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德國的覆滅
1941年6月~1945年5月蘇聯反對法西斯德國侵略的正義戰爭。蘇聯稱之為偉大衛國戰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41年春,德國軍隊席捲了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干半島,控制了歐洲16國的人力、物力資源。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展開了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新階段。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擊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把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戰爭開始時,德國總兵力約730萬人,侵蘇兵力為550萬人(含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等國軍隊)。計陸軍190個師(內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坦克約4300輛,火炮4.72萬門;空軍作戰飛機4980架;海軍作戰艦艇192艘。德軍的部署是,以「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分別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3個方向實施突擊,另以德軍「挪威」集團軍和芬蘭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1941年6月,蘇軍總兵力為537.3萬人,部署在西部各邊境軍區的兵力共268萬人,計陸軍170個師另2個旅,火炮(50毫米以上)3.75萬門,新型坦克1475輛和大量舊式坦克;空軍新型作戰飛機1540架及大量舊式飛機;海軍作戰艦艇396艘。蘇聯最初的作戰計劃是,以邊境掩護部隊抗擊德軍的突擊,保障蘇軍主力的集中和展開,以進攻消滅突入的德軍,並將戰爭推進到敵國領土。戰爭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1.6.22~1942.11.18)德國發動戰略進攻,蘇軍實施戰略防禦。戰爭初期,德軍利用暫時有利因素(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作戰經驗)和蘇聯判斷失誤、戒備不足的弱點,一舉突破蘇軍防禦,長驅直入,迅速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部,並於9月封鎖列寧格勒,攻佔基輔。蘇軍最初企圖以進攻對付德軍進攻,但一開始就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陷入極端困難的處境,被迫轉入戰略防禦。9月底,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蘇軍在敵後廣泛遊擊戰爭的配合下,以積極防禦疲憊和消耗德軍,於12月初轉入反攻,消滅和擊潰德軍大量兵力,翌年4月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初步穩定了蘇德戰場局勢,擊破了德國的「閃擊戰」計劃。1942年5、6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地域和克里木的進攻作戰失利,德軍隨即向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展開進攻,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並攻佔外高加索的蘇石油產地,切斷蘇南部地區與莫斯科的聯系。蘇軍節節後退,被迫再次轉入防禦,經激烈而頑強的戰斗,至11月中旬守住斯大林格勒,為集結兵力轉入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1942.11.19~1943年底)蘇軍展開戰略反攻,蘇德戰爭發生根本轉折。1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已經恢復並有一定發展,給軍隊提供的新式武器裝備逐漸增多,敵後游擊運動開展得更加廣泛,同時蘇聯還得到美英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的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消耗和鉗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減輕了蘇聯的後顧之憂。在這種形勢下,蘇軍於11月19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大規模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合圍並殲滅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主力,從而根本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使蘇德戰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爾後蘇軍繼續向頓河上游、庫爾斯克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發展進攻,解放了庫爾斯克等地。同年1月,蘇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同時,在高加索方向轉入進攻,至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7、8月間,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又取得重大勝利。從此,蘇軍完全奪得戰略主動權,德軍被迫轉入全面防禦。8月,蘇軍在大盧基到黑海長達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展開進攻,到11月為止,收復近一半失地,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城市。 第三階段(1944.1~1945.5.9)蘇軍展開全面戰略進攻,法西斯德國徹底失敗1943年,美英等國軍隊在義大利南部登陸並計劃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歐洲各國人民抵抗運動和人民起義風起雲涌。在這種形勢下,德國企圖以戰略防禦拖延對蘇戰爭,同美英單獨媾和。蘇軍在巴倫支海到黑海的整個蘇德戰場上發起戰略進攻,連續進行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戰役、白俄羅斯戰役等一系列大規模進攻戰役,消滅大量德軍,收復全部失地,佔領芬蘭和挪威的部分領土,並攻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國領土。上述東歐各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抗德武裝力量,在蘇軍支援下解放本國全境或部分領土,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獲得解放。1945年春,蘇軍在波羅的海至多瑙河全線發起進攻,先後進行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東普魯士戰役等進攻戰役,並於4月16日對柏林發起總攻(見柏林戰役),消滅蘇德戰場殘存的德軍,佔領德國東部和奧地利東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獲得徹底解放。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參見彩圖1945年5月8日,德國代表在柏林近郊簽字投降) 在長達4年的戰爭期間,蘇軍消滅和擊潰德國及其盟國軍隊共607個師,佔德軍及其盟軍在整個戰爭中所損失的全部師數的77.5%以上。德軍損失達1000萬人,約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部損失的80%。德軍75%以上的武器裝備亦被蘇軍擊毀或繳獲。蘇軍在戰爭中戰斗減員約1600萬人。蘇聯人民戰勝法西斯德國,對勝利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作出了重大貢獻。中、美、英等各國人民對蘇聯戰勝法西斯德國給予了巨大支援。蘇德戰爭表明:戰爭初期突然襲擊和防突然襲擊,是戰略指導的重大問題,德國利用突然襲擊,在初期獲得重大勝利;蘇聯缺乏准備,初期遭受嚴重損失,但在形勢不利時能及時轉入戰略防禦,從而贏得時間使國家迅速轉入戰時體制,粉碎了德國的「閃擊戰」計劃。由於戰爭中武器裝備和物資的巨大消耗,軍隊對後方和後勤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經濟因素和科學技術對戰爭進程影響很大。正確選擇主攻方向十分重要。德國在初期突擊獲勝的情況下,多次不適當地改變主攻方向,失去了有利戰機;而蘇聯在反攻和戰略進攻中,能正確選定主攻方向,不給德軍以喘息機會,並集中主力連續實施一系列戰略性進攻戰役。隨著戰爭規模空前增大,必須依靠巨大的軍隊集團才能完成戰略性任務。蘇軍的方面軍群戰役和德軍的集團軍群戰役已成為戰略性戰役的基本樣式。及時組建強大的戰略預備隊並在關鍵時刻將其使用在主要方向上,以及在敵後開展大規模的游擊運動都對戰爭有重大影響,蘇聯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2. 二戰後德國被瓜分了,為什麼現在版圖上還有德國
被瓜分並非被消滅,整個國家還在,只是權力由瓜分國掌控.
當時德國主要被分為由蘇聯掌控的東德以及由美國為首的歐洲國家掌控的西德兩部分.
後來東西德實現了統一,現統稱聯邦德國,首都由原來西德的波恩遷至柏林.
3. 德國解體的時間
二戰後德國被英、美、法、蘇分別佔領,蘇占區成立民主德國,而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合並成聯邦德國,柏林牆把柏林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兩德分裂開始。
這是戰爭留下的後遺症 ----
二戰以後德國被分為兩部分,分別成為美國和前蘇聯殖民地,美國殖民的西德是走資本主義路線,前蘇聯的東德走社會主義路線。有點像朝鮮和韓國。曾經在兩塊中間還有一塊很著名的牆叫柏林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DDR】(即東德,德語: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前蘇聯殖民)和聯邦德國【BRD】(即西德,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美國殖民)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台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並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
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
1990年10月3日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桿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走資本主義路線,稱德國。
4. 二戰後,最終造成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戰敗。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的東德 西德。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第二年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
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後續情況: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
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5. 德國為何在二戰走向滅亡
根本原因:1929-1933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給予德國嚴重打擊,納粹分子希特勒趁機大肆宣傳種族主義,認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世間的一切都應該由日耳曼民族支配,在物質生活十分困難的經濟危機時代,希特勒此舉自然贏得了人心,隨後被擁戴為國家元首,掌握政權,這也就決定了希特勒政府的實質是依靠對外侵略擴張,掠奪殖民地和海外巨大的財富,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轉移人民的視線,以應付這場大危機,這種掠奪式戰爭是永無止境的,永遠不被滿足的,就像是個無底洞,吸住了德國,所以德國必須一直堅持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戰,戰線越拉越長,反彈越來越大,這就註定了德國必定敗亡的命運。
主要原因:德國在沒有徹底將北歐和西歐國家特別是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擊敗的情況下對蘇聯宣戰,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囧境。二戰爆發前,希特勒害怕戰事挑起,斯大林會參戰對德國不利,於是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當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坐視不理,對德國大大有利,所以德國橫掃歐洲,荷蘭,比利時等一大批歐洲國家(除了瑞典)相繼戰敗投降,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也很快被擊敗,國破家亡,可是這種輕而易舉的戰果是在蘇聯這個擁有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以及強大軍事的國家的作壁上觀下取得的,希特勒沒認識這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昏聵的認為天下就要是德國的了,於是貿然對蘇宣戰,抽調大批歐洲戰場的精銳部隊進入蘇聯境內,從此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在西歐戰場上,法國戴高爾將軍領導法國殘餘力量繼續抗擊德國,丘吉爾為首的英國發動猛烈攻勢,其他淪陷區的反抗越來越大,德軍的戰略優勢不復存在,在蘇聯戰場上,盡管強悍的德軍初期取得了勝利,但很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蘇聯擊敗,蘇聯戰場的形式向蘇方逆轉,此後蘇聯轉入攻勢,德國節節敗退。兩線作戰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
備註:二戰後德國沒有滅亡,只是被刮分了,蘇聯的佔領區建立了民主德國,加入了華約軍事集團,美英法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加入了北約軍事集團,二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後來東歐劇變,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實現了兩德的統一。
6. 一戰與二戰後分別都有哪些國家解體,又都解體為哪幾個
一戰主要是英、法、沙俄同德國、奧匈帝國之間進行的一場爭霸戰爭,無正義性可言。
二戰是以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等為代表的同盟國同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代表的軸心國之間進行的一場反法西斯戰爭。
冷戰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對立,採取了除過戰爭手段的一切手段進行對抗。隨著蘇聯的解體兒結束。
7. 二戰後,德國為什麼會分裂成兩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8. 為什麼會解體,原因與德國發動二戰一樣
1991年,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分裂成了十六個獨立的共和國。究其根本,源於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比例失調,導致的物資短缺。當年,蘇聯就算買一卷衛生紙還要徹夜排隊。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德國和蘇聯的治國方針是一致的。只是德國因為戰敗,使這種方針不能持續;而蘇聯通過戰勝,使這種模式續命了幾年,但時間久了,還是會走向崩潰。
9. 二戰德國戰敗後,被瓜分了嗎。現在的德國是怎麼來的。
是的,德國被瓜分了,蘇聯攻入柏林後,德國戰敗,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英、美、法、蘇四個戰勝國佔領,然後在英、美、法的支持下成立了聯邦德國,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民主德國。
拓展資料
民主德國簡介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間存在於歐洲中部的社會主義國家。首都為柏林(東柏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是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員國。
民主德國的國土面積為107,771(一說:108,333或108,178)平方公里,東部是波蘭人民共和國,東南部與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西部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德國)相鄰,北部為波羅的海。
冷戰時期,民主德國在經濟、文化、體育等方面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先地位。冷戰時期著名的標志性建築——「柏林牆」就在民主德國境內,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布停止存在,其領土正式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德統一成為當今德國。
聯邦德國簡介
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合並於1949年。9月20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聯邦德國(西德)建立於其初期范圍包括二戰後由美國、英國和法國所佔領的德國領土而除了德國西部的領土外,東德境內、德國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區西半部在當時也屬於西德非法定的事實領土。如此一來,西柏林成為一個飛地,被東德領土所包圍。
兩德統一簡介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於1990年10月3日通過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國統一。
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二加四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
統一後,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0. 二戰後是怎麼瓜分德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美、英、法四國處置德國的一種形式為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力主分割德國1943年12月1日,F. D.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正式提出這一設想,即把德國分割成5個部分,每個地區都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魯爾和薩爾地區由國際共管..斯大林為了嚴懲德國法西斯,贊同美國方案W.L.S.丘吉爾雖有保留,但也表示支持。1944年上半年,蘇聯紅軍攻勢凌厲,越出邊界,美、英盟軍登陸諾曼底。軍事形勢迅速發展,促使美、英在確定肢解德國之前,謀求就臨時對德佔領問題與蘇聯達成協議。前此,英國於1944年初根據艾德禮委員會報告,向歐洲咨詢委員會提出臨時劃分德佔區的建議,即按1937年德國疆界分成 3個佔領區,蘇占東部、英佔西北部(包括魯爾)、美佔西南部和薩爾,柏林由三國共同佔領。蘇聯同意英國方案。美國認為擬議中的方案,蘇占區面積過大,英佔區包括主要工業區魯爾,均對美國不利。但鑒於蘇軍已步步逼近德國邊界,美國來不及另提方案,遂於4月28日同意英國方案。1944年9月12日,歐洲咨詢委員會以英國建議為藍本,提出第一份臨時劃分德佔區的方案。由於英國作出一定讓步,羅斯福在第二次魁北克會議(1943,1944)上接受德國西南部作為美佔區,放棄與英國對換占區的設想。隨著歐洲反法西斯戰爭臨近結束,美、英與蘇聯在戰後安排問題上分歧增多。美、英認為扶植一個強大的德國,有利於在戰後抗衡蘇聯。蘇聯為了適應形勢變化,也開始強調德國統一。出於上述考慮,美、英、蘇三國雖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達成分割德國的原則協議,實際上均已放棄分割德國的主張。分區佔領德國便從權宜之計變為正式方案。為了進一步增強西方在歐洲及德國的實力,英國主張法國參加對德佔領。美國經過考慮,羅斯福在2月5日的雅爾塔會議上正式建議,從美、英兩個佔領區各劃一部分組成法國佔領區。邱吉爾、斯大林表示同意。1945年6月5日,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在柏林正式聲明把德國分成 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聲明還規定由四國總司令正式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7月中旬起,四大國在德國和柏林按劃定區域實行佔領和管制。在 7月底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四國又通過對德管制的政治經濟原則至此,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德國的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