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個綠色轉型是什麼
一是全面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綠色生產理念,堅決克服將生態保護與生產力發展對立起來的思維,推動企業承擔起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提升產品「綠色含量」。
二是全面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經濟新常態下,國民經濟實現平穩運行高質量發展,務必加快推動市場出清,釋放大量沉澱資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為此,要主動對產業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
在工業生產領域,把先進製造業作為工業綠色轉型的主戰場,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並基於消費端和需求側的變革要求,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化和循環化改造。
三是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產業綠色轉型實質上是提高綠色技術進步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份額。為此,要以科技創新為總攬性抓手,加快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深度融合,整合社會創新資源,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技術、廢棄物處理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以及綠色信息化技術等綠色技術創新及應用。實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四是全面強化制度性供給。經濟社會綠色轉型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強化綠色轉型的剛性約束。明確主體功能區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控制規范,健全綠色產品、服務以及生活的標准體系,加快推進綠色信用體系建設,強化生態與經濟綜合決策機制。
完善綠色轉型發展考核監督體系。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鄉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和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等重點任務,加強環境執法。
2. 你如何看待德國取消2035碳中和目標這件事
德國的相關部門將公布2035年的碳中和目標,撤銷原因在於該目標的實際難度系數是比較大的,該目標完成下去的艱難關鍵有下列這幾個層面:
德國本地的一些公司參與性較低,群眾對碳中和的目標並不是很清晰。完成碳中和目標,最先必須本地的一些公司積極主動的參加過來,把自己所製造的二氧化碳氣體,根據一些綠色轉型翠綠色新項目來進行中和。處於比較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的公司參與性比較低,大家都通常重視本身的發展趨勢且不重視國家的發展趨勢。此後完成下去也就會很難。
3. 綠色新政的簡介
發端於歐洲的以新為代表的低碳綠色經濟變革,在2008年9月中下旬「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迅速成為世界的寵兒。當前,歐、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及不少發展中國家力圖利用此次全球多重危機中的機遇,紛紛制定和推進短期內刺激經濟復甦、中長期以應對氣候變化向低碳經濟轉型為核心的綠色發展規劃,試圖通過綠色經濟和綠色新政,在新一輪經濟發展進程中促進經濟轉型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英、德、法引領綠色潮流
英國把發展綠色放在綠色經濟政策的首位。2009年7月15日,英國發布了《低碳轉換計劃》和《可再生戰略》國家戰略文件,這是繼出台《氣候變化法》之後,英國政府綠色新政的又一新動作,是迄今為止發達國家中應對氣候變化最為系統的政府白皮書,也標志著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政府預算框架內特別設立碳排放管理規劃的國家。按照英國政府的計劃,到2020年可再生在供應中要佔15%的份額,其中4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核能、清潔煤等低碳綠色領域,這既包括對依賴煤炭的火電站進行「綠色改造」,更重要的是發展風電等綠色,目標是把英國建設成為更干凈、更綠色、更繁榮的國家。
德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重點是發展生態工業。2009年6月,德國公布了一份旨在推動德國經濟現代化的戰略文件,在這份文件上,德國政府強調生態工業政策應成為德國經濟的指導方針。德國的生態工業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制定各行業有效利用戰略;擴大可再生使用范圍;可持續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車業改革創新措施及實行環保教育、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措施。
法國的綠色經濟政策重點是發展核能和可再生。2008年12月,法國環境部公布了一攬子旨在發展可再生的計劃,這一計劃有50項措施,涵蓋了生物、風能、地熱能、太陽能以及水力發電等多個領域。除了大力發展可再生之外,2009年,法國政府還投資4億歐元,用於研發清潔汽車和「低碳汽車」。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國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國綠色經濟的一個重點。
(二)美、日、韓力推綠色新政
美國「綠色新政」可細分為節能增效、開發新、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其中,新的開發其綠色新政的核心,2009年2月15日,總額達到7870億美元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將發展新為主攻領域之一,重點包括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如風能和太陽能等,同時美國還大力促進節能汽車、綠色建築等的開發。
2009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名為《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過實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措施,強化日本的綠色經濟,重點則在於支持政府當前採取環境、措施刺激經濟,對中長期則提出了實現低碳社會,實現與自然和諧生的社會目標。2009年5月,日本正式啟動支援節能家電的環保點數制度,通過日常的消費行為固定為社會主流意識,集中展示綠色經濟的社會影響力。同時,日本率先提出建設低碳社會,聲稱欲引領世界低碳經濟革命,提出要把日本打造成全球第一個綠色低碳社會。
韓國欲借綠色增長戰略再創「漢江奇跡」。此次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的時候,韓國就提出了「低碳綠色增進」的經濟振興戰略,依靠發展綠色環保技術和新再生,以實現節能減排、增加就業、創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等政策目標。2009年7月,韓國公布綠色增長國家戰略及五年計劃,確定了發展「綠色」的一系列指標,計劃建立「環境城」和「綠色村莊」,未來五年間韓國將累計投資107萬億韓元發展綠色經濟,爭取使韓國在2020年年底前躋身全球七大「綠色大國」。
4. 綠色環保產品有哪些
油漆塗料方面的話,您可以參考如下(綠色環保):
1
立邦漆(日本塗料品牌、立邦塗料(中國)
2嘉寶莉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嘉寶莉塗料化工)
3華潤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一線牌子、十大油漆品牌)
4紅蘋果漆(中國塗料十大品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一線品牌、福建省名牌)
5三棵樹漆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福建三棵樹塗料)
6大寶漆(十大油漆塗料品牌、廣東名牌、廣東省著名商標、東莞大寶化工)
7長頸鹿漆(十大油漆品牌、廣東省名牌、中華制漆)
8
美塗士漆(中國塗料十大品牌、廣東塗料知名品牌、十大塗料品牌)
9多樂士漆(油漆十大品牌,阿克蘇諾貝爾太古油漆(中國)有限公司)
10紫荊花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十大家裝漆品牌等殊榮)
5. 四個綠色轉型是什麼
四個綠色轉型是:
一是全面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綠色生產理念,堅決克服將生態保護與生產力發展對立起來的思維,推動企業承擔起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提升產品「綠色含量」。
二是全面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經濟新常態下,國民經濟實現平穩運行高質量發展,務必加快推動市場出清,釋放大量沉澱資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為此,要主動對產業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
三是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產業綠色轉型實質上是提高綠色技術進步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份額。
四是全面強化制度性供給。經濟社會綠色轉型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強化綠色轉型的剛性約束。
四個綠色轉型的目的:
1、打造終端型業態。
立足農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加工增值,在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的基礎上,構建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以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等後續產業。
2、打造體驗型業態。
立足農業多種功能的挖掘與拓展,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與休閑觀光(垂釣)、農耕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節慶採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構建集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於一體的農業產業體系。
6. 世界各國如何探索綠色新政
綠色新政概念提出後,世界各主要國家和集團積極響應。2009年4月2日,倫敦G20領導人峰會發表聲明,就明確承諾:「我們同意盡力用好財政刺激方案中的資金,使經濟朝著有復原能力的、可持續的、綠色復甦的目標邁進。我們將推動向清潔、創新、資源有效和低碳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方向轉型。我們認識到並共同努力採取措施建立可持續經濟。」
歐洲環境研究所的資料表明,在美、德、法等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中,綠色投資都保持在10%~20%的水平,韓國高達80%。綠色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效率(包括建築、低碳汽車和公共交通)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據一家德國研究機構估計,目前全球經濟刺激計劃總投資額約為2.796萬億美元,其中綠色投資約4360億美元,佔15.6%。這一數額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3萬億美元綠色投資的建議尚有極大的距離。綠色經濟是未來的必由發展之路。各國政府應積極推行「綠色新政」,實現經濟的「綠色轉身」。綠色經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經濟價值。目前,很多國家紛紛把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戰略舉措。
下面,我們將介紹若干國家包括中國所推行的「綠色新政」:
(一)美國確立「綠色新政」
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正極力推行「綠色新政」,試圖再造經濟增長。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台後,極力推動能源產業、綠色經濟的發展,推出了節能減碳、降低污染的綠色能源環境氣候一體化的振興經濟計劃。奧巴馬公布的經濟振興計劃有一半以上涉及能源產業,希望通過能源產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再造美國經濟增長。
為此,美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未來10年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研究,並為相關公司提供稅務優惠;電力方面,大幅減少對中東和委內瑞拉石油的依賴,計劃到2025年,美國發電量的25%將來自可再生能源等;在汽車方面,美國將大舉投資於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等新能源技術,力爭到2015年實現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00萬輛;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美國將大量投資綠色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等。
我們可以肯定,美國的「綠色新政」將比10年前的IT革命更為重大、更為深遠,有望使美國再次主導全球經濟的制高點。
(二)韓國的「綠色工程」計劃韓國政府提出的「綠色工程」計劃,將在未來4年內投資50萬億韓元(約380億美元)開發36個生態工程,並因此創造大約96萬個工作崗位,用以拉動國內經濟,並為韓國未來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這一龐大計劃被稱為「綠色新政」。政府推行綠色新政的目的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實現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增長,提高韓國的競爭力。目標有三個:創造就業崗位,擴大未來增長動力和基本確立低碳增長戰略。
韓國企劃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將投資39萬億韓元在9大工程項目上,並投資11萬億韓元在27項相關的工程方面,而計劃新增的96萬個工作崗位中有10萬個是為15~29歲的年輕人准備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在50萬億韓元的投資中,37.5萬億韓元來自國家預算,5.2萬億韓元來自地方預算,另外7.2萬億韓元為民間資本。
這一綠色新政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低碳技術開發和創建綠色生活工作環境。具體來說,治理四大江河、建設綠色交通系統、普及綠色汽車和綠色能源;擴增替代水源以及建設中小規模的環保型水壩等。
韓國政府還將推動全國范圍的綠色交通系統建設,包括建設低碳鐵路、1300千米的自行車道路和其他公交系統,大約耗資11萬億韓元,創造16萬個就業崗位。政府還將投資大約2萬億韓元將用於修建中小型環保型水壩,增加河流的儲水功能,並減緩洪水和其他水災。這一工程可以創造3萬個工作崗位。
韓國政府還將投資生產低碳汽車,開發混合型汽車和開發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作為環保努力的一部分,韓國政府還將投資3萬億韓元用於擴大森林面積,提供23萬個就業崗位。韓國政府還計劃在全國修建200萬個綠色住宅和辦公室,即建設200萬戶具備太陽能熱水器等的綠色家庭,並將20%的公共設施照明更換為節電型的二極體(LED)燈泡。
綠色新政中的「綠色」主要包含三個內容:社會基礎設施、低碳高效的工業技術、環境友好型生活。概括而言,就是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減排、發展節能技術。「新政」則是指通過推動大規模公共建設事業創造大量工作崗位,這有助於增強國民信心。綠色增長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可謂一舉兩得,可以認為韓國政府的綠色新政是與世界潮流是一致的。但是,綠色新政計劃投入到再生能源領域的資金僅為3萬億~4萬億韓元,在計劃創造的96萬個就業崗位中,有91萬個是建築業或者是簡單勞動崗位,這些大型土木工程建設似乎與真正意義的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綠色增長相去甚遠。
(三)日本的「綠色新政構想」
面對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著手制定日本版「綠色新政構想」政策,加大向節能技術及產品開發、普及領域的投資力度。日本版的「綠色新政構想」突出了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的主題,提倡創建有利於環境領域投資和環境保護的社會環境,在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同時,通過環境相關產業,促進環境經濟市場發展,爭取在2015年實現100萬億日元的市場規模和就業人口達220萬人的目標。
日本環境省提出的方案包括了加大對環境相關企業的無息貸款,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和電動汽車等節能產品的減免稅措施。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出台鼓勵辦法。
日本的執政黨和在野黨均把發展新能源等作為自己的重要環境政策。執政的自民黨在2009年度的改稅大綱中,推出建立低碳社會和經濟增長並行的方針,推出多個促進發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環境友好型汽車、開發太陽能等優惠措施。主要在野黨民主黨提出要設立「綠色成長戰略調查會」,依賴「綠色工作計劃」解決就業,以「綠色創新」主導技術創新等。
(四)中國特色的「綠色新政」
中國的「綠色新政」是堅強的、清晰的和務實的。從國家領導人層面上看,我國領導人的綠色新政意願是非常堅定和明確的。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接見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外方委員時曾坦誠地說,要成為一個環保總理,內閣應該是一個環保內閣,我們不僅要創造一個繁榮的中國,還要使中國保持藍天白雲的良好環境;在2008年的接見中,又明確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遭受影響的情況下,中國仍將堅持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高度重視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所採取的措施和力度堅定不移;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堅定不移。
在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開幕式上,溫家寶總理提出要推動綠色合作,加強亞洲國家在節能環保、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這一主張如果順利實施,將培育出新的增長點,有效促進亞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已成為「綠色新政」主要踐行者。中國政府公布的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有2100億元人民幣用於環境保護。
從戰略思想上看,中國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當今世界上典型的綠色新政理念,並逐漸形成了清晰的、具中國特色的綠色新政的戰略路線圖。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中國政府確立了以「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核心價值的和諧社會建設的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發展目標,將指導經濟增長的原則從「又快又好」調整為「又好又快」;對內,通過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來轉變發展模式;對外,通過走和平發展道路,促進和諧世界建立。
7. 無奈低頭!德國取消2035碳中和目標,該目標實現起來有多難
德國的有關部門將宣布2035年的碳中和目標,取消原因在於該目標的現實難度是比較大的,該目標實現起來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德國當地的一些企業參與度較低,民眾對碳中和的目標不是很清晰。實現碳中和目標,首先需要當地的一些企業積極的參與進來,把個人所生產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一些綠色轉型綠色項目來進行中和。處在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的企業參與度比較低,大家都往往注重自身的發展而不注重國家的發展。從此實現起來也就會很難。
8. 趙凱:發展循環經濟 全球在行動
作者:趙凱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
趙凱,高級工程師、注冊能源管理師(CEM@)、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現任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目前還擔任全國環保產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275)委員、全國產品回收利用基礎與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415)委員、全國能量系統專業技術委員會(SAC/TC459)委員、國家節能中心專家組成員等。曾獲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長期從事節能與循環經濟方面的研究和促進工作,並有國際項目合作經驗。
自人類文明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隨著工業化迅猛發展,人類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帶來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20世紀先行工業化國家相繼發生的環境公害事件,給全球敲響了發展的警鍾,也引發了人們對「資源-產品-廢物」的傳統線性發展模式的反思。近年來,國際 社會 普遍認同將循環經濟作為提升資源效率的系統解決方案,循環經濟已成為重大國際議題。本文簡要介紹世界各國政府、主要企業和相關機構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所採取的政策、模式和做法。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政府政策
歐盟。 2010年歐盟發布「歐洲2020戰略」,將提高資源效率作為歐盟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首要策略,循環經濟開始與提振經濟掛鉤。2015年12月,歐盟提出循環經濟一攬子計劃,包括四項廢物管理立法修正建議、一個完整的行動計劃及後續行動清單,構建了歐盟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構想。2019年12月,新一屆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綠色協議》,以2050年實現碳中和為核心戰略目標。作為支撐歐盟綠色新政的一個重要支柱,2020年3月歐盟通過新版《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擬於2023年底前推出35項政策立法建議,明確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力爭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消耗解耦,作為實現其經濟綠色轉型和確保長期競爭力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
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實施循環經濟最早、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1972年德國政府開始注重廢棄物的管理,1991年把廢棄物的處理提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高度,並建立了配套的法律體系,1994年制定並於1996年實施的《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是德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總「綱領」,把資源閉路循環的循環經濟思想推廣到所有生產部門,其重點在於強調生產者的責任是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規定對廢物問題的優先順序是避免產生、循環使用、最終處置。
荷蘭。 荷蘭則是歐洲地區最早實施垃圾分類回收的國家,垃圾資源化率和回收率享譽全球。荷蘭政府在2016發布的「循環經濟2050藍圖」中提出,到2030年將主要原材料的使用量減少一半,到2050年實現100%的循環經濟。
丹麥。2018年丹麥政府提出了新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政府將投資1600萬歐元支持15項具體措施,充分發揮材料和產品再循環利用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於2020年2月發布一項名為「維州回收」的循環經濟10年發展計劃。這個價值超過3億澳元的計劃致力於讓維州轉型至發展循環經濟。該計劃將完全改革維州的回收行業,創造3900個就業崗位,並減少垃圾填埋數量。
日本。 2000年日本將建設循環型 社會 列為基本國策,並頒布了《循環型 社會 形成推進基本法》,成為日本循環經濟的基本法。此後日本對原有法規進行修訂,並制定新法,從而形成了由1部基本法、2部綜合法和6部專門法所組成的層次分明、內容完備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
法國。 2019年2月,法國對外公開發布了國家循環經濟路線圖(FREC),旨在改變法國目前線性經濟模式,邁向100%循環經濟模式。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法國政府擬在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全員動員4個方面制定各自關鍵目標,並提出了50項具體實現向循環經濟過渡轉型的措施建議。
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 社會 主義新時代,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在 社會 各界特別是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得以長足發展並取得顯著成效。
· 200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循環經濟工作會議。
· 2005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出台,明確了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
· 2008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並於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發揮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的法律保障作用。
· 2013年,國務院發布《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對「十二五」及更長時期發展循環經濟作出戰略部署。
· 黨的十八大把初步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作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 目標之一,要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多地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
·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
· 「十三五」規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了《循環發展引領計劃》,該計劃從概念到行動、從總體思路到推進重點,均發生了明顯變化,主要從行業、企業層面的循環經濟拓展到行業和企業之間,並增加了共享經濟的內涵。
· 2021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 社會 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
· 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7月16日,在李克強總理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見證下,國家發展改革委何立峰主任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共同簽署了關於循環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歐的循環經濟合作有助於加強中歐雙方在循環經濟領域多層次的交流,並為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貢獻,也是引領全球資源效率提升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共同行動。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實踐
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發布的2020年環境進展報告中表示,其在運營上已經實現碳中和,並將於2030年在所有產品及其製造、使用全環節實現碳中和。蘋果公司承諾,到2030年,其要實現完全採用清潔能源製造產品。目前有超過70家供應商承諾100%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產蘋果產品。而在Apple Store、辦公室和數據中心,蘋果都在使用100%可再生電力供電,從通勤到差旅實現碳中和。報告顯示,2011年以來,蘋果公司運營使用的能源用量增長了4倍,但是碳排放卻減少了71%。
瑞典宜家。 2018年瑞典宜家(IKEA)宣布到2030年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承諾,包括到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宜家門店內的餐廳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用新的環保方法製作所有宜家產品,在過程中只使用可再生及回收材料,到2025年實現送貨上門過程中零排放等。
德國漢高。 德國漢高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確立了到2025年將其生產的碳足跡減少65%的宏偉目標,並在可持續包裝方面設定了到2025年實現包裝100%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目標。
瑪氏集團。 瑪氏推出了2025塑料計劃,以減少、循環使用塑料製品。
葛蘭素史克。 2020年,葛蘭素史克消費保健品全球承諾 ,2025年實現產品包裝100%可回收使用,減少塑料足跡8000噸,杜絕所有不必要塑料的使用;2030年實現使用100%的可再生電力。
華為。 國內具有責任心的企業也加快了其發展循環經濟的步伐。華為秉持著「讓 科技 與自然共生」的環保理念,在減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進循環經濟三個方向加強投入,到2025年,通過創新以期將單位銷售收入碳排放量(溫室氣體排放范疇一和范疇二)相對於2019年下降16%,主力產品平均能效相比2019年提升2.7倍。
格林美。 格林美作為世界一流的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報廢 汽車 與鈷鎳鎢有色金屬循環利用企業,於2020年以中國環保上市企業名義向全球發布《綠色宣言》,站在推動世界綠色產業發展與迎戰全球氣候惡化的使命高度,明確承諾認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積極實施「碳中和」活動,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發展理念,通過在全球范圍建設廢物循環工廠,發展綠色材料,為有效利用資源、能源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中國企業的綠色貢獻。
盈創。 2019年,盈創創立環保國潮品牌抱朴再生BOTTLOOP,從環保再生創意產品到零廢棄全流程解決方案,引領可持續生活潮流。盈創實現了「瓶到瓶」「瓶到商品」的全循環模式,進一步完善再生塑料的回收、加工及高值化再利用的可持續閉環產業鏈。
閑魚。 閑魚平台積極倡導「變浪費為消費」的理念及做法,構建了完整的閑置二手生態,共建了循環流通體系,建立了消費者保障機制,引領綠色消費,促進循環經濟。
京東。 京東「青流計劃」自2017啟動以來,不斷創新綠色發展模式,推動了供應鏈全環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成效斐然。通過開展無紙化運營,包裝耗材可循環、減量使用,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以及在全中國范圍內進行閑置回收,減少資源浪費,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聯合上下游供應鏈廠商,推動入庫商品包裝減量化、可循環化,建設全鏈路綠色循環共享機制。
美團。 「青山計劃」由美團外賣於2017年8月31日發起,是行業首個關注環境保護的行動規劃,致力於推動外賣行業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從環保理念倡導、環保路徑研究、科學閉環 探索 、環保公益推動四個方面推動外賣行業環保化進程。截至2020年底,青山計劃開展各類環保宣傳倡導活動觸達超過10億人次,聯動合作夥伴建立了350個外賣餐盒回收與循環再生試點,匯聚超過24萬公益商家,開展環保公益行動。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組織和機構作用
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y Forum)作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專設循環經濟議題,並與全球青年領袖論壇聯合發起「全球循環經濟獎」,旨在表彰在商業和 社會 領域中為循環經濟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企業或組織,以推動循環經濟在全球的發展。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自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進世界向循環經濟的轉型,已將循環經濟推上了全球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議程。同時,基金會在致力於減少塑料對環境污染方面走在全球前列。2018年10月,基金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發起「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書」行動倡議,倡議主要利益相關方從塑料包裝著手,對塑料的未來進行再思考和再設計。2018年,15家全球領先的公司率先加入了該倡議,致力於在2025年之前實現100%塑料包裝可重復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芬蘭創新基金會。 芬蘭創新基金會Sitra於2017年發起了世界循環經濟論壇(World Circular Economy Forum),論壇匯集了全球的商業領袖,政策制定者及專家,以展示世界上最好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為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一支主要力量,認真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積極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依靠廣大會員,聯系各方力量,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為構建覆蓋全 社會 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源頭防治環境污染,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做出積極貢獻。
四、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活動
加強公眾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提高公眾的參與度,是發展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環境日。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世界環境日,每年聚焦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主題,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地球一小時」活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
「綠色周」活動。 歐盟委員會於2001年發起綠色周(Green Week)活動,此後每年6月舉辦一次,是歐盟委員會近年來舉辦的重要年度環保研討和宣傳活動。
「節能宣傳周」活動。 活動是在1990年國務院第六次節能辦公會議上確定的,從1991年開始,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每年舉辦。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內容豐富、范圍廣、影響大,從多個角度滲透到 社會 各階層,營造出全民參與節能降耗、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上十億人(次)手機用戶通過多種渠道知悉了節能宣傳周活動,上億人(次)在節能宣傳周期間參與了各類線上線下活動。為推動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綠色轉型,在節能宣傳周期間,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聯合蘇寧物流、京東物流、順豐速運、菜鳥網路、美團外賣、餓了么發起「『應對塑料污染推廣綠色包裝』聯合倡議」。
由此可見,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和反思傳統的發展路徑,努力尋求一條能穿越環境高山的隧道,這條隧道既能保證經濟增長和 社會 發展,又能維護生態良性循環的全新發展道路,這就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生產方式上實行閉環生產,對產品全生命周期負責,從根本上改變了線性發展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了資源高效利用。而且,發展循環經濟,還關乎綠色發展、關系著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浩大而富有挑戰性的系統工程,更需要 社會 各界一起行動。來吧,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本文系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團外賣青山計劃專項基金」環保顧問團專家視點欄目特約專家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撰寫,更多專家觀點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