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瓷外銷德國的優勢有哪些
渠道簡單、出貨快、資金迴流快等優勢。
德國人對中國陶瓷的評價很高,是比較暢銷的商品。在日用瓷中,咖啡具較酒具好銷,德國消費者大多數人喜歡淡雅的顏色對藝術瓷一般喜歡明快淡雅,藝術性高的,喜歡小動物的造型各類瓷瓶中喜歡細長扁肚瓶。目前一部分知識階層,熱衷於原始藝術瓷,因而仿古瓷較好銷。德國對鉛溶出量限制很嚴,喜歡釉下彩。客商建議在花色圖案上多搞些東方色彩,例如好的瓷雕人物,銷路可增加。
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步回暖,中國建築陶瓷出口規模也在快速增加。
2. 德國陶瓷做到了哪一點,導致景德鎮在清朝就被趕超了
為何很多人在生活中只要有足夠的錢,他們就會買外國的商品?汽車、化妝品、首飾、電子器具,甚至教育、旅遊、移居等非物質產品?
而有些人到了網上會義正言辭地大罵人家崇洋媚外,標榜自己如何如何的崇高和熱愛。但這些人從沒想過他們滿嘴的怨言和牢騷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就拿瓷器來說,馬未都因為在《鏘鏘三人行》節目中說了幾句高端瓷器在市場上的實際情況就被罵得要死。
馬先生說的不是實話嗎?從工業用陶瓷到衛浴、瓷磚、碗、瓶等家用或日用品。
很多人會說了,無論茶葉、瓷器、中草葯,真正的精華還在我們這里,老外根本不懂。
但對比一下同行業在市場上的營業額,為什麼很多人就啞巴了呢?
其實,人謙虛一點,謹慎一點,認真一點,少吹點牛,多做一點腳踏實地的事,目光看遠一點,有點顧忌,就不會這樣子了。其實就瓷器來說,歐洲在清朝時就已經超過景德鎮了。
3. 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粘貼於佛山政府網政務公開專欄)
摘要:經過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佛山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業的發展對佛山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國內外陶瓷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形勢的發展,佛山陶瓷產業面臨著一系列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受內外因素影響,佛山陶瓷產業發展面臨不進則退、小進也退的嚴峻局面。
本文首先詳細闡述了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其次,分析佛山陶瓷產業的現狀,包括其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最後,展望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指出其發展的方向是:走可持續道路、做強區域品牌、增強自主創新、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等。
關鍵詞:佛山;陶瓷產業;發展歷程;展望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談及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佛山。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的歷史文化多種多樣,而陶瓷文化無疑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傳播最廣的。石灣陶瓷則更是佛山的一張亮麗「名片」,它使佛山獲得「南國陶都」的桂冠,並延伸發展了「大佛山陶瓷」地域經濟的概念。
一、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
佛山是鑲嵌於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佛山陶瓷歷史源遠流長,南風古灶,五百年窯火不斷,石灣公仔,享譽中外。佛山陶瓷生產始於唐,奠於宋,鼎盛於明清,今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一,其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建國以前的輝煌與沒落
佛山石灣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秦漢時期,石灣制陶技術已有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動物、器皿等,證明此時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藝術。六朝時期,石灣人已掌握了陶釉技術。唐代,石灣已出現陶瓷商品性的生產。宋代,石灣陶瓷產品已由圓型窯生產向龍窯生產過渡,逐漸形成了陶瓷商品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明代,石灣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這時的石灣,作為民間陶瓷商品生產的集中地(即所謂民窯),已經形成顯著的行業生產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窯生產技術和高溫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灣陶瓷製造技術日趨完善,美術陶瓷以一種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藝術開始出現,又極大地提升了石灣陶瓷的藝術品位。《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清代,石灣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建築裝飾構件、陶塑神仙佛像、園林用品、外陳設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的生產,不僅經營著中國華南多個省、區的廣闊市場,而且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列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清代中葉以後,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佛山的陶瓷業由停滯而趨向衰弱。國民黨統治時期,佛山陶瓷業不但不能發展,而且日漸蕭條、衰退,洋瓷輸入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至解放前夕,佛山的陶瓷業已奄奄一息。盡管如此,它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
(二)建國之後的重新崛起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沒收官僚資本,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手工業,我國陶瓷業獲得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建立了社會主義的陶瓷工業體系。在這一時期,佛山陶瓷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以石灣為中心,生產美術、化工和建築陶瓷產品,在國內及出口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出口量在70年代佔全國的20%。
但佛山陶瓷產業的高速發展還是在改革開放後三十年。改革開放後,以石灣為龍頭的佛山陶瓷業抓住千年未遇的發展良機,迅速調整生產布局,引進先進設備,改革生產技術,開發建築裝飾陶瓷,創造了千年陶都的再度輝煌。在只有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歷程中,佛山陶瓷業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改革開放至二十世紀80年代末。佛山建築衛生陶瓷開始起步,標志著我國現代化建築衛生陶瓷生產的興起。1982年廣東佛陶集團率先在中國大陸引進第一條義大利年產30萬平方米彩釉磚自動生產線,80年代中期,佛陶集團又率先在中國大陸從德國引進了第一條現代化的衛生陶瓷生產線,標志著中國陶瓷業邁出了告別傳統工藝和傳統生產方式的第一步。期間主要以國有企業為骨幹,政府在投資、技術裝備引進或開發等方面大力扶持。大型國有企業廣東佛山陶瓷集團可以稱之為中國建築衛生陶瓷發展的領軍企業,當時的條件下,該企業在投資、生產、技術、產品、管理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培養了大批陶瓷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為佛山陶瓷高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佛山陶瓷集團作為我國建築衛生陶瓷的基地,聚集了當時各方面技術力量,生產不斷上升,企業效益不斷增長,因此帶動了當地一些國有及集體陶瓷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陶瓷產品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由於當時建築衛生陶瓷生產線許多設備要引進,投資大,項目建設審批、貸款等環節較多,建設周期長,生產技術門檻較高,所以生產的發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形成了賣方市場,企業的效益極好,壓磚機被喻為「印鈔機」。
第二階段是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佛山建築衛生陶瓷產業實現多種所有制企業並存發展,供需達到平衡。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適逢由佛山直接管轄的四個縣接連改為由佛山代管的縣級市,如南海縣改為南海市、順德縣改為順德市,這些剛成立的縣級市政府為發展經濟,鼓勵發展陶瓷產業,石灣周邊的鄉鎮,如順德的樂從和南海的南庄、西樵、羅村大建鄉鎮陶瓷企業。同期廣東率先進行企業轉制改革,個人資本開始進入陶瓷產業,部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開始轉制為民營企業,體制和機制的改變,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生產格局。同時佛陶集團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採取技術入股的形式為鄉鎮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或咨詢,促進了陶瓷業的快速發展,也為佛陶集團自己培養了競爭對手。這時的技術裝備仍以進口為主,由於技術引進投資大、投資成本高、資金籌措難,裝備國產化進程不斷加速,不斷有新的國產設備投入,如大型球磨機和噴霧乾燥塔等。隨著陶瓷企業數量的增加,生產能力的擴大,產品產量成倍增長,佛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生產基地。佛山陶瓷產業在這一階段獲得快速發展,與政府的鼓勵分不開。但是,因政府對陶瓷產業沒有統一的規劃,隨處建廠房,還沒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佛山出現處處冒煙現象,陶瓷無序競爭現象也在這一階段開始出現。此時,佛山陶瓷產業供需達到平衡,產品價格穩中有降,產品的內銷主要靠本地和各地的陶瓷批發市場,產品的出口以補償貿易為主,出口量不大。
第三階段是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末期。這是佛山建築衛生陶瓷發展提高時期。一些鄉鎮企業及私人企業,在當地政府(主要是鎮級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其機制靈活、資金有保證,藉助國內開發出的大型噴霧乾燥塔、大噸位壓機、寬斷面輥道窯、拋光線等裝備及新的生產技術,以低成本進入、低成本生產,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佛山陶瓷產業的主角。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的一年時間里,佛山地區就有近200條新生產線上馬,建築衛生陶瓷的生產能力急劇擴大,增幅達到60%,業內人士稱之為「白色恐怖」,供大於求的局面開始出現。由於市場競爭開始升級,一些國有、集體企業,因管理機制落後,設備經十多年的使用,已顯落後,同時因沒有技術改造資金,產品的質量不穩定,市場競爭力下降,最後被自己培養的競爭對手打垮,只有選擇退出。與此同時,從國有企業出來的各種技術人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始從事與陶瓷相關的配套產業,如化工原料、色釉料、陶瓷機械及廣告公司等,促進了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產品經銷制和展廳銷售的出現,也促進了陶瓷產業的發展。產品的內銷還是靠批發市場銷售為主,據統計1998年佛山石灣的陶瓷批發市場就有13個之多,但因產品的品種和花色增加,部分企業已開始建大面積的展廳來展示產品,直接面向顧客銷售,同時建立自己的營銷隊伍,到全國各地推銷。因企業購買的設備主要是國產設備,出口補償貿易逐步減少,一般貿易增多,但增速較慢,至1999年,佛山陶瓷年出口金額大約為7000萬美元。
第四階段是二十一世紀初至今。佛山陶瓷開始走上技術創新、產品品牌戰略和市場開拓的發展之路。因國內市場供大於求,陶瓷生產企業開始注重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大噸位壓機、先進的寬斷面輥道窯及自動化的新型布料系統被廣泛使用,陶瓷產品品種不斷創新,天然石類拋光磚、仿古磚、高檔釉面磚和大規格的瓷磚等被開發出來,產品不但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而且部分達到國際水平,有較強的競爭力。在這一時期,佛山陶瓷企業開始重視品牌的建設,在產品展示、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等方面下功夫,出現了較多知名的品牌。在這一階段,佛山陶瓷產業呈現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2006年佛山陶瓷企業547家、工業總產值572.74億元、工業增加值164.92億元、資產總計323.94億元、利潤總額21.41億元、稅收總額21.93億元、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51280人,分別比2000年增長59.9%、245.9%、270.7%、51.4%、1197.6%、192.8%和31.8%,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8.1%、23.0%、24.4%、7.2%、53.3%、19.6%和4.7%。2007年,佛山規模以上陶瓷工業企業366家、工業總產值614.45億元、工業增加值184.62億元、出口交貨值65.05億元、資產總計293.72億元、利潤總額36.44億元、稅收總額18.09億元、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24180人,分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5%、7.3%、7.9%、3.5%、6.6%、9.2%、5.9%和7.8%。2007年佛山陶瓷產品出口總值14.9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5.7%,市場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輕工商會公布的2005年中國陶瓷出口50強中,佛山有13家,佔全國的26%,佔全省(23個)的56.5%。
二、佛山陶瓷產業現狀
作為全國陶瓷產業中心之一的佛山,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積累,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
(一)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成就
1、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目前,佛山有陶瓷生產線1000多條,建築、衛生陶瓷年生產能力約佔全國的40%和16%,全球的25%和5%,陶瓷機械約佔全國的80%,陶瓷色釉生產約佔全國的50%。
2、形成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及會展中心
目前,佛山形成了青柯、置地、華藝、沙崗、河宕等五大陶瓷專業批發市場,中國陶瓷城和華夏陶瓷博覽城兩大陶瓷展示和會展中心,江灣路和南庄大道兩大陶瓷專業街,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同時,佛山擁有佛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中國陶瓷城兩大會展場館,經過2004年的陶瓷會展業整合之後,形成了陶瓷產品展(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陶瓷工業展(佛山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和陶瓷藝術展(陶藝節)三足鼎立的陶瓷會展格局。
3、已形成產業集群和成熟的產業鏈
隨著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相關的配套產業如陶瓷機械、陶瓷原料、耐火材料、陶瓷配件和陶瓷包裝等專業生產廠家也迅速在佛山發展起來,並形成了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佛山還有陶瓷研究所、陶瓷產品檢測中心、專業院校、發達的專業媒體、廣告公司、運輸公司、陶瓷批發市場和展覽場所,目前佛山市這類相關企業和部門就有1千多家,形成了很長的產業鏈,聚集效益明顯。據專家評估,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成熟程度,在全國領先,已與義大利著名的薩斯索羅鎮很相近。
4、技術在全國領先,部分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經過三十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和自我創新,佛山陶瓷產業已在技術上自成體系。從生產裝備看,雖然總體水平與發達的陶瓷生產國義大利、西班牙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設備佛山都有,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從創新技術看,佛山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塊彩釉磚、水晶磚和拋光磚等,可以生產出國外還不能生產的弧形磚,創新能力處於國內領先,部分技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從研發中心看,廣東佛陶集團陶瓷研究所為國家級技術中心,佛山市禪城區南庄鎮與景德鎮陶瓷學院合作建立的中國建陶研發中心是國家級陶瓷研究所,而且部分企業內部還有省、市級技術中心。從產品檢測機構看,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陶瓷實驗室是國家級建築衛生陶瓷檢測實驗室、佛山質量檢驗監督檢驗所陶瓷實驗室是廣東省陶瓷技術監督檢驗站。眾多的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及檢測中心為佛山陶瓷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後盾。
5、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成就了區域品牌
涌現出佛陶、鷹牌、東鵬、新中源、新明珠、嘉俊、蒙娜麗莎、博德精工、歐神諾和能強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同時,培育出一大批著名的企業品牌。目前,佛山陶瓷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東鵬、新中源、新明珠、蒙娜麗莎、ARROW),「中國名牌產品」7個,「中國陶瓷行業名牌產品」28個,「廣東省著名商標」34個,「廣東省名牌產品」28個。此外,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佛山陶瓷的區域品牌,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己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佛山陶瓷」的普通商標。「佛山陶瓷」已成為讓世界認識佛山,讓佛山走向世界的漆金名片,成為弘揚佛山歷史文化和宣傳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
6、造就了大批陶瓷產業相關專業人才
由於產業的集聚效應,各類陶瓷管理人才、研發人才、營銷人才、策劃人才、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齊集佛山,為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佛山陶瓷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瓶頸
1、資源瓶頸
一方面是能源緊缺。陶瓷產業是典型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行業。在陶瓷的生產中,燃料成本約佔30%,近兩年油價飆升已使燃料成本提高到約40%,這對以燃油為主要原料的陶瓷企業產生特別大的沖擊。隨著石油價格上升,化工原料、色釉料、包裝材料等也跟著上漲,加上技術工人短缺,人工費用增多,佛山陶瓷產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但陶瓷產品的價格卻並未出現相應的上揚,把企業逼到了困難的境地。另一方面是瓷土資源緊缺。市場需求逐年攀升,陶企「斷炊」的威脅將是陶瓷行業的切膚之痛。
2、環保門檻不斷提高
陶瓷產業的廢氣、二氧化硫及工業粉塵的排放量均居各行業中的前列。而佛山陶瓷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多數企業家的環保觀念不強,不注重環境保護,對環保方面的技術改造投入不夠。目前,佛山市政府已意識到陶瓷產業與城市發展不相融洽的被動局面,正大力對佛山陶瓷產業進行大力度的產業優化升級改造,勒令不達標的企業必須整改或關停,但這一過程仍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佛山陶瓷的技術裝備國內領先,但與陶瓷強國義大利、西班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技術創新和改造方面,大多數企業投入不足,缺乏研發能力,出現偷技術、產品同質化、技術糾紛多的不良現象,核心競爭力不強;產品設計方面,新產品數量不多,大部份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仿效性嚴重;產品開發方面,沒有走出經驗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實用型之路。另外,佛山也缺乏國際知名的品牌和企業,品牌戰略與品牌經營水平與國內江浙地區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導致佛山陶瓷在市場上未樹立應有的品牌和價值。
4、出口阻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佛山陶瓷的出口大幅增長,佛山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出口基地。但是,這對國外的同類產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這些國家和地區紛紛通過設立技術壁壘、反傾銷及關稅等其他貿易壁壘來阻止我國陶瓷出口,佛山陶瓷出口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佛山陶瓷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單價太低、產品質量和檔次不高等。
三、佛山陶瓷產業展望
佛山陶瓷產業經過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其生產要素的豐裕程度發生了相對變化,原材料、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減弱,而資本、技術、生產管理水平等構成了佛山的優勢要素。佛山陶瓷行業往前發展,必須要有新高度的目標定位,不是僅僅發展製造業,而是發展整個產業鏈,技術、文化、品牌都涵蓋其中。為發揮佛山陶瓷產業的比較優勢,促進佛山陶瓷產業與城市的發展,佛山陶瓷產業的調整勢在必行。
(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狠抓環保治理,發展循環經濟,實現陶瓷行業持續發展。陶瓷行業雖是佛山市四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對地方經濟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隨著佛山市現代化大城市的建設,陶瓷行業由於資源、能源、污染等問題,與城市建設極不相融,因此必須強調節約資源、強調清潔生產。陶瓷產業作為典型的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和必然出路,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要求。
(二)做強區域品牌,生產文化陶瓷
佛山陶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它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產業發展創新的典範。要建立一個這樣的品牌並不容易,它需要文化和市場的繁榮。陶瓷行業在佛山不僅是做磚做潔具那麼簡單,它的寓意非常深刻廣泛,具有廣闊的文化內涵。目前,佛山陶瓷已經成為佛山一個強勢的區域品牌。而佛山陶瓷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認知度高——原料、能源、運輸、人力等成本卻比其他區域要高,因此,佛山陶瓷只有走高端品牌之路,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當前,國際產業競爭已由加工、製造的生產階段轉移到包括研究開發和營銷、品牌在內的自主創新階段。目前,佛山陶瓷生產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應推動其從跟蹤模仿階段向以技術、品牌、標准為主的自主創新階段演進,實施差異化戰略。一是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和發展現有的陶瓷生產裝備,二是應用高新技術,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陶瓷新產品。
(四)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並舉
陶瓷產業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不適合目前佛山經濟發展的狀況,必須從生產加工低端的價值鏈環節升級到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和佛山發展的需要。陶瓷產業升級即從以前生產大、營銷與科研小的「腰鼓型」,轉變成生產小、營銷與科研大的「啞鈴型」產業結構,使產品的價值鏈盡量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而陶瓷產業是專業性生產比較強的行業,從行業中完全退出來並不容易,許多企業更多地選擇把價值鏈上處於低端的生產環節轉移出去,在佛山保留企業總部和產品的研發部門,從而推動佛山陶瓷產業升級。另外,生產成本的地區差異、環境污染等也將促使佛山陶瓷產業轉移。
PS: 陶瓷是一個大產業當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供創作,有其他問題可以HI我,我會盡量為你提供素材
4. 想開一個陶瓷餐具店,不知市場前景如何請大家指點一下,謝謝!!!
看平衡收支表,看利潤等.先去這個公司看其報表.看利潤,要從其銷售收入來看.
比如利潤占的比例是多少.從毛利潤的大小可以知道一個公司的進貨商如何.
如果毛利潤與銷售額的比例大,說明其進貨便宜.從分紅可以看出公司是注重投資,
還是注重短期的獲利.從流動資金和流動負債的比例可以看出公司償還他人的能力。
如果過低,可以從側面說明公司的管理,效率不高,如果太高,又說明公司不善於投資.
其他方面,你可以從公司的管理人員來看,了解其背景,評估他的能力,以及是否適合這個公司.或者從過去的業績來看,然後要看這個公司的貸款如何。如果太多,就有風險,或者說底氣不足.用凈利潤除以銷售額可以知道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消耗的管理,比如水電,辦公用品等.如果結果比較高,說明公司節省,管理有序,如果比較低,說明公司的效率不高.最後,把公司的每一年的業績都比較一下,
如果是明顯上升,就可以說明公司的方向是正確的.
5. 陶瓷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在我國,陶瓷的主要產區為景德鎮、高安、豐城、萍鄉、佛山、潮州、德化、醴陵、淄博等地。陶瓷行業分析指出,傳統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粘土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10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
新型陶瓷則是採用人工合成的高純度無機化合物為原料,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經成型、燒結和其他處理而製成具有微細結晶組織的無機材料。
陶瓷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我國陶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16%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前三位地區依次是江西、廣東、山東。在市場需求方面,歐洲、中東、北美和亞洲是主要的陶瓷需求區域。我國的陶瓷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
陶瓷的發展已成為文化藝術和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
目前,受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影響,陶瓷行業的發展模式也正在發生轉變,從過去以「量增長」為主的模式轉向「調整優化存量、做優做強增量」並存。未來陶瓷產業以品牌、質量、服務、技術和設計創新為核心的內涵式、創新性發展成為主導。
伴隨著互聯網及大數據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它不僅顛覆傳統商業模式,還深刻改變人們的思維及生活消費習慣。在當前陶瓷市場環境下,傳統實體店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當下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現傳統的陶瓷店正面臨著銷售品類單一,無法跟上新零售的腳步,線上線下不通、缺少流量等問題。傳統實體店的痛點也在不斷加劇,商家無法打造品牌,進店客流低、營銷宣傳成本高、收入利潤薄、效率低成為傳統實體店需要解決的命題。
瓷品匯作為國內首個日用陶瓷連鎖品牌,採用線下展示銷售+線上宣傳引流的新零售模式,保姆式的經營戰略方針。以互聯網為依託,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技術手段,瓷品匯推動新零售與新物流相互融合,實現即時消費供給本地化。
瓷品匯匯聚千款產品:餐具、茶具、花瓶、擺件一應俱全。在保證產品多樣化的同時,對每一款產品進行嚴格甄選。
日用陶瓷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滲透到我們的一日三餐,瓷品匯除了解決傳統的日用陶瓷重金屬超標問題,還發展了新型的健康陶瓷,堅持走節能、降耗、減排、環保的發展道路。
在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零售時代的到來,瓷品匯堅信,只有通過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產品的統一性和穩定性,並賦予深刻的企業文化,未來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可持續的發展。
6. 瓷磚行業前景
隨著每年三四月份的到來,家庭裝修到了旺季。尤其是瓷磚市場異常火爆。但以往的價格戰,2012年次此局面難得一見,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端產品為主的品牌戰,國家政策一直控制著高耗能的陶瓷企業。隨著,隨著燃油價格不斷上漲和陶瓷原料相對緊缺,瓷塊的生產成本也一路上漲。由於,前幾年連續實施的價格,絕大多數的陶瓷企業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隨著每年三四月份的到來,家庭裝修到了旺季。尤其是瓷磚市場異常火爆。但以往的價格戰,2012年次此局面難得一見,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端產品為主的品牌戰,國家政策一直控制著高耗能的陶瓷企業。隨著,隨著燃油價格不斷上漲和陶瓷原料相對緊缺,瓷塊的生產成本也一路上漲。由於,前幾年連續實施的價格,絕大多數的陶瓷企業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成本上漲,企業就面臨虧本銷售,而打造品牌,研製難度高的新品,瞄準利潤空間較高的高端市場成為部分企業的必然之選。當前,很多瓷磚製造商投放市場的新品,很多都是在之前生產的產品上變換形式而已。直接導致的局面是瓷磚市場新品頻出,表面一派欣欣向榮,但實際上恐怕會產生一些泡沫。
當前,瓷磚行業仍面臨著企業盲目增產,新建企業不斷涌現,產量戰如火如荼以及創新力不足等諸多問題。由於目前陶瓷業尚未成熟和規范,而且市場需求量大,這給很多小企業提供了生存空間。但陶瓷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原材料價格高居不下,這也使一些企業採用劣質原料,降價降質,其產品質量根本得不到保證。而價格戰雖不如以前激烈,但依舊存在,更多的企業用價格策略去擠占國內或國外的同一市場,無疑是望梅止渴,最後則是滿盤皆輸。
據悉,瓷磚行業如何保持健康發展,必須得從陶瓷市場的源頭加以控制,瞄準高端市場漸成企業的發展策略,加強生產企業自身行為的自律,從原料到生產工藝嚴格把控,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還要看是不是環保。通過努力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加大自主創新,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瓷磚行業的現狀及未來趨勢
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之一種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築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數個世紀以來,瓷磚的裝飾效果隨著瓷磚生產方法的改進而提高。例如,在伊斯蘭時期,所有瓷磚的裝飾方法在波斯達到了頂峰。
隨後,瓷磚的運用逐漸盛行全世界,在許多國家和城市,瓷磚的生產和裝飾達到了頂點。在瓷磚的歷史進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馬賽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地磚、安特衛普的釉面磚、荷蘭瓷磚的發展以及德國的瓷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在古代,瓷磚都是手工製作,也就是說,每一塊瓷磚都是手工成型,手工著色,因此每一塊瓷磚都是一件獨特的藝術品。瓷磚幾乎被用到建築的方方面面,譬如:牆壁、地面、天花板、壁爐、壁畫以及建築的外牆等。如今,全世界范圍內,瓷磚不再是手工製作,手工著色,而是運用自動化的生產技術,人的手只是用來把瓷磚安裝好。與過去一樣,室內室外都使用瓷磚進行裝飾,譬如:地面、牆面、檯面、壁爐、噴泉以及外牆等等。小編認為瓷磚未來的發展應朝著節能化、薄型化、美化,功能化等方向邁進。據測,瓷磚行業未來要出現的優質產品有如下幾類:
保溫磚
採用多孔材料做坯體,體積密度在0.6-1.0左右,再在坯體表面施釉處理,使之既具有多孔材料的保溫節能效果,又具有釉面磚的特點。隨著環境保護和節能工作日益重視,這類磚應該有相當的市場,國外已有這種產品投放市場。
薄磚
比現有陶瓷磚更薄,是陶瓷磚走向更節能更環保趨勢的一類產品。
變色釉面磚
隨著環境光線的變化,或者隨著視覺角度的不同,磚面呈現出不同顏色,給人一種絢麗多彩美的享受。這種磚的特點還有在釉中加入一種由稀土金屬氧化物組成的著色劑,引起釉面呈現選擇性的吸收與反射,在可見光范圍內吸收與反射程度不同而出現多種顏色。
7. 關於德國陶瓷
C. Tielsch及回水有限公司瓷廠(西里西亞)
1845年到今天成立於1845年,它很快成為德國最大的瓷器廠。
起初卡爾Tielsch已確定了其部分產品可能與資本字母T PM(= Tielsch瓷廠)只。應該保護,但是,該公司用在生產前兩年Tielsch,對看到的大寫字母T是AM「在周圍酒吧對面扭動著與鷹翅蛇方向兩個」工廠標志。
繼1844年推出了利用在柏林(KPM)皇家瓷器帶來了他的瓷器工廠標志,從1847年年初Tielsch一個對資本字母T時也表現出老鷹廠。 KPM主任提到的在給皇家庫房信他視為非法
使用「冠,權杖和ORB王室。普魯士武器鷹(S)」,並預計相關的「的采購公開欺騙」將由部。卡爾Tielsch完成替換為減少飛鴿子用樹枝在其喙的鷹它的目的是使他們能繼續為鷹解釋。
大概在由Tielsch 1847鷹商標已被使用,一個變種可能是由瓷行之有效的廠FA舒曼鷹品牌:這個因為莫阿比特1836年在柏林生產新興西里西亞公司民營企業最初的瓷器許多擔任了典範。
截至1920年的瓷器行業集中部分由Tielsch事務所在Selb Hutschenreuther該公司大股東購。 Hutschenreuther 1932年吞下了整個公司Tielsch。戰爭結束後,是在Selb,幾年的名義下「Tielsch」瓷器。
8. 關於德國陶瓷
德國ALTWASSER(阿爾特瓦沙)公司,其生產的陶瓷底部標識為鷹紋,這家公司曾經歷過二戰,由此原因,所以其生產的陶瓷的模具雖然相同,但畢竟時過境遷,公司的合夥人也隨之發生了更替變化,所以底端款記不同,廠名亦有差別,國家的名字戰爭前後亦有變化。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9. 德國的陶瓷技術是不是早已經超過了清朝的景德鎮
為何很多人在生活中只要有足夠的錢,他們就會買外國的商品?汽車、化妝品、首飾、電子器具,甚至教育、旅遊、移居等非物質產品?而有些人到了網上會義正言辭地大罵人家崇洋媚外,標榜自己如何如何的崇高和熱愛。但這些人從沒想過他們滿嘴的怨言和牢騷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就拿瓷器來說,馬未都因為在《鏘鏘三人行》節目中說了幾句高端瓷器在市場上的實際情況就被罵得要死。馬先生說的不是實話嗎?從工業用陶瓷到衛浴、瓷磚、碗、瓶等家用或日用品。
很多人會說了,無論茶葉、瓷器、中草葯,真正的精華還在我們這里,老外根本不懂。但對比一下同行業在市場上的營業額,為什麼很多人就啞巴了呢?其實,人謙虛一點,謹慎一點,認真一點,少吹點牛,多做一點腳踏實地的事,目光看遠一點,有點顧忌,就不會這樣子了。其實就瓷器來說,歐洲在清朝時就已經超過景德鎮了。
當精細化工業對戰粗製濫造,故弄玄虛遇上工匠精神,自吹自擂對戰品牌塑造,到最後誰會贏呢?
很多人總是打孩子、罵孩子,說孩子沒出息。
而這樣的父母,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不是嗎?
10. 近幾年建陶行業發展如何
建築陶瓷是用於建築物飾面、建築構件的陶瓷製品,具體可分為陶瓷磚、陶瓷薄磚、陶瓷薄板、建築琉璃製品、飾面瓦和陶管等產品,其中以陶瓷磚為主。這些產品廣泛應用在住宅裝修裝飾和公共建築裝修裝飾中,性能突出、質量穩定、藝術感強、效果美觀。
疫情爆發,我國建築陶瓷出口逆勢發展
2015-2020年,我國的建築陶瓷出口總體波動變化。2020年達到437億元。較2019年下降了7.8%。2020年是中國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在年初沖擊了中國建築陶瓷工業的發展;然而在逆勢下,2020年累計出口總額卻是除2017年外,五年以來出口總額最少的一年。
由於疫情的爆發出乎世人意料,且疫情的持續時間也較長。疫情爆發一年多後的今天,許多國家仍然沒有控制住病情,導致其國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中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疫情控制情況最好的國家,國內的社會生活已經完全恢復正常,經濟發展也重新回到正軌。
然而,對比中國2019-2020年兩年12個月的建築陶瓷出口金額的變化,不難發現,疫情在年初對我國的建築陶瓷出口有著較大影響;中國企業由於疫情的停擺以及海外疫情本身的發展將會對所有國家產生影響,這也會使得我國二季度出口將會持續減弱。
2020年,我國陶瓷出口省份中,廣東、福建、廣西分別佔比為41%、20%、8.8%,前三省份佔比約佔70%。廣東省全國瓷磚第一出口大省,2020年出口金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41%,受出口腰斬影響出口金額同比減少30%以上;
廣西作為新興產區,出口額佔比達到8.8%。海外疫情發酵,大量外貿訂單被取消或推遲,全國瓷磚第一出口大省廣東的陶企無疑受創最重。
我國消費升級引發對進口中高端產品需求的增長
2016-2020年,我國進口建築陶瓷產品金額逐年上升,2020年,全年中國累計進口建築陶瓷產品約為93億元,連續5年增幅超5%。近年來,
建築陶瓷產品進口市場方興未艾,國外中高端產品不僅直接滿足了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也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的需要。
盡管,
外國品牌的進入使得目前國內存量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但是,通過競爭可以讓國內建陶企業看到差距和趕超的目標與方向,同時還有先進標准和技術的溢出效應,有助於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我國民族品牌的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促進我國建陶衛浴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和機遇。
從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從歐盟進口的建築陶瓷產品金額為28億元,佔比為30%,進口總額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日韓,全年建築陶瓷產品進口的總金額為27億元,佔比29%。
我國的建築陶瓷產品主要從歐盟和日韓進口建築陶瓷,歐盟中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比重最大。這是由於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築陶瓷行業在全球發展的歷史悠久且以高質量、高顏值聞名,我國主要進口國外中高端的建築陶瓷產品,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築陶瓷產品充分的滿足了我國個性化消費,消費升級引發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例如義大利的陶瓷企業與國際著名奢侈品品牌合作。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建築陶瓷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