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戰二戰世界總共死亡多少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人,損失221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盡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意志帝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人口的3.2%左右。
② 一戰時德國有多少猶太人參戰
在一戰時期,德國當時約有55萬猶太人,但是卻有10萬多猶太人踴躍參軍,其中有1.2萬人戰死,3.5萬人被授予了勛章,猶太人哈伯甚至為德軍研製了化學武器,從而開創了「毒氣戰」的先河。
③ 一戰後德國結局是什麼
1918年11月11日,持續4年零3個月、造成3600萬人傷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落下了帷幕,德國戰敗。次年,戰勝國也稱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單方面制定並迫使德國、奧匈帝國等戰敗國簽署了不平等的《凡爾賽和約》。
這份滿含恥辱的規定使德國割讓了1/8的國土(包括德波歷來爭奪、象徵著面子的但澤地區)、1/10的人口和300萬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並承擔10億英鎊的戰爭賠款。
同時,廢除德國義務兵役制,解散德軍總參謀部,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艦只總數不得超過36艘,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艇,不得建立空軍,不得建立軍校,不得擁有軍用飛機、坦克和重炮等進攻性武器。
拆除德國西線軍事工事,萊茵河左岸德國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德國不得在萊茵河左岸及右岸50千米內設防。德屬非洲的殖民地由英、法兩國瓜分,德屬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則由英、日兩國瓜分。
④ 一戰中德國的損失是多少
德意志帝國在1913年擁有6690萬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其軍事人員死亡177.3萬人,連同負傷和被俘失蹤者共714萬人;因飢餓、貧困、瘟疫、戰爭而死亡的人數高達630多萬人,接近全國人口總數的9.5 %。它的直接軍費支出約800億馬克(按1914年不變價格計算,摺合190.4億美元),相當於其同期國民收入的40 % 以上。整個工業生產下降43 %。在貢比涅森林簽署停戰協定時,德方除承諾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遣返所有協約國戰俘以外,還要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大炮、2.5萬挺機槍、3000門迫擊炮、1700架飛機以及5000台機車、1.5萬節車皮和5000輛卡車,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150艘潛艇。加上此前被美國奪得的50餘萬噸德國船隻,以及其他被奪去的海外資產,德國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傾家盪產。
⑤ 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發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主要在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進行。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⑥ 一戰,二戰傷亡人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情況:一戰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情況:全世界一共約7000萬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約1.3億人受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一戰和二戰結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⑦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最後一戰「柏林戰役」蘇聯和納粹德國各傷亡多少人
柏林戰役
蘇德戰爭末期,蘇軍為攻佔法西斯德國首都並給德軍以最後殲滅性打擊,於1945年4月16日~5月8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戰前態勢
1945年春,蘇、美、英等盟國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蘇軍進抵奧得河、尼斯河一線,距柏林僅60公里;盟軍先頭部隊也前出到易北河附近,距柏林100~120公里。東西兩線都為最後殲滅法西斯德軍進行積極准備。軍事上陷於腹背受敵的德國,政治局勢面臨絕境,人力物力資源完全枯竭,士氣低落,敗局已定。但A.希特勒困獸猶斗,竭力拖延戰爭,指望反法西斯同盟內部發生分裂而使戰爭出現轉機。德軍統帥部把阻止蘇軍向柏林進攻作為主要目標,用於防守該方向的是"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為G.海因里齊大將,4月28日起為K.施圖登特大將)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F.舍爾納元帥),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以及其他許多獨立兵團,共約10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餘輛、作戰飛機3300架;此外,還有陸軍總預備隊8個師,以及柏林市內國民突擊隊200多個營。德軍建立了堅固的縱深梯次防禦,包括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和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由三道防禦地帶組成,縱深20~40公里,主力配置在第二防禦地帶。柏林防禦地域由外層、內層、市區三道圍廓組成,外層圍廓距市中心25~40公里。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徹底消滅法西斯德軍,結束歐洲戰爭,且鑒於英國首相W.L.S.丘吉爾力促英美軍隊先於蘇軍攻佔柏林,決心快速實施攻克柏林的戰役。參加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空軍遠程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各一部,第聶伯河區艦隊,以及波蘭的2個集團軍、1個坦克軍和1個航空兵軍,總計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人、火炮4.2萬門、 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 輛、作戰飛機7500架。 由於擁有兵力兵器的絕對優 勢,蘇軍統帥部決定在寬大正面同時實施數個猛烈突擊,合圍柏林德軍集團,爾後將其分割並逐一消滅。為保障柏林方向的戰役得以順利實施,蘇軍還以3個方面軍同時在戰線南翼實施進攻,以牽制德軍的行動。
戰役經過
柏林戰役依其任務性質和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4.16~19):突破德軍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4月16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 (司令為蘇聯元帥G.K.朱可夫)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I.S.科涅夫)同時發動進攻,經激烈戰斗,分別於19日和18日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18~19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K.K.羅科索夫斯基)在北面強渡東奧得河,搶占強渡西奧得河的出發陣地。第二階段(4.19~25):完成對德軍集團的合圍與分割。4月19、20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坦克部隊從南面進抵柏林接近地,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突擊部隊於20日率先炮擊柏林市區,21日從東面突入柏林,開始市區交戰。24日,兩個方面軍的部隊在柏林東南會合,合圍德軍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約20萬人;25日又在柏林以西會合,封閉對柏林的包圍圈,使柏林守軍20萬人成為瓮中之鱉。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部隊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與美軍會師。此時,位於北部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20日發動進攻並順利西進,強渡西奧得河,連續突破德軍防線,牽制了德第3裝甲集團軍和相當一部分預備隊,保障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在柏林北面的有效攻擊。第三階段(4.24~5.8):殲滅德軍被圍集團並攻克柏林。蘇軍對被圍集團採取多路向心突擊和分割圍殲的戰法,對企圖突圍的德軍集群有效地實施戰役迂迴和分割包圍,於4月26日~5月1日消滅柏林南面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與此同時,對柏林城區的強攻則採用割裂防禦和各個殲滅的戰術,逐街逐屋強攻佔領。經激烈巷戰,肅清了柏林城區近300個街區內的德軍,於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30日攻佔國會大廈。同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率守軍殘部投降。蘇軍對企圖由市區西逃的零星德軍部隊的作戰,延續到5月5日全部結束。5月8日午夜,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的卡爾斯霍特,向盟軍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戰役結局
此役,蘇軍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俘虜其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和迫擊炮86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餘輛、飛機 4500架。蘇軍損失30.4萬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 2156 輛、火炮和迫擊炮1220門、飛機527架。這次戰役的結束,標志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此役,蘇軍在作戰上的顯著特點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在寬大正面上實施多路進攻和迅猛突擊,連續突破堅固的縱深梯次防禦;使用大量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參加突破與遠距離突擊;對敵軍集團採取先分割而後各個殲滅的戰法;市區戰斗中,廣泛組織強擊支隊和強擊群實施激烈的巷戰和夜戰。
⑧ 1.一戰各國死亡人數(一一列舉)
具體如下: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戰
⑨ 為什麼一戰比二戰慘烈
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世界大戰分別是發生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發生於的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要知道,二戰的傷亡人數幾乎是一戰的三倍多,但是慘烈程度卻遠遠不及一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爭霸戰爭,因為殖民地劃分和利益分配不均所引起的,雙方競爭的程度更加激烈,而二戰是法西斯國家入侵引起的,不存在競爭關系。
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利益,將大量人口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首先就來盤點其中的幾場慘烈戰役。
第一、德國VS法國,凡爾登攻防戰
在凡爾登戰役中,德軍與法軍作戰,試圖打開西線的通道。雙方利用炮兵、步兵反復沖殺,但始終未能改變對峙僵局,德國未能突破法軍的凡爾登防線。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兩年時間里法軍損失了54.3萬人,德軍損失了43.3萬人,號稱是「屠宰廠」、「絞肉機」。
第二、英國、法國VS德國,索姆河戰役
英、法聯軍為突破德軍,在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作戰,而德軍也調集主力迎戰。此戰中,英軍傷亡419654人,法軍傷亡204253人,德軍傷亡629055人,慘烈程度不言而喻。戰役持續了5個月,並且首次出現了坦克兵器,讓德國人十分害怕。
第四、塞爾維亞VS以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塞爾維亞戰役
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發起入侵塞爾維亞的戰爭,成為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在「一戰」的塞爾維亞戰役中,奧匈帝國傷亡264500多人,保加利亞 傷亡37000人,德國傷亡12000人,塞爾維亞傷亡320000人,塞爾維亞損失了全國60%的男性人口。
第四、英國、法國VS德國,馬恩河戰役
第一次馬恩河戰役,英法聯軍共傷亡263000人,德軍傷亡約220000人,英法聯軍成功推進,打破德國的封鎖,而法國也報復了德國當年在「普法戰爭」碾壓性打擊法國陸軍的舊仇。不過,英法聯軍是以高傷亡、高代價取得的勝利。
第五、沙皇俄國VS德國,東普魯士戰役
沙俄為了策應英、法在西線的攻勢,也在東線對德國發起猛攻,並將國內的軍隊從140萬增加到700萬。東普魯士戰役中,數量龐大但是素質低下的沙俄軍隊根本不敵德軍的精銳,俄軍傷亡了27萬人,而德軍僅傷亡2.5萬人。最後因為西線戰事吃緊,德軍不得不將主力調走,即便如此,沙俄仍然未在東線取得太多勝利。
為什麼說一戰比二戰慘烈呢?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集團與協約國集團基本上勢均力敵,為了打破這種僵局,雙方只能不斷增兵,直到國內的男丁兵源枯竭為止,所以戰況非常慘烈,幾場主要的大型戰役基本都是消耗戰而沒有短兵相接的擊潰戰。
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共傷亡150多萬人,幾乎失去了年輕一代人,而英國、德國、沙俄、土耳其人也遭到了嚴重的損失,人口大量傷亡,經濟崩潰。所以到了二戰爆發時,英國與法國奉行「綏靖政策」、「投降主義」就是因為一戰傷亡太大,連領導層都不願意打仗了。
由於缺乏國際規則約束,各國為了取勝不擇手段,連毒氣攻擊、化學攻擊也毫不忌諱。在一戰後期,使用毒氣彈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對士兵造成了嚴重的殺傷,慘烈無比。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有史以來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在全球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從更深的層次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在於導致了帝國主義版圖的重新洗牌,打破了自19世紀以來列強並起的局面,奠定了美國崛起的基礎,也就是改變了世界格局。
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沙皇俄國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直接走向解體,稱霸東歐的俄國與稱霸西亞的土耳其雙雙不復存在了;英國和法國雖然取得勝利,但付出了代價實在太大,英國在全球的統治力衰退,法國則陷入了長達20年的恢復期,歐洲第一海軍強國與歐洲第一陸軍強國雙雙被嚴重削弱;義大利王國雖然站隊很成功,但是所受的損失也大於戰爭的收獲。
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國家全部衰落,沒有贏家,反而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坐收漁利。在戰前,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如英德法俄的任何一家,在戰後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同時,日本由於見風使舵,也從中撈取了巨大的好處,不僅奪取了德國在遠東的殖民地,而且還躋身進入世界列強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