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已經做到了全民閱讀,為什麼文化大國中國卻不可以
因為大環境不同,在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局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里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但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一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二是電子圖書價格並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他們還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於書,而非實時消息,他們更願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
德國的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並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點左右就放學了,而圖書館會在課余時間為他們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中學時代老師會布置主題性作業,需要學生大量閱讀材料書籍以便完成作業。幾乎每一個德國家庭,都有書架,或設在書房,或擺放於客廳,似乎成為了家裡的一件裝飾,但很多德國人的書架上的書,他們幾乎全部都閱讀過。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一百多冊。他們認為,「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㈡ 德國孩子為什麼愛讀書
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你看不到10點還有人在飯店裡吃的熱火朝天的,你也很難每天見到人們興高采烈的滿大街狂歡,年輕人也並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撒歡,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里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
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德國有將近7700家的書店,書店工作人員則約為31000名,到處都可以見到書店,無論是市中心的大型圖書商店,還是車站的小型圖書店或報刊亭,如果留意觀察,就會在很多社區附近找到一個像電話亭一樣的小亭子,裡面放滿了二手圖書,這就是公益免費借書亭,可以免責在這里借到自己想要閱讀的圖書,或是可以把家裡看過的圖書放進來供他人閱讀,全憑自覺。
通常書店內部的環境都十分安靜、幽雅,很多大型書店內,或小型書店門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閱讀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費閱讀區,即便沒錢購買,但只要願意閱讀,就完全可以坐在這里看上一整天,不會有人因為只看不買而被驅趕。
大型書店也經常會舉辦一些讀書會或朗誦會,來提倡人們閱讀,並喜歡上閱讀。這里不會因為利潤原因只出售大量的暢銷書,也是會照顧到各個閱讀人群的需要。如果對讀書感興趣,同時喜歡淘一些已經不再發行的圖書,可以到當地的跳蚤市場或是一些二手書店淘到一些不再發行或特別意義的圖書。
除了民眾的讀書設施外,每年德國法蘭克福和萊比錫都會舉辦書展,作為一種圖書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平台,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大圖書出版商到這里參展。
德國有1.4萬多個圖書館,藏書約1.29億冊。每個城市都有市立圖書館,區里也有各自的圖書館,而且一定是建設在當地最繁華的地段。許多圖書館通過組織作家演講會、舉辦文化活動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
小鎮里往往也有圖書館。沒有固定圖書館的鄉村則會定期有流動圖書館,方便居民借閱圖書。只要花約10歐元辦一張年卡,就可到圖書館自由借閱圖書。在公立圖書館看書完全免費。
德國可以算是民富國強,背後一定是一種文化力量在推動著,那就是閱讀的力量;中國人發明了造書的紙,但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
中國人在不斷感嘆德國製造、感嘆德國強勢維持歐元區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德國的大學和圖書館一定是當地最經典的建築並建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沒有注意到德國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閱讀者群,更沒有注意到德國人對知識的尊重和閱讀的態度。
今天,整個社會都表現的浮躁不安,在地鐵上,大家忙著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瀏覽論壇,因為無法理性的篩選,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聞和消息,閱讀了太多的不良和過激的圖片,自然的在一個浮躁不安的環境,心靈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為信息爆炸,中國人養成了一種叫做「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閱讀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閱讀質量卻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所以,中國人應該真正的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夠凈化心靈,提升精神生活的書。而不再以所謂的「淺閱讀」為榮。
因為閱讀,德國人生活習慣也跟中國不同。德國成為一個比較講究禮節的國家,成為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歸屬」,甚至連每一樣東西也都有其「合適」的位置。外國人在德國旅遊第一個感覺是那裡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志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
因為閱讀,德國人出現在公開場合以及與人交往時,講究舉止端莊,對人敬並且很守時。嚴於律己的德國人很講究形式和准時,公私事宜必須事先約定時間並准時赴約。未經預先約定想與德國人會面,是辦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遲約會或取消約會的話,一定要打電話通知對方。否則,不僅失禮,也被認為是對其的莫大侮辱。德國人工作中講求效率,注重紀律,一絲不苟。
因為閱讀,對德國人的第一印象大都會給你一種很友善的感覺。無論你有什麼問題求助於同學或者剛認識的德國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會耐心的給你指點。
德國人送禮比較實惠,送東西都有所緣由,如生日、訂婚、結婚等。客人只帶點小東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製作的東西。被喻為「小小禮物,滋吞友誼」的美號。不要隨便送德國人很重的禮物,他對貴重禮物的第一個反應是戒心,小禮物比如一小合中國茶葉,幾張剪紙等等都會很受歡迎。
因為閱讀,誠實成為與德國人打交道的一個原則。不要試圖欺騙德國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國朋友,或者失去你在這里做人的尊嚴……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吧了,一個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參與到麻將,青年人上網,少年兒童看電視。
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就濃縮為麻將、上網和看電視。不管是在網吧,還是在大學的電腦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都在玩游戲,少部分在聊天。在網上和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讀書已經變成了學者的專利,這確實讓人擔憂。
中國人不愛讀書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
三是好書越來越少。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意外地觸動了中國人的敏感神經。他在書中說
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鍾,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記得有一位學者說過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
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㈢ 德國人為什麼喜歡看書
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
一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
二是電子圖書價格並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
德國人認為,閱讀關乎國家未來,經常性大量的閱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讀書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長和學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會工程。5年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贈券,免費在圖書館領取一本書。
㈣ 德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哲學家
有四種原因分析:
一、1、德國在沒有統一之前,一直都是動亂,三百多個諸侯國打來打去,而在戰亂時期人們最容易思考。延續千餘年的思考是多麼深厚的思想沉澱;2、善思考,嚴謹;3、在德國人的思維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經驗主義,在德國的音樂、哲學、文學里略見一斑。德國藝術家不屑於創造繪畫這樣看得見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願意創作音樂這樣流動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國執著於文化,英法則更創造文明;4、古代的哲學思想用語主要是拉丁語、古希臘語,到了十八世紀為了傳播哲學思想,漸漸開始採用通俗語言,德語的嚴謹程度最接近古希臘語,發展較完善。
二、這和德國人的嚴謹、尚學以及尊重權威是分不開的。
要成為思想家,就要做學問,而且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做學問靠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智慧,而是必須有一個「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體制,尚學的社會風氣,對學術權威的尊重及信賴,以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任何偉人的成功都有歷史的必然性,德國能孕育出眾多偉大的思想家,絕對不是偶然的。而現在中國缺乏的,正是那些滋養百花盛開的土壤。從漢代的尊崇儒學開始,中國學術就一直處在一種霸權的陰影下,當然很難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
三、地理的因素。德國位於中歐,天氣寒冷,有效的減少了戶外活動,導致德國人喜歡呆在家裡。德國人天性沉默、嚴肅,所以在家就靠看書和思考打發時間。這些有益的腦力活動,促進了德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寒冷的天氣有助於思維的活躍,這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經濟的因素。德國的主體是普魯士,而普魯士的經濟在中歐是非常發達的(最後統一德國的就是普魯士)。哲學是一種閑暇的享受,只有有閑暇時間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學。多數德國哲學家家境殷實,衣食無憂,所以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生存去學一門技術(德國的學徒制很完善,終身性的)。這也是一個基礎。
當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體。錢學森先生在臨終前曾有一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因為大師不會孤零的出現,大師的出現是有背景的。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又是德國人)說過一個世界歷史的軸心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人類的文明集中大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這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來概之。在哲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多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才是根本原因。
德國一直處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實現國家的統一。在分裂期時期,總有勢力想成就偉業,統一國家,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謂禮賢下士),所以政治環境相對寬松,社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會增強。這就為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營養。中國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魏晉的玄學等等,都是絕好的例子。
經濟學講求供需,哲學亦是如此。只有社會有需要,才會有供給。德國社會的分裂,使得國家遭受不少的恥辱,所以他們需要一些理論來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國家的希望(這就是為什麼納粹哲學在一戰後橫行德國的原因)。所以為了解答人們的疑惑,為了國家的統一和改造,哲學理論不斷出現。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單個因素所能決定的。當這所有的因素(我舉的因素可能不完整)匯集在一起時,事情的發生也就成了必然。這或許就是答案。
四、總的來說是因為日耳曼民族不夠統一所致,因此即使有許多的較小的專制地區,但一直到「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俾斯麥(十九世紀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統一德國以前,德國一直是四分五裂的。這種情況便造就了德國人憂國憂民,同時可以在較寬松的國情下自由想像,要知道,一個比較小的地區,就算專制,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束縛人民的。
㈤ 德國是非常適合讀書的國家之一,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和教育環境嗎
大家都知道,德國以出產思想家出名,像康德、尼采、叔本華、黑格爾等。她們都為哲學史里的猿巨人,為推動人們文明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奉獻。從他們身上,我們能體會出德意志中華民族思維模式的嚴格和價值觀的領跑的地方,其實就是對明辨和智慧美的追求。
德國期待吸引住上進心高的外國人才來德國學習培訓,並希望她們畢業之後留到德國工作發展。吸引住外國人才便是對老外也不收取學費的緣故,德國是吃小虧賺大便宜。大家都知道,德國要以車輛、機械設備、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化工廠等實業公司加工製造業為經濟發展關鍵。
這種產業鏈均離不了把握相關技術的人才和匠人,急切需要年青人。即便是金融理財產品層面,也是要對應的優秀人才去提供服務的。
㈥ 愛讀書的德國人講了哪四件事
德國是個盛產哲學家、思想家和詩人的國度,德國人酷愛讀書、而且推廣全民讀書。德國社會沒有應酬文化,讀書是休閑、打發時間最好的方式之一,公交里、地鐵上、聚會、度假甚至洗澡時,德國人都會充分利用時間來讀書,逐漸養成了全民讀書的習慣和讀書的氛圍,呈現出一種德國特有的讀書文化,這種讀書文化也是國富民強的德國具備的軟實力之一。
每天晚上,試著在睡覺前一個小時把所有噪音、視覺的刺激都隔絕,靜靜地捧起一本書讀起來,得到的不僅僅是身心上的休息、也會盡快地入睡、得到好的睡眠,這是一天里最好的放鬆儀式,會讓人第二天早上神清氣爽。
㈦ 德國的文化象徵是什麼
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㈧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餐館可以歇,書店不能關,德國人為何愛看書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除了超市、加油站、葯店、圖書館等生活必須場所營業外,絕大多數商店、娛樂休閑場所等禁止營業。書店之所以並未關門,是因為書籍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的必需品,他們將讀書視作每天都要堅持的“任務”,因此書店也就會繼續營業。
“全面封鎖”的德國
疫情愈發嚴重,德國啟動“全面封鎖”,封鎖令已經施行半年光景,書店仍在營業。不過與之前不同的地方在於,店內廣播不斷提醒大家要做好疫情的防護工作,提倡人們少在圖書室逗留,建議人們將書帶回家中閱讀。
德國人為何愛讀書
絕大多數德國人都是喜歡讀書的,因此德國有著濃厚的閱讀氛圍。平時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會捧書閱讀;在大型書業博覽會上,淘書的讀者絡繹不絕,人山人海。民眾愛讀書雖然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 一定難度,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人已經把讀書看做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同於吃飯、睡覺,所以德國人喜歡看書就不足為奇了。
㈨ 德國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德國的科技在世界屬於一流水平。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德國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賓士、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都位於德國,著名汽車品牌歐寶也誕生在德國(現屬於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汽車生產量僅次於中國、美國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之一。
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㈩ 讀書像什麼
,我們不但要多讀新書,也不要忽略原來讀過的書,要經常翻翻。就像交朋友一樣——結交了新朋友,千萬別冷落了老朋友哦。 讀書像攀登一座名山——「過名山如讀異書,倦則數行,健則千里,言不論程途,以洞心快目而止」。累的時候,就少讀幾行;心情愉快的時候,就多讀一些。 讀書像農民撿拾柴草——「積學如拾薪,見一芥焉,則掇之」。讀書就像農民伯伯揀柴草一樣,見到了,就馬上拾起來。 讀書像治病——「子弟諸病皆可醫,惟俗不可醫」;「醫俗獨有書耳」;「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所以,善於讀書,讀好書,可以去掉人身上的俗氣,使人變的高雅。 讀書像吃飯——「蠶食桑,所吐者,絲也,非桑也;蜂採花,所釀者,蜜也,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疾瘤」。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挑有營養的東西吃,如果亂吃一氣,身體會出毛病的。讀書也一樣,不能抓過一本就讀,要有選擇地讀,要讀那些能增長智慧,見識和知識的書籍。 讀書像喝水——「讀書者,如飲河海,小渴則小飲,大渴則大飲」。 「天下名山僧佔多,世間好語書說盡。勸君莫將油炒菜,留與子孫夜讀書」,古人都捨不得用油燒菜,而是把它當作燈油來讀書,可見,從古至今,讀書是多麼地重要。 「胸中無三萬卷書,眼中無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縱能,亦無豪傑語耳」——我們必須多讀書,多游歷,才能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才能寫出好文章。 「唯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語言亦無味矣」。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堅持讀書。 「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讀書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要向別人請教,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弄個明白。我們對金錢不要貪婪,但是,在買書的時候,就讓我們做個貪婪的人吧,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來。 親愛的朋友,你能否跟我一起,「閑暇時,取古人書,朗朗讀之,頓覺神清氣爽,須眉開張」? 讀書就像玩核桃 有幾本薄書,一直裝在包里,坐地鐵,坐出租,或朋友聚會早到,或晚上睡覺前,都要翻上幾頁。感覺讀書就像玩核桃一樣。這種感覺不是玩鋼蛋玩鐵蛋玩石頭,那樣太沉。沉重的厚重的閱讀會使人心裡發怵,我不是不需要,而是閱讀它們需要大段的時間和良好的心境。就像一個人潛水一樣,必須先要深深地吸上一口氣,否則,讀和不讀是一樣的。核桃不一樣,輕松。我這幾本書很薄,所以和玩核桃的感覺更接近一些。 這幾本薄書雖然很薄,但是絕對不可以輕薄地讀。就像一個莊重的美女和品行很正的美女不可以輕薄地對待一樣。它們我不是第一次讀,而是一讀再讀。每一次讀,都會有所得,所悟,會讓我的思緒飄得很遠。我的好奇心一再被誘發,新生的想法像大山裡的梯田一樣層層疊疊。一個個問號搖頭晃腦地從我的思緒里走過,傲然地要我加以關注,加以沉思,加以解答。《梁遇春散文選》,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一個是我大學老師推薦閱讀的,在大學的時代就仔細地讀過,另一個是大學同學推薦的,那個時候也如飢似渴地讀了。當人生的閱歷和文學的閱讀經驗增加以後,重讀這些作品的時候,突然會有些心理和情感上的轉變。從前,是很崇拜的;而現在,是很敬重的。 從詞語的意義上說,好像濃淡不一樣,但表達的主題卻是一樣的。從前只能說是熱烈的崇拜(就像還沒有見過美女第一次見一見傾心一樣),而現在的敬重卻是更深沉更有選擇的愛了。它們都很薄,薄的放在書架里就找不到了。但它們絕對是讀不快的,讀上一篇,就要合上書頁想一想。看自己的理解是否和作者所表述的意思高度一致,以及潛藏在文字背後的東西是否被我發現了。梁遇春英年早逝,像俄羅斯的曼德爾斯塔姆一樣,他們的散文——如果我們給他們一個批評家——我覺得他們各自在自己國家的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對梁遇春的散文關注度遠遠不夠。 梁遇春是個才子,字里行間才氣逼人,靈氣四溢,妙語連珠。這些作品,很受歐美的小品大家們的影響。他本來就是大學英文系的高材生。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和梁遇春的作品大體一樣,他也受歐美派的小品的影響。睿智,才學,博聞強記,人生洞見,無不在書中有淋漓盡致的體現。我猜想錢鍾書先生之所以不願意出版這本薄書,和這個原因有關,不管怎麼說,這些作品有受影響之嫌。這個心理和安徒生不願意領受孩子們過多的愛的心理是一樣的。像他這樣的大學問家,自然是苛責地對待自己的作品的。至少,這些東西讓錢鍾書先生讀了感到有一些臉紅。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世界上所有的作家的作品都不是空穴來風,都不是無中生有,它必然會受世界上大師們的影響。受影響和模仿是兩回事。不過,中國的作家和外國作家有一個鮮明的區別,外國作家會很坦率地說自己的作品受什麼人的影響,而中國的作家總是羞於承認這個事實,似乎所有的糧食都是自家產的。和陽光無關,和空氣無關,全是自個兒流血流汗勤勞得來的。 梁遇春的散文和錢鍾書的散文,讀起來總不那麼舒服。因為他們的冷嘲熱諷像刀子一樣鋒利。但,又隱隱地帶著一些苦悶和苦悶里的掙扎。這是時代造成的。兩個人的作品,都會對社會對人生提出尖銳但又很藝術的批判。看來一個時代造就一個時代的作家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是魯迅,還是郁達夫作品的主題,都是錢鍾書和梁遇春散文中的主題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玉,是火,是針。所以說,這些作品是讀不快的,讀上一篇無異於進行了一場劇烈的運動,必須喘口氣才行。和錢鍾書相比,梁遇春的氣質更敏感一些,更多了一些天然的東西。 還有魏列薩耶夫的《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看起來很薄,字數卻七萬多字差不多算一個小長篇了。果戈理的稱號是天才和白痴。在我看來這樣的評價恰如其分。世界上凡是能被稱得上是偉大的作家的,幾乎都是天才和白痴的混合物。但它也是作家們的典範,尤其是職業性的典範。這個人對自己的作品從來都不滿意,能虛心接受各種意見——哪怕是尖銳的刻薄的——這一點會讓所有把自己作品當作自己寵物一樣的作家們相形見絀。閱讀果戈理的寫作過程以及他如何虛心接受別人批評的故事的時候,我驕傲的心無論如何也驕傲不起來的,而當寫出一篇滿意的作品時生出的愉快心情也會盪然無存。這個人的名字就像懸在我們頭頂上的一口鍾,時時會警告我們。 讀書就像玩核桃,但這核桃一點也不輕松。消遣的時候翻翻經典,或者把經典當作消遣,如此讀書之法,當是一種別致的讀書方式。 讀書就像「老牛吃草」 我最喜歡的讀書人是陶淵明。許多人說他是讀書的反面教材,因為他「好讀書,不求甚解」,讀書萬不能像他那樣馬馬虎虎。其實這是人們的斷章取義。他們只理解了陶淵明讀書觀「好讀書,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卻忽略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妙處。讀書的境界是什麼,是「會意」,就是心有所會,是一種悠然心會,就是那種無言之妙,可以讀到忘了吃飯的那種歡心。他還說讀書之後常自娛自樂寫文章,讀到最後是為了讓自己快樂。其實這也應和了另一句古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許多人曾問我讀書有什麼秘密,其實只有一個秘密,就是我有反芻的功夫。我把自己讀書的過程,稱為「老牛吃草」。年輕或有空的時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書全部吞進去。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時候,就調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咀嚼之後,一部分營養可以融入我的生命。 讀書就像「紙上旅行」 閱讀正是求知的過程:「沒事的時候翻一翻,能多了解一些常識。」也許看某本書並不能得到什麼實際用處。讀書之道要講究,一,要有相關的背景知識;第二,要有自己的選擇標准;第三,要知曉中國的出版狀況;第四,以上三條要不斷拓展,不斷更新;第五,讀書還要得法。「有人讀書為了印證自己,凡適合我者即為好,反之則壞;有人讀書旨在了解別人,並不固守一己立場,總要試圖明白作家干嗎如此寫法,努力追隨他當初的一點思緒。」閱讀就像一次旅遊或造訪,「今天可以去拜訪曹雪芹,明天可以拜訪簡·奧斯汀,後天說不定又去拜訪魯迅或張愛玲了。閱讀就應該像這樣,是讀者走向作者的過程。」讀者應該廣泛閱讀,應該多去拜訪作者。「有的書可能我們讀不懂,那麼就當作造訪作者的時候,旅途過於遙遠,或者敲不開門。但是至少需要有拜訪的努力和想法。」 在不同的旅行和造訪中繼續著自己的閱讀生活,讀書是件最有樂趣的事情,並不一定把讀書看得有多麼了不起。弗吉尼亞·伍爾夫《普通讀者》里的一句話:「他讀書是為了消遣,而不是為了傳授知識或糾正他人的看法」說出了讀書的真諦。 讀書就像匠人切磨鑽石 人讀書,就像匠人切磨鑽石,每一本書都是一具切割輪,要磨除晦暗的表層,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的光芒。 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聖人與俗人,區別在哪裡?康熙皇帝在《庭訓格言》里說:「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言,又實能學而不厭,此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千古聖賢與我同類,人何為甘於自棄而不學?苟志於學,希賢希聖,孰能御之?」就是說,賢人、聖人與凡人、俗人的區別,就是一個學字。孔子、孟子起初也是普通人,孟母為了給他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3次搬家。康熙皇帝的格言、民間百姓的體驗,都說明一個道理:立志學習,學而不厭,凡人可以成為賢人,俗人可以成為聖人。 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 從小的方面來說,我們為了自身的修養,也要多讀書。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閑適性閱讀是奢侈品,工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憊,使自由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可魯迅先生也說過「時間就如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是有的。」有一個教師朋友敘述他所見到的威海讀書現狀:「孩子們說:作業還來不及做完,哪有時間讀書?中年人說:上班忙工作掙錢,下班忙應酬交際,實在沒時間也不習慣讀書。老年人說:書這么貴,哪有錢買書,也沒有地方可以借書呀!不過,在人人喊忙的時候,游戲廳里、麻將桌旁、餐廳里酒吧里,總是人潮湧動,甚至達旦通宵,是從不擔心缺人、缺錢、缺時間的人。」 上下班的途中,手拿一本書在閱讀的朋友曾被車廂里的人看成是「怪物」。可在國外人們都很自覺自然地手拿報紙雜志和大部頭在閱讀,這也成了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公交車、地鐵里美麗的風景線。 如果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做一個讀書的種子,都拿起書,我想我們浮躁的社會空氣會沉靜許多。 不管是功利性閱讀還是閑適性閱讀,只要我們拿起書,一定會開卷有益。在有了這份文化積淀之後,如果能「取法乎上」地閱讀更高層次之書,就會有一種俯瞰生活的大智慧。現在閱讀的途徑有很多,紙質文本,網上下載……「亂花漸欲迷人眼。」可我們的時間有限,最好讀什麼書呢?著名哲學散文家周國平說「常常有人問我,學習哲學有什麼捷徑,我的回答永遠是:有的,就是直接去讀大哲學家的原著。」不妨照抄一句,我們普通人讀書有捷徑嗎?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的,那就是直接去讀文學的原著,歷史的原著、思想的原著和教育學的原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讀著,品著,潛移默化中我們的修養就會提高,鹽在湯中嘛! 英國小說家斯蒂文森說:「要是寫不完一本書,至少可以開始寫第一頁。」現在套用他的話,我想對自己和朋友們發出一個倡議:拿起書吧,朋友!要是讀不完一本書,至少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讀第一頁!就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讓它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吧。我們每個人都爭做一顆讀書的種子,為我們美麗的威海再添一抹人文的綠色,進而蔓延成一片綠洲吧。 德國人讀書像喝啤酒一樣平常 「假如不是通過一種光輝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國各地,德國如何能偉大呢?遍布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作為支持和促進民族文化教養提高的力量,是絕不應被忽視的。」———歌德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德國人對這種「談話」有著巨大熱情,即使是在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十分發達的當今時代,他們依舊保持著愛讀書的傳統,而社會提供的服務又使他們讀書十分便利。 在地鐵列車里,在公園草坪上,甚至在醫院的候診室內,手捧書本埋頭閱讀的人都很常見。民意調查顯示,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可見,書已經融入到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德國老百姓而言,讀書簡直就像喝啤酒一樣平常。 在德國,買書很方便。無論城市鄉村,書店都非常容易找到,一座1萬多人的小城鎮起碼會有一兩家規模較大的書店。在擁有8200多萬人口的德國,各類書店就有5000多家。在書店內,如果購書者不能在書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書店一定會積極幫助顧客從出版社訂購,購買者很快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書了。 除書店外,一些綜合性超市和加油站也賣書。在某些大型倉儲超市,人們會看到最新暢銷書、減價書以及報刊雜志等擺放在貨架上。在顧客們滿載牛奶、麵包等日常食品的超市手推車里,也常常放著一兩本書。此外,德國人還通過出版社直銷、郵購、網上訂購等多種途徑買書。網上購書越來越受到歡迎,購書者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遞增。 德國大小書店內部的環境都十分安靜、幽雅。一些大書店還設有播放音樂的咖啡廳,人們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瀏覽書籍。一些書店還有專供人們讀書的區間,裡面放著很多沙發和椅子。在書店裡,書往往按照不同領域分類擺放,非常便於讀者查找。 大量的圖書館也滿足了德國人對書的愛好。德國有1.4萬多個圖書館,藏書1.29億冊。許多圖書館通過組織作家演講會、舉辦文化活動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鎮里往往也有圖書館,而沒有固定圖書館的鄉村則常常會得到流動圖書館的眷顧,這方便了農村人借書。 德國有關書的組織有很多,他們的活動提高了人們讀書的熱情。德國書商協會、讀書基金會等常舉辦豐富多採的促進閱讀活動,最近成立的「德國朗讀協會」組織知名人士到圖書館或書店為青少年朗讀好文章,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 德國人之所以整體素質較高,這與他們喜愛博覽群書的優良傳統是密切相關的。歌德就曾注意到書和文化的力量對德國的重要意義。他說:「假如不是通過一種光輝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國各地,德國如何能偉大呢?遍布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作為支持和促進民族文化教養提高的力量,是絕不應被忽視的。」 讀書像找礦一樣 讀史書不是讀事件,而是事件背後的道理,但是要有解答需要哲學、宗教,所以這兩類書也必然要讀」,開始讀史書時,比如威爾·杜蘭的《世界文明史》,他就非常佩服,因為「文字特漂亮」。要理解歷史,必然要有哲學支撐,所以進一步閱讀哲學和宗教方面的書籍。「讀書就像找礦一樣,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 對於人文學者來說,閱讀要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就研究的領域,要深入,這點不難。在中國學術體制下,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在狹小的領域內重復閱讀,研究,這比較普遍。因此他認為重要的反倒是跨學科的閱讀的廣度。 讀書像交友 我喜歡讀質量信得過的書,或者說,喜歡讀「老牌」的書。我認為,讀書就像交友,還是越老越好。《西方正典》讓我發現,這是一位老朋友,書中很多觀點,都讓我深受鼓舞。原因在於,他的觀點始終站定在文學立場上。而且,那些反文學的觀點,在書中都受到了公正而嚴厲地奚落,讀來痛快。 讀書就像品咖啡 讀書就像品一杯咖啡:初時,書是苦的,無聊的,那是幼時不懂得品味。 幾年之後,漸漸懂得喝咖啡是一種享受,那種先苦再甜的味道,慢慢熟悉。 讀書就是慢慢品味生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心去品味。書是咖啡,心是蜜糖,用心看書,就是咖啡中加蜜,甜甜的,苦苦的,滋味太濃了,讓人回味無窮。 讀書就像談戀愛一樣 讀書就像談戀愛一樣,需要環境。我從來不在電腦中讀任何書籍,在電腦中讀書,就好像和機器人談戀愛。讀書一定要有書的香味,書的形狀,書的個性。根據書的內容的不同,你還需要選擇不同的地點和時間來讀。古代人讀書要焚香洗手,有時候甚至還要有美女相伴,這種境界我們現在是沒辦法達到了。但我們依然可以創造一些小環境。比如讀古文的時候要在深夜,點上一根蠟燭,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讀、慢慢品味;讀詩歌的時候最好是在下雨天,聽著窗外的雨聲,輕輕把詩歌讀出來融入雨中,想著詩人跌宕起伏的命運,讀著詩歌中夢牽魂繞的語言,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讀小說的時候最好在野外,或湖邊或山腳,把自己沉浸在小說的情節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應,不亦快哉;讀哲學書籍應該去鬧市,在人聲鼎沸之處思考存在的意義和出世的意義,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會出問題,因為你一抬頭就看到了熱鬧的人間。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乾脆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是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所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的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您如果生在和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又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種種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只要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及早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啪」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裡難得的自由! ——楊絳 讀書就像吃蘋果 讀書和吃蘋果是一樣的,孩子看到那兒有個蘋果,很漂亮,咬一口,也很好吃,他就吃了。而我們家長關心的往往是,這個蘋果有沒有農葯殘留?飯前飯後哪個時間吃更好些?先從哪裡咬會更合理?一次性吃半個好還是吃兩個好?吃蘋果能不能迅速提高身體內的維生素C的含量?……如果有一天,孩子因此再也不想吃蘋果了,所有的正面假設都隨之為零。 當孩子讀一本好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時,很快就會被書中所描繪的東西吸引,這樣天長日久,孩子自然就會愛上書。我們家中,可以不買肉,可以不買衣服,但孩子的書是必須買的。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堅決不能把進步的梯子拆掉! 讀書就像登山 讀書像登山,山腳、山腰、山頂看到的風景各有不同,有美麗的、也有醜陋的。但是只要讀書,才學習到知識的淵博,才學習到人生的哲理。 讀書就像吃東西 讀書跟吃東西差不多。 有的人讀書只讀當前的雜志或者正在流行暢銷(而不會長銷)的時髦書,它們往往是那樣一些作品:也許包裹著一層小說散文詩歌的美麗外衣,內里卻跟文學以及真正的生命無關,裡面充斥著乖巧處世的俗人哲學或者貌似浪漫實則安全平庸的小情小調。總讀這些東西就相當於天天吃零食,而不好好吃飯。想想看,一個人要是一日三餐只吃巧克力豆、膨化蝦條、冰激凌、果脯和瓜子,那他的身體會長成什麼樣子? 身體要想正常發育,就得好好吃飯,重視正餐,吃好一日三餐必須應該吃的那些東西,吃五穀雜糧,吃山珍海味,吃水果蔬菜,攝取身體所需的足夠數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說到讀書上來,精神跟身體一樣,要想正常發育以及健康茁壯,那就需要多讀經典,讀那些經過時間檢驗過的一切東西方文學之父之母以及各個民族首席作家、詩人的作品。只有這樣,一個人的精神才有長成參天喬木的可能,而不是長成低矮的灌木或者草本植物,甚至空心菜。 只讀經典也許太累,那也不妨翻閱一下時下的一些文字,就像餐後又吃了點零食,那是為了消遣和補充,而不是為了果腹之用。 讀書也可以像吃東西那樣有個人的口味和興趣,但無論口味和興趣怎樣偏執,上面說的意思大約是不會錯的。 讀書就像吃胡蘿卜 大家一定經常吃胡蘿卜吧?胡蘿卜含有多種人需營養素,味道香甜,質色紅潤,營養豐富,人們習慣地把它稱為「人參」。我們都知道,人參是一種野生罕見並有極具營養的植物,用於滋補身體,增長抗生力,使人們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知識是人類成功進步的階梯。讀書就像吃「人參」一樣,書里有無窮盡的智慧和財富。知識源於書籍,只有不斷地堅持讀書,從中吸取精華,才能不斷地滿足知識增長的需要。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是一種樂趣,通過博覽群書,從中獲得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比如:什麼是宇宙?宇宙是怎樣產生、形成的?它包括哪些天體物質?太空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天體?什麼是銀河系?什麼是太陽系?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什麼是大、小熊星座、天琴星座、天鷹星座、人馬星座?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它們為什麼會發光?會運動?以及什麼是有機物?什麼是無機物?生命是怎樣起源、發展、變化、滅亡的等等,熟知了古今中外的一些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理論家、軍事家、史學家、革命家、社會活動家等等,掌握了部分大事史記,如:三黃五帝、陳勝吳廣、太平天國、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抗美援朝等。知識是無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想我一定會學到更多、更多的、有用的知識。 讀書破萬倦,下筆如有神。只有讀的書多了,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通曉天文地理,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了解更多的事物,解開更多的疑惑,發現更多的規律,探索科學的奧秘。開卷有益,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只有多讀書才能掌握更多更多的知識,我們說話、寫文章才能胸有成竹,運用自如,出口成章,妙筆生花。讓我們從現在起,從我做起,從零開始,立說立行,發奮讀書吧。只有立志成才多讀書,才能面壁十年圖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