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德國的人口總數大概有多少
1945年底,德國被劃分為二區:東德人口為一千五百萬、西德人口為三千五百萬,合計5000萬人口。
然而,在二戰前:「德國8000萬人口」是包括了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波蘭的波屬西里西亞、波屬但澤等區域的「德意志人口總數」。
單論「德國」的人口,是6600萬。
按照戰後人口的統計,德國在二戰至少損失了1600多萬人(其中士兵死傷高達600多萬,平民約死傷1000多萬)
真是可怕,從1944年開始,只是短短的2個月之內,蘇軍攻入德國後,就屠殺了300多萬平民,在盟軍的空襲下也轟死了200萬平民。
1945年5個月以來,蘇軍佔領德國後,屠殺辱殺平民高達500多萬。
戰後,德國還爆發過人口危機……
『貳』 二戰之前,德國有多少人二戰之後還剩多少人
二戰之前,德國有6600萬人;二戰之後還剩5000萬人。
1945年底,德國被劃分為二區:東德人口為一千五百萬、西德人口為三千五百萬,合計5000萬人口
然而,在二戰前:「德國8000萬人口」是包括了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波蘭的波屬西里西亞、波屬但澤等區域的「德意志人口總數」。
單論「德國」的人口,是6600萬。
按照戰後人口的統計,德國在二戰至少損失了1600多萬人(其中軍隊死傷高達600多萬,平民約死傷1000多萬)
『叄』 二戰時德國和蘇聯的人口和面積比
蘇聯1938年的國土面積達22,403,000 平方公里,並在1939年9月-1940年將國界向西推進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萬人口,1940年人口達到了1.94億。
德國的國土面積面積1939年633786 平方公里,其人口在1939年達69,314,000人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
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為止。
蘇德戰爭對世界的影響編輯
蘇德戰爭的進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絕大多數蘇聯及俄羅斯學者和部份西方學者在戰後都認為,假若沒有蘇聯政府及蘇聯人民的英勇作戰和頑強抵抗,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尚很難判斷。
蘇聯的抵抗為英美等西方盟國發展軍工業、增強武裝力量、發展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一共消滅了607個納粹德軍師(含黨衛隊師),而西方盟國只消滅了176個德軍師;德國陸軍及黨衛隊80%的兵員、以及75%的武器和技術裝備被蘇聯紅軍消滅和繳獲。
二戰對戰後很長時間內的歐洲格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德國損失約23%的領土(約110,000平方公里)。
其中東普魯士被蘇聯和波蘭瓜分、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在戰後劃歸波蘭領土;蘇聯政府主導了戰後近半個世紀的中、東歐政治秩序,直到1989年華沙條約國聯盟解散,東歐劇變。
『肆』 200萬德意志人曾經生活在俄國,後來他們都去哪裡了
▲伏爾加德意人長期聚居,較好地保留了民族特點
據官方統計,1989年蘇聯境內的德意人達到200萬。在蘇聯解體前的五、六年裡,平均每年有10萬人遷往兩個德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個進程更是被加快了,俄籍德意志人的數量在大幅度減少。即使如此,目前俄國仍有至少有60萬以上的德意志人。
俄國境內存在這么多的德意志人,是由沙俄擴張、二次大戰以及蘇聯的錯誤民族政策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越來越多的俄籍德意志人向德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移民。
『伍』 二戰時德國的人口總數大概有多少
1945年底,德國被劃分為二區:東德人口為一千五百萬、西德人口為三千五百萬,合計5000萬人口。
然而,在二戰前:「德國8000萬人口」是包括了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波蘭的波屬西里西亞、波屬但澤等區域的「德意志人口總數」。
單論「德國」的人口,是6600萬。
按照戰後人口的統計,德國在二戰至少損失了1600多萬人(其中士兵死傷高達600多萬,平民約死傷1000多萬)
真是可怕,從1944年開始,只是短短的2個月之內,蘇軍攻入德國後,就屠殺了300多萬平民,在盟軍的空襲下也轟死了200萬平民。
1945年5個月以來,蘇軍佔領德國後,屠殺辱殺平民高達500多萬。
戰後,德國還爆發過人口危機……
『陸』 二戰時各國人口排名
二戰時期,印度的總人口約 3.78億,再加上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英國總人口超過4.4億。也就是說,在二戰時期,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該是英國。其次中國,蘇聯和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實際上只有8個,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以及德日意軸心國。而人口大國也主要在這些國家裡面。簡單分析下二戰各國人口。
德國的人口比較復雜,但由於德意志民族的單一性,一般以民族來算德國人口,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時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不算波蘭、羅馬利亞、義大利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分別為7200萬、4100萬。德國的標準是5個國民出一個兵,日本的標准時7個國民出一個兵,義大利動員力差,30個國民才出一個兵,最後德國動員了1700萬軍人,日本動員了900萬軍人,義大利動員了120萬軍人,合計2720萬軍人。
1939年的時候,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超1.6億,美國人口超1.3億,日本人口7800萬,南斯拉夫有1300萬,中國1937年人口超4.4億。1939年蘇聯人口為16000萬,1940年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後,1941年戰前蘇聯人口達到了18000萬。名副其實的世界人口大國。
美國自1790年開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1940年末13216萬,1930年末12320萬,10年只增長了不到1000萬,平均1年一百萬不到,13300萬可以認為是1941年戰前美國的人口。
同盟國5國英美蘇中法,人口合計81000萬人口,最後英國動員400萬,美國動員了1600萬,蘇聯動員了3400萬,中國動員了800萬,法國動員了估計200萬,合計6400萬軍人。
然而,如果廣義地說,這個數據實際上也不準確。因為二戰時的英國依然是日不落帝國。英國本土只發動了400萬軍隊,但英國還擁有埃及、英屬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等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印度仆從軍都有數百萬。
大英帝國崩潰,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
不過在二戰結束後,英國被兩次世界大戰打的已經沒有實力維護大英帝國,他的殖民帝國分崩離析。加拿大獨立、澳大利亞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區也全部獨立了出去。當今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其次印度,而美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然而,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不出十年,印度人口就將超過中國。
『柒』 德國有多少人,多少猶太人
德國人口總數8226.4萬人(其中730萬為外國人),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的23%,而20歲以下的青年和兒童只佔21%。2000年人口出生率0.92%,死亡率1.05%,自然增長率-0.12%,移民差額0.24%,人口總增長率0.12%,人口密度 230人/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0人,也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德國統計局網站:
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portal/cms/Sites/destatis/Internet/DE/Navigation/Statistiken/Bevoelkerung/Bevoelkerung.psml
二戰結束時,德國只剩下1萬-1.5萬左右的猶太人。到東西德統一,在德猶太人的數量已經增長到了3萬人左右。此後,德國政府放鬆了猶太移民入境條件,目前在德國居住著約10.5萬猶太人。
『捌』 請問二戰時德國和蘇聯兩國人口有多少
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中得到准確數字:在1933年,德國本土有人口66030000人;
1938年被德國合並時,奧地利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還有數萬
1939年後佔領波蘭,這里有200萬日耳曼人,1940佔領 阿爾薩斯150萬
另外,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南斯拉夫地區數十萬——這些都是可以徵兵的人口
二戰德國總人口(德意志族)一般認為是8000萬。
——————————
蘇聯在1939年統計人口約1.6億
1939-1940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比薩拉比亞、卡累利阿、波蘭東部以後,人口約1.8億。
————————
所以,在人口資源上看,二戰時的蘇聯是德國的2倍還多,且動員能力極強。德國如果無法在一開始擊敗蘇聯,很快就會面臨人力資源枯竭、軍力下降的大麻煩。後來戰爭的進程也證明了這點。
『玖』 二戰時德國的人口
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中得到准確數字是1933年,德國人口66030000,被德國合並時,奧地利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我不知這個地區是否已經算在前述德國人口統計中)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萬,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
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拾』 二戰時各國人口
二戰後的幾個主要國家的人口,會有少量的變動。中國3億,印度4億,蘇聯2億,美國2.1億。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起因: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
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