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經濟什麼時候超過英國

德國經濟什麼時候超過英國

發布時間:2022-09-17 20:35:26

❶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美,德經濟實力超過英法的原因祥細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美國崛起的原因:
一、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會窗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與美國大量出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產品相反,美國在棉紡織業這個第一次工業革命主導產業的技術上雖然也有很大改進,但生產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一直是棉織品凈進口國。這種歷史事實說明,一國在傳統產業上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情況下,在新興產業上可以一躍超過發達國家。
演化經濟學對此在理論上已經證明,落後國家利用勞動力、資源等成本要素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試圖在傳統產業上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將永遠不會縮小與後者的經濟差距。相反,在新技術革命剛剛興起的時候,雖然新技術最初出現在發達國家,但由於其技術體系處於最原始的早期階段,科技知識大都處於公共領域並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知識的意會性程度很低,落後國家在這時如果能夠迅速進入新技術體系,就有可能把發達國家在早期新技術和科學基礎的領先地位轉移到本國。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初三十多年中,德國也是這樣崛起的,而英國卻因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領先地位,鎖定在舊技術經濟範式之中,導致了其工業力量的衰落。
二、巨大國內市場規模的關鍵作用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美國並不是新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即使是從一開始就走在世界前列的電力電氣工業,美國在技術發展上也不具有佔先優勢,基礎科學研究更是落後於英、法、德,那麼,美國是如何抓住新技術革命機會窗口的呢?
美國巨大、豐富的市場使美國在國際比較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許多技術創新源於歐洲,但由於可以在美國市場中實現規模經濟,其發展卻是在美國進步最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由於本國市場狹小,歐洲技術創新在原有的技術軌道上難以開發新產品並大幅度提高生產率,而一旦被引入到美國,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能夠很快開發出生產率高於歐洲的新產品和新工藝,申請新專利,開辟新的技術軌道,搖身一變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領導者,並反過來佔領甚至壟斷技術先發國的市場。
三、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獨享巨大國內市場為美國提供的技術創新租金
美國在19世紀許多行業上技術落後於歐洲國家,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行業中基本沒有外國直接投資,而直接投資卻是開發優勢技術的天然渠道。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對此是不會感到驚訝的,因為他在1913年就指出,曾有人說拉丁美洲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但從未聽人說美國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這是因為我們不給他們這種權利,原因就在於投資於某個國家的資本會佔有並且統治該國。美國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華為和三一重工最近在美國的遭遇就是明證。正是由於實行了高關稅保護和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一旦國外先進技術通過「反向工程」被引進,美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就會為這種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歐的技術領導地位也就不得不讓位於美國了。
四、高工資戰略
由於具有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美國的崛起並不是通過出口導向型經濟、而是通過內向型經濟實現的,國內市場規模除了人口規模外,美國民眾的工資增長是其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崛起時期的政治家認為,工業化不能像英國那樣靠剝削工人來實現,而要靠開發大自然的技術創新租金為美國人民提供高工資來實現,所以,他們絕不允許像100多年後的跨國公司那樣「把利潤帶走,把GDP留給中國」,因為這樣的話,美國人民的高工資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與西方主流經濟學把低工資看做是競爭優勢相反,當時的美國工業保護主義者卻把低工資看做是「禍根」,稱作是「乞丐勞動力」。他們認為,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機器生產將使高工資國家在單位勞動力成本上比廉價勞動力國家更低,原因就在於機器生產率的增長超過了工資的增加,因此,「不管在何處,由高收入勞動者所組成的國家都必將戰勝『乞丐勞動力』的國家」。
在美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刺激了用機械替代昂貴的勞動力,而機械發明導致了更高的生產率,從而使工資更高,這反過來又刺激了在更高程度上採用新的發明。因此,在技術創新與工資增長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正反饋的良性循環,這是美國依靠美國人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實現經濟崛起的重要基礎,這也是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頭四十年就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五、發明創造和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深植於民族文化的血脈之中
這種文化的形成與美國政治家的大力提倡是密不可分的:自本傑明·富蘭克林以來,對科學技術的尊崇就成了美國文化的一個持久特徵。美國卓越的政治家亨利·克萊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就指出,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培育實用技術和製造工藝優勢的國家在力量上必將勝過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國家;而在鴉片戰爭150年之後的中國,政治家們一方面在津津樂道「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在帶頭購買外國品牌汽車,其命運的差別由此可略見一斑。法國著名政治學家托克維爾在訪問美國後,在他1836年的經典性著作《美國的民主》中由衷地贊嘆到:在美國,人們對科學中純粹實用部分的理解令人欽佩,同時又對那些在應用中直接需要的理論部分給予認真的關注,在這方面,美國總是展現出一種自由的、原創的和富於發明的心智力量。
因此,這種文化造就了對技術新動向的高度敏感,歐洲的任何技術動向,幾乎馬上在美國就有反映,其反映之快,超過歐洲大陸本身,這幾乎成為美國的一個傳統。例如,1803年,英國開始研發蒸汽動力機車,但在英國還沒試製成功的時候,1807年美國就成功地試航了蒸汽推動的輪船。歐洲人發明了電的理論,而對之理解最透徹的卻是美國的愛迪生和貝爾等人。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德國崛起的原因:
在普魯士帶動下,德國全境競相修築鐵路,對煤炭、鐵軌、機車、車廂等產生了巨大需求,有力地推動了採煤、冶金、機器製造等一系列重工業部門的擴建,掀起了創辦企業的狂熱。幾十家銀行相繼開業,股份公司紛紛建立。在短短的二十年裡,僅普魯士就出現了資本總額達24億馬克的295個股份公司。同時,比、英、法、荷等外國資本也源源不斷湧入萊茵區和其他地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來源。鐵路建造成為50、60年代工業革命的龍頭產業。到1870年,全德半數的鐵路收歸國有,私營鐵路也受各邦國政府控制。德國統一後再次出現興建鐵路高潮,開始進入第二個鐵路時代。1870年,鐵路長達18667千米,到1910年達59030千米,1914年增至61749千米[3](P241)。到80年代,密布的鐵路網已經形成,長度超過中、西歐等國,密度超過所有歐洲國家。從1879年起,俾斯麥開始實行鐵路國有化,到一次大戰爆發,所有鐵路都合並為「德國國有鐵路」。鐵路網的形成,把德國沿海與內陸、原料產地與工業中心、城市與鄉村都連接起來,一個巨大的國內統一市場逐漸形成,猛烈促進了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冶煉等新興工業、重化工業的發展,並刺激了德國新生產技術的採用與工業化的深入。由於鐵路國有化和運輸成本的低廉,鐵路運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鐵路建設在德國工業革命中起了先鋒作用。此外,隨著造船工業的技術革新,海運和內河航運業也獲得了新的發展。自1834年德國第一艘汽輪「巴黎伯爵」號建成後,不來梅和漢堡形成了新的造船中心,德國造船業迅速發展。1845年,在杜伊斯堡製成第一艘德國輪船「希望」號。萊茵河從9米拓寬到30米,船隻可以從鹿特丹航行到巴塞爾,多瑙河、伊薩爾河、魯爾河也得到了修繕。杜伊斯堡、路德維希港和曼海姆建成新的內陸港口,並成為航運中心。到1879年,杜伊斯堡—魯爾奧特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港口,是國內水路網的中心和最大的輪船製造業中心。運河也在發揮作用,最重要的運河是溝通美因河與多瑙河的德維希運河[4]。自80年代後,漢堡、不來梅兩個濱海港口經過不斷地擴建,已成為海外貿易的樞紐,涉外航線分別為12條和4條,德國輪船成為一支足以與英國海運匹敵的船隊。1871年至1914年,德國的輪船總噸位由8.2萬噸增加到510萬噸,德國已成航運大國。發達便捷的交通運輸成為推動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條件。
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
在工業化過程中,德國的國家權力發揮了巨大作用,遠超英、法、美等國。18世紀,德意志的一些大邦,特別是普魯士,建立了開明專制主義制度,主張通過政府的鼓勵和參與來發展民族工業。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復興國家的民族意識,制定一系列政策,促進經濟、教育和科技的發展。在軍事工業方面,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尤為突出。法國大革命掃盪了德國貴族社會的基礎,代之以資產階級自由和平等的觀念。普魯士進行了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1807年廢除了農奴制,農民獲得解放,成了自由的公民。農民可以自由結婚,自由遷徙,並從事任何行業。19世紀上半葉,德國各邦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農業改革和社會改革。建立中央銀行為中心的銀行體系,改善交通運輸,設立鐵路基金,對鐵路實行嚴密監督,實行保護關稅制度。德意志各邦統治者被臣民期望在經濟發展中起積極作用。普魯士可作為一個代表,普魯士政府擁有鉛、鐵、銀、鋅礦。1850年普魯士國有化的鹽礦產量占總產量的80%[5](P72)。德國統一後,隨著中央集權政府的建立,德國經濟開始真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德國通過強有力的政權推行經濟一體化。國家大力推動鐵路建設,將普魯士銀行改建為帝國銀行,開設新的銀行,為工業發展提供資金[6]。興建公用事業,扶植私人企業,並通過聯邦銀行直接參與工業投資。從70年代上半期開始,帝國政府相繼頒布了商業法、營業自由法、民法、遷徙自由法、度量衡法、保護國外商業法,以及對郵政、交通和金融機構事務的管理法等。1873年政府公布貨幣法,規定帝國馬克為惟一的支付貨幣,取消各邦貨幣發行權,統一了全國的貨幣[5](P159)。郵政和度量衡體系也統一起來,這些都有利於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運行。國家還統一經營管理鐵路及交通運輸事業。從1879年起,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提高進口稅率,保護了發展中的國內工商業。同時,還在整個帝國內實行職業和遷徙自由。這些舉措徹底結束了統一前各邦經濟的分離狀態,促進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掃除了德國工業革命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雄厚的教育和科學基礎
在世界近代早期,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比英、法等國落後,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尤其是教育普及的程度居世界各國之首。在初等教育方面,德國成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實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從16世紀中期開始德意志境內各邦先後頒布了普及義務教育法(如1559年威丁堡、1619年魏瑪等)。1717年10月23日普魯士規定實行普遍義務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17、18世紀德國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學,培養醫生、律師、牧師和政府官吏等社會上層職業者。18世紀出現了實科中學,典型的有1708年席姆勒創辦的「數學、機械學、經濟學實科學校」和1747年赫克開辦的「經濟學、數學實科學校」等。在高等教育方面,1694年建立了歐洲第一所新式大學———哈勒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的先驅」。到18世紀末,德國所有大學都按哈勒大學的模式進行了改革。19世紀上半葉的教育改革更使德國處於領先地位。洪堡進行了包括學制、課程、教學方法、考試、學校管理、師資建設等內容的全面教育改革,建立起一套嶄新的教育制度。在哲學家費希特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德國開始整頓小學教育,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創設柏林大學,1821年設立以技術教育為主的柏林實業學校,各地紛紛設立中等技術教育學校[7]。教育制度改革的成果,到19世紀中葉開始產生影響。在德國工業革命中起到先驅作用的柏林機械工業的核心人物玻爾西希就畢業於此類學校。其中爾斯魯厄工業大學(1865年)、慕尼黑工業大學(1868年)、亞琛工業大學(1870年)、柏林工業大學(1879年)等學校,到19世紀後半葉發展為高等工業學府,為工業革命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德國統一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實行強迫義務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成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70年代德國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德意志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大為改善。全德的文盲率,1841年是9.3%,1865年是5.52%,1881年為2.38%,1895年降至0.33%。學齡前兒童的入學率在60年代已達到百分之百。德國還十分重視技術教育,大力發展工科大學,1898年,德國9所工科大學在校生超過萬人。政府還十分重視職業教育,1900年僅普魯士就有工業補習學校1070所,還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必須進補習學校學習。在高等教育方面,教學與科研、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相結合以及倡導學術自由的原則,已成為高等教育辦學的普遍模式。還在大學和高等技術學校擴建教學和研究機構,使大學成為教學和科研的園地。一些大學還成為某一專業研究的人才基地。基森大學被譽為「化學家的搖籃」,哥廷根大學成為數學家薈萃之地。德國涌現了一批集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正是他們的創新成就使德國成為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德國還注重系統學習英美法等國的工業化先進經驗。國家組建了許多科學研究機構,如國立物理研究所(1873年)、國立化工研究所(1877年)和國立機械研究所(1879年)。德國還創建了「威廉皇帝科學促進協會」。皇太子弗里德里希夫婦請西門子到皇宮作電學演講。1885年俾斯麥50大壽,曾從250萬馬克國民捐贈中拿出120萬用於學位補貼。俾斯麥還鼓勵學生去學習世界高新科技。德國的教育普及程度也相當高。在校學生人數顯著增加。1871年至1896年,僅普魯士的初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從390萬多人增至523萬多人。中等學校的在校學生人數由1885年的24萬多人增至1911年的66.4萬多人。高校在校學生人數也明顯增加。在德國先進的教育背景下,一批作出開創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涌現出來,如發現無線電波的亨利希•赫茨和發現X光的威廉•倫琴等。實用科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集工程師、發明家、大企業家於一身的維爾納•西門子,他創立了西門子公司,1886年還創辦國立物理技術研究院。著名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對此評論說,正是德國人在19世紀下半葉對科學的偏愛使德國工業化比英國和美國工業進展更快。德國科學和教育的昌盛,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條件,是德國後來居上並呈跳躍式發展的基本原因。
注重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以及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
德國很早就注重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19世紀初,洪堡提出了「教學同科學研究相統一」的原則[8],德國大學由單純教學型逐漸轉向教學———學術研究型。大型的工業公司都籌建有獨立的研究部門。德國注意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把科學引入生產領域[9]。德國能夠充分利用英國、法國和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發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德國在統一後更是如此。政府鼓勵採用新技術裝備煤炭、鋼鐵等重工業和化學、電氣等新興工業。德國人在吸取最新科技成就的基礎上,突出地表現了自己的創造力。19世紀後半期,德國在學習外國先進科技的同時,完成了科學研究向應用方向的轉變。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典型特徵的。19世紀60年代後,電力取代蒸汽機成為新的動力源。對近代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作出最重大貢獻的是西門子和埃米爾•拉特瑙。西門子是將科學技術發明迅速運用於工業的代表人物。1866年,他在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的基礎上制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發電機,首次完成了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1879年,他又發明了電動機,將電能再轉變為機械能,西門子公司因而成為強電流方面最主要的公司。他還建造了第一條電車軌道。拉特瑙則將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專利從美國帶回德國,於1883年創辦德國愛迪生公司。電機製造、輸電設備以及其他電器工業作為新興的工業部門在德國迅速崛起。在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方面,德國在19世紀70-90年代相繼完成了一系列發明和改進。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機車、輪船、飛機、汽車等新型交通工具陸續出現,汽車工業、石油開采業等新興工業部門也在德國迅速發展起來。鋼鐵工業成為德國工業領域中最強大的主導性部門,同樣是採用了新的技術發明。19世紀70年代後期,英國托馬斯通過向襯有白雲石的貝塞麥轉爐中摻入石灰的方法,解決了含磷鐵礦石的脫磷問題。1879年,萊茵鋼鐵廠和霍爾德爾聯合會等德國鋼鐵企業及時引進這一專利。是年,德國生產托馬斯鋼1782噸,貝塞麥鋼46.5萬噸。到1913年時,德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金屬生產國和最大的金屬出口國。從19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德國生產的生鐵、鋼等成了當時歐洲價位最低的產品。德國的煤炭工業的迅猛增長得益於新的礦井設備和開采機械等的使用。1894年安東尼•拉基發明的快速鑽探機在亞亨地區的採煤業中開始運用。1902年,威斯特發侖地區開始將凝固工藝運用於礦井中,擴大了可開采礦區。19世紀80年代,電力礦用鐵路開始投入使用。19世紀末,礦井汲水開始運用電動泵和電動馬達驅動的通風機。採煤工具出現了開采錘、簸動輸送機等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具的使用,使得德國採煤業規模擴大,煤炭開采量迅速上升。石煤開采量由1871年時的2900萬噸猛增到1913年的19000多萬噸,增長5倍[10]。德國化學工業也大力應用新工藝和新成果。霍夫曼培養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隨著德國在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研究方面的進展,有機化學在煤焦油的綜合利用等領域出現了突破,陸續製造出了人造染料、塑料、橡膠和纖維等合成物質。19世紀90年代後,催化、電解工藝等新科技的出現成為化學工業發展的新動力。德國化學工業大規模推廣電能等新能源在強鹼電解和大氣氮肥生產等方面的運用,將化學工業和新科技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德國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潮中,德國不僅在科學領域出現了威廉•倫琴、馬克斯•普朗克等一批科學巨匠,而且在技術領域產生了一系列應用性的新成果。德國在將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的環節上動作十分迅速。在苯胺染料、電動機製造等從理論到應用,德國比英、法等國要快3-5年,使得許多發明出現了「英法開花,德國結果」的狀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全世界42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有14名來自德國。這些成就促使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遙遙領先。
阿爾薩斯和洛林及賠款的刺激作用
1870年普法戰爭後,德國從法國奪取了阿爾薩斯和部分洛林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德國經濟的發展。18世紀,阿爾薩斯成為法國最富裕和歐洲最先進的地區之一,也是法國最先進的紡織工業基地和發達的工礦業區,而且此地還有豐富的原料和鐵礦,尤其是洛林地區。洛林的礦藏生產量在1857-1869間從10900噸增加到42000噸,增長了3倍。這些礦藏對德國工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19世紀90年代洛林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磷酸鐵礦石,非常適合那時新出現的煉鋼技術。而且,豐富的鹽、硫、褐煤為德國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施塔斯富特附近獨特的鉀鹽更是促進了德國化學工業的發展[11]。阿爾薩斯、洛林擁有150萬居民,它們的割讓,對德國工業發展的意義巨大,使德國棉紡工業擴大1/2以上,並使德國的鋼鐵、化學工業擁有了豐富的鐵礦資源和鉀鹽礦藏。特別是洛林的鐵礦,日後與魯爾的煤礦聯合起來成為德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保證了德國鋼鐵生產國的地位[12](P46),還直接影響到德國機械技術的確立,對德國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根據法蘭克福和約,德國從法國得到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1873年,法國以公債形式籌資,提前還清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德國利用這筆巨款鞏固了金本位制和償還了國債,並用於工業建設和加強軍備,為工業發展注入了充裕的資金[12](P45)。戰後四年,在德國興修的鐵路、工廠、礦山等等,比過去25年中建造的還要多。同時,數十億法郎流入德國,使德國證券市場空前活躍,德國形成了一股創辦企業的熱潮。
綜上所述,德國建有發達的鐵路和內河航運業網路,加上國家對經濟的強力干預,保證了德國工業革命的順利進行;德國近代教育的進步和科學的興盛,為工業革命的深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府注重科學技術向經濟的轉化以及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極大促進了德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1870年對法戰爭的勝利使德國獲取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及巨額賠款,給德國工業革命巨大的推力。這些因素最終促使德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中心,為德國工業強國地位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❷ 希特勒控制第三帝國後,為什麼會讓一個原本貧困的國家變得如此強大

說到希特勒,不能不說一個歷史名詞:德意志第三帝國(Das Dritte Reich)。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7月他宣布「納粹主義革命」已經完成,結束魏瑪共和國,建立「第三帝國」。(1939年7月,希特勒以元首的身份宣布改稱「千秋帝國」、「大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勢力范圍包括德國本土,被它直接吞並的國家與地區,軍事佔領的國家與地區以及若干仆從國。它奪取了歐洲中心地區,它所控制和侵犯的地域在東方推進至高加索與接近莫斯科,南方越過地中海染指北非,西方到達大西洋和比利牛斯山,北方直至巴倫支海。它的戰線東西長2000多公里,南北超過3000公里。)第三帝國的名稱沿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和第二帝國(1871年普法戰爭獲勝後建立)而來。前兩個帝國是結束分裂狀態、擊敗外國入侵的統一民族國家,而希特勒自詡將與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Welhelm I)、俾斯麥(Otto von Bismark)、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erg)一樣,發展和繼續德國的榮譽。
為什麼在當時當地,「第三帝國」這個名稱能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和支持?是因為屈辱,以及屈辱後的發憤。翻開1919年6月23日的世界歷史,著名的《凡爾賽和約》最後簽字,作為一戰的戰敗國,為了不使德國這個名字永久地從世界版圖上抹去,德國被迫接受了無比苛刻的條款。軍事方面:條約只允許德國保留一支象徵性的軍隊,不但對人數、武器作了嚴格限制,還廢除了德國的軍事傳統和參謀機構。地理和物質資源方面:沒收了德國所有的殖民地,並迫使德國割讓13%的領土以及居住在這些領土上的600萬國民。經濟方面:廢除了德國幾乎所有的海外貿易,煤炭主要產地薩爾州被交給法國開采那裡的礦藏,而德國15年內不得染指;此外還有巨額的戰爭賠款。政治方面,廢除了德國的君主政體,威廉二世被迫遜位,流亡荷蘭。《凡爾賽和約》,不僅使興登堡等容克貴族叫嚷:「寧可體面地死去,也不接受一個恥辱的和平!」,也使千千萬萬個沉醉於國家統一、民族強盛的美夢中的普通德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他們感到德國將從一個驕傲的民族淪落為一個三流的國家。震驚之後是憤怒,德國民眾抗議和約、抵觸魏瑪共和國的風潮席捲國內,深深的恥辱帶來民族主義的空前高漲,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帶領他們,對《凡爾賽和約》響亮說「不」,更希冀德意志以前的光榮重現眼前。
因此,敢於高呼「Deutschland über alles(德意志高於一切)!」口號的希特勒得到了無數狂熱的崇拜和支持,他提出「第三帝國」理念固然代表了希特勒的野心和法西斯主義的擴張企圖,但是也充斥著德國人對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的渴望,因此贏得了國內各階層廣泛的支持。
2、鐵血崇拜——法西斯主義產生的精神根源
近代德國是在普魯士容克貴族領導下,通過霍亨索倫王朝「鐵血政策」(註:俾斯麥)的領導,在軍事上擊敗法國拿破崙三世,從而實現統一,並且逐漸強盛起來的,因此,它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容克資產階級造就了威廉一世、威廉二世、「鐵血宰相」俾斯麥、無畏的戰士興登堡等「民族領袖」和民族偶像,也造就了它的軍官階層、官僚政客、壟斷集團和知識分子,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階層,在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的疆土之中培植了鮮明而特殊的所謂「普魯士精神」。在歐洲,沒有哪個國家象德國那樣崇尚武力,崇拜權威,普魯士精神在德國統一的巨大光環下籠罩了整個德國。簡言之,普魯士精神就是對軍國主義和戰爭的崇尚,對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輕蔑,對領袖權威和個人強權的崇拜,對強權政治和擴張主義的信奉,對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迷戀,對嚴酷的生存的拼搏態度和對嚴格紀律的絕對遵守。這利刃與炮火一般的民族精神,孕育並激發了納粹主義。
3、絕處求生——法西斯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
如果說根深蒂固的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君主政體和普魯士精神是擊打弱不禁風的魏瑪共和國的颶風,那麼1929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則是希特勒「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東風。
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經濟迅猛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已經成為世界上「兩個最先進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它的工業總產量佔世界的15.7%,超過了英國和法國。而一戰的失敗,使德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許多人一夜之間淪為貧困者,社會矛盾異常激化。1929年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大危機從美國開端,很快橫掃世界。德國的生產和貿易急速萎縮,外債緊逼,外國投資和貸款幾乎中止,國民收入平均下降40%,大量企業破產,失業率達到30.8%,600多萬工人失去工作,德國馬克對美元的比率由1914年的4.2:1急劇貶值為4200,000,000,000:1,劇烈的通貨膨脹讓無數缺乏必要溫飽的德國家庭掙扎在生死之間,兒童餓死街頭,大人淪為乞丐。空前的經濟危機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基礎薄弱的魏瑪共和體制土崩瓦解。納粹及時地抓住了德國人民要求改變現狀的迫切心理,展開強大的煽動性宣傳。再加上納粹擅長的演說、遊行、沖鋒隊的街頭暴力等等包裝,使納粹黨的綱領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極度吸引希望「絕處求生」的德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在1930年9月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所得選票從1928年的81萬票猛增至640萬票,國會席位從12席猛增至107席,成為國會第二大黨。黨員人數達到38萬人,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首次成為德國政界的一股巨大勢力。
4、德國使命——法西斯主義產生的哲學根源
作為優秀哲學家輩出的富有思辨色彩的民族,納粹思想在德國的發源是具有堅實哲學基礎的。對希特勒納粹思想產生啟蒙、影響的哲人有:
A 19世紀初期的哲學家費希特。1807年,當普魯士戰敗給法國時,他發表了《致德意志民族演說集》,宣稱拉丁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是腐朽的,只有日爾曼人才能開創新的紀元,日爾曼民族將由為數不多的社會精英來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重新關注了費希特的觀點,成立了「費希特協會」,宣稱德意志的日子就在戰爭中臨近。
B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國家理論和「德意志使命」思想。黑格爾認為國家就是一切,國家對個人而言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任何傳統的道德觀念都不能影響具有絕對權力的國家以及領導國家的英雄。黑格爾認為,德國的使命就是振興世界,而戰爭猶如巨浪,滌盪因和平而產生的腐朽和污穢。對國家與戰爭的極度美化,以及「德意志使命」的思想,自此深深植根於德國人心中。
C 海因里希•馮•特來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這位歷史哲學家在其著作《19世紀德意志史》中大肆故水軍國主義思想和鐵血道路,認為強者壓服弱者是無可爭議的生存競爭規律,德國的生存必須建立在對其他民族的征服和壓制的基礎上。
D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這是納粹官方承認的納粹世界觀創始人,也是世人公認的納粹精神先驅。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一書中大力宣揚「權力意志」,贊美戰爭,宣告主宰種族的超人的來臨。它認為戰爭能使一切事業變得神聖,預言未來的社會精英將統治世界,超人將由此產生。尼採的思想在希特勒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鳴,後者曾多次直接援引尼採的原話,認為自己正是尼采預言的「超人」,肩負著拯救德國和世界的重任。
5、決裂西方——法西斯主義產生的文化根源
德國由於長期分裂,文字和語言的不統一使德國文化一直落後於法蘭西文化,德國人的國家意識極為淡漠。18世紀以降,啟蒙運動、狂飆突進運動和古典主義運動喚醒了德意志文化的自我。而拿破崙的入侵又使知識界的民族解放意識急劇生長,一股與西方(英國、法國等)決裂的文化潮流逐漸洶涌。西方民主國家的知識階層被稱作「社會的良心」,因為他們往往監督和批判政府,維護著社會的公正。相反,德國的學者卻有著維護和鞏固政府治權的傳統。早在1914年,德國知識界就以宣揚「責任、秩序、公正」的所謂「1914年理念」(Die Ideen Von 1914)來替代代表西方民主思想的「1789理念」(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並且希望用戰火來滌除「非德意志因素」,使德國不受西方文明的污染,從而走向德意志的偉大復興。知識界的保守傾向代表著德國的當時的時代精神。
到魏瑪時期,德國思想界和文化界人士無不對「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痛心疾首。他們相信任何新地社會制度相對魏瑪共和國而言都是進步,他們希望出現一個「救星」,把德國人從眼前地困頓引入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個時期出現的幾本右傾思想論著極大地左右和煽動了苦難的德國人。
在極右文化思潮的鼓吹下,一時間,民族主義思潮和各類民族主義團體在萊茵河兩岸風起雲涌,許多人吼叫:德國需要建立一個極權國家,只要它為民族利益服務就是合理的和有益的,哪怕它運用最野蠻的手段。極右的思想和文化,為希特勒和納粹*走上德國的政治舞台打開了一條迥異於西方民主政體的通道。

❸ 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美,英,德俺經濟實力排序

你好

首先,1894年,美國GDP總量便已超越英國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然後,隨著德意志的統一,經濟迅速發展,先後超過法國、英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綜上所述,美英法德四國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經濟實力排名為:

  1. 美國

  2. 德國

  3. 英國

  4. 法國

純原創,望採納,謝謝~

❹ 德國的經濟是怎麼樣超越英國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 德國的工業化方式截然不同於法國。由於政治上不統一、交通工具不良、行會強大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德國開始時發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後,德國工業以巨人般步伐前進,使歐洲其他所有的經濟。包括英國的經濟,都落後了。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促成了這一驚人的進步。同時,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獲得,使德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又增加了寶貴的鐵儲備物。德國還佔有這樣的優勢:一開始就擁有比英國較陳舊的設備更有效的新式機械。而且,德國政府還通過建立運河網和鐵路網、必要時提供關稅保護和津貼以及制定能培養出一連串馴練有素的科學家和技師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我概括能力不強,您老參考參考~~~~

❺ 19世紀後期德國工業產量在一戰前超過英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科技最先由德國和美國大量應用,科技上領先英國。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帝國德國完成統一民族爆發出強勁的上升勢頭,而且為謀求海外市場和 殖民地,德國大肆擴軍備戰,軍工對工業拉動明顯。而英國保守的經濟不能很快適應新科技帶來的技術革命和經濟轉變,龐大的殖民地也使英國不用新技術一樣擁有大量財富。所以英國國內資本一直沒有像德國那樣大力發展新興工業。

❻ 德國的工業經濟可以超過英、法的原因是什麼

據統計,1924~1929年英、美兩國給德國的貸款至少有200億至250億金馬克,而美國給德國的貸款就佔了德國全部外國貸款的70%。德在此間支付的賠款為110億金馬克。美、英的貸款和道威斯計劃對德國經濟的恢復起了不小的作用,德國藉此有利條件以現代化的技術更新了本國的裝備。到1927年德國生產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1929年德國的工業經濟已經超過英、法。

❼ 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是如何用20年時間成為歐洲霸主的

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39年發動二戰,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用了短短二十年時間便再度成為了歐洲霸主,竟然再度擁有了發動二戰、挑戰其他歐洲列強的實力。那麼,一戰後的德國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德國雖然是一戰戰敗國,但科研能力工業體系仍然強大

1918年11月11日,隨著德國正式宣布投降,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德國作為一戰戰敗國,雖然在經濟、領土等方面面臨著巨大損失,但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強大的工業體系,卻為未來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的科研能力到底有多麼出色?我們以人們津津樂道的諾貝爾獎來舉例,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在此期間一共獲得了18個諾貝爾獎,這個數字大家或許有些模糊,但橫向對比一下就不難發現其中的恐怖。同一時期,法國獲得了16個,同屬老牌帝國的英國只有5個,此外瑞士4個、義大利4個、美國3個、西班牙2個。

德國在工業經濟領域的表現同樣極為出色,要知道在1880年—1900年的“第一次經濟奇跡”期間,德國的工業能力便已經排名世界第三,憑借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德國到1913年時,經濟總量便已經占據全球的14.8%,這已經超越了老牌帝國英國的13.6%,僅次於美國的32%。而在貿易領域,一戰前的德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僅次於英國。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時任美國總統胡佛表示,延期償付權根本與債款無關;延期償付權屆期後,德國的仍要按楊格計劃的規定賠款。但以上計劃最後都全數失敗,德國再也沒有進行任何賠償,納粹黨上台以後,更是不承認任何賠款,楊格計劃遂告終結。

❽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為什麼經濟發展迅速並超過英國

樓上的分析了德國的原因,我來簡要回答一下英國方面的原因。
英國:
被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所牽制,廣大資金流入了開發海外殖民地的活動中,導致國內用於改進和提升設備,開發先進技術的資金不足。長期依賴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設備技術更新緩慢,導致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落後於美德之後。

❾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發展的特點

德國的工業化過程: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 20世紀初德國超過英國是肯定的了,而且是成為當時歐洲的第一經濟強國。但德國應該沒有超過美國。美國在20世紀初已經成為當時世界的經濟第一強國。新格局使德國開始崛起,成為世界的強國,由於德國本身具有強烈的軍國專制主義,因而在1914年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

❿ 二戰時世界各國經濟排名是怎樣的

經濟力:(1939年的統計,二戰爆發前)
美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38.7%,
蘇聯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7.6%,
德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3.2%,
英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9.2%,
法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4.5%,
日本佔世界工業生產的3.8%,
義大利佔世界工業生產的2.9%,
中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0.3%,

閱讀全文

與德國經濟什麼時候超過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