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前德國為什麼那麼擁護希特勒
第一,希特勒上台和德國及世界局勢有關。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席捲全球,歐洲是重災區,德國經濟遭到嚴重沖擊,國家動盪不安,經濟瀕臨崩潰,國民生活困窘,國內失望情緒蔓延,法西斯勢力急劇膨脹,向英法復仇的呼聲日益高漲。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出現了。德國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領導德國走出困境,帶領他們向英法復仇,而鼓吹納粹主義和侵略戰爭的希特勒正是他們需要的。即使沒有希特勒,德國也會產生其他類似的人物,時勢造英雄,是當時德國和歐洲的形勢造就了希特勒。
第三,希特勒不僅善於煽動和忽悠,而且確確實實為德國和德國民眾做了很多事情。他帶領德國人趕走了貪婪的美國財團和猶太資本家,扭轉了德國經濟頹勢,在國內實現免費教育,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沖破了凡爾賽條約的束縛,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實現了德國的復興。希特勒成為了德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當然,德國人也被希特勒帶來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們狂熱的支持希特勒,並跟隨希特勒發動了侵略戰爭,最終讓德國走向了滅亡。
⑵ 希特勒(他一個人)如何做到改變世界的命運,為什麼當時那麼多德國人支持他
1918年11月底,希特勒傷愈出院,到駐扎在慕尼黑的他所屬的補充營去報到。這時十月革命浪潮席捲整個德國,在慕尼黑成立了「巴伐利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他所屬的營已處在「士兵委員會」的掌握之中。他對此情況十分反感,於是迅即離開慕尼黑到靠近奧地利的邊境附近的一個戰俘營去當警衛。次年春天,他又回到慕尼黑。這時那裡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調查慕尼黑出現短暫的蘇維埃政權誰應負責的問題。希特勒向該委員會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從而受到了賞識,並被調到陸軍軍區司令部政治部新聞局工作。1919年6月,德國政府被迫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該和約只允許德國保持一支10萬人的常備軍,因而當局非常重視軍隊的忠實可靠,並為此設立了一些負有專門使命的特別委員會,負責報告部隊中可能出現的政治顛覆活動,還負責對工人組織進行監視。被選中執行此種「偵察」任務的頭一批士兵中就有阿道夫·希特勒。在他們開始執行任務之前,希特勒和他的戰友被一道送進慕尼黑大學的一個特種訓練班受訓,老師發現希特勒是一個注意聽講的學員,而且口才過人,就提請希特勒的上級對此予以注意。這樣一來,希特勒不久就被派到慕尼黑的一個團隊去演講,宣揚與和平主義、社會主義、民主主義等危險思想作斗爭。對希特勒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機,在他想進入的政治領域中,這是他第一次得到承認,而且他自己也發現,他所具有的東西——擅長演說,一下子被證實了。
希特勒的上司十分賞識希特勒的才華,於是把一項特殊使命交給他去完成。1919年7月底,希特勒奉命和其他「偵察員」一道前往萊希弗爾德的收容所,肅清那些曾在大戰期間被俘虜過的德軍戰俘們中間滋長的斯巴達克思想傾向。1919年9月,希特勒又接到陸軍政治部的一項命令,要他去調查一下一個自稱「德國工人黨」的小小政治團體的情況。就這樣,希特勒以一個可以說是特務的身份第一次結識了當時只有54名黨員的這個黨。這個黨的綱領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和反猶主義的大雜燴。由於希特勒在旁聽這個小黨的開會發言時,痛斥了一個主張巴伐利亞脫離普魯士並與奧地利組成一個南德意志共和國的言論,他立即引起與會者的注意和興趣。兩天後,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張明信片,通知他己被接受參加了德國工人黨,開始這令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希特勒決定成為這個黨的第55名黨員,並擔任了黨的主席團的第七名委員。希特勒考慮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觀點和目標來改造這個黨,然後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維也納時期的思想和前線經歷所得出的認識,在一種政治運動中付諸實現。此外,這還為他提供了一種生活保證,從此,希特勒跨出了他一生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希特勒從啤酒館暴動的失敗中悟出了自己的道理:即不能通過政變去剝奪台上統治者的權力,相反只有通過與他們的合作才能取得政權,要充分利用共和國憲法所提供的一切合法條件去攫取政權,鏟除共和國。於是,在他出獄後的1925年1月4日,拜訪巴伐利亞總理,承認1923年的政變是一個錯誤,並保證今後一定循規蹈矩,遵紀守法。邦總理遂由此產生一種印象:這頭兇猛的野獸現在被「馴服了」,人們可以松一下綳緊的弦了。這樣,在2月份,巴伐利亞政府就撤銷了對納粹黨及其機關報《人民觀察家報》的禁令。2月26日《人民觀察家報》正式復刊。2月27日納粹黨正式重建,希特勒又獲得了獨裁元首的身份,但被禁止在公開場合演說。
這時的德國由於實行了貨幣改革,美元資本陸續流入。故而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國內政局趨向穩定。這對希特勒的納粹運動是十分不利的,這以後可以說納粹運動進入低潮。但希特勒並不為自己政黨的弱小而氣餒,他仍不屈不撓,不喪失希望和信心。他一方面利用這段不能公開講話的時期,專心致志地寫作《我的奮斗》的最後部分,思考納粹黨和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又充分施展自己的組織才幹,在納粹黨里建立了一套錯綜復雜的黨內機構。為了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群眾,希特勒還陸續建立起一批群眾組織。希特勒事必躬親,過問黨的一切細小決定。就這樣,到了1928年,納粹黨逐漸變成了一個「擁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務能力的幹部的政黨」。而且納粹黨的信徒們都有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信念,把他們的元首視為眾望所歸的決策人物。只是由於這時沒有適宜的氣候,它的內部力量與自身團結尚未顯露鋒芒,因而普遍被外界忽視罷了。此外,在經過了相當的困難之後,希特勒又把沖鋒隊改組成為一個擁有幾十萬隊員的武裝團體,其任務是保護納粹黨舉行的集會,搗亂其他政黨的集會和一般地恫嚇那些反對希特勒的人。希特勒又建立了黨衛隊,並要求他們特別宣誓效忠他。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肅內部時,又把全部經濟都納入受國家控制、適應政治需要、實行強制生產的軌道,以更有利於擴軍備戰。接著希特勒就開始將其計劃付諸實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達了一個重整軍備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則公開宣布了此計劃:將國防軍由10萬擴充到30萬。這是公開違反凡爾賽和約,它立即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議,並達成共同防禦的協定,但一切只不過是停留在紙面上,從未去實施,相反在其背後倒掩蓋著勾心鬥角和畏首畏尾,特別是英國還中途變卦,與德國簽訂了一項海軍協定。這也是英國「綏靖」政策的開端。
這一連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確信:這里出現的又是一幫和他昔日國內政敵一樣不中用的傢伙,只要他堅決、突然地把既成事實擺在這些傢伙面前,他們勢必束手無策,聽之任之。於是,希特勒於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廢除洛伽諾公約,不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竟派出3萬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並沿德國西部邊界建立起防禦工事。此時,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只要稍有動作,希特勒就會乖乖地縮回,但他們又只是滿足於提出抗議,並未採取任何切實的對抗措施,這就使希特勒更加膽大妄為,加快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9月義大利又加入此協定。這樣,德、意、日三國就正式結成法西斯集團,三國軸心正式形成。這聲明德、意、日三國並在一輛戰車上。
希特勒最終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和外交上的孤立處境,於是,他於1937年11月5日召集國防部長、國防軍三軍總司令和外交部長等頭目,向他們宣布最遲在1943至1945年之間解決德國的空間問題,要佔領與德國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間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這時的德國軍事力量已有了相當的規模,經濟形勢也進一步好轉。所以希特勒自覺有了資本,就開始把他的計劃付諸實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軟硬兼施,在奧地利的親德分子和納粹分子的幫助下,兵不血刃佔領了奧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歐侵略擴張的第一步。英法兩國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又只是聽之任之。法國毫無表示,英國只是由駐德大使提出抗議了事,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德國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國家拒絕。
吞並了奧地利之後,希特勒就策劃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他瞄準英法等國不願為捷克斯洛伐克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利用納粹黨培植的蘇台德德意志黨人充當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的馬前卒,通過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地又把蘇台德地區占為德國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徑,英法除了提出口頭抗議,並沒有採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後,緊接著又把手伸向波蘭,要波蘭歸還但澤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權的通往東普魯士的陸地走廊。波蘭堅決拒絕了希特勒的無理要求。
到了這時,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騙和愚弄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才放棄綏靖政策,轉而強烈譴責希特勒的侵略行徑並宣布全力支持並保證波蘭的獨立。法國在此情況下也作了相應的表態和加強戰備的措施。
希特勒面對波蘭的不屈服態度和英法保證波蘭獨立的聲明,以及他們正在同蘇聯談判並有可能結成同盟的情況,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蘇聯進行談判。
蘇聯鑒於英法同自己的談判缺乏誠意,背地裡還向德國大獻殷勤,繼續推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同時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終於在1939年8月23日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則由此去掉了擔心出現一場兩線作戰的心病並還能經常不斷地從蘇聯那裡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
希特勒自覺已無後顧之憂,於是在1939年9月1日,終以「閃電戰」實施了他幾個月前就打算實施的進攻波蘭的計劃。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軍身穿波軍制服,靠近了波蘭邊境的格萊維茨的一個小鎮。成功佔領了該小鎮後,德軍故意搗毀了這個小鎮的電台,並向空中鳴槍。隨後,正在接聽該電台節目的德國民眾聽到一個操著波蘭口音的嗓音宣布:「波蘭人民!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就要打響了,團結起來,打倒德國鬼子,打到所有反對我們進行戰爭的德國人!」 講話之人是被納粹強迫穿上波蘭軍服的囚犯。隨後他被納粹黨衛軍殺害。這是由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親自導演的「波蘭入侵」德國的陰謀。第三帝國國徽
第二天上午10點,希特勒向德國宣布德國遭到了波蘭的入侵,德國被迫予以還擊。而事實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國已經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隨後,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
英法兩國雖於9月3日對德宣戰,但在希特勒征服波蘭的四個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動。法國軍隊只是在馬其諾防線後面構築工事據守。士兵們將德國西線的戰爭稱之為「靜坐戰」或「滑稽的戰爭」。波蘭在德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終於在9月28日淪陷。 佔領波蘭之後、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煙幕,可暗中他卻悄悄地加緊把它的部隊從東線調集至西線,把主要的目標對准了法國。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發布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佔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佔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法國被佔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潰退中遭到嚴重削弱的英國了。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為遭到以丘吉爾為首的強硬派的抵制,所以沒有成功,於是他立即下令實施在英國登陸的「海獅作戰計劃」,這是無奈的選擇。
本來在希特勒的原計劃里,並沒有打算與英國進行較量,本來希特勒以為法國投降之後,英國也會很快屈服。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優勢制勝英國的計劃,由於帝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忽視英國實力,造成戰略決策失誤,失去最佳時機,因而一再推遲「海獅作戰計劃」。戈林自以為是,擅自改變作戰計劃,將空中打擊重點由軍事目標轉移至重要城市,給英國以喘息之機,加上英國從1935年開始在全國布置雷達網,並配備靈活性優越的「颶風式」和「噴火式」戰斗機,使德國空中優勢不復存在,「海獅作戰計劃」在英國的頑強抗擊下徹底破產了。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無限期推遲「海獅作戰計劃」。這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有能達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戰役。
⑶ 二戰德國人為何死心塌地追隨希特勒
希特勒是德國乃至世界的罪人。他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戰後德國剛剛恢復了一點元氣,卻又被希特勒帶入了二戰的戰爭深淵。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希特勒是一位民選領導人,在獲得德國民眾高票數當選為德國國家領導人。但是希特勒如此反人類,為何德國民眾還死心塌地的跟著希特勒呢?
首先:希特勒上台後「消滅了失業」。一戰後的德國總人口將近7000萬,但是其中有一半的人口處於挨餓的邊緣。失業人口達到了600萬。在希特勒上台後的第三天,就發布廣播通告: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德國的失業率控制在1.3%,而當時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比利時為8.7%,荷蘭為9.9%。希特勒瞬間在民眾心中的支持率非常高,直到二戰後還有農民遊行支持希特勒。
其次:一戰中積累的仇恨使得德國民眾團結一心。1871年德國打敗奧匈帝國和法國,在一戰之前德國一直是歐洲強國。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凡爾賽和約》更是讓德國割地賠款。德國由之前的歐洲強國瞬間衰落,百姓的生活也是一落千丈。無法適應一戰戰敗和之前歐洲強國之間的差距,德國民眾對歐洲其他國家的憎恨越來越深。這也恰巧讓德國民眾團結一心。
再次:利用德國民眾對猶太人的不滿。二戰前德國經濟非常困難的。猶太人善於經商,當時德國的大多數猶太人都是做生意的。但是資本主義下的社會是殘酷的。德國民眾在麵包牛奶都吃不起的時候,猶太商人就算是把牛奶倒在河裡,也不願意降價賣給德國百姓。這就引起了德國百姓大面積的反猶太情緒。剛好此時希特勒的「種族優劣論」迎合了德國百姓胃口,仇恨猶太人是整個度過社會的共同目標。
最後:希特勒描繪的美好未來。一戰過後百姓生活水平一落千丈,連最基本的麵包牛奶都無法滿足。在這個時候,希特勒來了一招畫餅充飢,德國百姓們紛紛嚮往著希特勒征服世界後的美好生活。七千萬德國人便死心塌地的跟隨希特勒捲入了戰爭的深淵。試想一下,當百姓們連日子都過不走,突然有人說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相信他或許成為了一個最好的選擇。
其中還有一個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無法否認希特勒非凡的個人魅力。相信看過希特勒演講視頻的網友都會神遊感觸:希特勒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領導人,他的個人魅力可以讓德國人都相信他,死心塌地的追隨他。
⑷ 在希特勒統治的時候,德國民眾是否支持他
支持。主要是在民生方面,希特勒上台後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納粹黨的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僅1937年1年內,全德就約有1000萬人參加了「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過去只有資產階級上層社會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德國的普通工人也能夠享受了。納粹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 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宣布,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擁有一輛小汽車」的目標,指令大眾汽車公司去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取經,以最小的利潤率、最低廉的價格大批量生產工薪階層買得起的優質小轎車事實上,納粹政權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會激發民眾抗議社會福利政策的事,當時普通德國民眾的賦稅得到減免,退休人員開始享受醫療保險,德國士兵的妻子享受了最好的待遇。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政權創造了德國經濟恢復和人民福利的奇跡。
外交上,德國加入國聯,並成為理事國;又在1936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國際威望大大提升,涮洗了戰敗國的恥辱,所以獲得了許多民眾的支持。
⑸ 希特勒的支持者有多少
可以說在德國戰敗前,德國絕大部分人都支持他,戰後,德國人民開始反思,德國取締納粹黨,宣布其為非法組織,只有少數極右翼分子還在支持他,這是德國的情況。
二戰期間,義大利,日本執政黨都支持他,包括其仆
從國,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奧地利等
直到近代,前烏干達獨裁者阿敏都是希特勒的崇拜者
希特勒的思想對近代世界的局勢起過翻天覆地的影響,是不能按人數算的
⑹ 希特勒真的是戰爭瘋子嗎為什麼會獲得德意志兩千萬人民的支持
就像日本侵華時是戰爭瘋子,為什麼會收到許多日本國民支持?那個時期的日本人軍國思想嚴重。軍國思想教育對日本青少年進行洗腦。
一樣的道理,德國納粹黨,也是被希特勒洗腦成功緊緊追隨。還有就是,希特勒有嚴重的種族主義,宣揚德意志人,歧視猶太人,認為德意志民族至高無上,別的民族都是劣等民族。嚴重的種族歧視也受到一部分德意志人的歡迎。
希特勒的納粹黨和日本侵華軍都屬於法西斯,法西斯思想在民眾間的蔓延缺不了蠱惑人心的宣揚。
⑺ 崇拜希特勒的德國人多不多
現代德國文明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訴諸理性。但在上世紀30-40年代,整個德意志民族都捲入了納粹的戰爭,導致了德國和人類文明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
「以追求強國為起點,以落得虛弱兼分裂的國家而終結」,再一次地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一個大國如果任由民族主義情緒泛濫,一味地激發民族仇恨心理,卻又缺乏民主和保護自由抗爭的機制,這一定會導致本國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
■德國民眾的「強國夢」與納粹政府
從19世紀起,德意志經濟社會發展明顯落後於英、法等國,這刺激出德國人對國家強大的期盼和「落後就要挨打」的焦慮,由此逐漸形成了德意志必須強大的民族共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按照《凡爾塞和約》的規定,戰敗的德國被解除了軍備,民族屈辱、經濟蕭條、社會混亂交互作用,讓驕傲的德意志民族更加渴望實現「強國夢」。而希特勒的納粹黨,敏感地把握住了這種國民心態,適時提出了「修改《凡爾塞和約》、收回失去的領土,把相信國家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聯想起來,團結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宗旨,並允諾要盡快改變戰後軍工企業停產造成的大量工人失業以及惡性通貨膨脹的局面。這在當時的不少德國人看來,簡直就是使德國擺脫困境的良方。1928年後的幾次選舉結果表明,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把納粹黨視為解決德國社會主要問題、實現德意志民族強盛的希望。納粹黨在1932年的選舉中大勝,希特勒由此獲得了組閣大權。
取得執政地位後的希特勒和納粹黨,用國家(民族)社會主義將國家再魔法化,第三帝國吞噬了市民社會,實現了國家與社會的合一,在「決斷論」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全權主義的國家。這在當時的德國幾乎沒有遭遇什麼反對。在上上下下充斥著民族主義狂熱的時候,通過建立一個強大的現代國家以迅速實現德國的復興,很輕易地就成為了德國人最大的共識。有了這樣的共識,納粹宣傳的所謂「德國民族共同體」的概念一下子就俘獲了民眾的心,為了國家經濟發展、一圓「強國夢」,以犧牲思想自由和個人政治意識為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正因為如此,納粹的消滅異己思想、反猶太人和反共的罪行,也就容易在復興民族主義的旗下被德國人容忍。
⑻ 希特勒為什麼會得到德國民眾的大力支持
因為當時是一戰後,德國輸給了法國,法國瘋狂掠奪德國資源,導致德國經濟蕭條,民不聊生,人民苦不堪言,後來希特勒上台了,希特勒喚起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說德國人是神聖的雅利安人後裔,同時也喚起了對法國的仇恨,但最主要的是他給了人民以發泄怨氣的渠道,就是猶太人,由於當時猶太人在世界上名聲很差,他們放高利貸,讓很多人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所以,全世界人都恨猶太人,而且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後台和靠山,屬於流浪者,傷害猶太人不會遭到報復,所以可以盡情虐殺他們,這樣德國人民就可以任意傷害猶太人泄憤,有了泄憤渠道,加上民族自豪感和仇恨,人民就能重新振作起來,很快德國開始復興,這樣你就知道人民為什麼會如此支持他了。
⑼ 希特勒上台得到了誰的支持,為什麼得到支持
希特勒上台得到了復辟勢力、右翼勢力、資本家、親民派勢力以及廣大基層民眾的支持,可以說,希特勒的上台是德國上下一致、全民支持的結果。支持他的原因如下:
一戰後國際對德國制裁過於苛刻,德國民眾抵觸情緒以及民族復興情緒高漲,希特勒個人全力鼓吹重建德意志、重現德意志榮光,正對了那個時代德國人的口味。
國際經濟危機對背負巨債的德國給予了雪上加霜的打擊,德國經濟和民眾生活處於崩潰邊緣,而希特勒適時地提出了一系列重振經濟、增加就業的口號和辦法,這爭得了關注經濟的資本家和親民派的支持。
德國政治精英中復辟勢力(舊皇室、舊貴族,包括當時的總體興登堡等)和右翼勢力(容克地主、軍官團等)比重極高,真正的共和制思想並不深入人心,而魏瑪共和國對國家的統治力也不強,希特勒的強勢手段和鷹派作風深得復辟派和右翼的青睞,視其為實現其追求的託付人(甚至前德意志帝國的皇太子都加入了沖鋒隊)。
希特勒善於演講和許諾,其硬朗的作風和隨機應變的畫餅許諾為其在各層民眾中爭取到了極大的威望,大多數民眾把希特勒當成了可以帶領他們走向民族復興的英雄。
希特勒個人懂藝術,比較時尚、思想比較新潮,他為其政黨和武裝設計的一些列名稱、標志和制服在那個暮氣沉沉的時期體現出了難得的朝氣和進取感,對很多青年人和青年知識份子具備一定的吸引力。
總而言之,希特勒的優勢有四,一是強硬、二是善包裝、三是善演講、四是善許諾。依靠這四點,希特勒幾乎爭取到了全體德國人的支持,由此可見,一個人有多少內涵是一方面,更正要的是你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多少。也可見,二戰不是希特勒一個人的責任,不僅僅是一個魔鬼將德國人民引入了地獄深淵,同樣也是德國人民自願選擇了一個魔鬼,那時的他們寧肯選擇一個瘋子去放手一搏也不願意再忍受困苦的生活和受挫的精神。
希望幫到你,還有問題就追問我。
致親愛的提問者:每一個對你的提問認真回答的人都懷著一顆助人為樂的溫暖的心。對於提問者的你或我來說,我們是在虛心求教而不是不恥下問,多數回答者所期盼並不是積分而是學以致用,幫助他人的那種快樂。知識與信息的共享原本不是迅速和免費的,但知道給了我們這種偏得,在我們接受了回答者的饋贈而節約了時間和精力時,我們是否應該回應以起碼的謙遜和感恩呢?尋求幫助的人啊,只要你的一句感謝和幾個點擊,就能讓更多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問答在這里持續發生。不要讓懶惰和情緒成為一盆最終澆滅助人之火的冰水,及時去採納那個認真幫助了你的回答者的善意吧,無論這個人是我與否。
⑽ 為什麼二戰時希特勒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
為什麼呢?
他洗雪了日耳曼人的屈辱,他克服經濟危機使德國在次繁榮,他使德國的公民幾乎同等富裕,他使德國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他要英國,法國顏面無存,言聽計從。他興建大量公共設施,解決了600萬人的失業,他重整軍備,費除了凡爾賽給予的苛刻限制,他停止償還一戰的賠款,使德國丟掉了沉重的經濟包袱。他使德國重新團結在一起,這就是他為什麼受人歡迎,得到支持。
他屠殺猶太人,並非沒有原因,他早年並不反猶,29年的經濟危機,使他的國家瀕臨崩潰,數百萬人飢腸轆轆,更多的人為了糊口成為猶太人的牛馬。就在這個時候,猶太人依然過著奢華的生活,從自己國家人民的手裡奪取巨額的財富,他們根本不顧德國的存亡,日耳曼人生存。他們總是想方設法為自己,為控制這個國家刷盡陰謀。
他--一個叫希特勒的人,改變了這一切。
但是,過激的行為,卻造成了犯罪,他從一個英雄,變成了萬人唾罵的惡棍....................不寫了,在寫就等於給希特勒翻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