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外交基本原則和立場
民主德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 依據民主德國憲法,其外交政策所
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發展同社會主義國家,首先是同蘇聯的友好互助合作
關系;支持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國家的斗爭;與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和
平共處,並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同一切國家合作;致力於歐洲的安
全和合作,致力於穩定的世界和平秩序,致力於普遍裁軍。而到1989年民
德發生劇變之後,其外交政策的基點也逐漸發生變化。民主德國政府
1990年4月在《執政聯盟原則協議》中規定其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務是:把
德國的統一進程置於全歐的統一過程中,致力於通過全歐安全體系來推
動兩大軍事聯盟解散的進程。
『貳』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德國推行怎樣的外交政策
『世界計劃』的一部分
世界政策: 19世紀90年代後期起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隨著實力的膨脹,從謀求歐洲霸權轉變為謀求世界霸權。制訂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它於1895年1月宣布「德意志要成為世界帝國」。威廉二世曾公開宣揚其對外政策的新路線,即大力擴大殖民地,積極擴建海軍。它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獲取「陽光下的地盤」即爭奪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東亞、非洲和中東。德國在這一政策指導下,德國在整個世界跟英國爭奪。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變成帝國主義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並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叄』 德國對外貿易基本特徵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 德國政府強調:「聯邦政府應始終將發展對外貿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慮。」號召要使德國經濟「走向世界」。貿易活動主要由企業自主進行、政府的職能重點在於實行宏觀調控,同時在保證企業外貿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努力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建立並扶持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集團和大財團。尤其是促進以化學、鋼鐵、電氣、汽車和航空、石油加工、機械製造等工業重頭產品的企業集團和財團。《公司法》中規定:禁止設立資本額低於50萬馬克的股份公司;加強大企業之間的合並和對小企業的收買、兼並,同時對這些收買和兼並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德國中小企業大多從屬於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而這些大企業集團和財團日益向多樣化和跨國經營發展,成為德國「走向世界」的先鋒。二、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經濟手段鼓勵出口。實行優惠稅率或免稅,給予出口津貼、發放出口信貸、建立國家擔保出口的貸款制度,以及對遭遇風險的出口商給予補償,多次運用匯率杠桿促進出口貿易。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活動,並通過國家間簽定雙邊和多邊互惠協定,為本國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創造有利條件。德國加入了如國際清算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國際互惠組織,並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四、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更新出口商品結構。消化吸收引進的先進技術和開發新產品,促使生產能力迅速提高,促進對外貿易發展。五、建立外貿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向世界服務,這些機構大致有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貿保險公司、外貿商情咨詢機構。總之,由於德國政府在上述各方面的宏觀調控,以及國內國際環境中比較有利因素的綜合作用,德國對外貿易發展很快,成為世界的外貿大國。
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聯邦德國進出口區域主要在歐洲。1991年歐洲各國在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50.4%和72%。德國頭12個主要進口夥伴國依次是: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英國、日本、奧地利、瑞士、西班牙和獨聯體。頭12個出口夥伴是法國、義大利、荷蘭、英國、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奧地利、瑞士、西班牙、獨聯體、日本。其中10個國家在歐洲。法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法國進口額達789億馬克,向法國出口額共875億馬克,德國通過西歐夥伴國解決了它的部分農產品和礦產資源不足的矛盾。例如,1989年聯邦德國從西歐各國進口的食品和肉類占本國消費總量的52.3%,飼料和煙草的55.l%,礦物燃料的31.7%,聯邦德國主要向西歐各國出口工業製成品。美國商品在德國進口中所佔比重逐步下降,同時德國的汽車、鋼鐵、機器和化學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越來越大。德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1991年逆差達335億馬克)。對於日本的挑戰,德國一方面要求日本採取「自行節制」措施,另一方面加強本國工業技術實力,增加對日本的出口。此外德國同東南亞、南非、東歐各國有較多的貿易往來,中國和德國的貿易雖不是很多,但逐年增加。
對外貿易結構 德國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在各個歷史時期有所不同,近年來聯邦德國以製成品出口逐步代替半成品出口。進口方面製成品比重也越來越大。在聯邦德國的出口總額中主要由原來的食品、原料等初級產品逐步過渡到製成品,尤其是它的工業製成品在世界市場上很具競爭力。機械設備、化工品、電子技術產品、汽車、鋼鐵,在出口商品中居首位。進口商品以農產品和紡織品為主。德國商品成本高,出口競爭力受到削弱,因此德國集中力量發展高質量和高技術的產品生產。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務和信守交貨合同,使得「德國造」商品享譽世界。從1952年起,至今多半是貿易順差。1989年德國出口余額達到1345億馬克,1991年降到208億馬克。
外貿服務機構 德國對外貿易服務機構比較健全,這些機構大致可分為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資保險公司、外貿商情咨詢機構。這些機構大多具有半官方性質,對推動德國的對外貿易起著重要的作用。一、進出口銀行。主要從事對外貿易的結算和國際金融業務,參與德國的出口信貸業務。二、外貿保險公司。其業務分兩類:一類是國家辦理的出口信貸保險業務;另一類是以公司自己的名義在國家控制下承保的普通商業保險。在德國必須由這類公司提供擔保才能取得2年以上的出口信貸。三、外貿商憎咨詢機構。1949年11月,在聯邦政府授意和資助下,建立了以聯邦德國五大經濟研究所作為主要成員的德意志經濟學研究聯合會,主要目的是觀察、分析對外貿易和世界經濟問題,對外貿易地區,價格、匯率和商品結構井為企業提供咨詢。所有這些機構的服務使政府和企業界能迅速地掌握世界市場變化的大趨勢和具體的商品行情、及時地採取對策和措施,對促進德國的企業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
赫爾梅斯擔保 德國政府為鼓勵出口,對出口企業和商業銀行提供的官方擔保。赫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商神的名字,故以此命名。設在漢堡的赫爾梅斯信貸保險公司受聯邦政府委託,專門對德國商業銀行發放出口信貸,給予風險擔保。如果由於國際政治、軍事等原因、德國的出口企業或提供出口信貸的銀行收不回貨款或貸款,政府即通過保險補償其損失。赫爾梅斯擔保只對馬克貸款擔保,而且主要用來購買德國的工業設備。由於德國近年財政困難,當局對申請者審查越來越嚴。
高技術工業品出口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它的高技術工業品在世界市場上所佔份額很高,1989年下列產品佔到1/4至1/3:蒸汽發動機40.7%,印刷機38.3%,焊接技術33.3%,紡織機32.l%,測試機31.8%,包裝機和食品機器31.8%,精密機床29.5%,車床29.4%,軋機軸承27.6%,天秤26.8%。這只是部分出口商品。德國商品以質優取勝。
(《西方七國知識辭典》)
『肆』 德國對外政策變化所產生的主要影響
原因:
1.英美的貸款和投資起了重要作用--道威斯計劃.
2.凡爾塞和約對德國軍備和武裝的限制使德國軍費開支非常少,能把國民收入的最大部分利用來發展生產.
3.德從美等國家大量引進先進科技,發展重工業,並且廣泛推行產業合理化運動.
影響:
1.促進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和壟斷的形成.
2.政治生活高度集中.專政進一步加強.
外交:
由自守復國發展為侵略擴張.
『伍』 19世紀70年代德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
1875—1878年近東危機,是繼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東方問題的又一次高潮。歐洲列強都不同程度的捲入這場危機,而德國在整個危機過程中扮演著「誠實的掮客」,貌似中立,實際上卻偏向英奧,這對當時的國際關系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歐洲列強的態度 巴爾乾的嚴重局勢引起了歐洲列強的不安,特別是英俄奧三個捲入最深的國家。奧國擔心邊境上出現一個由俄國支持的大斯拉夫國家,從而阻塞奧自失去中歐地位以來唯一剩下的向東擴張的道路。維護土耳其對巴爾干屬地的統治有利於遏制那裡斯拉夫勢力的發展和擴大奧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再則,奧匈帝國害怕給國內斯拉夫臣民開創先例而造成國內分裂。而且,奧國在奧斯曼帝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利益也不適宜這樣做。因此,奧國反對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德奧沖突由此不可避免。作為歐洲大陸強國,俄國的近東政策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避免外交孤立; 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確立有利的海峽體制;確保俄國在保加利亞的絕對優勢。因此,巴爾干問題是俄國外交的中心,俄國力圖藉助插手斯拉夫民族起義,從而控制多瑙河各國,向巴爾干擴張,加強它對土耳其的影響。此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是俄國南部全部海上貿易的唯一通道,而反俄同盟的可能組織者英國也覬覦海峽霸權,因為這是英國從歐洲通往印度的生命線所在。在英俄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俄國更需要德國的支持。從近東危機一開始出現,迪斯累利便把它視為拆散三皇同盟的良機,因為在迪斯累利的心目中,三皇同盟就是一把無形的劍,刺痛了英國人的咽喉和心臟, 除去這把利劍對英國人的威脅成了他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和內容。他利用俄奧在巴爾乾的沖突激化三皇同盟之間所固有的矛盾,採取了拉攏德國、引誘奧國、孤立俄國的外交策略。 二、德國在近東危機中的外交對策德國在東方問題上沒有直接的利益,俾斯麥「公開宣稱他對東方問題的絕對冷漠」,聲稱「不值得一個手榴彈兵為此犧牲」[1]p.29,但是近東大國關系的變化必然影響歐洲的外交結構。因此近東危機對德國是禍福相依:一方面,列強在巴爾乾的爭奪把歐洲各國的視線從阿爾薩斯、洛林轉移到東方,也為德國利用東方問題分化列強提供了機會,有助於減少他們聯合反德的可能;另一方面,俄英奧三國隨時可能要求德國對各自政策的支持,德國任何的不慎舉動都可能招致其中一方與法國結盟。因此俾斯麥致力於保持中立,使德國避免捲入大國在近東的對立,並盡量使其他強國之間存在某種對立的形勢。他希望出現一個「政治上的整體局面,在這種局勢下,所有強國除法國外全部需要我們;利用他們彼此間的關系就可盡最大的可能去阻止它們結成聯盟來反對我們。」[2]p.284具體來說表現在:1、在避免俄奧沖突的前提下偏向奧地利俾斯麥多次談到「我們能夠容忍英俄關系的破裂,卻不能容忍俄奧關系的破裂。」[3]p.33這句話顯示了俄奧關系在俾斯麥外交優先順序中的地位。然而奧地利和俄國在近東都有重要的利益,這些利益幾乎不可避免的遲早要發生沖突。德國本質上不能夠在奧俄之間作出抉擇,否則不是有俄法攜手聯合使德國面臨兩線受敵的威脅,就是奧法可能結成復仇同盟,消弱德國的歐洲霸權。俾斯麥需要控制的奧俄關系的「度」是使它的兩個盟國能達成某種安排而在巴爾干形成並立之勢,同時又都需要德國的友誼。因此,俾斯麥支持以「俄奧和解」代替「俄奧沖突」,「消除俄奧之間任何可能的摩擦」[5]p.119,支持二者在近東問題上達成協定。比如安德拉西照會、柏林備忘錄、賴希施塔特協定等。德國在柏林問題上也幫俄國做了干預,比如,德國反對奧國要求進一步消減俄國在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的佔領人數和期限;在索菲亞行政區和巴統問題上予以俄國支持等。但是此時,由於公眾輿論的壓力和均勢的考慮,德國的對外政策重點已發生變化,德俄關系變得不可靠,德奧日益接近,德國在中立的幌子下做出了種種有利於奧國的表示。這些有利於奧國的表現是:第一, 1876年9月,為了保證得到德國的支持,沙皇在他的休養地口頭探問德國的全權軍事代表韋爾德將軍:「一旦俄奧戰爭爆發,德國是否會採取像1870年時俄國所採取的那樣的行動。」[7] p.355對於這個「會迫使德國不得不選定俄國而反對奧匈」的「博士問題」俾斯麥巧妙地作了如下答復:德國即不允許俄國的武器因歐洲聯合而失靈,也不能容忍奧匈作為歐洲均勢因素受到消弱或消失,實質上就是德國不允許俄國擊潰奧匈。由此可以看出德國對於俄國的支持是有限度的,是以不損害奧國根本利益為前提的。德國的態度迫使俄國與奧匈妥協,於1877年簽訂《布達佩斯協定》。第二, 俄土戰爭後(1878年3月)簽訂的《聖斯蒂法諾和約》中建立大保加利亞的條款直接威脅到英奧在巴爾干利益。此時俾斯麥又以「誠實的掮客」自居,表示不介入東方問題。在英奧聯合的形勢下,德國的中立態度顯然不利於俄國。俄國於是被迫接受國際會議的仲裁。《聖斯蒂法諾和約》之後,奧國向德國進一步靠攏,俄國對德國增加了不滿。第三,1878年6—7月的柏林會議上,身為東道主的俾斯麥居中調停,聲稱自己只是個「誠實的掮客」,極力維護俄奧雙方的利益,在俄奧爭執中盡量保持中立。但事實上,俾斯麥的所有政策都是以不損害奧國的根本利益和與英國導致決裂為基本前提的,在大部分事情上支持英奧立場,這使俄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交出了所有勝利果實,比如放棄大保加利亞計劃。俄國將這一切歸咎於德國的支持不力,將柏林會議看作是「一次歐洲在俾斯麥領導下的反俄大聯合」。[4] p.2032 主張與英國結盟德國主張與英合作,推動英國支持奧地利。德國主張英德合作原因是:第一,俄奧在巴爾乾的沖突可能導致俄國與法國結盟,使德國在歐洲腹背受敵。與英結盟可以威嚇俄國,使其認識到德國友誼的重要性,不致很快與法國結盟對抗德國,另一方面又可減少對奧地利的外交依賴,提高自身的大國地位。同時還可以牽制奧俄關系不發生急劇變化。第二,俾斯麥看到,由於在殖民地問題尤其是埃及問題上的沖突導致英法關系惡化,如果他把俄英拉到一起,法國就必將同俄疏遠;如果俄國不願離開法國,英國就會被迫同奧匈站在一起。無論怎樣都可以減輕德國壓力。因此,1876年1月,俾斯麥在會見英國大使奧多·拉塞爾時建議英德在近東合作,指出德國「可以通過對維也納和聖彼得堡施加有益影響來支持英國在那裡的利益」 [4] p.40。而迪斯累利也知道,英國是一個海軍強國,與俄國作戰卻需要強大的陸軍作後盾。因此他決定乘機拉攏德國,利用德國強大的陸軍,更重要的是可以就此破壞三國同盟。1876年10月,迪士累利試圖與德國建立一個「維持現狀的同盟」,而老謀深算的俾斯麥則提出交換條件,英德結成同盟反對法國。1877年1月,法德邊界局勢緊張,俾斯麥又尋求對德國行動的「中立」。 2月,俾斯麥進一步提出和英國結成反法秘密同盟的建議,但遭到英國拒絕,因為英國認為所謂的法國侵略和反德聯盟並不存在。俾斯麥的危言聳聽,目的在利用君士坦丁堡會議破裂後的混亂形勢製造英俄不和,引誘俄國進行對土戰爭,給德國徹底擊垮法國以行動自由。[4] p.91英國人不希望德國因再次打敗法國而更加強大,拒絕了俾斯麥的建議。雙方的同盟試探不歡而散。此外,俾斯麥還試圖推動英奧在巴爾乾的協調來增強他們與俄國的對抗地位。在英奧諒解談判中安德拉西堅持既合作又保持獨立的策略,並對德國透露了談判的內容,俾斯麥表示「奧國可以信賴德國的支持」[4] p.110。經過3個月的談判,雙方以互換聲明的方式達成了有限諒解。直到柏林會議前一周英奧才簽訂一份內容有限的「君子協定」, 雙方相約在解決東方未來體制上採取共同路線。但在有《萊希斯塔特協議》和《布達佩斯專約》存在的條件下, 它只能是英奧互贈的一張空頭支票。1878年4月3日,英奧談判重新開始,俾斯麥應安德拉西之請對倫敦施加支持奧國利益的影響,英奧兩國很快達成默契,於1978年6月締結新的英奧協定, 把俄國佔領保加利亞的期限為6個月。這項協定成為《柏林條約》的藍本。總之,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有意與英合作,但由於不符合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英國無意與德國結盟。對英國來說,合作是一回事,結盟又是一回事。結盟只會束縛住自己的手腳。而英奧協定的簽訂也只不過是英國瓦解三皇聯盟的一步棋而已。 三、德國近東政策的評價 在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以「誠實的掮客」自居,其貌似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場,實質上是聯合英奧抑制俄國,這給俄德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柏林會議後,德俄關系惡化,「俄國的仇恨不是轉移到它的勁敵英國身上,而是轉移到原先當做朋友和盟國的一個德意志大國身上了。」[8]p.161正是由於柏林這個「誠實掮客」的欺騙與背叛,才使俄國在進行了一場勝利的對土戰爭後功敗垂成而被英奧贏得「體面的和平」[9] p.51。之後,兩國展開了兩宰相之戰和輿論戰。在德奧關系方面,近東危機使德國認識到「它必須在俄國和奧地利之間擇其一,而不是與兩者都結盟」[1] p.30,而與奧地利結盟對德國更有利,因此,德國加緊同奧匈的外交接觸,試圖以德奧的緊密關系來彌補三皇同盟分裂,開始構建俾斯麥的大陸聯盟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說吞並阿爾薩斯一一洛林使法國投入了俄國的懷抱,那麼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和柏林和約則使奧地利投入俾斯麥的懷抱。」[10]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的力量不斷上升。近東危機給德國一個表現機會,使其它大國都認識到一個崛起的德國已經屹立於歐洲中部。柏林會議所確立的英奧俄三大國在近東長期相持的態勢給德國主宰歐陸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無一大國能夠單獨問津柏林所佔據的歐洲政治中心地位,以德國為中心的新勢力均衡已經存在,德國作為歐洲強國的形象和責任被正式確立。 參考文獻[1] 【英】Charles Seymour, PH.D. 「Diplomatic background of the war (1870-1914)」,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1916[2] 【聯邦德國】卡爾·艾利希·博恩:《德意志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3] 【英】Paul M. Kennedy, 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 1860-1914」,George Allen&Unwin,London.1980. [4]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5] Richard Shannon:「The Crisis of Imperialism 1865-1915」,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London.1974.[6] 轉引自 蕭漢森、黃正柏:《德國的分裂、統一與國際關系》,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7] 【蘇】赫沃斯托夫:《外交史》, 第2卷, 上冊,三聯書店,1979年版[8] 【美】巴巴拉·傑拉維奇:《俄國外交政策的一世紀(1814—1914)》,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9] 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10] 轉引自 江捷,唐志明:《略論19世紀70年代英國的近東政策及其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陸』 當年,新生的德國是怎樣把英法俄逼成對手的呢
1871年德意志獲得新生後,便借力第二次工業革命而迅速崛起,不僅打破了歐洲大陸均勢,還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製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間災難,整個世界政治格局被弄得破爛不堪,把老牌帝國英法拉下馬,美國借勢崛起,蘇聯浴火重生,全球獨立民主風暴颳起,世界中心漸漸轉移到美國,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英法俄這三個國家本來就矛盾重重,也曾被俾斯麥利用而玩弄於他的股掌之中,為新生德國的崛起提供了安穩的外部環境。然而,偉大的俾斯麥布下的牌局,被這個愣頭青德皇威廉二世打得稀爛,最終把他們都逼成自己的對手、死敵。同時也禍害了好端端的德國,坑害了世界,但卻直接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柒』 一戰前德國推行什麼樣的對外政策
統一後德國經濟飛速發展.1870—1890年,德國的工業發展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德國安全戰略選擇有所改變.影響國家安全戰略選擇的因素有:1.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實力對比、相關國家的政策取向等;2.國家對威脅的主觀判斷;3.國家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的界定.
德國崛起於舊的歐洲體系的中心,它的建立沖擊著周邊國家的利益,並改變著各大國之間的相對地位.德意志人居住的空間,恰好位於歐洲的中心地帶,在歐洲是鄰國最多的國家.歐洲的主要國家大都有其天然疆界,俄國則得益於其地理位置偏遠.而德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北部的北海和波羅的海雖可做天然屏障,但其東、西部幾乎是完全開放的.兼並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給德國采礦業帶來巨大的變化,洛林的褐鐵礦蘊藏量估計為7億噸,而德國其他地方的總蘊藏量不過3億噸.這就使德國保護這一地區成為維護其安全利益的主要內容之一.法國的威脅並沒有因為法國在普法戰爭的失敗而減弱.而德國的東鄰俄國,經過1859年的農奴改革後,實力有所上升,它向東南擴張,蠶食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它的擴張本性對德國的威脅仍然是巨大的.德國東西邊界上弱小國家很少,很難獲得新的領土,而且容易造成東西兩線作戰的局勢.
統一後,促成德國工業化的第二個高潮.這個時期德國正處於工業化時期,經濟發展迅猛.到一戰前,德國經濟已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了.德國工業結合高技術的發展,已經控制了大部分歐洲的工業力量.到1903年時,德國已是個潛在的霸主了.這個時期德國工業從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貿易額隨之大增.1913年德國佔世界貿易比重的13%,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德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要求與之匹配的是更為豐富的原料產地和更加廣闊的市場,工業化時期積儲起來的巨大工業生產力(物力、財力),本國市場已遠遠不能容納.歐洲對於德國來說,擴展空間極小,要維護並擴大其經濟安全利益,保護德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發展,只有把目標瞄向海外.1914年德國資本輸出高達440億,德國工業開始插足於世界市場的競爭.
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壯大,德國對安全利益的要求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康恩的「逐步升級戰略」理論認為,利益強度的認定與一個國家的實力程度相關.當德國統一後實力與日俱增,對利益等級的認定就會升級,利益的范圍更廣,受威脅的程度更高.所以德國統一後,先是選擇了建立制約性的同盟體系來維護帝國的安全,後來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選擇了進攻性的外交政策,爭取世界霸權.前者是謀求力量的平衡,後者是謀求支配那些反對它或是可能威脅它的國家.進行這樣兩種戰略選擇,其實質都是想通過減損他國的實力來增大自身的安全.
德國實施了「大陸政策」和「均勢外交」,其重點是削弱和孤立法國,阻止法俄接近,避免東西作戰,阻止俄向中歐和南歐發展,形成英、法、俄、奧、意在歐洲的相互制約.19世紀70年代,俾斯麥試圖進一步削弱乃至摧毀法國.俾斯麥於1874年寫道:「誰也不應抱有幻想.法國再次強大之日,就是和平結束之時.」為了防止俄法聯盟,東西作戰,1873年,德國促成締結俄國、奧匈、德國三皇協定.1887年,德俄簽訂「再保險條約」,德俄關系保持著穩定.1890年,德國政府不再續訂再保險條約,認為它已不能阻止法俄聯盟的形成.德俄關系開始公開走向惡化.德國由於爭奪海外殖民地,同英國的關系開始由冷淡走向惡化.爭取建立一個幅員遼闊的殖民帝國並在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中奪取「勢力范圍」,已成為德國對外政策一項新的戰略任務.德國在亞洲、中近東、遠東都進行了殖民擴張.1897年,武力強佔了中國膠州灣.德國在瓜分中國的活動中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
最後,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列強間的緊張局勢繼續惡化.國家間利益擴張空間的接近,資源稀缺與利益增長之間的矛盾是沖突成為現實,並且不斷加劇的原因.一戰終於爆發.
『捌』 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的德國的對內對外政策
德意志帝國成立後,俾斯麥充當第一任宰相。他大權獨攬,堅決執行容克資產階級聯盟的路線,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經濟發展的措施。他的對內政策的核心是強化普魯士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上的統治地位,抑制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力,但盡量滿足他們的經濟要求,如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馬克,成立擁有貨幣發行權的帝國銀行,統一全國的法律和度量衡制度,建造和整頓鐵路網,實行保護關稅政策等等。這些措施使容克地主階級滿意,也得到資產階級的擁護。
普魯士容克地主對於德意志帝國的控制,引起西南小邦天主教貴族的不滿。他們在議會中組成「中央黨」,要求各邦有最大限度的獨立性和天主教會的不受干預。俾斯麥為了打擊中央黨,便針鋒相對地採取壓制措施,迫使議會通過一系列反對天主教的法律,如1872年頒布學校監督法,不許天主教插手文化教育。1873年又通過「五年法令」,剝奪教會對教士的處罰權,並將宗教教育納入國家監督之下。此後又發布法令,剝奪了教會對世俗婚姻的限制權力,並由政府直接干預主教教區的教務行政,又取消了國家對天主教教會的津貼。封閉不少天主教堂,從各方面削弱天主教會的政治影響。俾斯麥把這次沖突渲染為「文化斗爭」。這場斗爭究其實質來說,是一場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分離主義勢力、鞏固國家統一的斗爭。但是,由於天主教勢力的根深蒂固,中央黨仍然堅持活動。俾斯麥為了集中統治階級各方面的力量鎮壓工人運動,1878年和中央黨妥協,相繼取消了以前頒布的反天主教法令,天主教又恢復了以前的地位。
此後,俾斯麥將注意力轉向對工人運動的鎮壓方面。1878年10月,俾斯麥借口兩次謀刺德皇威廉一世事件,頒布了《非常法》,取締社會民主黨的一切組織,解散群眾性的工人團體,封閉進步報刊,逮捕和放逐社會民主黨人。《非常法》公布後兩個月中,就有521名社會主義工人黨人被監禁起來。俾斯麥在實行高壓政策的同時,又實施了一些迷惑工人的社會立法,如《疾病保險法》、《殘廢和老年保險法》等。但是德國工人並沒有屈服於俾斯麥的高壓政策,也沒有被他的小恩小惠所欺騙。他們在斗爭中經受了非法和合法斗爭的鍛煉,工人運動更加彭勃發展起來。
俾斯麥的外交政策是推行所謂「大陸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在於建立以柏林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系,旨在徹底孤立法國,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霸權。他為了准備新的對法戰爭,竭力防止法國與俄國建立聯盟,免得德國處於東西兩線作戰境地。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成反法、反俄同盟。1882年,義大利加入,形成了「三國同盟」。
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較少,從80年代起,便急於進行殖民地侵略。資本家們建立「德意志殖民協會」,大肆鼓吹殖民擴張,並著手向非洲發展。1884年德國奪取了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置多哥和喀麥隆於自己「保護」之下。1885年,佔領了東非的桑給巴爾島和坦噶尼喀地區,建立了所謂德屬東非殖民地。此外,德國還在南太平洋奪取了新幾內亞東北部和馬紹爾群島。但德國的殖民地掠奪遠遠不能滿足資產階級的要求。他們強烈要求更大規模的海外擴張。而俾斯麥為了加強帝國在歐洲的地位,不願在殖民地爭奪上與英國發生沖突,因而對德國的殖民擴張一直採取比較慎重的態度。
1888年6月,威廉二世即位後,不滿意俾斯麥的跋扈,二人時常發生磨擦。1890年《非常法》實施期滿,議會企圖改變強硬手段,決定不再延長。威廉乘機詭稱反對鎮壓政策,迫使俾斯麥於1890年3月辭職。其實,威廉二世的對內政策,和俾斯麥同出一輒,都是實行恐怖統治。此外,威廉二世還竭力迫害境內的異民族,並用沙文主義、軍國主義毒害人民。
19世紀90年代,由於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愈益要求擴大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於是威廉二世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世界政策,」以代替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威廉二世的外交部長、後來的宰相畢洛夫公開叫嚷:「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盤。」於是德國在亞非各地加緊侵略擴張,1897年,強佔了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次年又取得在山東建築膠濟鐵路和開采礦山權。1900年,德帝國主義出兵鎮壓義和團運動。1903年,德國與奧斯曼帝國(1299~1922)訂立條約,得到建造巴格達鐵路的權利。這條鐵路建成後將成為德國向近東侵略的工具。
德國的向外侵略,不僅引起與英國的尖銳矛盾,而且也影響到俄國的利益,俄德關系也緊張起來。20世紀初,德國為了向外侵略瘋狂擴軍擴戰,准備進行帝國主義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