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騎士精神,鬥士精神,德意志精神請詳解一下,謝謝!
騎士精神是歐洲中世紀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是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的道德與人格精神,但它也積淀這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如別林司基指出的"對個人的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為被壓迫者和被迫者犧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為愛和美在塵世上的代表及作為和諧,和平與安慰的光輝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它的出現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於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嚮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費而賴精神品質。總之,它使現代歐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於助人,為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騎士精神的八大美德:
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魂!
鬥士精神,據一樓所言,也是中世紀的遺留產物??但據我所知,它是一部名叫數碼暴龍的卡通片中出現的名詞。好像是說什麼十鬥士的戰斗精神,大概類似於聖鬥士的小宇宙吧我想。
德意志精神,可以算作是日爾曼人自身的民族優越性吧,就相當於我們總是說我們是龍的子孫一樣。但是怎麼能和法蘭克王國有關系呢。法蘭克只是日爾曼民族中的一支而已。
德意志精神可以這么詮釋:
既不會屈服權貴,也不會無視使命。
是一種 永不退縮,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的 精神。
二戰的德國人就是用這種精神魄力征服了近整個歐洲;
二戰後的德國人還是用這種精神飛速地恢復和發展。
2. 求二戰德軍寧死不屈是一種什麼精神,知道的請告訴我,謝謝了。
這是一種狹隘的愛國主義精神。
客觀的說,二戰當中,德軍始終是以愛國主義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不管西特勒採取的是什麼政策,愛國主義始終是西特勒吸引和領導德軍的法寶。德軍的「以國家利益」至上,犧牲和堅忍的精神就算是當時的盟國不得不感到欽佩。
另外,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不同,它是一支以捍衛國家主權為己任的軍隊,它用自己的英勇行為洗刷了一戰失敗後強加在德國身上的恥辱,雖然它最後的努力被西特勒一夥正客所毀滅,但它的愛國主義的精神(尤其在二戰後期,盟軍攻入德國本土之後)還是應該肯定的。
3. 高人進~~~什麼是德意志精神
德意志精神就是所謂的德意志之歌(德文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國人之歌(德文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今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歌。曲譜為著名古典音樂家海頓作於1797年,後被定為奧匈帝國國歌的———帝皇頌(即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德國版歌詞為自由主義詩人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August H. H. von Fallersleben, 1798年-1874年)作於1841年8月26日晚。1922年全部歌詞曲被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首次定為德國國歌。在納粹德國統治時期,第一段特別受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西德政府定此曲為國歌,但除了第三段歌詞統一、法制和自由(德文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以外,其餘幾段歌詞可能引起爭議,不被採用為官方版歌詞。1991年8月19日,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德意志之歌」被正式確認為統一後德國的聯邦國歌。這首歌也也常以首句歌詞「德意志勝過一切」稱呼,但事實上從未以此為正式曲名。
二戰後同一時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國歌是從廢墟中崛起。1990年德國統一,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全境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後,只有第三組歌詞統一、法制和自由確認為統一的共和國國歌。統一、法制和自由也是德國的國家格言。
當德意志各個分裂的邦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自由派的反對黨呼籲統一所有德意志的邦國,倡導民族自立,政治自由。所以法制,自由,手足情(Brüderlichkeit)及自由、平等、博愛都是歌曲的主要中心思想。
德國!德國!勝過一切,
勝過世間的一切;
為保護捍衛家園,
如手足團結一致。
從馬斯河到梅美爾
從埃希河到大海峽
│: 德國!德國!勝過一切,
勝過世間的一切!:│
德意志美女、德意志忠誠、
德意志美酒、德意志之歌、
應常存世間
古老又美麗之響
至我們行事高尚,
終生不逾。
│:德意志美女、德意志忠誠、
德意志美酒、德意志之歌:|
統一、法制與自由,
為德意志的祖國
讓我們以此奮斗
如手足同心同力。
統一、法制與自由
是幸福的保證。
│: 在此光耀,
光耀德意志祖國!:│
4. 什麼是德國精神
德國民族精神:一是講理性,守紀律,辦事嚴謹認真。二是文化素質普遍較高,知識面廣,不怕辯論。三是崇尚自強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滿足。
5. "德國精神的實質是什麼這種"精神"在希特勒上台後有什麼具體表現
忠誠,勇敢,團結就是德國精神,這也是一本書,網上有電子版你可以看看,二戰中德軍的光輝戰績離不開這精神,希特勒侵略也同樣離不開
6. 德意志精神是什麼
嚴謹、專注、專業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西門子總裁所說,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更是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當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成為企業的天職時,那就是一種工匠精神的追求,這種追求超越一切成為企業生存的最高法則。
而所謂工匠精神不正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和極致,可延伸為對精品執著追求的精神理念。這種執著與追求成為「德國製造」獨特的精神文化。
在德國,專注、標准、精確是其「理性嚴謹」民族性格的行為方式,他們幾十年、幾百年專注於一項產品領域,力圖做到最強,並成就大業。
(6)德國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匠精神下的德國:
德國人甚至把產品的質量與人的素質掛鉤,他們認為,人的質量是一切產品質量的基礎。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製造出來的產品質量就是這個國家人民的質量反映,人們往往是通過一個國家製造出來的產品來認識這個國家人民的素質的。
德國人不僅追求打造的製造業的百年老店,甚至力求製造出可以使用100年的產品,比如德國出名的鍋具。德國鍋具具有耐高溫性質,既能節能環保,導熱效果又極佳,德國人生產的一口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國人用的都是奶奶傳下來的鍋。
7. 德國精神的實質是什麼,為了踐行這種主義希特勒是如何做的
我建議你去看一本書戴問天的《德國為什麼要二戰》完全顛覆人們普遍對德國的看法
《德意志之歌》的演變與德國人對歷史的反思
從魏瑪共和國到納粹德國再到聯邦德國,《德意志之歌》三度被定為正式國歌,但使用情況並不一樣。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國的歷史變遷,更反映了德國人對歷史的反思。
《德意志之歌》的誕生
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促成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愛國主義隨之高漲。1806年11月法國軍隊進入柏林,在當年腓德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βe,1712-86)作為「凱旋門」(triumphal arch)修建的勃蘭登堡門下耀武揚威地舉行了閱兵式,並且把門上四馬戰車青銅像擄掠回巴黎。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1770-1840)逃往東普魯士柯尼斯堡(Königsberg,二戰後劃歸蘇聯,現在叫加里寧格勒)。法軍佔領柏林三年,在此期間,德國哲學家、柏林大學首任校長約翰·菲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發表了系列演說《致德意志民族》(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其中說道:
我只有一個祖國,它的名字叫德國。只有它,而不是它的一個部分,才值得我把整個身心獻出。…我希望德國強大起來,重新獲得獨立和自主。
(Ich habe nur ein Vaterland, das heiβt Deutschland. Nur ihm und nicht einem Teil desselben bin ich von ganzer Seele ergben. …Mein Wunsch ist, daβ Deutschland groβund stark werde,um seine Selbständigkeit und Unabhängigkeit wiederzuerlangen.)
可以看出,菲希特心目中的祖國(Vaterland),是普魯士(Preuβen)僅僅作為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的整個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民族(deutsche Nation)則是普魯士人僅僅作為其一部分的整個德意志人(Deutschen)。德國人開始認識到,面對外來侵略,德意志「第一帝國」各邦團結起來還是不夠的,需要統一起來。
1841年,在北海當時還屬於英國的小島赫爾果蘭(Helgoland),一位名叫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1798-1874)的日耳曼語言學家、詩人寫下了著名的《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或「Das Lied der Deutschen」)。他本名奧古斯特·霍夫曼(August Heinrich Hoffmann),因為出生在沃爾夫斯堡(Wolfsburg)附近的小鎮法勒斯雷本(Fallersleben),遂以「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為筆名,意思是「法勒斯雷本的霍夫曼」。他參加過1948年在法蘭克福舉行的在德國歷史上有重要意義的國民會議(Frankfurter Nationalversammlung),但在寫那首詩的時候,一個統一的德國還沒有形成,與當年菲希特發表《致德意志民族》一樣,表達的仍然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在德國,法勒斯雷本是人們熟悉的一位大眾詩人,還寫了許多兒歌,結集出版為《兒歌50首》(Fünfzig Kinderlieder)、《新兒歌50首》(Fünfzig neue Kinderlieder)和《老兒歌與新兒歌》(Alte und neue Kinderlieder)。他雖然沒有受過正規音樂教育,卻會作曲,為自己不少作品譜了曲。不過在寫《德意志之歌》的時候,他是按照奧地利國歌《上帝保佑弗朗茨皇帝》(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的旋律來寫的。原來,為了與英國國歌《上帝保佑國王》抗衡,奧地利詩人羅倫茨·哈什卡(Lorenz Leopold Haschka,1749-1827)受命寫了《上帝保佑弗朗茨皇帝》(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以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1732-1809)「皇帝四重奏」(Kaiserquartett)第二樂章為樂曲, 1797年2月12日在弗朗茨二世生日慶典上首演。——「皇帝四重奏」是海頓一首C大調弦樂四重奏,編號「Quartet No. 62 in C major,Opus 76 No. 3」,現在是他諸多四重奏中最為人知的一首,而這顯然與其第二樂章被用為奧地利和德國國歌有關。
從魏瑪共和國國歌到納粹德國國歌
但是,《德意志之歌》在半個多世紀里並沒有傳唱開來,遲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才引起德國人的注意。1914年在比利時境內蘭惹馬克(Langemarck)發生過一次德軍損失慘重的戰斗,據說年輕的德軍士兵(許多是還不滿16歲的「娃娃兵」)是唱著「德國高於一切」沖向英軍陣地的,在英軍機槍掃射下成排地倒在戰壕前。德國許多報紙都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壯烈的一幕,引起強烈反響。那個小村子後來又發生過多次慘烈戰斗,所以至今仍然有一個德軍士兵公墓,埋葬著超過44,000名陣亡者,包括一戰德國著名「王牌飛行員」維爾納·佛斯(Werner Voß,1897-1917),他共擊落敵機48架,這個戰績僅次於曼弗雷德·馮·李希霍芬(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2-1918)的80架。
1922年8月11日,根據魏瑪共和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 1871-1925)的建議,《德意志之歌》被正式定為德國國歌。
1933年1月納粹上台,《德意志之歌》被保留下來,和納粹黨歌《旗幟高揚》(Die Fahne hoch)一起作為「共同國歌」(co-national anthem)。《旗幟高揚》又稱《霍斯特·威塞爾之歌》(Horst-Wessel-Lied),詞作者霍斯特·威塞爾(Horst Ludwig Wessel,1907-1930)本是柏林大學一名學生,因為狂熱地參迦納粹沖鋒隊活動而放棄學業。1930年被刺身亡,納粹宣傳他是「殉道者」。
納粹保留《德意志之歌》作為國歌,直接與希特勒有關。原來,他雖然是奧地利人,一戰爆發後卻作為「志願兵」(Kriegsfreiwilliger)加入德國巴伐利亞第16步兵團(Reserve-Infanterie-Regiment 16),在比利時境內與英國軍隊作戰。應該承認他是個勇敢的傳令兵,曾兩次受傷(其中一次是因為英軍施放毒氣),也兩次受獎,第二次獲得的且是一枚很少授給普通士兵的一級鐵十字獎章。希特勒自稱「接受過蘭惹馬克炮火的洗禮」,曾經親耳聽見戰友們唱著這首歌向前沖。
《德意志之歌》共三段,但納粹只用它的第一段為歌詞。由於其起首句子是「德國,德國高於一切,高於世界上的一切」(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über alles in der Welt),所以也被稱為《德國高於一切》。
擯棄「德國高於一切」
1945年德國戰敗,《德國高於一切》和其他一些納粹歌曲被同盟國禁唱。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貝多芬《歡樂頌》(Ode An die Freude)等多首歌曲都曾被提議用作國歌,但未能確定下來。1952年4月29日聯邦總理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1876-1967)給總統特奧多爾·豪斯(Theodor Heuss,1884-1963)寫信,建議仍以《德意志之歌》為國歌,但只用其第三段歌詞。5月2日豪斯復信表示同意,就這樣定了下來。
下面是《德意志之歌》第一、三兩段的歌詞,並試譯為漢語:
1.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Wenn es stets zu Schutz und Trutze
Brüderlich zusammenhält.
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
Von der Etsch bis an den Belt,
|: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
3.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Fü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Sind des Glückes Unterpfand;
|: Blüh' im Glanze dieses Glückes,
Blühe, deutsches Vaterland! :|
1.德國,德國高於一切,
高於世界上的一切,
為了保衛它,為了它
我們始終兄弟般地站在一起。
從馬斯到麥梅爾,
從阿迪傑到貝爾特。
(副歌):德國,德國高於一切,
高於世界上的一切!
3.為了德意志祖國的
統一、主權和自由,
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手,
兄弟般地去奮斗。
統一、主權和自由
是幸福的保證。
(副歌):在這幸福的光芒中繁榮昌盛吧,
繁榮昌盛吧,德意志祖國!
第一段歌詞聲稱「德國高於一切,高於世界上的一切!」是因為包括菲希特在內的不少德國思想家在喚起德意志民族覺醒、奮發的同時,又把拉丁民族(尤其是法國人)、波蘭民族、猶太民族等看成是腐朽的民族,認為能夠「復興」的只有德意志民族。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格奧爾格·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也預言說「德意志時刻」將要到來,德意志人將要承擔起振興世界的歷史使命。這消極的一面被希特勒繼承下來並且發展到極致,「德國高於一切,高於世界上的一切!」正符合他的思想。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聯邦德國擯棄這段歌詞,反映的是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不再自命高人一等,而要做國際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
聯邦德國擯棄第一段歌詞,還因為它所劃出的疆域實有「大德國」之嫌。「從馬斯到麥梅爾」,表示的是德國的東西跨度:馬斯(荷蘭語Maas, Maes)發源於法國,流經比利時而在荷蘭注入北海,法國稱默茲河(Meuse);麥梅爾發源於白俄羅斯,注入波羅的海,部分地段是東普魯士與立陶宛的界河。「從阿迪傑到貝爾特」,指的是德國的南北所至:阿迪傑(義大利語Adige,德語名字Etsch)發源於鄰近義大利、奧地利和瑞士三國邊界的阿爾卑斯山,注入亞得里亞海;貝爾特(Belt),指丹麥日德蘭半島與菲英島之間的小貝爾特海峽(丹麥語Lillebælt)。
二戰後德國損失了大片領土,擯棄第一段歌詞,反映出它面對現實,承認是由於自己發動戰爭,傷害了別人,理應受到懲罰。1994年8月1日,當時的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1944-)便在華沙說:「德國人清楚地知道是誰發動了戰爭,是誰首先成為受害者」。別忘記,二戰後東普魯士小半劃給蘇聯,大半劃給波蘭,原來的德波邊界更是整體西移了200多公里,對於德國那不啻有「斷臂之痛」。丘吉爾在他那著名的回憶錄里便曾表示:「德國的糧食大部分就是從波蘭人奪去的那片土地得來的,……就歐洲未來的和平而言,這是一個大錯,……總有一天德國人會想要回他們的領土,而波蘭人將無法阻止他們。」但是,丘吉爾的擔心的事到今天也沒有發生,這證明德國人對當年發動二戰的悔罪是真誠的,甚至對在一般人看來過於苛刻的懲罰,他們也接受了,並無反悔。
二戰結束後德國失去的土地不但面積相當大,對民生十分重要(就像丘吉爾指出的,那是德國重要的糧倉),而且是不少德國名人的故鄉,這些人里有德國古典哲學奠基人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首先闡明能量守恆原理的物理學家赫爾曼·赫爾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電學、光譜學奠基人之一古斯塔夫·基希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2-1887),以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che Vermutung)聞名的數學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1690-1764),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1934),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Friedrich Karl Rudolf Bergius,1884-1949),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奧托·施特恩(Otto Stern,1888-1969),195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1970),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瑪麗亞·格佩特-邁爾(Maria Goeppert-Mayer,1906-1972),還有包括興登堡、魯登道夫、布隆別格、克魯格、維茨勒本、李希霍芬等德軍元帥,古德里安、布拉斯科維茨等德軍大將在內的大量高級將領。此外,在失去土地上的柯尼斯堡大學(1544年建立)和布雷斯勞大學(1702年建立),都是德國非常重要的大學,《德意志之歌》作者霍夫曼就在布雷斯勞大學學習過。
對於《德意志之歌》,納粹德國欣賞的是第一段的「德國高於一切」,聯邦德國重視的則是第三段的「統一、正義和自由」(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這句話還取代第二帝國的「上帝與我們同在」(Gott mit uns),用作德國軍人的銘言。
只看一個國家的過去,恐怕還不足以判斷它的現在。看它的過去,更看它如何對待過去,那才能對它的現在做出准確的判斷。
8. 什麼是德意志精神
每當想起德意志精神,總會不約而同地聯想起這些詞來:勇敢、堅韌、細致。
1.勇敢。說起勇敢,無論哪個民族對它都有一定的理解,但對德國人看來為了理想而犧牲一切的勇敢,確是責任和義務。仔細分析「光榮」與「責任」這兩個詞,當其他民族認為勇敢即光榮時,德意志精神卻視其為責任,也就是說勇敢是你應該履行的義務,無論結果怎樣你應很平靜地去面對。可再看看我們自己每當鼓起勇氣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因為成功而慶幸或因為失敗而氣餒。
2.堅韌。德意志精神所體現的堅韌品質則是享譽世界的。海涅曾說過:「德意志不是一個輕舉妄動的民族,當他一旦走上任何一條道路,那麼它就會堅韌不拔地把這條路走到底。」穩妥的決定加堅韌的步伐,像坦克一樣緩緩駛向陣地。
3.細致。德國人的認真細致我想無人不曉。尤其在當今世界,德國在戰後迅速崛起,特別是在工業方面,「德國製造」已經成了高品質的標志。我想在這當中傳統的德意志精神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德國人的理念當中,細致和徹底性是分不開的,只有徹底性的分析,才能了解全面性的需求;只有徹底性的執行,才能達到細致化的結果。在當今人人競爭叫賣自己品牌的時候,他們是否想過自己做得夠不夠細致呢?其實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細致決定品質!
9. 德意志精神是什麼
德意志精神,可以算作是日爾曼人自身的民族優越性吧,就相當於我們總是說我們是龍的子孫一樣。但是怎麼能和法蘭克王國有關系呢。法蘭克只是日爾曼民族中的一支而已。
德意志精神可以這么詮釋:
既不會屈服權貴,也不會無視使命。
是一種 永不退縮,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的 精神。
二戰的德國人就是用這種精神魄力征服了近整個歐洲;
二戰後的德國人還是用這種精神飛速地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