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戰中,德國是怎麼失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首先,從大的方面講,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下面回顧一下1918年的一戰進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B.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是怎樣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首先,從大的方面講,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C.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原因
1、馬恩河戰役,德國沒有取勝,沒有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將戰爭拖入了長時間的消耗戰。德國國內資源有限,無法支撐長時間的戰斗。
2、凡爾登戰役德法雙方投入了近兩百萬兵力,傷亡人數共計達七十多萬,德軍並沒有攻下凡爾登,失去佔領巴黎的機會,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並節節敗退。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戰役和轉折點。
3、. 美國的參戰,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直接導致協約國的兵力和經濟實力上佔了絕對的優勢。
4、義大利的搖擺不定。義大利人於191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到了1916年8月28日,義大利落井下石,對德宣戰,同盟國瓦解。
總之,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它想通過武力進行崛起,從而達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嚴重損害了英、法、俄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戰爭無法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除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傢具有民族解放和自衛的正義性質外,其他都是非正義的。德國想通過武力崛起,悍然挑起戰爭,首先在道義上就輸掉了,成為最終的失敗者也是不可逆轉的。
D.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下面是我分享的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持續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德國的戰敗而告終。那麼一戰德國戰敗原因是什麼呢?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德國戰敗主要是有3個原因。首先,一戰本身就是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發起的一場非正義性的戰爭。
德國在戰爭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站在同盟國的一方,德國缺少助力。一開始的盟友奧匈帝國, 軍事 實力實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另外義大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來攻打奧匈帝國。而協約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德國孤軍奮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點,德國一開始是想要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的,這確實是對德國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國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戰爭進入了膠著的狀態,最終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協約國人多勢眾,資源豐富,物資儲備什麼的比德國好上很多。因此德國最基本的物資都無法保證,這場戰爭肯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美國加入了一戰。美國的參戰對整個一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自身深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人力資源,讓美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美國的存在讓協約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德國才會徹底失敗。
一戰結束時間
一戰起始時間是1914年7月28日,一戰結束時間是1918年11月11日。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被當地青年刺殺,於是在7月28日的時候,奧匈帝國以這個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德國、英國、法國等趁機加入了戰爭,一戰正式爆發。
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想要趁機吞並塞爾維亞。俄國和法國則公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英國也在暗中支持俄、法。隨著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開戰,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了戰爭之中。德國在8月份率先發動進攻,佔領了比利時、盧森堡,還對法國發起了進攻。於是9月初,德軍與法軍就發生了馬恩河戰役。
隨後,俄國在東線發動戰爭,於是德國只能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東線。日本看到戰爭爆發後,趁機強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也對德宣戰,佔領了屬於同盟國的太平洋島嶼。10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與俄軍在高加索附近進行激戰,俄軍戰敗。同時英軍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 成功 奪取了敘利亞的土耳其領地。
奧匈帝國被塞爾維亞擊敗後,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幫助奧匈攻打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敵奧保聯軍,被同盟國佔領。1915年5月,義大利開始對奧匈帝國宣戰,但是全部被擊敗。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退出一戰。同年,羅馬尼亞、希臘、美國等加入協約國參戰。終於在1918年,德國全線潰退,奧匈帝國解體,戰爭結束。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一戰是第一次全世界型的大規模戰爭,那麼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要了解根本原因,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當時戰爭的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的斗爭越來越嚴重。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帝國主義經濟 政治 發展不平衡。這個原因同時也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當時英國和法國的 資本主義 發展已經成熟,因此主宰世界格局的就是英法兩國。但是不久之後,德國的實力漸漸強大,於是想要打破英法統治的格局,這就加深了德國與英法兩國之間的矛盾。我們都知道一戰前夕世界主要有三大矛盾,分別是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
但其實除了這三大矛盾之外,當時還存在著德日、德俄等多種矛盾,一戰的爆發只是這些矛盾發展的結果。隨著這些矛盾的加深,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在為戰爭做著准備,或是擴大軍隊,或是增加軍需,一步步走上戰爭的道路。
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身國家性質也是一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帝國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他們追求的最大利潤就是瓜分殖民地,於是引起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的壓榨和剝削,讓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為了轉移國內這些運動的視線,帝國主義國家發動了這一場戰爭,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原因之一。最後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薩拉熱窩事件了。
一戰死亡人數
一戰是歐洲 歷史 上破壞力極強的一場戰爭,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一戰死亡人數。一戰共有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參戰,軍事行動涉及的土地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里,戰線長度達到2500-4000公里。
1914年,也就是一戰開始的那一年,那個時候英、法、俄 三國 本土加上各個殖民地的總人口大概是7.045億。到一戰爆發前夕,這三國共動員總兵力達到977.7萬人。德奧兩國本土加上德國的殖民地總人口是1.3億,戰爭前集結到了兵力為634萬人。從1914年到1918年這四年的戰爭期間,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動員了軍隊4218萬人左右,最後傷亡221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515萬人左右。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共出動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338萬人左右。
然而,這只是戰爭雙方士兵的死亡數量,還有將近700萬的平民,也因戰爭而慘死。因此一戰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1600萬左右,死亡率是非常高的,甚至一戰的死亡人數超越了持續了六年的二戰。曾經有這樣的一句話:“少數人的瘋狂,數不清的死亡。”這一句話用來形容一戰是最合適不過了。
一戰本來就是因為帝國主義之間分贓不均引起的,幾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加深,從而爆發了這一場戰爭,但是最後被戰火侵襲的卻是全世界的人民。這場由少數幾個帝國主義瘋子挑起的戰事,卻將全世界的人拖入了一場疼痛的幻覺里。
猜你感 興趣 :
1. 一戰德國戰敗的原因
2. 一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3. 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前後變遷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是如何賠款的
5. 德國為什麼會捲入一戰漩渦
6. 德意志的意識形態
E. 德國為何在一戰中戰敗
德國一戰的失敗原因也算是老生常談了,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歷史話題,以下就從制度層面來分析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聲中,德意志第二帝國宣告崩潰。
從第二帝國到魏瑪共和國,德國始終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性權力,更糟糕的是大蕭條把德國中產階級變成了激進分子,上層非常小的、精英化的軍官團難以穩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和他的最極端團體才有機會上台。
F. 德國怎樣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對德國的打擊。
德國 是危機的主要發源地,也是危機的主要受害者。從1929 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設備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農業生產下降了30%大批小農破產,佃農人數迅速增加。其中,主要工業產量下降幅度更大, 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工業危機反過來又導致了金融危機。1931年7月,德國達姆斯達特銀行倒閉,引發銀行擠兌風潮,國家黃金儲備由 23.9億馬克減少到13.6億馬克,柏林九大銀行減為四個,連德國最重要的銀行之一達姆實達特國名銀行於1931年7月倒閉。失業率急劇上升,1932年高達43.8%,加上半失業者22.6%,則1932年德國全失 業和半失業人數高達工人總數的三分之二,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社會問題。空前深刻和空前劇烈的經濟危機給德國以致命的打擊,危機高峰期時的1932年一年中,德國工業產量比1929年下降近一半,危機時期,德國失業者使用廢舊物品搭成住房,而統治階級實行徵收新稅,削減工資,削減救濟金和養老金等政策,力圖把危機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肩上,致使社會矛盾激化。
希特勒上台後推行:
1.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稅收、擴大國債和實行通貨膨幷脹
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國家稅收收入由65.6億馬克驟增到177億馬克,六年中實收稅款共增幷加了600億馬克以上。1932-1939年9月,德國國債由115億馬克上升到371億馬克。帝國銀行和幾家最大的私人銀行是國債的主要持有者。勞動者的小額儲蓄存款也被強迫投入公債。帝幷國銀行以國債為擔保大量增發銀行券,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銀行券由26億馬克驟增為110億馬克。這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德國國家有能力進行有規模的投資和軍事訂貨。
2.大規模的軍事采購和訂貨
1932年,德國的軍費支出為6.7億馬克,約占當年國家總支出的十分之一或國民收入的1.5%。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備戰期間,德國全部備戰支出在400億馬克以上,約占同一時期國家預算總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國民收入的10.6%。巨額的軍事訂貨使德國壟斷資本集團獲得了高額利潤。以軍火工業康采恩克虜伯公司為例,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公司從國家接受的軍事訂貨總值由930萬馬克猛升到1.45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5倍。在同一時期,公司的純利潤額則由650萬馬克上升到1.22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8倍。
3.剝奪猶太幷人資本
希特勒等人登台以後,大量開展「排猶運動」,幫助「雅利安」財團剝奪猶幷太幷人的財產。由於這一「運動」,共計約60-80億馬克的德國猶太資本,通過強力沒收或被迫易主的方式,全都轉到了「雅利安」財閥和納粹黨魁手中。
4.強制卡特爾化
強制卡特爾化是希特勒政府擴大壟斷組織統治及加速生產與資本集中的重要措施,並且比歷屆德國政府實施得更徹底。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頒布所謂的「卡特爾條例」,規定帝國經濟部有權建立新卡特爾,而一切卡特爾則有許可權令局外企業合並起來。任何反對這種規定的局外企業,有關的卡特爾可以拒絕承認它們,從而剝奪它們得到原料和商品供應等權利。這實際上是在經濟上宣布了它們的死刑。在這種威脅下,大量中小局外被迫合並如壟斷組織,受壟斷資本的直接統幷治。卡特爾的數目迅速增幷加,1930-1936年,德國已登記的卡特爾總數,由2100個增幷加到2500個。
5. 淘汰中小企業,擴大壟斷組織
1937年,希特勒頒布了「股份公司改幷革法」,規定凡是資本不組10萬馬克的小股份公司應予淘汰;而新設立的股份公司,資本不得少於50萬馬克。結果,據德國官方統計材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資本不足10萬馬克的公司絕大部分遭到淘汰,資本為10-50萬馬克的公司減少一半,而資本在500萬馬克以上的大公司,在股份公司資本總額中的比重由1931年的74.5%上升到1939年的78.8%。中等資產階幷級被大大削弱了。此外,希特勒政府還強迫封閉大量手工企業和小型零售商號。從1937年起,由於局勢工業的勞動力供應問題日益尖銳,希特勒政府以「清理」手工企業和小商號為由,連續頒布了若干法幷令,勒令所謂「負擔過剩」及「經濟上不合算」的大批手工企業和小商號停業,把數十萬手工業者及小商人騙入軍事工廠服苦役。據統計,到戰爭爆發時止,被迫停業的手工企業近20萬家,小商店約10萬家。 通過這種方式,德國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過程大大加速了,壟斷資本的勢力空前加強起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各部門生產的壟斷化達到驚人的程度。壟斷組織控制生產的比重在鉀鹽、煉鐵、金屬加工、人造氮、水泥、製糖、化學及**、電力等部門為95-100%,在機器及運輸工具製造、人造絲、麻織業、制紙業等部門為80-95%,在優等鋼生產中為60-70%資本進一步集中於各康采恩手中,到30年代末,他們已經控制了了全國股份資本總額的85%,為數眾多的小業主淪於破產。
6.政府全面干預國民經濟,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
希特勒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軍事化經濟調節機關,1933-1936年秋,帝國經濟部是最高中央調節機關。它下面設有各種專業管理局,分管各工業部門、農業、時常、對外貿易、物價等等。同時,根據1934年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及各壟斷組織基礎上,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最上級為工業、商業、銀行、保險業、動力和手工業等6個最高集團;下屬44個經濟集團;它們下面又分350個部門集團;最下一級則為640個專業集團。地區調節機構採取了省經濟廳(下屬市、區分支機幷構)的形式,全德共有18個。這兩類調節機關都具有政府機構的權力,它們統一歸帝國經濟部下設的全德經濟院管轄,同時,兩者的地方基層組織有是同一的東西。通過各級經濟集團和省經濟廳系統,在有關中央專業管理局的協同之下,壟斷資本和希特勒政府企圖自上而下地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雙重交叉控制。另外,1933年7月,在帝國經濟部下面還設立了「德國經濟總委幷員會」,它是由壟斷寡頭直接把持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擁有很大權力,負責指導國家經濟政策和法幷令的制訂工作。 至此,希特勒政府的經濟調節機構已形成為一個自中央到地方的龐大體系,按軍事化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1936年秋,「四年計劃全權督辦」戈林又設立了一個調節機構「四年計劃全權機關」,引起了兩大機關職能的重復。 有計劃的經濟使德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超過了英、法、美。1932-1938年,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1933年-1939年,德國軍火生產增長11.5倍。但同時,德國的部門經濟卻出現了不平衡。在軍火工廠加緊製造武器的同時,德國的紡織及製鞋工業的半數設備被閑置起來。在農業方面,帝國糧食局及其下屬的數萬個基層機構,是希特勒政府幹預農業活動的基本工具。不過全部的農業事務,包括播種面積及作物類別、農業就業人數、化肥的分配、飼料的購買、農產品義務上繳數量、農產品價格、經營農產品貿易的利用額、農戶的收入,甚至農民自己留用的脂肪量及運送給城市親友的蛋品數量等,都受到國家的控制。 希特勒政府時期的德國糧食產量基本停滯在30年代初期的水平上,1937-1938年,年均糧食進口量與20幷年代差不多,約在400萬噸上下。
7.一方面加強和擴大國家所有制,另一方面將國有財產轉到私人壟斷資本手中
希特勒政府時期,德國國家所掌握的股份資本絕對和相對額都增長。1932-1939年,「國有的」股份資本額,由29億馬克提高到36億馬克,它在全國股份資本總額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7%。1939年,德國國家壟斷資本共計248億馬克,佔全國總資本的五分之一。 在擴大國有化的同時,希特勒政府還執行了國有財產重新私有化的政策。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期間,當時的德國政府為挽救一系列壟斷資本集團,以優惠價格收購了柏林各大銀行的大部分股票和一系列大工業公司的部分股票。隨著這些企業的扭虧為盈,希幷特勒政府把國家持有的巨額股票廉價賣給有關的私人壟斷資本集團。在德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壟斷企業同政府的結合也加強了。企業主職能與國家官僚職能達到了高度的融合。
8.擴大對外貿易
1932-1938年,德國在保加利亞、希臘、匈牙利、羅馬尼亞及南斯拉夫等國的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分別提高了三分之一至三倍不等。1929-1938年,德國對外投資急劇上升,由12億美元增加到40億美元。1933年5月,德、法、比、盧等國鋼鐵壟斷組幷織又聯合成立國際粗鋼輸出協會,從而恢復了國際鋼鐵卡特爾。在國際鋼鐵卡特爾和國際鋁卡特爾中,德國壟斷組織也分別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額或股份額。
9.興辦公共工程
希特勒政府頭兩年(1933-1934年)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共約5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築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16.1億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與住宅(後來不少成為兵營)約7億馬克,開墾荒地與改良土壤等約7億馬克,整治河道、開鑿運河和架設橋梁等3.5 億馬克,修復和更新鐵路設備約5億馬克;對參加公共工程的私人發放補助金和減免稅金約6-7億馬克。
二、貨幣新經濟政策
1.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德國貨幣的基礎,而不以黃金為本位。
2.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
3.停止所謂「外匯自由」,即准許在貨幣方面實行賭博並按照政治情況,把私有的財產由國移到彼國。
4.當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資時,就製造貨幣,而不向外國借債。
三、社幷會福利政策
1.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幷度,增幷加和提高國幷民的社會福利。
2.擴大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幷度,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使工人享有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
3.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
G.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作為一個軍事愛好者,懷著對這個問題的濃厚興趣,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與書籍,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思考,總結出了希特勒(或者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的十多個方面的失誤,然後在二戰專業論壇帝國師論壇,向眾多志同道合的專家或二戰軍事愛好者進行了請教或共同的探討。本文是根據最終的得票數統計,總結出來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十大錯誤: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者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H. 一戰中,德軍是怎樣發動西線強大攻勢的,戰況如何呢
胡蒂爾戰術,又叫做“突擊群戰術”或者“滲透戰術”,是德軍在1918年春季攻勢中使用的一種突破戰術 ,取得了很大的戰術勝利。而胡蒂爾是一位德國將軍,他指揮的德軍集團軍在東線和西線都成功的使用了這種滲透突擊戰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因此人們經常稱這種戰術為“胡蒂爾戰術”。他並非這種戰術的發明者,但卻是最擅長使用這種戰術的人。總的來說,“胡蒂爾戰術 ”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步炮協同進攻戰術,它有效的克服了當時盛行了塹壕防禦體系,這種戰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不過時,因此本文將從炮兵和步兵角度來詳細解析這一突破戰術。
胡蒂爾將軍
德軍炮兵的徐進彈幕射擊戰術
以往的戰役中,炮兵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摧毀敵軍的塹壕防禦體系和炮兵陣地,為步兵進攻掃清障礙,然後事實證明,炮兵不能勝任上述任務,即便投入大量火炮集中轟擊數周也難以達成,而且隨著炮擊時間的延長,對方也有時間修復受損的支撐點並投入新的炮兵力量,等到步兵發起進攻時將再次遭到火炮和機槍的屠戮。
由於戰場地形各異,進攻步兵不可能完全按照計劃的速度前進,這樣為了保證嚴密的協同,步兵將使用信號彈來指引炮兵,加快或者放慢彈幕的移動速度。
I. 德國在一戰初期是採取什麼戰略
施里芬計劃-初期的閃電戰
施里芬計劃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擔任總參謀長期間(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其主要目標為應付來自德國東西兩面的兩個敵國—俄國與法國的夾攻。
施里芬計劃就是日後的閃電戰的雛形,也可以說,施里芬元帥也就是閃電戰計劃的初步提出者,他認為,在戰場上用炮火掩護裝甲部隊和步兵沖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這種施里芬計劃的提出使得德軍在一戰初期迅速攻入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