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政黨兩次大聯合執政,1969年和2005年。這兩年分別是什麼黨和什麼黨聯合
1966-1969年,社民黨與基督教聯盟黨聯合執政。1969-1982年,社民黨又與自民黨聯合執政,是歐洲執政時間最長的社會黨之一。
2005年至2009年屬聯盟黨與社民黨「大聯合政府」時期,其餘時期都是「一大帶一小」形式。
B. 「政黨」是什麼年代出現的是在什麼樣的政治基礎上出現的
黨這個詞出現得很早,《論語·衛靈公》就有「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這里的黨就有結成利益相同的團體的意思.
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政黨出現在1679年英國,叫托利黨
托利黨
Tory
英國政黨。產生於17世紀末。19世紀中葉演變為英
國保守黨。「托利」一詞起源於愛爾蘭語,意為不法之
徒。在1679年議會討論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權繼承王位時,
贊成的人則被政敵稱為「托利」。托利黨人參加了1688
年的「光榮革命」。1714年漢諾威王朝建立後的半個世
紀中,托利黨在政治上一直處於在野地位。18世紀中葉,
托利黨成為以土地貴族和上層英國國教徒為核心的政治
派別。1760年,逐漸成為執政黨。在法國革命時期,一
批溫和的輝格黨人轉而支持在w.皮特(小)領導下的新
托利黨。產業革命後,托利黨逐漸向資產階級保守主義
轉變,以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黨在教會和國家
關系、保護關稅政策和反對天主教問題上仍然保持舊偏
見。到19世紀中葉r.皮爾內閣時期,托利黨發展成為保
守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是於1833年改稱保守黨
C. 德國政治制度的政黨制度
《基本法》認識到,在議會民主制之中,要形成國家的政治意志,政黨是國家與人民之間不可或缺的「居間者」,公開承認政黨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第一次使政黨憲法化、合法化。
1967年7月,聯邦德國第一部試圖解決政黨政治的問題的法律——《政黨法》終於在聯邦議員獲得通過。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政黨法,目的是貫徹《基本法》第21條對政黨規范的精神,對政黨的法律地位、組織結構、政黨使命以及黨員的義務作了規定,是所有政黨的行為准則。 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社民黨(SPD)。主要政黨。社民黨是德國最大政黨之一,前身是1863年成立的全德工人聯合會和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最初為純粹的工人階級政黨,後逐步發展成代表職工利益的全民黨。社民黨主張通過維護職工利益實現政治穩定和社會公正,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與其僅活躍於巴伐利亞州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該黨成立於1950年,黨員以企業主、農場主、職員和知識分子為主。聯盟黨是西方國家傳統意義上的保守政黨,經濟上傾向於維護企業主的利益,主張通過鼓勵企業主不斷擴大投資來推動經濟發展。聯盟黨自成立以來已數次執政。
聯盟90/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簡稱綠黨(Die Grünen)。1993年5月由德東部聯盟90/綠黨和德西部綠黨合並組成。綠黨成立於1980年。1993年,綠黨與東德民權運動團體聯盟90(Buendnis 90)合並,組成聯盟90/綠黨,合並後仍簡稱綠黨。保護環境、反對修建核電站和反戰是該黨的基本政治主張。綠黨曾於1998年至2005年與社民黨聯合執政。
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簡稱自民黨(FDP)。自由民主黨成立於1949年,黨員多為企業主、高薪階層和高級知識分子。自民黨旗幟鮮明地主張經濟自由主義,認為國家應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其政治綱領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自民黨歷史上曾分別與聯盟黨和社民黨聯合執政。
左翼黨-民社黨(Demokratische Linke-PDS),簡稱左翼黨(Die Linke)。由前身為民主社會主義黨的左派黨和從社民黨左翼力量分裂出來的勞動與社會公平黨於2005年7月合並而成。左翼黨主張通過包括對大企業增稅在內的多種手段重新分配社會財富,停止私有化政策和採取最低工資制度。作為一個新興政黨,左翼黨沒有在聯邦執政的經驗,一直是反對黨。但自組建以來,左翼黨的支持率穩步上升,活動范圍也從傳統的東部向西部擴展。
德國的共產黨(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被禁止的德國共產黨。
共和黨(Die Republikaner),1983年成立。自稱是「社會、愛國主義政黨」,政治上右傾激進,主要爭取工農選民,反對外來移民。1992年和1996年進入巴符州議會。
德國的選擇,2013年4月14日成立。該政黨以拋棄歐元為核心目標,主張有序地解散歐元區。領導人為漢堡經濟學家貝恩德·盧克 。 德國實行三級選舉制,即地方選舉、州議會選舉和聯邦議會選舉。按《基本法》39條規定,聯邦議院每四年選舉一次,一般在秋季舉行新的選舉最早在聯邦議院任期滿46個月之後,最遲滿48個月之後進行。發生聯邦議院被解散的情況時,新的選舉應在解散後60日內進行。選舉出新的聯邦議院後,最遲不得超過選舉後30日召集會議。
而《基本法》僅對選舉制度做了原則性的規定,而選舉原則、選舉程序和選舉機構等實施細則則由《聯邦選舉法》具體規定。 德國選舉國家代表機關或公職人員的具體規則和次序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劃分選區。實施選舉的區域單位,一般按地區或人口數劃分。把選區跨分為若干個投票區,是為了選民投票的方便,每個選舉區的選民人數原則上不超過2500人。
(二)、選民資格。指法律規定的參加選舉所要具備的條件。
(三)、選民登記。指選舉機構依法辦理公民參加選舉的程序。
(四)、候選人。德國通常由政黨提出議員、聯邦總理和聯邦總統的候選人。
(五)、競選。德國政黨競選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制定競選綱領、推舉候選人、確定政治議題和競選口號、動員、爭取選民。
(六)、投票制度,指選舉代表或議員的規則和方法。
(七)、選票。是選民或選舉人用以表示自己贊成或反對候選人的法定選舉文件。
(八)、當選計票制。德國於二戰後開始採用混合代表制,即在選舉中分別採用多數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兩種方法計票,需選民進行兩次投票。
(九)、預測選舉結果。
D. 二戰之前的德國有多少黨派
德國在戰前最後一次大·選(1932年)時,參加的黨·派有50餘個,其中主要的有納·粹、社·民 ·黨、共·產·黨、中·間·黨、國·家·人·民·黨、巴伐利亞人·民·黨、德國·人·民·黨、基·督·教·社·民·黨、德國·國·家·黨 等等。
E. 德國有哪些政黨制度急!急!在線等。
德國是世界上出現政黨最早的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政黨制度經歷了多黨制到納粹黨一黨專制的歷史過程。戰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實行多黨制,民主德國實行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的多黨合作體制。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後,統一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政黨制度繼續保持原聯邦德國的多黨制。
F. 政黨是在什麼時候出現,怎麼出現
政黨的產生
● 英國
1679年,英國議會出現了"輝格黨"和"托利黨",這是英國政黨最初的起源。到19世紀中葉,具有現代意義的英國兩大政黨正式形成。
● 美國
美國在18世紀獨立戰爭勝利後,國會中出現了"聯邦黨"和"反聯邦黨",這是美國政黨的萌芽。到19世紀南北戰爭期間,共和黨產生,它與民主黨一起輪流執政,標志著美國政黨制度正式形成。
三、政黨產生的歷史條件
● 是在政治領域的激烈對抗中產生的
● 是為了適應競選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 是資產階級民主制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黨的學說產生的客觀條件
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產業革命,在用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同時,也引起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其中一個重要結果,是造就了現代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對孿生子,又是天生的一對仇敵。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經歷了破壞機器的原始形式、有組織的經濟罷工等階段,到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就發展到進行獨立的政治斗爭階段。三大工人運動(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6年至1848年的英國憲章運動;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政治斗爭需要組織政黨,並以正確的建黨理論為指導。在這種形勢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學說便「應運而生」。
(二)黨的學說產生的主觀條件
革命理論的產生不僅需要客觀條件,還需要主觀的思想條件。黨的學說的產生依賴於唯物史觀和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理論的確立。唯物史觀使黨的學說的基本原則建立在科學世界觀的基礎之上,然而僅僅掌握唯物史觀的一般原理是不夠的。黨的學說是要闡明無產階級政黨產生和發展壯大的一般規律,為此,必須形成關於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科學理論,必須對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作出科學的論證。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歷史發展的需要完成了這一任務,從而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始人和黨的學說的奠基者。
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參加工人斗爭和艱苦的理論探索,完成了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對無產階級的認識產生了新的飛躍。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表述了這些光輝思想:全人類解放的希望在於新興的無產階級,因為這個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使自己獲得解放;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由於它所處的經濟地位,使它能夠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現代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認識,是他們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活動的直接出發點,也是他們建黨思想的萌芽。
G. 1930年德國政黨是怎麼樣的
1930年,德國幾乎沒有一個政黨具有議會政黨的責任意識。德國社會民主黨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黨對政府政策的影響,盡管不希望以損害政府為代價背離議會民主制,但是此時已不能單獨阻止政局的右轉。
H. 簡述德國政黨與國家結構形式
德國實行多黨制,主要有以下政黨: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簡稱基民盟。主要執政黨。1945年6月成立。曾於1949~1969年,1982~1998年執政。2005年至今為主要執政黨,現有黨員472400人(2013年4月),黨主席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
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 Soziale Union in Bayern e.V.):簡稱基社盟。執政黨。1945年成立。根據與基民盟達成的協議,該黨只在巴伐利亞州發展組織並開展活動,在聯邦議院與基民盟組成聯盟黨議會黨團。現有黨員15萬人(2012年12月),黨主席霍斯特·澤霍夫(Horst SEEHOFER)。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社民黨。執政聯盟成員。成立於1863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工人黨之一。1878年,被俾斯麥政府宣布為非法,1890年重新獲得合法地位。1933年,社民黨被納粹政權取締,戰後重建。1990年9月,東、西德社民黨合並。現有黨員474481人(2013年4月),黨主席西格瑪·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
德國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簡稱自民黨。成立於1948年12月。現有黨員58675人(2013年2月),黨主席菲利普·羅斯勒(Philipp RÖSLER)。2013年9月22日大選中,自民黨遭遇慘敗,未能進入議會,羅斯勒宣布辭職。
德國左翼黨(Die Linke):在野黨。2007年6月16日由左翼黨—民社黨(Demokratische Linke—PDS)和勞動與社會公平選舉抉擇黨(Wahlalternative Arbeit und Soziale Gerechtigkeit)合並而成。現有黨員6.4萬人(2013年1月),黨主席卡提亞·基平(Katja KIPPING,女)和貝爾恩德·里克辛爾(Bernd RIEXINGER)。
聯盟90/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簡稱綠黨。在野黨。德國西部的綠黨成立於1980年1月。1993年5月與東部的聯盟90/綠黨合並。現有黨員60003人(2013 年2 月),黨主席西蒙娜·彼特(Simone PETER,女)和策姆·約茨德米爾(Cem ÖZDEMIR)。
德國海盜黨(Piratenpartei Deutschland),2006年9月成立。現有黨員32386人(2013年4月),黨主席貝爾恩德·施洛姆爾(Bernd Schlömer)。
德國共產黨(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被禁止的德國共產黨,現有黨員3500人(2013年1月),黨主席帕特里克·科波勒(Patrik KÖBELE)。
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2013年2月成立,黨員14000人(2013年6月),現任黨主席為康拉德·亞當(Konrad ADAM),弗勞克·佩特里(Frauke PETRY),貝爾恩德·盧克(Bernd LUCK)。
國家體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確定了德國五項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聯邦制、法制國家和社會福利制度。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
《基本法》規定,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制選舉制度。德國的《基本法》是聯邦德國法律和政治的基石。
2005年5月12日,德國聯邦議院表決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2006年,德國通過了聯邦制改革法案,採取「以權力換權力」的辦法,重新調整和明確了聯邦與各聯邦州的管轄許可權,將部分立法權下放到聯邦州,同時減少主要代表各州利益的聯邦參議院的立法參與權和審批權,從而提高了政府決策能力和立法效率。
根據德國《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具有德國國籍的公民都有選舉權,每位選民擁有兩張選票。第一票用於選出選民所在選區的議員候選人,並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由獲得選票最多的人當選。選民的第二票用於選舉政黨。各黨獲得第二票的多少將決定其在聯邦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比例,對該黨能否上台執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議會由德國聯邦議院和德國聯邦參議院組成。每屆任期4年。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
聯邦議院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和通過政黨得票率按比例分配產生,任期4年,最重要的任務是立法、選舉總理和監督政府。第18屆聯邦議院於2013年10月22日組成,共有631個議席,其中聯盟黨311席,社民黨193席,左翼黨64席,綠黨63席。現任聯邦議院議長諾貝特·拉默特(Norbert Lammert,基民盟)。
聯邦參議院共69席,由各聯邦州代表組成,每州按人口比例擁有3至6個席位。各州通過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的立法和管理以及歐盟事務。參議院議長按固定順序由各州州長輪任,任期1年。當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務。現任參議院議長為下薩州州長威爾(Stephan WEIL,社民黨)。
聯邦憲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負責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聯邦懲戒法院(負責公職人員違紀案件)、聯邦財政法院(負責財政案件)、聯邦勞工法院(審理勞工案件)、聯邦社會法院(審理社會福利糾紛)和聯邦專利法院(審理有關專利問題的案件)。
各級法院相應設有檢察機關,任務是對違法、犯罪提出起訴,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幹預法院的審判工作,也不獨立行使職權,而受各級司法部門的領導。其任務主要是領導刑事案件的偵查並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受聯邦或州政府司法部門的領導,在行使職權時相對獨立。聯邦行政法院設聯邦最高檢察院,由聯邦檢察長和數名聯邦檢察官進行工作。
I. 德國共產黨的政黨介紹
德國無產階級政黨(簡稱KPD,注意與1968年成立的DKP的區分)。1918年12月30日由W.李卜克內西和R.盧森堡領導的左派組織斯巴達克同盟與不來梅左派合並成立。1919年加入第三國際。1920年12月初同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左翼聯合為德國統一共產黨。1921年仍稱德國共產黨。德國共產黨的成立對第三國際的創建起了巨大作用。
1919~1923年,德共為捍衛工人階級與勞動人民在德國十一月革命中取得的民主權利,領導工人階級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20年 3月,德共與其他工人政黨和工會聯合舉行總罷工平定了卡普暴動。1923年德國工人運動掀起新高潮。10月中旬,德共與左派社會民主黨人聯合組成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10月23日,為反對國防軍鎮壓工人政府,德共領導漢堡起義,但由於孤立無援遭到失敗。1925年秋,清除了黨內極左派的領導,E.台爾曼當選為黨的主席。1926年德共發動與領導無償沒收貴族財產的民眾運動。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德共指出法西斯主義的危險,並且針對納粹黨的綱領於1930年 8月發表《德國人民民族解放與社會解放綱領》。這一綱領並沒有把聯合一切民主力量阻止法西斯專政當做首要任務,卻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作為直接的奮斗目標,仍把社會民主黨視為主要敵人,給建立反法西斯革命統一戰線造成困難。
1933年A.希特勒執政後,台爾曼等大批共產黨員被捕入獄,德共轉入地下。1935年10月德共布魯塞爾代表會議檢查了黨在反法西斯斗爭中的錯誤,重新制定黨的策略,決定建立工人階級的統一戰線和廣泛的人民陣線。在德國法西斯統治時期的艱難條件下,德共在國內外領導組織了反法西斯斗爭。1939年1月德共伯爾尼代表會議制定了工人階級和一切反法西斯人士在反對希特勒專政的共同斗爭中建立民主共和國的綱領。1943年7月,德共在莫斯科團結德國各界反法西斯人士成立「自由德國」全國委員會,該組織發展成為德國反法西斯人士的政治與組織中心。德共在反法西斯斗爭中付出重大犧牲,有1/3的黨員被殺害。
1945年 5月法西斯德國投降,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同年6月11日德共發表《告德國人民書》,號召建立反法西斯政權。1946年4月21~22日,德共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在蘇聯佔領區合並成立德國統一社會黨。在美、英、法佔領區,1948年4月,M.雷曼當選為德共主席。1956年8月德國共產黨在聯邦德國被禁止。1968年9月在聯邦德國成立了德國的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