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一戰德國如何打贏百日攻勢

一戰德國如何打贏百日攻勢

發布時間:2022-09-24 21:37:39

Ⅰ 蘇德戰爭中,德國要以怎樣的戰略才能勝利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上溯到拿破崙入侵俄國的時候就存在了,戰爭初期,法軍勢如破竹。但是,廣闊的俄羅斯平原使得法軍佔領的地方越多,後勤供給就越困難,法軍人馬睏乏,給養困難,結果造成大量減員,逃兵增加。8月中旬,法軍抵達斯摩棱斯克時,作戰部隊只有16萬人了,雖然最後法軍佔領了斯摩棱斯克,但戰後可調用的軍隊已經不足13萬人了。8月底,沙皇任命老將庫圖佐夫為俄軍前線總司令。庫圖佐夫在莫斯科附近的鮑羅金諾設營布陣,以逸待勞,准備殲滅疲憊的法軍。9月上旬,雙方展開大戰。雖然俄軍准備充分,但還是未能抵擋法軍的進攻,俄軍在損失5萬人以後,不得不再次敗退,但這一戰法軍也損失了3萬之眾。庫圖佐夫決定避開法軍的鋒芒,主動撤離莫斯科,保存有生力量,准備反攻。俄軍實行堅壁清野,把莫斯科居民連同糧食及生活用品一起運走,使莫斯科變成一座空城。9月14日,拿破崙大軍進入莫斯科,這時法軍只有不足10萬人了。當晚,莫斯科發生大火,三日不熄。拿破崙在這座空城中艱難地度過了一個月,急切盼望彼得堡沙皇派人前來議和,但卻杳無音訊。10月19日,拿破崙被迫下令從莫斯科撤軍,這一年俄羅斯的冬天來得特別早,也特別冷,飢寒交迫的法軍更加疲憊不堪,戰鬥力銳減。一路上,法軍不斷遭到俄軍士兵和游擊隊的襲擊,損失眾多。11月16日,法軍同俄軍在俄國境內打了一仗,雖然擊退了敵人的追擊,卻損失慘重。退出俄國領土後,法軍總共只剩下5.5萬潰不成軍的隊伍,其中的4萬人是收拾的失散士兵。此時,傳來巴黎發生未遂政變的消息,拿破崙慌忙離開部隊,返回巴黎。侵俄戰爭的失敗成為拿破崙帝國由盛轉衰的重大轉折。 很明顯蘇德戰爭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戰線拉得過長,後勤補給根本跟不上,而以戰養戰的策略在俄國堅壁清野的情況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蘇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為止。蘇德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 戰爭開始時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總兵力 :德國380萬、蘇聯500萬 初期直接作戰兵力 :德國430萬(含軸心國軍隊), 蘇聯290萬 編制 :德國156個師又2個旅、蘇聯170個師又2個旅 坦克 :德國4300輛、蘇聯新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 火炮 :德國4.72萬門(50毫米以上)、蘇聯3.75萬門 作戰飛機 :德國4980架、蘇聯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 作戰艦艇 :德國192艘、蘇聯396艘 要按照現在的研究來說,當時蘇聯的弱點其實在東方,要是希特勒能早點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那第三帝國是完全可以和大日本帝國一起合圍瓦解蘇聯的. 德國一開始的計劃是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和基輔(Ки�0�5в,Киев)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伏爾加河(Волга)、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這項計劃雖然在初期運用的還不錯,但是一旦到了蘇聯腹地以後就遇到了拿破崙當年遇到的同樣的問題. 首先,蘇聯在戰爭前期的損失不是數字所能體現的。戰前蘇聯的主力防守位置是南方,部署了150萬兵力,蘇聯這18天內損失的是什麼呢?德軍主要進攻方向放在不列斯特的中路,而不是西南方面軍駐守的南方,而且蘇軍在不備中遭受攻擊,前期防禦的區域部署、時間節奏全被打亂,敵人一步步進逼到國土縱深,從邊境到首都的行程敵人完成了2/3,這才是蘇軍所面臨的最大損失!在速決戰角度看來,戰爭最終結束以前所佔領的任何國土都只具有軍事價值,德軍18天內佔領的任何礦產、工業、農業地區都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唯一的價值就是進一步進攻的階梯!如果納粹如果不能一下子打掉蘇聯,那麼結果就是一場持久戰! 雖然一開始德國人打得極其順利,但巴巴羅沙計劃本身就有重大漏洞,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後勤。蘇聯廣闊的土地意味著如果德軍行動過快,後勤將無法及時跟上。到1941年12月5日德國人抵達莫斯科郊外並停止進軍時,他們的後勤線已經達到極限,再加上蘇聯游擊隊的破壞,在最前線的部隊根本無法獲得補給以支撐下去,更別談進攻了。巴巴羅沙最初制訂時認為紅軍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就崩潰,但真實情況是蘇聯部隊始終能夠組織有效抵抗。這一錯誤的估計嚴重影響了德國人的計劃。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後,德國軍隊開始准備進一步的進攻行動。原本進軍莫斯科的計劃現已經改為進攻高加索附近的斯大林格勒(今天的伏爾加格勒)。德國最終佔領了這座城市,但是其過程有著嚴重的缺失。希特勒的猶豫不決、高級將領們對改變計劃的不滿以及過長的補給線,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成為德國士兵的惡夢。當蘇聯紅軍發動反攻時,20個師的德軍(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被切斷了退路,德國第六軍團被完全圍困。隨著食品、燃料和彈葯的消耗,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直到最後一部分德軍在1943年初投降。 斯大林格勒之後,德國人漸漸喪失主動權,但蘇聯人依然沒有完全回過神來。由馮·曼施坦因將軍(von Manstein)領導的部隊在1943年夏天發動了一次絕望的反抗,暫時停止了蘇軍的前進。這場發生在庫爾斯克的戰役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也是德軍在東線所發動的最後一次主要攻勢。蘇聯人事先獲得了情報,為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防禦制訂了一個大規模計劃。在他們的抵抗之下,德軍裝甲部隊最多隻前進了17英里。在該場戰役以蘇軍的勝利結束後,紅軍就始終控制著戰爭的主導權,直到1945年5月佔領柏林。 這就是以斯大林格勒會戰為轉折點後,德國戰略的徹底失敗. 因此正確的戰略我覺得應該是在蘇聯背後開辟第二戰場就像諾曼底登陸那樣,德軍和日軍合圍包抄蘇聯比較好. 當然正面的攻擊也是必不可少的,當作是對第二戰場戰略的策應和掩護, 主攻方向應該定在中東北面的中亞一帶,既可以與中國戰場連成一片,也打破了盟軍的戰略部署.雖然這樣兵力配送可能有困難,但是還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戰略. 至於具體的戰術, 還是和大家一起討論好了,再解答吧.

Ⅱ 一戰中,德軍是怎樣發動西線強大攻勢的,戰況如何呢

胡蒂爾戰術,又叫做“突擊群戰術”或者“滲透戰術”,是德軍在1918年春季攻勢中使用的一種突破戰術 ,取得了很大的戰術勝利。而胡蒂爾是一位德國將軍,他指揮的德軍集團軍在東線和西線都成功的使用了這種滲透突擊戰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因此人們經常稱這種戰術為“胡蒂爾戰術”。他並非這種戰術的發明者,但卻是最擅長使用這種戰術的人。總的來說,“胡蒂爾戰術 ”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步炮協同進攻戰術,它有效的克服了當時盛行了塹壕防禦體系,這種戰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不過時,因此本文將從炮兵和步兵角度來詳細解析這一突破戰術。


胡蒂爾將軍

德軍炮兵的徐進彈幕射擊戰術

以往的戰役中,炮兵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摧毀敵軍的塹壕防禦體系和炮兵陣地,為步兵進攻掃清障礙,然後事實證明,炮兵不能勝任上述任務,即便投入大量火炮集中轟擊數周也難以達成,而且隨著炮擊時間的延長,對方也有時間修復受損的支撐點並投入新的炮兵力量,等到步兵發起進攻時將再次遭到火炮和機槍的屠戮。

由於戰場地形各異,進攻步兵不可能完全按照計劃的速度前進,這樣為了保證嚴密的協同,步兵將使用信號彈來指引炮兵,加快或者放慢彈幕的移動速度。

Ⅲ 一戰中德國對法國的作戰情況是怎樣的 越詳細越好

原本是依照施里芬計劃快速突破,但威廉二世和小毛奇擅自改動計劃,導致突破力量不足,在法國西北被擋住,因為當時技術的限制,機槍陣地幾乎是不可突破的,所以就打成拉鋸戰了

Ⅳ 德國一戰獲勝的幾率比二戰大吧,具體該怎麼操作

是這樣的。
一戰的時候德國經過幾十年的備戰,准備充分,實力強大;而二戰時期德國實際上才准備了6年,實際上還是在吃俾斯麥時期的底子,而且之前一戰戰敗後被制裁得很慘,實力被削弱得很慘。如果不是一戰的慘烈使英法等國產生了強烈的綏靖主義傾向,加上蘇聯的崛起使英法企圖禍水東引縱容了納粹德國的實力增長,納粹德國是沒有機會的。
一戰時期,德國勝利的關鍵就是施里芬計劃,這可以說是德國滅亡法國的唯一可能性,而一旦滅亡了法國,德國就將在歐洲大陸取得決定性的優勢,再輔助一些手段,迫使英國不得不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即使不承認,德國也將擁有與英國抗衡的基礎)。
施里芬計劃的核心是西線右翼,即將主要兵力集中於西線右翼,最大化的集中兵力,最快的速度擊潰法國。但施里芬計劃存在相當大的空想性,而且其制定的年代過早,也不完全適應一戰時期的軍事現實,所以在一戰時德軍統帥小毛奇對計劃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小毛奇違背了施里芬計劃的核心思想,不僅加強了東線兵力抵禦俄國,而且屈從於德國皇太子的壓力加強了西線左翼兵力,而這一切都是以削弱擔任攻擊主力的右翼兵力為代價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德軍右翼攻擊力不足,在馬恩河被法軍擊退,戰爭進入了長期持久的塹壕戰和消耗戰,德國虛弱的國力基礎就在此後的四年間被消磨干凈了。事實上,馬恩河戰役一失敗,小毛奇就像德皇威廉二世報告稱:「陛下,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

如果是我的話,從事後諸葛亮的立場,我認為小毛奇可以對施里芬計劃有所損益,但不能違背施里芬計劃的核心思想,應當最大限度的加強右翼。而面對左翼和東線的問題,應當分別對待。面對左翼皇太子的壓力,可以向威廉二世力陳利害,請德皇出面安撫皇太子,讓他正確認識他的作用。面對東線俄國問題,可以盡早聯系列寧的布爾什維克以及任何俄國內部的反對派,以金錢支持他們在俄國內部發動叛亂和政變,牽制俄軍。這樣,就可以最大化地加強德軍西線右翼兵力,一舉滅掉法國。
扶持布爾什維克勢力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養寇自重」。以德國的實力,即使消滅了法國,想擊敗英國也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最佳方案還是在消滅法國後與英國和解;而讓英國接受德國的歐洲霸權,除了通過兩國皇室的姻親關系努力外,為英國樹立一個比德國更可怕的對手是十分必要的。扶持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取得革命勝利,就可以將德國包裝成抵禦布爾什維克擴散至整個歐洲的堡壘,為德國鞏固其在歐洲的霸權創造合理性。二戰前夕,納粹的擴張就是這么乾的。

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原因

1、馬恩河戰役,德國沒有取勝,沒有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將戰爭拖入了長時間的消耗戰。德國國內資源有限,無法支撐長時間的戰斗。
2、凡爾登戰役德法雙方投入了近兩百萬兵力,傷亡人數共計達七十多萬,德軍並沒有攻下凡爾登,失去佔領巴黎的機會,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並節節敗退。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戰役和轉折點。
3、. 美國的參戰,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直接導致協約國的兵力和經濟實力上佔了絕對的優勢。
4、義大利的搖擺不定。義大利人於191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到了1916年8月28日,義大利落井下石,對德宣戰,同盟國瓦解。

總之,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它想通過武力進行崛起,從而達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嚴重損害了英、法、俄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戰爭無法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除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傢具有民族解放和自衛的正義性質外,其他都是非正義的。德國想通過武力崛起,悍然挑起戰爭,首先在道義上就輸掉了,成為最終的失敗者也是不可逆轉的。

Ⅵ 一戰中,德國要怎樣做才能取勝

德國的主要對手是法國,所以需要做的是速度解決法國。有人會說東線俄國怎麼辦,其實,俄國的動員行動相對會比較遲緩,雖然數量龐大,但戰鬥力不高。
德國速度從比利時進入法國,(當時比利時中立,法比邊境幾乎沒有法國軍隊),直接沿英吉利海峽對巴黎進行迂迴包圍,馬其諾防線的法軍腹背受敵,一定會全部投降。可惜事實是克魯格將軍的先頭部隊在馬恩河一帶,就被小毛奇拉回去了,給法國以喘息機會,錯失速戰速決最佳時機。
之後,再回頭對付俄國。俄國好對付,就不用多說了。歷史上的坦能堡一戰就明白俄國的戰鬥力完全不是和德國一個檔次的。

Ⅶ 德國在一戰初期是採取什麼戰略

施里芬計劃-初期的閃電戰

施里芬計劃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擔任總參謀長期間(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其主要目標為應付來自德國東西兩面的兩個敵國—俄國與法國的夾攻。

施里芬計劃就是日後的閃電戰的雛形,也可以說,施里芬元帥也就是閃電戰計劃的初步提出者,他認為,在戰場上用炮火掩護裝甲部隊和步兵沖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這種施里芬計劃的提出使得德軍在一戰初期迅速攻入法國。

Ⅷ 百日攻勢的介紹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德國立即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在美國軍隊赴歐參戰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結束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一戰德國如何打贏百日攻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