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有哪些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1、海因里希·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詩歌集》(1827年)為海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是他的第一部詩集,包含《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
代表作有《哈爾茨游記》、《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論浪漫派》、《西里西亞織工之歌》、《羅曼采羅》等。
2、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勃蘭登堡協奏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
3、漢斯·霍夫曼
漢斯·霍夫曼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維森堡 ,早年在巴黎以立體主義風格畫靜物和風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德國。1930年遷居美國,1934年創辦霍夫曼美術學校,傳播現代派繪畫原理,提倡純抽象創造性表現,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家。他本人1940年以後的繪畫作品多為抽象畫,
代表作有《春》、《大門》。
4、阿爾布雷 希特·丟勒
生於紐倫堡,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及其他版畫、油畫、素描草圖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畫和銅版畫家之一。他的水彩風景畫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些作品氣氛和情感表現得極其生動。
主要作品有《啟示錄》、《基督大難》、《小受難》、《祈禱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盪子》、《偉大的命運》、《亞當與夏娃》和《騎士、死神與魔鬼》等。
5、諾瓦利斯
諾瓦利斯,原名格奧爾格·菲利普·弗里德里希·弗萊赫爾·馮·哈登貝格,德國浪漫主義詩人。1772年5月2日生於曼斯菲爾德附近的上維德施泰德一貴族世家,從小受到嚴格的宗教教育。1790年在耶拿隨費希特學習哲學,並結識席勒。1791至1793年在萊比錫大學學習。
他的抒情詩代表作有《夜之贊歌》(或《夜頌》)(1800),《聖歌》(1799)等。他還寫過長篇小說《海因里希·馮·奧弗特丁根》,書中以藍花作為浪漫主義的憧憬的象徵,非常著名。他也因此被譽為「藍花詩人」
㈡ 有哪些關於德國文化的書
如果是近代德國史,推薦塞巴斯蒂安·哈夫納的自傳體《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描述1914年到1933年德國的經濟社會崩潰的狀況,並分析了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十分經典。此外他的幾本斷代史:《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也不錯。國內翻譯很慢,我以前看的是台灣的繁體版。如果對第二帝國感興趣就看路德維希的《俾斯麥傳》好了。
㈢ 德國有哪些著名的作家和文學作品
德國著名的作家
1.歌德——(1749年8月28日 ——1832年3月22日)德國著名的思想家,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自然科學家,博物學家,畫家,是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歌德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自然科學,博物學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里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的雛形《原浮士德》,此外還寫了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
2.萊辛——(1729.1.22 — 1781.2.15)德國啟蒙運動時期劇作家、美學家、文藝批評家。作為啟蒙主義思想家,萊辛批判虛偽的宮廷風格和「虔誠」的情感,用人道主義、浪漫主義取代已陷於僵死、衰落的古典主義。主張天才與藝術創造的完美結合,反對藝術創作中的固有的模式的限制。萊辛處於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折點,將啟蒙運動推向高潮。其美學思想預示了即將到來的浪漫主義美學與萌芽和蓬勃發展。
3.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馮·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稱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摯友,死後和歌德葬在一起。他還是《歡樂頌》的詞作者。
4.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又譯亨利希·海涅,1797-1856)——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在德語近代文學史上,海涅堪稱繼萊辛、歌德、席勒之後最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不僅擅長詩歌、游記和散文的創作。
還撰寫了不少思想深邃、風格獨特並富含文學美質的文藝評論和其它論著,給後世留下了一筆豐富、巨大、光輝而寶貴的精神財富。海涅兼擅詩歌、散文和游記的創作,但是無論個人的性情和氣質,還是創作的成就和影響,都仍然讓我們首先尊他為一位出色的抒情詩人和偉大的時代歌手。
5.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20 世紀,才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回聲。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採的哲學思想。
文學作品
1.格林《格林童話》——《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格林童話》裡面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童話故事較為聞名。
2.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後,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
3.歌德《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4.席勒《強盜》——《強盜》一劇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典型的狂飆突進青年形象。他不滿於專制與格局並存的社會現狀,卻由無力改變。他追求自由,對當時的社會提出挑戰,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後卻只能悲劇收場。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於法蘭克福鎮(位於黑森州)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時候,父親是嚴厲的、嚴肅的。而母親則用不同於父親的那種溫柔、體貼的母愛安撫、保護、激勵著歌德,引導他對學習的興趣,並竭力培養歌德掌握對於文學的正確理解能力。
母親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頭,講述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給他聽。母親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言辭新奇而豐富,歌德常常聽得如醉如痴。也許正是傳承了母親的這種才能,歌德成年以後母親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討問題。
對於兒子的作品,母親是凡有必讀,並總能給予恰如其分的評論。歌德悟性很高,媽媽一點就通,並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來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麗亞·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親和家庭教師的教育,也學習騎術和擊劍。
歌德很早就已經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在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馬。14歲時,他就想參加一個田園詩協會。同時,他也喜歡戲劇,因此在法國佔領期間他頻頻造訪法國劇院。1763年他在一場音樂會上見到了當時年僅7歲的莫扎特。
1765年9月30日他離開法蘭克福,到萊比錫學習法學。
1765年10月至1768年8月年間,歌德在萊比錫學習。他聽了作家蓋勒特(Christian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詩藝講座,並參加了他的寫作風格練習。同時他也接受了萊比錫學院院長安瑟的繪畫課程。他愛上了凱特馨·勛考普夫(Kaumlthchen Schoumlnkopf),並在歡樂、輕快的詩句中,以洛可可風格傳統歌頌了這段愛情。(詩集《安內特》(Annette))
萊比錫市最著名的和擁有第二長歷史的飯店:奧厄巴克斯·凱勒飯店和這里的浮士德的故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於奧厄巴克斯·凱勒成了他在戲劇《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斷學業,於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蘭克福。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
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1775~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群眾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享有世界聲音。
《浮士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說,給以加工改造。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人士不斷探索、追求的藝術概括。悲劇不但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為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行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系。
㈣ 關於歐洲中世紀的書有哪些
關於歐洲中世紀的書有:
1、《熙德之歌》(這部史詩的全名是《我的熙德之歌》。(CANTAR DE MIO CID)。「熙德」源於阿拉伯文,是對男子的尊稱。「我的熙德」即「我的主人」或「我的先生」。)是西班牙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詩。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游唱詩。
㈤ 德國刑法專著中比較有影響力和閱讀價值的書目有哪些
如下:
1、《德國刑法學》。
教材系統介紹了德國刑法學的一些新研究動向,作者觀點很獨到,對視野的開展很有幫助。
2、《刑法總論教科書》。
教材是原汁原味的德國刑法總論教材直接譯過來的,裡面基本是德國刑法界通說,案例和圖解也很生動。
介紹
1871年德國在統一前,沒有統一適用於全國的刑法,各州都有自己的刑法典。1871年德國實現統一,同年5月15日公布了《德國刑法典》,並於1872年1月1日施行。該法典是《聯邦德國刑法典》的前身,由通則和兩編組成,共370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部分,聯邦德國仍適用1871年刑法典,但作了必要的修改。
㈥ 推薦幾本關於德國文化的書
找黑格爾的哲學名著,《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和《美學》
㈦ 《第三帝國的興亡》了解二戰德國最權威書籍
關於本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毀滅性最強的一場戰爭,德意志第三帝國是這場戰爭的主要發動者之一。關於「第三帝國」我們有很多疑問。例如,為什麼希特勒能夠掌握德國的政權,並建立第三帝國?「第三帝國」又什麼能在戰爭初期迅速橫掃歐洲?以及「千秋帝國」為什麼只存在了十二年就歸於滅亡?這些問題,並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回答得了的,必須走近歷史的深處,才能找到答案。而這本《第三帝國的興亡》就是作者根據親身經歷和第一時間的檔案研究,寫成的一本關於「第三帝國」全景式的著作。
核心內容
一、當時的很多德國人為什麼會支持希特勒,和他一起建立這樣一個國家?
二、納粹德國是如何策劃和展開戰爭計劃,並且差一點把整個歐洲擊潰的?
三、曾經縱橫歐洲,取得巨大戰爭成就的第三帝國,為什麼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失敗?
寫在前面
本期為你解讀的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名著,《第三帝國的興亡》。我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過程最殘酷的戰爭。這場戰爭歷時六年,有上億軍隊投入戰爭,造成至少5500萬人傷亡,4500萬人流離失所,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准確計算。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沒有勝利者。無論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很多國家甚至淪為一片廢墟。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是這場災難的主要發起者之一,它在戰爭過程中,幾乎是憑借一國之力挑戰了整個歐洲。德國先迅速吞並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然後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逼迫法國投降,同時將隔海相望的英國打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甚至蘇聯也一度被德國打得節節敗退,連首都莫斯科都差點淪陷。如果你生活在1943年以前的歐洲,你會真的以為歐洲要被德國統一了。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論實力,德國是歐洲大國中最後一個崛起的,它在19世紀中後期的時候,才統一獨立。那時,大英帝國已經稱霸世界將近三百年了,法國和俄國也各自稱霸一方。而且,就在發動二戰的二十年前,德國已經經受過一次重大的損失,不僅在一戰中落敗,還被迫簽訂了苛刻的條約。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不僅在短短二十年中走出了戰敗的陰影,還掀起了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德國是怎麼做到的?
表面上看,我們似乎可以把大部分責任歸結於希特勒的出現,如果沒有他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戰爭。但對於希特勒,我們仍然有許多疑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僅僅是一個低級軍官,短短十幾年,他就成了德國的最高掌權者,並締造了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納粹德國。如果說,是希特勒帶領德國走向戰爭,那又是誰把國家領導權交給希特勒的呢?
這不僅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探討和理解這個問題,依然有很現實的意義。就像正文中會說的那樣,希特勒的崛起和二戰的爆發,都不是偶然事件,而幾乎是一種必然。了解這段歷史,我們不僅能看到國家政治變換的深層格局,還能看清,人類社會戰爭性質演變的底層羅輯。
而面對這些復雜的問題,我們不僅僅需要常規的歷史總結,還需要全景式的歷史探查,要從歷史的深處去探查,納粹德國究竟是如何迅速建立,又是如何在戰爭上挑戰整個歐洲,甚至世界的。
這本《第三帝國的興亡》就是一本對納粹德國興亡全景式記錄的書。作者威廉·夏伊勒是一位記者出身的史學家,從1934年開始,夏伊勒在柏林呆了7年時間。在這七年時間里,他以記者的視角親身經歷、感受和觀察著德國發生的一切。戰爭結束之後,他又是軍方之外,最早接觸和整理德國戰爭檔案的人。正因為有這樣的寫作背景和基礎,他的這本《第三帝國的興亡》,是迄今為止這一領域最權威的書籍,關於第三帝國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從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那麼下面,我就通過三個部分,來講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第一部分,我會告訴你,當時的很多德國人為什麼會支持希特勒,和他一起建立這樣一個國家?第二部分,我會帶你回顧,納粹德國是如何策劃和展開戰爭計劃,並且差一點把整個歐洲擊潰的?第三部分,我會向你揭示,這個曾經縱橫歐洲,取得巨大戰爭成就的第三帝國,為什麼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失敗?
第一部分 希特勒這樣一個法西斯獨裁者為什麼能成功掌控德國?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發動者,它藉助當時的「薩拉熱窩事件」,也就是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被刺殺一事,向法國、俄國等國家宣戰,把整個歐洲都拖入了戰火。戰爭持續了四年,最後以德國失敗告終。
作為戰爭的直接發動者,德國自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領土面積從原先的70萬平方公里,縮減到58萬,減少了1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面積。除此之外,還要負擔巨額的戰爭賠款。法國人一開始索賠的數額是1320億金馬克,但當時整個德國已經是一片蕭條了,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最後法國只能把賠款數額減到了200億。更嚴重的是,由於擔心德國會再一次發動戰爭,英、法等國對德國的軍事規模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德國的常備軍不能超過十萬人,軍隊也不能擁有重武器。
從道理上來說,這一切當然是德國罪有應得。但當時的德國人可不這么想,對戰爭結果的不甘心,讓他們不僅陷入了懷疑和憤怒的情緒中,甚至還渴望復仇。
在戰爭結束的前夕,表面上看,德國軍隊在戰場上基本上是節節勝利的,幾乎所有的戰爭都在其他國家的領土上進行,德國本土沒有遭受過大規模的戰火,更不要說被入侵了。德國在一戰中失敗的直接原因,不是戰術和戰略上有什麼明顯的失誤,而是財力和物資支撐不下去了。
但大多數德國民眾不了解這個事情,而了解內情的統帥和官員又不願大肆宣揚。所以,在一戰束之後,德國普遍流傳著一個說法,就是他們之所以會在這場戰爭中失敗,是因為有人在他們背後捅了刀子。至於這刀子是誰捅的,則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猶太人,這也就為後來二戰中德國人屠殺猶太人埋下了伏筆。
這就引發了一連串的情緒:因為有人在背後捅刀子,所以我們戰敗了;又因為我們戰敗了,所以要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甚至要勒緊自己的褲腰帶,把錢給法國人。這個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崩潰,連皇帝威廉二世都被迫退位,流亡荷蘭。第二帝國政府崩潰之後,一些政黨分子和前政府官員,聯合軍隊成立了一個臨時的共和制政府,就是後來的「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在建立之初,就面臨著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內憂主要是國內民眾的負面情緒,他們對這個戰敗之後建立的「共和國」政府,並不十分的信任和支持。而外患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面對戰敗之後的國際壓力,另一方面是成立沒幾年就趕上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由於魏瑪政府一直沒辦法讓德國走出戰敗的陰影,也沒有辦法應對經濟危機,德國人對它不信任和不支持的態度,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就是魏瑪政府在後來被希特勒取代的直接原因。
不過,在作者看來,這些還都不足以成為德國放棄共和制,選擇專制政府和獨裁者的真正理由。因為,如果當時的德國人民認可共和制的政府,即使魏瑪政府維持不下去,替代它的也會是另一個共和制政府。但當時的德國民眾,在思想觀念和文化認知上都更加信任軍國體制,也就是說,在行為習慣上,德國人更傾向於執行和服從。當然,這也不是說德國人天性如此,這跟過去的歷史有很大的關系。
德國統一,是在1870年,而完成統一的,是當時位於德國北部地區的普魯士。普魯士原本只是德國境內的一個封建王國,因為土地貧瘠,礦產缺乏,人口又稀少,所以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文化都很落後,甚至沒什麼像樣的貴族。在別的國家相繼進行工業化的時候,普魯士依然依賴農業經濟。所以,普魯士只能通過把整個國家軍事化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爆發力。在這一方面,普魯士非常成功,它不僅用純粹的武力完成了德國的統一,還在後來的戰爭中,相繼打敗了老牌強國奧匈帝國和法國,迅速成為新興的歐洲強國。正因為德國有這樣的傳統,所以作者才在書中總結道:德國之所以能崛起和維持,依靠的不是人民力量或社會思想,而是紀律嚴明的軍隊和忠實但思想狹隘的官僚。
知道了這個背景之後,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一位法國政治家會說:普魯士不是一個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支有國家的軍隊。軍國體制的思想在德國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不僅國王會教育民眾說,你不過是大機器里的一個小齒輪,就連很多德國哲學家也是這么說的。例如,大哲學家黑格爾就曾說過:國家對個人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個人至高無上的責任就是做國家的一份子。
你看,共和政體在德國,不僅要面對內憂外患,還要和積淀已久的軍國主義思想抗爭,失敗幾乎是必然的事情。最好的例證就是共和國總統,也是一戰時的德國英雄興登堡,他在去世前留下的一個建議,竟然是希望德國的皇室復辟。
在了解了德國的歷史背景和現實遭遇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希特勒這個人,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為什麼他能在短短十幾年中,從一個下級軍官一步步成為德國總理,並最終成為一個獨裁元首?這是因為,希特勒身上有很多符合德國人心理的特質,例如他非常有演講天賦,可以很好的宣傳和煽動人心。而他所宣傳和許諾的,正是德國人希望的未來,例如擺脫一戰戰敗的陰影,為德國人爭取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等等。比如,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希特勒對著幾萬人大聲說道:我們不為奴役而戰!我們為自由而戰!我們不是機器,不是牛馬,我們是人!是從來沒有屈服的日耳曼人。我們以自由的名義團結起來,為一個新的,公平的世界而戰。
結果,在聽了這樣激情的話語之後,現場的德國人全部跟著希特勒一起高喊:德國和德國人民萬歲,自由萬歲!這就是希特勒演講的魅力和影響力。
也就是說,原本德國人在思想上就傾向於軍國主義,再加上臨時組建的共和制政府不能很好的解決當時德國所面臨的問題,這才讓希特勒有機會建立第三帝國。又因為軍國主義思想以戰爭為榮,所以希特勒才有機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當時,不僅是希特勒,大部分德國人都希望通過戰爭來獲得更多的東西。這就是希特勒能夠如此迅速的掌控德國軍政,並把它帶入戰爭深淵的深層原因。
希特勒在掌控德國之後,立即開始了帝國的擴張計劃,先是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接著是波蘭和挪威,之後連法國也被迅速地拿下了。英國雖然依然在抵抗,但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幾乎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就連龐大的蘇聯也被德國軍隊進逼莫斯科城下,差一點失守。這就是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希特勒之所以受到德國人的廣泛支持, 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凡爾賽條約》給德國人帶來的負面心理和情緒;第二,德國的軍國主義思想傳統;第三,希特勒個人的影響和煽動能力。
第二部分 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是如何策劃戰爭,又是如何做到在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
既然希特勒向全德國人民許諾了一個美好且偉大的前景,他在掌握國家權力之後,就要開始實現他的諾言了,實現的方法就是進行對外戰爭。那麼,在第二部分中,我們就來看看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是如何策劃戰爭,又是如何做到在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解釋是當時的德國軍隊率先掌握了機動性和攻擊性最強的戰術,他們把地面裝甲武器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例如,1939年閃擊波蘭的時候,德國能夠迅速出動3個集團軍群,一共44個師,160萬大軍,其中還包括,7個裝甲師、7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這些軍隊都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
而波蘭方面,不僅在軍隊上相差60萬,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也只有德軍的1/4,而且都相當老舊和落後,根本抵擋不住德國的裝甲集中式進攻,400架飛機在德軍的第一波轟炸中就全部報銷了。僅僅一個月時間,波蘭的百萬大軍,就幾乎全軍覆沒了。
不僅波蘭如此,法國也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人根據過去的戰爭經驗,認為只要地面防線足夠堅固,就可以擋住一切進攻,於是在東部修築了長達幾百公里的馬其諾防線。沒想到,在德國的裝甲集團軍面前,這道人類歷史上最壯觀,最堅固的防線根本不起作用,德國的軍隊沒有和馬奇諾防線正面對抗,而是直接繞過了它。曾經的歐洲陸軍強國法國,在戰爭開始後一個多月就簽字投降了。
不過,如果我們深入一點觀察就會發現,先進的軍事武器和作戰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從吞並奧地利,到法國投降,再到兵臨莫斯科城下,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德國的主要敵人只有一個,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實際上都是被德國各個擊破的。那麼,這里的關鍵問題就是,在德國的重拳面前,歐洲的其他國家為什麼不聯合抗擊德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一戰說起。剛才我們說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簽訂了苛刻的條約,讓整個國家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其實,被一戰陰影籠罩的,不只是德國,連英、法這樣的戰勝國,也一直走不出陰影。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和傷亡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英、法等國雖然勝了,也是慘勝,人們對戰爭的畏懼達到了極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法等國都想盡量避免戰爭,對希特勒的挑釁也是盡可能滿足和容忍。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希特勒有機可乘,二是這些國家之間會彼此猜忌。
第一個後果很好理解,英、法等國因為害怕再次陷入一場大戰,所以在自己的核心利益沒有受損的情況下,對希特勒的擴張,都採取漠視、忍讓,甚至縱容的態度。說得嚴重一點,就是他們希望通過損害他國利益的方式,來滿足希特勒的野心,從而避免本國陷入戰爭。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希特勒雖然有野心,但也不敢直接和英、法等國開戰,他想就通過「萊茵事件」來測試英法的戰爭態度。所謂的「萊茵事件」,簡單來說,就是在一戰之後,法國為了避免被德國突襲,就以協議的方式規定,萊茵河兩岸的德國領土是非軍事區,德國不能在這里駐扎軍隊。站在法國的角度,這個協議當然是有利的,但對於德國來說,這就相當於將自家的國土完全向法國敞開,對方的軍隊可以隨時進入德國領土,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如鯁在喉」。但是德國方面想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除這一協定,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希特勒在1936年的時候,公開派三萬軍隊進入萊茵河兩岸,試探一下其他國家的反應。
這是希特勒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之一,緊張到在辦公室里跪下祈禱。因為一旦賭輸了,就有可能同時引起幾個大國對德國的軍事制裁,而此時,德國還沒有做好戰爭准備。但是,希特勒賭贏了,英、法等國只是在一開始提出了抗議,隨後就變成了默認。希特勒這只老虎,就這么輕而易舉地擺脫了一戰的枷鎖。隨後,他大張旗鼓地先後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對於這些做法,英、法等國不僅視而不見,甚至還在德國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非分的領土要求時,在表面上支持希特勒。他們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希特勒在要求得到滿足之後就停止自己擴張的野心。但這么做的結果,只能是讓希特勒的實力越來越強,野心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英、法等國的畏戰心理和安撫政策,也開始讓他們的盟友感到不安,進而紛紛另找出路。舉個例子,當時的比利時人就覺得,英、法等國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確保自己的安全,就脫離和英、法等國的同盟關系,重新成為了一個中立國。這樣一來,法國和比利時的軍事協同條約就形同虛設。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的舉動,讓蘇聯人覺得,和德國親近才是比較安全和利益更大化的方法,因為同德國親近,不僅可以避免德國的進攻,還能利用德國的大肆擴張,坐收一點漁翁之利。於是在幾經談判之後,蘇聯跟德國簽訂了著名的《互不侵犯條約》,後來兩國還合作瓜分了波蘭和北歐。
於是,德國在二戰前期,基本上避免了一戰時兩面作戰的局面。德國全力進攻法國時,身後沒有任何危險,而當它進攻蘇聯時,法國已經成了它的傀儡。1940年6月,法國投降之後,除了德國的盟友之外,整個歐洲就只剩下英國還在苦苦掙扎,但就連法國人都認為,英國支撐不了多久,勝利最終會屬於希特勒。
這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能在戰爭初期取得巨大勝利的主要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兩點:第一,德國的軍事實力和軍事策略,確實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即便是美國,單獨對抗德國的勝算都不大;第二,希特勒在具有軍事優勢的情況下,利用歐洲各國的畏懼心理和互相之間的不信任,將他們各個擊破。所以,如果你生活在當時的歐洲,你也會認為,德國會一統天下,希特勒的「千秋帝國」將變為現實。
然而,很少有人能想到,第三帝國的榮光也就到此為止了。僅僅五年之後,希特勒就在柏林的地下室自殺,他的「千秋帝國」也就此煙消雲散。下面我將為你講述第三部分內容,輝煌一時的第三帝國,為什麼會如此迅速的走向失敗?
第三部分 二戰德國的歧途陌路和深層次原因
1940年9月1日,也就是法國投降的3個月之後,身在柏林的作者在日記中寫下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德國軍隊在今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和勝利,但是戰爭並沒有就此結束,也沒有打贏。這是德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他們渴望和平,他們希望在冬季到來之前獲得和平。
作者會寫下這段話,是因為幾天前德國首都柏林遭到了轟炸,81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從英國出發,跨過英吉利海峽,對柏林投放了炸彈。因為這是英國第一次對柏林實施轟炸,命中率很低,但這對德國本土居民來說,是一次極大的震撼,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戰爭和死亡居然離他們這么近。在第一次空襲兩天之後,英國人又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空襲,這一次英國人不僅炸毀了德國的地面建築,而且還炸死炸傷近40名德國人。隨後,作者又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樣的話:第一次,敵人在德國的首都打死了德國人。
為什麼兩次傷亡不大的轟炸,會對德國人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前面說到,當時德國人普遍崇尚軍國主義,傾向獨裁統治。這種崇尚和傾向的背後,是希望這種體制可以讓德國重新崛起。希特勒在進行自我宣傳的時候,也是這么說的,他許給德意志民族一個「千年帝國」。當時的空軍總司令戈林,也就是僅次於希特勒的二號人物,在戰爭開始前,一再向德國人保證,類似德國領土被進攻和轟炸的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所以從柏林遭到轟炸開始,德國內部對於戰爭的態度,就出現了裂痕。
這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個包括德國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事實:戰爭雖然已經打得如此慘烈了,但是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法國投降之後,整個歐洲都很悲觀,人們普遍認為,英國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希特勒甚至一度自信滿滿地認為,英國人會主動來求和。但是,英國人在丘吉爾的帶領下,依舊同德國對抗,剛才我們說到的空襲,就是英國人對德國轟炸倫敦的還擊。
這一場雙方你來我往的空戰,還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德國並沒有完全掌握制空權,而這正是英國能夠抵抗德國的關鍵之一。希特勒曾經制定過一個在英國大規模登陸的海獅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是要讓約40個師的軍隊渡海登陸,最終佔領英國。但要讓如此龐大的軍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就必須確保海上安全。但英國素來以海軍強大著稱,德國不是對手,因此,想要壓制英國海軍,就必須要有空軍的全力配合。也就是說,德軍想要成功登陸英國,就必須在空中戰場完全壓制英國。但是顯然,德國的空軍沒能做到。最終,海獅計劃胎死腹中。
同時,英國又憑借強大的海上優勢和美國的資助,完成了對德國海上物資的封鎖。這對於德國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德國無法通過自我生產,滿足龐大的軍事需求。當時,在石油和糧食方面,德國都嚴重依賴蘇聯,可蘇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經常趁人之危,漫天要價。於是,希特勒想通過擊潰蘇聯來徹底解決物資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德國會在沒有搞定英國的情況下,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在希特勒的想像中,解決蘇聯是分分鍾的事,只要把他的主力軍隊擊垮,斯大林就會投降。但蘇聯的軍事潛力和耐力都遠遠超過了希特勒的想像,這場計劃中幾個月就可以結束的戰爭,竟然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冬天。隨著戰線和時間的延長,德軍的物資越來越跟不上,很多在西伯利亞作戰的軍隊,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里,只有單薄的秋裝,而沒有冬衣。
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首先,包括希特勒在內的所有高層都知道,戰爭需要盡快結束,國家需要時間來進行生產和恢復。希特勒不止一次制定過裁軍計劃,他想在戰爭結束後,裁掉四分之一的軍隊,讓他們離開戰場,進入工廠。但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希特勒只能進一步擴大作戰,希望以此來盡早地擊潰所有對手,但只要英、法、蘇聯等國還在堅持,德國和它的盟友就會在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這個時候,德國和盟友之間就產生了裂痕。比如,當時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都是法西斯國家,但是西班牙居然拒絕德軍進入伊比利亞半島,而不久之後義大利又單獨向希臘發動進攻,讓德國不得不分兵救援。遠在亞洲的日本,則沒有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而是選擇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拖入了戰爭。後來,西班牙越來越不配合,而義大利的納粹政府甚至都被推翻了。就連德國內部,反對希特勒的聲音也越來越高,甚至有人差一點用炸彈把希特勒炸死。
與此同時,反法西斯陣營,已經度過了最開始的不信任階段,開始變得越來越團結。他們雖然代表著不同的利益,但是卻有一個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徹底消滅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比如,在蘇德戰爭中,蘇聯以極其慘重的傷亡為代價,不僅阻止了希特勒統一歐洲的計劃,而且還逐漸實現了戰爭形勢的逆轉,反而讓德國在軍事上損失慘重,在經濟上進一步的陷入困境。同時,美國也一方面積極投入戰爭,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大力援助英國、法國和蘇聯。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1943年以後,原本所向披靡的德國,開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在軍事上既無法抵擋蘇聯在東邊的反擊,也沒有辦法阻止盟軍在西邊的登陸,最終柏林只能在兩面夾擊下失陷。而面對這種局面,希特勒也無力回天,最終只能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選擇自殺。第三帝國也在存在12年之後,煙消雲散。
從這我們可以看到,第三帝國的失敗,不僅僅是希特勒個人的失敗,還是整個軍國主義思想的失敗。雖然在古代和近代,不乏有通過軍國主義的手段來刺激國家發展的例子,例如希臘的斯巴達和後來的普魯士,還有二戰時期的日本。但是,「軍國主義」的悖論就在於,他們既然是靠戰爭崛起,就永遠無法擺脫戰爭的泥潭。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希特勒一直想停止戰爭,恢復國家生產,但是對他來說,停止戰爭的辦法就是進一步的擴大戰爭,只有在擊潰所有的對手之後,他才能從戰爭的泥潭中撤出。但是,在他擊潰所有對手之前,自己已經在戰爭中崩潰了。
總結
到這里,這本書的內容我們就說得差不多了,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回顧整個第三帝國,也就是納粹德國的歷史。你會發現,無論是希特勒在德國的崛起,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必然的事件。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希特勒之所以能發動戰爭,除了他個人的性格特點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德國社會過去幾百年的思想傳統,也就是軍國主義。如果再深入一點,你就會發現,軍國主義其實也不是只有德國才有,而是源於人類在過去幾千年中,對戰爭的認知。
在過去,無論戰爭的規模多大,多殘酷,戰爭總是能為戰勝者帶來巨大的利益。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其實都是利益之戰。但是,在經歷了這兩次戰爭後,人們突然發現,無論是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除了獲得一片廢墟之外,一無所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盟友們的失敗,不僅僅是他們自身的失敗,而且是整個人類戰爭傳統的失敗。也正因為如此,和平才成了過去八十年中人類社會的主旋律。
㈧ 有哪些介紹德國民族歷史文化的書籍
德國歷史的書籍:《德國通史》、《劍橋國別簡史叢書.德國簡史》、《一本書讀懂德國史》;
日本歷史的書籍:《世界歷史文化叢書:日本通史》、《日本史》、《日本歷史與日本文化》、《一口氣讀完日本史》。
㈨ 德國有哪些著名的作家及名著,求推薦
萊辛,他的主要作品有《愛米麗雅·迦洛蒂》、《智者納旦》、《薩拉·薩姆遜小姐》;
歌德,他的主要作品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普羅米修斯》;
席勒,他的主要作品有《強盜》、《陰謀與愛情》、《瓦倫斯但》;
海涅,這是個詩人,他的主要作品有《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
黑塞,他的主要作品有《在輪下》、《荒原狼》、《玻璃球游戲》
君特·格拉斯,他的主要作品有《鐵皮鼓》、《貓與鼠》、《狗年月》
托馬斯·曼,他的主要作品有《魔山》、《布登勃洛克一家》
雷馬克,他的主要作品有《西線無戰事》
赫塔·米勒,她的主要作品有《呼吸的鞦韆》、《低地》、《人是世上的大野雞》
德國文學一般而言思想性比較強,而幽默感比較缺乏,邏輯性很嚴謹,所以讀起來不會很輕松,但是一旦讀懂了,必定受益匪淺。
以上,我比較推薦的是《西線無戰事》、《鐵皮鼓》,這兩個閱讀起來沒其他的費勁,而且相對而言語言較為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