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定了完美的巴巴羅薩計劃的德國,為何還是敗給了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是二戰中德國入侵蘇聯所使用的計劃。這份計劃最初是由德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結合德軍在波蘭、法國戰役中的經驗,起草的一份閃電襲擊蘇聯的計劃。
根據巴巴羅薩計劃的規劃,德軍將繼續採用閃電戰術,從三個方向向蘇聯發起入侵。為了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希特勒將320萬部隊秘密調遣至蘇德邊界,並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無論是在戰術思想、兵力方向還是後勤保障上,巴巴羅薩計劃都部署得非常的詳盡。
(莫斯科戰役)
等德軍好不容易來到莫斯科城下時,冬季已經非常接近了。
從這個層面來說,巴巴羅薩計劃盲目地借鑒了入侵波蘭、法國時的經驗,強行使用閃電戰的戰術,其成果自然也是非常有限的。
當然,計劃永遠是趕不上變化的。德國在一戰中就使用了提前十幾年研究出了“施里芬計劃”,最終落得了一個慘淡收場。而二戰中的巴巴羅薩計劃盡管年份更新,體系更為完全,但同樣和預期的效果不符。
事實上,巴巴羅薩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會失敗。因為希特勒想在短時間吃掉蘇聯的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戰略縱深完全足夠。德國在沒有解決掉英國問題的時候,就直接向蘇聯發起進攻,必然會陷入到兩線作戰的困境中。再加上蘇聯軍隊使用人海戰術,以數量壓倒質量,德國面臨的困難就更大了。
2.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輸給了蘇聯
德國是輸給了包括蘇聯在內的、以美、英、蘇等為主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中國也在這個同盟裡面,實力不濟是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單是美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就超過德、日、意軸心國的總和,英、蘇的生產能力也是相當強的,強勝弱,軸心國總體實力不如同盟國失敗是遲早的事。
戰略上,德國兩面作戰,超過了自己的極限,在沒有完全擊敗英國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蘇聯,盡管有100個理由去打蘇聯,更有1000個理由不要兩面作戰,又沒有能管住日本不進攻美國,導致美國參戰,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策略上,德國沒有發展戰略空軍,盡管不列顛空戰失敗,但空軍實力還在,但錯失發展戰略空軍和空中進攻的機會,43年後,美英空軍對德國本土進行大規模空襲,德國的工業被摧毀了,軍隊補給不上,實力不斷下降,到了後期,在蘇聯戰場上一直都是以弱勢兵力和兵器作戰,只有節節敗退。
技術上,德國武器過於強調完美,成本太高,靠質量勝數量,不如蘇軍實用,坦克只要跑得動、打得響就是好武器,靠數量勝質量,好虎架不住群狼。
戰術上,希特勒往往不顧軍官的意見,一意孤行,巴巴羅薩計劃如此、馬爾他如此、斯大林格勒如此,導致軍隊力量運用不佳,損失巨大。
德國的失敗就連自己的小弟西班牙、土耳其都看得出來,死活不入伙,德國失道寡助,小弟義大利又不爭氣,10打1都會輸,先把力量浪費在北非,還得希特勒出手相助(隆美爾)。日本也是不得已才入伙,又不幫他打蘇聯,自個去惹美國,如此失策不輸才怪。最可憐的是日本,原也想動一下蘇聯,不想再張鼓峰、諾門坎戰役中輸得褲子都沒了,只好借海軍的強大去欺負一下英法荷,想搶印尼的石油(當時美國以日本入侵中國為由,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不小心動了美國,結果地球人都知道。石油嘛,現在3歲小兒都知道東北地下多的是,不知道小日本怎麼沒找出來,要是有了石油,歷史可能就是另一個寫法,想到這一點,每個中國人夢里都能笑醒,日本鬼子都心痛。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會敗給蘇聯
德國失敗的原因:
1.首要原因是天氣。蘇聯天氣轉冷,在極寒的天氣下作戰,使德軍士兵無法接受,許多士兵更是被凍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連槍栓也被凍住,根本就拉不動。
2.德國資源和工業基礎不如蘇聯,雖然德國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蘇聯好,可德國的生產速度遠比蘇聯慢,最後拼的根本就是國家綜合實力,不論是人口,還是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德國都不能支持他長期作戰,特別是同時兩面作戰。
3.蘇聯自身的兵力動員能力。「看不見的師」這一體制於三十年代初在紅軍中實行。它在二戰中成功地挽救了蘇聯。直到今天這一體制仍然被採用。這一能使蘇聯迅速擴大其兵力的體制,其過程非常簡單可靠,並且不消耗任何物資資源。在晉中之窗和平時期,每一位師長都有兩名副職。其中一人是常規的副師長,另一人則只有部分職責。他另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的師長。師參謀長(軍銜為上校)也有兩名副職,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參謀長。每個團的情況也一樣。每個營有一個營長(中校)和一個副營長。副營長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的營長。 很快就組建一個新的部隊。
巴巴羅薩計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在晉中之窗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
4. 二戰時德軍為何會敗給蘇聯
說到二戰,大家都知道最主要的戰場是在德國和蘇聯之間。而直接影響二戰勝負的也是德國和蘇聯。可以說德國在前期對蘇聯的對策是十分的成功,先是穩住蘇聯,集中進攻法國和英國,隨後在對蘇聯進行偷襲。1941年的6月22號,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偷襲,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直接開始發動進攻。
按照這樣行軍的速度和進攻規模,蘇聯戰敗在所難免。然而沒過多久,蘇聯卻奇跡般的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莫斯科也得以保全,更讓蘇聯高興的是,德軍遭到了重大失利,德國開始轉向防禦。
這時候的蘇軍乘勝追擊,從東向西一路上將失去的領土收復回來,而且在1943年的時候,蘇軍順利進入德國本土,在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下,納粹德國開始走向敗亡。
蘇軍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勝利呢,這當然離不開蘇軍艱苦卓絕的抗爭,但除了抗爭之外,還有一方面也是蘇軍勝利的重要原因,這個原因就是蘇聯的氣候。
蘇聯憑什麼守住了莫斯科?戰斗民族就算一打三也抵擋不住轟炸機的轟炸,機甲坦克的攻擊啊。還記得當初元朝三次攻打日本都因為台風而失敗吧?德國的失利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天氣,不過不是台風,而是低溫。
其實德國對這次偷襲是准備已久,這個計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巴巴羅薩」。而德國的計策也是受到了十分好的成效,前期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因為蘇聯對此毫無准備,不到一年的時間,蘇聯就全線失守,到了1941年10月,列寧格勒也被德軍包圍,這時候德軍的坦克距離莫斯科僅僅幾十公里。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蘇聯守住了莫斯科,開始反擊,並最終一路打到了德國去。
憑借著德國的工業能力,生產幾百萬套棉衣完全不是問題,何況從歐戰的佔領國也可以收繳棉衣,為何希特勒還是沒有準備。原因在於希特勒根本沒有想把戰斗拖到冬天,攻擊蘇聯的時間在4月份,以德軍的軍事能力,在冬天前攻克蘇聯,問題並不大。而造成戰局拖延的原因在於德國的好盟友義大利。
就在德軍要攻打蘇聯的前夕,義大利墨索里尼打不過法軍的殘余勢力,突然轉變思路,干不過法國就打希臘吧,結果還被希臘以少勝多給包圍了。希特勒只好抽調15個師去支援義大利,這樣一去一來就相差了2個月。
蘇聯的冬天的低溫一點都不輸東北,夜間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35攝氏度。然而德國軍隊在與蘇軍戰斗的時候,身披單衣,看不見一件保暖的棉衣。於是大量的德軍被凍傷,連槍都扣不了,戰馬一批批地倒下。
難道德國後勤補給不上,還是覺得自己的戰士都是鐵做的?希特勒精心策劃了這次作戰,以他雷厲風行的性格,部下根本不敢懈怠,參謀部更不會考慮不到天氣原因,然而德軍還是沒有準備冬衣。
德國參謀部最後說出了原因,只有三個字——義大利。我們知道,二戰歐洲戰場上,義大利是德國的死黨,按照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是在四月份,德國完全有信心在嚴寒來臨之前,准備非常充分的戰略物資。
然而,就在三月份的時候,義大利開始向德國求援,因為義大利打不過法國殘軍,這時候義大利開始攻打實力較弱的希臘,沒想到希臘軍隊也不好惹,九萬義大利軍隊最後被希臘軍隊擊敗。
義大利在對希臘的作戰中,吃虧非常大,他們不但沒有佔領希臘一點土地,相反還把自己在阿爾巴尼亞的殖民地給丟失了,這真是二戰版本的「丟了夫人又折兵」。
德軍本身是准備4月發動進攻的,結果義大利的27個師在希臘被打的丟人現眼,德軍不得不出動主力軍團去解決希臘,這就耽誤了2個月時間,直到6月下旬才開始對蘇聯的進攻,而這2個月時間,其實就決定了最後的命運。
5. 在二戰時期,德國輸給了蘇聯,它輸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二戰期間德國輸給了蘇聯,他輸的真正原因是在於他對蘇聯的估計不足。之前的閃電戰帶來的巨大勝利,讓希特勒對自身的軍事實力估計不足,對蘇聯的軍事實力估計不足導致的輕視蘇聯。再加上希特勒自大的戰略錯誤。導致了德國軍隊後方補給跟不上,再加上漫長的持久戰,導致德國輸給了蘇聯。
由於希特勒的自大再加上出現的戰略錯誤,導致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戰斗決心,更沒想到美國等國家對蘇聯的援助,要知道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打仗正酣之時,仍實施的是八小時工作制,甚至還有軍人在休息,直到兩年後才全員出擊,如果早些全軍出擊,結果是什麼樣子還真不好幫手。正是因為這種草草的進攻,才導致德國的戰敗。
6. 二戰時 德國敗給蘇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原因
主要是國力與策略的原因。
1,國力上,二者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德國的國土面積狹小,資源並不豐富,除了魯爾區能夠產出大量煤炭來之外,其餘的戰略資源都要靠國外進口,比如鐵礦來自瑞典,鎢、銻等戰略資源來自中國,石油更是短板,是想占據羅馬尼亞與蘇聯巴庫的油田來滿足戰爭需要。蘇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國土面積廣大,各種資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就算失去了巴庫的油田,還可以依靠西伯利亞的油田來彌補。
2,國力上的另外一個差距就體現在工業體系與生產能力上。德國的武器精良,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完全可以虐殺T-34,但是,據統計生產一輛「豹」式坦克的工時,蘇聯可以生產5輛T-34,「虎」式坦克用的工時則可以生產更多。所以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T-34,用數量來壓制德國的坦克。這點可以體現出來兩國的巨大工業差距。
3,德國開始就採取了一個錯誤的戰略。原本德國的計劃是等到英國求和以後在進攻蘇聯,只是希特勒錯誤的判斷了形式,在英國依舊堅決抵抗的前提下就開辟東部戰場,導致了兩線作戰。而且蘇聯雖然剛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但是蘇聯早就做好了開戰准備,只是沒有預料到戰爭提前了而已。而且,蘇聯一貫的戰略就是以空間換時間,用自己巨大的國土來拖死德國,在依靠後方完備的軍事工業發動反擊。所以,蘇聯雖然開局不利,但是還是按照自己設定的戰略來發展,可以說採取了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的正確戰略,一步步的擊敗了德國。
4,德國的武器設計思路也不適合大規模的戰爭。再拿「虎」式坦克舉例,這款坦克雖好,但是過於復雜,在戰場上維修十分的不便,而且培養出一個車組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嚴重限制了在戰場上的使用,德國所有的武器基本都存在這個缺點,性能優異,但是並不適合惡劣的戰場環境,導致補充跟不上損失。蘇聯在設計武器時,則是能簡則簡,生產迅速,不用經過特殊的培訓,就可以上手。這個思路完全適合大規模的國家戰爭的需要。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方面。
7. 為什麼德國敗給蘇聯是因為天氣嚴寒呢
德國敗給蘇聯天氣嚴寒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德國本想通過閃電戰在冬季到來時佔領蘇聯,但因為蘇聯的頑強抵抗,到了冬季,德國沒有做好冬季作戰的准備,陷入了被動。
8. 納粹德國為何會慘敗給蘇聯
從軍事角度說,希特勒犯了錯誤,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閃電戰勢不可擋,殲滅幾百萬人,連斯大林的兒子都被俘了,戰果可以說相當輝煌。可是蘇聯太大了,蘇軍的迴旋餘地很大,所以打到莫斯科時,德軍的三板斧淪完了沒勁了,而蘇聯地大物博,人力物力充足,同時又得到了美英的支持,很快被殲滅的軍隊又恢復起來。
9. 德國為什麼敗給蘇聯
二戰中,德國敗給蘇聯主要是實力不足。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國力已整體躍居世界第二,人力較德國豐富,國土面積廣闊,戰略縱深寬廣,其武器製造體系適合於大規模戰爭,有美國等國物質援助,意識形態的團結和激發俄羅斯民族的內在向心力使比沙皇俄國更加團結。
德國是多線同時作戰,兵家大忌,幾乎是與世界最發達的幾個國家同時為敵,武器先進但製造復雜,抱有僥幸心理沒有在開始階段全面動員工業體系,佔領區經濟整合不力,戰爭指揮上犯錯多餘蘇聯,特別是沒有完全抓住戰爭開始階段的良機,拖入持久戰,逐步喪失政略主動權。
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與其仆從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三個集團軍群共計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初期,由於蘇聯戰爭決策層的戰略誤判,以及「大清洗」後蘇聯紅軍指戰員素質較低,蘇聯紅軍喪師失地、一路潰敗,德軍則憑借局部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德軍進攻受挫。隨後雙方陷入膠著,互有勝負,蘇聯紅軍憑借人力物力上的優勢逐漸穩住戰局,1943年八月末,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的攻勢,自此蘇軍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並於1945年4月30日最終攻佔德國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間,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蘇德戰爭就此結束。
10. 德國輸給蘇聯原因是什麼我不太認為是因為沒有早點拿下莫斯科而輸的,因為就算丟了首都蘇聯也不大可能投降
樓主的很多觀點,個人都很贊同,比如是否拿下莫斯科,其實並不是關鍵。拿破崙當年拿下了莫斯科,結果又如何呢?所以,排除掉以上這些原因,個人認為,導致德軍的失敗,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蘇聯的疆域實在是太大了!
一個國家疆域廣闊,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具備戰略縱深,二是具備幾乎是不可估量的自然資源。這兩點對於戰爭都是極其重要的!蘇德戰爭初期,蘇軍雖然損失很大,但倖免被殲滅的部隊依然有地方可去,從而重整旗鼓,繼續跟德軍周旋。這就必然促使德軍的戰線越拉越長,兵力越來越分散,後勤補給越來越困難等等弊端。而反觀西歐小國,面對德軍在二戰初期的進攻,幾乎朝夕之間就被滅了。這就是真正的「大」國與「小」國在面臨強敵時的明顯區別。
第二點,關於自然資源方面,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說到底,這也是蘇聯能和德國在二戰中一直「耗」下去的最大本錢所在。當然了,當時西方盟國對蘇聯的援助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糧食)。
總之,蘇聯能夠在二戰中逐步扭轉戰局,與其說是蘇軍如何厲害,倒不如說是它們原本就佔有「天生」的優勢,所以才取勝。而德軍的最後失敗,則幾乎就是被蘇聯「活活拖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