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俾斯麥的簡介
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庄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庄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後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庄園。1898年去世。
俾斯麥畫像(20張)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71年),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主義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
1851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代表 1859年任駐俄公使 1861年任駐法公使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鎮壓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社會治安的法令》。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奧托·馮·俾斯麥逝世 俾斯麥下野之後,長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並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最後在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然離世,享年83歲。
歷史影響
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國從封建專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再走向資本主義列強的重要歷史時期。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的「鐵血」 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歷史。
㈡ 奧托·俾斯麥是怎樣統治國家的
在世界近代史上,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的德意志各邦歸於統一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它不僅深刻影響了當時歐洲的政治地圖和力量對比,也對全世界乃至現代史的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德意志帝國的統一,與一代名相俾斯麥的名字是連在一起的。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國從封建專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再走入列強行列的重要歷史時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貴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親的庄園里度過的。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1835年於柏林大學畢業後,俾斯麥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強壯的體格,粗野的個性,對待農民的殘忍,追求目標的毅力和不擇手段,以及現實主義的態度,構成俾斯麥鮮明的性格特點。在19世紀40年代,俾斯麥政治上屬於頑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時,俾斯麥在自己領地上組織軍隊,准備前往柏林「勤王救駕」,武力鎮壓革命。他尖刻地嘲諷法蘭克福全德國民議會中資產階級代表們的清談闊論,主張用武力把它驅散。俾斯麥狂熱的容克信念和立場贏得國王的賞識,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國和法國統治階層的意願和圖謀。
1862年,俾斯麥得到國王威廉一世的賞識,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聯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麼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自9世紀以來,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19世紀中葉,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封建城邦割據。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樣實現統一呢?俾斯麥認為,就是通過王朝戰爭,在容克階級的領導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的君主國。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把屬丹麥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志人)並入德國。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兼並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志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志聯邦。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對法戰爭。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志民族。他對德國事務的不斷干涉,激起德國民族運動的高漲。同時,歐洲列強也因同法國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麥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取得節節勝利。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俾斯麥並不以此為滿足,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志帝國的宰相。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反社會主義者非常法》。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到19世紀80年代末,俾斯麥的內外政策連遭失敗,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歡他。這樣,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歷史。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㈢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他的「鐵血」政策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反社會主義者非常法》。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到19世紀80年代末,俾斯麥的內外政策連遭失敗,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歡他。這樣,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歷史。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㈣ 俾斯麥是如何在普法戰爭後帶領德國稱霸歐洲大陸的
我們視線回到1878年。
看看鐵血宰相俾斯麥是如何利用外交政策稱霸歐洲的。
要想讀懂俾斯麥的外交政策就得先弄明白俾斯麥眼中德國的核心利益。
俾斯麥所代表的德國核心利益:保證其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為了保證其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就必須孤立法國,不能讓歐洲任何大陸強國跟法國結盟,這樣的話靠法國自身的實力是無法撼動德國的霸主地位的,俾麥斯所有的外交活動都是圍繞這一目的展開的。
俾斯麥先是鼓動俄國在巴爾干半島對土耳其發動戰爭並威脅到巴爾干半島所有國家的利益。並且鼓動俄國在地中黑及黑海延伸自己的勢力范圍,俄國幾百年以來的夢想和核心利益就是想獲得黑海及地中海的出海口,甚至是黑海及地中海的控制權。俄國入侵土耳其的行為威脅到了英國的核心利益(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通航印度對英國來說太重要了,英國更加不能容忍在俄國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擴張進而威脅到黑海海峽的安全)。
德國雖然暗地裡支持俄國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擴張,但是如果俄羅斯勢力擴張太大的話也會威脅到德國的利益。所以當俄羅斯在巴爾干半島取得一定利益並與列國產生利益糾紛之後,俾斯麥馬上跳出來與奧匈帝國及英國出來阻止俄羅斯的進一步擴張。
戰爭結束之後,奧匈帝國感受到了俄國擴張帶來的威脅,馬上與德國簽訂了(德奧同盟條約),德國也與感受到俄國威脅的基本上大點的國家都簽訂了合約,如土耳其,義大利,英國等
俄國在巴爾干半島的擴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幾乎得罪了整個歐洲國家。唯一的盟友法國在歐洲的西部,並不能對俄國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所以俄國毫不猶豫的撕毀了和法國簽訂的同盟條約。
在德奧兩國簽訂條約之前俄國就急急的派出大使出訪德國,然後跟德國也簽訂了同盟條約。
雖然英國跟德國簽訂了同盟條約,但是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政策是均勢政策(可以有強有弱),底線是絕不容忍任何一個國家挑戰他的海上霸權,並且一家獨大.雖然英國有求於德國遏制俄國的擴張,從長遠來看,德國是英國長期遏制的對象。俾斯麥也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從始至終都不過分渴求發展海軍和對英國的關系。
這樣下來我們發現歐洲小國需要德奧帝國維護他們自身的安全,俄國需要德國支持不讓俄國面對整個歐洲,英國需要德國不支持俄國威脅到英國在黑海的核心利益。
這樣下來德國自然有了裁判的身份,法國也被各個國家所拋棄,雖然法國對德國恨之入骨,想報仇的種子早已種下,並且已經深入骨髓,奈何受自身實力的限制並不能單獨打敗普奧聯盟的德意志帝國。
結尾:
可惜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並不明白俾斯麥縱橫交錯並且及其復雜的外交手段,上台之初便馬上追求英國的友誼,一廂情願的要與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結盟,英國對威廉二世伸過來的橄欖枝並不感冒。當威廉二世向英國獻媚的時候俄國感到了恐懼,急匆匆的派大使出訪德國要求續簽普俄同盟條約,威廉二世竟然拒絕了,也許他想這樣做來表達他對英國的友誼,當英國對威廉二世伸過來的橄欖枝並不感冒之後,威廉二世就像一個表白美女被拒絕的瘋男人一樣大力發展海軍,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威脅到了英國的海軍霸主地位。
所以才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同一時間跟法國,沙俄,英國同時開戰。
總結:可惜了最偉大的縱橫家
戰略家改革家鐵血宰相:俾斯麥
本文只是粗略大概的寫了一些俾麥斯的外交手段,一些更加細節的外交手段及故事請關注我。
鐵血宰相俾斯麥
㈤ 關於德國宰相俾斯麥(要詳細一點哦)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生於1815年4月1日,殂於1898年,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稱為「鐵血宰相」。
奧托·馮·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統一德國(踢出奧地利)的代表人物。
俾斯麥 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庄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庄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後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庄園。1898年去世。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主義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
[編輯本段]少年時期
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在普魯士的一個名為興奧森的小鎮出生。其家族為傳統容克,擁有很多土地及庄園少年俾斯麥。俾斯麥父親,費迪南德•馮•俾斯麥(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一位地主和退休軍官,主要與友人打獵,35歲時娶了17歲的妻子,即俾斯麥的母親。俾斯麥的父母,出生背景不同,母親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並且長居市區,因而有著較為開放、先進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舊。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及一個妹妹。俾斯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但是其母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但最後俾斯麥同時達成了。
俾斯麥8歲時,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由於同學大多生長在資產階級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擠他這樣一個容克之子,令他的童年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
在他12歲時,他進入了中學,但仍然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並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奮向上,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使其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並為其日後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礎。
俾斯麥未滿17歲時,便入讀了哥廷根大學。然而,俾斯麥並不滿意大學的生活。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很多惡習,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後來雖轉到柏林大學入讀法律系,但仍然沒有滿意。雖然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小書記員。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貴族女子,並結下婚約,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再訂婚約,可惜,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俾斯麥只有帶著欠債,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與其哥哥分家,當上了庄園主人,可是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進入政壇。
[編輯本段]鐵血宰相的由來
1862年6月,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同年9月,在普魯士議會的首次演說中,他大聲宣稱:「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已經錯過了好幾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 俾斯麥的「鐵和血」,是他統一德國的綱領和信條,他的「鐵血宰相」的別稱也由此而得名。俾斯麥正是憑靠這種暴力,大膽而又狡猾地利用國際糾紛和有利時機,決定性地使德國通過「自上而下「的道路統一起來。
中年俾斯麥從政前的俾斯麥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貴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親的庄園里度過的。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1835年於柏林大學畢業後,俾斯麥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強壯的體格,粗野的個性,對待農民的殘忍,追求目標的毅力和不擇手段以及現實主義的態度,構成俾斯麥鮮明的性格特點。
議員生涯
這次步入政壇,使俾斯麥一生命運改變。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這份差事很適合俾斯麥好勝的性格,因此他當得很稱職,很快便樹立了正面的形像。他藉此機會參加議會選舉。雖然只當選為候補議員,但他卻成功以手段逼使一位議員以患病理由退出,結果他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這年是1847年5月,俾斯麥當時只有33歲。
同年,他與一位名叫喬安娜的女子訂下婚約,並於該年完婚。
但就在次年,著名的1848年革命爆發,普王被俘。俾斯麥決定親赴柏林,打探虛實。途中,他遇上了威廉親王的妻子,要求他協助其夫稱王,但俾斯麥拒絕了這個請求。後來腓特烈•威廉四世成功鎮壓了這場革命。
外交官生涯
在1851年,俾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之普魯士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而這份差事他足足當了8年。
在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威廉親王攝政後,實時召見俾斯麥,並任命他為駐俄大使。
在1861年威廉親王登基,是為威廉一世,但他隨即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沖突。無奈之下,只有任命俾斯麥為內相,但俾斯麥並不甘於只當內相,故此並不履行。
在1862年春, 俾斯麥回到柏林,普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俾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麥,並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首相生涯
成為首相的俾斯麥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講中堅定的對議會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從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首相」的綽號。隨後國王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 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從此,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形成 了十分特別的牢固關系。
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沖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持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編輯本段]外交官俾斯麥
1851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代表
1859年任駐俄公使
1861年任駐法公使
[編輯本段]三次王朝戰爭(統一戰爭時期)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
把屬丹麥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志人)並入德國
普丹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它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石勒蘇益格劃歸普魯士統治,荷爾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爾斯泰因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沖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
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兼並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志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志聯邦。
普奧戰爭
在普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沖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義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義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義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因此俾斯麥以此借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義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到消滅奧地利並不是其首要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統一德國。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系。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俾斯麥與李鴻章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戰爭。
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俾斯麥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志帝國的宰相。
普法戰爭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阿爾薩斯會戰中,普軍大敗法軍,拿破崙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以便獲得大量賠款。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編輯本段]稱霸之路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鎮壓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社會治安的法令》。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編輯本段]心灰意冷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在很多問題與俾斯麥上出現分歧,在以後的殘酷權利斗爭俾斯麥中漸漸感到心灰意冷。1890年,75歲俾斯麥向威廉二世提出辭呈,正式下野。
1898年83歲的奧托·馮·俾斯麥在故鄉的庄園中逝世,閑居期間完成了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後期政治生涯 雖然德國統一了,但俾斯麥這位鐵血(Blood and Iron)宰相仍需面對眾多國內外問題。
國內問題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斗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隻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國外問題
在國外問題方面,自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因此他並不像其它歐洲國家一般,大量掠奪殖民地。但他又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首先在1873年,他與奧匈帝國,俄羅斯締結「三帝同盟」。但於1879年,俄國因與奧匈帝國在巴爾干半島有利益沖突,所以退出,俾斯麥隨即與奧國重訂盟約,稱為「德奧同盟」。然而俾斯麥擔心俄國會轉投法國,因此於1887年與俄簽訂「再保險條約」。
在1882年,他又與義大利,奧匈帝國簽訂「三國同盟」。
而在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俄國大敗土耳其,並簽訂了《聖斯提法諾條約》,但這損害了英,法等列強的利益,因此列強便請沒有置身其中的俾斯麥作出調停。結果在1878年,於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在會議中,他偏袒奧國,但在表面上仍表現中立,但這使俄國成了大輸家。結果德、俄關系惡化,俄國退出三帝同盟。
這些問題在俾斯麥執政晚期一直困擾著他,甚至使他感到坐立不安。
[編輯本段]退出政壇
在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繼位,稱為腓特烈三世。但在即位99日後隨即病故。結果其子威廉二世繼位,時年29歲。這位年少氣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俾斯麥,因此與俾斯麥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而當時俾斯麥已達73歲高齡,更執政了長達26年。結果在一系列權力斗爭中,俾斯麥漸明暸兔死狗烹的道理,感到心灰意冷,在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辭,正式下野。
奧托·馮·俾斯麥逝世
俾斯麥下野之後,長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並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最後在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悄離世,享年83歲
[編輯本段]歷史影響
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國從封建專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再走向資本主義列強的重要歷史時期。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的「鐵血」 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歷史。
[編輯本段]美國城市俾斯麥
美國北達科他州首府。在州中南部,密蘇里河東岸。人口4.4萬(1980)。 1872年作為修建北太平洋鐵路的基地而興建的居民點,因德國出資修建該鐵路,故採用了當時德國首相俾斯麥之名為地名。1875年建市,1889年建州時成為首府。春小麥地帶農畜產品集散地。主要工業有農機製造、石油煉制、食品加工等。
[編輯本段]二戰時間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
在"歐根親王"上拍攝的"俾斯麥"戰列艦俾斯麥號戰列艦(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作戰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 是以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麥」號。於1935年動工,1940年建成服役。它最高航速高達29節,排水量4.2萬噸,艦上人員1600名。艦上武器有4座(8門)380毫米口徑主火炮,6座(12 門)150毫米口徑副火炮,8座(16門)104毫米口徑高射炮,並搭載4架水上飛機和6具533毫米的魚雷管,火力異常強勁其舷裝甲最厚處320毫米。無論從性能或是戰斗能力上都超越了當時英國同類軍艦,被英國人稱作「魔鬼俾斯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此艦襲擊大西洋交通線,1941年5月27日8時47分被英國的「羅德尼」和「英皇喬治五世」為首的艦隊擊沉。 沉沒後的俾斯麥戰列艦殘骸
建造概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在《凡爾塞條約》的嚴格監控下被禁止建造戰列艦。1933年納粹獨裁政府上台,德國海軍開始秘密進行新型戰列艦的研製工作。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廢棄《凡爾賽條約》,恢復徵兵制,德國再武裝正式開始,同年6月,為了表示無意向英國挑戰,德國主動向英國提出把德國海軍的噸位限制在英國海軍的35%,英國馬上同意並簽訂了英德海軍條約,這解除了德國海軍的最後一條枷鎖,德國海軍開始擴軍,可以在建造5隻舊戰艦的替代艦的同時,在1936年度開始建造「F」號戰艦一隻真正的戰列艦,這艘德國海軍大規模擴軍計劃中代號「F」的第一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德國海軍自1918年以後建造的第一艘真正的戰列艦。英德海軍協定允許德國的新式戰艦裝備十六英寸主炮,但是德國還沒有製造這種口徑艦炮的經驗,德國人在這之前所研製的最大口徑艦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380毫米口徑艦炮,為了避免風險和設計難度拖延進度,決定新開發一種380毫米口徑主炮裝備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級艦體受穿越基爾運河水深限制,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由於是德國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首次建造純正的戰列艦,為了降低風險,保證研製進度,盡量採用現成的技術,決定採用雙聯裝380毫米口徑艦炮,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各布置兩座。其主炮理論射速很高,達到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在中近交戰距離擁有很好的威力,但遠距離著靶存速性能相應降低。其裝甲防護沿用「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設計模式(稱為「全面防護」),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尺度,其主裝甲堡側壁覆蓋了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同時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占標准排水量的41.85%。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尺度的同時,依賴大防護尺度提供的空間補償,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一同重疊於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戰列艦。
1936年7月1日,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漢堡港的布隆--富斯造船廠(B&V)正式開工建造,俾斯麥號以普魯士王國首相和德意志帝國總理人稱「鐵血宰相」的奧托·馮·俾斯麥候爵(1815年-1898年)命名,1939年2月14日,俾斯麥號舉行下水儀式。俾斯麥候爵的孫女——多蘿西亞•馮•洛伊文費爾德女士被請來參加下水儀式。1940年9月15日,俾斯麥號完成了曬裝工程,通過基爾運河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海試,1940年8月24日俾斯麥號戰列艦正式服役。
作戰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1年3月為了破壞英國人的海上命脈——大西洋航線,德國海軍計劃了大規模被命名為「萊茵演習」的海上襲擊戰。德國海軍原計劃分成兩線出擊,駐扎在法國布勒斯特港「沙恩霍斯特」號和「格耐森諾」號戰列巡洋艦將初先期出航破壞英國大西洋海上航運,同時吸引調動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主力,之後,最新銳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也將投入作戰,將利用時機突入大西洋執行破交作戰。但是「沙恩霍斯特」號與「格耐森諾」號先後因故障與受傷無法出擊,1941年5月19日「俾斯麥」號戰列艦與「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單獨出航執行「萊茵演習」。
「俾斯麥」號出航的情報很快被英國海軍得到並加強了戒備。5月24日在丹麥海峽遭到英國海軍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攔截。在丹麥海峽海戰中,雙方交火六分鍾後,「俾斯麥」號在15000米的距離上命中了「胡德」號,「胡德」號彈葯庫發生發生爆炸沉沒。隨後五分鍾「威爾士親王」號受傷退出戰斗,「俾斯麥」號則被「威爾士親王」號擊傷,導致一個鍋爐艙進水航速下降為28節,燃油艙漏,水上飛機彈射裝置損壞,被迫終止作戰行動,駛往法國。英國海軍調集主力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擊沉「俾斯麥」號。當日夜間「勝利」號航空母艦起飛的魚雷轟炸機攻擊了「俾斯麥」號,一枚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舯部,但爆破威力被其TDS(魚雷防禦系統)完全吸收,沒有造成內艙傷害。「俾斯麥」號曾一度甩掉了英國海軍的跟蹤,但26日重新被發現,遭到英國海軍「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劍魚"式魚雷轟炸機攻擊。一枚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艉部,方向舵被卡死,迫使「俾斯麥」號以螺旋槳速差來保持航向,航速降為7節,為英國艦隊追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5月27日,「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為首的英國艦隊追上了喪失了操控能力的「俾斯麥」號。經過數小時的激戰,10時40分,「俾斯麥」號沉沒於距法國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在沉沒前,「俾斯麥」號抵擋住了90發左右英國戰列艦主炮炮彈和310發左右其它炮彈的直接命中(只有四發擊穿其主裝甲帶),同時承受了6-8枚各型魚雷的打擊。再加上自行打開通海閥兩小時後沉沒。其強大的威力和防護性能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被丘吉爾譽為「造艦史上的傑作」。
基本數據
標准排水量:俾斯麥號41700噸/提爾皮茨號42300噸;滿載排水量:設計49400噸/最大52900噸。
尺度:長251米/寬36米/型深15米/設計滿載吃水10.2米/實際最大吃水10.7米。
動力:12台高壓鍋爐,3台蒸汽輪機,設計最大功率138000馬力,實際穩定最大功率150170馬力,實際極速最大功率163026馬力。
航速:30.8節;載油7400噸,續航力:8525海里/19節,9500海里/16節。
武備:8門4座雙聯裝380毫米/52倍徑(按英國標準是48倍口徑)主炮;12門6座雙聯裝150毫米/55倍徑副炮;16門8座雙聯裝105毫米高炮;8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2座四聯裝、12座單管20毫米高炮(提爾皮茨號為18座四聯裝、6座單管20毫米高炮、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主側舷裝甲320毫米;雙層裝甲甲板,上裝甲甲板50-80毫米,主裝甲甲板80-12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與主舷側裝甲一同重疊在彈道上);主炮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揮塔350毫米;防雷裝甲45毫米。防雷系統設計要求抵禦250公斤TNT炸葯,實際可抵禦300公斤德國hexanite烈性炸葯。裝甲總重17450噸(不含炮塔旋轉部分),艦體結構總重11691噸。
建造材料:艦體結構,St52造船鋼;立面裝甲,KCn/A表面滲碳硬化鋼;水平裝甲,Wsh高強度勻質鋼;防雷裝甲,Ww高彈性勻質鋼。
艦載飛機:4架阿拉多-196型水上飛機(用於偵察、校射與聯絡)
艦員:1927人。全體艦員編入12 個分隊,每個分隊180-220人。
㈥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崛起之路是怎麼樣的
所謂時勢造英雄,俾斯麥所存在的那個時代,也是他大展拳腳的機會。被稱為德國“鐵血宰相”和“德國領航員”的俾斯麥在歷史上雖然褒貶不一,卻毀譽參半,但是他的確是德國經濟還是政治的奠基人,也是標志性的人物,即使不少人把他比作戰爭惡魔。不過對於德國政權的穩固,他的確是君主手中的“利器”。
一生堅定統一德意志帝國的新年,俾斯麥一心為國也使其成為德國政權的中樞大臣。由於俾斯麥一生的追求無非是統一德意志帝國,即使手段和方法比較血腥,但是卻很好地幫助帝王穩住了政權,只是內部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
㈦ 老臣俾斯麥是怎樣為新生德國創造和平發展外部環境的呢
說起德意志帝國總是繞不開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奧托·馮·俾斯麥。這位老臣算得上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以自己的鐵血精神將一盤散沙的德意志變成為一個統一的帝國,同時為新生的德國成為歐洲的後起之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老臣俾斯麥無愧於德國「設計師」、「領航者」的稱號。他的外交實踐啟示我們,國家的發展機遇是可以通過精準的、一國一策的外交策略爭取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習借鑒的!
㈧ 俾斯麥是怎麼統一德國的
德意志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長期分裂的國家,境內諸侯林立。維也納會議後,德意志分成34個邦國和4個自由市,名義上組成德意志邦聯,實際上依然各自為政。其中奧地利和普魯士是最大的兩個邦國。
1861年,威廉登上普魯士王位,稱威廉一世。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們決心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普魯士議會發表演說中宣稱:「今天的重大問題不是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他主張以普魯士為核心,用武力打敗阻礙德意志統一的一切勢力。俾斯麥推行的這一政策被稱為「鐵血政策」。
俾斯麥先是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把原屬丹麥的日耳曼人聚居的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施坦兩公國並入普、奧。然後聯合義大利,結成反奧聯盟,並利用外交手段穩住了法國。這樣普奧戰爭爆發了。後來在法國的調停下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獲得霍爾施坦、漢諾威和法蘭克福自由市等。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
為了完成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在經過充分准備後,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大獲全勝。1871年1月,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普法停戰議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兼普魯士國王,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使德國最終走上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符合德意志歷史發展的潮流和德意志人民的願望。在英、法等歐洲國家都已通過資本主義走向富強後,德國的經濟發展已刻不容緩,它的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統一後的德國逐漸強大起來,但是「鐵血政策」也隨之得到加強,最後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勢力,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進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㈨ 俾斯麥時期的德國的發展模式是由國家來主導工業發展
具體來說就是主要由中央政府而非資本家大量投資建設工廠和基礎設施,引進技術來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過程。這是由當時德國的特殊情況決定的。英國和法國依靠剝削殖民地使資本家富裕起來,從而通過資本家的投資實現了工業化,此時德國尚處於分裂狀態,失去了擴張殖民地並實施自由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時機。1871年德國實現統一時,世界殖民地已被英法瓜分殆盡,德國本國資產階級資本積累不夠,無法擔負起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重任,而且容克地主階層勢力強大,德國本土資源貧乏,這些原因造成德國經濟此時落後於英法。但德國的優勢在於它有強大的軍隊和遠勝於英法的科學技術,德國政府通過統一戰爭從戰敗國獲得大量賠款,這些使得俾斯麥下決心走德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即依靠政府投資,採用最新科學技術,建設一批大規模的工廠和大量基礎設施,以此來實現德國的工業化。事實證明這個道路是成功的,俾斯麥用四十年時間就使德國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英國和法國,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是這種方式也造成的德國經濟壟斷嚴重,大資本家和容克貴族控制國家大部分工業,大資產階級與容克封建地主階級控制的政府妥協,造成德國封建殘余大量遺留,缺乏民主,君主獨裁,軍國主義盛行,對德國日後的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
其餘的由國家主導經濟發展的例子主要還有蘇聯的斯大林模式,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改革和工業化,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
蘇聯模式是完全取消市場和資本的作用,一切由國家計劃決定的工業化模式。應該說這種模式的效率最高,使蘇聯二十年就實現了工業化,但缺乏靈活性,計劃死板,長期採用對國家日後的經濟發展會產生不良影響。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的工業化過程應當說和德國的相當接近,也是從清朝獲得大量賠款後由國家實施的工業化,這里不多說。
中國現在採取的政策介乎於斯大林模式和自由資本主義之間,政府大量投資給國民經濟基本部門的生產,國家的關鍵工業品,如鋼鐵,電力,石油,汽車等都由國有企業主導,被國家所牢牢控制,而一般民用工業品則放給私人企業經營。這種模式應該說是很成功的一種模式,但其中存在的官商勾結,浪費資源和腐敗等現象仍有待杜絕。
㈩ 俾斯麥是如何實現德國的統一的
自9世紀以來,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19世紀中葉,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封建城邦割據。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俾斯麥認為,實現統一就是通過王朝戰爭,在容克階級的領導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的君主國。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把屬丹麥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志人)並入德國。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兼並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志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志聯邦。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對法戰爭。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志民族。他對德國事務的不斷干涉,激起德國民族運動的高漲。同時,歐洲列強也因同法國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麥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取得節節勝利。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俾斯麥並不以此為滿足,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志帝國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