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戰,德國是主力嗎
戰爭的過程
【西面戰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十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十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魏瑪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http://ke..com/view/26418.htm?fr=ala0_1_1
⑵ 急!!!! 外國歷史上五次著名戰爭情況
1. 坎尼戰役(Battle of Cannae)
公元前216年6月2日,迦太基在義大利半島東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4萬步兵和1萬騎兵對抗羅馬8萬步兵和6千騎兵,獲得了輝煌的勝利,這就是西方軍事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坎尼戰役。
西西里和義大利半島僅隔一道約3千米寬的狹窄的海峽。但當時西西里在迦太基人的手中,那是他們同希臘人經過長期激烈斗爭,付出很大的代價才取得的,迦太基人當然不願意拱手把它讓給羅馬人。這樣,兩國之間就必然要發生沖突。迦太基位於今日北非的突尼西亞,是當時地中海上的一大商業樞紐。當羅馬還是一個羽毛未豐的城邦時,迦太基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統轄大西洋至埃及西面的北非海岸,西班牙的南部,以及西地中海各島,從西西里直到直布羅陀全屬迦太基的勢力范圍。迦太基軍隊擁有龐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在羅馬興建海軍之前,迦太基的海軍在西部地中海是無敵的。
公元前264年,兩大強國因爭奪西西里開始發生戰爭。最終迦太基請求媾和,於公元前241年同羅馬訂立和約,向羅馬繳討大量賠款,割讓西西里。
迦太基自從與羅馬訂立了屈辱的和約之後,一直試圖復仇。23年後,迦太基的新統帥漢尼拔率領軍隊,以驚人的膽略翻過被認為是無法逾越的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羅馬本土義大利平原上,並在公元前216年春攻佔了羅馬的重要糧倉坎尼,使羅馬大為驚慌。羅馬的執政統帥瓦羅便率8萬步兵和6000騎兵向坎尼進發,決心奪回這座城市。
公元前216年6月的一天,羅馬與迦太基在坎尼附近的海邊平原各自擺開陣勢,准備決一死戰。羅馬的統帥瓦羅倚仗著手中擁有優勢兵力,擺開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8萬名步兵排成70列,以密集的隊形擺在中央,騎兵配製在左右兩側。這樣的隊形,前後的長度要大於左右的寬度,目的就是要以精銳的步兵進行強有力的沖擊,突破對方的中央防線,一舉取得成功。迦太基軍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只有5萬多人。然而,漢尼拔是位具有非凡指揮才能的統帥,他在戰前反復觀察了戰場周圍的地形和氣候,知道戰場離海不過5千米,海面上經常在中午時分要刮強的東風。所以,他選擇了一塊背風的地方作為陣地。並且預先在一個山谷埋伏了一支小分隊,命令率隊的軍官如果交戰時颳起東風便襲擊敵軍的後方。同時又挑選了500名驍勇善戰的步兵,讓他們在手持長兵器的同時,在衣內暗藏一把短匕首,隨時准備執行特殊任務。針對羅馬軍的企圖,漢尼拔針鋒相對,擺下了一個很特別的陣勢:正中間是2萬名戰鬥力較弱的步兵,排成半月形,凸出的一面對著敵人,兩邊是戰鬥力強的步兵;在半月形陣勢的兩端,是精銳的騎兵。一切准備就緒後,上午8點多鍾,廣闊的戰場上響起了刺耳的軍號聲。緊接著,十幾萬人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一場規模巨大的廝殺開始了。羅馬步兵一開始就全力向迦太基步兵的中央猛攻。正如漢尼拔所料那樣,不一會兒,中央的迦太基步兵抵擋不住羅馬步兵的兇猛進攻,便向後退卻。這樣,半月形的陣勢彎了進去,原來凸向羅馬人的部分,現在凹了進來。
羅馬軍越是楔進,迦太基的隊列越是從兩側向內收縮。羅馬軍的整個隊形在縱向上越拉越長,而在橫向上越來越窄。當羅馬軍深入一定程度時,漢尼拔又指揮他的精銳步兵和騎兵迅速擠壓敵軍的兩翼。同時,向500名衣藏短匕首的強悍步兵發出一個預定的信號。只見這500步兵一窩蜂地擁向羅馬軍那邊,似乎像逃兵一樣。羅馬人以為他們是來投降的,瓦羅趕緊讓部下收掉他們的長劍和盾牌,將他們安置在自己部隊的後衛地帶。正午到了,海面上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捲起了漫天的沙土,使面對東方的羅馬士兵難以睜開雙眼,彼此間相互碰撞,自傷很多,亂作一團。時機已到,漢尼拔毫不遲疑地發起了全線反攻的命令。剎時間,被安置在羅馬軍後
邊的500名迦太基步兵,突然從懷中抽出匕首,奮力向近處的羅馬士兵刺去;埋伏在山谷中的一支部隊也沖殺下來,突入羅馬軍隊列之中;迦太基軍兩翼的騎兵發起進攻,擊潰了羅馬軍的騎兵,切斷了羅馬軍的退路;兩翼的步兵繼續擠逼夾在中間的羅馬軍。不一會兒,迦太基軍就形成一個圈形,將羅馬軍團團圍住。密集的標槍、投石和飛箭從四面八方射向羅馬軍。擠成一團的羅馬軍無處躲避,一排排撲倒在地。戰場上屍橫遍野,一片慘狀。戰斗整整持續了12個小時,直至黃昏以後才結束。羅馬的8萬大軍7 萬人死於非命,執政官鮑路斯和軍團將校全部陣亡,指揮決戰的統帥瓦羅率殘部逃跑。而迦太基軍總共只損失了 6000人。
2.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於1337年-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兼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因其母親的血緣關系,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著十分罕見的雙重角色:一方面他是英格蘭的國王,尊貴無上的英國君主;另一方面,作為法蘭西的安茹伯爵、兼諾曼底公爵、兼阿基坦公爵,亨利二世無可否認是一個法國人,是法蘭西國王無可非議的臣子。作為國王,他是英國的統治者;作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願放棄法國國籍、放棄在法國的一切權利,否則他作為一個法國公民理所當然必須對法蘭西國王唯命是從。如果他那樣做就意味著:他必須向法國國王交還他作為法國貴族時所繼承的,比整個英格蘭還要富庶的大片法國領土——安茹、諾曼底和阿基坦等等。
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採取的是『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
英法之間這種君不君、臣不臣,利害關系糾纏不清的混亂局面,在雙方的後代之間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百年戰爭的來臨。
在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
在14世紀時,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系,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沖突加深。因為佛蘭德斯表面上屬於法國,但實際上卻獨自行政,並經常與英國進行羊毛貿易。而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系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而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當時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兵組成,統一由國王親自指揮,而法軍則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百年戰爭依局勢的轉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337年 - 1360年)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首先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然後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取得陸地上的優勢,並在圍攻11個月後成功佔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英國挾著勝利的餘威,在內維爾十字戰役當中,打敗蘇格蘭的入侵,並且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此役也大大地減少蘇格蘭對英格蘭的威脅。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直到1356年英國再度開戰,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隨即又在普瓦捷戰役利用相同的戰術再次擊潰法軍。而因為英軍的橫征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結果法國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被迫於1360年於布雷蒂尼簽訂極為不平等的和約——《布勒丁尼和約》,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第二階段(1360年 - 1400年) 是因為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佔的地區而發生的。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僱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在內政方面亦作出較大的改革,並整頓了稅制,以安撫民心。時機成熟後,他任命B.迪蓋克蘭這位為軍隊總司令,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英王為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接地區。
第三階段(1415年 - 1429年) 是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啟戰端。在1415年,英軍於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佔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於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將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隨即宣布自己為法國的攝政王,並有權於查理六世死後承繼法國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於這年死去。結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為爭奪法國王位,再啟戰端,百年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1429年 - 1453年) ,法國人民因為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游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游擊隊經常設置埋伏,捉拿英國的征稅者,消滅英軍的部隊,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雖然於1428年10月,英軍與勃艮地派進逼至奧爾良,並包圍了此城,使得法軍形勢大為不利,但此時法國出現了一位千古傳頌的救星——聖女貞德,在她的指揮下法軍於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雖然貞德於不久後便英軍所捉拿,並以女巫罪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於1441年收復香檳,又於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底,隨後又於1453年奪回吉耶訥。最後於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復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3. 七年戰爭(Seven Years'War)
1756~1763年間,由歐洲主要國家組成的兩大交戰集團(英國與法國,以及普魯士的侵略政策與奧地利和俄國的國際政治利益發生沖突)在歐洲、北美洲、印度等廣大地域和海域進行的爭奪殖民地和領土的戰爭。
七年戰爭前夕,歐洲各大國之間的關系正醞釀著新的大變動,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其中對全局起決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國從16世紀末葉到17世紀70年代先後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它同剩下的唯一強大對手法國的矛盾迅速上升,兩強決戰在所難免。其次是普奧矛盾。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一系列獨立的諸侯國,普魯士和奧地利最為強大,它們都想成為德意志諸侯國中的霸主,同時由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領地西里西亞在兩次「西里西亞戰爭」中被普魯士佔領,兩國的斗爭日益尖銳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國在18世紀初葉打敗瑞典而成為歐洲強國之後,繼續推行西進和南下擴張政策,並把目標首先指向東普魯士。普魯士的日益強大和對外擴張,構成了俄國西進的阻力,兩國關系急劇惡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國都積極爭取盟國,孤立對手,縱橫捭闔,朝秦暮楚,展開尖銳而復雜的外交斗爭。
其中,英國的目的是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壟斷整個制海權;普魯土企圖吞並薩克森,變波蘭為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爭奪中歐霸權的對手普魯士,收復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法國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士的勢力,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俄國力圖阻止普魯士東侵,並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各種矛盾和利害關系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兩個對立同盟的建立:—方是漢諾威、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和其它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英普同盟,另一方是由瑞典,薩克森和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組成的法奧俄同盟。
戰爭以普魯士進犯薩克森為開端。1756年8月28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軍隊(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包圍了薩克森軍隊(1.8萬人),迫使該部於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戰局中,腓特烈二世利用法奧俄同盟步調不一致(法國於春天開始戰斗行動,而俄國於夏天才開始行動),以及軍隊(30餘萬人)展開緩慢的弱點,首先對奧開戰。普軍(19.2萬人)從四面對布拉格展開向心進攻。5月6日,普軍擊敗布勞恩元帥指揮的6萬奧軍,並將其圍困在布拉格。但是,前來增援的奧軍道恩元帥所部(5萬餘人)於6月18日在科林附近擊潰了普軍,迫使普軍放棄捷克。4月,德·埃斯特列元帥所率的法軍(7萬人)佔領了黑森—卡塞爾,在克洛斯捷爾—采文附近擊敗漢諾威軍隊(3萬人),並攻佔了漢諾威。蘇比茲親王指揮的法軍(5.7萬人)於8月兵臨埃森納赫,威逼普魯士。腓特烈二世調動主力迎擊法軍,11月5日在羅斯巴赫戰役(1757)中大破法軍。隨後,他又將兵力(4萬人)迅速轉移到西里西亞。當時,奧軍道恩部在西里西亞包圍了施韋德尼茨,並佔領了布雷斯勞(韋羅茨瓦夫)。12月5日在洛依滕交戰中,奧軍也被腓特烈二世擊敗。與進攻東普魯土的俄軍(7萬人)作戰的是萊瓦爾德元帥指揮的普軍(3萬人)。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帥指揮下的部分俄軍(2.4萬人)在波羅的海艦隊支援下攻佔了梅梅爾(克萊佩達),蒂爾西特(蘇維埃茨克)、貢賓嫩(古謝夫)和因斯特堡(切爾尼亞霍夫斯克)。8月30日,俄軍在大耶格爾斯多夫附近的交戰中擊潰萊瓦爾德部,打通了進入東普魯士的道路(參見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但是,阿普拉克辛認為,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不久將成為俄國皇帝(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隊撤回梅梅爾。為此,他被女皇送交法庭審判,其職務由費爾莫爾將軍接替。瑞軍(2.3萬人)於9月向波美拉尼亞的斯德丁(什切青)進攻,但在俄軍撤回梅梅爾後,也撤到施特拉爾松。這樣,普軍在1757年戰局中獲勝。
在1758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出動軍隊達31.6萬人,而腓特烈二世的軍隊只有14.5萬人。反普同盟雖擁有兩倍以上的優勢兵力,但因步調不一致、相互不配合, 而未能發揮其作用。1757年12月在東普魯土展開進攻的俄軍於1758年1月佔領了東普魯士,並把它劃為俄國屬地。1758年夏,俄軍(5.8萬人)包圍了屈斯特林(科斯琴)。奧地利由於擔心俄國取勝,在西里西亞和薩克森採取消極防禦,而法國在黑森—卡塞爾和漢諾威也是這樣。腓特烈二世集中兵力,企圖一一擊破奧俄這兩個主要敵人,遂從西里西亞侵入捷克,包圍了奧爾米茨(奧洛穆茨)。但當他獲悉屈斯特林被圍後,又把主力調往屈斯特林作戰。8月25日的措恩多夫血戰,雙方未分勝負。普軍退向屈斯特林。俄軍退向蘭茨貝格,從那裡轉到波美拉尼亞,然後隨著冬季酌來臨又撤退到維斯瓦河以東。
1759年初,反普同盟軍隊已達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約有22.2萬人。俄國在1759年戰局中的計劃,是將軍隊集結於波茲南地區,以便隨後開往奧得河與奧軍會師。4月,4萬俄軍(自6月30日起,由有才略的薩爾特科夫將軍指揮)向奧得河推進。韋德爾將軍指揮的普軍(3萬人)企圖阻截俄軍,但7月23日在帕爾齊希戰役(1759)中被俄軍擊潰。薩爾特科夫在克羅森地區與勞東的奧地利軍(1.8萬人)會合,並在佔領法蘭克福(奧得河畔)後,建議道恩一起進攻柏林。道思拒絕了這一建議,而力圖把軍事行動轉向西里西亞。腓特烈二世決定抵擋薩爾特科夫對柏林的進攻。8月12日,在庫訥斯多夫的交戰中,普軍(4.8萬人)遭到失敗(參見庫訥斯多夫戰役)。但是,由於奧軍統帥部的過失,攻克普魯土首都柏林從而結束戰爭這個業已展現的可能性未能成為現實。俄軍撤到維斯瓦河以東。在西線,法國聯軍進行了保衛黑森—卡塞爾的戰斗和漢諾威的戰斗,在漢諾威,8月1日明登要塞被圍時遭到失敗。因此,盡管俄軍取得了輝煌勝利,1759年的戰局並未取得重大戰果,這是奧地利奉行的政策造成的,奧地利害怕普魯士被徹底打垮而使俄國勢力得到加強。在1759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國反對東普魯土歸屬俄國,而准備與英國簽訂和約,但和談以失敗告終。
1760年,腓特烈二世費盡力氣才使兵力增加到10—12萬人。反普同盟的軍隊為22萬人。同盟國計劃採取協同行動:俄奧軍在西里西亞,帝國軍在薩克森,法軍則對付漢諾威。腓特烈二世為掩護自己的補給線和軍需庫而轉入了防禦。俄軍和奧軍在敵交通線上作戰,企圖迫使普軍放棄其佔領的要塞和城市。由於道思逃避了協同行動,薩爾特科夫把俄軍主力調往波美拉尼亞,而派遣部分兵力襲擊柏林。結果,切爾內紹夫將軍率領的俄軍(2.3萬人)於10月9日佔領柏林。但是,由於腓特烈二世率領7萬普軍在向柏林接近,切爾內紹夫軍在摧毀敵軍需庫和其它軍事設施後,便撤出柏林,與在法蘭克福地區作戰的俄軍主力會合。1760年的戰局以雙方局勢都未發生根本變化而結束。
1761年戰局中,12月16日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這就是魯緬采夫將軍指揮的俄軍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攻佔了普魯士的堅固要塞科爾貝格(見科沃布熱格)。布圖爾林元帥(接替染病的薩爾特科夫)統率的俄軍在波美拉尼亞站穩腳跟後,與瑞軍建立了聯系,以便共同從北面對柏林實施突擊。在1761年的戰局中,普魯土喪失了南西里西亞,被切斷同波蘭(普魯土的糧食供給地)和波羅的海的聯系。普魯士已陷入困境。但是,形勢發生了變化。1762年1月5日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病死,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即位,使俄國退出戰爭,並且把俄軍佔領的全部土地歸還給普魯士。此後,在5月5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從而拯救了普魯士,使其免於徹底覆滅。繼俄國之後,瑞典也於1762年5月22日退出戰爭。
在1762年的戰局中,普軍在俄國切爾內紹夫軍(臨時編入普軍)的援助下,把奧軍逐出西里西亞和薩克森,並在弗賴堡附近的交戰(1762.10)中戰勝了帝國軍隊。但是,戰爭已把交戰各方拖得精墟力竭,因此,普法於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奧於11月24日訂立停戰協定。
4. 克里米亞戰爭(又名「克里木戰爭」,Crimean War)
1853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
這場戰爭的表面起因是宗教問題。俄國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為保護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東正教徒在「聖地」建立俄國的保護地的要求,這個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拒絕。法國的天主教徒和英國的新教徒也反對俄國在巴勒斯坦建立據點的企圖。俄國在蘇丹拒絕後決定以此作為採取軍事行動的理由。1853年俄國與奧斯曼帝國斷交並開始佔領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屬國。
戰爭的真正原因是奧斯曼帝國逐漸的、內部的瓦解,俄國認為這是它將它在歐洲的勢力不斷擴大的好機會,尤其是它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干半島的好機會。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國則爭取獲得對恰納卡萊海峽和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國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國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英法它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艦隊。因此奧地利在這場戰爭中起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並沒有主動參加這場戰爭。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米亞戰爭的後果之一是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神聖聯盟終止。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持中立,戰後普魯士與俄羅斯的關系變好,與奧地利的關系變壞,而俄奧之間的關系惡化。英國與法國在戰後也開始與俄羅斯修好,因此奧地利日趨孤立。到此為止奧地利在德意志聯邦中處支配地位,但這個地位日益減弱,而普魯士的地位則日益增高。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發動了普奧戰爭,打敗了奧地利,將其排除在德意志之外,之後又發動了普法戰爭,普魯士獲勝,主導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由此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勢力均衡開始對奧地利不利地變化。奧地利的削弱同時也使皮德蒙特-薩丁尼亞不斷增強。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起了一個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國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薩丁尼亞達到了建立一個義大利王國的目的。
5.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World War I)
一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⑶ 德國侵略蘇聯
這個問題好大~~你需要詳細的還是簡略的??
簡單說下,1941年夏天德軍分三路進攻蘇聯,妄圖以閃電戰迅速擊破蘇聯,戰爭初期由於蘇軍沒准備而節節敗退,接連丟失了西部方向大片領土白俄羅,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基本淪陷,列寧格勒被包圍,莫斯科受到嚴重威脅。
德軍在迅速擴大的戰果前信心滿滿,十分驕橫。然而在1941年9月到42年4月之間的莫斯科戰役,讓驕橫的德軍第一次遭到巨大失敗。隨後在42年4月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以重大犧牲再次在斯大林格勒重創德軍,截至43年2月全殲該地區德軍33萬,並俘虜德軍司令官鮑盧斯元帥。戰爭的主動權逐漸被蘇聯掌握,勝利的天平開始向蘇聯傾斜。希特勒的納粹德國不甘心失敗,企圖重奪戰爭主動權,經過數月准備,1943年7月德軍發動「堡壘」行動,准備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殲滅蘇軍,結果戰至8月23日,蘇軍解放哈爾科夫,取得了庫爾斯克會戰的最後勝利,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共擊潰德軍30個精銳師,內7個坦克師。德軍損失官兵50餘萬人、坦克1500輛、飛機3700餘架、火炮3000門,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蘇德戰場主動權。
1943年8~11月 ,蘇軍在南線徹底肅清高加索地區的敵人,解放頓巴斯;在烏克蘭,解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基輔;在中線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蘇軍擁有635萬人 ,不僅在兵員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裝備方面均已超過德軍。此外,還得到了美英的援助。這些都為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944年 ,蘇軍連續發動10次重大的戰略性戰役,歷史上稱為斯大林式的10次打擊。解放了本國的全部領土,進入波、羅、保 、南等國作戰 ,到年底共消滅德軍約200萬人 。
1945年初,在蘇德戰場上,蘇軍在兵力和武器方面佔有絕對優勢。蘇軍的戰略目標是:消滅波、捷、匈境內的德軍,並在西方盟軍的協同配合下,兩面夾擊,在德國本土上消滅敵人,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
希望採納~~
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什麼規定德國承認波蘭獨立
波蘭在歷史上被德、俄瓜分過幾次,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定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瓜分了波蘭,以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及桑河一線為界劃分勢力范圍,德國於1939年9月1日佔領波蘭,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侵略波蘭的戰爭自9月8日開始,延續到9月28日,波蘭人奮戰,甚至以血肉之軀的騎兵,連人帶馬沖向坦克,最後波軍不支,成為戰俘。蘇聯入侵波蘭自9月17日開始,經過6個星期戰斗,終於投降,波蘭東部並入蘇聯,在戰後揭發,在卡廷森林中,數千名波蘭軍官慘遭殺害,成為波蘇之間,不解之恨。
納粹佔領波蘭後,為了消滅波蘭和猶太民族,對波蘭人採取絕對手段,有的趕入俄佔領區,或押到德國做苦工,或送進集中營或死亡營,統計對佔領區的猶太人和波蘭人被殺人數,猶太人有600萬、波蘭250萬人之多,其中社會精英,知識分子全部殺死,僅天主教神父及修士被殺死的就有3000多人,關閉所有的中學,高等院校及圖書館,禁止學生學習波蘭語,掠奪及破壞大量博物館珍貴文物及圖書館重要文獻書籍,但波蘭人對其祖國的歷史有認同性,不屈不撓,始終奮勇戰斗。
1943年4月8日猶太區猶太人發起抗暴,一個月後失敗,納粹把猶太區全毀,倖存者也全都遭殺害;1944年8月2 日華沙起義軍起義,華沙全城居民都參加了苦戰達62天之久,因後援不繼,彈盡糧絕,只得投降,總計起義軍及平民喪生20萬餘人,15000人被送戰俘營, 70萬居民被驅逐出城,數萬平民被送往集中營,其中13000人被送奧斯維辛。華沙城市被夷為廢墟。因為起義受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支持,蘇軍不願支持流亡政府控制的華沙,雖已開近華沙附近,卻按兵不動,波蘭人民成了政治上的犠牲品。
希特勒及其黨衛軍是一批政治狂人,思想偏激,他不僅要消滅猶太民族,對人類也充滿仇恨,希特勒在二戰末期曾下令他的武裝部長將本國一切工業,武裝消毀,不使落入敵人手中,甚至說:"要是戰爭失敗,整個民族跟著滅亡,也是活該,因為是整個德國民族所取,應得的報應。"希特勒曾下命令毀滅巴黎等一系列佔領的城市,因而古老文明的城市華沙就是在他命令下毀滅的,納粹指定執行毀滅華沙的指揮官是Heinrich Reinefaarth和Erich Von den bech,他們都犯下了累累罪行。
二戰之後,蘇聯並沒有歸還在二戰期間和德國一起瓜分佔領的波蘭的領土,而是經美、英、蘇三國同意將原屬戰敗德國的Ostpreusen、 Pommern、 Schlesion和 Danjig等地區劃給波蘭,如此波蘭國家領土西移,統計比戰前領土面積損失約三分之一。當時波蘭領導人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上台宣稱,要驅逐境內的德意志族居民和德國人,其中包含驅逐新劃歸波蘭的原德國領土上的德國人,進行報復,禁令他們說德語,要帶有標志的白色袖套,不得和波蘭人握手等等,接著而來的1944/45及1950波蘭政府兩次將境內1400萬原德國居民強制遣移送回西德,沒收他們的儲蓄,房產及一切財產,有的由通知到出發只有數小時,甚至在路途中不提供糧食和車輛,令其徒步行走到德國,有201萬人在遣返途中死亡。驅逐行動不僅是波蘭,也包括東歐各國,如捷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國,造成了歐洲近代史上又一次大災難。
在二戰前,中東歐地區各民族混居現象相當普遍。據1931年的統計,波蘭東部1160萬人口中,波蘭人僅佔38%,而62%是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和其它少數民族。德意志族也廣泛分布在東歐各地,僅在捷克與德國和奧地利接壤的蘇台德地區就有350多萬。此外,在南斯拉夫、羅馬尼亞、蘇聯等都有不少德意志族人。而希特勒正是利用保護德意志人利益為德國擴大所謂的「生存空間」為借口,從蘇台德德意志人的地位下手,拉開了納粹侵略歐洲的序幕。二戰期間希特勒移居了約100萬德意志人到其侵佔的波蘭領土上,而為了給他們騰出地方,約120萬波蘭人或慘遭殺害,或被驅逐出去。二戰後,被驅逐的命運落到了德國人和中東歐各地的德意志族人頭上。一方面由於美英蘇這3個反法西斯盟國在規劃戰後歐洲秩序過程中錯誤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飽受希特勒鐵蹄踐踏的歐洲各國出於對法西斯德國的仇恨,德國的和德意志族平民成為新的受害者。而最突出的例子是波蘭和捷克。
1970年12月7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的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的那一跪被載入了史冊。然而,二戰結束以來,在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上,德波兩國政府高層與部分民間人士的步調似乎一直無法協調。目前生活在德國的被驅逐居民,同樣也是希特勒納粹的受害者,他們組織了"被驅逐者聯盟",正式向德國和波蘭法院提出訴訟,要求賠償,希望返回自己的家鄉,即今天的波蘭領土。但他們的願望很難實現,給歐洲曾帶來深重災難的德國人,現在要訴自己的苦,要求在二戰中曾經受過最大災難的國家,承認自己也迫害過別人,給予賠償,確實不容易做到。
波蘭外長福蒂加聲明,二戰結束後,波蘭遣返其境內的德國人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重新劃分歐洲版圖造成的結果,而這一起訴則是企圖篡改二戰責任。聲明強調,是德國發動了二戰,使波蘭遭受巨大損失,並給波蘭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不支持被遣返德國人起訴波蘭,但她同時稱德當局「不能阻止他們這樣做」。今天二戰過去已有六十多年,波蘭、捷克、德國都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是完全平等的夥伴關系,但戰爭留下的後遺症和國際政治問題,至今仍然成為波德沖突的焦點。
華沙於1945年開始重建,從1946至1953年華沙老城、新城和克拉科夫(KRAKAU)前城都按原始圖紙建造,1947至1949 年在老城內建東西地道,1971年訂立重建皇宮的整體規劃,至1980年代完成工程,1989年後華沙再次大興土木,華沙的老城建設完全按古老的原來藍圖、外型設計,保存波蘭固有文化精神,但內部是按現代化的建築工程施工,現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的名錄。
由於波蘭在地理上與德國接壤,勞動力成本較低,加上近年來大力進行高速公路、遠程交通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並正在對包括能源領域在內的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波蘭目前已成為德國企業最感興趣的投資地之一。今天,德國是波蘭的第四大投資國,僅次於法國、荷蘭和美國。從1990年以來,德國對波蘭的直接投資從最初的100萬美元猛增到2004年的101億美元。德國企業在波蘭的投資重點主要為汽車製造、金融服務業、食品生產及能源產業。同時,德國也是波蘭最重要的外貿夥伴,德波貿易額占波蘭全部外貿額的1/3。僅在2005年,德波貿易額就比上年增長了10%,達到380億歐元。
此外,在波蘭加入歐盟的進程中,德國也起了重要作用。波蘭在2004年5月入盟後,其市場是歐盟新成員國中最大的。它和捷克都是德國在中東歐最重要的外貿夥伴,今日波蘭在東歐各國中經濟處於領先地位,1991年華沙股票交易所開業,成為中東歐領先的證券市場。波蘭經濟已成為該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德國和波蘭目前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方面,都有著密切合作聯系。因此拋開二戰的歷史陰影,德波關系既務實,又錯綜復雜,這種關系中還存在著不確定性,總體而言,雙方的關系還是朝著緩和並改善的方向行進。
⑸ 在二戰中,戰敗的德國損失了多少領土
二戰打響之前,德國的領土大約為47萬平方公里,略略低於這個數字,但是二戰結束之後德國的土地變為了35萬平方公里,意思是二戰中德國損失了將近40%以上的土地,割讓出去了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也沒有辦法,誰讓德國首先打響了二戰的第1戰,然後又是戰敗國。
並且德國二戰中土地有所損失,就連在一戰中德國也損失了領土,在一戰之前,德國擁有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歐洲整個地區除了俄羅斯以外擁有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是在一戰之後,德國割讓了1/8的領土給其他國家,大約8.8萬平方公里。並且在一戰中還要被迫承認波蘭的獨立,同時還要把波蘭的海岸線割讓出去,所以這就表明了戰爭最好不要輕易的打響,即使是戰勝國,在戰爭中也會損害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而戰敗國的下場就更加凄慘。如果德國不是因為參與了一戰和二戰,那麼德國現在的水平可能能夠和美國相並肩,而正是由於德國參戰,甚至還是其中的主導國家,導致德國的經濟水平,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完全復甦。
⑹ 二戰蘇德戰場分析!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叫「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軍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說,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爭,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被譽為二戰經典的轉折之戰,自此蘇軍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並於1945年5月2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5月8日,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蘇德戰爭就此結束。
蘇德戰爭又名蘇聯衛國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6月,德軍悍然入侵蘇聯,蘇聯人民奮起抵抗,經過浴血奮戰,粉碎了德軍所向無敵的神話,直至蘇軍攻破柏林。蘇聯與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一起,最終迫使德國在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 為了區分1812年~1813年俄國抵抗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 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入蘇聯,德軍坦克師和步兵師,如潮水般向前奔涌。蘇軍喪師失地,短短10天之內,德軍突進蘇聯600公里。第一天的戰斗,蘇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希特勒狂言三個月滅亡蘇聯。 戰爭初,蘇聯各條戰線像潮水一樣地後退。西北戰線,兩個星期蘇軍敗退450公里,放棄波羅的海沿海地區。蘇軍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西部戰線也好不了多少,蘇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 基輔戰役蘇軍60萬人被俘 蘇聯南方戰線敗得更慘。1941年9月26日,基輔戰役失敗,蘇軍60萬人投降被俘。士兵驚慌失措,自動放棄陣地逃跑。蘇軍西南方面軍損失70萬人。斯大林長子雅可夫·朱加施維里,是第14裝甲坦克師的連長,於7月16日,在維布斯克附近與幾千名官兵同時被俘。紅軍士兵自動投降德軍。 烏克蘭淪陷 德軍長驅直入抵達第聶伯河。9月15日,德軍在洛赫維察地區(烏克蘭),將蘇聯西南方面軍主力包圍,血戰10天,蘇軍少數突圍,45萬餘人被殲滅,其中包括6萬名軍官。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與參謀長圖皮科夫陣亡。德軍佔領烏克蘭全境。 開戰頭4個月蘇軍損失數字 1941年6-7月,損失65萬餘人,8月損失69萬餘人,9月損失49萬餘人。德軍掌握制空權,6月至9月,蘇軍損失戰機8166架,占戰爭爆發時蘇軍戰機總數的96% 蘇軍集體槍殺士兵和處決將軍 為了制止官兵潰逃和投降,蘇軍統帥部下令第24集團軍竟一次集體槍殺600多名紅軍士兵。1941年7月,莫斯科軍事法庭判處4名蘇聯將軍死刑並立即執行:西北方面軍司令員、大將巴甫洛夫;西北方面軍參謀長、少將克里莫夫斯基赫;西北方面軍通訊主任、少將格里果里雅夫;第4集團軍司令、少將科羅布科夫。1956年蘇軍總參謀部為以上4人平反昭雪,除去強加於他們頭上的「貪生怕死」「指揮錯誤」的罪名。 1941年—1942年,蘇軍共有47名少將以上高級將領失蹤,其中大部陣亡,少數在德軍集中營受折磨,生還者受審查遭槍斃。1943年,蘇聯共拘留審查93萬餘人,其中軍人58萬餘人,平民34萬餘人。 克里木地區和黑海裏海沿岸地區淪陷 斯大林對蘇軍官兵的鎮壓沒有達到制止蘇軍潰敗的目的。德軍佔領烏克蘭後繼續向前推進,1942年5月8日,人數和力量都比蘇軍差一半的德軍,沿費奧西亞灣海岸發起攻擊,蘇軍又指揮不當,又導致一場大悲劇。12天時間,蘇克里木方面軍傷亡17萬餘人,損失坦克347輛,大炮3476門,飛機400架。德軍以少勝多,佔領上述地區。蘇軍克里木慘敗後,蘇軍元帥庫利克、上將戈爾多夫,被捕受審並被處決。1957年為他們平反昭雪,恢復軍銜。蘇共中央認為,指揮錯誤的責任不應由他們承擔。 1942年5月,蘇軍哈爾科夫慘敗,被俘傷亡23萬人,損失坦克775輛,大炮5000多門。 蘇軍被俘人數 希特勒於1941年11月揚言「我只要說出俘虜人數,就足以說明這場戰爭的勝利。我們不到半年就俘虜了360萬人」。西方學術界有關二戰中蘇軍戰俘數字,1941年6月—1945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16萬人,開戰半年約300萬人。希特勒的數字誇大了一點。 列寧格勒餓死居民100萬人 1941年7月—1944年8月,德軍40個師圍困列寧格勒900天,蘇軍無力破圍,僅餓死的居民超過100萬人,死於炮火的更不計其數! 焦土抗戰 1941年11月17日,斯大林下令蘇軍實行焦土抗戰,用大炮、火箭炮,並出動空軍摧毀前沿陣地道路兩旁40—60公里縱深地區的居民點,組織小分隊,放火燒毀村莊、城市,而這些地方並無德國人。人民流離失所,數十萬人死亡,蘇聯人民又蒙受一次災難。 蘇軍制止住敵人的進攻和蘇聯的損失 德軍4次突破蘇軍4道防線,兵臨莫斯科城下,突進至斯大林格勒。蘇軍經過515天的苦戰,終於在1942年11月底制止住了德軍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使反法西斯戰爭出現歷史性的轉折。至此,蘇聯西起波羅的海,東至高加索,南至黑海沿岸的大片國土淪陷,整個富饒的歐洲平原被德軍佔領。蘇聯有1700個城市和市鎮被破壞,有7萬多個村莊被燒毀,有3萬多個工業企業、6萬5千公里鐵路被炸毀,有10萬多個集體農庄和國營農場變成廢墟,經濟損失7000億盧布。二戰蘇聯死亡人數為2700萬,其中有1000萬人陣亡和被俘後遭殺害。1944年,蘇軍連續進行對德軍的十次打擊,將德軍全部逐出國土並進入東南歐作戰,與當地人民的武裝斗爭配合,推翻了各國的法西斯政權,肅清其境內的德國軍隊。1945年初,蘇軍全線展開強大攻勢,攻佔東普魯土和西里西亞,逼近德國首都柏林。4月16日蘇軍發起最後沖擊,於5月2日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投降。蘇德戰爭結束。
⑺ 第一次世界大戰敗者為「寇」的德國有多慘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離我們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但是現在來解讀這場大戰還是能感受到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千百年不變的規矩,並非正義。
一戰後期,由於美國的參戰加速了戰爭的結束。德國當時國力已經無力支持戰爭。只能是被迫向英法投降,加上內部危機,戰爭只能結束。
德國人民抗議反對條約
由於對戰敗國極為苛刻,導致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矛盾的激化。德國雖然被迫在和約上簽字,但從未承認自己的失敗。隨著國力的恢復和增長,德國必然會從要求修改條約到不履行條約,直至撕毀條約。戰後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情緒在德國蔓延,成為30年代納粹黨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
⑻ 二戰最無恥的五大國家,這排名你服不服
NO.1 蘇聯
希特勒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侵略者,是人們公認的戰爭狂魔。希特勒曾說德國不會侵犯周邊國家的獨立和自由,無論是誰要在歐洲點戰火,最後除了混亂也什麼別想得到。但他卻在1939年自食其言,挑起歐洲戰火。總之在他眼中,任何條約都是張廢紙。
NO.4 法國
一戰後作為戰勝國的法國,猶如強盜一般搶走一切可以搶的東西,德國人民幾乎失去了一切。而在二戰爆發後,自稱最強國家的法國40天不到,就雙手送上巴黎宣布投降。最後在盟軍解放它的時候,它還選擇了與盟軍作戰。
NO.5 英國
同盟國收到德軍侵犯時,英國不僅坐視不管反而還給德軍出主意。在德軍侵略波蘭時,它也只是象徵性的援助,其實是躲在馬奇諾防線後當觀眾,更過分的是,英國為了換個跟日本的緊張關系,竟聽任日軍唆使,封鎖中國唯一對外的交通路線三個月之久。
這個五個國家可謂是二戰期間最無恥的國家了,不服不行,最後也沒有得到好果子。
⑼ 前蘇聯衛國戰爭資料
蘇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反對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開始到1945年5月蘇聯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為止。為了區分1812年~1813年俄國抵抗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俄語: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意為愛國戰爭,中文為俄國衛國戰爭),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俄語為: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意為偉大的愛國戰爭),中文稱為蘇聯衛國戰爭。
蘇德戰前的形勢
二十世紀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德國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而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採取的綏靖政策則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勢力。而此時的蘇聯,最高領袖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劃分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其他國家的勢力范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西斯德國的軍隊很快就席捲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德國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軸心國作戰。
1930年代末的蘇聯,經過十幾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德國。另外,蘇全國也剛從瘋狂的肅反大清洗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國家秩序。在德軍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國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家安全,便開始著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Урал)以東;對德國和談,避免刺激德國;穩住東方的日本,和日本簽署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
在蘇聯的系列准備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是最具爭議的,在建立東方戰線的進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佔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國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且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借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著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作戰(Unternehmen Barbarossa)。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和基輔(Київ,Киев)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伏爾加河(Волга)、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出台半年後,蘇聯還渾然不覺,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匯報,德國將在1941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另外,據俄羅斯學者鮑里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Борис Вадимович Соколов)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書中披露,斯大林還曾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Операция "Гроза"),該計劃還比巴巴羅薩計劃更早出台,只是由於蘇聯的戰爭准備還沒有達到進攻的要求而被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先行一步。可見斯大林對德國的進攻計劃是完全沒有防備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斷錯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響。
初期軍事實力對比
戰爭開始時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總兵力:德國730萬、蘇聯537.3萬
初期直接作戰兵力:德國550萬(含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等國軍隊) 蘇聯268萬
編制:德國190個師(包括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蘇聯170個師另2個旅
坦克:德國4300輛、蘇聯新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
火炮:德國4.72萬門(50毫米以上)、蘇聯3.75萬門
作戰飛機:德國4980架、蘇聯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
作戰艦艇:德國192艘、蘇聯396艘
戰爭進程
德國進攻階段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在線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新階段。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圍殲白俄羅斯(Белоруссия)的蘇軍,兵源達50個師另2個旅,進而進攻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是29個師,任務是殲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向基輔和整個烏克蘭(Україна,Украина )總方向進攻,把烏克蘭的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Днепре,Дніпро)以西,兵源達57個師另13個旅。此外,還有直指北方的挪威和芬蘭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Мурманск)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
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蘇聯西部城市、海空軍基地、通訊設施,在德軍航空兵襲擊之下嚴重受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德軍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前進了50至60公里。蘇聯國防委員會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於當晚發布不切實際的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擊,消滅入侵之敵,這種盲目的指揮使前線戰況更加惡化。
在戰爭的頭一周,德軍憑借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作戰經驗等優勢,打得極其順手,中央集團軍群已推進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Минск),南方集團軍群的前鋒,已近至通向基輔的接近地,北方集團軍群,已經渡過西德維納河。
面對有備而來的德軍,蘇軍猝不及防,蘇聯政府雖然採取緊急措施,把前沿軍區改為方面軍,成立了蘇軍統帥部,但由於大量工作未能搶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緒,因而在戰爭開始時嚴重失利,由於蘇軍裝備陳舊,指揮人員素質較差,對敵主攻方向判斷失誤等原因,致使戰爭初期,便有28個師被全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據戰後西方公布的統計資料,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蘇軍被俘。
德軍在佔領明斯克後,7月15日,通過激烈戰斗,攻佔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圍了蘇軍十幾個師,切斷了蘇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線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並將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部設在此地。而此時德軍離莫斯科僅有380公里之遙了。
這時德軍犯了一個可能是事關全局的錯誤,德軍分調部分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主力進攻南方的基輔,以佔領蘇聯的糧倉——烏克蘭。基輔戰役從盛夏打到秋初,蘇軍在基輔防禦戰中嚴重失利,不僅損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於這個方向上的預備隊也消耗殆盡,部署在基輔地域上的兩個方面軍中,有6個集團軍被合圍,西南方面軍主官全部陣亡,尚有幾個集團軍的司令被俘,據德軍方面宣布,德軍圍殲蘇軍66萬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9月,北方集團軍群已經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進抵列寧格勒近郊,並聯合芬蘭軍隊完全封鎖了列寧格勒,開始了持續達900天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德軍雖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勝利,但在北路列寧格勒卻沒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卻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好時機,也錯過了一舉擊潰蘇聯的最佳機會。
9月底,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大舉進攻莫斯科,這次進攻的代號是「台風」(Unternehmen Taifun)。德軍用於台風行動莫斯科方向的兵力達180萬,75個師,17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400架飛機。蘇軍在莫斯科以西300餘公里縱深內,建立了梯次配置的多道防禦地帶,有3個方面軍和一個戰役集群,125萬兵源,共75個師,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677架作戰飛機擔任防禦,蘇共中央政治局、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作戰組一概不離開莫斯科。最兇猛的進攻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進入10月份後,蘇聯進入了秋冬時節,而這對蘇軍則非常有利。11月7日,冒著德軍的炮火,斯大林堅持在紅場舉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閱兵式,閱兵式後的蘇軍直接開赴前線。經過浴血奮戰,蘇軍憑借極其堅強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條件,蘇軍頂住了德軍進攻,並於1941年12月轉入反攻。
在隆冬時節,伴隨著莫斯科近郊的隆隆炮聲,時光的河流淌入了分外火爆的1942年。
1942年4月,莫斯科會戰以蘇軍獲得勝利而告終:此戰宣示俄式「大炮兵主義」戰勝德式「機甲化坦克部隊」戰法,夙有「世界坦克戰之父」美譽之德國名將古德里安上將被希特勒怒調返回德國離開東戰場,為「莫斯科攻防戰」失敗負責。蘇軍這時初步穩定了蘇德戰場局勢,打亂了德國的「閃電戰」計劃。但蘇聯的反攻在德軍的技術優勢面前很快就失利了。
在莫斯科會戰失利後,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集中力量進攻全蘇最大的產油區——高加索油田。1942年5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地域的進攻作戰失利,有幾個集團軍被全殲。6月德軍攻佔了蘇聯克里米亞地區黑海艦隊的主港塞凡堡(Севастополь)(塞凡堡戰役)。接著,揮師直指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並攻佔外高加索的蘇石油產地,切斷蘇南部地區與莫斯科的聯系。蘇軍節節敗退,被迫再次轉入防禦。6月28日,德軍向頓河(Дон)大草原方向發動了規模巨大的夏季攻勢,渡過了頓河河曲,攻佔了羅斯托夫(Ростов-на-Дону) 。
這時德軍又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分兵進攻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第六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第四裝甲軍團進攻高加索油田。這時二戰最為血腥的正面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
戰爭轉折階段
1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已經恢復並有一定發展,給軍隊提供的新式武器裝備逐漸增多,敵後游擊運動開展得更加廣泛,同時蘇聯還得到美英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的援助。但是,在1942年初至1942年夏,蘇軍在蘇德戰場還未扭轉頹勢,而且戰局卻有利於德軍一方。
1942年7月下旬,斯大林格勒會戰打響。德國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推進,戰役開始時,蘇軍在斯大林方向的防禦力量薄弱,蘇軍在萬般無奈之際,將兩個正在組建的坦克集團軍投入戰斗,卻被德軍完全殲滅。7月底,德軍將第四裝甲軍團從高加索油田邊緣抽調來支援進攻斯大林格勒方向,德軍的兵力有25萬人,740輛坦克和1200架飛機的支援。而蘇軍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是在被德軍完全擊潰的的西南方面軍基礎上匆匆組建的,只有18個滿員師和16個不滿員師,作戰部隊為16萬人,有近400輛坦克和600多架飛機。德軍在戰役之初進展順利,雖然蘇軍頑強抵抗,德軍還是突破蘇軍的層層防線,9月13日,德軍突入市區。斯大林在這個危重的時刻特意打電話命令斯大林格勒市委、軍工企業一個也不準後撤,要在戰斗中繼續組織生產。斯大林還有一句在當時非常著名的命令:「決不後退一步!」,命令擔任斯大林方向的士兵和軍官在危重時刻不允許後退,若後退則面對的是極其嚴厲的懲罰。這時,在斯大林格勒擔任防禦任務的還有蘇聯新組建的東南方面軍。而自從德軍進入斯大林格勒市區後,一場曠日持久且血雨腥風的巷戰開始了。
蘇軍統帥部在斯大林和最高統帥助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總指揮朱可夫(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研究挽救斯大林格勒辦法,他們認為只有用城市吸引住德軍的重兵集團,再用強大的預備隊合圍德軍第六集團軍,該計劃的代號為「天王星」(Операция "Уран")。但是天王星計劃最快必須到11月中旬才能部署成功,也就是說,為執行天王星計劃,斯大林格勒還得堅持2個月以上。而且防守人力薄弱的斯大林格勒來說,這是極端困難的。但是,蘇軍的抵抗卻異常頑強,雙方的戰斗非常激烈,即使是對一個街區甚至一棟建築的爭奪,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至9月底,蘇軍固守的地段只有伏爾加河西岸的縱深不到1公里的狹長地帶,但德軍卻一直不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並一直堅持到11月份。擔任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軍區司令崔可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在回答人們關於德軍為什麼不能佔領斯大林格勒的問題時說:「敵人(德軍)只能踏著我們的屍體前進,而蘇軍是殺不完的。」由於第六集團軍司令保盧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為了在寒冬到來之前佔領斯大林格勒,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戰爭進入白熱化。
11月19日拂曉,蘇軍實施天王星計劃,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大規模反攻,11月23日,蘇軍合圍了德軍第六集團軍全部。希特勒命令德軍「戰斗到最後的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並命令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將軍率領的A集團軍群的裝甲重兵集團實施救援,但被蘇軍所阻。1943年1月10日,蘇軍發動總攻,至1943年2月2日,德軍剛提升為元帥的第六集團軍司令長官保盧斯投降,蘇軍完全殲滅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從而根本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蘇德戰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而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成為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役,雙方共約有200萬人在瓦礫中喪生,其中50萬是平民,而普通士兵在被投入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平均壽命則以分鍾計。
1943年是蘇德戰場轉折性的一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蘇軍繼續向頓河上游、庫爾斯克(Курск)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發展進攻,收復了庫爾斯克等地。同年1月,蘇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共900天的封鎖,而在封鎖列寧格勒期間,列寧格勒市民在寒冷、飢餓和德軍的威脅下支撐了900天,城內約有一半的人死亡,被稱為世界軍事史的奇跡。與此同時,蘇軍在高加索方向轉入進攻,至4月初收復了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
1943年7月,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集中優勢兵力,企圖包圍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兩個方面軍的蘇軍,發起其在東線的最後一次進攻戰——庫爾斯克會戰 ,德軍給這次進攻戰的代號為「堡壘」(Unternehmen Zitadelle)。
蘇軍在戰役之前獲得准確情報,而對庫爾斯克突出部加強了防禦,並在游擊隊的幫助下,擾亂德軍的後勤保障系統。蘇軍用於庫爾斯克防禦決戰的兵力有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133萬餘人,配備坦克和自行火炮3400餘輛,此外還有作為總預備隊草原方面軍。德軍用於庫爾斯克方向的兵力達90萬人,共50個師,並用其中29個師組成兩大突擊集團,從北面突擊庫爾斯克的15個師,而南面有14個師,兩個突擊集團配備有2700輛坦克。7月5日晨,庫爾斯克決戰打響,但在蘇軍極其頑強的防禦面前,德軍的進攻收效甚微。12日,雙方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翼的門戶奧博楊(Обоян)方向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普羅霍羅夫卡(Прохоровка)發生坦克遭遇戰,雙方各有1200輛坦克參戰,各有大量飛機支援,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整天。當滾滾的坦克鐵流加上步兵、炮兵和航空兵匯合到一個小小村莊時,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會戰爆發了。當日暮時分,蘇軍在這場決戰中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近十多年的西方研究稱德軍實際上以較小的交換比在戰術上擊敗了蘇軍,但此役確實將德軍的進攻能量耗盡)。8月23日,蘇軍收復哈爾科夫,庫爾斯克戰役以蘇軍全面獲勝而結束。
庫爾斯克會戰是蘇德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決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戰役,這場決戰使德軍喪失了約50萬士兵,1500多輛坦克,3000多門火炮,3700多架飛機,基本喪失了進攻能力。
從此,蘇軍完全奪得戰略主動權,德軍被迫轉入全面防禦。8月,蘇軍在大盧基(Великие Луки)到黑海長達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展開進攻,到11月為止,收復近一半失地,包括布良斯克(Брянск)、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大城市。
蘇聯反攻階段
1943年8~11月,蘇軍在南線徹底肅清高加索地區的德軍,收復了頓巴斯;在烏克蘭,收復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基輔;在中線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蘇軍擁有635萬人,不僅在兵員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裝備方面均已超過德軍。蘇軍不僅得到後方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敵占區近百萬游擊戰士的緊密配合。此外,還得到了美英的援助,這些都為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944年開始,蘇軍對德軍連續發動了10次重大的戰略性進攻作戰,蘇聯史學家稱為「十次斯大林突擊」,收復了本國的全部領土,並將戰線推移到境外,進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作戰,到年底共消滅德軍約200萬人。
1945年初,在蘇德戰場上,蘇聯軍隊(包括約34萬人的波、羅、保、捷的軍隊和法國空軍團)總兵力670萬人,擁有10.73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21萬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47萬架飛機。與此相比,德軍擁有370萬人(其中包括21萬匈牙利部隊),5.62萬門大炮和迫擊炮,81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4100架飛機。蘇軍在兵力和武器方面佔有絕對優勢。
1945年春天,蘇軍在東歐各國軍民的配合下,通過匈牙利戰役、維斯瓦-奧得河戰役、西里西亞戰役、東波莫瑞戰役,消滅大量德軍有生力量,佔領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國東部。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蘇軍已為攻打柏林作好准備。參加這次戰役的部隊是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和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總兵力在250萬人以上,希特勒為死守柏林,也組織了總共為100萬人的兵力。
1945年4月16日,蘇軍從奧得河、尼斯河同時向柏林發動進攻,激戰16個晝夜,至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結束。蘇軍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人。盤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兩個集團軍群(55個師)也於5月中旬投降。蘇聯紅旗插上了柏林國會大廈的頂峰,標志著戰爭的結束。
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參加儀式的蘇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帥和外交部副部長維辛斯基。儀式由朱可夫主持。盟軍最高統帥部的代表是:英國空軍上將特德、美國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茨將軍、法軍總司令塔西尼,代表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是:陸軍元帥凱特爾、海軍上將弗雷德堡、空軍上將施通普夫。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
蘇聯衛國戰爭以蘇聯大獲全勝而結束,根據蘇、美、英三國首腦的雅爾塔會議決定,在德國投降和歐洲戰爭結束後,蘇聯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本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反法西斯盟國的全面勝利而結束。
其他國家的作用
西方國家的援助
蘇德戰爭爆發後,英美等西方國家發表聲明,願意為蘇聯提供援助。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並和英國一道,參與對蘇聯極其危險的援助。蘇聯從西方盟國那裡得到的武器、能源、設備和材料等,對蘇聯抗擊德國作戰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某些西方學者甚至認為,沒有西方的援助,蘇聯不僅不可能贏得蘇德戰爭,而且甚至無法抵擋德國的入侵,也不能生產足夠的武器和技術裝備,也不能保障戰爭所用的燃料和彈葯。但絕大部分蘇聯學者和其他人士對上述觀點卻嗤之以鼻,認為西方的全部援助只佔到蘇聯生產的4%,從整體上來說,這些援助的作用並不是很大,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對衛國戰爭起決定性影響。
不過不管爭議的內容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沒有蘇聯人民不顧一切的抵抗和犧牲精神,再多的援助也是無濟於事的。還有應該值得強調的是,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援助是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國在戰爭時期團結和友誼的表現。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一直敦促英國和美國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為了緩解蘇聯所受到的沉重壓力,但都被美英以各種借口所拒絕。1941年夏直到1944年,德軍除了在北非和義大利戰場和美英等國軍隊作戰外,將自己的大部分部隊和作戰資源用於東線。有些人認為遲至1944年5月蘇德戰場勝負已定的時候,英美等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歐洲大陸的利益,才在法國諾曼底成功登陸,從西線進攻德國,但西方史家的主流撰述和此並不相同,聯軍遲遲無法攻擊法國是受到第厄普突襲戰失敗以及對登陸尚未准備好影響。俄國人對於吸收第二戰場兵力有巨大貢獻則是無庸置疑的。
影響和後果
蘇德戰爭對世界的影響
蘇德戰爭的進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蘇聯可以被認為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最大的國家,絕大多數蘇聯及俄羅斯學者和很多西方學者在戰後都認為,假若沒有蘇聯政府及蘇聯人民的頑強抵抗,那這場世界性的戰爭的勝負尚很難判斷。蘇聯的抵抗為英美等西方盟國發展軍工業、增強武裝力量、發展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雙方人員傷亡統計
蘇德戰場之所以被稱為二十世紀最為慘烈、最為血腥的戰場,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了驚人的傷亡情況。
蘇聯的傷亡數字是非常驚人的,各方的統計數據並不一樣。最近俄羅斯公布的數字是,軍隊作戰亡688.5萬(包括傷病而亡),到達前線途中亡50萬,加上被俘後亡的數量,蘇聯軍隊共亡916.48萬,平民死亡1740萬,總亡2660萬,蘇聯全國的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殘。
德國方面,二戰德國總傷亡600萬。投降前亡於戰爭中的德國士兵約有400萬。
在戰時和戰後的很長時間里,蘇聯出於正面宣傳和維護領導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數字常有虛假。1941年十月革命節斯大林發表講話,宣布蘇軍開戰4個月來共損失175多萬人(死35萬人,傷103萬人,失蹤37萬人),殺傷了450萬德軍。這對己方和敵方損失都有了幾倍的縮小和誇大。1946年1月,全蘇人口統計時,因戶籍混亂,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萬人,包括軍人750萬。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選舉時宣布本國共死亡700萬人。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赫魯曉夫致瑞典首相埃爾塔的信首次承認戰時死亡 2000萬人,卻避而不談具體損失。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查證檔案後於1991年6月宣布了戰時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作戰傷亡共2335萬),加上被俘後遇害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犧牲,全國共死亡2700萬人。
對於蘇聯來說,雖然取得了最後勝利,但是,驚人的傷亡數據使得人們對這場戰爭的詮釋變為雖勝猶敗。德國雖然在戰爭中最後失利,但其如創造藝術般的戰爭指揮才華,被後世廣為尊敬。但是德國在佔領區進行種族屠殺等犯下的罪行則受到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譴責。
⑽ 條頓騎士團何時將東普魯士給了普魯士/德國
並沒有劃歸,而是條頓騎士團世俗化之後變成了普魯士公國,普魯士公國的爵位又被勃蘭登堡選侯國的老大繼承,於是勃蘭登堡就和普魯士合並了,之後還叫普魯士(勃蘭登堡的人口更多一些,公國重心應該是更偏重於勃蘭登堡的,而且首都也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