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860中國簽訂北京條約時,德國在進行什麼
17世紀,一些德意志邦國也短暫擁有過殖民地。勃蘭登堡(亦即普魯士王國)的勃蘭登堡-非洲公司(Branderburgisch-Africanische Kompanie)得到阿爾金島、普魯士黃金海岸(後來並入荷蘭黃金海岸,在今迦納)和聖湯瑪斯島(Saint Thomas;今屬美屬維爾京群島)。波羅的海德意志人領導的庫爾蘭(Courland)公國也在多巴哥島和聖安德魯島(今甘比亞詹姆斯島)建立殖民地。然而,所有德意志邦國都未能與西歐的海洋強國競爭。同樣地,哈布斯堡王朝當時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省份——只有它在南尼德蘭經營的Ostender-Kompanie在印度短暫擁有科羅曼德爾海岸(Coromandel Coast)和安達曼-尼科巴群島(1719年-1732年),後來因法國反對而放棄領地。
德國只是在1871年由大陸國家普魯士王國統一,故此她比西方的國家更遲走上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的道路(所謂「太陽下的位置」)。1870年前,德意志邦國保持獨立政治體制和目標;而德國統一前後的外交政策,包括奧托·馮·俾斯麥的政策,都集中於解決「德國問題」,純粹追求德國在歐洲的利益。另外,德意志人的海外貿易其實源遠流長,早在漢薩同盟時期開始;德意志人也有移民傳統:東至俄羅斯和羅馬尼亞;西至北美洲;德意志北部的商人和傳教士,也有興趣到海外發展事業。
19世紀末,很多德國人都認為,爭取殖民地可以顯示國力,又夢想建立公海艦隊——那最終願望成真,並令英國感到受威脅。
由於德國太遲加入爭取殖民地的行列,她面對的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其他歐洲強國瓜分;在一些地區,甚至已經開始去殖民化,例如美洲諸國。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都加速美洲國家獨立。
⑵ 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發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主要在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進行。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⑶ 1860年發生了什麼事
1860年 傳統紀年
年號:清文宗咸豐十年庚申年(猴年);日本孝明天皇安政七年,萬延元年
大事記
胡雪岩自開阜康錢庄。
7月2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
7月11日——明治天皇被立為王儲。
8月2日——李秀成大破洋槍隊於江蘇青浦。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瘋狂地進行搶劫。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10月7日至9日,英、法放火燒掉圓明園。
10月13日——英法聯軍攻陷北京。
10月24日——中英《北京條約》簽訂。
10月25日——中法《北京條約》簽訂。
11月6日——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他是第一位共和黨總統。
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出生
1月29日——安東·契訶夫,俄國戲劇家。
5月21日 -- 荷蘭病理學家威廉·愛因托芬:他發明了心電圖描記器,於192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9月6日 -- 瑪麗·摩西,原始派畫家出生。
逝世
6月24日——傑羅姆·波拿巴,拿破崙幼弟,威斯特法利亞國王。(1784年出生)
9月21日——亞瑟·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 (1788年出生)
⑷ 誰能告訴我1840到1900世界都發生了哪些事件啊
首先,1840年6月英國以武力侵略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軍燒殺搶掠,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鴉片戰爭剛剛結束,美法兩國以武力威脅下,迫使清政府分別和他們簽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擴大了侵略權益。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攻佔天津,一路燒殺搶劫,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讓他的弟弟恭親王弈欣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接著英法聯軍洗劫並焚毀了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領了北京。並強迫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以弈欣為首。發展中國軍事、民用、教育等,中國資產階級產生並且有所發展。
1883—1885年,中法戰爭,簽定《中法新約》,標志著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鎮壓義和團起義,維護在中國的利益,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⑸ 1860—1940年間的歷史事件
1.1860年,圓明園被毀,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2.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
3.1879年,日本吞並琉球,置為沖繩縣
4.1883-1885年,中法戰爭,法國戰敗
5.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汽車
6.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馬關條約簽訂
7.1900年,量子論誕生;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8.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
9.1906年,愛迪生發明鎢絲燈泡
10.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
11.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12.1914-1918年,一戰,德國戰敗,1919年的巴黎和會要求德國割地賠款
13.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
14.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變蘇俄
15.1919年,五四運動
16.1921年,中共成立
17.1929-1932年,經濟危機和大蕭條席捲歐美,此後德國走上納粹統治之路
18.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三省,並於1937年挑起中日全面戰爭
19.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
20.1940年,德國侵佔西歐,法國戰敗
掛一漏萬,僅供參考
⑹ 德國歷史上除二戰外,還有哪個時候發動過打別的國家的戰爭還是僅僅二戰打過外國
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在德法兩國稱為德法戰爭,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普法戰爭發生於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企圖保持多年歐洲霸權地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歷來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統一,同時還想侵佔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因而對於普魯士的挑釁,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魯士宣戰,結果招來了戰爭慘敗、帝國滅亡的厄運。 開戰契機普法開戰的契機是西班牙王位的繼承問題。1870年 7月初,普王威廉一世的親屬利奧波德親王,應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去西繼承王位。法國擔心普西聯合反法,怕他們實力大增,於法國不利,而極力反對。於是,第三國的一項內部事務引發了歐洲兩大強國的爭斗。戰爭一開始就預示著法敗普勝的必然結局。
戰爭成因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在1864年及1866年先後擊敗了丹麥及奧地利,但法國卻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諸邦,企圖阻礙德國統一。在普奧戰爭結束後,法皇拿破崙三世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並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償。俾斯麥斷然拒絕,並立即把拿破崙三世的這個意圖通知了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造成了恐懼法國的心理。利用南德的這種心態,俾斯麥遂與它們締結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條約。在這種情勢下,只要打一場普法戰爭就可以激發南德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動它們與北德聯邦合並為此,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令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普魯士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進攻法國。
戰爭經過
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在法皇宣戰後,法國隨即編成萊茵軍團,於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於邊境在線,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 戰爭以法軍在1870年8月2日於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餘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禦。至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一部由巴贊元帥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於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餘人在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後被逼退守色當。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佔領了符里濟、棟舍里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崙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崙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2.4萬人,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資產階級趁機於法國國內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國防政府。
對法國的影響
1、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共和國的確立 1870年9月4日,當色當戰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連同在色當的法國官兵全部作了俘虜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巴黎廣大人民群眾對拿破崙三世統治的不滿,立刻象火山一樣爆發了。工人和小資產階級群眾擁入波旁宮立法團會議廳,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共和派議員甘必在市政廳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臨時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從此以後,帝制在法國結束,共和逐漸穩固下來。 2、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 色當戰役後,普魯士軍隊繼續長驅直入,佔領法國整個東北部,並向巴黎推進。至此,普魯士所進行的戰爭已由統一戰爭演變為非正義的侵略、掠奪法國的戰爭。法國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要求普遍武裝人民,抵抗普魯士的侵略,而自稱「國防政府」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卻害怕武裝起來的巴黎人民,加快了投降的步伐。梯也爾政府在凡爾賽同德國簽訂了和約,條約規定:法國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省全部和洛林省一部,賠款付清以前,德國佔領法國6個北方省。 在梯爾也政府進行賣國的同時,巴黎無產階級加強了自己的斗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宮,資產階級政府在巴黎的統治土崩瓦解,巴黎無產階級取得了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次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3、影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 普法戰爭中,法國對普魯士簽訂屈辱和約,法國賠款50億法郎,加上戰爭損失,總計資金損失達200億法郎,致使經濟發展資本投入不足;又割讓鐵礦蘊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使經濟發展所需資源嚴重缺乏;再加上賠款付清以前,德國佔領法國6個北方省,使國內市場進一步狹窄。所有這些,極大的延緩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展緩慢,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法國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明顯落後於美、德、英之後。 4、法國的歐洲霸權衰落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割地賠款,使法國失去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形成的西歐和中歐大陸的霸權地位,從而使法國的歐洲霸權地位衰落。 5、使法國的對外政策發生變化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法國對德國的優勢地位和潛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並一直想報戰敗之仇,但單靠自身力量,是絕對不能戰勝德國的,這樣法國開始調整與歐洲國家,如英、俄的關系,以尋求盟國的支持,共同對付德國。
勝敗原因
普法戰爭雙方勝敗的原因是:法國政治腐敗,戰爭計劃不周,軍隊編制不合理(除近衛軍外,平時無師、軍兩級編制,臨戰才編組);動員、集結緩慢;後勤供應落後,作戰指揮混亂。普軍戰爭計劃周密;兵員充足;動員、集結迅速;裝備優於法軍(普軍優越的鋼制線膛炮抵消了法軍沙斯波式擊針槍的優勢);在毛奇領導下的總參謀部指揮有方
⑺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戰爭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發生過3次戰爭,具體如下:
1.普法戰爭,普法國戰爭是1870~1871年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同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的戰爭。因長期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志統一問題,普魯士(德國)和法國之間關系長期緊張。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密電」,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德國)完成德意志統一,取代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
2,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德國屬於同盟國一方,法國屬於協約國一方,戰爭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國入侵為開端,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隊,但卻很難移動戰線,成為純粹的消耗戰.最終德國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基爾港的海軍官兵不願出海送死而發動政變,並迅速蔓延至德國全境,導致德國一方的同盟國失敗.德國因戰敗喪失了13%的領土和12%的人口,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瓦解,軍隊被嚴重削減。這一切也逐漸埋下了德國復仇的種子。
3,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1945)。希特勒上台後充分調動了德國人復仇的心理,使德國機戰車迅速開動,德國屬於軸心國一方,法國屬於同盟國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國入侵法國為開端,戰爭經歷了僅僅六周,就以法國投降告終.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維希法國。而流亡海外的戴高樂將軍則好找法國抵抗,成立自由法國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一方的軸心國的失敗告終,隨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瓦解,被東(蘇聯)西(美國)方劃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部分。
⑻ 1860年前後,世界幾個主要大國都發生了一些大事,你知道嗎
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總理衙門建立。
美國:美國內戰。
俄國:1861年改革。
英國:殖民擴張和侵略,如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對印度的侵略。號稱「日不落帝國」。
德國:完成統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法國:夥同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70年普法戰爭。
日本:先是遭到外國侵略,然後推翻幕府統治。1868年起,明治維新。
⑼ 德意志統一的具體情況及統一前分裂的國家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古代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德國)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阿道夫·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9000多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