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中小企業為什麼沒有衰落

德國中小企業為什麼沒有衰落

發布時間:2022-10-20 01:04:52

A. 德國製造業的秘密

在很多人心裡,「德國製造」就是高品質的代名詞。但是,德國製造究竟是怎麼實現的高品質,普通人不知道,業界關注得也不夠。這么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是忙著學美國、學日本,真正學德國的企業很少,這是有問題的。中國製造想要實現持續地產業升級,往產業鏈的最高層攀爬,德國製造就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我們必須把它研究透了。

事實上,不但我們要學習德國製造,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學習德國製造。為什麼?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德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遇到了一個大麻煩——製造業空心化,或者叫「去工業化」。最典型的就是美國。二戰結束後的二三十年中,「美國製造」曾經橫掃天下,但是後來,製造業被逐漸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美國的工業帶漸漸凋敝,成為如今著名的「銹帶」。

「銹帶」的工人階層從富足的中產階級跌落到社會底層,生活看不到希望,陷入失業、酗酒、吸毒的泥潭,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奧巴馬政府千方百計想要重振美國製造,但沒能成功。於是,嚴重不滿的民眾把特朗普選上了台,特朗普的主要競選口號之一,就是要奪回失去的製造業崗位。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製造業迴流美國的跡象。

在歐洲,情況也差不多。過去30年裡,法國的製造業就業比例縮水一半,英國更是縮水2/3,是所有大國中去工業化最嚴重的。可以說,英國脫歐和法國黃馬甲運動,都和去工業化引發的社會矛盾密切相關。就在主要西方國家都落入「去工業化」陷阱的時候,德國卻是一個異類。

在這一波全球化過程中,德國製造不但沒有受到低成本國家的沖擊,反而抓住機會進一步增強了實力。比如在21世紀的頭十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就猛增了700%。高額的貿易盈餘,讓德國經濟在歐盟中一枝獨秀,可以說是歐盟經濟的壓艙石。那麼,德國製造究竟是怎麼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的?高工資、高福利的德國工人,怎麼就不怕被亞洲同行搶走飯碗呢?

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來給你詳細講述,德國製造背後的秘密。

第一,德國製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

第二,「萊茵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有什麼不同?

第一部分

先來說第一點,德國製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

提起德國企業,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西門子、大眾、賓士這些跨國巨頭。實際上,這類龐然大物只是德國企業中的特例。德國99.6%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員工不超過500人,年銷售額不超過5000萬歐元。可以說,德國經濟的主體是中小企業,而非跨國大公司。

進一步看,同樣是中小企業,德國中小企業和美國中小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美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初創企業,它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大做強。如果不能做大,那麼它們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美國中小企業都很「短命」:要麼做大,成長為大企業;要麼死亡。

相比起來,德國中小企業長壽得不可思議。在德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世代相傳的家族企業,有的傳了幾代人,有的甚至傳了十幾代人。比如德國最古老的縫紉用品公司,起源於1340年,至今已傳到家族的第16代。全世界存活至今的最古老的家族企業,大多都在德國。而且,這些企業都是「真正」的家族企業。什麼意思呢?

在美國,家族企業的定義是很寬泛的。如果一個家族擁有公司超過5%的股權,那麼這個公司就算家族企業,而不管這個家族有沒有真正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在德國,家族企業的定義要嚴格得多。一個家族不但要擁有企業的控股股權,而且至少要有一名家族成員參與經營。目前90%的德國企業都是這種嚴格定義的家族企業。

更讓令人想不到的是,德國企業不但大多都是家族企業,而且是地理意義上的「鄉鎮企業」。也就是說,它們遠離中心城市,分布在偏僻的小城鎮,甚至是小山村裡。企業世世代代待在這個地方,不但經營者是世襲的,有時連員工都是世襲的,上一代員工的子女長大後,繼續在這家企業工作。

來總結一下前面說的幾點:德國企業規模小,年齡大,家族經營,位置偏遠。這樣一群企業,無論怎麼看都沒有「冠軍相」,然而,它們之中卻產生了大量的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這個詞,是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198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這樣一撥企業:銷售額不超過50億歐元,在某個細分市場上品牌位於世界前三名,或者是所在洲的領先生產商,所以是「冠軍」;同時,這些企業又非常低調,公眾基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所以是「隱形」的。西蒙在2014年寫了一本書,叫《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這本書里說,他在全球找到了2734家這樣的「隱形冠軍」企業,其中德國獨佔了將近一半,有1307家,其中大部分是製造企業;而美國幾乎是德國的零頭,只有366家。

這些德國的隱形冠軍有多牛呢?首先,它們在某個細分市場占據了壟斷性的市場份額。隨便舉兩個例子。有一家膠水公司,專門生產把晶元粘在智能卡片上的膠水,它佔了全球75%的份額;還有一家專門生產魚類加工設備的企業,占據了全球80%的份額。

更重要的是,這些隱形冠軍根本不靠價格戰來搶市場,而是堅持走高質高價路線。比如,同等重量的機床,德國製造的價格是中國製造的20倍。吳伯凡老師在他的一期節目里說,海爾曾經想要收購一家專門生產菜刀的德國公司,後來嫌太貴了沒有買。這家公司值多少錢呢?30億歐元!一家賣菜刀的公司竟然值30億歐元,確實了不得。

這些隱形冠軍的經營策略也很有意思。它們很少申請專利,寧願把自己的技術作為商業機密來嚴格保守。而且,它們刻意保持自己的「隱身」狀態,只和關鍵客戶緊密聯系,極少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曝光。一般以為,所有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隱形冠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減小知名度當作一種商業策略。因為這樣才不會引起競爭對手的注意,可以悶聲發大財。

總結起來,德國製造企業的特點,是「小而美」。或者用吳伯凡老師的話來說,叫做「螺螄殼里做道場」,在一個小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成了隱形冠軍。這些隱形冠軍企業基本都在德國本地生產,對外大量出口。一方面創造了大量貿易盈餘,一方面又給德國提供了大量高薪酬的製造業崗位。

那麼,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小,意味著資源有限,那隱形冠軍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在全球化浪潮下,這些隱形冠軍為什麼不把生產線搬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去呢?

在這兒我要問你一個問題:對製造企業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資產?是機器設備嗎?是專利技術嗎?都不是。是成熟的、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一家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產業工人的核心競爭力。日本和德國早就洞察了這個秘密,所以,它們的製造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終身僱傭制。

我們通常以為,終身僱傭制只是企業不得不承擔的責任,但其實,這同時也是製造企業維持自身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就說過:如果經濟不景氣時大幅裁員,那麼等經濟復甦時,你到哪裡去找這樣一批成熟的工人?「豐田模式」的開創者大野耐一說得更明白:豐田生產的不是汽車,而是「人」。豐田公司花很多年時間悉心培養它的產業工人,如果離了這批人,豐田就什麼都不是。

德國製造企業也是高度依賴產業工人。吳伯凡老師講過一個例子:德國有一家製造高級手錶的老字型大小,叫做格拉蘇蒂。二戰後,這家企業被劃到了東德,名字也改為東德人民手錶廠。蘇聯人看中了這家企業,想把它搬到蘇聯,於是把它所有的機器設備全部打包運走。但是沒過一年,機器設備又被原封不動地搬了回來。為什麼?因為蘇聯找不到合格的工人來生產這種手錶。

這是怎樣的工人呢?他們絕非流水線上隨時可以替代的「零件」,而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工匠」。比如,有的工人練就了非常敏感的手指,隨便拿起一顆螺絲釘,就能感覺得出微米級的尺寸差異。要知道,一微米是一毫米的千分之一!在普通人看來,這絕對是一種「超能力」。如果沒有這種高技能的工人,你就生產不出高精度的手錶。

那麼,這種高技能工人又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這就要說到德國特有的教育雙軌制,也就是學徒教育和高校教育並存。你來猜一下:德國年輕人中,有多少人上過大學?目前中國高校毛入學率為48%,也就是說,中國年輕人里有將近一半上了大學。德國的比例肯定要比中國高吧?錯了!德國年輕人中,只有不到30%選擇進大學。其餘2/3的德國年輕人,從初中畢業後,就開始接受學徒制教育,走高技術工人的道路。

具體來說,這些學徒每周在工廠實習3~4天,再花1~2天在職業學校學習工作相關的理論知識。學徒培訓一般持續兩年半到三年半,費用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分擔。學徒畢業後,一般直接進入實習的工廠工作,就業率高達95%。很多德國工人在一家企業里一待就是50年,15歲當學徒進去,一直干到65歲退休。甚至有不少德國企業的CEO都沒上過大學,他們都是通過學徒制教育,從一線工人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說到這兒你肯定就明白了。德國「隱形冠軍」的核心優勢,就是學徒制培養出來的高技能工人。德國製造企業之所以不轉移生產線,是因為它沒辦法轉移,轉移了就生產不出相同的產品。所以,面對亞洲製造的有力競爭時,德國企業的選擇不是通過轉移生產線來降低成本,而是用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高的產品質量,來覆蓋工人的高成本。

反觀美國產業工人,他們從普通中學畢業後,並沒有機會像德國工人那樣接受高質量的職業培訓。美國工人的工作技能和亞洲同行差不多,成本卻要高出好幾倍,當然就很難保住飯碗。從這兒就可以看出,如果美國想要製造業迴流,光靠打擊對手是無濟於事的。必須踏踏實實進行社會改革和教育改革,提升美國產業工人自身的全球競爭力。歸根到底,一切還得靠實力說話。

好了,這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德國製造的主力,是家族經營的中小企業。它們中產生了全球最多的「隱形冠軍」,而它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由學徒制培養出來的高素質的產業工人。

當然,對比德國製造與美國製造的不同表現,除了產業工人的因素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也就是,德國的「萊茵模式」和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有著本質性的不同。這也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二個重點。

第二部分

「萊茵模式」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們對製造業的重要性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

事實上,當美國製造業從1970年代末開始萎縮時,美國精英階層的普遍反應是高興。為什麼呢?他們認為,製造業就業人數的下降,並不能說明美國製造不行了,反而說明製造業的效率變高了。比如,原來生產一噸鋼需要18人工時,現在只需要2人工時,生產效率是原來的9倍,當然就用不了這么多工人,製造業就業的萎縮就是不可避免的。你看,美國的農業部門不也經過了這個過程嗎,就業人數大幅減少,而畝產量卻不斷提高。

而且,美國精英還認為,製造業本身並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當時計算機浪潮席捲美國,他們認為,工業時代就要一去不復返,即將進入知識經濟和創新經濟時代。未來,知識和創意才是最重要的財富來源,美國人只需要專注於知識創新就好了,把低附加值的製造業轉移出去才是正道。所以他們積極推動美國的去工業化進程。

應該說,這種理念沒有錯,後來美國的創新經濟確實極為成功。但美國精英們忽略了一點:失業的農民可以成為工人,工人的收入水平比農民更高,整體的社會福利是提升的。但是,失業的工人只能進入服務業,金融、醫療等高端服務業他們進不去,只能轉向低端服務業,像收銀員、服務員等等。這些崗位的收入根本無法和產業工人相比,甚至很多崗位只是零工模式,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縮水。這就是造成今天美國社會矛盾的深層原因。

與美國不同,德國向來是高度重視製造業,堅持走製造強國的道路。目前美國製造業佔GDP份額僅為13%,而德國製造業佔GDP份額高達21%。德國政府於2019年2月發布了《工業戰略2030》,明確提出到2030年時,將製造業份額擴大到25%。為什麼德國人對製造業如此執著?

當我們回顧整個工業革命的進程,可以發現,無論是紡紗機、蒸汽機還是愛迪生旗下的眾多發明,這些重大技術進步,都不是從純科學或者少數天才那裡來的,而是來自於廣大工人日復一日的實踐操作和持續改進。所以,製造企業本身就是一所最好的「創新大學」,而產業工人就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對德國企業來說,創新與製造並不是什麼無可避免的對立,而更像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德國中小企業由於體量限制,在技術研發上的資金投入拼不過大企業和國際巨頭。怎麼辦呢?由德國政府想辦法來補齊這塊短板。德國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研究機構,它們就像是德國企業的「研發外掛」,專門進行新技術開發,然後把研發成果轉讓給企業來應用。

比如其中最有名的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這是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擁有2.5萬名科技人員,光在德國就有69個研究分部,年度研發預算超過20億歐元,每年研發出幾千種技術應用成果。最關鍵的是,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是公益性的非營利機構,它2/3的研發經費來自於德國政府。

除了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還有同樣知名的馬普學會。馬普學會同樣是由德國政府資助,擁有幾十名諾貝爾獎得主,專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德國政府通過大手筆投入,在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領域推進創新,補齊了德國中小製造企業的研發短板,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德國製造的競爭實力。

除了對製造業的重視程度不同,「萊茵模式」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差異,還體現在企業治理結構上。美國公司是把股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美國的CEO本質上只對股東負責,他的薪酬和公司股價密切相關。為什麼美國公司的CEO普遍比較高調,特別喜歡在媒體上拋頭露面?因為他往往通過幾句話就能馬上提振股價。對於股價的過度關注,導致美國CEO特別看重公司的短期利潤率,而不捨得在長期項目上投入。比如,與其費時費力地培訓本國產業工人,幫助他們逐漸提升勞動技能,不如直接把生產線搬到低成本地區,能馬上提升利潤率。

而德國企業不同。前面說了,德國企業以家族企業為主,它們大部分都拒絕上市。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對企業的控制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企業的經營不受資本市場的干擾,才可以著眼於長期戰略。德國盛產「隱形冠軍」,也盛產「隱形CEO」。有一本管理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裡面就提到,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並不是那些叱吒風雲的商界領袖,而是低調謙遜、踏實耕耘的幕後英雄。德國企業的CEO大多都是如此,就算是德國大公司,通常公眾也不熟悉它們CEO的名字。德國企業CEO的任期也很長,平均任職時間是他們美國同行的4倍。

那麼,如果企業不上市,缺錢了怎麼辦?找銀行借。這也是萊茵模式的一個特點,就是企業以間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所要求的利潤是很低的,年利率不超過10%;而直接融資要求的利潤率高得多,如果是風險投資,更是要求幾十上百倍的回報率。相比起來,間接融資更利於企業的穩定經營。

德國銀行主要分成三類:私人銀行、儲貸銀行和合作銀行。其中,儲貸銀行和合作銀行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中小企業貸款約占貸款總額的2/3。這些銀行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利潤率不高,但很穩定,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幾乎不受影響。銀行和企業之間聯系非常緊密,形成了一種長期合作夥伴關系。銀行對企業的情況非常了解,還會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比如,德意志銀行的一位CEO,就曾同時擔任23家公司的監事會成員。

除了銀行參與企業決策,員工也會參與企業決策,這就是萊茵模式下的「勞資共治原則」。根據德國的《勞資聯合委員會組成法》,每個企業都要成立職工委員會,職工委員會不僅享有對企業情況的知情權和咨詢權,而且有權參與到企業的營業決策過程中,讓工人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觀點和訴求。

勞資共治原則意味著,企業不再是完全屬於股東,而在一定程度上由股東和企業員工共同所有,雙方共同行使權利。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指出,在資本市場上,德國企業的股價要明顯低於美國企業,就是因為德國企業的股東權利實際上是打了折扣的。在勞資共治模式下,德國企業當然也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轉移生產線。

當然,德國企業也並不反對全球化,實際上德國是最積極布局全球化的歐洲國家。只不過在全球化過程中,德國企業把技術含量不高的生產線轉移走,而把技術含量最高的核心零部件生產留在國內。同時,在轉移生產線的過程中,要保證本土員工利益不受損,還要讓員工分享到企業紅利。

你可能會有疑問:如果員工話語權太大,那他們會不會獅子大開口,不斷要求漲工資,最後把企業搞垮了?其實,勞資共治恰恰是把股東和員工從對立關系,變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當員工對企業有了話語權,他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更高。比如當生產緊張時,德國工人能夠以企業利益為重,自發組織起來加班。德國中小企業員工年流動率不超過3%,平均每個員工的在職時間長達33年;而美國企業員工年流動率高達30%,平均每個員工在職時間不到4年。

總結起來,萊茵模式的企業治理,是企業股東和利益相關方的共同治理,利益相關方包括銀行、員工、社區、產業上下游等等。萊茵模式又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它與純粹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不同的是,在進行自由競爭的同時,更注重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和持久性,還強調了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不但要算經濟賬,還要算社會賬,實現雙重盈餘。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二個重點,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相比,「萊茵模式」極為重視製造業,由政府出資來幫助企業搞研發;企業治理不是股東利益至上,而是強調勞資共治。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以來,德國製造迅速崛起,但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互聯網和創新經濟發展得最迅猛的1990年代,德國經濟明顯落後了,還一度被貼上「歐洲病夫」的標簽。當時的德國精英階層懷疑,「萊茵模式」還能否走得通,是否要全盤學習「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幸好,德國堅持了自己的道路,並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對製造企業的支持力度,為經濟復甦夯實了基礎。2008年金融危機後,德國率先走出困境,實現強勁反彈,很快成為歐洲各國的領頭羊

B. 德國的中小企業為什麼沒有被社會淘汰反而成為佼佼者呢家族企業、某個領域專,感覺都容易走到固步自封的

專注點不一樣,一直專注事業的精業求精!社會保留的是他需要用的產品和實在需求,不是家族企業。

C. 德國的小企業為什麼那麼出名,他們有什麼訣竅

德國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二戰之後只有德國向波蘭道歉,可以看出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對和錯的國家,在自己犯錯之後他敢於面對錯誤,敢於承認錯誤,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態度值得很多人和國家去學習。秉著這樣的信念,德國的小企業發展得非常好,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德國小企業能發展好,都具備哪些特點!

最後一個特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的員工互相信任的關系。有了這層關系做什麼事情都好做了,大家為了一個目標而奮斗,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一切都變得非常順風順水啦!

D. 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中小資產階級是怎樣尋找出路的

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中小資產階級在苦悶、彷徨中尋找出路,提出「我們需要一種新時代的信仰」,「我們要改造社會、強烈地渴望一種進行改良、改善自己政治、經濟處境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城市手工業者、小商人、小企業主強烈地希望,在大壟斷資本面前得到國家的保護,限制大工廠、大企業的勢力,以求生存,進而改善自己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中小農希望政府推行保護關稅政策,降低地租,調整農產品價格,禁止拍賣地產,保持鄉村風格。官吏、職員和大學生希望保證就業,保持社會地位的穩定性。總之,自1930年起,中小資產階級強烈地要求改變現狀,希望建立一個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新的強權國家。

E.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國開始衰敗,德國失業人數上升,公司倒閉,重工業不能運作,那為什麼短短幾年之

1939-1918=21,這二十一年可不短啊,德國從1933年起加速擴展軍事工業。1934年秘密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其軍隊的限額。1935年正式重建空軍,實施義務兵役制,秘密頒布《國家防禦法》。1936年3月7日,德國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凡爾賽和約》的有關規定,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早在1935年秋德國國防軍即已開始制訂代號為紅色的對法作戰計劃、入侵奧地利的奧托方案和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納粹德國成為主要的和最危險的歐洲戰爭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義大利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的組成部分。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確定武力侵佔中國,進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島、中亞細亞和小亞細亞以至歐洲的侵略擴張總綱領。從1931年起,日本對中國發動並逐步擴大局部性侵略戰爭。1936年制訂向太平洋地區及西伯利亞的擴張目標和對美、蘇、中、英等國作戰的具體方針。日本成為挑起世界戰爭的遠東戰爭策源地。3個法西斯國家在對外擴張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結成侵略集團。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6日義大利參加該協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主戰場。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擴大大和族生存空間。

F. 誰能告訴我一下國外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它們發展規律的圖形呀

國外學者有關中小企業理論研究觀點的歷史回顧

2009-3-29 全球品牌網 唐海濱

作者認為,國外學者上世紀下半葉對中小企業的研究觀點,一些國家發展制定的中小企業的政策,對我國研究當今中小企業問題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了與我國類似的經濟發展進程。

1.特點研究。西方學者一般認為,中小企業具有如下經營特點:(1)中小企業的經營,多屬個人經營;企業的成敗完全取決於經營者的個人能力;(2)利用的資本少,外部資本的籌措能力不必很強,其活動領域僅限於用中小資本能夠操業的范圍;(3)其成長與否,受其企業的獨立自主性所左右;(4)由於資本弱小,存在許多競爭對手,容易形成過度競爭的局面;(5)環境變化對中小企業的刺激或沖擊是很大的,由此各企業的適應性差距較大。

2.規模劃分。在德國,早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已出現了「中企業論」。在美國,上世紀50年代末就有人把由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較大規模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由於各國標准差異較大,中小企業是相對大企業而言統稱的。一般把它們可劃分為不同的規模階段:(1)個體或微型企業。就業人數在10人以下的勞動集約企業是零星企業或個體企業。是一種家庭生產制,多數在自己的住宅從事營業,完全沒有管理人才,沒有組織。但它們之間差距很大。有的生命力很強,並不斷成長發展,有許多停滯或破產。(2)小企業。一般把10—50人左右的企業稱為小企業。在資本主義社會多數小企業是在住宅從事經營活動。帶有同族色彩。企業的存亡是依靠經營者的勤奮、誠實等天資條件以及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技術。今天的發達國家在過去實行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時,都曾經依靠過小企業。即使在1960年,美國、英國、原西德製造業的產業大約有1/4是在僱工人數不滿100的廠家進行的。在僱工5—33人的規模占企業總數的比重,英國(1979)65.2%,美國(1997)56.4%,韓國(1981)70.6%,日本(1972)80.2%,印度(1977)51.7%,南斯拉夫(1981)6.6%,匈牙利(1981)2.2%,在僱工33—75規模上,上述國家的比重(%)為15.7、20.3、14.7、10.7、35.3、15.8、4.8。(3)中型企業。50—300人左右的企業屬中型企業。雖有很多性質不同的企業,但卻都列入中型企業的范圍。中型企業的設備能力強,資本的裝備效率高,以銷售額來看,也是相當可觀的。在上述外國企業中,介於這個規模之間的比重英國為12.2%,美國為16.2%,韓國為10.7%,日本為6.9%,印度為8.6%,南斯拉夫為44.1%,匈牙利為27.9%。(4)在國外,特別是日本,把介於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企業,稱為骨幹企業。在國外從人數上區分,把超過300—2000人左右的企業屬骨幹企業。日本把骨幹企業銷售額的上限定在200億日元,即使股份資本,也應達50億日元左右。在國外,骨幹企業的研究史已有近50年。

3.優點分析。發展經濟學的研究者認為,發展中小企業則是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途徑。並認為政府消除障礙比積極鼓勵更為重要。他們認為,中小企業有四大優點:(1)增加勞動就業人數;(2)導致工業的分散;(3)促進收入分配的較大平等;(4)動員兩種資源:企業人才和本地區原料,並且易於從事革新,促進技術進步。

4.末松玄六的觀點。日本經濟學家、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末松玄六在他的《中小企業經營》一書序言中對中小企業給予了不同的評價。許多人信奉「大量生產原則」、「大規模經濟效益」的說教,而他卻認為規模越小的企業,利潤率、投資效益等生產率越高。由於大企業控制市場和系列化,有人主張中小企業應該資本集約化、設備現代化、大量生產化,並尋求經濟聯合才能生存下去。而他則認為,中小企業應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在勞動、知識熟練集約化、服務差別化上下功夫,才是確保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他認為中小企業是獨立自主的企業,在經濟發展上起到巨大作用,是大企業的支柱,完全可以自主經營。

5.普弗夫的觀點。普弗夫在考察中小企業存在的依據時,認為保證中小企業存在的經濟因素主要有:(1)GNP的增長率循環提高,當GNP急速增長時,需要很大的銷售能力,這樣需發展中小企業。(2)加快技術改革的步伐,使嶄新的專門化的服務成為必要,支配服務業的中小企業的產業得到發展。(3)年輕的新產業的興起。(4)有利於小企業的產業在優越的經濟環境中比其它產業增長得快。他認為在更廣泛的意義說,有利於小企業的特殊經濟因素還有:(1)技術要求不高;(2)經營的熟練程度無足輕重;(3)不需要大量資本;(4)市場是地方性的。他認為中小企業有許多明顯的特點,也就是其存在的合理依據:(1)彈力性強;(2)適應性強;(3)提供個人服務;(4)專門的、高級的服務的產品。設計出新產品和新工藝而使產品生產的方法發生變化的時候,對具有大量龐大的固定設備的企業是不利的。產品變化迅速,要求產品差別化,環繞其它企業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快的時候,必須有迅速的適應能力。普氏認為對中小企業的將來發生影響的環境條件有:整個經濟的增長率;不同行業的增長率;能源;運輸;城市化;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結構和組織;人口的發展狀況;勞動市場;經營技術;特許化;租賃百貨店的發展。上述因素越向好的方向發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越好。他認為,聯合合並企業組織的集中,是中小企業的地位減弱的原因。

6.豪蘭德的觀點。豪蘭德在《中小企業的未來》一書中得出的中小企業存在結論是:(1)整個經濟的發展、企業數和國民生產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關系。國民總生產得到發展,企業數就增加,因而中小企業也增加。隨著景氣的循環,觀察企業人口的增減。整個經濟的發展,能增加經濟的幅度、深度和富裕程度,能決定市場,給中小企業的發展的機會。整個經濟的發展,能提高收入的水平,增加個人儲蓄,能供應中小企業的開業資金。(2)技術的發展越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機會越多。中小企業對技術發明有很大的作用。技術的發展呈波浪式的形式,擴大著中小企業的范圍和數量。在新產品或新產業的初期階段,中小企業能製造零部件,在成熟階段,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專門化生產的機會。在銷售和服務業中,由於受規模利益的限制,因而中小企業的銷售、服務的機會是很多的。(3)在融資方面雖然中小企業有困難,但如果有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幫助,中小企業就可以通過投資公司、銀行等部門的關心來融通資金。(4)聯邦稅的影響,也對中小企業不利。因此在稅收上的改善,中小企業的地位會得到加強。(5)對中小企業的保護,表現在政府的一連串的反壟斷政策里。(6)政府對中小企業產品的購買量的增加,也給中小企業更多的發展機會。(7)城市化的進展,進一步擴大了市場,越來越吸引更大市場要求的工廠離開原料供應地,引起了許多差別化或極端專門化的商品生產的中小規模工廠的出現。

7.對骨幹企業的認識。學者們認為,骨幹企業在一國各地普遍發展成為成熟經濟的主要特徵。自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P·德訥卡、P·R·拉羅斯、R·J·倍卡都明確談到了骨幹企業。從先進工業國家來看,骨幹企業已作為大中小企業之間一個較大層次在客觀上存在著。並且被認為,骨幹企業的企業家活動越活躍,這個國家也就越有活力。因為骨幹企業的活動背景是無數中小企業的活動。認為在成熟經濟中,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的生存領域進一步擴大了。經濟的活力是依存於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的。一般認為,骨幹企業是隨著重化學工業的發展而增加,並逐步形成一個階層的。它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但又不至於發展成為大企業,並作為一個獨立企業存在。此外,生產的重復化進展,投資財產的需要多樣化,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服務經濟化的發展都拓展了骨幹企業的活動領域。骨幹企業的地區分散化被看成是成熟經濟的特徵。在革新的中小企業中有一部分向骨幹企業成長。但並不是一切中小企業都可以成長為骨幹企業的。只有那些具有企業家活動和組織能力而又獨立自主地大量產生創造成果的企業才能夠發展成為骨幹企業。革新的中小企業是由優秀的企業家領導的,而大企業是通過組織來指揮活動,由專門的經營者進行管理,前者的經營是突出企業家個人的作用,而後者經營是通過組織來進行。骨幹企業的特點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即有屬於企業家的經營者領導和指揮,同時又通過組織來活動。因此骨幹企業是以具有強烈個性的企業家和組織之間的緊張關系為軸心而展開活動的。骨幹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家活動而不是組織力。它容易隱蔽企業的勢力,不易看出它的勢力強弱。因為它存在兩面性。其存在形態在各個產業領域較集中的在第二產業,但目前第二產業中主要集中於高科技產業中。而且分散在各地區。因為它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它和地區經濟有著密切聯系。

在西方發達國家再次工業化進程中革新的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已成為技術革命的主力。為了加速技術革命,E·F·希姆哈主張建立ABCD綜合體,A指行政,B指企業,C指信息機構,D指市民團體。通過這四方面協作,建立地區組織,加速技術開發的進程,而在這一進程中革新的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起決定性作用。研究骨幹企業的人士認為,隨著成熟經濟的形成,與現代工業化相對的新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大企業萬能的時代結束了。因為以地區為基礎的小規模技術革命的必要性在不斷擴大,所以大、骨幹、中小型企業並存的時代已開始。在多數地區已經形成企業家、專門經營資源、資金的結合。發展地區經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擴大了。

8.一些國家對制定中小企業的政策的認識。1971年,英國中小企業的咨詢委員會認為:「所謂英國病的病因,就在於製造業中的中小企業數量減少。」該委員會的A·德訥在對日本中小企業狀況調查後認為:不助長中小企業的創業和發展,新的產業就不會出現,就業的新領域也就無法產生。美國經濟學家R·E·卡弗斯提出,正常地、適當地向中小企業分配資金,是促使英國生產上升的手段之一。

在美國,下院在1978年聽取了題為「理解中小企業界在生產社會中應該起到充滿活力的作用」的匯報。1980年又發表了以「美國中小企業的未來」為題的報告書,在該報告中談到60個勸獎項目。在卡特政府1978—1979年間先後召集全美各地的中小企業者舉行了57次公開討論會,並於1980年1月召開了國會加以討論。下院對中小企業作用和重要性進行的分析中認為:(1)中小企業是競爭的先鋒,中小企業具有能夠通過競爭而比大企業更快地反映需求的能力。它們的生命,就依存於這種快速供給的能力。(2)中小企業是技術革新和創造發明的主力。他們認為,美國生產增長率的低下,主要原因在於中小企業的技術革新受到阻礙。(3)中小企業是國民的職業造物主。在向失業問題挑戰的斗爭中,中小企業無疑是美國的領導者。民間就業者的2/3,是從事於中小企業。(4)中小企業是產生領袖人物的溫床。美國的政治、社會領導人和傑出企業家多數出身於中小企業。(5)中小企業是企業家發揮才能,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做一個企業家,在美國,這是人們的普遍願望。中小企業是給予社會以很大影響的企業家們大顯身手的地方。白宮中小企業委員會認為20世紀80年代是企業家的時代,最重要的事情是,通過發揮創造才能和不斷總結經驗,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該委員會滿有信心地指出,中小企業的新產品、新服務、技術的突破,是美國未來的大發展,不斷創造新的產業群和新的市場,並得出一個共識:中小企業應有與大企業不同的經營方法和不同的具有教育的獨自的經濟部門。大企業萬能已經是陳舊的觀念。中小企業具有極大的活力。該委員會提出20世紀80年代政府的政策目標是:(1)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該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到80年代末,它的產值應在國民總值中佔到50%以上。(2)應該開展發展中小企業的獨自的政策研究。其特別計劃是:①使大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平等。擴大現有中小企業利潤,使之擴大投資。②廢止或減小有礙中小企業發展、危及中小企業存在的那些繁瑣的規章制度和義務。③發揮創造革新活動,改善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技術狀況,減少破產,謀求經濟增長。④在貿易、新能源、革新技術等國家重要經濟領域,擴大中小企業的參入機會。⑤在官方訂貨和金融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方面。⑥在政府各級政策決定中,聽取和反映中小企業呼聲的系統應制度化。他們把未來美國經濟寄託在中小企業的活力上。

日本政府二次大戰後,為了恢復經濟,採取消除經濟集中的政策,重視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並在通商產業省設立了中小企業廳,把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提到了政府的議事日程中,並制定了《中小企業基本法》,其目的在於,促使中小企業適應國民經濟成長的需要而發展,並提高中小企業職工的社會經濟地位。其主要政策措施有:(1)使中小企業結構高級化。第一促使其設備的現代化。要提高生產效率,必須使設備現代化,但中小企業資金又難以保證,所以政府要採取一定的優惠和援助措施在資金上幫助中小企業。第二促使中小企業提高技術水平並使經營管理合理化。主要是建立中小企業的行業協會和其它機構開展咨詢、情報、技術指導、技術開發等活動。第三促使中小企業的聯合,建立「中小企業團體中央會」,擔任指導工作,使得中小企業具有適應規模和進行專業化協作。發揮合作優勢。第四及時對中小企業的轉業進行指導,由政府指定轉業行業,屬於指定行業的中小企業者制定的轉業計劃獲得政府或地方都道府縣知事批准時,則從金融、信用保證、稅制等方面給予支援。第五在勞動政策上,開展如下工作來完善中小企業勞動環境。一是通過僱傭保險制度使僱傭關系穩定;二是通過職工訓練等促進工作能力的提高;三是通過最低工資制度等改進勞動條件;四是通過中小企業退職金互助制度等提高福利待遇。(2)補救措施。由於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處於不利地位,為了彌補這一方面,日本政府主要採取三項措施。一是防止過度競爭和適當事業活動的機會。二是使承包交易適當化。三是保證政府向中小企業定貨(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傾斜)。(3)金融和稅制上優待。在金融方面的措施有:建立使民間資金能夠放心貨放的信用保證制度;由政府系統的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貸款;認購中小企業為充實自有資本而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等。在稅制上實行一定的減免稅和援助措施。

以上敘述了上世紀末有關國家發展中小企業的基本情況、國家政策和一些中小企業理論的研究情況,從中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無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再次工業化國家,都必須把中小企業作為活躍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中小企業有著獨特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規律,制定中小企業政策要尊重其經營特點和發展規律。熟悉歐美國家經濟發展史的人士都會有一個共識:歐美國家20世紀末期和21世紀初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主要貢獻應該歸功於中小企業的發展。

G. 德國中小企業為什麼這么成功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

H. 為什麼二戰後德國發展那麼快

兩個基本點(最重要):

1,二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德國活了過來。馬歇爾計劃性輸血,是德國可以進行規劃性和大規模戰後重建的基本要素。要知道,德國在45年是徹底被打成白痴了,工業體系全毀。發動戰爭所造成的國際債務,貨幣體系崩潰。這種境遇下,如果給德國人單干,神都恢復不起來。。而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不僅僅是對於德國的物資援助,財政借款,還有工業基礎材料等等外貿的讓利,以及用強大的戰後美元信譽給德國的債務陪綁。並且通過「援歐」時期的統一協議,把整個歐洲重建統一起來。
2,社會市場經濟體製作為基礎保障。這本質也是馬歇爾計劃在德國援助中,計劃輸出的一種「秩序」,而德國在這個秩序基礎上,開始進行復甦。二戰結束後建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於確保市場的自由競爭以及市場的有序發展,而國家也作為參與者加入其中,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框架之內發展經濟。而正好馬歇爾計劃所引起的,歐洲趨於「統一重建」所產生的龐大市場容量,以及美元資本對於德國在外部的陪綁,此時建立社會市場經濟,正好內外無縫連接,產生極大的發展動力。
兩個基本保障:
1,人才儲備和教育體制重建。
重新建立起技術培養為主的職業教育和技術研發為主的綜合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以「需求」導向,進行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
2,科技政策的傾斜,極度擴大財政支出中的科技產業投入。政府主導產業化科技,鼓勵工業企業和研究部門合作,高度市場化需求,政府用稅收等政策進行配合(聽起來耳熟不?我朝也是這么乾的),後期轉向大公司主導科技產業。

四項基本原則(對外):
戰後德國的外交處境很尷尬,四處被仇視,必須改善這種困境。
1,對內肅清「納粹元素」,摒棄絕大部分納粹時代決策方式,在內政上否定納粹歷史,並主動嚴打納粹殘留。擺出一個「新德國」的姿態。
2,外交上,放低姿態,將自己定格為「罪人」,用「贖罪」的態度,對待周邊國家,尤其是對於歐洲大陸上的小國,盡力彌補。
3,放棄戰前所有的德國利益,這個政策一直延續到兩德統一,把歷史結點定格在「新的德國」,外交上轉為保守,緊跟美國老大哥的步伐,聽從老大哥安排,保證跟隨但可置身事外。。
4,積極解決「法德矛盾」,這是歐洲大陸上最需要解決的「大國矛盾」,法德關系緩和是德國無論經濟還是地緣上都需求的東西。在這個基礎上,以法德牽頭,進行歐洲一體化的一些合作設想。在後期,想藉此脫離「完全服從美國」的局面,有自己的話語權。。

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產業恢復:19世紀末,德國快速的工業成長,除了有爆發性的技術革命外,在具體措施上幹了兩件事情:山寨和仿冒英國產品做積累和規模化發展基礎工業再圖其他。。
戰後的德國也乾的這些事情,英美在50年代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已經開始對周邊國家進行工業品輸出了,那麼德國最初進行歐洲大陸外貿的工業品,依然是仿照英法產品而來,通過工藝升級和成本控制,壓低產品售價,對大陸市場進行競爭。。這種仿冒在格申克龍的定義中就變成了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名義上是藉助已有科技然後促進科技進步,本質上就是仿冒和抄襲已有的科技成果,然後形成產業群進而消化創新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規模化基礎工業發展,尤其是政府牽頭的幾個工業區,進行規模化,質量化的基礎工業品生產,不到十年就在歐洲大陸市場的基礎工業品的品質上佔了絕對的上風,而基礎工業品的發展,和外貿的成功,也推進了德國工藝技術的改進。
2,產業升級:
在依靠基礎工業品和產品的外貿,有了經濟基礎以後,開始謀劃產業升級。
首先是,工藝技術的升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煤炭和鋼鐵製造業非常興旺,到了60年代末企業就思考如何的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核心工藝」和「核心產品」,尤其是當時德國處以中小企業圍繞基礎工業為經濟主導的環境下,這種產業升級很有性價比。例如鋼鐵大王克虜伯不再做鋼鐵的初級生產,而要做精細加工,其中無縫鋼管非常厲害,後來沒有哪個國家無縫鋼管的質量是超過克虜伯的(當然他後來還是悲劇了,而後重組)。再有中小企業,每個企業至少有一項核心技術或產品,
其次是,應用技術的升級。聯邦德國對科技的資助激增到所有公共開支的5%。在政府的巨額支持下,大量的應用技術研究機構開始繁榮,而工業界對於更高級產品的需求,也促進了工業部門在研究方面的參與。屬於先由政府牽頭,再有市場導向。。

I. 德國並非「民富國強」 它的貧富差距究竟多大

如果你遇到一個在德國讀書的中國人,他說德國貧富差距不大,你就可以確定他不讀德文報紙。而且他對德國的了解基本上僅限於中文媒體。
國進民退
實際上,貧富差距最大的歐元區國家就是德國。一份名為德國《貧困和財富報告》,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是由德國聯邦政府委託研究機構進行的關於國內貧富問題的調查報告,調查每四年進行一次。
這份近500頁的報告顯示,德國民眾的私人財富在1992年初到2012年初的時間里,從4.6萬億歐元增加到了10萬億歐元。另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每過一秒鍾德國人的財產就會增加1萬歐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2007到2012金融危機肆虐的這段時間,德國私人財富仍然增長了1.4萬億歐元。不過,德國的國家財富在過去20年間嚴重縮水了8000億歐元。也就是說,德國國家越來越窮,德國人民越來越富。
貧富差距
報告指出,德國最富有階層僅佔德國總人口的10%,但是他們手中掌握著超過50%的德國私人財富,屬於底層的50%的總人口只擁有財產總數的1%。如果我們換算一下,按照德國人口8200萬,算下來富人平均每人大約擁有61.3萬歐元,約合500萬元人民幣。而窮人每人僅有約2440歐元,合人民幣也就是兩萬多一點。這么一比較,最有錢的比最窮的要富上近250倍。五分之一的德國人口沒有任何資產,最富裕的1%的人口卻擁有至少80萬歐元的人均資產。兩者差距如此之大,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這一點在德國各大城市街頭奇裝異服的流浪漢、以及牽著狗沿街乞討的乞丐就是最好的說明。
固化的社會階層
德國學界將社會階層分為低薪階層(工人階層,Arbeiterschaft),中薪階層(達到全德平均工資,Mittelschicht),資產階層(Buergertum,佔3-4%),大資產階層(Grossbuergertum,佔0,5%)。德國現有的經濟界、政治界和文化界「貴族」或稱精英(Eliten),25%出生於大資產階層,40%出生於資產階層,即75%的「精英」就源於這4%的家庭,而只有不到6%的低薪階層的孩子進入到這一精英階層。例如在企業界,國家投資的公共企業的高層經理,這些資產家庭的孩子還只佔46%;而在完全私營的企業中,佔到83%,該比例幾十年未變。甚至在科技文教領域的精英階層中,這些家庭的孩子佔到60%,在政界(盡管是民選)佔到56%,只有在工會情況較好。
另外,德國在全世界聞名的是中小企業(German Mittelstand),他們僱傭了德國70%的雇員,貢獻了50%的GDP,中小企業的一大部分都是都是家族企業。德國的全球性大企業里,無論上市的,沒有上市的,比如,Bosch,Wacker,Chemie, SAP,(這個list太長了)創始人家族最後都在這些商業上非常成功的企業里保留很客觀的比例的股份。

J. 德國企業為什麼這樣強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公路運輸及其便捷。眾所周知,德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且不限速、不收費,以至於人們出行大都選擇開車。但是,在此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堅持鐵路運營呢?這就是社會公平。在一個社會里,一定有不能開車、不會開車或沒有車開的人,他們遠行大多依靠鐵路。因此,政府必須讓火車跑起來,即使賠錢,這就是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經常講,天下國企一家親:只要沒有壟斷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就一定會虧損。在德國法蘭克福不遠處有一家葡萄酒庄,老闆去世後沒有繼承人,於是就由市政府接管。可惜,無論政府派去的人如何經營均無法實現盈利。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市政府扛不住了,只好尋找新東家。最後,這家酒庄被一個浙江老闆購得,並在當年實現盈利。所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德國,只要公平競爭,私有企業就一定比國企強。德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私有企業,它們的確很強。何以見得?首先,我們來看德國的經濟。自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經濟就沒有很好地恢復過。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經濟更為艱難。盡管如此,德國經濟一直表現亮麗:2010年經濟增長3.6%, 2011年3%, 即使在今年最困難的情況下,德國經濟也有0.8%的增長,而明年經濟預計將會回升到1.8%。別小看德國經濟的增長率,表面看來數字不高,但質量不可小視。德國3%的增長率起碼相當於中國經濟增長的10%。 因此,如果沒有德國的中流砥柱作用,歐債危機將會進一步蔓延。德國經濟之所以這么好,當然是因為德國企業很強。其次,德國是全世界企業隱形冠軍最多的國家之一。什麼是隱形冠軍?有三條標准:第一、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第二,或歐洲第一;第二、年營業額在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第三、名不見經傳。像這樣的企業,僅2006年德國就有1130家。我們說德國企業強大,還有另外一個標准:企業壽命。在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壽命大致在2.5-3年之間,而德國企業至少達到12年以上,因此,德國到處是百年老店。這就是差距。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是德國企業的定價權。何謂定價權?就是我確定的價格,買家不能討價還價。據統計,在全世界,三千多種德國產品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可以賺取高額利潤,而且不買也得買,因為德國產品具有這樣的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德國企業如此強大,那麼內在的動因是什麼呢?根據我在德國的長期觀察,現總結為以下幾點:一、堅持高質量和高價格戰略不動搖。德國產品高質量、同時也高價格,這是人人皆知的。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即使產品質量很好,但很多買家往往對高價格望而卻步,但德國企業在產品高質量和高價格的態度上從來堅定不移。僅以德國博世公司為例,這家企業生產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維修工具。如電鑽等。大家知道,如果汽車配件和維修工具質量太高,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汽車的零配件和維修工具不容易更換。例如,博世公司生產的電鑽頭,可能一根鑽頭能用很長時間,而其他公司生產的很快就壞掉。產品太經久耐用,對博世公司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家公司因而在一段時期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出路要麼是降低質量,讓汽車購買者經常換零件;要麼是降低價格,讓人更願意更換產品。這時候,董事會對公司戰略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所有的董事都反對降低產品質量,而多數董事則反對降低價格。怎麼辦?公司決定,既不降低質量,也不降低價格,而是尋找新的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美國。為何?因為美國車又粗又笨,也很容易壞。博世公司把重心放到美國,很快就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起來,博世公司就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了。二、德國企業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在企業中,最重要的人是領導者。德國領導者的優秀素質很多,其中憂患意識是不被人注意到的。例如,德國有一個全球五百強企業,名叫辛克全球貨運。該公司董事長Portatius先生在美國次貸危機剛爆發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股份都賣掉,專做風險投資。目前已購買了德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該集團擁有66家職業學院、三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和3所進修學院。從現在的結果來看,Portatius先生所做的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但仔細分析,他的決定很了不起。為何?你現在知道,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美國金融危機,隨即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但是,當時誰能預料得到並通過邏輯推斷出來呢?這種憂患意識其實也就是一種前瞻性的眼光。德國領導者的憂患意識還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有人擔憂魯爾區的未來,有人甚至喊:魯爾區快死了。為什麼呢?因為魯爾區賴以生存的是煤炭和鋼鐵產業,而煤礦和鐵礦快要被挖光了。怎麼辦?於是企業領導者開始思考企業轉型升級。大企業如克虜伯公司就決定拋棄鋼鐵粗加工,轉而生產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克虜伯的無縫鋼管全世界最牛,即使善於模仿的小日本也做不出這樣質量的產品。大企業如此,小企業呢?同樣。很多做配套的中小企業也在轉型升級,它們紛紛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工夫,打造全世界要麼獨一無二的產品,要麼是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這就是德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天,魯爾區不僅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好,大量的中小企業正煥發著蓬勃生機。德國重視教育,這是德國企業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動因。德國高等教育免費,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管理和市場人才,而德國獨特的職業教育模式為德國的技術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學習德國,就是要學習德國在人才培養上打提前量。在企業還沒有入住的時候,政府就要下大力氣開始培養人才,讓企業隨時有人才可用,這才是解決企業問題的根本所在。同時,還要在環境問題上打提前量,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先保護好環境,讓企業在優美的環境中運營。祝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越辦越好,發展勢頭蒸蒸日上。 #鳳凰名博遵義行# 註:這是我在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慶典暨發展論壇即興演講的回憶。由於時間關系,只講到魯爾區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德國中小企業為什麼沒有衰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