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末年購買德國的四艘巡洋艦多少錢
「定遠」、「鎮遠」屬同級艦,鐵甲艦(steel battleships) 每艘造價620萬馬克,由德國坦特伯雷度(該地二戰後劃歸波蘭,現名什切青(Szczecin))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建造的7000噸級的一等鐵甲艦。分別為定遠號及鎮遠號,為大清國北洋艦隊的主力艦。1881年開工,同年12月28日「定遠」艦下水,次年11月28日同級「鎮遠」艦下水;「定遠」、「鎮遠」兩艦於1884年竣工,定遠艦花費約140萬兩白銀,鎮遠艦花費約142萬兩白銀。1885年二艦駛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師。二艦當時堪稱「亞洲第一巨艦」。1885年二艦駛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師。
經遠、來遠裝甲巡洋艦(steel armoured cruisers) 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造價共計1739761兩銀,二艦為同級姊妹艦,"經遠"於1887年1月3日下水,"來遠"於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艦與"致遠"、"靖遠"、"左一"一起回國,加入北洋水師。
2. 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輕型護衛艦,巡邏艇(軍用)這些軍艦類型是根據什麼劃分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在50年代以前導彈沒有發展起來時戰斗艦艇的分級很明確,各國標准也差不多,主要以噸位和火力為分割標准,50年代以後,此標准日益模糊,各國的標准都有不同。所以某些艦有些國認為是巡洋,有些則叫他驅逐艦
以二戰為例
戰列艦:一般在30000頓以上,主炮一般在360以上(某些條約艦的口徑會小些,但也會在320以上),艦隊主力
戰列巡洋艦:此艦型標准較為模糊,總的來說噸位介於巡洋艦與戰列艦,「巡洋艦的防護,速度:戰列艦的火力」,不過很快被認為不實用而淘汰。英國的「胡德」號就是戰巡
重巡洋艦:10000~15000噸左右,主炮在200MM以上300以下(8英寸炮以上)
輕巡洋艦:5000~10000噸左右,主炮在200MM下150MM以上(8英寸炮以下)
任務:防空,保護主力艦(戰列艦,航母)只不受驅逐艦的魚雷攻擊,遠洋護航(輕巡洋艦),遠洋破襲(重巡洋艦),攻擊敵主力艦(重巡洋艦),作為主力艦使用(重巡洋艦)
驅逐艦:1000~5000噸主炮在150MM倒100MM(多數為125)
任務:防空,反潛,佈雷,預警,對敵主力艦進行魚雷攻擊,近海巡邏,遠洋護航(3000噸以上由遠洋能力的)
護衛艦:1000噸以下,分類比較雜,種類多,武備也各有不同, 沒有輕重之分通稱護衛艦。
主要任務:反潛,佈雷,預警,近海巡邏,近海護航。
潛艇則以噸位和巡航距離來分類,分倆類,一類是大型遠洋潛艇,其噸位大,巡航距離遠(二戰日本潛艇多數是這類);一類是近海小型潛艇。其噸位小巡航距離近(德國的主力U艇型號Ⅶ型和ⅩⅩⅠ型,ⅩⅩⅢ型,就是這類)
3. 巡邏艇的巡邏艇介紹
台海軍光華3號計劃巡邏艇,首制艦錦江號於1993年開工,1994年入列海軍,到2000年7月共建造了12艘。錦江級艦的大小類似小型護衛艦,在台灣海
軍中稱為近海護衛艦。
錦江級艦滿載排水量680噸,全長61.4米,寬9.5米,吃水2.9米。主機為柴油機,雙軸,功率14800千瓦,最大航速25節。裝備有先進的熱成像搜索系統、聲吶及4枚雄風I反艦導彈、40毫米防空快炮、20毫米機關炮、300磅TNT深水炸彈以及Mk6型水雷施放軌等,可擔負支援大型戰艦、護漁、反潛、布雷及近岸巡邏等多種任務。 滿載排水量:850t。艇長:64.5m。艇寬:17m。吃水:3.8m。航速:53kn。
續航力:600nmile/5Okn,2500nmile/12kn。人員編制:35人。
動力裝置:CODOG。2台燃氣輪機,功率40.6MW;2台柴油機,功率7.4MW;2台噴水推進器;2台輔助柴油機;2個布置在可伸縮吊艙內的螺旋槳。
導彈:2座四聯裝SS-N-22曬斑艦對艦導彈(3M-82白蛉),主動雷達尋的 一種新型的、無人駕駛、智能、高速的搜救巡邏艇,採用程式控制和遙控相結合的控制系統,自動將落水者救回的小艇。
搜救巡邏艇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1、海上救助落水人員,如軍艦作戰時,遠洋船舶遇難有人落水時等,特別是在比較惡劣海況,人工救助艇力不能及的環境下;
2、海灘、海邊浴場外圍的巡邏,取代人工監視,防止遊客在離海岸較遠處溺水或被浪卷離海灘;
3、海岸自動巡邏守衛功能(軍用);
4、夜間搜救落水者時,用智能艇的紅外線探測能很方便地確定目標位置;
5、其它海上作業(如海洋平台)配備作為救生裝置。
採用了很多現有成熟技術,參考了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了問題的特殊性,有針對性的對解決方案進行了最大的合理的簡化和創新。 從艦艇、岸上或飛機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對海作戰的主要武器。通常包括艦艦導彈、潛艦導彈、岸艦導彈和空艦導彈。常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斗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採用自主式制導、自控飛行,當導彈進入目標區,導引頭自動搜索、捕捉和攻擊目標。反艦導彈多次用於現代戰爭,在現代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艦艇導彈是蘇聯於50年代中期裝備軍隊的SS─N─1型導彈,它是大型艦艦導彈,可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核彈頭當量為1000噸級,主要用於攻擊航空母艦等大型水上目標。但大多數艦艦導彈是中小型的。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級導彈快艇發射蘇制SS─N─2「冥河」式艦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埃特拉」號驅逐艦。這是艦艦導彈擊沉敵艦的首次戰例。
1982年6月12日在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戰爭中,阿根廷發射岸基飛魚(MM-38)反艦導彈擊中英國格拉摩根號導彈驅逐艦,還用機載飛魚反艦導彈,擊沉英國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 在過去10年中,西方國家在反艦導彈的發展方面,主要是對現有的亞音速導彈,如美國的捕鯨叉、法國的飛魚、德國的鸕鶿、以色列的迦伯列和英國的海鷹等,進行改進。改進重點放在軟體和新型導引頭的研製方面,以提高導彈在硬殺傷和軟殺傷對抗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而在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製方面,卻沒有什麼進展。不過,如果法德的新一代反艦導彈(ANNG)研製計劃得以繼續實施,這一局面可能會有所改觀。
與西方國家相反,俄羅斯在反艦導彈的研製方面側重於大型的超音速導彈,如恆星設計局的Kh31空艦導彈、彩虹設計局的3M80艦艦導彈以及Kh?15空艦導彈。許多這些導彈在10多年前就已服役。
近來,西方國家的反艦導彈研製方向有所變化。作戰目標轉向對付距海岸極近的艦船,在性能方面注重發展和提高目標分辨能力、敵我識別能力、作戰破壞評估能力以及使用多枚導彈同時攻擊目標的飽和防禦和再次攻擊能力等。
西方的導彈製造商對超音速和亞音速兩種反艦導彈的優劣看法不一。瑞典的薩伯動力公司認為,超音速飛行有很多優點,它可以減小中段誤差,命中概率受目標運動的影響也較小(這兩項與導彈的飛行時間成正比),可提高遠距離目標捕獲概率,縮短目標的反應時間。而美國麥道公司卻不贊成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超音速飛行雖有上述優點,但同時也有不少缺點:超音速導彈的重量和成本增加了;由於超音速飛行,彈體氣動熱和熱噴管使其有很明顯的紅外信號特徵;轉彎半徑很大,再次攻擊能力差;抗電子干擾性能較差等。例如,將飛行速度2馬赫的超音速導彈與飛行速度08馬赫的亞音速導彈相比,就抗電子干擾性能而言,超音速導彈的干擾和制導數據的可用處理時間比亞音速導彈要少60%。盡管這兩種導彈對付普通干擾技術的性能差不多,但是,由於前者的飛行速度是後者的兩倍多,因此其信號和制導數據處理速度必須也要快兩倍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超音速導彈的抗干擾性能就比不上亞音速導彈。
麥道公司稱,超音速導彈只能通過增加燃料來加大射程,而這樣重量就會增加;如果靠減小戰斗部的尺寸來增加燃料貯量,那麼就會使導彈的殺傷力下降;如果採用高?低飛行剖面提高升阻比來減小燃料的消耗,卻又使導彈容易受到目標防禦系統的攻擊和被及早探測到。此外,從生產的角度來看,生產超音速導彈,需要高速飛行所需的新型材料,其規格要求嚴,公差小,從而降低了生產率,也增加了成本。不過,據信麥道公司在80年代末研製過捕鯨叉導彈的一種超音速型,其射程是現有捕鯨叉導彈的兩倍。 美國海軍已投資生產了約3000枚亞音速的捕鯨叉導彈後,最近又將興趣轉向了該彈的改進型上,主要目的是將其用於近海作戰。從水面艦船和潛艇上發射時,捕鯨叉導彈帶有固體助推器以提供初始速度。助推器中裝固體復合推進劑,約工作2?9秒,產生53千牛的平均推力。在助推器分離後,捕鯨叉導彈的渦噴發動機自動點火,導彈降低飛行高度。該彈通過中段制導系統和末段主動雷達制導以高亞音速飛向目標,其高爆戰斗部重221?6公斤。據美國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的反艦武器計劃負責人稱,美國海軍對捕鯨叉反艦導彈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導彈的生產並沒有停止。目前有24個國家的海軍選擇了捕鯨叉導彈,該彈仍在以低速率進行生產。美國海軍現有的捕鯨叉導彈為1?C型。將1?C型改進成1?D型的需求已無限期推遲。目前已製造了10枚1?D型捕鯨叉並已完成圖11?D型捕鯨叉反艦導彈正在進行發射試驗了作戰評估。
1-D型捕鯨叉(美國海軍所給代號為RGM?84F)主要是在制導和控制上進行了改進,使其具有再次攻擊能力。1?D型捕鯨叉導彈增加了一個0?6米的燃料貯箱,射程增加了一倍,這樣可使載機(艦)具有更遠的防區外發射距離。1?D的再次攻擊軟體已用到了1?G型捕鯨叉上。盡管目前美國海軍還沒有1?G改進計劃,但對提高捕鯨叉導彈近海攻擊能力進行評估的多項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在近海作戰時,需要提高反艦導彈的目標選擇和分辨能力以及抗干擾能力。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的巡航導彈計劃辦公室招標研製更適於近海作戰的導引頭以替換捕鯨叉導彈現在使用的J波段主動雷達導引頭。共有8家廠商參加了投標,提出了多種導引頭方案,其中包括紅外成像、毫米波、改進型雷達和激光探測測距儀等。這些導引頭能大大提高導彈的目標解析度。
據稱,目前正在考慮將全球定位系統(GPS)用在捕鯨叉導彈上。使用GPS有兩個優點:一是由於GPS數據非常准確,可以減小導航誤差;二是可「高度同時地」齊射多枚導彈對付一個目標。
麥道公司在研究一種新導引頭的同時還正在為捕鯨叉導彈研究一種新的信號處理器。這種信號處理器可以提高導彈的目標解析度和抗電子干擾能力。另外,美國的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還在研究為捕鯨叉導彈加裝數傳線路的可能性以及發展垂直發射捕鯨叉的可能性。
美國工業界將捕鯨叉的下一種改型稱為1J型,而計劃行政辦公室則更願稱其為捕鯨叉2000。捕鯨叉2000可能將於2002年服役。對近海或停在港口的艦船的瞄準能力,已在從捕鯨叉發展而來的空射型防區外對陸攻擊導彈(AGM?84SLAM)的研製試驗中得到證明。SLAM導彈使用了幼畜導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和白星眼導彈的數據傳輸線路。利用紅外成像導引頭和數據傳輸線路,發射SLAM導彈的載機飛行員便可以選定所要打擊的目標並使導彈瞄向其最易受攻擊的部位。美國海軍的SLAM導彈采購計劃到1996財年末就將完成。實施過的SLAM反應增強型(SLAM?ER)計劃的導彈,其射程、戰斗部威力和戰術使用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由於美國的三軍聯合防區外攻擊導彈計劃的拖期和最終被取消(原因是已訂購的48枚導彈每枚約需花840萬美元,而原定的目標只有200萬美元),SLAM?ER被認為是近期內美國海軍對陸攻擊導彈的合適方案。最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麥道公司各得到一項合同,為美國空軍和海軍的聯合空面防區外導彈(JASSM)計劃進行方案論證和降低風險研究。
與SLAM和SLAMER不同,JASSM是從美國海軍的F/A18、S3C和P3C等飛機上發射,用來攻擊指揮控制中心和加固掩體一類的目標。目前還沒有打算研製艦射型JASSM。SLAMER計劃於1997年底裝備美國海軍艦隊,現有的SLAM導彈也都將改進成SLAMER。據麥道公司稱,SLAM?ER採用了基於多信道GPS和高速率陀螺(抗干擾性強)的導航系統以及可使現有導彈的射程增加一倍的平底翼。
SLAMER的主要任務是打擊陸上的固定和半固定目標(包括停在港口的艦船)。SLAM?ER已在海上進行了打擊艦船試驗,不過,由於它使用的是紅外成像導引頭,不如使用雷達導引頭的捕鯨叉導彈更適於執行這類任務。美國海軍的海上火力支援計劃共有三個方案,其中一個便是新型的艦射型SLAM,即海SLAM,另外兩個方案是攻擊標准和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海軍型。美國海軍的這項計劃旨在使其艦船具有對陸上目標進行遠程外科手術式攻擊的能力。 俄羅斯正在實施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計劃有多項,但有關的設計局大都不願透露詳情,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導彈並不是都能投產。據悉,恆星設計局的Kh?35導彈和彩虹設計局的3M80導彈是用來裝備俄羅斯海軍的烏達洛伊(Udaloy)Ⅱ級驅逐艦的。這兩種導彈目前已經投產並服役。俄羅斯的沖壓噴氣發動機導彈計劃很多,其中包括Kh?31、空射型3M80、阿爾法(諾瓦托爾設計局)以及X?15C等。艦射型3M80導彈已在俄羅斯和其它獨聯體國家服役多年並向伊朗出口,它被認為是西方各國海軍的主要威脅。3M80導彈的射程為120公里,巡航速度在2馬赫以上。
俄羅斯的機械製造科學生產聯合體根據與俄國防部簽訂的合同,正在實施阿爾法和雅克紅兩項超音速反艦導彈計劃。據該聯合體稱,雅克紅正在進行飛行試驗,飛行速度可達2.5馬赫。雅克紅導彈為艦射型,它帶有多通道雷達導引頭,能夠攻擊靜止和移動目標,戰斗部採用高爆裝葯。阿爾法(不要與諾瓦托爾設計局的阿爾法混淆)目前尚未開始進行飛行試驗,但已在包括蘇32FN海軍強擊機在內的一些飛機上完成了一體化試驗。阿爾法導彈是一種多平台系統,可從包括艦船甲板和18~20公里高空飛機在內的各種平台上發射。 瑞典的薩伯動力公司根據與瑞典國防物資局簽訂的一項合同,正在將現有的艦射型和岸防型1型RBS15改成2型,其目的是提高該彈的作戰能力和延長其服役期限。由於RBS15最初是為在瑞典沿海使用而研製的,因此薩伯公司認為它比捕鯨叉一類的導彈更適於近海作戰,因為捕鯨叉導彈主要是為了在遠海對付蘇聯艦隊而研製的。薩伯公司於1994年開始全面研製2型導彈。經改型的導彈預計於1999年底重新服役。
薩伯公司還與芬蘭海軍就改進其RBS15一事進行了初步接觸,不過改進的具體內容尚未確定。RBS15的空射型RBS15F根據另外一項合同也將進行改進,但改進的內容還處於研究階段。差不多在研製2型的同時,薩伯公司開始自己出資研製3型。3型主要是針對英國皇家海軍面面制導武器(SSGW)的需求而研製的。SSGW准備用來裝備地平線護衛艦。地平線通用新型護衛艦是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的一項聯合計劃,但三國海軍將不一定為該艦采購同一種反艦導彈。法國已有飛魚反艦導彈,並且法國從1997年起將與德國一起研製新一代反艦導彈。義大利有奧托馬特反艦導彈,並且正在考慮研製奧托馬特3型和泰西歐(Teseo)。 英國則還沒有自己的反艦導彈計劃,它從法國和美國購買了飛魚和捕鯨叉。據認為,英國宇航公司動力部目前無意對海鷹導彈做進一步的開發。與美國海軍一樣,英國皇家海軍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反艦導彈能夠進行近海作戰,並具有較高的目標選擇和分辨能力。
雖然薩伯公司已與英國工業界就共同研製3型RBS15進行了廣泛的接觸,但目前尚無結果。薩伯公司在導彈和飛機的共同研製方面與英國宇航公司動力部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但該公司卻與英國的GEC阿爾瑟姆公司達成協議,由後者為3型RBS15研製新的箱式發射裝置。
據稱3型RBS15增加了渦輪噴氣發動機燃料攜帶量,射程可達200多公里。該彈具
有較好的抗電子干擾能力,生存能力強,並有多種預編程彈道以躲避島嶼和海岸上的地形、地物。此外,它可以極低高度掠海飛行,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能進行規避機動和再攻擊。基本3型彈沒有另加GPS或數據傳輸線路,將來做進一步開發時可能會有。3型對導引頭信號處理器軟體進行了改進,這是為了提高目標分辨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3型RBS15還將採用飛越陸地所需的地形基準導航系統,這主要是因為最近瑞典皇家海軍曾表示對該彈的對陸攻擊型感興趣。這就需要研製一種新的導引頭。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靈活彈道的效能,提高在軟殺傷和硬殺傷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薩伯公司正在為3型RBS15研製新的導彈作戰規劃系統,使其具有任務規劃和決策支持功能。從長遠來看,研製垂直發射型和潛射型3型RBS15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挪威的康斯堡宇航公司按計劃已開始為挪威皇家海軍研製NSM導彈。NSM導彈將用來裝備挪威皇家海軍的新型護衛艦,研製周期預計4到5年,可能於2002年前後服役。如能按時完成研製工作,該彈還可能裝備挪威皇家海軍的新型快速巡邏艇。由於挪威國防預算的不足,岸防型NSM計劃被推遲了。據康斯堡公司稱,在適當的時候還將研製空射型。康斯堡公司此前曾與多家歐美公司就參與這一計劃進行了接觸。據信該公司最後可能將與法國宇航公司、馬特拉公司和美國的麥道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合作共同研製NSM導彈。
根據要求,新型快速巡邏艇露天甲板下的每部發射裝置上要裝載和貯存多達8枚NSM導彈,其射程至少為100公里,以滿足岸防導彈計劃的需要。挪威國防研究所從1992年起就已提出了用岸防型NSM替換挪威皇家海軍的127毫米和150毫米固定火炮。1993年12月NSM計劃得到了批准。與企鵝導彈一樣,NSM也將是一種發射後不管導彈。NSM與西方正在研製的另一種新型反艦導彈ANNG不同,它將使用由挪威國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研製的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NSM導彈選用紅外成像導引頭部分原因是因為挪威的企鵝導彈使用的就是一種稱為「半成像」的紅外導引頭。另外,挪威與大多數其它國家的海軍一樣,也需要一種適於近海作戰的反艦導彈,而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是不能擔此重任的。盡管一些環境因素(如高濕度等)會使紅外導引頭的性能有所下降,但在挪威這樣一個高緯度國家,這一問題並不嚴重。使用紅外成像導引頭還將使NSM比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導彈具有更好的抗干擾性能。企鵝導彈使用的是近程火箭發動機,而NSM則將使用帶常規助推器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挪威國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正在對所要用的發動機進行研究。 雖然法國海軍目前還沒有用新型反艦導彈來替換MM40飛魚的要求,但法國宇航公司稱已從法國的1997年國防預算中得到10億法郎(1?94億美元)的經費用於全面研製ANNG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
飛魚導彈的初始型號MM38於70年代初服役,現已被2型MM40取代。改進後的飛魚導彈使用了新的尋的頭、信號處理系統和制導計算機。這種導彈已裝備法國的新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並擁有大量的出口用戶。
現在的飛魚導彈已具有末段機動、掠海飛行能力並可進行「彈道管理」以掩飾所要攻擊目標的位置。有鑒於此,法國宇航公司認為沒有必要採用齊射方式攻擊目標,從而減少了水面艦船或岸防導彈連的導彈需求量。ANNG是法德聯合實施的超音速反艦導彈ANS計劃的後續計劃。ANS計劃由於法國國防預算的不足而被迫取消。在研製ANS時,據稱該彈具有超音速導彈所具有的一切優點,並且具有2型飛魚這樣的亞音速導彈的末段機動和抗電子干擾性能,而且其射程也比飛魚要遠得多。
目前法德兩國的海軍仍在就ANNG計劃進行磋商,但法國宇航公司相信該彈將於1997年開始進行全面研製。據稱,ANNG研製計劃的總費用約為20億法郎(3?88億美元),由法德兩國均攤。不過,直到2002年ANNG的初始生產費用才能到位。法國宇航公司和德國賓士宇航公司將ANNG的銷售目標瞄準了地平線新一代護衛艦和德國、西班牙的新型護衛艦。法國宇航公司相信ANNG導彈的速度、敏捷性、隱身性和抗干擾能力將使該彈的突防能力達到現有亞音速導彈的3倍,而該彈的戰斗部及其碰撞目標的動能可使其破壞力達到現有亞音速導彈的2倍。
奧托馬特導彈的射程達160公里,可算是一種遠程導彈。該彈的戰斗部重250公斤。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最近購買了義大利海軍的兩艘裝備奧托馬特導彈的護衛艦,使其成為第11個裝備這種導彈的國家。目前共有900多枚奧托馬特1型和2型導彈正在服役。 馬特拉防禦公司和奧托梅臘拉公司目前正在聯合研製3型奧托馬特導彈。3型彈的詳情尚未透露,但據認為該彈將採用新的導引頭信號處理器軟體和彈上計算機以及改進的導航系統。馬特拉公司已打算專門研究隱身技術使其成為降低被探測率和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種手段,並且很可能用於3型彈。如果馬特拉公司參與挪威的NSM計劃,那麼NSM導彈也可能會採用這一技術。3型奧托馬特的最大射程為180公里,最大速度為0.9馬赫。該彈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和多目標攻擊能力。作戰時可用該彈攻擊預先選定的目標。3型奧托馬特還具有障礙躲避能力。飛行彈道上有三個航線點,先進行掠海飛行,在末段接近目標時躍起,然後再俯沖進行攻擊。
據稱,3型奧托馬特導彈採用點射方式時,發射間隔為20秒;3枚導彈齊射時,間隔為3秒。目前奧托梅臘拉公司已經完成了3型泰西歐的可行性研究。3型泰西歐是奧托馬特導彈的一種更先進的後繼型號。該公司稱,研製工作將於1996年底開始。3型泰西歐的射程將超過250公里,具有多種隱身特性,並且將加裝數據傳輸線路和GPS接收機。該彈還將具有帶各國反艦導彈數據比較表航線點的可編程彈道。不過,更重要的是,奧托梅臘拉公司傾向於採用雷達和紅外成像雙模導引頭並正對用於陸上飛行的地形基準導航技術進行研究。
在3型泰西歐的可行性研究過程中,導彈的許多新特性都得到了驗證,其中包括紅外成像導引頭、GPS制導、新的末段機動能力以及在近海作戰性能等諸方面的改進。3型泰西歐是針對義大利海軍的需求而提出的。義大利需要一種新型的反艦導彈,這種導彈應具有較低的雷達和紅外特徵、很高的目標解析度、改進的戰斗部並且能在飛行過程中通過數據傳輸線路進行目標數據修正。技術要求中還規定這種導彈應具有近岸作戰能力和對陸攻擊能力。
4. 造一艘可畏級護衛艦需要多少錢
可畏級護衛艦每艘艦造價為1.67億美元
可畏級( Formidable-class frigate)就是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的改進版。
首艘由法建造,2005年交付新加坡海軍。其餘5艘以技術轉移方式由新加坡裕廊船廠建造,每艘艦造價為1.67億美元。後5艘被分別命名為「剛毅」號、「堅定」號、「不屈」號、「堅強」號和「無畏」號。所有可畏級艦都在2009年前已正式服役。
排水量:3600噸
主尺寸:長110米,寬16米.吃水6米
動力系統:4台德國MTU20V8000型柴油機,單台功率8.2兆瓦
航速:27節(50公里/小時)
續航力:4000海里/12節
乘員:85人
電子系統:無源相控雷達(同時跟蹤64個目標)+聲納系統+敵我識別系統
武裝系統:艦炮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超快速型
導彈4×八聯裝SylverA-50垂直發射系統模塊(裝填32枚Aster-15/30防空導彈)
4-8×魚叉Block1C反艦導彈發射器
近防2×MK-38 Mod2 25mm台風遙控武器站+4×12.7mm勃朗寧M2重機槍
魚雷2×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A-224SMod3白頭魚雷)
艦載機:一架 S-70B「海鷹」直升機
5. 德國2戰時期戰艦信息
俾斯麥級大型戰列艦2艘;(全部戰沉)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2艘;(一艘戰沉,一艘重創後報廢並作為封鎖船沉沒)
德意志級袖珍戰艦3艘;(一艘39年被迫自沉,兩艘45年在空襲中被擊毀)
德意志級前無畏戰列艦2艘。(均在45年被船員自沉)
另外戰前Z計劃建造6艘興登堡級戰列艦、3艘O級戰巡、12艘P級袖珍戰列艦。除去兩艘興登堡級1939年開工外全部取消建造計劃,而兩艘興登堡級也沒有下水。它們的艦炮完成後作為要塞炮使用。
德國還繳獲了一些外國戰列艦,包括義大利的2艘、蘇聯的1艘和法國若乾艘。這些戰列艦要麼被繳獲的時候沒有完成,要麼是自沉後打撈上來,只有一艘義大利舊戰列艦被捕獲時處於修理狀態。它們均沒有在德國海軍服役,大部分被德軍解體。
2巡洋艦
德國海軍擁有6級10艘巡洋艦在二戰服役: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5艘,完成3艘,LUTZOW賣給蘇聯參加了二戰(半完成狀態),賽德利茲改裝航母完成百分之95後戰爭結束。服役3艘中,一艘40年戰沉在挪威,一艘45年在空襲中被擊毀,歐根親王號於戰後的美國原子彈試驗中被摧毀。
埃姆登級輕巡洋艦1艘,45年空襲中被摧毀。
K級輕巡洋艦3艘,2艘戰沉於40年的挪威,1艘戰爭末期被重創後自沉。
紐倫堡級輕巡洋艦1艘,戰後賠償給蘇聯。
萊比錫級輕巡洋艦1艘,戰後於46年作為軍火銷毀船故意沉沒。
NIOBE號輕巡洋艦,一戰德國海軍的老船,在二戰德國海軍里服役很短。原是南斯拉夫海軍訓練艦,被義大利俘獲後成為輕巡洋艦,43年被德軍俘獲,由德國、克羅埃西亞海軍人員共同駕駛。43年底擱淺,次日被英國魚雷快艇擊毀。
德國Z計劃提出的M級輕巡洋艦共有18艘,但任何一艘都沒有完成。另外還有一個計劃是「SP」偵察巡洋艦/驅逐領艦,計劃建造22艘,除去SP1(Z40)開工外只有SP2、3的引擎完成。該計劃由於德國要建造驅逐艦而停止。
德國二戰還繳獲了其它一些巡洋艦,包括義大利海軍的2艘重巡洋艦、2艘防空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艘裝甲巡洋艦;法國海軍若乾輕巡洋艦、荷蘭海軍2艘輕巡洋艦(德國計劃叫「訓練巡洋艦KH1、2」)。這些巡洋艦的情況和俘獲的戰列艦相似,沒有在德軍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曾經打算把一艘俘獲的半成法國輕巡改裝成航母!當然了,這只是紙面上的計劃,從來沒有執行。
3航母
齊柏林級2艘,首艦齊柏林號,完工百分之85,安裝有火炮。45年自沉,戰後蘇聯打撈到列寧格勒作為靶艦擊沉。另外一艘沒有名字,完成百分之60後在船台解體。
賽德利茲號,原同名重巡洋艦,完成百分之95。
郵船改裝航母計劃,包括歐洲號、易北河號、格耐森諾號3艘郵船,計劃停留在紙面上沒有進行。不過日本倒把易北河號和格耐森諾號的同級郵船沙恩霍斯特號改裝成了一艘航母。
法國輕巡洋艦改裝計劃。
4輔助巡洋艦
德國海軍二戰改裝了10艘商船作為輔助巡洋艦,它們擊沉了100多艘盟軍商船,另外還包括澳大利亞巡洋艦悉尼號和1艘英國大型輔助巡洋艦。另外還有第11艘,原來是德國海軍魚雷艇訓練艦「梅爾斯堡號」,改裝沒有完成。
43年義大利投降,德軍繳獲了10艘前義大利海軍的輔助巡洋艦,但結局不詳。
第二部分:中型戰斗艦艇
1驅逐艦
德國海軍二戰投入42艘各種驅逐艦服役,包括:
Z級22艘;
改良Z級18艘;
俘獲自荷蘭的ZH1;
俘獲自希臘的ZG3;
戰後這些驅逐艦有15艘倖存,被賠償給了蘇聯、英國和美國。
德國Z計劃里有多達68艘驅逐艦,但二戰陸續提出的各種計劃所給的編號只到了Z56。一些德國驅逐艦在二戰末期很接近完成,如Z44、Z45、Z51和ZN4,但由於部件緊缺或者空襲和游擊隊破壞而沒有完成。
德國繳獲的驅逐艦很多,除去ZH1和ZG3,還有荷蘭的ZH2-3,挪威的TROLL、ZN4-5,法國的ZF2、4、7和許多義大利驅逐艦。其中挪威的TROLL和一些義大利驅逐艦也在德軍中服役,但是是作為「魚雷艇」而不是「驅逐艦」。
2魚雷艇(雷擊艦)
1923級6艘;
1924級6艘;
1935級9艘;
1937級12艘;
1939級艦隊魚雷艇15艘;
T107級4艘(一戰後殘余的德國魚雷艇,排水量700T)
T152級5艘(同上)
T196號(同上,排水量500T)
繳獲自挪威的4艘700T、2艘200T、12艘100T魚雷艇;
繳獲自荷蘭的TFA9號魚雷回收艇;
繳獲自丹麥的6艘200-300T魚雷艇;
繳獲自法國的3艘900T魚雷艇;
繳獲自義大利海軍的33艘魚雷艇(包括8艘前驅逐艦);
還有許多沉沒後打撈上的、或者半完工的驅逐艦和魚雷艇,由於太雜亂,不一一介紹。
3掃雷艦
二戰德國海軍擁有217艘自己建造的掃雷艦(排水量800-900T),30艘左右的一戰老式掃雷艦(400T)和繳獲自波蘭等國的一些雜牌掃雷艦。
1939級掃雷艦69艘;
1940級掃雷艦131艘;
1941級掃雷艦17艘;
1916級掃雷艦約30艘;
繳獲自波蘭的掃雷艦2艘;
繳獲自丹麥的掃雷艦2艘;
其它雜牌掃雷艦若乾艘;
還繳獲了一些自沉的掃雷艦,沒有服役。
4布雷艦和輔助布雷艦
戰前德國有一個計劃要求建造4艘5000噸的大型布雷艦,但39年計劃就取消了。二戰時期德國海軍利用繳獲的船隻或者本國商船改造了大大小小約20艘布雷艦。1940年入侵挪威時候德軍繳獲了挪威布雷艦「奧拉夫號」,改名為BRUMMER II,是二戰德軍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布雷艦。
下面簡介幾艘德國布雷艦:
路易斯皇後號,2000T,原德國小型客輪,39年改裝成布雷艦,裝備水雷200枚;
坦能堡號,4000T,前德國客輪,39年改裝成布雷艦,40年和另外兩艘德國布雷艦(一艘是漢斯施塔特·但澤號,還有一艘好像是PRESSUE)集體觸雷沉沒;
Xanten號,原德國海軍1915級掃雷艦,一戰後賣給羅馬尼亞,1941年德國海軍購回作為布雷艦使用。400T。
M6063號,前法國海軍岸防艦,德軍繳獲後先作為護衛艦SG13,後改裝為輔助布雷艦M6063,1944年沉沒在法國港口。
M6062號,前法國水果運輸船,德軍繳獲後作為護衛艦,後改裝為輔助布雷艦M6062,1944年沉沒在法國。
5輔助掃雷艦
德國海軍二戰投入了871艘各種輔助掃雷艦,基本上是使用大型漁船改裝,艦名和掃雷艦一樣M打頭,但一般名字是4位數,如:M1107、M1201等。如:M1107號,前挪威遠洋漁船,德軍於1940年繳獲後改裝為輔助掃雷艦。1944年護送一個船隊的時候被英國轟炸機擊中擱淺,後沉沒。戰後打撈解體。
6破雷艦
大型的在5000-7000T左右,小型的在1000-2000T左右。二戰合計有100多艘商船改裝為破雷艦,也就是艙內填滿塑料等物品,專門在船隊前面引爆水雷的艦船。毫不出乎意料的是,超過半數的船在值勤時沉沒了。
破雷艦的數據雜亂,而且只有一個數字作為名稱。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起所有小於3000T的破雷艦(都是二位數的名字)都統一加上一個「1」變成3位,如「45」號破雷艦,如果它小於3000T,就改名為「145」號破雷艦。
7浮動炮台
主要是德國一戰老爺艦或者繳獲的外國老船。二戰時一共有7艘浮動防空炮台和2艘訓練/防空/岸防炮台投入使用。大多數是以前的巡洋艦或者鐵甲艦。
8護衛艦
德國不像同盟國,他們往往使用掃雷艦、魚雷艇和巡邏艇進行護航,而驅逐艦和護衛艦都因為數量太少而盡可能避免這種事情。
F級護衛艦10艘,德國二戰唯一的正規護衛艦,從40年護航船隊進攻挪威來看,德國護衛艦是個失敗的設計,遠遠不如便宜而有效的德國M系列掃雷艦。該級艦二戰損失4艘。
SG系列護衛艦10餘艘,名義上是一個系列,其實是各種船隻的大雜燴,從900T的前法國通信艦到4600T的前法國水果運輸船,包羅萬象。它們中只有SG1和SG4生存到了戰後。
花級護衛艦3艘,PA1-3,繳獲自法國的半成品,德軍完成了其中3艘。它們在1944年的一次空襲中被全部摧毀了。
9火炮訓練艦
BREMES號,類似於一艘驅逐艦,參加了挪威戰役。1941年它護送著兩艘商船在夜晚被英國巡洋艦發現。該艦英勇戰斗使運輸船逃走,但它自己卻被擊沉。
BRUMMER號,3000T的大型訓練艦,挪威戰役被轟炸機擊傷後最終為英國潛艇擊沉。
其它小型火炮訓練艦,如繳獲自比利時海軍的一艘一戰德軍魚雷艇就被改裝成火炮訓練艦使用。
10炮艦和輔助炮艦
K1級炮艦,前荷蘭炮艦,全部3艘在完工前被德軍繳獲,於40年代陸續服役。其中一艘被轟炸機擊沉。
K4號炮艦,前比利時海軍護漁巡邏艦,完工前夕被德軍繳獲並服役。
OST號輔助炮艦,信息不詳,1944年觸蘇聯水雷沉沒。
WEST號輔助炮艦,同OST號。
11潛水艇和快艇支援母艦
包括18艘潛水艇支援艦、14艘魚雷艇支援艦和11艘掃雷艇支援艦,還有一些特種母艦。許多根據商船改裝,不一一列舉。
簡介一艘:魚雷快艇支援艦羅馬尼亞號,一艘6000T商船,1941年由德國海軍從羅馬尼亞租借作為輔助艦,42年購買後改裝為魚雷快艇母艦支援S系列魚雷艇在黑海作戰。
12其它艦艇
通信艦蟋蟀號,3000T的遊艇式軍艦,曾經作為德國總理座艦。二戰初期進行改裝以便佈雷。戰後賠償給英國。
指揮艦HELA號,2000噸,戰後賠償給英國。
聯絡艦BLITZ號,戰後賠償給蘇聯。
各種試驗艦。
靶艦黑森號等2艘,舊德國戰列艦,戰後賠償蘇聯。
戰斗機引導船KRETA和多哥號,都是商船改裝,加裝了雷達系統。多哥號是原德國輔助巡洋艦科羅內爾號。
各種小型水上飛機母艦,搭載2-3架水上飛機。
測量艦流星號,一戰德國殘余艦。
氣象船慕尼黑號等4艘,利用漁船和貨輪改裝的氣象船隻,其中薩克森號救援過俾斯麥號的倖存者。
第三部分:輔助艦
1醫院船.德國海軍二戰投入過54艘各種醫院船,分為大型和小型兩種。
2救護船,攜帶有一種飄浮在水面上、類似於小房子的船隻。不列顛戰役英國人發現過救護船拋入水中後被沖到英國海岸的這種船隻,它們是為了救助落水的德國飛行員而設計的。
3破冰船。
4油船。
5煤船。
6運兵船。
7水上飛機補給船。
8海軍拖輪。
9港務汽艇。
10海軍宿舍駁船。
11軍火船。
12供應船和補給船。
13院校帆船,倖存的4艘戰後賠償給美英蘇3國,其中一艘「鷹號」現在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服役。
14宿舍船。
15浮動起重船。在1943年丹麥艦隊自沉後用於打撈丹麥沉船。
16水上飛機拖輪。
17浮船塢。
18魚雷補給船。
19特殊浮動容器。
第四部分:小型水面艦艇
1魚雷快艇:S系列220艘。
2掃雷艇:R系列300艘。
3佈雷艇:LS等型號45艘。
4水翼艇:VS系列10餘艘。
5巡邏艇:V系列1400艘左右,排水量在250-350T之間,裝備有75MM和37MM火炮各一門,成員約100人。
6獵潛艇:UJ系列231艘。
7空軍炮兵駁船:約200艘。
8登陸艇:海軍登陸艇800艘以上。另外還有空軍I系列登陸艇100餘艘。
9強擊艇和舟橋快艇:數百艘。
10扁豆級無線電爆破快艇:數量不詳。
6. 吉打號巡邏艦
中文名稱: MEKO A-100型OPV近海巡邏艦
研製國別: 德國
研製機構: 德國布洛姆·福斯公司設計
研製時間: 1980年開始
首艦於2001年6月7日開工,11月鋪設龍骨,建成後於2003年4月運抵馬來西亞。就在回國當年9月29日,馬海軍以馬來西亞行政州名將其第一艘MEKO A-100型OPV近海巡邏艦命名為「吉打」號。第二艘於2001年8月1日動工,12月21目鋪設龍骨,建成後於2003年10月7日(亦說6日)由一艘船塢運輸艦承運離開德國漢堡的造船廠駛往馬來西亞、並在馬國內進行裝備安裝和海試。
7. 德國二戰共建造了幾個級別多少艘艦艇
1、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
德國海軍二戰共投入4級9艘各種戰列艦:德國還繳獲了一些外國戰列艦,包括義大利的2艘、蘇聯的1艘和法國若乾艘。這些戰列艦要麼被繳獲的時候沒有完成,要麼是自沉後打撈上來,只有一艘義大利舊戰列艦被捕獲時處於修理狀態。它們均沒有在德國海軍服役,大部分被德軍解體。
2、巡洋艦
德國海軍擁有6級10艘巡洋艦在二戰服役:德國二戰還繳獲了其它一些巡洋艦,包括義大利海軍的2艘重巡洋艦、2艘防空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艘裝甲巡洋艦;法國海軍若乾輕巡洋艦、荷蘭海軍2艘輕巡洋艦(德國計劃叫「訓練巡洋艦KH1、2」)。這些巡洋艦的情況和俘獲的戰列艦相似,沒有在德軍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曾經打算把一艘俘獲的半成法國輕巡改裝成航母!當然了,這只是紙面上的計劃,從來沒有執行。
3、航母
齊柏林級2艘,首艦齊柏林號,完工百分之85,安裝有火炮。45年自沉,戰後蘇聯打撈到列寧格勒作為靶艦擊沉。德國海軍二戰改裝了10艘商船作為輔助巡洋艦,它們擊沉了100多艘盟軍商船,另外還包括澳大利亞巡洋艦悉尼號和1艘英國大型輔助巡洋艦。另外還有第11艘,原來是德國海軍魚雷艇訓練艦「梅爾斯堡號」,改裝沒有完成。
1、驅逐艦
德國海軍二戰投入42艘各種驅逐艦服役,包括:Z級22艘;改良Z級18艘;俘獲自荷蘭的ZH1;俘獲自希臘的ZG3;
戰後這些驅逐艦有15艘倖存,被賠償給了蘇聯、英國和美國。
2、魚雷艇(雷擊艦)
1923級6艘;1924級6艘;1935級9艘;1937級12艘;1939級艦隊魚雷艇15艘;
T107級4艘(一戰後殘余的德國魚雷艇,排水量700T);T152級5艘(同上);T196號(同上,排水量500T)
3、掃雷艦
二戰德國海軍擁有217艘自己建造的掃雷艦(排水量800-900T),30艘左右的一戰老式掃雷艦(400T)和繳獲自波蘭等國的一些雜牌掃雷艦。1939級掃雷艦69艘;1940級掃雷艦131艘;1941級掃雷艦17艘;1916級掃雷艦約30艘;
下面簡介幾艘德國布雷艦:路易斯皇後號,2000T,原德國小型客輪,39年改裝成布雷艦,裝備水雷200枚;坦能堡號,4000T,前德國客輪,39年改裝成布雷艦,40年和另外兩艘德國布雷艦(一艘是漢斯施塔特·但澤號,還有一艘好像是PRESSUE)集體觸雷沉沒; Xanten號,原德國海軍1915級掃雷艦,一戰後賣給羅馬尼亞,1941年德國海軍購回作為布雷艦使用。400T。 M6063號,前法國海軍岸防艦,德軍繳獲後先作為護衛艦SG13,後改裝為輔助布雷艦M6063,1944年沉沒在法國港口。
M6062號,前法國水果運輸船,德軍繳獲後作為護衛艦,後改裝為輔助布雷艦M6062,1944年沉沒在法國。
5、輔助掃雷艦
德國海軍二戰投入了871艘各種輔助掃雷艦,基本上是使用大型漁船改裝,艦名和掃雷艦一樣M打頭,但一般名字是4位數,如:M1107、M1201等。如:M1107號,前挪威遠洋漁船,德軍於1940年繳獲後改裝為輔助掃雷艦。1944年護送一個船隊的時候被英國轟炸機擊中擱淺,後沉沒。戰後打撈解體。
6、破雷艦
大型的在5000-7000T左右,小型的在1000-2000T左右。二戰合計有100多艘商船改裝為破雷艦,也就是艙內填滿塑料等物品,專門在船隊前面引爆水雷的艦船。毫不出乎意料的是,超過半數的船在值勤時沉沒了。
7、浮動炮台
主要是德國一戰老爺艦或者繳獲的外國老船。二戰時一共有7艘浮動防空炮台和2艘訓練/防空/岸防炮台投入使用。大多數是以前的巡洋艦或者鐵甲艦。
8、護衛艦
德國不像同盟國,他們往往使用掃雷艦、魚雷艇和巡邏艇進行護航,而驅逐艦和護衛艦都因為數量太少而盡可能避免這種事情。F級護衛艦10艘,德國二戰唯一的正規護衛艦,從40年護航船隊進攻挪威來看,德國護衛艦是個失敗的設計,遠遠不如便宜而有效的德國M系列掃雷艦。該級艦二戰損失4艘。
SG系列護衛艦10餘艘,名義上是一個系列,其實是各種船隻的大雜燴,從900T的前法國通信艦到4600T的前法國水果運輸船,包羅萬象。它們中只有SG1和SG4生存到了戰後。
花級護衛艦3艘,PA1-3,繳獲自法國的半成品,德軍完成了其中3艘。它們在1944年的一次空襲中被全部摧毀了。
9、火炮訓練艦
BREMES號,類似於一艘驅逐艦,參加了挪威戰役。1941年它護送著兩艘商船在夜晚被英國巡洋艦發現。該艦英勇戰斗使運輸船逃走,但它自己卻被擊沉。
BRUMMER號,3000T的大型訓練艦,挪威戰役被轟炸機擊傷後最終為英國潛艇擊沉。
其它小型火炮訓練艦,如繳獲自比利時海軍的一艘一戰德軍魚雷艇就被改裝成火炮訓練艦使用。
10、炮艦和輔助炮艦
K1級炮艦,前荷蘭炮艦,全部3艘在完工前被德軍繳獲,於40年代陸續服役。其中一艘被轟炸機擊沉。
K4號炮艦,前比利時海軍護漁巡邏艦,完工前夕被德軍繳獲並服役。
WEST號輔助炮艦,同OST號。
11、潛水艇和快艇支援母艦
包括18艘潛水艇支援艦、14艘魚雷艇支援艦和11艘掃雷艇支援艦,還有一些特種母艦。許多根據商船改裝,不一一列舉。
12、其它艦艇
通信艦蟋蟀號,3000T的遊艇式軍艦,曾經作為德國總理座艦。二戰初期進行改裝以便佈雷。戰後賠償給英國。
指揮艦HELA號,2000噸,戰後賠償給英國。
聯絡艦BLITZ號,戰後賠償給蘇聯。
各種試驗艦。
戰斗機引導船KRETA和多哥號,都是商船改裝,加裝了雷達系統。多哥號是原德國輔助巡洋艦科羅內爾號。
各種小型水上飛機母艦,搭載2-3架水上飛機。
測量艦流星號,一戰德國殘余艦。
氣象船慕尼黑號等4艘,利用漁船和貨輪改裝的氣象船隻,其中薩克森號救援過俾斯麥號的倖存者。
第三部分:輔助艦
1醫院船.德國海軍二戰投入過54艘各種醫院船,分為大型和小型兩種。
2救護船,攜帶有一種飄浮在水面上、類似於小房子的船隻。不列顛戰役英國人發現過救護船拋入水中後被沖到英國海岸的這種船隻,它們是為了救助落水的德國飛行員而設計的。
3破冰船。
4油船。
5煤船。
6運兵船。
7水上飛機補給船。
8海軍拖輪。
9港務汽艇。
10海軍宿舍駁船。
11軍火船。
12供應船和補給船。
13院校帆船,倖存的4艘戰後賠償給美英蘇3國,其中一艘「鷹號」現在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服役。
14宿舍船。
15浮動起重船。在1943年丹麥艦隊自沉後用於打撈丹麥沉船。
16水上飛機拖輪。
17浮船塢。
18魚雷補給船。
19特殊浮動容器。
第四部分:小型水面艦艇
1魚雷快艇:S系列220艘。
2掃雷艇:R系列300艘。
3佈雷艇:LS等型號45艘。
4水翼艇:VS系列10餘艘。
5巡邏艇:V系列1400艘左右,排水量在250-350T之間,裝備有75MM和37MM火炮各一門,成員約100人。
6獵潛艇:UJ系列231艘。
7空軍炮兵駁船:約200艘。
8登陸艇:海軍登陸艇800艘以上。另外還有空軍I系列登陸艇100餘艘。
9強擊艇和舟橋快艇:數百艘。
8. 吉達級護衛艦的歷史介紹
1993年馬來西亞蘭卡威航天展中開始積極推銷。NGPV計劃於1994年11月正式啟動,最後MEKO-100RMN(競標馬來西亞訂單之最後定型型號,RMN表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在1997年10月擊敗其它廠商獲得馬來西亞海軍的青睞。
1998年9月6日,馬來西亞與檳城造船工業公司簽署首批6艘MEKO-100RNM的合約,而檳城造船廠則在1999年2月與德國B﹠V簽訂總值14億美元的相關轉包合約,前6艘艦總值合53.5億馬幣。
根據最初馬來西亞與B﹠V簽署的合約,頭兩艘MEKO-100RMN在德國原廠完成各個分段與模塊之後,運至馬來西亞擯城造船廠組裝完成,而後續各艦剛在B﹠V的協助下完全由檳城造船工業廠自行建造。
不過,合約執行兩年後,德國與馬來西亞雙方均同意更改頭2艘的建造合約,完全在德國建造,其中B﹠V廠承建首艦,而同屬德國護衛艦聯盟(GFC)的霍瓦茨(HDW)來建造二號艦。為了進行檳城造船廠的建造作業,並協助提升馬來西亞造船產業的效率與競爭力,B﹠V特別派遣了一個8人專家小組前往馬來西亞進行為期3年的協助工作。由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導致該計劃無論在進度或采購數量上都大受影響,關於合約內容的談判多次反復進行,因而延遲了首艦開工的進度。
在NGPV計劃中,馬來西亞原定采購約27艘MEKO-100RMN巡邏艦,但敲定的只有6艘,其餘21艘則列為後續優先選擇權。本級艦最後究竟能建造多少,取決於馬來西亞的經濟能力。
馬來西亞海軍依照本國州名為這批艦艇命名,前2艘由德國建造的命名為「吉達」號(F-171)與「彭享」號(F-172);第3艘(出是馬來西亞自行組裝的第一艘)則命名為「檳榔嶼」號(F-173)。
1993年參加蘭卡威航天展的最早期MEKOA-100,基本設計簡直就是MEKOA-200系列的縮小版,其後該艦的局部設計不斷進行改進,融入了許多最新設計,包括隱身設計等。由於MEKOA-100RMN的建造工作展開時,德國護衛艦集團已經推出新一代的MEKOA-100/200系列,故也有將MEKOA-100RM歸類為MEKOA-100系列。不過由於MEKOA-100RMN原始設計提出的時間較早,加上雖然擁有雷達隱身外形,但缺乏MEKOA系列必備的X形艦體橫截面外形特徵,因此嚴格來說不能歸類為MEKOA系列的一員。事實上,MEKOA-100RMN在競標與開發過程中陸續加入許多更先進的設計與技術,因而與MEKOA系列有很高的技術相似度。但就研發時間的先後來看,MEKOA-100RMN在MEKOA系列之前就已出現。
「吉達」級的艦體由3個分段模塊構成,外加2個桅桿模塊。「吉達」級的主機為兩台功率7300馬力的卡特·彼勒3616柴油機,每台8000馬力(5450千瓦),驅動雙軸螺旋槳,最大航速約30節,最大巡航速度約24節,以12節航行時續航力達6050海里,能連續在海上作業21天。
為了降低紅外信號,「吉達」級舍棄了傳統的煙囪結構,主機廢氣通過海水冷卻系統的降溫,再由位於艦體兩水線附近的排氣口排出。這是MEKOA系列的典型排氣設計,不過MEKOA200的排氣口設於艦尾水線附近,而「吉達」級以及德國自用的K-130巡邏艦(兩者均與MEKOA100有血緣關系)的排氣口則設於兩艦水線上方。
9. 一艘二戰時期的德國艦船造價多少
巡洋艦 100000德國馬克
驅逐艦 10000德國馬克
戰列艦 1000德國馬克
有議購買者,可向我本人聯系,我的QQ號是44584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