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德國是議會共和制國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共和制,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由於聯邦參議院由各州政府指派州政府成員組成,聯邦議院是唯一經民眾直接選舉產生的聯邦國家機構。
作為國家政治權力中樞,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執行,選舉聯邦總理等國家機構負責人,監督聯邦政府工作等,通常每4年選舉一次。
歷史沿革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
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德國
Ⅱ 德國現今政體是
德國的政治制度 德國自1949年起是一個採用議會民主的聯邦制國家,聯邦擁有一個兩院制的議會,各州有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上高度的獨立主權。 德國的國家元首是聯邦總統(Bundesprsident),任期5年,由聯邦大會(Bundesversammlung)間接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聯邦議會(Bundestag)議員以及同樣數目的各州代表組成,專門選舉國家的元首。總統的權利受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都是象徵性的。 德國聯邦議會由兩院組成,兩院一起組成了德國的立法機構。聯邦議會現擁有598席,代表由直選或間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設有聯邦議會會長(Bundestagsprsident)一人,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僅次於聯邦總統的第二高地位。聯邦參議院(Bundesrat)擁有69席,代表則來自16個聯邦州(Bundeslnder),參議院主席(Bundesratsprsident)由州總理輪流擔任,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第三高地位。 德國總理(Bundeskanzler/in)雖然在國內外禮儀上僅享有第四高地位,卻是德國聯邦的政府首腦。總理往往是議會多數黨的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聯邦政府設副總理一人,目前由外交部長(Auenminister)兼任。現行的基本法(Grundgesetz)力圖避免重蹈魏瑪共和國的覆轍,規定了例如總理的間接產生、政黨必需獲得5%選票或3個直選席位才能進入議會、只有下院全體議員都同意繼任者之後才能免去總理、軍隊除救援外不許使用於國內事務等等。也正因為如此,到目前為止的歷屆德國政府都是聯合內閣。此外基本法中的1至20款(「人的尊嚴不可被侵犯」等)被看做是不許被更改的部分。德國聯邦的憲法體制(Verfassungsrecht)由基本法、統一協議(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國際協議組成,各州另外有自己的憲法,但受聯邦憲法體制約束。 德國擁有一個分立的聯邦司法系統,且違憲審查權採集中制,故設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行政法院、聯邦最高普通法院以及對財政、勞工以及社會議題方面有管轄權的法院。又因為德國為歐洲共同體的成員,歐洲法院(Europischer Gerichtshof)的判決對其有拘束性。,各州另外設有州憲法法院(Landesverfassungsgericht)。公民在充分理由情況下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撤銷或廢止政府行政的行政行為,通過憲法訴訟解除政府立法,通過歐洲法院確保歐體與歐盟條約適用的一致性,這樣就確保了憲法解釋的統一性、歐盟條約在全歐洲解釋的統一性並保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
Ⅲ 德國政府的組成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是德國的根本大法,它確立了議會共和制、聯邦制和多黨制的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德國實行議會內閣制,聯邦總統是國家「虛位元首」,沒有獨立行使權力的職能;聯邦行政權力集中於以聯邦總理為首的聯邦政府;聯邦總理是行政首腦,聯邦政府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聯邦議會是德國的最高立法機構,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的職權主要是制定和通過法律,並監督政府,聯邦參議院是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的參議機構,負責在聯邦立法創制和審議中,特別是涉及州的有關權益方面的立法時維護州的利益。聯邦司法權由聯邦憲法法院及其他聯邦高級法院行使。德國實行多黨制,主要由聯盟黨或社民黨組成執政聯盟輪流執政。
聯邦總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德國政府體制是議會內閣制,總統是「虛位元首」,是國家權力象徵性的代表。
德國聯邦總統的選舉實行間接選舉制,總統由聯邦大會選舉產生。總統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但以一次為限。
聯邦總統的職權實際上不過是對法律、法令、委任和各種文件進行例行公事的簽署和頒布,以及代表國家進行主持禮儀、禮節等國事活動。
聯邦總統作為「統而不治」的人物,其權力完全是形式上的,但他的政治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
德國聯邦議院是整個聯邦政府體制中唯一由民選產生的機構。聯邦議院議員的選舉制度被稱為「多數代表與比例代表混合制」。
聯邦議會是聯邦德國的最高立法機構,聯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的法定議員人數為656人,每次選舉後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增減。每屆聯邦議院任期4年,屆滿全部改選。聯邦參議院實際上是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的聯邦參議機構,其議員不是由普選產生,而是由16個州的州政府任命其政府成員作為代表組成的。參議院現有席位共計68席。
德國聯邦參議院設置的目的在於使聯邦各州得以參與聯邦立法和行政事務,因此它被賦予了相應的職權,這主要表現在它可以積極參與聯邦立法和聯邦行政,主動協調聯邦與州的關系等方面。
德國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各部部長組成,聯邦總理是聯邦德國政府首腦,是國家行政機構的最高領導人。聯邦德國實行議會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聯邦議院多數黨領袖,或占優勢的政黨聯盟中主要政黨的領袖擔任。內閣總理組織政府,政府對聯邦議院負責,聯邦議院可以對政府提出「建設性不信任案」迫使內閣總理辭職,政府也可以提請總統批准解散聯邦議院重新大選,再由新產生的聯邦議院選出新的內閣總理重新組織政府。
聯邦總理人選形式上由聯邦總統同聯邦議院中各議會黨團會商提名,然後由聯邦議院全體大會不經過辯論即投票選舉,凡得法定過半數票者即當選。聯邦總理作為政府首腦,是聯邦德國國家機構中最有權力、最有影響的關鍵人物。聯邦總理是內閣向聯邦議院負責的唯一代表。
聯邦德國中央政府機構的設置包括內閣機構、聯邦總理辦事機構和聯邦政府各部三種類型。聯邦行政系統設置的最高職能機構是內閣,內閣作為聯邦行政系統的最高機構,權力很大,職權范圍也很廣泛,但內閣並沒有自己的辦事機構。。
德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極為廣泛,它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有權管轄內政、外交、國防、財政、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的事務,並作出決策和行使執行權。聯邦政府還擁有立法創議權和立法最後審核權。
德國聯邦法院系統由三類法院構成,即:普通法院、專門法院和聯邦憲法法院。
普通法院共分四個層次,地方法院、地區法院、上訴法院和聯邦法院。地方法院是法院系統的基層單位,地區法院是地方法院的上訴法院,負責審理不服地方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也對某些較大案件進行初審。地區法院以上是州上訴法院,它們除受理叛逃案件和反對憲法的案件外,一般只接受上訴案件,分設民事、刑事兩庭。普通法院的最高審級法院是聯邦上訴法院,主要是審理上訴案件。
德國各專門法院是根據聯邦立法逐步建立的,現設有聯邦行政法院、聯邦財政法院、聯邦勞工法院和聯邦社會法院等專門法院。
Ⅳ 德國是君主立憲制還是民主共和制
德國是議會共和制國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
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4)德國政府是什麼國家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
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德國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
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
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
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
Ⅳ 德國現在的政體和國體是什麼
德國的政體為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共16個州,每個州有自己的憲法、議會和政府
http://mch.chinajob.com/mch_kaocha/content.php?id=12741433
Ⅵ 現在德國是什麼政治體制
德國是議會制共和制國家。聯邦制是若干個單位聯合組成的統一國家。立憲制就是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為,
Ⅶ 德國政體的名稱是什麼
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部長若幹人組成,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德國被公認為歐洲四大經濟體當中最為優秀的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是當今歐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強國。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同時在醫學研究、技術創新等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990年10月3日,冷戰以來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
Ⅷ 德國政府是怎樣產生的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共和制,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其中,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目前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和社會民主黨即為聯合執政形式,由於兩黨是德國最大的兩個政黨,該聯合執政形式也被稱為"大聯合政府"。
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的是,德國的總統不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而是由五年召開一次的聯邦議會和聯邦參議院全體成員選舉產生。根據德國憲法規定,凡年過40歲的德國公民都有權競選國家總統一職。作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統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成為德國內政及外交方面的形象代言人,要為政府首腦——德國總理,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的選舉、任命及解職進諫獻策。在特定的情況下,德國總統也可以解散德國議會,決定聯邦法官的任免。聯邦法律也只有通過他的親筆簽字方能生效。聯邦大會由603名聯邦議會代表以及603名參議院代表即各州議會代表組成,每個州選出的代表人數同各州人口多少成正比,各黨派參加聯邦大會的人數取決於該黨在州議會占的比例。
在德國,人們享有平等,自由,無記名的直接選舉權。每一名選民有兩張選票,第一票投給所在選區的代表,第二票投給某個政黨,這一政黨將從黨內比例代表名單中選擇人選擔任議會議員。
598個聯邦議會席位中有半數席位是通過選民對政黨的選擇(第二張選票)確定的,另外半數席位則是由選民對選區的代表選擇(第一張選票)決定的。因此政黨在選舉制度中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聯邦議會議員的黨籍反映了選舉人的選擇。為了防止一些小黨進入議會,保證大黨執政,在選舉制度中有一條重要規定,即所謂的5%條款。 德國的選舉制度使一些規模較小的政黨難單獨執政。通常來說他們會與其他政黨組成執政聯盟。執政聯盟會在大選前發表聯合聲明,讓選民們了解其所支持政黨的合作夥伴。
Ⅸ 德國地方政府的構成及其職能~~~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6個州組成,其中包括3個城市州(柏林、漢堡、不萊梅)。德國政府機構分為三級:聯邦政府(Bund)、州政府(Land)和地方政府。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行政權力集中於以聯邦總理為首的聯邦政府。立法權歸聯邦議會。司法權由聯邦憲法法院及其它聯邦高級法院行使。
德國地方政府的層級包括縣(Kreis)/非縣屬市(Kreisfrei Staedte)(這兩者平級)、鎮(Gemeinde),其中,鎮分為:鄉鎮(Landgemeinde)和城鎮(Stadtgemeinde)。地方政府遵循自治原則。各州的縣、市鎮必須通過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的投票選舉代表機構,在規模小的市鎮可直接組成市(鎮)民大會。保障市鎮在法律范圍內自行負責處理地方事務的權利。聯合市鎮在其法定任務范圍內,依照法律規定也享受自治權利。 在實行聯邦制的德國,地方自治是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徵,地方自治的地位受到聯邦憲法和州憲法的保障。
根據德國基本法,各州政府有權自行訂定其基層組織法,因此,各州的基層組織的規則存在很多差異。不過,一州之內的基層組織基本上是統一的。德國基層的市鎮體制保持著多樣性的特色。市鎮是德國最基層的地方自治單位。它不是州政府的下屬行政單位,而是組成縣的自治機關。德國各州的市鎮自治體制存在很大的差異。從治理結構上看,大體上存在四種類型的市鎮自治體制,即德國北部的市鎮議會體制、德國南部的市鎮議會體制、萊茵河流域的市鎮長制,以及市自治機關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