教學計劃,削減了古典學科的內容,擴大了普通基礎學科的教學,使中學更接近於實際生活。為保證教學質量整頓教師隊伍,1810年規定:凡要擔任中學教師的都得通過國家考試,合格的給予中學教師稱號,未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錄用為教師。考試由國家委託大學辦理,考試的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學為訓練中學教師所開設的課程為依據和標准。這種考選教師的制度,改變了以前文科中學教師只能由神學家、牧師擔任的現象,保證了中學教師的水平,並將德國中學教師提高到專業工作者的地位。
大學教育改革1810年德國根據拱堡德的建議創辦了柏林大學,費希特被選為柏林大學首任校長,10月6日第一批學生注冊入學。
柏林大學的創建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學,而是意味著大學的變革。
洪堡德在創建柏林大學時提出的口號是:學術自由,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統一。大學把重點放在科學研究方面。該校認為,在科研方面卓有成就的優秀學者,也總是最好的和最有能力的教師。對於學生的要求不再是博學,而是要求其掌握科學原理,提高思考能力和從事創見性的科學研究。基於這個觀點,必須選擇那些對學問有造詣、有獨創能力的人來擔任教授。
格林大學無論在研究、教學還是學校事務管理和行政方面都擁有完全的自由。柏林大學實行教授治校的原則;校長一年選舉一次;學生有權批評校方,並享受大學公民權;大學實行超然的總務管理;大學校長及教授僅負責學術性工作而不理庶務等。
在柏林大學建立後,又有不少大學是仿照柏林大學進行整頓和新建的。
3.1848年後德國教育的停滯和倒退
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後,德國教育也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現象。教育部改為精神教育及醫學事務部,幾任教育部長不信任教師並厭惡「全面教育」。1849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普魯士的師資培訓學院召開的教師會議上,怒氣沖沖地指責教師,要他們承擔1848年發生革命運動的全部責任。政府認為不能使平民什麼都知道,要降低教師的學識水平和初等學校的標准。1854年普魯士政府頒布關於師范學校和國民學校的法令,規定小學全部由教會管理,教學內容以宗教為主,其餘科目被削減到最低限度。在中學里,強調宗教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只集中學習一門學科,最好是古典學科,文科中學的教學計劃中取消自然學科,實科中學中增加拉丁文和神學。在大學里解散了學生協會,解聘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教授,對大學實行嚴格的管理。1848年以後,德國整個教育領域充滿了民族主義、沙文主義和普魯士國家專制主義精神,這些大大妨礙了德國教育的發展。
Ⅳ 德國的教育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嗎
德國,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教養兒童寫進憲法的國家。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德國的教育確實值得推崇。
結語
贏在起跑線,真的就是勝利嗎?看起來並不是,多少早早被沉重課業壓垮了笑臉的孩子最後厭倦了學習?為什麼不嘗試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呢?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自己探索學習,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Ⅳ 德國的教育方式與咱們的有什麼不同
轉眼間,來德國已經兩年了。記得剛來德國的時候,一點德語都不懂,和同學們都是用英語交流,其實那個時候最驚訝的還不是德國大街上人少或老師的上課方式,而是這邊課堂上舉手都是只舉一個手指頭,拍手時都是敲桌子,所以每天都會看到一個奇怪的「壯舉「,全班都一臉嚴肅的敲桌子。後來慢慢開始聽得懂課後,就發現德國這邊的教育方式和國內很不一樣,從教學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教學方式上多種多樣,比較多採用的方式是關於一個題目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後分小組到台前來演講,或是關於一個題目提出同意或反對意見,兩邊進行辯論。在另一些學科,比如德語、歷史,老師習慣就一個題目給出不同的說法,同學們下座位輪流看,然後站到你最滿意的句子或說法後,然後說出理由。( 這就是在波茨坦席勒文理高級中學里小班的好處,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由此可見,在德國的學校,平時上課的成績是很重要的,佔到總成績的一半,部分理科甚至佔到70%。咱們中國學生的通病是口語表達問題,可能是膽怯,怕鬧笑話,當然本身的德語水平也不如人家其它的德國同學,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幾個: 首先要大膽,這里的德國學生,尤其是文理高級中學的學生素質普遍比較高,他們理解你是一個外國人,是不會特別取笑你的; 然後就是上課前做充足准備,來回答老師上一節課留的問題,或提前詢問老師下節的授課內容或課程安排; 最後的方法是學期開始或學期中間向老師要一個演講題目,演講也是德國教育或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年級的升高,演講的部分在分數里占的比例就會越來越大,到大學更是,這就很好的鍛煉了你的自學和自己找資料的能力,一個你可能完全不了解的題目,要自己上網,查書,先看中文再看德文慢慢弄懂,再給同學們很好的不乏味地表達出來。一個小的建議,最好在學期開始或中間要求演講,因為到了學期末各科考試時,你沒有時間准備,而老師也不好安排時間。還有就是上課內容的不同: 這邊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圖書室,每個學期發課本,不需要自己買,課本大多很厚,印刷精良,學期結束再還回去,供下一屆學生使用,所以大多時候課本不是最重要的,老師會發上課需要的材料來講,所以同一所學校,不同老師的授課內容也都是不同的,遵循一個大概的教學大綱就可以了。很多同學在中國習慣預習,在這邊你想預習都不知道該預習什麼,可能今天老師在車上看了份報紙的內容不錯,那今天上課就討論這個內容。考試,尤其是文科,普遍是給一篇文章來發表評論。國內語文考試總強調作文占「半壁河山「,這邊「整個江山「都佔了。所以你即使在國內學過德語,來這邊也都要有一段很長的適應時間,要想盡快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看電視,而且效果真的不錯。德國電視沒有字幕,開始可以先買DVD,有德語字幕,先看一遍中文的再看德文的,就會很好理解,之後再看德語電視,對發音、口語表達、聽力都很有幫助。總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學習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還要面對一門全新的語言,不過不要著急,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改變的。
Ⅵ 德國的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德國的教育體制是其以人為本、終生學習。德國教育體制不屬於英美所謂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識教育。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學教育,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就可以選擇進入應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簡稱FH)或者大學(Universität,簡稱Uni)繼續學習。
德國作為一個由16個州(邦)組成的聯邦制的國家,每個聯邦州都享有所謂的「文化主權」(Kulturhoheit),負責各自的教育政策。盡管存在差異,但所有的聯邦州的教育體系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結構。
Primarstufe基礎教育
德國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為小學Grundschule,凡是滿6歲的兒童就必須入學,這是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德國多數地區實行四年制,柏林與勃蘭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國小學生在四年級以後就要面臨人生的第一個拐點,分流到不同中學,能上哪種中學很大程度要看老師的推薦信,而老師的推薦信則會依據學生的成績。所以可以說,德國的競爭從小學就開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學初級
小學畢業後的教育階段,主要分為四個類別:
職業預校(Hauptschule)這個方向以職業教育為主,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
實科中學(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職業需求為主,可選擇繼續升學;
文理中學(Gymnasium)通過高中畢業Abitur,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大學。
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綜合中學,將以上三種形式歸集在一起,畢業後通過獲得不同的文憑進行升學。
SekundarbereichII中學進階
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學高年級和雙元制的職業教育。在文理中學高年級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憑,也因應社會工作需求,提供各種相關於職業的重點科目培養。
如:以科技教育為主軸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經濟領域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還有高級專業學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畢業的高中生領取高中畢業文憑Hochschulreife。
Tertiar bereich高等教育
德國高等教育我們的中國家長就比較熟悉了,即便在國內,也有不少學生在高中就准備到德國留學。這些大學主要分三類:
綜合性大學(Universitet)這類大學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強調系統的理論知識。此類院校可授予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 schule)這類大學偏重於實踐應用教育,學生通過4至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
藝術院校(Kunsthoch schule)這類大學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其中包括音樂學院、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等。
德國教育體系嚴謹且多樣化,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機會均等也是德國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國完善的社會保障和嚴格的稅收制度使得受教育的機會遍及德國社會各個階層。無論是一名工廠員工,還是大型企業高管,子女都可以在德國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另一方面的平等體現在德國教學的均質化,在各類高校排名中,德國高校雖說不在前列,但集中扎堆在前500名。將教育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在中小學也是如此,在同類型的學校間沒有巨大的優劣差別。
高質量的學術水平、均質化的教育理念、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等特點讓德國的教育體系為世界所承認,也是使德國成為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家的重要原因。
Ⅶ 德國人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教育問題是他們最頭疼的。而令我國家長最頭疼的就是讓孩子適應我國的應試教育,能夠看到各種試卷時都能精準作答,並且在這種選拔方式中脫穎而出。
而在這種教育觀念當中,所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只是考試的工具,他們並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所以,我們才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很多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後,步入社會,卻什麼都不會,甚至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其實,我國父母的這種教育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歷史的文化所導致的。而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一方面強迫著父母這樣做,雖然這種教育觀念有很多弊端,但是他還是適用於我國社會發展的情況。只是我們要充分了解到我們固有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在注重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在其它方面的發展。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一味地只看孩子成績了,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父母的這種教育觀念,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Ⅷ 德國人怎樣教育孩子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
徳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占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1.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
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碟,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盡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
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 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2.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
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
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Ⅸ 德國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你並非一定要得第一」 德國父母很關心孩子的成績,但是他們不希望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他們不會把分數看得比孩子、比實力更重要。從另一方面說,德國人比較注重從情感上渲染孩子,他們很關心孩子,從小就使孩子感受到愛,每次都會鼓勵他們去做,做得更好。當孩子成績不好或是行為不良時,他們會很認真地去和孩子探討原因,積極從孩子的觀點去考慮問題,而不會用給孩子施加壓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來自德國,現在北京大學讀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說:「我的爸爸很早就讓我知道:我並非一定要得第一。在我失敗時,他總是很平和地告訴我,他認為我比成績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確很希望我能夠有好成績」。 里求說,「他們把孩子置於成績的上面,而不是成績要比孩子重要。」20多年裡,他發現德國人十分善於在家庭中營造一種教育的氛圍。就以里求來說,他的爸爸是一個司機,媽媽是一個公司里的職員。小時候,他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是里求父母並沒有因此而不再愛他。里求記憶最深的是,小學的第一次考試他沒有及格,到家後,他媽媽知道了他的成績後,並沒有罵他,更沒有打他,而是問他是不是感到功課太重了。她還去學校找了老師,從此之後她更關心裡求,如果里求有什麼問題,里求媽媽總是和里求一起解決而不是責罵。里求說:「我考試就像是我們一起去考試。」里求還說他的同學里很少有因為成績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責罵的。 「不會對我發脾氣」 德國父母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動性和自覺性,比如做作業,孩子不會,父母只會鼓勵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絕對不會輕易說出答案。里求說:「在我家,從我上學的第一天起,家裡就有一個書房,專門為我留著。由於工作原爸爸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他從來不會因心情不好對我發脾氣。他常常告訴我:「你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但是要自立,不要過於依賴他人。」里求在德國讀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之後,考上了柏林大學,之後又來北大留學,他的父母一直都支持他。 里求說:「我有今天,完全是父母對我的家教的結果,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樣。」 「從小讓我作決定」 特斯,北大哲學系的大三學生,來自德國法蘭克福。今年24歲的特斯成績優秀。特斯說:「我的父母自小就讓我作決定,他們總是告訴我說,我有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可以選擇一邊讀書一般學習音樂,也可以選擇去做運動員,反正我的人生是我自己決定的,他們只給我指導意見,有意無意之中向我灌輸責任感的重要性。而他們也會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媽媽在麵包房裡工作,每天都在家裡把黑面發酵,這么多年一直都很敬業,也從來不會占麵包房的小便宜。就是她的這份責任心感染了我。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得給孩子做榜樣」 一位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說了一件讓他感觸最深的「小事」:「在德國過馬路,人們絕對是按人行橫道上紅綠燈的指示行事的,但是,有一天傍晚,我在萊比錫火車站發現兩個當地的年輕人違章過馬路。當時人行橫道的紅燈亮了,盡管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但人們都站在原地不動,只有那兩個人猶豫了一下便跑了過去。我甚至有點「興災樂禍」地對我的德國同學裴海麗說:「你看,德國也有行人過馬路不守規矩的。」然而,她的回答足足讓我回味了好半天:「其實,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做的,如果當時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的話。不過,在一種情況下我是絕對不會違章過馬路的,不管當時有沒有車,這就是當我的身邊站著孩子的時候。我得給他做榜樣。」實在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