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有哪些
在德國的市政建設中,環境保護被列為重中之重。為了盡快造就城市高標準的生態環境,德國在舊廢料場的清理、垃圾處理以及擴建和新建凈化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環保已成為人們的習慣,並且融入了日常生活。
漫步大街小巷,花花綠綠的垃圾桶映入眼簾。每戶德國居民的住宅前面一般都有黃、藍、黑、綠4隻色彩鮮明的垃圾桶,上面貼有簡明易懂的垃圾分類圖案。其中「黃桶」專門用來裝廢棄金屬、商品包裝盒和塑料,「藍桶」「吞食」廢紙,「黑桶」裝普通垃圾,「綠桶」則收集從普通垃圾中新分類出來的茶葉、蛋皮和殘羹剩飯等生態垃圾。至於廢舊的破玻璃瓶,則要求送往指定的地點,然後認真地按不同的顏色分類投入規定的箱子里。有些大件的舊家電必須送到專收處,再做處理,如此等等。大多數德國人都能一絲不苟地按照規定去做。由於實施多年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德國城市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時的科學處理,垃圾污染顯著降低。
德國很重視對青少年一代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開始樹立環境意識。現在,許多中小學生自願地走上街頭,種樹栽花植草,清理雜物。全國森林覆蓋面積已經佔了1/3,其中有11個受到特別保護的「國家公園」。
時至今日,德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擁有70萬人直接或間接就業的環保產業,為全球之冠。
在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方面,德國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街道上的環保廣告隨處可見,呼籲人們減少使用私人汽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公益廣告:「為了我們的環境,請您改乘公交車!」在交通路口豎著的大牌子上,寫著「當紅燈亮起時,請您關掉汽車發動機」的標語。德國城市近10年來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幅度下降,萊茵河水日漸變清。
德國國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有8000萬居民,人口高度密集。德國大部分地區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類似上海。德國是有名的「綠色國度」,境內湖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環境保護著稱於世。南部是阿爾卑斯山和森林。有西門子公司,賓士汽車公司,寶馬汽車公司等世界大公司。著名的啤酒節每年在慕尼黑舉行。中部丘陵,有著名的魯爾區,法蘭克福機場是歐州大陸最大的機場,北部平原,有漢堡港和大眾汽車公司等。 從德國北部到南部,從工礦到鄉村,所經之處景色迷人,空氣清新。連綿不斷的森林,開闊的草地,無污染的風力發電大風車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無不體現著由環境保護所帶來的祥和與恬靜。
以前的萊茵河污染嚴重
德國最大的環保非政府組織「自然保護聯盟」主席契普克告訴記者,德國 人的環保意識是通過慘痛教訓而逐漸形成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國急於改變戰後落後面貌,積極發展經濟,忽視了環境保護。萊茵河沿岸企業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嚴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萊茵河裡都能顯影。柏林技術大學環保專家曲希勒教授談到,那時,在德國工業重地魯爾區,人們看不到蔚藍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臟了。
到上世紀70年代初,德國發生了一連串環境污染的災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劇減少,垃圾堆放場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環境受到破壞,民眾深 受其害。環境災難使政府和民眾都認識到,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無限度地向人類提供資源。因此,人們更多地關注生活質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環境保護成了最緊迫的問題。這一切促使聯邦政府不得不耗費巨資治理環境。當時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為環境付出代價的時候到了。
德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詳細的環保法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當時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環 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垃圾處理法》是德國的第一部環境保護法。90年代初,德國議會將保護環境的內容寫入修改後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條A款中這樣寫道:「國家應該本著對後代負責的精神保護自然的生存基礎條件。」這一條款對德國整個政治領域產生了很大影響。目前,全德國聯邦和各州的環境法律、法規有8000部,除此之外,還實施歐盟的約400個相關法規。從1972年通過的第一部環保法至今,德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詳細的環境保護法。
德國政府、16個州和各個縣政府都設有官方的環保機構,另外,德國還 有很多跨地區的環保研究機構。德國政府重視環保並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聯邦政府每年的環保貸款達到近百億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10.8元),企業每年的環保投資在30億至40億歐元之間,德國因此已形成一個有近百萬人就業的環保產業,每年環保產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國還設立了環保警察。記者采訪了一位環保警察,他談到,德國環保警察隸屬聯邦內政部。每名環保警察都要經過一年半的專業訓練。環保警察的任務是:發現環境污染時,立即採取補救行動。從化學毒素外泄到不衛生食品的銷售,都在他們的管轄范圍之內。環保警察行動迅 速,他們通過巡邏和使用遙測工具檢查環境的污染情況,一旦發現環境污染的現象,立即採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任何一條小溪泛起泡沫,環保警察都會前往取樣;凡是已經立法的環保事項,警察在其轄區內一概嚴格執法,比如魚類死亡、垃圾箱冒煙、廢油滲漏或廢氣聚集成霧等,都屬於禁令之列。
德國人把保護環境視為僅次於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
據最近聯邦環保部公布的民意 調查顯示,85%的人把環保問題視為僅次於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75%的人希望德國應該在環境政策上繼續維持在歐盟的領先地位。
2002年德國大選期間,社民黨在過去執政的幾年裡沒有搞好經濟,使德國經濟陷入困境。當時的民調顯示,社民黨再次執政的希望渺茫。這時,一場洪水襲擊了德國好幾座城市,總理施羅德抓住時機,大講環境保護的重要,並採取了很多環保措施,頗得民心,因此得以順利連任。近年來,以環境保護為綱領的德國綠黨人氣上升,在地方選舉中連連獲勝。綠黨領袖、外長菲舍爾被德國人視為最受喜愛的政治家,原因之 一就是菲舍爾長期騎自行車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環保形象贏得人們的好感。
德國人的環保意識經歷了從被動環保轉變為個人自覺的過程。垃圾分類最能體現德國人的環保意識。接受記者采訪的曲希勒教授同時也是柏林技術大學農業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環系統,自己處理垃圾,把生物垃圾製成肥料種花,用太陽能發電,用沼氣作燃料。
應該說,垃圾分類帶給居民許多麻煩,特別是住在高樓的住戶,他們要將十幾種垃圾分別送 到樓下的分類垃圾箱中,倒一次垃圾可能要上下樓跑好幾趟。記者的一位德國鄰居不但自己認真執行垃圾分類的規定,還自覺監督別人。如果他發現有人把垃圾扔錯了地方,就會一一撿出來重新投放。
記者經常出差,在德國許多旅館的衛生間里都貼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語:「親愛的客人,環境保護從點滴做起,為了節約能源,減少毛巾的更換次數,您是否可以重復使用毛巾?」在德國城市街道上,環保廣告隨處可見。柏林有許多廣告呼籲人們減少使用私車。柏林一位市政官員曾問記者:你是否注意到,德國城市道路都很窄,一般只有兩道。這是因為德國市政 建設首先考慮的是環保因素,而不是考慮讓公路適應不斷增加的車輛。很多德國大城市有意把道路建得越來越窄,讓有私車的人找不到停車位,使他們重新考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德國有90多家汽車共享協會,擁有會員近7萬人。一輛共享的汽車可取代6—10輛私人汽車。
在德國,再生紙的使用比較普及,從學生用的練習本到商店售貨員用的收據紙,從信封、郵票到各種報紙雜志,從餐館的餐巾紙到廁所里的衛生紙,隨處可見。這些紙沒有經過漂白處理,因為造紙行業對環境的污染有相當部分來自漂白過程。同時,再生紙還有不少好處,它不 含任何致敏、致癌物質或色彩原料等。據統計,2003年,德國再生紙的使用率達到了60%。
在德國,凡去超市購物的人大多會自帶購物袋。如果要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就要多支付至少0.25歐元,而0.25歐元在超市可以買到5個雞蛋。德國雖然森林成片,但很少有賣火柴的。當地人認為,德國樹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不利於環保。
兩百萬人從事環保事業 < 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德國環保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環保組織功不可沒。德國有上千個環保組織,人員達200萬左右。比如,記者采訪的「自然保護聯盟」有105年的歷史,擁有成員約40萬人。該組織每年的經費1800萬歐元,其中,1200萬歐元來自成員交納的會費,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捐贈和罰款收入。「自然保護聯盟」90%以上的成員都是義務兼職人員,他們每人每年要交納28歐元的會費,卻無償為環保事業做著大量工作。「自然保護聯盟」主席契普克談到,這些義務環保人員非常活躍,常常到處舉行宣傳活動,希望能將每一個關注環境問題的男女老少變為辛勤 播撒環保種子的人。
記者在這個組織出版的雜志中看到一則關於「無包裝」藝術表演團的報道。這個藝術團的節目旨在向人們介紹如何減少垃圾的數量。他們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的歡迎,於是,劇團就把演出對象定位在孩子的身上,有些節目還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演出,孩子們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同時還掌握了許多環保知識。
孩子一上學,就領到一冊環保記事本
如果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政府是通過法律等強硬手段推動了環保工作的啟動,那麼,現在德國更多的是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德國的環保教育從幼兒就開始進行。德國有關幼兒教育的法規規定,幼兒園要把教導兒童維護自己以及周圍環境的衛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德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到學校報到時,會領到一冊環保記事本,用於孩子記述自己的環保活動。環保記事本的設計精心別致,每一頁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風光照片。編者告訴孩子 :要熱愛大自然,自覺維護環境。據說,德國有370多個森林幼兒園,即在森林中搭建簡易住房,讓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從小認識大自然的奇跡,同時了解到自己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在德國學生的自然常識課程里,對學生進行自然和環境保護的教育內容很具體、直接,教學內容也相對較多。記者從鄰居家的孩子那裡了解到,他們在上動物常識課《家鄉冬季的鳥》時,老師就帶他們去附近的森林裡,了解鳥類在冬季的生活特點,鳥類在冬季尋找食物的困難等等,並要求學生帶上一些堅果、麵包等食物喂鳥。
正因為有了幾十年的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參與環保運動的實踐,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德國才有了今天美麗的景色。
❷ 死亡三角洲-百慕大到底是什麼東東
百慕大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正東約600公里的海上。百慕大三角的具體地理位置是指位於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島、邁阿密(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和聖胡安(波多黎各島)這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面積達40萬平方英里。百幕大三角由360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這些島嶼好似圓形的環,躺卧在大西洋上由於百慕大群島與美洲大陸之間有一股暖流經過,因此,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島上綠樹常青,鮮花怒放。百慕大又被稱為地球上最孤立的海島.因為它與最接近的陸地也有幾百英里之遙,因此,百慕大群島四周是遼闊的海洋,具有藍天綠水,白鷗飛翔,花香四溢的秀麗風景。 不過,百慕大之所以出名,並非是由於它的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區」。相傳,在這里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以致於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里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唯恐碰上厄運,不明不自地葬送魚腹。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在我們熟悉的地球上,怎麼獨獨有這么一個神奇而無法解釋的角落?怎麼會發生一連串不可思異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在百慕大三角作祟? 航海者的墓地 哥倫布在這里迷航 早在400多年以前,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就曾經在百慕大三角海區遭遇過神奇可怖的自然景象。那是1502年,哥倫布第四次到美洲去途經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區。有一天,哥倫布同船上的同伴們從艙里走出,站在甲板上,欣賞著這生美麗的海上風光。當時晴空萬里,風平浪靜,像鏡子一樣的海面,反射著耀眼的月光,船頭激起的浪花,像一堆堆雪白的珍珠。那天水相連、一望無際的海空,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正當哥倫布與他的同行者沉醉於美麗迷人的海上美景時,卻風雲突變。剎那間,天昏地暗,狂風四起,時海水捲起了幾十米高的浪頭,像一堵堵水牆朝甲板襲來。「此刻,航船猶如航行在峽谷之間,幾乎見不到天日,在大海上劇烈地顛簸著。」哥倫布緊張地指揮著船員們,他們企圖朝向最近的佛羅里達海岸停靠。盡管船上所有的人齊心協力扭轉航向,然而,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卻在一瞬間全部失靈,船員們頓時暈頭轉向。辨不清方向,航船好似脫韁的野馬,再也不聽從船員們的駕馭,只好任其漂泊,船上的人們但願保全航船能闖出危險的境地。最後,他們總算幸運,經過了幾個日夜的努力,才在狂風惡浪中脫險了。一切又恢復了正常,船又平穩地向前航行了。哥倫布在他的航海日誌上,對這次驚心動魄的遭遇有詳細的記載。 事後,哥倫布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對這次在百慕大三角海區的遭遇做過這樣的描述:「……當時,浪濤翻卷,一連八九天,我兩眼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見過各種風暴,可是從來沒遇到過時間這么長、這么狂烈的風暴。」哥倫布對在百慕大的遭遇的記載,是目前所見關於百慕大三角區奇異事件最早的資料。根據記載,他們在這里遇上了幾天幾夜的強烈風暴,同時船上磁羅經的指針指的已經不是真正的北方,而是從北萬向西北方偏離了6度,哥倫布從這里第一次發現了磁差現象。除此以外,他還第一次發現這個地區在氣象方面的異常現象:如氣候變化十分迅速和有狂烈的熱帶風暴。如果說哥倫布的遭遇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的話,那麼此後在百蔡大三角區不斷出現的一件件更為神奇莫測的事件,就越來越引起人們極大的注意和興趣了。問題在於哥倫布活過來了,他的經歷至少說屬於那些尚可解釋的遭遇。那麼,那些沒能活過來的人,他們的遭遇呢?當然,那是一種不可解釋的、誰也沒看到的經歷。 最早記載的失蹤船隻 關於船隻和海員在「百慕大三角」連人帶船神秘失蹤的事件,最早的記載是1840年8月,一艘法國帆船「洛查理」號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這艘船扯著帆,而且風帆飽滿,說明它在乎靜地航行著。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沒有目標似地隨風漂浮。人們感到奇怪,便劃船靠上去。他們發現船上靜悄悄的。上船後才知道,船上空無一人,但貨艙里裝著的綢緞等貨物完整無損,水果仍很新鮮,也投人碰過。然而,為什麼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沒有人能夠解答,船上唯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隻餓得半死的金絲鳥,可惜它不能說話。到底船上發生了什麼,投入知道,但誰都敢肯定船上肯定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前仆後繼的失蹤船隻 1872年,這一帶海面又發生了一件怪事。一艘雙桅船「瑪麗亞·采列斯特」號,在亞速爾群島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當它被人們發現時,船上又是空無一人,而且船艙的餐桌上還擺著美味佳看,茶杯里還盛著沒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掛鍾正常地走動,縫紉機台板上還放著裝著機油的小瓶子。這一切除了說明這艘船沒有遇到風浪之外,絲毫不能解釋它的主人為何棄船而去。 1918年3月,美國籍貨輪「獨眼」號是一艘長達542英尺、擁有309名水手的巨型貨輪。它在巴西裝滿錳礦砂,返回弗吉尼亞的諾福克的途中失蹤了。當時天氣很好,不存在風浪掀翻船隻的可能。有人推測說當時正值戰爭期間,「獨眼」號很可能遭德軍潛艇的襲擊。可是戰後人們查閱了德國海軍的戰時記錄,發現當時沒有一艘德國潛艇在「獨眼」號航線上出現過。如此龐大的一條巨輪,又有無線電通訊設備,它怎麼連個「SOS」的信號都沒發出就失蹤了呢
❸ 海洋環境容量與傾廢是什麼
海洋環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結合各海域的使用功能及其環境質量的管理目標,預測該海域內允許排入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海洋污染
海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自然資源庫,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止境地開發和污染,一定范圍的海域所能容納的污染物數量是有限的,環境容量是我們充分利用海洋自凈能力的一個綜合指標。海洋環境容量大小與海域環境空間的大小、位置、水文氣象、水生生物、自凈能力、生物的種群特徵、污染物的理化特性以及該海域所執行的環境標准等均有密切關系。
從環境空間來看,空間越大,環境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就越大,環境容量也越大。
對海洋污染物來說,其物理、化學性質越不穩定,環境對它的容量也就越大。
海洋荒漠化及其危害
海洋荒漠化是指在人為作用下海洋(及沿海地區)生產力的衰退過程,即海洋環境向著不利於人類生存的方向發展。海洋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海域環境承載能力的下降,具體表現為海域生產力的降低、海水水質的惡化、紅樹林及珊瑚礁的破壞、捕撈過度以及赤潮等生物災害頻繁暴發等。由於海水和生物的流動性,往往是「源頭」海域受到破壞,影響毗鄰甚至整個海域的生態環境。
海洋荒漠化
我國海域總面積約為4.277×106平方千米,由於沿海經濟的高速發展,加之人類對海洋的不合理利用,某些海域正在經歷著嚴重的荒漠化過程,其中,渤海近海海域的荒漠化趨勢尤為顯著。近20年來,隨著環渤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渤海遭遇到空前的污染。受污染的海域面積由1992年不足26%增加到2002年的41.3%,某些沿岸海底淤泥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甚至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2000倍。大量氮、磷營養物排入近岸海域後,提高了海水富營養化的程度,導致赤潮頻頻發生。20世紀60年代以前渤海沒有赤潮記錄,70年代僅發生3次,80年代發生19次,90年代爆發27次,2000年至2008年已發生赤潮88次。最大一次的赤潮面積超過1萬平方千米,累計經濟損失數十億元。同時,過度捕撈造成漁業資源嚴重衰退,表現為渤海漁業生物品種明顯減少,傳統經濟魚類資源量大幅下降,並呈低齡化和小型化趨勢,幼魚占捕撈總量的60%以上。
海洋傾廢
海洋傾廢是指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載運工具,向海洋處置廢棄物和其他物質的行為;向海洋棄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工構造物,以及向海洋處置因海底礦物資源勘探開發及與之相關的海上加工所產生的廢棄物和其他物質的過程,但是不包括船舶、航空器及其他載運工具和設施正常操作下產生的廢棄物排放。
海洋傾廢
世界上最早實行海洋傾廢的國家是美國。早在1875年,美國就開始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港向海里傾倒酸液泥,開了向海洋傾廢的先河。英國從1887年開始在泰晤士河口海灣傾廢。此後,日本、法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也相繼在海上傾廢。不合理傾倒的廢棄物污染了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海洋生態破壞,例如,20世紀30年代在波羅的海由於水泥包裝破損傾倒的7,000多噸砷,殺死了大量魚類。
為了保護海洋環境,1972年在倫敦召開的關於海上傾倒廢物公約的政府間會議通過了《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即《倫敦傾廢公約》。該公約的1996年議定書規定,締約方「應禁止傾倒任何廢棄物或其他物質,除那些列入清單的物質外」。被列入可排放清單的包括疏浚物質、污水污泥、魚類廢棄物,或由工業魚加工作業產生的物質、海上船舶和平台或其他人造結構、惰性的、無機的地質物質以及最初構成鐵、鋼、混凝土和類似無害物質的龐大物品。我國在《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中也明確規定「嚴格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並分別對禁止傾倒的物質和需要獲得特別許可證才能傾倒的物質進行了界定。
海洋生態補償
海洋生態資源是人類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但是,在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過程中,由於人們的認識不足,生產規模宏觀調控不力,導致海洋生物資源數量銳減,海洋生態系統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為了保障海洋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持續發展,有必要採用經濟手段對海洋生態資源進行管理。由於海洋生態資源是公共物品,按照市場機制存在著生產不足或產出為零的情況,作為管理者的政府應該對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的受害者和環境治理中作出貢獻的貢獻者給予補償。
海洋垃圾清理
海洋生態補償是指海域使用者或受益者在合法利用海洋資源過程中,對海洋資源的所有權人或者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付出代價者支付相應費用,其目的是支持與鼓勵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行為。
進行海洋生態補償,首先要確定某一海洋開發或保護活動的利益相關者,即受該活動及其結果影響的人、集團或者組織,主要依據如下:①確定海洋生態資源的經濟價值;②為保護海洋生態資源作出貢獻的應是主要的補償對象;③充分考慮與海洋生態資源開發與保護相關的間接利益相關者;④進行保護海洋生態資源價值的生態補償時,不要忽視海洋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經濟補償或資金補償是海洋生態補償的一個方面,補償程度可依據海洋資源價值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確定。
除經濟補償以外,海洋生態補償還應包括對海洋生境的補償和海洋資源的補償。在資源補償方面,我國已進行了大量實踐,例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黃海、渤海實施的中國對蝦生產性增殖行動等。
海洋生態破壞
海洋環境問題包括海洋環境污染和海洋生態破壞兩個方面。海洋環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質進入海洋,超過海洋的自凈能力;而海洋生態破壞是取出性損害或開發性損害,又稱非污染性的損害,即由於人類不適當地從海洋環境中取出或開發出某種物質、能源(非排污活動)所造成的對海洋環境的不利影響和危害。
海洋石油污染
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所造成的典型海洋生態破壞行為包括:①海岸工程建設、圍海造田、紅樹林毀林挖塘養蝦等行為破壞了海岸環境和海岸生態系統;②人類對某些傳統經濟魚類的過度捕撈,使近海的魚蝦資源數量銳減,品質下降,進而導致部分非經濟生物由於天敵銳減而大量繁殖,使海洋生態失去平衡,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③赤潮,危害水產養殖和捕撈業等海洋環境。河口和港灣多與大中城市相毗鄰,人口密集,因而是出現海洋生態破壞現象的主要區域。在污染較大的海域,生態系統變得十分脆弱,更容易發生生態破壞。減少污染物的排海量和控制海洋資源的過量開采,是防止海洋生態破壞的主要措施。
海洋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一定時間內特定的海洋生態系統及其組成部分為人類提供的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產品和服務。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大致上包含食品生產、原料生產、氧氣生產、提供基因資源、氣候調節、廢棄物處理、生物控制、干擾調節、休閑娛樂、文化價值、科研價值、初級生產、營養物質循環、生物多樣性維持等14項基本功能。
海洋服務功能的文化功能——休閑娛樂
根據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相似作用和性質,可將這些功能合並為供給、調節、文化和支持四大類功能。
供給功能是指海洋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食品、原材料、提供基因資源等產品,從而滿足和維持人類物質需要的功能。
調節功能是指人類從海洋生態系統的調節過程中獲得的服務功能和效益。
文化功能是指人們通過精神感受、知識獲取、主觀印象、消遣娛樂和美學體驗等方式從海洋生態系統中獲得的非物質利益。
支持功能是指為海洋生態系統物質功能、調節功能和支持功能提供所必需的物種多樣性維持和提供初級生產的保證的功能。
這些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海洋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的整體性表現,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是海洋生態系統對人類的貢獻。
海洋生態系統圍隔實驗
在用人工方法把自然海水圍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內,研究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其變化的實驗稱為海洋生態系統圍隔實驗。這種圍隔的水深介於1~10米之間,海水與周圍海水不能進行交換,不會受到潮流和水平擾動的影響,但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極其相似,能夠很好地解決在天然海域中試驗條件差異較大的問題,使實驗結果更具有客觀性。圍隔按水體積大小可分為3類,即小尺度圍隔(1~10立方米)、中尺度圍隔(10~100立方米)、大尺度圍隔(>100立方米);按生態系統類型可分為浮游生態系圍隔、浮游—底棲生態系圍隔和底棲生態系圍隔;按基質可分為軟底圍隔、岩基圍隔和懸浮圍隔。
圍隔式實驗裝置
目前,國內外圍隔實驗的研究的內容大體上包括4個方面:①海洋生物自然生態研究。主要研究浮游生物的種群結構、組成和環境之間的關系,食物鏈不同營養階層生物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轉移,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數學模型。②污染生態學研究。例如,營養鹽、重金屬、石油和農葯等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遷移轉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影響。③漁業資源學研究,尤其漁業資源是對生物資源補充及對其造成影響的因素的研究。④海——氣界面通量和水——沉積界面的相互關系的研究。1984~1987年,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山東海洋學院和廈門大學等單位同加拿大科學家合作,在廈門進行圍隔式生態系統實驗工作,在20米×10米×5米的陸基水池中做了油和重金屬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實驗。
❹ 飛機是誰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象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為了它的實現,人們付出了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甚至許多先驅者生命的代價。終於在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萊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動力的持續飛行,實現了人類渴望已久的夢想,人類的飛行時代從此拉開了帷幕。 威爾伯·萊特生於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奧維爾·萊特生於1871年8月19日,他們從小就對機械裝配和飛行懷有濃厚的興趣,從事自行車修理和製造行業。萊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車為生,兄弟倆聰明好學,從1896年開始,他們就一直熱心於飛行研究。通過多次研究和實驗,他們很快得出一個結論:要解決飛機操縱這個懸而未決的關鍵問題,必須裝上某種能使空氣動力學發揮作用的機械裝置。他們按照這一想法,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對載人滑翔機進行了幾度寒暑的試驗之後,他們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奧托·李林塔爾試飛滑翔機成功的消息使他們立志飛行。1896年李林塔爾試飛失事,促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飛機的平衡操縱上面。他們特別研究了鳥的飛行,並深入鑽研了當時幾乎所有關於航空理論方面的書籍。這個時期,航空事業連連受挫,飛行技師皮爾機毀人亡,重機槍發明人馬克沁試飛失敗,航空學家蘭利連飛機帶人摔入水中,等等,這使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 萊特兄弟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從1900年至1902年期間,他們除了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之外,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滑翔機的留空時間畢竟有限,但假如給飛機加裝動力並帶上足夠的燃料,那麼它就可以自由地飛翔、起降。於是,兄弟倆又開始了動力飛機的研製。萊特兄弟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不久,他們便設計出一種性能優良的發動機和高效率的螺旋槳,然後成功以把各個部件組裝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他們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這架飛機的翼展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兩副兩葉推進螺旋槳由鏈條傳動,著陸裝置為滑橇式,裝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為8.8千瓦的四缸發動機。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現在陳列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飛行者」號是一駕普通雙翼機,它的兩個推進式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駕駛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1904年,萊特兄弟製造了裝配有新型發動機的第二架「飛行者」,在代頓附近的霍夫曼草原進行試飛,最長的持續飛行時間超過了5分鍾,飛行距離達4 .4千米;1905年又試驗了第三架「飛行者」,由威爾伯駕駛,持續飛行38分鍾,飛行38.6千米。第一次試飛的那一天,天氣寒冷,刮著大風,首先由弟弟奧維爾·萊特駕駛「飛行者」飛機進行飛行,留空時間12秒鍾,飛行36.5米。在同一天內,飛機又進行了3次飛行,其中成績最好的是哥哥威爾伯·萊特。他駕駛飛機在空中持續飛行260米。 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飛行者」1號進行第4次試飛,地點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第一次試飛由奧維爾·萊特駕駛,共飛行了36米,留空12秒。第四次由威爾伯.萊特駕駛,共飛行了260米,留空59秒。1906年,他們的飛機在美國獲得專利發明權。 萊特兄弟飛行的成功,最初並沒有得到美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與承認,直到1907年還為人們所懷疑;反而是法國於1908年首先給他們的成就以正確的評價,從此掀起了席捲世界的航空熱潮。他們也因此終於在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威爾伯.萊特於1912年5月29日逝世,年僅45歲。此後,奧維爾·萊特奮斗30年,使萊特飛機公司成為世界著名飛機製造商,資金高達百億美元。奧維爾.萊特於1948年1月3日逝世。 希望你滿意
❺ 海洋的熱污染
水溫異常升高的一種污染現象。天然水水溫隨季節、天氣和氣溫而變化。當水溫超過33~35℃時,大多數水生物不能生存。水體急劇升溫,常是熱污染引起的。
水體熱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冷卻水。首先是動力工業,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紙、紡織和機械製造等工業,將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上升,水質惡化。根據美國統計,動力工業冷卻水排放量佔全國工業的冷卻水總排放量的80%以上。一個裝機100萬kW的火電廠,冷卻水排放量約為30~50m3/S;裝機相同的核電站,排水量較火電廠約增加50%。年產30萬t的合成氨廠,每小時約排出22000m3的冷卻水。
水體增溫顯著地改變了水生物的習性。活動規律和代謝強度,從而影響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長繁殖。增溫幅度過大和升溫過快,對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險。
水體增溫加速了水生態系統的演替或破壞。硅藻在20℃的水中為優勢種;水溫32℃時,綠藻為優勢種;37℃時,只有藍藻才能生長。魚類種群也有類似變化。對狹溫性魚類來說,在10~15℃時,冷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超過20℃時,溫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當水溫為25~30℃時,熱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水溫超過33~35℃時,絕大多數魚類不能生存。水生物種群之間的`演替,以食物鏈(網)相聯結,升溫促使某些生物提前或推遲發育,導致以此為食的其他種生物因得不到充足食料而死亡。食物鏈中斷可能使生態系統組成發生變化,甚至破壞。
水體升溫加速了水及底泥中有機物的物生降解和營養元素的循環,藻類因而過度生長繁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有機物降解又加速了水中溶解氧消耗。
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隨水溫上升而加強。例如,水溫升高10℃,氰化物毒性就增強一倍;而生物對毒物的抗性,則隨水溫的上升而下降。
水體熱污染區域可分為強增溫帶、適度增溫帶和弱增溫帶。熱污染的有害效應一般局限在強增溫帶,其他兩帶的不利影響較小,有時還產生有利效應。熱污染對水體影響程度取決於熱排放工業類型、排放量、受納水體特點、季節和氣象條件等。
各國對水熱污染及其影響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並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美國、蘇聯等國按不同季節和水域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聯邦德國以不同河流的最高允許增溫幅度為依據,制定了冷卻水溫度排放標准;瑞士則以排熱口與混合後的增溫界限為最高允許值,確定排放標准。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尚未制定有關標准。
水體熱污染的防治:①根據水體熱容量和技術經濟條件,制定熱排放標准;②加強各工礦企業之間的余熱利用;③對高溫冷卻水要取降溫措施,使受納水體水溫達到排放標准。
❻ 哪個國家最早向海洋傾廢
世界上最早實行海洋傾廢的國家是美國。
美國於1875年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開始向海洋傾廢。英國則從1887年開始在泰晤士河口海灣傾廢。此後,聯邦德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紐西蘭等國也相繼在海上傾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洋傾廢的數量和種類日趨增多。
為保護海洋環境,使人類能安全地利用海洋空間,政府間海事組織和各國政府制定了一些海洋傾廢法。如1972年2月15日,西、北歐12國在奧斯陸簽署了《防止船舶和飛機傾廢造成的海洋污染公約》。
海洋傾廢的管理制定
頻繁的海洋傾倒活動以及傾倒物數量和種類的增加嚴重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1972年,第一個以海洋傾廢為主題的國際法案文件《防止傾倒廢棄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由與會的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倫敦簽署通過。
此後有30多個國家陸續加入《1972倫敦公約》,中國於1985年加入公約,同年公約對中國生效。自此海洋傾廢有了法規層面的制約,標志著海洋傾廢活動進入法制化管理階段。
《1972倫敦公約》對海洋傾廢的定義、締約國防止海洋污染的義務、許可證制度等進行了說明和規定,又於1996年通過了作為其補充和修訂的《1972倫敦公約/1996議定書》。同時,在其他涉海國際法中,如《內羅畢公約》《巴塞爾公約》等,也有海洋傾廢的相關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