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懷瑾的人物經歷
民國二十年(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父親要求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南懷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父親還給南懷瑾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7歲的南懷瑾和姨表姐王翠鳳結婚,並有了長子南舜銓。同年又離開溫州,前往浙江國術館習武,並於浙江國立藝術院學習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並獲得了武術教官的資格。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南懷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後來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時值抗日戰爭爆發後,20歲的南懷瑾隻身入川,投筆從戎考入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後返蜀執教進入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南懷瑾自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地方自衛團總指揮,屯墾戍邊。後又被調回任軍校政治教官。其間,曾在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期服務社會大眾,潛心於佛典。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南懷瑾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棄隱灌縣(今都江堰市)靈岩寺,結識青城派劍術高手王青風,其後,南懷瑾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離開成都,遁跡峨眉山中峰絕頂之大坪寺,閉關修持,遠游康藏。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春,南懷瑾結識了袁煥仙,晤談之下,遂為忘年之交。禪門虛雲老和尚蒞臨重慶,主持護國息災法會,袁煥仙閉關期滿,袁煥仙攜南懷瑾赴渝禮請虛雲老和尚回到成都靈岩寺成立了維摩精舍弘法,南懷瑾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多有會心之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南懷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參訪各派宗教,其間為了修學,在峨眉山中鋒大坪寺閉關修行三年。此後的一段時間,南懷瑾以修行的姿態到處尋師,中途不斷吸取各家知識,逐漸形成對儒、釋、道的見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返回故鄉樂清,不久,歸隱於杭州三天竺之間。後又在江西廬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55年,南懷瑾在窘困的處境下,出版了《禪海蠡測》一書,卻一本都賣不出去。不久,便舉家遷到台北龍泉街,住在販夫走卒喧囂終日的菜市場附近,在這里,南懷瑾常年右手執筆寫書,左手抱著幼子,雙腳還要不停地推著搖籃,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哭鬧。困頓中的南懷瑾煮字療飢,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兩本力作,但在書店堆放在角落裡,少人購買。
20世紀60年代起,台灣官方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此舉在民間激起強烈的文化鄉愁。1960年,胡適讀了《楞嚴大義今釋》之後表示贊許,南懷瑾逐漸讓人知曉,弟子漸多,並被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倆邀請在台灣三軍駐地巡迴演講。
1976年,南懷瑾出版的演講輯錄《論語別裁》,趁勢而熱,多次重版,流行於華人文化圈。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禪堂落成之時,南懷瑾應妙湛長老之邀來廈門南普陀寺主持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禪學講座。此次活動是南懷瑾以現代科學精神結合傳統佛教禪七形式所進行的一次修持實踐,在7天的禪修中,由南懷瑾親自講解禪修要義,並指導全體學員進行禪修實踐,還將畢生修學經驗與心得傾囊相授,其「南禪七日」 的視頻至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1945年,離藏後赴昆明,講學於雲南大學,後又講學於四川大學。
1949年春前往台灣,相繼受聘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講學。
1949年2月,南懷瑾初到台灣,就遇到一家小旅館失火,有個來自吉林長春的姑娘楊向薇,成了南懷瑾收留的難民之一,後來二人成婚,婚後的南懷瑾由於迫於生計,同溫州老鄉一起做船運生意,便三條船湊成「義禮行」公司。國民黨從舟山撤退時,佔用了義禮行公司的船,南懷瑾血本無歸,一夜之間負債累累。兩女兩子先後出生了,不得不棲身於基隆海濱一個陋巷裡,擠在瓦可漏月、門不閉風的小屋裡。
1963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聘請南懷瑾擔任教授並兼禮學院院長,南懷瑾接受了教授聘書,附加條件是不到學校上課,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隨後,南懷瑾在台北輔仁大學開設《易經》課程,結果學生增多不少,絕大多數是日後台灣政壇要人、文化、財經界人士。
1969年,南懷瑾創立「東西精華協會」,後創立「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禪林」和「十方叢林書院」。
1971年,南懷瑾創辦《人文世界》雜志。
1984年,南懷瑾為避禍於1985年移居美國,並在弗吉尼亞成立「東西學院」。1983年王升遭蔣經國解職,解散劉少康辦公室。王升曾跟隨南懷瑾學習佛教,因此據傳蔣經國懷疑南懷瑾可能在台灣將成為新政學系的新領袖。
1988年,南懷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間,時任中共溫州市委書記的董朝才前去造訪,希望南懷瑾倡導、推動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及的金溫鐵路,南懷瑾慨然應允,成為金溫鐵路的催生者,開始籌資興建這條中國第一條合資的鐵路。
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南懷瑾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
1992年6月16日,南懷瑾為大陸和台灣兩岸密使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為兩岸和談奠定了基礎。 11月18日,浙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南懷瑾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2月18日,金溫鐵路正式開工。
1998年6月11日,金溫鐵路開始通車。 在通車前夕,南懷瑾基於「功成身退,還路於民」的想法,將股權轉讓給浙江省和鐵道部,金溫鐵路現屬上海鐵路局管轄。
2006年後,南懷瑾移居長住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廟港並在蘇州吳江區創建「太湖大學堂」,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與現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後建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多間中國大學,如北京大學等。 民國二十年(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其父要求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南懷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其父還給南懷瑾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國民黨政府遷台灣後,袁煥仙在台灣講《楞嚴經》,聚眾講學弘法,創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佛教典籍的南懷瑾居士,就是袁煥仙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
張尚德教授,1932年出生於湖南湘潭,1962年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為台灣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學和佛學專家。青年軍二零六師小兵,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央大學、政工幹校、警官學校副教授、教授、中國哲學會總幹事、國民大會英文機要秘書、大陸中華孔子學會名譽副會長、北京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貴陽中國文化書院名譽院長、達摩書院創辦人、達摩出版社發行人、中國文化哲學大師南懷瑾創設的十方叢林書院高研部主任,為南大師五十多年的老學生。 講學參禪設帳收徒 《南禪七日》是當年南懷瑾在廈門南普陀寺為僧人們打禪七的時候,記錄下來的錄像的名稱,把這七天的內容全部收錄了下來,方便更多的人可以受教和改善畫質,南懷瑾於1993年在閩南佛學院新落成的禪堂內主持第一場禪七,重新整理版本,共21集。《南禪七日》是生命科學的實驗。
1949年,南懷瑾輾轉赴台,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古籍經典。去台初期,在台北設立「十萬禪林台北道場」,成立「東西精華協會」,另在新竹縣設「十萬禪林峨嵋道場」,教導眾生打禪。後來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舉行禪七法會。 出版實體文學,倡導復興中華文化 1966年,南懷瑾配合台當局,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和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兩地往來闡述傳統文化。1969年南懷瑾成立中西精華協會。1977年,南懷瑾開始在台灣成立老古出版社,並開設「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教機構,傳揚文史哲佛學說,提升民眾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學作品《論語別裁》的出版,轟動全島。
80年代後期,南懷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溫州水患,南懷瑾建立南氏醫葯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
2004年,南懷瑾移居上海。2006年,創立太湖大學堂。 據說曾經有位命理大師根據南懷瑾的生辰八字,推算以後得出一個結果,說是此人:「身無分文、富可敵國、手無金印、權傾天下」。說在南懷瑾身上有一股「王」氣和「霸」氣,但不是真正的王。實際上南懷瑾就是一位「王」,而且普通觀念里的「王」對南公來講還配不上,我們姑且稱之為「素王」或者「空王」都不太過份。1918年,南懷瑾誕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的一個世代書香之家,從孩提時起即接受嚴格的傳統蒙館教育。到十七歲時,南懷瑾除精研儒家四書五經外,涉獵已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歷史、書法、詩詞曲賦、醫葯卜算、天文歷法諸學,每得其精髓而以為樂,從小就是位孜孜以求的好學青年。正應了《論語》里所說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南懷瑾雖說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但是自小其祖母、父輩們並沒有要求這位「南門獨子」將來能夠顯達一方或者富貴榮耀,相反其祖母還對其說:「讀書可以,但不要做官」,其父更是要求很低,只要能夠養活自己平安度過一生,即使不讀書也可以。
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家教,對南懷瑾生平,一貫看淡名利與浮華,應該是起著積極的影響,使得後來南懷瑾在正處於「風華正茂書生意氣、躍馬邊陲一呼百應」之時,卻能幡然醒悟,此種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也。因此後來曾經有人,向南懷瑾提出應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南懷瑾回答的只有四個字「卓爾不群」其含義就是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秉性和天賦進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南懷瑾作為一代大師,集「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縱橫古今、博融東西之學於一身,卻連個像樣的文憑也沒有,更有甚者、曾經有許多國際名牌大學,要冠以南懷瑾為名譽教授、博導之類的榮譽都被一一謝絕。南懷瑾宛然笑曰:「我才不受這個騙」。因此一些所謂科班出身的學者,往往藉此對南懷瑾的著述和學術產生疑問,並吹毛求疵者亦有之。當然對於著述中的一些「硬傷」之處,根據朱清時教授的回憶,南懷瑾都能及時負責的予以針砭和糾正。故魯迅南懷瑾有句名言:「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所以偽名儒還不如真名妓」。
南懷瑾正是以其一貫的本色示人。南懷瑾在書中說過,中國傳統文化有三道之學:君道、臣道、師道。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作帝王或者諸侯、士大夫們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任務和標榜,而師道超越以上兩者而獨立存在,是在周朝中葉以後的事情。這里是其明顯的「分水嶺」,應該是(公天下和家天下)本質意義的不同。 從領略部分南懷瑾學術研究的成果開始,談談其現實價值和意義。
自從跟著南懷瑾重新認識《論語》;讓孔子更近於真實、平凡和可愛。《論語》作為孔子和他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言語對話,以及處理時務的記錄,共分上論和下論。曾經在幾十年前有人提出《論語》的編排次序有問題,想邀請南公懷瑾南懷瑾一起參與重新排序。後南懷瑾經過仔細反復的研究後,發現並不存在次序排列的問題,相反它的連貫性很具有「藝術性」,因而也就及時的制止了一場「鬧劇」。 在南懷瑾的自述里,曾在十五年中講過三四次《論語》。南懷瑾說:「至於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匯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打倒了被南懷瑾喻為「糧食」店的孔門學問後,作為現代的中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便失去了正確的依沽。根據南懷瑾的指點,南懷瑾認為孔家店被打倒其實跟它的「伙計」有關,作為「老闆」的孔子是很冤枉的。也可以說孔子曾經被「曲解」了幾千年,正如宋儒陳同甫說的:「夫道之於天下,無本末,無內外。聖人之言,烏有舉其一而遺其一,是聖人猶與道為二也」。
南懷瑾正籍於此,通過以經解經、經史合參的方法,加以個人的修證所得,通過《論語別裁》為絕大多數人還原了平凡、可愛和真實的孔子形象。母庸置疑孔子是得了道的人,南懷瑾對於形而上本體的認識清楚的很。
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實際就是說:我沒有其他的,只有對本體的認識和起用罷了。而曾子對其他門人卻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為同學們程度還不夠,所以只能說具體的認識和做法,譬如禪宗神秀大師做的偈子: 「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是一樣的。南懷瑾正是通過這種對比引用的方法,把《論語》的精神樸素的展現出來,誠如陳同甫南懷瑾說的「用明於心,汲汲於下學,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則日之上達,無非今日之下學也」。此話的意思,當然也可理解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從人、事、物的應對到心性的煉達,直至到達「仁」的境界,後世儒家稱之為「天人合一」,南公懷瑾說這是我們中國文化本有的儒家道理。那麼儒家的三綱(明德、親民、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拿佛家來講三綱就是:悟道、起修做善事、最後大徹大悟。八目等於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個八目就是大方向的外用之學,而貫穿於儒家思想的整體核心部分是「心性」之學,而即使在「明心見性」以後,起修也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在曾子臨終時說:「啟予足!啟予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南懷瑾一輩子作學問,把對經典的導讀,升華至對個人「心、性」的培養和修身上,擴至對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懷上,以期開創新的人文格局。這種納百川於大海的力挽狂瀾氣度,是一般的學者所忽略的核心部分,也是無法企及的高度。如果沒有真修實證的功夫,和「普賢菩薩的行願」 願力,是辦不到的。也正因此他把中國儒家傳統文化思想統合起來、構成了孔門學問的基本道理「內聖外王」。
基於這點南懷瑾先後講了《原本大學微言》、《孟子旁通》等;完成了儒家系列的學術研究,並在內涵和外延上反復作了比較和論述,使其在學問研究方面,始終保持不變的中心思想;所謂「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寧、文王得一而天下平」讓讀者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原來在中國固有的人文領域裡面,本來就包含了對宗教、哲學的信仰和實踐方法,儒家和道家在秦漢以前本來就是一家。包括諸子百家等等,構成了中國的整個人文哲學體系內容。
南懷瑾說,一個國家被滅掉,還可以復國,但是一旦文化衰亡就萬劫不復了。中國文化最早出現斷層是在秦末以後,而所謂的焚書坑儒的罪過還並不大,關鍵是西楚霸王一把火燒了「阿房宮」。一直到漢武帝時期,這段時間是斷層的。而後來發展出來的儒家思想,有相當內容是董仲舒「獨尊儒術」以後,漢儒們經過考據而有所增廢,後被稱謂(漢學)的一部分,到宋明理學發展起來的時候,孔子就已經被誤解的很深了。而這種以「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三綱五常」的腐儒思想和誤解,並以「朱、程」為代表的儒學釋義和理學思想,一直統領著歷代王朝上千年之久。法久弊生、自然就成了後世被打倒的前因;結果好端端的孔聖人便被抬出來「鞭屍」了。
在南懷瑾的《論語別裁》里,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對象是因人而異的,孔子對教育時機的洞察和把握也是「手眼通天」和多變,並且孔子在日常起居生活中,顯得活潑而又有生機,譬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並不像後世理學家們,所表現的那麼嚴肅和不通人情,以致把孔子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最終把儒家學問推向了「滅門」之路。南懷瑾這種不帶任何個人偏見的導讀方法;根據自身修證的經驗;運用經典的前後對照與經史合參並舉,把儒、釋、道三家作了充分的對比和互通,此引人至勝的學問手法,著實開創了當今「述而不作」的新風。這種能讓現代普通的中國人,看了後能夠接受的《論語》;和儒家思想的普世教育價值方面 ,以及在繼承傳統經典的貢獻方面,真能與鳩摩羅什法師的功德相媲美。
南懷瑾與其獨特的智慧功德和傳統文化功底,為我們開啟了通往經典寶庫之路,主要的目的無非是百川歸大海,讓現代的國人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依沽,只要是真實的東西;看起來一定是平凡的;而正因為它真實和平凡才顯得可愛。假如能對讀者了解「心性」方面更有幫助的話,那它的價值和意義就更深遠了。 用佛法的真諦來實踐人生的價值,闡析人性的詬病與高貴。南懷瑾生前常感嘆,最怕接觸學佛的人;學了點佛以後,一看滿臉的佛相、滿嘴的佛話。南懷瑾曾經公開的說自己沒有資格稱謂佛教徒,從這種謙虛里我們發現,其實南懷瑾擔心的是,把學佛變成了一種「形式和迷信」。
早在五十年代,南懷瑾身居台灣正處於最窮迫的時候,書就了兩部著作《楞嚴大義今釋》和《楞伽大義今釋》,後來南懷瑾也自嘲為「二楞子」。南懷瑾早在二十五歲時,就在川北禪門大德袁祖煥仙南懷瑾坐下悟道,後閉關於峨眉山大坪寺,通閱大藏經典。旋即遠走康藏,遍訪有成就者,應該說此時,已經確立了一生的目標和方向。後來來台灣做船運生意,在興隆的時候,每天席開連桌,招待四方來客。卻因為一次劫難,而一夜之間淪為落魄遊子。這種人生的巨大反差,非但沒有擊垮南懷瑾,反而像「天賜良機」一樣,從此樹就了一位曠世奇才和一代大師。
多年以後,南懷瑾在說起這段經歷時都一言帶過,而對於做學問一事,只說「著書都為稻糧謀」。南懷瑾曾經說過:看了幾十年的人生,得意忘形者有之、而失意忘形者更甚之。確實一個人假如沒有真正的「修養」境界,是很難做到榮辱不驚的。張尚德老師在談及南懷瑾這段最困迫的時期時,大為感嘆:根本看不出南懷瑾很窮,那滿面的春風;好像整個世界都是他的一樣,富有的很!
在《楞嚴大義今釋》的序言里,說道:「在這個大時代里,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自然亂象紛陳。變亂使凡百俱廢,因之,事事都須從頭整理。專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時代的要求,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遠的,要能耐得凄涼,甘於寂寞,在默默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子」。什麼是大菩薩?大菩薩無疑就是犧牲自己的全部,來成就眾生的覺悟。南懷瑾說「世間一切學問,大至宇宙,細至無間,都是為了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
也就是說:都是為了研究人生。離開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討,便不會有其他學問的存在」。對於有人說《楞嚴經》是偽經的說法,南懷瑾就實憑據的予以反駁,令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南懷瑾的慈悲和願力更體現在下面這段話:「生在這個時代里,個人的遭遇,和世事的動亂,真是瞬息萬變,往往使人茫然不知所之。整個世界和全體人類,都在惶惶不可終日的夾縫里生活著。無論是科學、哲學和宗教,都在尋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脫。這本書譯成於拂逆困窮的艱苦歲月中,如果讀者由此而悟得真實智慧解脫的真理,使這個顛倒夢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華到恬靜安樂的真善美之領域,就是我所馨香禱祝的了」。
《楞伽經》里的精闢之言在於一句話:「凡一切想皆屬妄想」。南懷瑾在《楞伽大義今釋》里說:「楞伽經,它在全部佛法與佛學中,無論思想、理論或修證方法,顯見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寶典。中國研究法相唯識的學者,把它列為五經十一論的重心,凡有志唯識學者,必須要熟悉深知。但注重性宗的學者,也勢所必讀,尤其標榜傳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禪宗,自達摩大師東來傳法的初期,同時即交付楞伽經印心,所以無論研究佛學教理,或真求修證的人,對於楞伽經若不作深入的探討,是很遺憾的事」。大凡學佛的人都比較喜歡打坐、念咒子或者佛號,殊不知理若不明,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所以禪門有句話: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更可惜的是因不懂《唯識》學而蹉跎歲月、浪費生命的。
獨肩《禪海蠡測》勾起千年浮沉,揉碎大地山河紛紜落宿常寂。一九七三年,南公懷瑾再序於台時寫到:「時輪劫濁,物慾攫人,舉世紛紜,鈍置心法,況禪道深邃,克證難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個事,覓衣珠於壯歲,慮魔焰之張狂,故不辭饒舌,綴拾斯文。然投滴巨壑,吹毫太虛,沉沉無補時艱,復將廿載。頃者,莘莘學子,驚顧域外之談禪,攘攘士林,欲振墮緒,再請重鑄斯編,冀復燃燈暗室;固知舊鉛新槧,盡同夢里塵勞。唼響撩虛,等是狂思玄辯,禪非言說,旨絕文詞,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餘,渡海傳衣,少室徒添滲漏,五家七派,無非自碎家珍,萬別千差,透澈何勞豎指,斯編之作,為無為,何有於我哉?」正如南公懷瑾所言,真悟了「道」哪裡還有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等閑傢具?當眾盲摸象、殊途同歸之時自然就是「旨絕文詞,拈花微笑」而已矣。
佛法的目的是:讓普羅大眾能夠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而達到「常樂我凈」的游戲三昧境界;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上;而實現佛法的宗旨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南懷瑾花了一輩子的時間,通過對儒、釋、道三家學問的演繹和歸納,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告訴人們:東方有聖人,西方也有聖人,此心同此理亦同的道理。而從「平凡」到「高貴」並不存在邊際問題,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要回到平地上來,總不能懸空掛著。因此做到了「大平凡」就是「最高貴」;南懷瑾臨終的這一示現,就說明了這一道理。而所謂的「凡夫」恰恰是不甘於平凡者的代名詞。人類對於真理的訴求從來沒有缺少過熱忱,只是當時代的腳步,不得不再次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時,才發現我們離真理(大平凡)相去已經甚遠。當我們甚至已經沒有智慧,去發現自己的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時,那將是整個人類的災難。
南懷瑾這一輩子,從玩索而有成者到馬不撤蹄的為法而忘軀至圓寂,真正實踐到從「平凡」到「高貴」的最好人生「答卷」。
南懷瑾對人生闡述就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在台灣則多由佛道入門(大多數為佛教眾),佛教學方面如《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如何修證佛法》《葯師經的濟世觀》,可以說南懷瑾是密教准提法在台灣香港的重要推動力。
在中國大陸有多數的民眾由西方哲學轉入東方文化,其中廣為流傳的代表作品如《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其中刊正了許多以往對傳統文化的誤解。
在道家方面,南懷瑾的書籍在命理及中醫學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階,如《老子他說》《莊子諵嘩》《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等。
2. 李玉琳的生平概述
李玉琳(1885-1965),出生在河北安新縣圈頭村一個農民家庭,自幼隨單刀李存義的得意高足郝恩光學習少林、形意、八卦等拳藝,在郝恩光東渡日本期間還受師爺李存義的親自指導,並隨李存義在天津中華武士會和輔輪中學任武術教員。天津武士會成立的時候給八極拳代表人物李書文、馬鳳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郝恩光和李玉琳。
1923年,郝恩光在吉林寧安縣戰場上不幸中彈殉職,李玉琳變賣家產,親去寧安迎葬師柩,承擔起照顧師父的遺孀孤兒的責任,並將師父孤兒郝家俊教武成名。
他這種高尚的尊師武風,一時傳譽武林,深得武學巨匠孫祿堂先生的賞識,收其為本門弟子。李玉琳拜孫祿堂為師後,隨師 同吃同住,得其真傳,加之苦練,功夫進入精湛境地,成為孫祿堂後期弟子的代表人物。一說為,李存義後來年邁返鄉時曾對李玉琳講:「我的功夫你都已經練成了,你要再練就要練神化不測之功,練這種功夫你只有去找孫祿堂,別人誰也教不了你。」於是李玉琳帶著李存義的薦書來北京找到孫祿堂先生,拜於門下,這是大約1921年。三年過去了,孫祿堂先生沒有教李玉琳什麼東西,只是重新讓李玉琳站三體式,當然是孫氏三體式。李玉琳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也沒有認真去練。然而,孫祿堂先生對李玉琳反倒越來越客氣了,天津的同門都喊李玉琳為大師兄。一天李玉琳要求與孫祿堂先生搭搭手,給他喂喂勁,孫祿堂先生同意了,剛一搭手,李玉琳發力便 打,被孫祿堂先生輕輕化開。李玉琳怕孫祿堂先生察覺他的動機,一會兒便借故離開了。當李玉琳去南開大學講課時,感覺渾身乏力,虛汗如雨。李玉琳知道孫祿堂先生精通醫道,於是又返回孫祿堂先生處,請孫老先生診治。孫祿堂先生說:「你還記得早晨的事嗎?」李玉琳聞此連忙跪到在地說:「老師名氣這么大,可我很少 見到老師跟人動手,只見老師成天寫字。我要是能打倒你,我的名氣可就大了。」孫祿堂先生說:「你既然講了實話就趕快照方抓葯吧,遲則不治。」於是遞給李玉琳一張早已寫好的葯方。數日後才恢復。於是李玉琳知道孫祿堂先生藝高不可測,這樣李玉琳再次遞帖拜師。認真練習孫祿堂先生教的三體式、劈拳、崩拳等基礎的 東西,一直跟在孫祿堂先生身邊學習,技藝大進。他逐漸掌握了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的大要,由此內勁日益充實。當時武林中很少有人能抬起李玉琳的胳膊,又因為李玉琳動作異常迅捷,力道異常渾厚,身體又鬆柔自如,功夫異於常人,故在武林中享有「鐵臂蒼猿」的美譽。成為孫祿堂老先生著名的弟子之一。但是由於孫存周與李玉琳兩人的秉性不和,背景不同,加之孫存周、李玉琳都不善言辭,故兩人的誤解很深。由於李玉琳功夫好,年齡也較大,故後期同門多以大師兄呼之。李玉琳也以大師兄自居。比如如果沒有他的允許,他不許別的弟子,尤其是比他入門晚的弟子輕易見到孫祿堂先生,樹立自己是孫祿堂先生大弟子的威信。有一次以老師休息為名,把連靳雲亭這樣與他資格差不多的弟子也擋在了外面。這種做法使孫存周非常不滿,誤會李玉琳有異心。最終導致兩人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於是孫存周對父親講:「您要是不讓李玉琳走,我就走。」孫祿堂先生十分為難,結果李玉琳去了上海,孫存周也離開了鎮江。但每次只要見到李玉琳依舊不依不饒。 孫祿堂只對入室弟子才傳授孫氏拳學。因此,二人的不和嚴重影響了孫氏拳學的繼承與開展。
1924至1925年間,李玉琳隨孫祿堂在上海任中華體育會武術教員和尚德武士會會長等職,在這期間得到天下第一劍李景林的武當劍法真諦。
1929年冬,李景林與楊澄甫先生共同研討,由陳徽明、李玉琳等具體修訂,創編了楊式81式太極拳。
1930年, 李景林在北上創建山東國術館前與孫祿堂先生在上海會面,李景林說:「存周與潤如(李玉琳的字)的扣兒是解不開了,不如您叫存周回來吧,讓潤如跟我去山東?」這時孫祿堂先生的長子、三子都已因故去世,父子之情實難割捨,於是表示同意。同時商定李景林在江蘇國術館任教的入室弟子於化龍、李慶瀾等也隨師北上。不久,李玉琳揮淚告別了孫祿堂先生,到山東國術館就任教務主任。李玉琳被山東國術館聘為教務主任,繼之擔任教務長等職。與館長和同事共同創造了該館的第一部教科書《太極拳講義》,教授太極拳八十一式。現在廣為流傳的太極拳八十八式正是在此基礎上發展的。
1936年,李玉琳在哈爾濱成立太極拳社(又改名哈爾濱市太極拳研究社),成為把太極拳傳入東北的第一人。後來又在沈陽、長春建立起太極拳分社,主要傳授孫式太極拳、楊式81式太極拳以及武當劍、太極劍和形意、八卦等拳械,初在道外南八道街設立了太極拳社,隨著練習人越來越多,後搬到了北七道街一所六十多平方米的寬敞房子內,並改名為太極拳研究社。到這練習的學員有商人、職員、學生,人多時,每天來練習的達二百多人次。從而使太極拳運動,在東北三省發展起來。
1952年,18歲的趙煥奎拜黃恕民為師,直到二十多歲時,才在師傅的帶領下見到了這位大名鼎鼎的師爺。「雖然七十多歲了,可是頭發不白,滿面紅光。當時,他對我點了點頭,我便到一旁看師爺與師傅們過招,但是師傅們仍然不是師爺的對手。」
3. 成都市金牛區屬於什麼風險
4. 武術教育的前景如何
傳統武術正在衰退中。當今社會個個追求急功近利,對這類需要長時間磨練的東西沒興趣了。
現在的武術也就是拿來強身健體,培養一下心智素質。沒有多少人會誠心研究了。反而外國人比我們更有興趣研究。
教武術應該還可以做,只不過比其他興趣班少賺點。改行吧,做保鏢之類,如果有膽識的話。
5. 李子鳴的人物生平
李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習文練武,能書善畫。成年後,學鑄造,設公司,辦工廠。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處事剛正不阿,尚德重義。對人寬厚謙和,樂善好施。他一貫熱愛祖國,熱愛民族,關心國家命運,急他人危難。
李子鳴先生早年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不怕個人犧牲,不顧家屬安危,根據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決定,在北平城內開設宏業醬油廠及元隆商行。掩護北平工委主要負責同志,還不惜家資營救革命同志出獄。李子鳴先生為革命作出了忘我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李子鳴先生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先後擔任製冰廠和食品廠等幾個國營工廠的廠長。李先生晚年擁護改革開放,強調在借鑒西方有益經驗的同時,要繼承國粹,發揚中華民族精神。他致力於繼承,整理,研究和推廣中華武術,為武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曾任中國武術協會榮譽委員,北京市武術協會顧問,八卦掌研究會會長,全日本中國拳法聯盟顧問。李子鳴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武術家。 李子鳴先生於一九二一年、帶藝拜董海川入室弟子梁振蒲為師,研習八卦掌,隨後。又入河北省國術館,得到張占魁、尚雲祥、居慶元等武術名家的指教。在北京與郭古民、李少庵、曾省三等眾多武術名家交往密切,博覽了不同流派的技法,收集了大量資料,取各家之長。完善了梁振蒲先生承傳的八卦掌體系,培養出了一批著名拳師和名手。他還通過自身的實踐體驗,發展了對八卦掌的理論認識,精闢地指出了八卦掌的技擊特點是運動戰、游擊戰,系統地注釋了八卦掌傳統的《三十六歌》《四十八法》,揭示了其中奧秘。他相繼編著出版和刊刻了《董海川轉掌》《梁振蒲八卦掌》《八卦掌珍秘錄》等十多種專著和稿本,為武術技術和理論建設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李子鳴先生在年逾古稀後,不辭艱辛,竭力奔忙,聯絡同好,牽頭挖掘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先師墓碑,遷建董海川先師墓陵,創建八卦掌研究會,主辦《會刊》,開設八卦掌輔導站,開展與海外同仁的交流。這些工作,加強了武術傳習者問的團結,活躍了武壇的學習氣氛,推動了武術技術和理論的發展。這在浩劫剛過、百廢待興之時,起到了倡導尊重民族傳統和熱愛民族文化的積極作用。李老的益舉受到海內外武術同好的推崇和體育界、文化界的贊譽,多次獲得中國武術協會和北京市武術協會的嘉獎。
李子鳴先生年過八旬後,還無私地向北京市武術隊、體育院校師生及各界武術愛好者傳授技藝。應聘為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科技大學、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等大專院校武術協會的名譽會長或顧問,向學子們講授和傳播傳統武術。還應邀到日本、新加坡等國講學,向慕名前來求教的美國、韓國、日本、英國、奧地利、新加坡、比利時等國家和港澳地區武術愛好者傳授拳技。李老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子鳴先生品德、師德、武德堪稱師表。愛國、愛鄉、愛民堪稱楷模,為我們做出了獻身祖國、承傳武術、弘揚武德、發展武術文化的榜樣。 李先生祖先自明朝推獨輪車至東北販賣瓦盆為業,後經其祖父在東北打下基礎。12歲在遼寧學商肆。1944年在北京接觸地下共產黨,受到地下黨的教育。先生持大節、尚俠義,慮國家存亡,替志士救危,在地下公委會工作。解放後任食品行業廠長等職務。
1926年在天津經其師梁公振蒲介紹,得識尹福的高足居慶元師兄。梁公離津後,跟居慶元學尹門掌術和器械。後在京經梁公振蒲介紹,結識了師兄郭古民和李少庵,在藝業上得其指點,受益匪淺。
在北京搞地下工作時,仍練功不輟。掌握八卦掌及器械套路多而精,理論上造詣很深,著有《董海川八卦掌》、《梁氏八卦掌》、《八卦掌怎樣使人健康》等書。 李先生為人和善慈祥,扶困解難,德行廣播,名聞海內外。晚年逢盛世,醉心武學,博採眾長,為完善梁氏八卦掌技藝,弘揚武術精華,廣為收徒授業,弟子遍布海內外。倡議重道思源,遷修董先師墳墓。董海川先師墳墓遭文化大革命之厄被破壞,且有變耕地之危。慮及先師創業,福澤後人,其遺跡應妥善保護,乃於1980年牽頭倡議國內外八卦掌後裔集資,敬遷董先師墳墓於北京西郊萬安公墓,重建碑銘。得到同仁及八卦掌後裔的支持和擁護,於1981年完成敬遷任務。同時遷入萬安公墓的還有其師兄郭古民先生。1986年又把梁公振蒲的墳墓,由原籍遷入北京萬安公墓,以供八卦掌後學瞻仰。生前任中國武術協會顧問,北京武術協會副主席,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理事、顧問,全日本中國拳法聯盟名譽主席,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會長,北大、清華等高校武協顧問。國家嘉其功績,授於一代宗師「德高望重」匾。
先生宅心仁厚,治家有方,教育得法,裔徒能繼其學。其遺墨能傳其神,後代視為墨寶珍藏。先生逝世後,家屬在南廂房設紀念堂。屋內迎門牆上懸掛其放大像片,像的上方懸掛「德高望重」匾,還懸掛董先師及梁公的放大像。門口上方懸掛其弟子臧學范率眾弟子敬獻的「尚武崇德」匾。於1997年4月5日由其親屬及門徒們,把其骨灰盒安葬在萬安公墓董先師墳墓左側,梁公振蒲及郭公古民墳墓的右側。骨灰盒埋葬那天,參加儀式的有其親朋,各界領導,北京及外地、乃至日本等地門徒、後裔400多人。入葬儀式庄嚴肅穆、氣氛祥和,後學們以崇敬和惜別的心情完成了入葬大典,供後學者瞻仰。
6. 學 習武術是為了什麼
武術: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現代漢語詞典》) 又稱國術或武藝,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其內容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人類即已開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獸進行斗爭,一是為了自衛,一是為了獵取生活資料,後來人們為了互相爭奪財富,進而製造了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如《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蚩尤作兵伐黃帝」的記載。這樣,人類通過戰斗,不僅製造了兵器,而且逐漸積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鬥意義的技能。 在殷商時期,青銅業發展,以車戰為主,出現了一些銅制武器,如矛、戈、戟、斧、鉞、刀、劍等。同時,也出現了這類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術。為了提高戰鬥力,這時已有了比賽的形式。如《禮記王制》所載「凡執技論力,適四方,裸股肱,決射御」,意即較量武藝高低。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出現,步騎兵興起,為了在步騎戰中發揮作用,長柄武器變短,短柄武器(特別是劍身)變長,這樣,武器的內容就更加豐富了,武術的技擊性進一步突出,同時武術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視。這時比試武藝的形式已廣泛出現,更加推動了武藝的發展。據《管子七法》載,當時每年有「春秋角試。」據《莊子人間世》和《荀子議兵》所載,當時比試武藝已非常講究技巧,拳術打法有進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秦時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賽時有裁判,有賽場,有一定的服裝。1975年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畫了當時一場比賽的盛況:台前有帷幕飄帶,台上 3個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褲,腰部系帶,足穿翹頭鞋,2人在比賽,1人雙手前伸作裁判。 漢時,有了劍舞、刀舞、雙戟舞、鉞舞等。這都說明,漢時的武舞已有明顯的技擊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現。漢時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已形成了多種技術風格的流派。如《漢書 .藝文志》收入的「兵技巧」類就有13家、199篇,都是論述「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的武術專著。 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官僚貴族或耽於宴樂或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其影響也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中,如視劍為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甚至以木劍代刀劍,用荒誕無稽的邪說取代練武,致使武藝停滯不前。 隋唐五代時期,隨著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武術重新興起,唐朝開始實行武舉制,並用考試辦法授與武藝出眾者以相應稱號,如「猛殷之士」、「矯捷之士」、「技術之士」、「疾足之士」,獲得每個稱號都有具體標准。如「猛殷之士」要「有引五石之弓,矢貫五紮,戈矛劍戟便於利用……」(《武備志太白陰經選士篇第十六》)。這一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促進了社會上的練武活動。 隨著步騎戰的發展,在戰場上,戈、戟逐漸被淘汰,劍作為軍事技術多被刀所代替,但作為套路的演練仍在發展。 宋代出現了民間練武組織,見於記載的有「錦標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撲)等。這些社團因陋就簡,「自置裹頭無刃槍、竹標排、木弓刀、蒿矢等習武技」(《宋史》卷 191)。在城市中,據《棟亭十二種都城記勝》所載,在街頭巷尾打場演武,十分熱鬧。表演的武藝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槍、舞劍以及打彈、射弩等,對練叫「打套子」,有「槍對牌」、「劍對牌」等,這時,集體項目也發展較快,例如,《東京夢華錄》卷 7載:「兩人出陣對舞如擊刺之狀……出場凡五七對,或以槍對牌、劍對牌之類。」但對抗性的攻防技術由於受了宋理學家倡導「主靜」的影響,都逐漸走向衰微。 元代統治者對民間「……二十人之上不許聚眾圍獵」(《元典章》卷 3,賑飢貧),連民間私藏武器也屬犯罪。武藝多以秘密家傳的方式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傳授。 明代是武藝大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不同風格的技術流派,拳術、器械都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在理論上總結了過去的練武經驗,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紀效新書》、《武篇》、《耕餘剩技》等。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記載了拳術、器械的流派、沿革、動作名稱、特徵、運動方法和技術理論等,有的還附有歌訣及動作圖解,為後世研究武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清代統治者禁止練武,民間則以「社」、「館」的秘密結社形式傳授武藝,其中著名的拳種,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劈掛拳等,多在清代形成。 民國期間,社會上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拳社,對傳播和發展武術起了積極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被作為優秀民族遺產加以繼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級武術協會,國家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開展武術運動,將武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3年,舉行了第1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競賽大會,接著又舉行多次全國性武術比賽或表演大會。為了推動武術的普及和提高,國家組織創編了比賽規定套路,編制了群眾武術活動所需要的初級套路和簡化太極拳等,出版武術書籍和掛圖,拍攝武術影片和錄象。為探討武術運動鍛煉的價值,還組織有關生理的測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學化。此外,各體育學院、體育系相繼設立武術課和武術專業班,大中小學也把武術列為體育課教學內容,青少年業餘體校也建立武術班,各地武術協會設立各種形式的武術輔導站,吸引著大批武術愛好者習武健身療病。 過去,武術分類有以地區劃分的,有以山脈、河流劃分的,有以姓氏或內外家劃分的,也有按技術特點劃分的。現代一般按其內容分為5類; 經常堅持武術鍛煉能有效地增強體質。武術中的各種拳法、腿法對爆發力及柔韌性要求較高,特別是各關節活動范圍較大,對肌肉韌帶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武術包含多種擰轉、俯仰、收放、摺疊等身法動作,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隨」,「步隨身行、身到步到」,對協調性有較高的要求;整套動作往往由幾十個動作組成,並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以能使身體各個器官系統得到全面發展。練習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如太極拳,強調以意引導動作,配合均勻深沉的呼吸,可使周身血脈流通,適合於慢性病患者作為醫療手段堅持鍛煉,有較明顯的療效。 對抗性的散手、推手、武術短兵、武術長兵等競技項目,運動激烈,除能增強體質外,還能培養勇敢、機智、敏捷等優良性格。 【武術的概念】 武術概念,是人們認識。研究武術的基本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的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達不盡相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 從歷史上看,有不少歸屬武術類的名稱,春秋戰國時稱「技擊」兵技巧一類);漢代出現了「武藝」一詞,並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選》中「偃閉武術」(當時泛指軍事)的「武術」一詞;民國時稱「國術」:新中國成立後仍沿用「武術」一詞。 隨著歷史的變遷,冷兵器的逐步消亡,專用武術器械的生產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現,對抗性項目、武術競賽規則的、制定,武術已演化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武術的體育化使其內容、形式及訓練手段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到今天,武林的基本定義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捕斗的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從這一定義出發來認識武術。首先,武術屬於中國傳統的技擊術。它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徒手或藉助於器械的身體運動表現攻防格鬥的能力。無論是對抗性的捕斗運動,還是勢勢相承的套路運動,都是以中國傳統的質擊方法國棋技術核心的。就人類的社會生活來說,技擊術不可能是中國獨有的。比較世界各地的技擊術,武術不僅在技擊方法上更為豐富(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運動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結合的,又是分離的,這種發展模式,也迥然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技擊術。在演練方法上注重內外兼修,演練風格上要求神形兼備,無不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技擊術的運動特點。 其次,武術是體育項目,它明顯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實用技擊技術。套路運動中盡管包含豐富的技擊方法,但其宗旨是通過演練以提商人的身體素質和攻防能力,進行功力與技巧上的較量,在技術要求上與實用技術有一定的區別,散手運動的技術固然更接近於實用技南,但由於受競賽規則的規定,亦將其限制在體育競技運動之內。總之,歸結為一點,武術具有明確的體育屬性,體育是當今武術的主要社會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注重內外兼修,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它內涵豐富,寓意深,既具備了人類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共同特徵,又具有東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體育領域中的智慧結晶。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從廣義上認識,武術不僅是一個運動項目,而且是一項民族體育,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7. 鷹爪功怎樣練
目 錄
一、鷹爪門源流
二、鷹爪功與鷹爪門拳功之關系
三、鷹爪功與擒拿點穴之關系
四、鷹爪內功與外功之關系
五、練武要旨與修養
六、指功之練法及異同
七、鷹爪神功行動步驟及勁法秘訣
八、陳子正嫡傳百日速成大力鷹爪功 練法(含鷹爪混元指功)
九、鷹爪近身自衛訓練及應用指導
十、鷹爪樁功秘法
十一、指功傷人治病述要
====================================================
一、鷹爪門源流
鷹爪門拳術,原系象形。因鷹為猛禽類之一,其性 猛,其爪利,運用爪之抓力,即可戰勝它含。其拳曰聯 手,乃鷹爪力之總名也。此種手法.與他家拳術迎異.事 以抓打擒拿,分筋錯骨為主.敵愈近愈易制勝。敵雖具銅 皮鐵骨,未有不披靡者。 考鷹爪門 拳術之源流,明代末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在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中就記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 三十二式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名勢各有所 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 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 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組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 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 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由上述可 見,當時鷹爪拳術已盛行於民問。然我國武術,向乏記 載,元、明二代已不知傳於何人矣。據陳子正先生曰.其 術源於瀝泉憎,後瀝泉僧以此術授與岳武穆,故世以岳 氏鷹手呼之。但據先生之嫡傳高徒、河北鷹爪門名師劉 法孟先生曰,其術源於岳飛,後清代有瀝泉僧者,得承真 傳,惟瀝泉僧本為翻子門名僧.因見該拳鷹爪手法可取. 故將鷹爪之手法,滲入翻子拳術中,兼而練之。後輾轉傳 於道濟和尚.道濟又傳於法成僧,繼傳於保定劉士俊,士 俊而發揚光大之也。以上二說,關鍵之處瀝泉增為何代 人.然因乏記載,實已無從考據矣。 有史可考者.其拳發揚於劉士俊。士俊為直隸雄縣 孤庄村人。家貧。嘗以傭工糊口,嗜武技.晝雖勞瘁,夜 仍練拳不輟.人咸奇之。年二十許,技擊已有心得,每販 菜畢.即空場練之.習以為常.人亦不怪之。村有某寺, 每值擔休息.即練身手。 適為寺僧道濟咨見.奇其力猛腿快,不禁喝采。即 畢、憎曰:「技雖佳、惜不足搏人耳。」俊不服,請與較,僧 不答.立而不動.俊即上步,反自撲倒。始大驚,經詢,方 知僧身懷岳氏鷹手絕技遂膝行請為弟子。僧曰:「孺子 可教也。」自此俊隨師學藝.後又從師師伯法成僧。士俊 經多年苦練.技乃大成 後辭師來京,以授藝為生。時北 京名手輩出.精技擊者.多下場與較,悉敗,被譽為「大 桿子劉」,遂名揚京城,威震京南也。 鷹爪門功夫,得士俊真傳,厥為劉成 有。成有初學技於飛腿揚景山,繼受業於劉德全、劉士 俊、董憲周.深得少林派之神髓,尤精岳氏連拳、八翻散 手.雄踞燕冀。成有再傳其子劉啟文、外甥陳子正。子正 深得劉師真傳.秉意發揚鷹爪拳技,曾先後任教於上海 精武體育會、香港精武會.並在先輩把岳氏連拳及翻子 門融為一體的基礎上.吸收少林嫡派鷹爪手法.首創鷹 爪翻子門,以鷹爪門 絕技名震武林。民國十七年 . 南京舉辦第一次國術大考.以選拔國術人材。先生在無 法推卻的情況下,遂登台,不意先聲奪人,致寒敵膽。遇 所編對夫,皆不戰自退.甘敗下風,先生默然曰:「神州 英雄果如此乎,吾甚悔此一行」。自此世呼「鷹爪王」
二、鷹爪功與鷹爪門拳功之關系
鷹爪門拳術,雖系象形,但它只運用鷹爪叼抓之長, 而不突出形象之相似也,非今大陸之表演類象形鷹爪 拳。該門除鷹爪十路行拳、五十路連拳外還有羅漢拳、大 雄拳、八步追、八面追及對練等。其術源於岳氏鷹手(一 名散手)一百零八擒拿術及翻子門拳法、少林嫡派鷹爪 功法。專按人體周身薄弱環節、關節、要害、事以抓打擒 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氣、以靜制勝、以柔克剛、雍容儒 雅、行無所事,極盡分筋、錯骨、點穴、閉氣之能事也。故 先師陳子正先生常曰:「鷹爪拳法,簡而快捷,以抓打擒 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氣為主。運用時貫力足,貫勁整, 臨敵應用,方顯其妙。」拳諺雲:「手見手,無處走,」敵愈 近愈易制勝,與敵交手,敵雖具銅皮鐵骨,施用爪力未有 不披靡者。 其拳以剛為主,剛柔相濟。勁法采長拳翻子以剛為 主之勁法,短拳翻子,岳氏連拳,剛柔相濟之勁法及少林 嫡派神功鷹爪功剛柔相濟之撐、縮、提、擰勁法融鑄神明 於一體,遂成鷹爪門拳術陰、陽、剛、柔、彈、寸、脆七種 勁力。其擲人與擒拿肘靠純用陰脆二力,抓用寸力陰力, 打用陽、剛、彈、寸、脆六種合力,翻崩用彈力,分筋錯骨 用陰寸脆力,沾衣們脈用陰柔合力。號、拿、降、守用陰 剛力,七勁混合,變化而神明,無隙可乘,混元一氣,得 內家之精華,世罕其匹。凡點穴錯骨之功,莫不從此家 傳出,其技神矣。 其門獨傳鷹爪絕技,乃為鷹爪門必習之重要功法, 其七力皆由此為基而出,以拳法顯現也。無此不足以顯 其神威!蓋拳腳為應用之動作,而功夫為拳腳之根本,世 未有精拳腳而不練功夫,即可勝人者。拳與功相輔而行, 則拳以功而充其實;功以拳而致其用,相得益彰,庶可無 敵。此古今武術家,莫不如是者也。故曰練拳者,尤須先 練功夫,以充實力,功夫既成,即身體強健,刀劍不傷, 疾病不侵,風雨寒暑不能賊,再益以靈妙活潑之拳腳,互 相為用,無往不勝也。故欲習分筋措骨,點穴擒拿法者, 必先習鷹爪功。否則臨之以敵,縱其善使巧勁,熟知其 法,恐也不能應手奏效也。力弱者更無論矣。
三、鷹爪功與擒拿點穴之關系
該爪功夫,本系少林,為少徹兩派七十二藝之一。陳 門子正先生得承其師成有少林真傳,而融鑄神明,遂成 鷹爪絕學。其功主事分筋錯骨.點穴擒拿,故言鷹爪者, 必言點穴與擒拿也。惟點穴一法.需以氣血循行為主。如 我知某時氣血,當行何宮,而其穴位,適於用拿法者,即 以指拿之,稍用氣力,敵人之氣血,因受壓而停頓,勢必 全身麻木,不復轉動矣。但此事言之非艱,行之亦殊不 易.非於人身之穴道,用功研之.否則難望其成就也。且 人身無數穴道.可用拿法者甚少。依少林拿穴譜.只有二 十四穴可拿,而此二十四穴,車之是否其不為空穴,尚在 不可知數。但擒拿一術專以施用巧勁取勝,分筋錯骨,即 不必定拿穴道,已是勝人,故二相比較,擒拿之法遠較點 穴輕松,合用耳。 擒拿一術,既異於拳法,又異於各種功夫,實為專借 巧動以制敵之法,固非徒持拙力者所可同日而語也。蓋 與敵相鬥,敵之實力勝於已,欲與之角力,因無取勝之 理,乃使巧勁以制之也。故善擒拿法者,恆能於敵無意之 間。運其三指以制勝。 然擒與拿本為二種手法.以掌捉人而統握者謂之 擒;以大中食三指之指頭,互相叩合,依拈物狀,以提敵 之緊要部位,運其功力以制人者謂之拿。擒拿之法實主 在於拿而次在於擒,而拿法得力處又在大中食三指,惟 平常之人,實力雖大,用於拳掌有餘,若用於指頭,恐也 感不足。因指端之力,至有限也,力弱者更無論美。擒拿 雖善使巧勁之法,然不加功夫,而欲用指端有限之力以 制敵,恐也不能應手奏效。故欲習擒拿法者,必先將大中 食三指,練出一種功勁,可以透入人身,方足以應用。鷹 爪門嫡傳鷹爪絕技乃為練習此種指勁之絕妙功夫也,其 功外以撐、縮、提、擰四法行功,內練鷹爪混元指力。功 成,其指勁之大,已足駕人,若所學團只在於自衛者,已 足制敵矣。如若再學以巧妙之法,拳功並濟,相得益彰, 何堅不摧,何敵不克。臨敵之時,輕描淡寫,一舉手間, 即可使強敵折服,如吹毛拾芥,不費周章也。
四、鷹爪內功與外功之關系
陳子正先生曰;「鷹爪門拳術以氣為主,以血為輔, 蓋氣為血之先導,故氣充則血暢;血為養份輸送之媒,故 氣盛則體健J單練外而不練內,或讀能以氣運血,而皮 膚不知加以鍛煉,二者皆難收實用之效。」故諺雲:「內 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誠哉是語也。 鷹爪門鷹爪內功,以練氣為主,行氣入膜,運行氣血 以充實全身,蓋氣為力之先導,無氣則不能有力也。其主 旨在於以神役氣,以氣使力,勁達指尖,精、氣、神三者 循回往復,周行不息,則自然身健而指堅矣。蓋吾人之 生,固全恃乎氣血,而氣之運行,完全在於內腑,而外與 血液依筋絡而循行相應,而體箭之間,氣固不能達。鷹爪 內功,即將氣運於指尖,而使身健指強之法。其功以鷹爪 門名師劉法孟先生(陳子正嫡傳高徒)之鷹爪點石功及 鷹爪混元指為絕妙之法是也。 鷹爪門鷹爪外功,以少林嫡派七十二藝鷹爪功為 主,兼習旋擰之法,以練皮練勁為宗,乃練勁貫指之法 也。 至鷹爪內功與外功之關系,實為互為助益、互相維 系者也。有外功而無內功,難以登峰造極;有內功而無外 功,亦難收實用之效。苟內外兼修,互相為用,方可稱神 勇也。功成,自然指力堅凝,剛柔相濟,引達於外,勁透 人身,始克得鷹爪之妙,用之應手。以之自衛制敵,敵勢 必知難而退,不戰而勝也。
五、練武要旨與修養
練習武術之要旨,固在於強身健體,堅實筋肉,抗暴 禦侮。然此非空言所能致效,必須認真從事練習,依法修 練,不荒不怠,而後能成。練功有三要五忌七傷,三要為 漸進、恆心、節欲是也(其已在「百日速成鐵砂掌功」中 講述,不再重述)。五忌為:忌荒惰、忌驕矜、忌躁急、忌 越滾、忌酒色是也。七傷為:近色傷精、暴怒傷氣、思慮 傷神、善愛傷心、濫飲傷血、懶惰傷筋、躁急傷骨。知此 三要五戒七傷,始可言練功。學者如有恆心,依法循序漸 進,則無不能成者。 學習武事之人,對於道德之修養,亦為最重要之事。 若不講道德,專事武功,雖未始力足以屈人於一時,然終 不能使人永久佩服,即力足以屈人之身,而不能屈人之 心也。見武術功深之人,謙恭有禮,如藹可親,縱使辱之 於通街,擊之於廣市,彼亦能忍受,韜晦功深,不肯輕舉 妄動以至人於傷殘。彼功夫既精,若不如此,則舉手投足 間,皆足以傷人殺人,故不為也。習武者尚德不尚力,此 等功夫,非萬不得已,不可妄用,惟略得一二手勢。 粗知武功皮毛者,則粗心浮氣,揚手擲足,欲自顯其 能力。尤為小事,甚則好勇鬥狠,動輒與人揮拳,勝亦無 益,敗或殘身。且偶然之勝,亦不可終恃,結果必有勝我 之人,此俗語所謂有丈一還有丈二者是也*等舉動.實 為自殺之道,離學武之本旨遠矣。以項羽之勇,而終敗於 烏江,非武功之不逮,德不及也。故德性之修養,宜與武 功同時並進,而品性猶良之人習武事,則保身無禍。性。精 殘暴之人習武事,則惹禍招非,此一定不易之理也。昔聞 有投身少林學習武事者,主僧默察其人,趾高氣揚.傲慢特甚,與之語,尚豪俠·乃留諸寺中,初不教以武技·惟每日命之入山采樵,日必若干束,雖風雨霜雪,亦不能間 斷。不滿其數,則繼之以夜,稍許意志,鞭撻立志·其人 歷盡折磨,惟以欲得其持,含忍待之,經三年之久,嬌氣 消磨殆盡,主僧始授以技。此非故欲折磨之,實以其驕矜 之氣太重,學得武功,深恐其在外肇禍,累及少林名譽 也。
顧此乃他人消磨之.非自己修養也,少林十條戒約之 中,亦有戒殺及好勇鬥狠一條,此又可見少林武術.對於 德性之修養,亦甚注意也。凡武術精深之人,於自身之 修養外,對於收徒一事,亦須特加註意,務必擇性情況 良之人,始傳以衣缽。若性情強暴者,盡可揮諸門外。寧 使所學失傳,不可將就。因此輩學得武術之後,好勇斗 狠,固足害人。甚且流為盜賊,殺人越貨,尤足為師門之 累,是不可不注意也。既收徒之後,平日除督促其練習功 夫之外,對助德性之修養,亦宜兼顧。如此熏陶.則其人 將來學成必不至越禮逾分矣。
六、指功之練法及異同
練習武技,間須用指,故指力之練習,乃習武不可少 之事。若專習點穴擒拿、分筋錯骨者,則更必須練習指功 矣。然用指卻有二種,一種為以指插入,一種為以指抓 人,顧指功之練法,亦至不一。即同一功法,亦因習者本 身之門派經驗不同,而至有異矣。以指插人之法較以指 抓人之法為艱,其主利用指頂點戮之力以制人也。其功 入手之初,當以鷹爪點石功及鷹爪混元指練至有一定成 績之後方可習之,而不可並練。若初練即習,則只指尖有 力,而指之體部不堅,難臻妙境,且流於外壯事倍而功半 矣。故世之練此功而達成功之境者,實百不得一,即因此 也。本門中以北平國術館二區國術社社長、陳子正嫡傳 高徒、鷹爪門名師郭述唐先生專擅此功。與人交手曾在 一招之內即將人穿成血洞數處而聞名矣。一九二八年在 南京國術館大會中,乃與神腿杜心武之徒萬籟聲並列第 一。至其練法,與插豆類也,更以內功,葯物輔之,二者 須相輔相承,卻不可脫離,否則流於外壯,難臻神明之境 矣。 至以指抓人之法,其主利用指之抓勁制人,功雖略 異,收效團也相同,且因其行功易,故習者眾。然今雖世 傳練指之法眾多,但多形似而抑格,失其真義。習者可略 得其皮毛而未知其精髓,流於外壯,事倍而功半也。至指 功之練法,常見者有,以指提壇者,其亦名鷹爪功,與本 門鷹爪神功外功練法形似,而專於外壯。至力不神,效不 速,更逞論精、氣、神三者合一。其法可見坊間各書,在 此不贅述,其功約三年功成。次為石養功,此功之練法, 與提壇類,而性則略異,且所練部位與鷹爪功稍異,鷹爪 功力在指頭,此在指面耳,與龍爪功、拈花功類也。凡練 指面之功,均入手較難,因壇尚有邊緣可以借力,而練指 面,所用之物邊沿均需滑下溜手或需拈旋著力,故成也 較遲緩,今之練者罕也。另有拔樁、鎖指、懸身等,皆為 練指之法,然成期亦較遲緩。此外復有卧虎功,亦為練指 之法,既可用於點按,亦可用於抓逃,乃為練手指之勁與 足趾之力者。然初習即以指觸地行之,因指力不強,無意 之間,極易受傷。均不可貿然行之!如先以掌行之,再易 掌為拳,易拳為指,則又成期較長,亦不甚適宜。故最好 先將鷹爪點石功練至有相當成就之後,再進而練此,則 較易成,其功亦列為本門高級法門之一也。至其練法,將 在高級班中專題詳述,初習切勿急躁求功,否則非但不 能猛進,反足以減小其進步,欲速而不達。習者只需按教 材依法行功,歷行不息,進步自能神速,指功練成,再習 其它各部功夫,即可迎刃而解矣。
七、鷹爪神功行功步驟及勁法秘訣
凡行功練武,皆有一定之次序步驟,且亦有一定之 勁法秘訣。若不明此,猶如尋桃源而迷方向,渡汪洋而失 航路也。古往今來,練鷹爪者多,而成大器者少,其原 因,除缺乏恆心毅力外,即因不知其次序步驟,未得其真 夠訣竅之故也。不知其次序,則易生畏難而徘徊不進;未 得其真髓訣竅,縱外面之形式無誤,內實少有是處,永屬 下乘矣。 鷹爪門鷹爪神功行功步驟,入手之初當首以鷹爪點 石功(外功)及鷹爪提壇功(外功)行之,以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者也。蓋外功屬陽,專重於手指實力陽勁之 練習,即手指提、縮、擰三勁之練習,手指陽勁日增,同 時習以以氣運力內功之法,蓋內功重於以氣運力,而偏 於手指內勁之貫注及指尖撐勁之練習,即練習氣運丹 田,勁貫指尖之法也。內外兼修,其效乃速。 上述二功,習者當持恆漸進,至一月之後,其氣漸 凝,內勁及指力大增,然後更進而加練鼓氣運力之功,即 勁發陰、柔、寸、脆混元鎖扣指力之鷹爪混元指內功,蓋 力充則氣沛也。以收速成實用之效。 以上三法相間兼行,習者若能持恆漸進,復至百日 即能依法如意往來,則大功成矣。其鷹爪神功較諸其它 世傳之一切死手練法,則相去已遠,不可同日而語。功 成,不用之時,與常人無異,外不露形。用時,聚力於指, 五指如鐵爪鋼鉤,指勁驚人,可傷敵於不備,敗敵於無 形。倘以之自衛或制人,則一舉手一投足間,輕則可令敵 關節劇痛而不戰而勝,重則可使敵關節折斷而傷殘,甚 或於生命危難中致敵於死地!雖頑強之敵亦可折服。陳 子正嫡傳百日速成大力鷹爪功行功之步驟,即如此也。 (具體修練安排請見《修練指導書人「修練進度表」一 節)。習者若能勤行不怠,百日內依法按日行之,持恆漸 進,則可成矣。 然行功之時,尚須明了勁法秘訣,依法訣行功,方可 勁意相隨,進展神速。否則,勁無所依,氣無所注,神氣 不相和,心手不相印,雖形似而神移,以致力不神,效不 速,永難克臻上乘和成功矣。故舊時武林有「傳功不傳 訣」之說,蓋因千金易得,一訣難求也。 所謂鷹爪勁法秘訣即指在修練鷹爪神功之時所須 講求的勁意貫指的方法和訣竅。簡而言之,即在意念的 支配下,通過氣息吐納和肌肉鬆緊舒縮變化而修練出上 乘鷹爪勁力的方法和訣竅,下面即將鷹爪神功修練秘訣 分述如下:
l、撐字訣--撐者,指尖之力向外撐抗之意也。其 訣主練鷹爪指尖撐按之力,以用於點穴擒拿。運用之 法,則以鷹爪點石功行之是也。運用之時,要求手似鷹 爪,三指指尖垂直觸壁,虎口圓撐,勁意貫指,如指破堅 壁,心手相應,神氣合一。運全身之力,由丹田而催氣至 指端也。倘行功百日,氣即由丹田,而漸達指端,血行舒 暢,內勁及指力亦即大增矣。
2、提字訣一提者,手臂之力提起之意也。其快主 練手臂上提之力,以用於實戰之時,抓提對方手臂或身 體各處,引動對方重心失衡傾斜,配合鷹爪實行擒拿鎖 扣。其訣至簡,惟行功之時有向上提拉之意即可。但行功 之時肩部不可上聳,否則難以貫勁於指。至其運用之法, 則與下述之「縮」字訣及「擰」字訣並行於鷹爪提壇功是 也。
3、縮字訣--縮者,手指如鷹爪向內用力扣緊,如 囹撰物之意也。其訣主練鷹爪手指抓扣之力,以用於擒 拿鎖扣,分筋錯骨。其法運用之時,以大中食三指依三角 形而扣於壇口邊緣之處,向上提起。然而在提之際,尤須 虎口國撐,勁意貫指,以陰勁內縮、扣牢,視壇口為敵 骨,勁到骨碎,意、氣、力三者合一。如此心手相印,形神 兼備,方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矣。但練習之初,指力不 堅,提壇尚甚吃力,故不宜立即按訣行之。一月之後,其 氣漸凝,指勁日增,方可漸次加力緊縮內扣,以練鷹爪鎖 扣之力。入手之初,切勿即驟然加力內扣,否則欲速不達 也。
4、擰字訣--擰者,手腕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旋擰 之意也。其訣主練手腕旋擰之力,以配合鷹爪施以分們 錯骨。其訣乃為在鷹爪提壇功行功之時,配合提、縮二 勁,手腕左右或上下擰轉。惟入手之初,需以陰柔之勁。陝. 擰緩運求功,意如擰敵千斤之臂,勁意貫於腕討(切忌 初練即驟然重打快運L 日久,再運臂勁,勁從脊發,專 事旋擰之力,重擰快旋,勁意貫於腕指,純發陰、寸、明 三力,力沉而猛,並同時加大旋擰幅度,大小臂一起擰 轉,臂如擰繩是也。至此旋擰之力已足驚人,施之於人. 鮮有不筋斷骨折者也。 以上四訣,乃為鷹爪門鷹爪神功不傳秘訣.望習者 行功之時尤加重視,依訣勤行不怠,斯則可成矣。
八、陳子正嫡傳百日速成大力鷹爪功
大力鷹爪功練法 練指之法,以內外兼修,收效方可神速。亦無弊端。 蓋指頭實為人身最小之一部分,其運力全在指節,尤不 若拳掌之劈擊,猶可借腕臂之力而貫之。百日速成大力 鷹爪功乃源於少林嫡派真傳,而較之更為完整,內外兼 修,乃為鷹爪門鷹爪神功速成修練之上乘之法。所練鷹 爪部位,除卻指腹,兼及指鋒(尖),其鷹爪指力練及撐、 縮、提、擰四勁及內家鷹爪陰、柔、寸、脆混元指力,非僅 抓、提二勁。與世俗之低級練法截然不同,以鷹爪點石、 提壇、混元指三法行功,秘法修練,每日僅30分鍾,雖只 習百日,功等二載。功成,手指靈活,指勁凌厲,大異常 人,聚力於指,五指如鐵爪鋼鉤,力從髓出,與世俗外壯 之法迥然不同耳。拳手投足間,即可令敵關節折斷而傷 殘,甚或置敵於死地,誠為最佳之近身自衛武術,最系統 之練指之法也。 茲將其內外功行功方法及用具詳介於下:
1、鷹爪點石內功(無須用具) 行功目的:此功主練鷹爪內勁及指尖節端撐按項戳 之力。 行功時間:每日幾分鍾即可。主在自然,不可有限 制。 行功訣要:行時宜全神貫注於指掌間,不可相離,以 氣隨神至,而運於丹田。力由氣生而行於指掌,內外相 合,動靜相因,心手相印也。 呼吸方法:均採用自然腹式呼吸,唯要沉靜均細而 深長,不可過急、過緩或勉強。 行功法:身體正立,兩足分開,相距約半尺寬,兩足 平行,兩手放鬆垂於身體二側,掌心向內,指尖向下.頭 部虛靈頂勁,雙目前視(不可閉眼),口緊閉,牙輕咬,鼻 吸鼻呼,舌份上跨,凝神靜氣,氣沉丹田。 然後兩手屈腕翅起,掌心向下,五指並攏,指尖向 前,與二足同一方向。再吸氣緩緩屈肘,兩手垂直上提約 三寸(約10cm),兩臂稍彎曲。惟二手上提之時,臂掌只 可微微放鬆,須有蓄力下貫之意,即有如按桌將躍起狀。 然後閉氣略停一秒鍾,再緩緩呼氣,同時兩手五指盡力 伸直,上翅,以掌根運力徐緩下按,至極度後,再略停二 秒鍾,吐盡余氣,貫氣於指。然後,兩掌微微放鬆吸氣上 提,復同前述。如此一吸一呼,是為一度。初行每次18 度,一周後,每周加3度,至每次36度則可也。不可再 加,加則有傷矣。詳圖及要點請見掛圖1。 此式行完,放鬆兩手,舒展片刻。初行此功,僅習此 式即可。待行功二周之後,指部日堅,再接行下式(務須。 剪齊指甲人 身體正立面壁,距壁約二~三尺(初習可稍近八兩』 足分開,約隔半尺,然後上身前傾,兩臂向前平伸,手成」 鷹爪,大中食三指指尖垂直觸壁,虎口務須園撐。初行之 時,因習者指端之力甚弱,腳部可全掌著地,距牆稍近。 三周以後,隨著指力的日增,可再漸次加力,距牆三尺 (不必再加),再腳跟離地,使大部體重前移指掌。但切 不可勉強,致指尖不能豎立於牆,指部彎折,反欲速不 達,亦極易傷指矣。 行功之時,頭、頸、精神均應放鬆,凝神靜氣,身體不 動,雙耳不聞呼吸之聲(呼吸自然,不可勉強)。吸氣時,』 意想氣人丹田,掌、指微微用意放鬆;呼氣時,乃用撐字 訣,運丹田之氣,以氣催力至指端徐緩用力向前撐按,如。 指破壁A此一吸一呼,是為一度。初行每次12度,二周。 之後,每周加 4度,至每次 36度即可矣。如有餘力可勝 任,亦可每周加 6~7度,至每次 49度,則不可再加矣。 詳圖及要點請見掛圖1。 至此,鷹爪點石功已行功完畢,即可行余功。
余功:上述二式行功完後,先放鬆雙手五指各關節, 舒展手部筋絡三分鍾以上,然後隨便散步數趟,同時搖 擺雙手,輕蹬兩腿,以松全身筋骨,以順氣血,以散內 火,方無後患。 本功功理:前式一翅一按,得乎動機;後式靜以貫 氣,得乎靜定。動靜相因,陰陽相濟,則萬物生矣。而後 始能剛柔互濟,力從髓出,氣隨神至而運於內(丹田),力由氣生而行於指掌,內外相合其力神矣。
2、鷹爪提壇功(外功) 用具:在日雜店購一壇口直徑為9~12crn(視手掌 大小而定,以鷹爪抓壇口後感覺自然為度)磁壇一個, 高度約20~30cm均可。然後再裝人河砂或小石或鐵 砂,連壇共重6~10斤左右計需視各人指力而定,以 不過於勉強為度人或用黃泥或水泥自製重約 8斤及 10 斤球各一個(不能和得太稀,要硬些;形狀亦可不必限於 球形,饅頭形等也可,但上下二面均需平整人指力強者 可稍重,同樣以不過於勉強力度,在其未乾之時,以大 中食三指成鷹爪插進球面(或其它形狀物的頂端,深約 2點3到2點8厘米。(以指端第一節長為度,切不可過深過淺), 置於陰涼處,於透即可。 也可使用本中心所特供:攜帶型精製大力鷹爪功訓 練器,則更為簡便。 行動目的:主練鷹爪提、縮(抓、扣二力)、擰三勁,即 鷹爪抓拿鎖扣旋擰之力。 行功時間:每日15~20分鍾,不必過多。 行功訣要:運用提、縮、擰三字訣,意、氣、力三者合 一,形神兼備,漸進求功。 呼吸方法:採用自然腹式呼吸,提起時吸氣,氣沉丹 田,放下時呼氣,稍停緩運時,呼吸自然,以不勉強力 度。 行功法:將壇或球置於身體正前方約半尺處,兩足 分開平行,比肩稍寬,雙手虛握拳置於腰部,拳心向上, 雙腿約下蹲,成一高馬步,全身放鬆(精神不可緊張), 凝神靜氣,口閉,牙輕咬,舌添上跨,鼻吸鼻呼,氣沉丹 田,目注前方。 然後俯身,目視壇口,右手成鷹爪伸出(左手虛握拳 置於腹部),依三角形緊扣壇口,虎口國撐,勁意貫指 (思想集中於指即可)。吸氣氣沉丹田,同時配合呼氣將 壇垂直稍慢提至腹前(壇口與肚臍略齊),手肘微曲 (大、小手臂均約成120度左右即可)。稍停,自然呼吸1 ~2次,然後配合呼氣將壇緩緩垂直放回原位,再換左 手依上法進行,詳圖及要點請見掛圖 2。 如此循環,至指腕臂酸麻痛乏即停,稍息2、3分鍾 再練。每次約練15分鍾(不含休息、時間八二周之後,雙 手已漸適應,指力日增,即可漸增提起後的稍停時間,由 自然呼吸1~2次增至3~4次,並隔日逐增2~3次呼 吸(力弱者可只增一次X即默計呼吸次數,逐漸增加稍 停時呼吸次數,雙手輪換進行,每次行功時間增至20 分鍾,如此行功一月,此為初行之法。
8. 南懷謹的簡歷
1918年3月18日,南懷瑾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縣柳市翁垟鎮地團村南宅組(今樂清市長林社區殿後村)。
南懷瑾6歲開蒙;7歲時還吃奶;11歲那年父親把他送到樂清第一小學上學,他不愛吃飯,小病不斷。一次,南懷瑾和鄰居孩子吵架,互罵臟話,父親一氣之下,把他推進門前小河溝里。
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父親要他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父親還給他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1935年,17歲的南懷瑾和姨表姐王翠鳳結婚,並有了長子南舜銓。之後離開溫州,前往浙江國術館習武,並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並獲得了武術教官的資格。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後來生下次子南小舜。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懷瑾投筆從戎,在四川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隨即潛心於佛典。
1943年,南懷瑾結識了袁煥仙,晤談之下,遂為忘年之交。袁煥仙閉關期滿,到成都成立了維摩精舍,南懷瑾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多有會心之處,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其後,南懷瑾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離開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
1945年,南懷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參訪各派宗教,其間為了修學,他在峨眉山中鋒大坪寺閉關修行三年。這以後,南懷瑾以修行的姿態到處尋師,中途不斷吸取各家知識,逐漸形成對儒、釋、道的見解。
1949年2月,南懷瑾初到台灣。一次,一家小旅館失火,有個來自吉林長春的姑娘楊向薇,成了南懷瑾收留的難民之一,後來又成了他的妻子,婚後的南懷瑾因迫於生計,同溫州老鄉一起做船運生意,三條船湊成「義禮行」公司。
國民黨從舟山撤退時,佔用了義禮行公司的船,他血本無歸,一夜之間負債累累。兩女兩子先後出生了,他不得不棲身於基隆海濱一個陋巷裡,擠在瓦可漏月、門不閉風的小屋裡。
1955年,南懷瑾在窘困的處境下,出版了《禪海蠡測》一書,卻一本都賣不出去。不久,他舉家遷到台北龍泉街,住在販夫走卒喧囂終日的菜市場附近,在這里,他常右手執筆寫書,左手抱著幼子,雙腳還要不停地推著搖籃,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哭鬧,困頓中的南懷瑾煮字療飢,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兩本力作,但在書店堆放在角落裡,少人購買。[2]
20世紀60年代起,台灣官方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此舉在民間激起強烈的文化鄉愁。1960年,胡適讀了《楞嚴大義今釋》之後表示贊許,南懷瑾逐漸讓知曉,弟子漸多,並被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倆邀請在台灣三軍駐地巡迴演講。
1963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聘請南懷瑾擔任教授並兼禮學院院長,南懷瑾接受了教授聘書,附加條件是不到學校上課,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隨後,他在台北輔仁大學開設《易經》課程,結果學生增多不少,多名是台灣政壇要人、文化、財經界人士均為其學生。
1969年,南懷瑾創立「東西精華協會」。
1976年,南懷瑾出版的演講輯錄《論語別裁》,趁勢而熱,多次重版,流行於華人文化圈。[3]
1984年,因據傳蔣經國懷疑南懷瑾可能在台灣將成為新政學系的新領袖,為避禍於1985年移居美國,並在弗吉尼亞成立「東西學院」。
1988年,南懷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間,時任中共溫州市委書記的董朝才前去造訪,希望南懷瑾倡導、推動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及的金溫鐵路,南懷瑾慨然應允,成為金溫鐵路的催生者,開始籌資興建這條中國第一條合資的鐵路。
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南懷瑾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
1992年6月16日,南懷瑾為大陸和台灣兩岸密使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為兩岸和談奠定了基礎。[4] 11月18日,浙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南懷瑾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2月18日,金溫鐵路正式開工。[5]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禪堂落成之時,南懷瑾應邀來主持了禪學講座。此次活動是南懷瑾以現代科學精神結合傳統佛教禪七形式所進行的一次修持實踐,在7天的禪修中,由南懷瑾親自講解禪修要義,並指導全體學員進行禪修實踐,他還將自己畢生修學經驗與心得傾囊相授,並且「南禪七日」的視頻至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1998年6月11日,金溫鐵路開始通車。[6] 在通車前夕,南懷瑾基於「功成身退,還路於民」的想法,將股權轉讓給浙江省和鐵道部,金溫鐵路現屬上海鐵路局管轄。[7]
2006年,南懷瑾移居至蘇州,並在蘇州吳江區創建「太湖大學堂」,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與現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
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病危消息。9月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太學堂去世,享年95歲。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9. 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都是誰
「中國十大武術名師」是在1995年的「中華武林百傑」評選活動中,評選出來的。這個活動歷時兩年多,在1995年年底正式揭曉,評選出了中華武林百傑和十大武術名師、十大武術教授、十大武術教練、十大武星。其中十大武術名師分別是區漢泉、孫劍雲、李文彬、李天驥、張繼修、陳正雷、趙子虯、郭瑞祥、梁以全、蔡鴻祥。
區漢泉: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今天傳播蔡李佛拳卓有成就的人物。廣東省雲浮縣人,從1936年在雲浮縣開辦「健民國術社」起,他踏上了傳授武術的道路。此後,在廣州先後創辦了「城西全義堂武術社」、 「西山武術社」。幾十年來,他培養出眾多武術人材。其中佼佼者有國家級裁判、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武術隊教練陳昌綿,1979年全國武術觀摩會一 等獎獲得者彭正庭,廣東省武協秘書長董德強。第六屆全國南拳冠軍丘建國,曾在早期受過區漢泉的指導。此外,在歷屆省市賽名次獲得者中,區漢泉的學生還有: 何駒、梁華添、洪永興、麥浩然、彭志輝、黃湛榮、蔡錦棠、梁錦炫、區偉昌、何三妹、洪少珍等。
孫劍雲,1914年生,女,北京人,祖籍河北省望都縣東任家瞳村,是孫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之女。現任北京武協副主席、北京武協孫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首屆「全國武林百傑當代武林十大名師之一」、中國武術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中國武術段位制八段。孫劍雲7歲始父親傳授她武功,至1931年家學已有所成,隨父赴鎮江國術館任女子武術班教習。1959年全國第一屆武術比賽中被國家體委聘為名譽國家裁判。1962年和1963年在北京市舉辦的兩屆武術表演賽中被聘為副總裁兼裁判長。1982年作為特邀代表出席全國武術工作會議,並做了關於《武術與道德》的專題發言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為使孫氏太極拳加速普及,先後編寫出版了《孫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簡化套路》、《行意劍》等專著。孫劍雲幼承庭訓,承父之絕跡,得拳中真諦,同時也繼承了其父的高貴品質和尚武精神。無論是身在順境,還是身在逆境,總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武術發展和傳藝之中。1983年她一手成立了北京武協孫氏太極拳研究會,並以此為基礎,與海內外孫氏太極拳傳人廣泛取得聯系。多次到上海、廣州、南京等地傳藝授徒。並擔任四民武術研究社名譽副社長。1986年孫劍雲雖已73歲高齡,又應邀東渡日本講學。在她的幫助和指導下國內、國外相繼建立了孫氏太極拳組織或研究會。美國加州中華武術學院長贊許孫劍雲「燦如繁星集萬人視線,明如皎日放一代光輝」。
李文彬,1918年生於遼寧海城,大學畢業,會計師。8歲開始練長拳,太極拳等。13歲師從形意大師尚雲祥學練形意拳械,磨礪一生,尚德精武,精心育徒,桃李遍播海內外。通過言行及形意專著,文章的發表,確立並發展了『尚派(氏)形意拳」,為形意拳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多次擔任全國武術賽會裁判長,仲裁工作。被聘為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國家級武術榮譽裁判,1996年被中國武術協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之一。曾被聘為中國書協會員,中 國美協黑龍江分會會員,齊齊哈爾人大三屆代表,市政協三 屆常委,於1997年逝世,終年80歲。
李天驥,武術家。直隸(今河北)安新人。1931年畢業於山東省國術館。曾任山東省國術館教員、陵縣國術館館長。後與父一起在哈爾濱、沈陽等地創辦武術社館。建國後,歷任哈爾濱市國術聯誼會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師、黑龍江省武術隊教練、國家體委競技指導科武術班教練、中國武術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理事。國家級武術裁判員。擅長太極、形意、八卦、少林等拳,並將太極拳整理簡化,使之易於普及。曾赴日本傳授太極拳及太極劍。主編有《簡化太極拳》,著有《武當劍法》、《形意拳術》。
張繼修(1922~)太極拳家。山東掖縣人。16歲開始習武。曾拜李玉琳為師,學練太極拳、形意拳及刀、劍等拳械套路。自1953年起參加各種全國性武術比賽並多次獲獎,其中主要有1956年全國武術表演太極推手第一名。1957年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一等獎。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武術比賽太極拳第二名。1960年全國武術比賽太極拳第二名。1959年以來,長期在哈爾濱市擔任武術教學工作,多次任全國太極拳比賽裁判工作。近年來參加了國家體委新編太極拳競賽套路的編寫、教學工作,為目前中國著名的太極拳活動專家,尤精於孫式太極拳。現為中國武術協會委員、中國武術國家級裁判。著有《太極拳》等書。
陳正雷,1949年5月生於太極拳發祥地——中國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溫縣陳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中國陳家溝太極拳推廣中心總教練,河南太極體育健身有限公司太極拳總教練。現任河南省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省武協副主席,國家武術高級教練,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武術協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委員,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陳正雷自八歲起,跟隨著名太極拳大師(原南京中央國術館名譽教授、國術國考評委、64年被選為全國武協委員),伯父陳照丕練習家傳太極拳術、刀、槍、劍、棍等器械及推手,並孜孜不倦地體驗和鑽研太極運動的原理及系統理論,直至1972年伯父病故。之後,又隨太極拳大師,堂叔父陳照奎繼續深造,專習叔祖陳發科傳授下來的太極拳術、推手技巧以及拳論。陳正雷跟隨兩位宗師言傳身教二十餘載,並把繼承家傳技藝發揚光大太極文化做為自己終生追求的奮斗目標。所以,能屢屢戰勝各種艱難與困苦,矢志不移地勤學苦練,持之以恆,使自己的功夫深厚純正,理論發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有「太極金剛」之美稱,享譽國內外。
七十七歲的四川老武術家趙子虯,是全國武術協會委員,四川省和重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擅長峨眉派武術。這位精神矍鑠、壯心猶存的武術家,從六、七歲起就跟民間武術能手學習武藝,身靈步捷,功底扎實。三十年代,趙老在華中大學出任體育教師時,三次摔倒挑戰的洋拳師,大震國威和民氣。解放後,在全國武術比賽中,趙老的峨眉派拳術和斷門槍 、青萍劍等先後獲得過一等獎。近年來,趙老利用退休後的時間,挖掘和整理祖國寶貴的武術遺產,發表了《氣功探源》等文章,主持整理了四川南拳的套路。
郭瑞祥為當代優秀的武術家,河北滄州武林的傑出人物,其父郭長生人稱「郭燕子」,為20世紀傳奇武術家。郭瑞祥全面繼承了其父所傳武術精華,其苗刀、劈掛拳、風魔棍等獨步武林,享譽海內外。從事武術教學多年,培養了大批國際優秀武術人才,在全國及國際大賽中獲得突出成績。由於其精湛的武功和高尚武德,被評為當代十大武術名師,獲得武術最高段位九段稱號。
梁以全 1931年生,中國武術七段,國家高級武術教練,全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幼年隨父習武,深得真傳,常年不輟,曾獲國家武術貢獻獎、全國武術比賽一等獎,撰寫有《少林拳法》、《少林武術教材》等武術名著。
蔡鴻祥,男,1931年生於上海。中國武術八段、高級教練、國家級裁判,自幼師承華拳一代宗師蔡桂勤習武,得師真傳。擅長華拳、少林拳、刀、劍、楊式太極拳、散打、格鬥、擒拿及各種兵器,並練就脫手飛鏢、雙鞭。自1953年—1960年曾連獲三次全國武術比賽冠軍,五次獲金質獎章。1983年赴日本講授武術。著有《十二路連環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