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騎士學院開設了哪些課程
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德國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學校——騎士學院。它以訓練包括王子在內的貴族青年擔任宮廷文武官職為目的。19世紀騎士學院逐漸消失。
騎士學院為新貴族們提供文雅的現代教育。在學校課程中,現代語言和自然科學占首要地位,同時開設神學、騎士訓練類課程。騎士學院不主張專攻任何一門知識,要求擴大知識面,幫助學生精通世故和提高軍事能力及宮廷交際的水平。這時期出現的騎士學院已不同於中世紀的騎士教育,它具有近代教育性質和功利主義的目的。騎士學院中開設的體育運動、現代語文和自然科學等課程,成為以後德國中等學校課程的必備內容。
㈡ 留學德國大學用德語授課嗎
德國大學針對留學生有兩種課程,即國際課程和普通課程。國際課程用英語授課,留學生需要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績,普通課程則用德語授課,學生需參加DSH考試。
㈢ 德語系要學什麼課程
專業必修課
第一學期:
基礎德語,德語視聽說,德語口語,英語二外
第二學期:
基礎德語,德語是聽說,德語口語,英語二外
第三學期:
基礎德語,德語泛讀,德語視聽說,德語口語,英語二外
第四學期:
基礎德語,德語泛讀,德國概況,德語是聽說,德語口語,英語二外
第五學期:
高級德語,高級視聽說,旅遊口譯
第六學期:
高級德語,高級視聽說,經貿口譯,德語文學史
第七學期:
高級德語,高級視聽說,科技口譯 外刊選讀
第八學期:
高級德語,高級視聽說,綜合口譯
專業選修課:(大三,大四)德語語法專題,科技德語,德語筆譯等
公共必修課:計算機,體育,法律基礎,馬政經,毛概,鄧論,道德修養等
公共選修課:很多。
㈣ 德國大學用德語上課還是用英語上課
德國如諸多其他歐洲小語種國家一樣,基本均採用本國語言,即德語授課。但是,德國也擁有一些商科類專業及部分理工科專業有英語授課可以選擇;同時,德國的研究生課程一般也是採用雙語的授課方式。當然,由於語言的相通性,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在學習德語的過程中,亦是佔一定優勢的。
㈤ 德國留學 大學主要開設哪些國際課程
德國大學主要開設國際課程
工程學:電力工程、民用工程、化工、計算機通訊工程、通訊與媒體、生物技術、水資源管理、航空航天技術;
計算機科學:計算機邏輯學、計算機工程、國際數學、信息語通訊體系;
理科:化學、材料學、分子生物學、工程物理;
環境科學:國際資源管理與環境、環境工程、土木建築;
經濟學:經濟與管理、國際商貿、國際工商管理、金融學、經濟與政治學;
文化與研究:對外德語研究,心理學。
㈥ 德國大學的學習課程是怎樣安排的
德國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國大學截然不同。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在德國沒有中國大學嚴格的班級和年級之分。不存在中國大學的屆和級的說法。完成學業的時間每人都不一樣,學校也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有些城市的大學對外國學生學習時間的長短有一些限制,需要具體到當地大學或外國人管理局詢問)。
雖然如此,每個專業有一個正常結業時間。按照這個正常結業時間,考試委員會根據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定出一個標準的學業完成計劃,列出從第一學期到最後一個學期每一個學期要修的專業課程。中國留學生可以根據這一標准計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個人學業計劃。
專業課程的上課時間、地點和教授要參照大學的課程總目錄。有些大學將各系所有的課程匯編成一本總目錄,有些大學各系則有自己的學期課程目錄。目前各大學也把課程目錄公布在大學網上。
根據課程總目錄,就可以制定出個人學期課表。德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計劃的社會。安排計劃的幾乎成為德國人的本能,所以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計劃也是融入德國社會的第一步。
在選課、定計劃以及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德國每所大學都設立了咨詢處,解答學生們的種種疑問。
德國大學課程的幾種基本種類的介紹。
大 課(Vorlesung)
德國大學的大課與中國大學相似,通常上百人在階梯教室聽教授講課,大課一般持續1小時30分鍾。
教授通常會在開學時發給(或出售給)學生本學期的教學提綱。出版了教材的教授會不失時機的推薦自己的教材,一般憑教授簽條可去書店以優惠價購買。
大課上主要由教授一人口若懸河,不與學生進行討論,是德國教授展示其學術權威的最佳時刻。學生唯有洗而恭聽和抄寫筆記的餘地。下課前教授有時會留給學生一定時間提問,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問的勇氣的話,也不失為表現自己的好時機。教授一般還要求學生課外閱讀有關資料,並給出必讀書目。對於語言能力還不夠強的中國學生,參加大課要主意兩點:
1.盡可能坐在大教室前排以能聽清教授的講課和看清展示的講稿;
2.盡可能找到記筆記高手以補充課堂上漏聽漏記的內容。德國學生中經常有筆記高手,其筆記甚至可流傳數屆。
練習課 (Uebung 或 Tutorium )
練習課主要設置在基礎學習階段。顧名思義以操練習題為主。練習題往往與大課所授內容掛鉤,通常持續1小時30分鍾。練習課一般由講師或學生助教指導,可提問和進行討論。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必要的預習和復習。練習課對於期末的閉卷考試至關重要。
研 討 課 (Seminar)
研討課主要設置在高年級階段,每個研討課的參加人數一般限制在10-20人,通常持續一個小時30分鍾。教授會給每學期的研討課出一個大專題,前一至兩次課由教授介紹這一專題領域的概況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後的研討課就由學生輪流作研究報告。研討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和研討能力,它的質量高低取決於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期末通常要求學生交一份10-20頁紙的書面小論文。有些專業,如文學專業,在基礎學習階段也設置要求相對較低的初級和中級研討課。
實習(Praktikum)
許多專業要求學生在結業之前必須做四-六個月的實習。通過實習可以將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而有些專業,如環境保護,實習也指在實驗室或電腦中心的操作課。應用技術大學(FH)一般要求學生有兩個學期的實習期。
㈦ 德國的孩子小學和中學上些什麼課程
在小學,孩子在學校大量的時間是在認識字,閱讀,老師經常把孩子們帶到圖書館,讓他們看各種孩子們喜歡讀的書或畫冊。老師給孩子們講各種各樣的常識,帶領他們參觀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講解做人的道理,怎樣懂禮貌,有愛心。直到三四年級以後,才開始學習數學知識,由於這個時候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比較成熟了,學習的速度就比較快。在小學階段,國外的孩子閱讀的量要遠遠多於我們國內的孩子,而花在數學上的時間遠沒有我們國內的多。所以,和我們國內相比,國外的孩子比較成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比較強,而數學的基礎知識沒有我們學的深,學的那麼多。
記得採納啊
㈧ 德國中學生都有哪些課程請用德語單詞回答我,德漢對譯就能拿分。
Deutsch德語(即語文)
Mathematik數學
Englisch英語
Fremdsprache其他外語(可選法語、拉丁語、西語、意語等)
Physik物理
Chemie化學
Biologie生物
Geographie或簡稱Geo地理
Sport體育
Kunst藝術
以上必修
選修課包括Jura法律,Logik邏輯學,Rhetorik雄辯術等等
㈨ 德國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體制——實行12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雙向分流。 由於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個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體制復雜,各種情況並存,但都實行12年義務教育。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不但免去學費,連書費也不要交。學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學校發的。一套教材,上一屆學生用完後,學校收回,再發給下一屆學生用,依次類推。 在德國,國家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家長更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讀完12年書。其中,小學上6年,前4年相當於我國的初小,後2年相當於我國的高小,德國人稱之為「預備性學習」或「方向性階段」。因為在此階段,家長和學校都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他們今後向哪個方向發展——是升大學,還是上職業學校。學生小學畢業後,進入初中讀3年,初中畢業後,開始分流: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再學習4年,一直讀到13年級(其中最後一年不是義務教育,需要交費),以後再升入大學學習。另外一部分學業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進入職業學校,再讀3年後就業,也有人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繼續學習。這種雙向分流有時也會出現交叉情況,如有學生讀了一階段的普通高中後,常見得學業跟不上,也可轉到職業學校就讀。 二、高校升學制度——無統一的國家高考,由學校根據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推薦上大學。 德國從來不組織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學生讀完13年(12年)後,是繼續讀大學,還是讀職業高等學校,完全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學校老師只給予指導。我們不禁提出問題:「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去搶讀普通高中,都要求升大學怎麼辦?」當然不會。德國人的觀念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指望自己的孩子通過考大學來成材。而德國人看問題很實在,他們知道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在學校里的表現後,決不會硬逼著子女去讀高中、上大學,有的家長甚至反過來勸自己的孩子:「你去讀職高不是很好嗎?何必要去吃那麼多苦讀普高呢?」由此可,德國人的現實態度。而實際情況:德國的初中畢業生中,大約有30--40%的學生選讀13年制,讀完高中以後上大學;有1/3的學生讀職業高中;還有1/3左右的學生讀完11-12年後,申請讀13年級,以後再升入大學或申請進入專業高等學校學習。 德國沒有高考,但高校卻有名牌大學和一般大學之分,那麼憑什麼來錄取大學新生呢?憑學生在學校里的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德國的教育行政部門從來不組織統考,畢業考試由本校的教師命題,經州教育局審核,如考試水平達不到要求則加以修改。學校組織考試後,教師評分,學生成績記入檔案,各個大學再根據中學對學生的推薦材料進行錄取。 三、課堂教學——小班制對話式上課,注重啟發學生思維。 德國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固定的教室。一到了時間,教學樓里到處都是學生,背著書包向各個教室跑。走廊的牆上到處可見一排排掛鉤,專門供學生掛書包用,有的學生就坐在地上休息。學校全是小班制授課,一般每個班的學生在25人左右,最多不超過30人,最少的一個班只有7個學生。教學環境自由寬松,學生一邊上課,一邊吃口香糖,教師也不幹涉。學生回答問題,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坐著講,師生關系融洽,從未發現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產生矛盾的情況。課堂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學生成U字形狀環繞教師而坐,便於師生之間交流。課堂教學形式基本上是對話式,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很小,教師十分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出問題後,師生共同討論,也有學生引經據典,相互爭辯,雙邊活動頻繁,氣氛十分活躍。德國的教育質量觀與我們中國不同,我們所要求的教學質量是指學生能夠掌握濃厚、扎實的文化知識,並以考試分數來作為衡量標准;而德國的教學質量則著眼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於學生能否運用學過知識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德國的中學生一般學習三種語言,除學好本國語言外,英語是必修課,另外在西武語和拉丁語中任選一門課。他們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比較輕松,這是國家為了青少年在長身體時自由發展,啟發思維,而一旦進入大學階段,要求將會非常嚴格,學術水平必須達到一定的層次,學生非下苦功不能完成其學業,德國的大學學制起碼是5年,有的是6~7年。 四、職業教育——雙元制的教育體制,理論和實踐並重。 德國的賓士車和工業產品的質量非常優良,這完全得益於該國的良好的職業教育。德國實行雙元制——理論和實踐並重的職業教育體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技術精湛的技工隊伍。 德國的學生完成9年基礎教育後,由教育局和勞動部幫助進入職業學校學習。進校後,首先簽訂兩份合同:第一分是與學校簽的培訓合同。合同規定經過3年的培訓,學生應達到什麼水平;第二份是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學生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合同規定,學生邊學習邊在企業中實習,從10年級開始拿工資,每月由企業發給學生800馬克。由於學生在學習期間能拿錢,無怪乎能吸引大量的學生上職校。 學生在職業學校上課的時間也隨年級的升高而逐漸減少:第一學年,每周有2天時間到校上課,每天上9節課,其中有3節文化課,6節專業課;第二、三學年每周在校學習時間只有1天,其餘時間均在企業實習。由此可見,德國的職業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而對於文化知識,則是需要什麼學什麼。這種強化學生技能的培訓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國任何一個賓館飯店裡,看到的每一種擺設、用具,哪怕是一個掛鉤,一個開關,盡管用的材料並不是最好的,但其製作的工藝水平十分精湛,這完全得益於他們重視職業技能培訓。
㈩ 德國小學幾年級開始上文化課
三年級。
在德國,小孩6歲入學,一二年級識字、識數、觀察自然,學習鄉土知識(家鄉所在地的本土文化)、宗教知識(人類的起源、人性等方面)。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第一外語。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德國在創新領域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