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羅的海三國的宗教
波羅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紀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脫加爾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為路德派新教徒;一小部分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信仰正教。
蘇聯時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響很大,有資料顯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這個領土面積不大的國家裡就有6個宗教中心領導著天主教的各個教區:維爾紐斯天主教轄區;維爾卡維什基斯主教轄區;考納斯主教轄區;凱沙多里斯主教轄區;怕涅韋日斯主教轄區和捷利沙伊主教轄區。
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信義會影響很大。信義會系遵奉馬丁·路德「因信稱義」教義的基督教新教教會,屬路德宗。「因信稱義」教義即主張人在上帝面前得稱為義,全憑信仰耶穌,而不在於履行教會的禮儀、規條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國北部、北歐各國和美國。
由於在波羅的海三國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問題往往成為該地區人民反對「俄羅斯化」的導火線。較為突出一例即為1972年立陶宛1.7萬天主教徒向當時的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發出的備忘錄和致聯合國當時的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的公開信,備忘錄和公開信指責並抗議蘇聯對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結果,一方面是來自當局的鎮壓「加強」,而同時,人民反抗迫害、爭取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宗教影響在波羅的海三國爭取民族獨立運動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於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時期產生於德國,不久傳入美國和北歐各國。迄今在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等國,路德教均為國教。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與北歐各國的宗教瀟源,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三國的民族所向。
2. 德國宗教改革的過程及影響
權威回答:
15世紀初期德國的宗教改革不僅引發了德國農民戰爭,而且產生了新教。新教的抗議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紀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國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胡斯運動和義大利的薩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迅速的席捲了整個德國,在瑞士,加爾文的歸正運動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響。
到了16世紀中葉,主要宗派都以可以與舊教抗衡。因著教權與王權的權利爭奪,新教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民族國家或世俗政權的支持與保護。在宗教戰爭後,根據隨之而簽訂的合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與1648年的威斯特法倫和約確立的教隨國定原則,形成了新教在歐洲的布局,信義宗分布於德國以及北歐諸國;歸正宗為德國、瑞士、荷蘭以及蘇格蘭。
中世紀時期,德國政治分裂,教會實力龐大,每年從德國拿走許多財富,有人戲稱德國為「教皇的乳牛」。1517年,教皇以修繕聖彼得大教堂為名,下令在天主教各國發售贖罪券。在德國發售贖罪券的使者聲稱「只要購買贖罪券的錢一敲響錢櫃,罪人的靈魂立刻就可以從煉獄升上天堂」。德國人認為這種行徑簡直是敲詐。
10月30日,維滕堡大學教授馬丁·路德在教堂門口貼出《九十五條論綱》,要求辯論贖罪票的功效,但無人向路德應戰。由此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此後,馬丁·路德又發表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他的宗教改革內容:
信徒皆祭司,即信徒不必通過教會,就可以和上帝直接溝通。教士不是信徒與上帝之間的中介,強調信徒可以唯因信仰稱義。
唯獨《聖經》才是信仰的權威,每個教徒都可以讀《聖經》,並且親自將《聖經》譯成了德文。
馬丁·路德的改革在很短時間內就傳遍了全國。1520年6月,教皇宣布路德的學說為異端,路德則聲稱教皇是「
異教徒」。隨後,路德的學說在瑞士等國得到響應。後來人們將路德的學說稱為新教,而且地位逐漸合法化。
宗教改革為先導,在1524年-1525年又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德國農民戰爭
3. 德國國會大廈在哪裡,遊客可以參觀嗎
德國國會大廈 (Bundestagsgebaeude) 位於首都柏林的市中心,緊鄰勃蘭登堡門。德國國會大廈不僅是聯邦議會的所在地,也是德國統一的象徵。玻璃的圓形穹頂是國會大廈建築的一大特點,由一個鋪滿玻璃鏡的導致圓錐體支撐,別具一格。這個玻璃穹頂是柏林最受歡迎的游覽聖地之一,遊客可以在這里俯瞰柏林全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國會大廈免費對全世界遊客開放,參觀前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
此外,德國國家旅遊局官網還有在線雲游德國國會大廈的方式哦,在網站的「DiscoverGermanyFromHome」頁面即可找到游覽入口,在家也能360°參觀國會大廈。
4. 關於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國 [Germany]
正式名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國國旗歐洲中北部國家。面積:357,021平方千米。人口:約82,386,000(2001)。首都:柏林。人口中大多數是德國人。語言:德語(官方語言)。宗教:信義宗、天主教。貨幣:歐元。地形上,北部多為平原,東北部及中部多丘陵,南部為巴伐利亞高原。中部和西部地區主要屬萊茵河流域,其他重要的河流還有易北河、多瑙河和奧得河。德國屬發達的自由市場經濟,以服務業和製造業為主;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出口包括汽車和鋼鐵製品。國家元首是總統,政府首腦為總理。聯邦的權力集中於兩院制的國會。日耳曼部族在公元前2世紀末進入德國,趕走了凱爾特人。羅馬人征服該地區,遭失敗。9世紀加洛林王朝解體,該地區僅為一政治實體。君主政權的統治軟弱,權力遂落入貴族之手,於是組成了封建邦國。10世紀在撒克遜人的統治下恢復了君主政權的權威,重振神聖羅馬帝國。其領土集中在德意志和義大利北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天主教教皇之間的持續矛盾削弱了皇室的權力。1517年路德對教會的批評加速了帝國的分裂,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爆發達頂點,使德意志分裂,歐洲最後分為基督教和天主教兩大陣營。德意志的人口和疆域逐漸減少。德意志的眾多封建諸侯取得了實際上的完全主權。1862年俾斯麥逐漸控制普魯士,在以後的十年內統一了德意志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帝國被瓦解;被迫割讓諸多領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希特勒在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並建立獨裁的第三帝國,受納粹黨控制。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戰敗後,德國被同盟國分成4個佔領區。由於這些佔領區的重新統一問題未能與蘇聯取得一致,促使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成立。德國前首都柏林仍分為兩個區域。西德成為一個繁榮的議會制民主國家。東德成為在蘇聯控制下的一個一黨專政的國家。1989年東德共產黨政府以和平的方式被推翻。1990年東、西德復歸統一。在慶祝統一之際,西德在政治和經濟上尋求合並前東德,導致較富裕的西德人民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然而,由於德國為歐洲聯盟會員之一,該國與西歐就更深一層的政治和經濟持續進行結合。
5. 信義區的地理位置
北接松山區,東面為南港區,西面為大安區,南接文山區。
北界:市民大道五段(光復南路至基隆路)、市民大道六段(基隆路至中坡北路),鄰接松山區。
東界:中坡北路/南路、中坡南路210巷、福德街310巷與309巷至福德國小後山,鄰接南港區。
南界:拇指山脈、四獸山(福德國小後山至莊敬隧道,鄰接南港區、文山區)。
西界:莊敬隧道、和平東路三段、基隆路二段、光復南路,鄰接大安區。
6. 即墨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萃英書院(1904—1914)清光緒三十年(1904),德國基督教信義宗柏林教會青島公會,為宣傳「福音」,培植信徒,造就傳道人才,委派該會牧師邵約翰、齊明德在即墨城花園村德國教會的禮拜堂內設立萃英書院。邵約翰任院長,齊明德、盧維康和華人王守仁任教師。民國三年(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教會被日本侵略軍佔領。為募款挹注留青同工,邵約翰應約經煙台赴上海同濟大學任教,其他德籍牧師或回國或被監視。被稱為「造就傳道人才之唯一學府」的萃英書院被迫停辦。
私立萃英初級中學(1925—1932)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教會雖收回被占的教產,但終因經濟的竭蹶,無力維持日常教務,於民國十四年(1925)將青島公會讓給其同宗美國信義會,遂更名為魯東信義會。德籍牧師馬維立受教會指派在華人劉德清協助下,在萃英書院基礎上創建了私立萃英初級中學,馬維立任校長。民國十五年(1926)春正式招生上課。教室仍設在德國教會禮拜堂的西廂房。民國十六年(1927)由教會出資在付家莊西側(現磨市街24號、26號、28號院)的兩座二層樓落成後,私立萃英初級中學便遷到此處。後來又陸續建起辦公室2間,教室19間,廚房3間,教員預備室2間,共佔地12.79畝。該校先後由馬維立和華人魏永端、喬基堂出任校長。
即墨縣私立信義初級中學(1932—1947)
即墨縣私立信義初級中學,歷艱履險,慘淡經營15年,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建階段(1932—1937)
第二階段:發展階段(1938—1941)
第三階段:停辦階段(1941—1945)
第四階段:復校階段(1946—1947)
私立信義初級中學(1948—1949)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一月,啟用「私立信義初級中學鈐記」校董會改為董事會。同年秋增設高中部,招收學生兩個班,共80人。
即墨私立信義中學(1950—1952)
1949年5月即墨城解放,從此學校斷絕了與教會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撤消了董事會和訓育處,取消了聖經、公民課和童子軍,歸膠東區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接領導。1950年2月,石榮光辭去校長職務,由蔣正印代理校長,私立信義初級中學更名為即墨私立信義中學。
山東省即墨第二中學(1952—1955)
1952年7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膠州專員公署接管了即墨私立信義中學。接管前,成立了接管委員會,何田任主任委員,膠州專署代表孫堅奮、即墨城關鎮鎮長魏書平、副教導主任王文彬、教師代表劉本訓任委員,移交人即墨私立信義中學校長蔣正印,接管人何田。總務主任王靜波,音樂教師吳竹三清點了學校全部財產,並一一登記造冊,嗣後舉行了隆重的接管儀式。從此這所四十年的教會學校變成了人民的公立學校。1952年7月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膠州專員公暑函告接管委員會:「關於接管私立信義中學問題,經專區研究決定,呈請省府批示:私立信義中學接管以後,學校原名「私立信義中學」之稱即行撤銷,文到之日起,學校即正式改稱「山東省即墨第二中學」。原校印信等即行作廢,並銷毀呈報專區備案,新校的印信即行頒發。其他如原校校牌、徽章應即停止使用,按規定分別更換。特此函知,希即遵行」。(設在南城陽的山東省即墨中學同時改稱為山東省即墨第一中學)七月十六日收到「山東省即墨第二中學印」木質印信一顆,鈐記按規定由學校刻制,報專區備案。1954年確定為山東省重點中學。
山東省即墨中學(1955—1956)
1955年4月,山東省即墨第一中學駐地南城劃歸青島市,此時即墨市只有一所中學,故將山東省即墨第二中學改為山東省即墨中學。
山東省即墨第一中學(1956—1971)
1956年3月即墨、即東兩縣合並,7月20日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指示將山東省即墨中學更名為山東省即墨第一中學。從此學校下放到縣領導。1961—1978年煙台專署和即墨縣共同領導。
即墨縣五七紅校(1971—1972)
1971年2月21日,將山東省即墨第一中學改為「即墨縣五七紅校」,主要承擔師資培訓任務。
山東省即墨縣第一中學(1972—1989)
1972年9月8日,中共即墨縣委決定撤消「即墨五七紅校」,設即墨縣第一中學。1978年7月定為即墨縣重點中學。
山東省即墨市第一中學(1989—)
1989年即墨撤縣建市,遂改為即墨市第一中學。
7. 德國出現的新教是什麼(宗教革命後)其領導人是
歐洲的宗教改革中,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領導了德國的宗教改革,他在德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教會,路德教(也稱信義宗、路德宗,基督教新教的一個重要派別),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承認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這標志著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德國與美國共同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綜合國力位居世界第二位,趕超了傳統強國英、法,僅次於美國。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了自激式的直流發電機。標志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1876年,德國人奧托製造出第一台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
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燃料更加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1896年,德國工程師(姓名不記得了)首次將內燃機裝在飛行器上進行飛行實驗。
一戰中,德國處於同盟國陣營,1918年11月11日,德國戰敗投降;
二戰中,德國處於軸心國陣營,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德國在20世紀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8. 新教的教義
新教強調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為祭司和《聖經》具有最高權威三大原則。。 新教不採用天主教的修道院制度和獨身制。
為了培養教會的專職教牧人員,各宗派單獨或合作舉辦神學院或其他宗教學校。此外,還通過家庭影響和教會自己舉辦的主日學、查經班、學道班等,對一般信徒進行宗教教育。為了擴大宗教影響,歐美一些教會還開辦學校、醫院、慈善機關,以及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如基督教青年會等。 基督新教各宗派對政教的關系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雖實行政教分離,卻普遍沒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
信義宗方面,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一直也受都德意志北部的封建諸侯支持,所以也比較偏袒他們。路德一直教導靈家教會需順服公家掌權者,因為教會若跟世俗政權發生正面對抗,在該政權統治地區的宗教事業必然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的發展種下了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成立了稱為「納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黨派。後來,德國信義會在納粹德國的壓力下,組織了一個支持納粹政權的宗教組織德國基督教。納粹黨更要求全國所有教會加入德國基督教,此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信教會制度預做准備。二戰結束後,德國信義會的行為遭到不少德國人指責,因而造成今天信義宗在德國的信徒人數不斷下滑。而在納粹德國時期,國內外的新教團體普遍沒有反對戰爭。而個別反對納粹德國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對納粹政權而遭處死。
歸正宗方面,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居住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自己也主張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加爾文強調神權,但又不是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加爾文宗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與神權共和。在加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至於其他的新教宗派與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離。提倡政教分離的主張可追溯至再洗禮派,而從歸正宗分離出去的浸信會,也反對像聖公會般受政府控制的教會,主張政教分離。因著浸信會在新教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
在教會與國家的關系問題上,新教各派的主張也不盡相同。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雖然提出「兩個國度」即政教分離的原則,但實際上他的改革活動是和世俗政權的支持分不開的。現代德國和北歐國家的路德宗仍然可以說是一種不成文的國教。加爾文在日內瓦所建立的實質上是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蘇格蘭教會和英國教會21世紀仍保留著國教的形式。一些從主流派分裂出來的派別,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張政教分離,要求國家尊重和保障宗教自由。 新教的主要派系,為了使他們所信奉的教義和組織原則保持穩定和規范化,都先後訂立認信文作為信仰和教會生活的准繩。如德國路德宗教會有《奧格斯堡信綱》(1530),瑞士歸正宗各教會(茨溫利派和加爾文派)有(第二赫爾維西認信文)(1566),英格蘭、蘇格蘭歸正宗各教會有《威斯敏斯特信綱》,安立甘宗有《三十九條信綱》等。
9. 中世紀歐洲的主要宗教到底是天主,還是基督
廣義上說,基督教(Christianiny)包括天主教(Catholicism),東正教(Orthodoxism)和新教(Protestantism);狹義上說,基督教(Protestantism)專指新教(Protestantism)。基督教誕生以後,不斷向外傳播,雖然遇到猶太當局和羅馬當局的多次迫害,仍然能夠發展壯大,從耶路撒冷起,傳遍猶太全地,乃至整個羅馬帝國,並於3世紀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於帝國分裂,帝國境內的文化民族差異和教權上追求平等,於11世紀正式形成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於16世紀以後,從德國的修士馬丁·路德開始,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新教包括信義會(始於德國),歸正會(始於瑞士),聖公會(始於英國)等許多教派。新教各教派組織上互相獨立,信仰上大同小異。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教義上的差別是微小的,這種差別應該從他們發展的歷史中來理解。他們共同的信仰就是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
使徒信經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3. 因著聖靈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
6. 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7.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8. 我信聖靈;
9.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體復活;
12. 我信永生。阿們!
尼西亞信經
1. 我信獨一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萬物的主。
2. 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 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 而非被造,與父一體,萬物都是借著他造的;
3. 為要拯救我們世人,從天降臨,因著聖靈,並從童女馬利 亞成肉身,而為人;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們釘於十字架上,受難,埋葬;
5. 照聖經第三天復活;
6. 並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7. 將來必有榮耀再降臨,審判活人死人;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8. 我信聖靈,賜生命的主,從父和子出來,與父子同受敬拜, 同受尊榮,他曾借眾先知說話。
9. 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的教會;
10. 我認使罪得赦的獨一洗禮;
11. 我望死人復活;
12. 並來世生命。
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形成:
天主教又稱為羅馬公教(即羅馬普世教會),她特別強調:全世界的教會應建立一個以羅馬城的教會為中心,以羅馬教宗(即教皇)為教會最高領導者的統一的大組織。其理論依據為:羅馬城的教會是耶穌的大使徒彼得創立和領導的,彼得是羅馬教會的首任主教,羅馬教會以後每任主教是大使徒彼得的繼承人,而其他地區的教會是其他使徒建立的,其他地區教會的主教是其他使徒的繼承人,他們都應該服從坐在大使徒彼得位子上治理全世界教會的羅馬主教(教宗)。主耶穌曾在彼得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之子後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19) 羅馬教會認為這段經文意味著主耶穌要把普世教會建立在彼得這塊磐石上,並把管理普世教會的大權交給了彼得。但羅馬教會只是統一了西羅馬帝國的教會,一直未能統一東羅馬帝國的教會。未能統一的原因與其說是因為教義上和禮儀上的分歧,倒不如說是因為政治,文化,語言,民族,教權上的原因——羅馬帝國已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帝國(後來又稱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不會贊成其境內的教會(即東正教,意為東部正統教會)屈從西羅馬境內的教會(天主教),東羅馬的教會出於教會平等的意識,也不願屈從教皇(即教宗)的權威。他們認為彼得雖曾被稱為大使徒,但從新約聖經所記載的教會歷史來看,彼得從始至終都未取得對整個教會的統治權,所以羅馬主教也不應該獲得對整個普世教會的統治權。他們還認為,主耶穌所說的「這磐石」指的是彼得認耶穌為基督為上帝之子的信仰,而不是指彼得本人;主所賜的權柄不僅僅給彼得,也給認耶穌為基督為上帝之子的所有使徒們。西羅馬文化為拉丁文化,講拉丁語;東羅馬文化為希臘文化,講希臘語。
東羅馬帝國境內的教會形成了4個教區,即君士坦丁堡教區,亞歷山大里亞教區,安提阿教區和耶路撒冷教區。君士坦丁堡為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教區亦成為4教區之首。後來東羅馬帝國被穆斯林入侵,君士坦丁堡教區主導地位式微,4教區成為自主的東正教會。東正教向其他國家(主要是東歐國家)傳播和發展,並成為俄國國教,俄國東正教會逐漸形成以首都莫斯科的教會為首的局面。莫斯科東正教會在普世東正教會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新教的產生:
16世紀初,羅馬教庭欲在梵蒂岡建聖彼得大教堂,為了籌集資金,教庭向西歐各國的教會出售贖罪券,並宣稱買贖罪券的信徒的罪才能夠被上帝赦免。此行動和教義在德國受到修士馬丁·路德的置疑,他認為信徒只要相信耶穌,就可蒙神赦罪,因為耶穌已在十字架上擔當信徒們的罪,人們只要向他禱告,認罪,相信他,就可罪得赦免,因信稱義,而不是靠購買贖罪券稱義。教皇得知此事後,下令叫馬丁·路德認罪,並收回己見,遭到馬丁·路德拒絕。教皇開除路德的教籍,路德於是脫離教廷,與他的支持者們(其中有一些德國的諸侯)一起在德國建立了一個獨立於教廷的新的教會,也是新教的第一個教會(即教派或宗派),稱為路德宗(或信義會,因為強調因信稱義)。這一行動史稱「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強調以下三點:
1)信徒因信稱義,不因買贖罪券稱義; 2)聖經為教會的最高權威,教皇或教會大公會議(即普世主教會議)都不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3)一般信徒都可以向神禱告,與神溝通,通過禱告,讀聖經領受神的啟示和帶領,通過向神認罪,獲得神的赦免,不需要以神職人員為神和人之間的中介。
後來,加爾文受馬丁·路德的影響,在瑞士從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會脫離教廷統治,建立了歸正會(即加爾文宗)。加爾文創立了長老制的教會組織體制,由一個教會的全體信徒選舉該教會的長老,再由長老選舉或聘請牧師共同管理教會,牧師主要負責宗教事務。再經過地區教會和一國教會的分層選舉,組成地區的教會和一國的教會。加爾文的長老制為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英國國王為了加強王權,也宣布英國教會脫離教廷而獨立,建立聖公會(即安立甘宗)。實行主教制,由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管理全英國的聖公會。後來,從以上教會中又出現新的宗教改革,產生了許多新的教派。在英國,這類新的教派多為清教徒,常常受到英國政府和英國聖公會的迫害。清教徒為了逃避迫害,遠渡大西洋,到北美大陸謀生。英國政府在北美設立了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徵收大量苛捐雜稅,引發殖民地人民的獨立戰爭,最終以殖民地人民取得戰爭勝利而告終,美國由此誕生。
新教與天主教的差別:
組織上天主教強調統一,以教皇為最高領導人,以梵蒂岡為中心。有些新教的信徒認為天主教既然以教皇為最高領導人,那麼天主教會的頭或元首就是教皇而不是基督。這是一個誤解,因為任何教會都會有個負責人,照他們的邏輯,可以說任何一個教會的頭或元首是該教會的負責人,而不是基督。這顯然是荒謬的推理。一個國家的天主教會一般是由教皇任命的紅衣主教管理。新教是分散的,多元,多組織,教派之間互相獨立。 教義上天主教和東正教敬重瑪利亞,禱告有時求瑪利亞轉告耶穌。新教無此觀念和傳統。 禮拜儀式上天主教,東正教較為復雜。 天主教神職人員須實行獨身制,新教神職人員可以結婚。
全世界不會只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種思想,一種文化。同樣,基督教在世界上在歷史上也不會只有一個組織。任何宗教,任何組織,任何理論都會出現多種流派。 任何人,任何教會,只要相信並傳揚悔改,信耶穌得救的福音,就是走對了道路,得到了真理,接受了生命,除了耶穌以外,並沒有別的道路,真理,生命。 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新教的教會都是主耶穌身體上的肢體,他們本身都不是道路、真理、生命。地上的教會歷來都不是完美和聖潔無瑕的,乃是在與罪惡爭戰過程中靠主救恩走向聖潔完美。在主耶穌在世的時代,教會的12使徒中,就有一個叛徒猶大。使徒時代的教會,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錯誤,在新約使徒的書信中,有詳細的描述和記載。難道能因此說主耶穌時代的教會和使徒時代的教會都是不正統的?當今的每一個教會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會出錯,不能因此說,教會不正統。關鍵是教會要彼此交通,互相幫助,改正錯誤,連於教會的元首基督,一同長進。 使徒保羅告誡我們:「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弗5:26) 從發展 趨勢上看,基督教會之間應彼此尊重,擴大交往,求同存異,邁向合一,共同為主耶穌作美好的見證,引領萬人歸主。
10. 新教徒的政教關系
基督新教各宗派對政教的關系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雖實行政教分離,卻普遍沒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
信義宗方面,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一直也受都德意志北部的封建諸侯支持,所以也比較偏袒他們。 路德一直教導靈家教會需順服公家掌權者,因為教會如與政治正面對抗,必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的發展種下了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成立了稱為「納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黨派。後來,德國信義會在納粹德軍的壓力下,組織了一個支持納粹政權的宗教組織德國基督教。納粹黨更要求全國所有教會加入德國基督教,此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信教會制度預做准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信義會的行為遭到不少德國人指責,因而造成今天信義宗在德國的信徒人數不斷下滑。而在納粹德國時期,國內外的新教團體普遍沒有反對戰爭。而個別反對納粹德國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對納粹政權而遭處死。
歸正宗方面,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居住,自已也主張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加爾文強調神權,但又不是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加爾文宗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神權共和。在加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至於其他的新教宗派與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離。提倡政教分離的主張可追溯至再洗禮派,而從歸正宗分離出去的浸信會,也反對像聖公會般受政府控制的教會,主張政教分離。因著浸信會在新教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