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不認為一戰戰敗

德國為什麼不認為一戰戰敗

發布時間:2022-10-15 23:45:43

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同盟國戰敗而告終,戰後初期, 資本主義 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德國在戰爭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站在同盟國的一方,德國缺少助力。一開始的盟友奧匈帝國, 軍事 實力實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另外義大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來攻打奧匈帝國。而協約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德國孤軍奮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點,德國一開始是想要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的,這確實是對德國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國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戰爭進入了膠著的狀態,最終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協約國人多勢眾,資源豐富,物資儲備什麼的比德國好上很多。因此德國最基本的物資都無法保證,這場戰爭肯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美國加入了一戰。美國的參戰對整個一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自身深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人力資源,讓美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美國的存在讓協約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德國才會徹底失敗。
茜茜公主與一戰的關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茜茜公主被暗殺後的第十六年裡,這使得人們不能把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直接聯系起來,於是便只剩下間接地關系。茜茜公主是一個喜歡自由的女人,所以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後,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她的性格原因,敏感又任性,其次她並沒有那個能力承擔皇後應有的責任。

茜茜公主是一位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經受了很多的痛苦,雖然沒有得到孩子的最終撫養權,但是她也沒有盡到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尤其是對她的兒子魯道夫。在受不了宮廷生活之後,茜茜公主帶著仆從環游世界,幾乎不回維也納皇宮,也不理會自己國家的 政治 形勢。當她的兒子魯道夫因為感情受挫時,茜茜公主並沒有給與他正確的引導,以至於奧匈帝國的太子魯道夫自殺身亡了。

魯道夫自殺後,其王位的繼承人變空缺了下來,加之茜茜公主的其他孩子都是女孩,並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使得後來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任命為弗蘭茨·約瑟夫的繼承人,他野心勃勃的政治主張使許多人不滿,最後在塞爾維亞被人刺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果茜茜公主對魯道夫多一點關心,魯道夫就不會自殺,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就以上內容來說,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中國執政者一致認為,參加一戰,有利於中國改善 國際 地位

對於中國參戰的好處,早在戰爭爆發之初,梁士詒即有所預見,他對袁世凱說:“德奧以小敵大,戰之結果,必難悻勝。在我見,正不妨明白對德絕交宣戰,將來與和議中取得地位,與國家前途,深有裨補。”

1915年5月,中國政府被迫簽下“二十一條”。袁世凱問陸徵祥有什麼補救 辦法 ,陸回答:“只有參戰,到和會時再提出,請各國修改。”

袁世凱死後,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中國將成局外之人,而我國參加,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

除了爭取國際地位外,段祺瑞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藉此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展。

中國參戰後,即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同時獲得協約國許諾:庚子賠款自1917年12月起暫緩五年償還(俄國僅同意緩還1/3),免加利息;德奧賠款永遠撤銷(占庚子賠款總數的20.91%,其中德國9000餘萬兩,奧匈400萬兩);改變《南京條約》“協定關稅”條款規定的5%固定稅率,允許中國提高5%關稅;天津周圍20里內允許中國暫時駐軍,以防範德奧僑民。

2、中國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種政治特權外,另可摺合現金2.5億元

中國沒有出兵歐洲,但也實際援助了協約國。宣戰以前,北洋政府即採取“明守中立,暗事參加”的“以工代兵”辦法,派遣華工 出國 。“一戰”期間,英法俄 三國 共招募華工30萬人,為他們從事建築、修路等體力工作。

還有為數不少的華工被違約送上戰場,在戰火中修工事、運彈葯、抬擔架,沙俄甚至將華工“編為軍隊,作前線沖鋒之用”。戰爭期間,有約5萬華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為,中國在戰後得以戰勝國資格,參加巴黎和會。在和會上,中國代表據理力爭,終沒能使日本在和約上聲明歸還青島。山東問題外,和約上還確認了廢除德國領事裁判權、取消德國庚子賠款、賠償中國戰爭損失等內容。一旦中國拒簽,未來就要同德國單獨媾和,到那時,中國未必還能獲得這么多的權益。

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政府傾向於簽約,而保留山東條款。但是國內民意已然沸騰,爆發了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只得拒簽了《凡爾賽和約》。不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成為國際聯盟的創始會員國。

讓人慶幸的是,學生們的遊行活動並沒有使中國外交陷於絕境。通過華盛頓會議,中日兩國先後簽訂《解決山東懸案 條例 》《魯案細目協定》,中國有條件地收回青島。

1924年《中德協約》、1926年《中奧通商條約》簽訂,北洋政府不僅獲得《凡爾賽和約》中有利於中國的條件,還從德國獲得約8400萬元的戰爭賠款。加上中國戰時所獲的德國船隻,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賠款,中國總收益達2.5億元。

總的來說,中國參加“一戰”,不僅 成功 地融入世界格局,還以較小付出,收獲了豐厚的回報,堪稱是一次輝煌的外交勝利。唯“五四運動”之事,迄今仍有待後人深思。

㈡ 德國人為什麼認為是猶太人造成一戰戰敗的

德國人將一戰戰敗原因歸咎於猶太人,一是一戰時期歐洲反猶主義盛行,德國要為一戰戰敗塑造一個共同敵人以團結德國群眾;二是馬克思主義帶來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的核心裡有大量猶太人,而布爾什維克主義在一戰時影響了德國內部團結,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德國的戰敗。

為了將族民或者說人民團結在一起,就需要一個敵人,大敵當前,最好動員。猶太人就成了團結德意志人民的黏合劑,很快也成了經濟資源。

納粹宣傳,一戰之所以失敗,是由於布爾什維克主義給了「背後一刀」,破壞了內部團結。他們反對猶太人是為了自衛。「世界猶太人集團」正以三重身份征服世界:「一是猶太人,二是與猶太人勾結的財閥,三是猶太化布爾什維克。」為掠奪、剝奪和殘殺猶太人大造輿論。

首先給猶太人戴上「人民的異類」和「人民的敵人」的帽子,然後百般刁難他們,致使他們「被自願」地或者被迫地交出財產和產業,完成猶太人財產「雅利安化」或者說「國有化」的進程。到了1938年,對延誤者對抗者就開始使用暴力了。

納粹的財政專家們竭澤而漁,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又想出「猶太人贖罪金」的怪招,為繳納贖罪金,猶太人出賣住房、證券和公債。這十億帝國馬克的贖罪金轉化成全民所有,全體德意志人所有,「用於所有德國民眾的福祉」。

(2)德國為什麼不認為一戰戰敗擴展閱讀

針對一戰的失敗,納粹將戰敗的原因轉嫁到猶太人身上,認為是猶太人出賣了德國,導致德國戰敗,這就為一戰後的反猶主義提供了新依據,同時為德國的戰敗挽回了一點心理上的安慰。「是猶太人造成的!」這樣,社會矛盾尋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宣洩口。

回到歐洲,整個歐洲有很多人希望迫害猶太人。各國的反猶主義情緒是不一樣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法國、德國比較強烈,雖然這兩國的猶太人被高度同化。尤其是,猶太人十九世紀時德國經歷了平權運動,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反猶 主義仍然如此嚴重。

在義大利、匈牙利、西歐和北歐則比較弱,因為這些地方的猶太人要麼被高度同化,要麼人數不多。再往東歐去,在波蘭相當嚴重。因為波蘭猶太人基本未被同化,原因是人數多,此外抵制同化。

在歐洲的猶太人,主張和當地文化融合、同化的人,被稱為同化主義者 (assimilationist)。在波蘭同化主義的力量較小。另外由於猶太人社群太大,因此能夠較完整地保留下來,未融入波蘭社會。當時波猶關系相當差,尤其是在蘇聯入侵波蘭後又進一步破壞。

在波羅的海國家(如立陶宛等),反猶情緒也非常嚴重。當地人對納粹的反猶政策是給予了充分的支持的。學者認為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在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猶太人口死亡的比率如此之高(九成以上)。其他東歐的蘇聯共和國,如烏克蘭,反猶主義也是相當嚴重。

㈢ 「刀刺在背」傳說,為何德國社會認為一戰戰敗是猶太人搞的鬼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暴行可謂震驚世界,為何納粹排猶?具體原因非常復雜,「排猶主義」有著相當悠久的 歷史 ,相當復雜的背景,歐洲各國在 歷史 上幾乎都有過排猶行為,甚至一直到現在,歐洲各國或多或少也有排猶情緒,其中保守的東歐國家相對更嚴重。

但,排猶排到納粹這個份上,這還是前所未有的,這說明納粹排猶的因素絕對不僅僅只是歐洲 歷史 上排猶主義的延續,其還有自身的獨特原因:當時整個德國 社會 ,對猶太人的仇恨的確遠超過 歷史 平均水平。說到這里,不得不提 歷史 上最著名的,或許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陰謀論——「刀刺在背傳說」。

「刀刺在背」,這個詞為德語Dolchstoßlegende的意譯,其具體意思是:德國人對一戰戰敗普遍不平,很多人認為德國並不是輸在戰場上,而是在國家內部被一些邪惡勢力算計了,而這些邪惡勢力的代表就是猶太人。

刀刺在背傳說的漫畫,猶太人在德國士兵後面插了一刀

今天的我們看這個觀點當然覺得有些荒誕,一戰時期德國戰敗的根本原因當然是德國國力不足,英法意美俄五大強國聯合,這哪裡是德國能應對的?戰敗了怪當時並沒有太強勢力的猶太人,這是不是有些離譜?

不過,當時的德國人可不這么想。

今天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分析一戰,通常使用的是「階級敘事」,這當然沒錯,但不可否認的,在當時的環境下,民族情緒仍然是相當尖銳的,德國人和英法之間的對立情緒極重,大多數德國人曾支持或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大資產階級的炮灰」,只是認為自己是「為民族利益而戰」。

正是因此,這些德國人對於戰敗普遍不甘心,不過一個國家也不可能鐵板一塊,戰爭初期團結一心,但開始不順的時候,德國部分團體的熱情就消退了——天主教徒、社民黨人與猶太人便是如此。

很快,由於戰事處於下風,以及戰爭導致的國內經濟困局,大部分德國人的不滿情緒加重,最後德國戰敗,原本受盡戰爭苦頭的德國人民覺得好日子來了,然而等來的卻是極度屈辱的《凡爾賽和約》。於是,原本厭戰的德國人民心中的民族主義情緒又起來了,加上後繼的魏瑪共和國無法解決國內的經濟困境,民眾的壓抑情緒常年得不到解決。

那情緒自然有發泄口,替罪羊是誰呢?當然就是戰爭時期那些「不那麼熱心的人」,主要包括: 社會 主義者、共產主義者以及「國際猶太人」。這些人被稱為「十一月罪犯」。這幾類人在意識形態上不贊同民族主義;或者是屬於少數民族,在德國境內屬於少數派。

可是,猶太人在「一戰」時期到底做了什麼呢?讓德國 社會 如此憤怒。德國猶太人真的叛國了嗎?

刀刺在背漫畫

其實並沒有,「一戰」時期,德國的猶太人大體還是忠於國家的,甚至很多人在軍隊中戰死了,根據統計有十萬猶太人參加德軍,12000人戰死。

至於把罪責怪到猶太人身上,則是德國右翼分子潑臟水。

德國部分右翼軍人在戰時的宣傳一直就是德國在哪裡取得了突破、在哪裡得勝了,這使得德國人對於戰爭還是有期待的,即使是民窮財盡的時候,也只是希望停戰,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喪權辱國,如此反差,德國人當然難以接受。這些右翼自己不能承擔責任,自然找替罪羊。歷來不受待見的猶太人最適合充當這個角色。

於是,猶太人往水井裡投毒、猶太資本控制德國經濟、猶太人主導巴黎和會,甚至猶太人煽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歐洲自相殘殺以坐收漁利……各種謠言層出不窮。

這些謠言中,部分是空穴來風,比如投毒、猶太資本控制經濟等;但還有部分則是屬於「捕風捉影」,比如巴黎和會中,德國的代表人物是猶太精英拉特瑙。但總體來說,所謂「猶太人背後一刀」的說法, 完全沒有任何 歷史 依據,屬於謊言。

猶太政客和財團背叛了德國士兵

但是,由於當時德國人民的民族挫敗感、德國右派上層為了推卸責任而潑臟水、 社會 上本就存在的對猶太人的排斥、資產階級對於左派的忌憚與恐懼(沒有自己國家的猶太人當時是國際上的左翼先鋒,也的確有很多國際主義者)……種種思潮混在一起,整個 社會 的「反猶情緒」竟然發酵,為納粹的上台奠定了 社會 基礎。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 社會 學上相當值得反思的問題——針對少數團體的偏見,加上上層惡意推波助瀾,這會帶來多大的 社會 災難!

諷刺的是,二戰時期納粹因為這些思潮對猶太人的屠殺,反而證明的謠言的荒誕性——如果猶太人真的有這么強大的勢力,為何在二戰時期受的災難如此慘重,卻幾乎毫無反擊之力呢?只是,德國國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作者:雲帆

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人為什麼覺得自己沒有戰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發生在19世紀模至20世紀初期。一戰的導火線是在1914年的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被塞爾維亞的青年加夫里若槍殺,這就導致了世界第一次大戰的爆發。

而許多德國人不接受的原因就在於當時德國是自己退出戰爭的。德國退出戰爭的原因是本國的內部矛盾和經濟負擔太重,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勝國從來沒有深入德國的領土,並沒有被敵軍佔領城市,而正因此許多德國人便認為戰敗不是德國沒有一戰之力,只是當時國內矛盾嚴重而不得不退出戰爭。

㈤ 德國一戰與二戰失敗的原因

一戰沒有正義一方,只有強大一方,所以失道寡助這一說是胡扯! 德國一戰輸,原因很簡單!地理位置不好! 打個比方:你現在一個人打兩個人,你又不能跑,只能打,你是希望兩個都面對你好一點 還是他們一前一後好一點(肯定是前者) 看看一戰地圖 有3條戰線 東西南(北邊是北冰洋和英國的魚雷陣,從這里走就不要想了) 德奧已經被包圍,殖民地比英國少不說,東西還運不進來,耗不起是致命傷。 美國參戰把中立國全拉了進來 導致戰爭提前結束!二戰輸就更簡單了,說句良心話,德國真的打不贏!不管什麼時候打德國都打不贏蘇聯!即使德國剝奪著除了英國以外整個歐洲的資源,但是還是不如蘇聯的資源多!歐洲是靠殖民地養活的,殖民地最多的英國沒搞定根本不算佔領歐洲! 有人說先拿下英國 再把殖民地慢慢剝奪 搞頂北非 把中東的油田全都剝奪掉 再和蘇聯打! 想法是美好的 也是荒誕的。 拿下英國?拿什麼東西拿?總要用陸軍吧!德國陸軍強,閃電戰猛,所以希特勒大力發展陸空軍!整個2戰期間 德國包括海戰能拿得出手的U型潛艇在內 海戰實力只有大小200多艘艦艇(注意 當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做出來的時候 他的部下跟他說,要想我們的陸軍登陸英國,除非游泳過去,因為德國根本沒有登陸艦 德國的終極目標是蘇聯 他根本就有想過打哪裡需要搶灘登陸) 還有一點,希特勒根本沒把英國放在心上,他知道不用陸軍,只靠空襲是永遠打不垮一個國家的 何況自己損失比英國多得多,所以希特勒才決定轟炸倫敦之類的城市 打垮英國的意志 打得垮就不用登陸了 我們用運輸船過去接管就行了 打不垮就不理你英國了 反正我要的是蘇聯 你英國只是一個開胃菜 可吃可不吃的! 要是非要德國立即造登陸艦 而且把德國幾百年第一次登陸戰放在自己不上心的英國上 還真沒有這個心思。真的有一天德國的海軍有能力搶灘登陸英國 我估計美國那時候早參戰了! 所以說來說去 英國不會滅! 至於蘇聯 也是早晚要打一場的!早晚其實都一樣 太早打,德國西線法國沒解決 哪來能力打蘇聯 太晚打的話就是前面那句話了 整個歐洲的資源都不如蘇聯的資源多!距離會越來越大。 最重要的一點是 蘇聯根本不想和德國拖 我可以這么說 德國6月不打蘇聯 蘇聯7月就要打德國!這一點有證可查的(圖書館里)!所以德國那時候打剛剛好!只可惜老天幫蘇聯 冬天來得早了半個月! 但是無論如何 早晚都一樣 就算再晚來半個月 蘇聯只不過是多丟失一點點國土而已! 但是戰爭最後不可能蘇聯贏 就算日本不打美國 後麵包抄蘇聯也一樣 只是時間問題! 原因還是那句話 整個歐洲的資源都比不上蘇聯的資源多,哪怕你再加個日本!軸心國能堅持這么久 甚至再初期是優勢和攻勢 只是因為便宜撿得太多而已! 這么說吧 如果不是綏靖政策 德國連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都拿不下(當時德國的武力威脅只有十幾個師在德捷邊境 而捷有40個精裝師) 可惜讓德國把這個歐洲交通樞紐國家和世界經濟軍事第7的國家占為了己有,德國就有打波蘭的資本了!打波蘭的時候英法又用靜坐戰 而蘇聯卻和德國同流合污(其實這時候 3個國家誰動德國的傢伙 德國都馬上玩完) 一名德國將領說 我們沒有在1939年就失敗 是要拜託英法不從背後插我們一刀!等我們搞定波蘭和西歐其他國家變得更家強大的時候 那時候他的刀已經不夠利了! 言下之意是 德國本來不能多活這6年的! 德國以戰養戰 搞定法國後 德國就有了和蘇聯一戰的資本 日本也是一樣 日本如果不佔領東北3省 他根本沒有能力全面侵華 不全面侵華 他就連和美國一戰的資本都有 不和美國打 日本就沒機會贏美國! 所以一來一去 法西斯是在戰爭中壯大的 戰前他們根本有與世界為敵的資本 雖然開戰後也沒有 但是開戰的話就有機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但是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方法是不能輸一次! 所以這是為什麼 德日只要一子錯 滿盤皆輸! 而蘇聯戰爭前期因為閃電戰白死那麼多人 而且基本每一戰都是損失比德國多 美國也一樣 珍珠港的損失 可以抵得上日本當時主要海軍力量 但是他們依然能贏回來 還是那句話 整個歐洲的資源都不如蘇聯多 美國的情況和蘇聯一樣 甚至更好!

㈥ 在第1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俄國已經宣布退出戰爭,那麼為什麼德國還沒有獲勝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當時的德軍參謀長小毛奇指揮失當,導致施利芬計劃失敗.
B. 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下面回顧一下1918年的一戰進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俄國的參戰與否並沒有改變什麼,俄國一直都在打敗仗,連兒童都去參戰,而且大部分戰士沒有武器,所以俄國的不參戰並沒有什麼改變,他並不是這場戰爭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正是因為美國的參戰,這是主導因素,還有指揮不當,等等其他因素共同造成了德國的戰敗。

㈦ 為啥德國人認為一戰輸得不明不白

德國人為什麼又挑起二戰是因為德國人覺得一戰輸得不明不白,心中不服氣。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覺得一戰輸得不明不白、稀里糊塗呢?讓我們看看一戰的大體過程就清楚了。

德國名將魯登道夫在瑞典撰寫了不少有關一戰的文章和回憶錄,他在1920年出版的《我對1914-1918年戰爭的回憶》和《總參謀部及其問題》中宣稱:「在戰場不敗的德軍是被左派政客出賣,他們將革命之刀插入德軍之背。二十年內,德國人將不停詛咒那些從背後捅刀子的人。」法國福熙元帥也說「這不過是二十年的休戰」,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刀刺在背傳說」,在德國甚為流行,也很有市場。而德國人的不服還在於德國投降時,上百萬德軍還在法國、比利時,協約國軍隊沒有一兵一卒打入德國境內,根本沒有像二戰末那樣德國本土一片廢墟、一片焦土。德國人對這樣不明不白、稀里糊塗的戰敗投降,自然是不服氣,而且一直心存不平,耿耿於懷,直到二戰爆發。

㈧ 德國為何在一戰中戰敗

德國一戰的失敗原因也算是老生常談了,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歷史話題,以下就從制度層面來分析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聲中,德意志第二帝國宣告崩潰。

從第二帝國到魏瑪共和國,德國始終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性權力,更糟糕的是大蕭條把德國中產階級變成了激進分子,上層非常小的、精英化的軍官團難以穩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和他的最極端團體才有機會上台。

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原因

1、馬恩河戰役,德國沒有取勝,沒有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將戰爭拖入了長時間的消耗戰。德國國內資源有限,無法支撐長時間的戰斗。
2、凡爾登戰役德法雙方投入了近兩百萬兵力,傷亡人數共計達七十多萬,德軍並沒有攻下凡爾登,失去佔領巴黎的機會,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並節節敗退。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戰役和轉折點。
3、. 美國的參戰,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直接導致協約國的兵力和經濟實力上佔了絕對的優勢。
4、義大利的搖擺不定。義大利人於191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到了1916年8月28日,義大利落井下石,對德宣戰,同盟國瓦解。

總之,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它想通過武力進行崛起,從而達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嚴重損害了英、法、俄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戰爭無法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除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傢具有民族解放和自衛的正義性質外,其他都是非正義的。德國想通過武力崛起,悍然挑起戰爭,首先在道義上就輸掉了,成為最終的失敗者也是不可逆轉的。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不認為一戰戰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