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何德國發起了二次世界大戰,卻還是沒有稱霸歐洲
德國經過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分別戰勝了對方,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統一之後的德國綜合實力迅速增長,國家綜合實力的增長使得德國不再滿足只當歐洲的霸主,而是希望當上世界的霸主,於是在1914年和1939年分別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不僅使得德國無法實現世界霸主的美夢,反而損失慘重,關系生存基礎的領土減少了三分之一。為什麼當時德國失敗的那麼慘重呢?
究其原因,是德國的戰略和地緣造成的,一戰時期,德國奉行「無限制潛艇戰」,把本來無心參戰的美國拉下水,正式美國的參戰扭轉了戰局。二戰時期,德國還沒打敗英國就進攻蘇聯,而且德國的侵略違背了多少國家的利益,破壞世界秩序。這是德國的戰略性失誤。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英國控制著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各方面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德國。一旦英國和德國開戰,英國的屬地就會大力支持,是德國沒辦法抗衡的。普法戰爭英國沒有插手,但是隨後德國的崛起,成為實際上歐洲大陸的霸主,英國就坐不住了。之後還拉上義大利,三方麵包圍德國。還加強海防,將德國的艦艇困在海岸。
德國一戰後,受盡恥辱,一方面賠款,一方面積極發展軍事。爆發後,德國橫掃歐洲大陸,英國撤回本土。然而德國想攻佔當時的英國是基本不可能的。德國海軍至一戰後,一蹶不振,已經沒有辦法取得制海權。而德國的空軍主要是戰術性攻擊,對當時英國本土的工業破壞性叫小。當時德國在歐洲大陸軍隊也比較分散。其次,美國的幫助。美國為移民大國,很多都是歐洲諸國的後裔,他們為了求穩定,也會要求美國出戰。最後,德日的法西斯侵略違背了多數國家追求發展,破壞了世界民主秩序。你們怎麼看?
Ⅱ 為什麼德國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國
一,缺乏底蘊,德國在歷史上影響力遠遠不及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航海大國,也不及將非洲建成自己「後院」的法國。
德國軟肋多了點,註定無法成為叱詫風雲的世界裡強國。但德國人不用悲觀,已經非常強了,而且德國人在全世界受到普遍尊敬
Ⅲ 二戰後為什麼德國註定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國
眾所周知,二戰初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在歐洲所向披靡,不僅橫掃波蘭、法國等七國軍隊,還將英國遠征軍趕回不列顛,佔領了西歐廣袤而富饒的土地,一時主宰了西歐大陸;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再次憑借閃擊戰的利劍將蘇聯巨人刺得遍體鱗傷,其中基輔戰役更是戰史上空前絕後的合圍戰。到1942年,納粹德國發展到了頂峰,勢力范圍北到列寧格勒附近,南達北非,東至伏爾加河,西臨大西洋。
可僅僅三年後,德國便在西方盟軍和蘇聯紅軍的聯手打擊下土崩瓦解,德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全面潰敗。在蘇聯紅軍越來越逼近的腳步聲中,帝國元首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中自殺,同他一手炮製的「第三帝國」化為歷史灰燼。
作為歐洲工業技術的典範和戰爭新游戲規則的開創者,為什麼德國的兩次大戰都註定以失敗收場?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希特勒缺乏戰略頭腦,不懂軍事卻喜歡越級指揮,導致德軍在戰場上失利;也有人說德國與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結盟,尤其是「豬隊友」義大利各種拖後腿,導致德國被迫改變戰略部署。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這些答案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並不能真正讓人信服。畢竟,戰爭不僅是武器層面的PK,更是背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要解答德國因何戰敗這個疑問,雲石君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自然是德國地緣區位的劣勢。
從整個歐洲大陸的地緣格局來看,德國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夾在東西歐兩大地緣勢力中間,周圍都是法國、英國、俄國等實力雄厚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這種獨特的地緣結構,對德國形成了天然的限制,使其很容易陷入四面受敵的不利境地。
當然從現實層面來看,德國的處境或許還沒那麼糟糕。雖然夾在東西歐之間,但德國由於自身實力強大(一戰前德國經濟已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加上納粹集權體制的加持,也有機會改變——畢竟中國古代據中原討平四方的王朝不勝枚舉,所以中原也不是完全不利於成就大業。
為什麼二戰後的德國對納粹反思會如此徹底?這除了外力的強制與自身認識的變化,其實也與德國戰後的國情密不可分。與日本死不悔改,依然能逍遙快活不同,德國的國情決定了,它想繼續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無止境的懺悔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Ⅳ 歷史德國挑戰歐洲大國的原因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德國實力飛速發展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後起之秀,然而此時世界已被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大國瓜分殆盡德國的綜合國力和其政治地位不相平衡,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挑戰歐洲大國
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經濟危機德國政府無力解決,國內矛盾激化,恰逢希特勒上台,種族主義抬頭,希特勒妄圖通過走對外擴張的道路,緩和國內矛盾,所以悍然挑起二戰
Ⅳ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馬上攻下整個歐洲,突然停手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還是沒有攻下整個歐洲的機會的。所以說它突然停手,是並沒有什麼根據的。他的幾次停手其實都是因為進攻受阻。比如在法國的時候,差點要把英國和法國聯軍趕下海下海就突然停止進攻,導致英國進行了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其實是因為法國軍隊英勇抵抗,雖然法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足,沒有辦法擊敗德軍,但是足夠給德軍製造一點麻煩,讓他們的進攻受阻。加上德國也比較害怕如果強行進攻會遭到英國海軍重炮的轟炸,所以也沒有盡快拿下敦刻爾克把英法聯軍包餃子。
這里要說的是:希特勒先期的西線行為不外可看出二個作用,即:英國在幫助法國反德,這里打痛你一下,以示警告:俺希特勒回過頭來還是要與你英國決一雌雄的。二,這要提到:斯大林曾與德國簽有《互不侵犯》的條約;這本就是希特勒的疑兵之計,是用於麻脾蘇軍的。那麼,騷擾英國為什麼不是欺騙蘇俄存在有同等意義的作用呢?因此,小編認為:提問的問題:納粹沒有可能很快攻下西方,一,軍事力量德英不在同一的水準上。二,納粹即便攻下英國後,又如何來維持政權呢?民計呢?物資呢?這就是希特勒放棄英國而攻打蘇聯的初衷和原因!
Ⅵ 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無法成就霸主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只是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可是德國並不滿足於此,夢想稱霸全世界。於是德國與部分國家聯合起來,進行了第一次世紀大戰。說德國是當時歐洲大陸的霸主,也僅僅是因為德國的軍事實力只是和單個國家來比是要強大的,但是與英法聯合想必,也沒有強大到哪裡。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當時的德國發動世界大戰幾乎就是行星撞地球,怎麼可能以一己之力來對抗整個世界,更何況當時的德國也沒有成為二十世紀初時的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這就是德國一直沒能稱霸世界的原因。
Ⅶ 二戰時期德國侵佔整個歐洲,連法國都近乎滅亡,最後為什麼失敗 是什麼原因
德國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初期可謂所向披靡,席捲了大部分歐洲。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最後還是失敗了。德國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失敗原因,大家都可以說出很多理由。 比如有的說是希特勒違背了不能兩線作戰的原則,同時與東線的蘇聯和西線的英美開戰。不能進行兩線作戰是德國軍事界一直流傳的教訓,這個教訓是經過歷次戰爭得來的,是血換來的教訓。而二戰中,德國在法國戰局勝利後,還是忘記了這個教訓。在英國沒有屈服的情況下發動了對蘇作戰,導致了極其不利的戰爭態勢,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有的說是希特勒不應該與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國家結盟。前者義大利貿然進攻希臘和英屬非洲,德軍為了支援一敗塗地的意軍,被迫改變戰略部署。此舉牽制分散了德軍的精銳還逼迫德軍推遲了進攻蘇聯的時間,使得德國在莫斯科城下因為嚴寒功虧一簣。而後者不但不進攻蘇聯與德國會師,還偷襲珍珠港讓一心想參加戰爭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找到了,大大壯大了盟軍的力量。 還有的認為,德國不應該和美國宣戰對抗,這樣一來就使德國面對著世界幾大國的進攻,雖然德國進行了戰爭總動員,可在人力、物力上遠不是盟國一方的對手,最後被對方的巨大實力所壓倒。在外交上來說,即使日本襲擊了珍珠港,德國也沒有義務與美國宣戰,日本不也沒有和蘇聯宣戰嗎?這樣,美國就沒有理由介入歐洲戰場,這樣德國還有轉機。 還有人認為,德國所執行的政治政策使德國最後失敗。在蘇聯許多地方,很多民族把德軍作為解放者來歡迎,並且有很多人拿起槍來與德軍協同作戰。而德國的種族政策使得它拋棄了這些合作者。使得它的合作者最終變成了它的敵人,自食其果。狹隘的種族政策,使得德國固步自封,不能融合其他的民族和國家,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這是由於德國領導人的政治短見造成的。如果有羅馬帝國那樣的帝國民族思想,德國也不會失敗的那麼快。 而就我個人的看法,以上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的錯誤,這個才是德國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這個戰略思想的錯誤就是,德國領導人的戰略思想已經落後,他們的目光一直放在陸地上,完全不懂得天空和海洋的作用。 德國在二戰以前,在戰術上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們的諸兵種合同作戰的理論和實踐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航空兵密切協同下,以裝甲兵和機械化步兵為核心的強大陸軍成為了德國在歐洲大陸上所向披靡的尖刀。但相對於陸軍,德軍的海軍和陸軍就相對遜色的多了。不要說德軍沒有穩固的制海權,隨著戰爭的推移,德軍還丟失了制空權。到戰爭後期,精銳的德軍裝甲部隊被對方的空軍制約得寸步難行的時候,才使得許多德國人扼腕嘆息。這一切都是德國的戰爭領導人對海軍和空軍的戰略作用認識不足造成的。 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戰爭已經轉變為三維模式,如果加上電子戰,就進入了四維模式。而德軍在這些方面雖然也有進步,比如空降兵的大規模使用,但絕大多數局限於戰術的范疇,沒有上升到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它。在空軍方面,德國的戰略轟炸力量十分薄弱,而在海軍方面,戰爭開始後,德軍的海軍力量難以擔負起戰略任務。有人要舉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可如果看看戰史我們就會發現,在戰爭初期,德國的潛艇數量可憐到連實行狼群作戰都不夠的地步。而在戰爭期間,德國潛艇的研發緩慢,屢屢受制於對手,在關鍵的大西洋戰局中最終失敗。這一切的發生只能是德國的悲哀,更是德國領導人戰略思想落後的後果。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二十世紀,天空和海洋已經不是阻隔人類的障礙,它們是人類通往勝利的橋梁和坦途。這個重要的戰略思想沒有被德國領導人所認識,使得德國無法擺脫敵人的戰略包圍。由於沒有制海權,在法國戰局勝利後,德國沒有辦法讓英國屈服,它的百萬雄師只能和英國隔海相望。雖然這個時候英國本土沒有多大的陸軍力量,可德國仍然無法佔領英國。更為可怕的是,由於制海權的缺失,漫長的海岸線成為德國的負擔。英國可以在處處給德國造成威脅。為此,德國不得不在海岸線留下大批的軍隊防衛,西線成為德國的一個毒瘤。在北非,隆美爾的部隊也因為制海權的丟失,後勤補給被切斷,在距離勝利一步之遙的時候停止了腳步,最終慘敗阿拉曼。可以說,正是制海權的丟失使得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雖然制海權丟失了,可在現代戰爭中,如果享有制空權也同樣能夠奪回制海權。在太平洋戰爭中,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的理論已經被證實了。可德國空軍卻沒有能夠做到擁有戰略制空權這一點。這與德國領導人重視戰術制空權忽視戰略制空權有很大的關系。德國空軍在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德國空軍注意力放在了戰術發揮上。在與地面作戰協同中,空軍發揮了出色的作用。斯圖卡轟炸機的尖嘯成為盟軍的噩夢。可在空軍單獨遂行戰略性任務的時候,空軍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在法國戰局結束後,為了掩護陸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德國空軍必須奪取戰區的制空權。可在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遭受了慘敗。在以後的戰爭中,歐洲大陸的戰略制空權被盟軍奪取。與德國無力的戰略轟炸作鮮明對照的是,盟軍的戰略空軍給了德國致命的打擊。德國的軍工企業、公路鐵路運輸、重要城市等重要戰略目標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尤其是在盟軍集中轟炸德國的燃料生產工業後,使得德國的先進的飛機坦克因為沒有燃料成為一堆堆不能動彈的廢鐵。盟軍的戰略轟炸對戰爭的結局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德國的戰爭領導人對天空和海洋的認識不足,才造成了以上的後果。這使得德國始終處在敵人的戰略包圍之中,這種不利的戰略態勢,最終窒息滅亡了納粹德國。
Ⅷ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沒征服英國
德國當時不具備「征服英國」的能力。
1、英國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最廣闊的殖民地,資源充足。
英國雷達
Ⅸ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歐洲大半個國家和地區,為什麼沒有佔領蘇聯
德國在二戰前期迅速佔領大半個歐洲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德軍採用新式的閃擊戰加重裝甲部隊的先進進攻方式。重裝甲部隊甩開機動性能差的步兵,,打亂敵軍部署,配合空軍則集中力量對敵作戰,並突襲指揮中心、交通樞紐、機場、港口等力求速度消滅敵國戰爭潛力。法國這樣的軍事強國都難以招架,何況波蘭這樣的小國。
第二,德軍都進行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德軍輕武器在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戰場上德軍輕武器火力分配合理,配合密契,經常壓制住數量超過自己的敵軍部隊。
第三,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滿足於經濟發展的利益需求,對德國的軍國主義、納粹主義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重視,而是任由發展。希特勒主動與各國簽定一系列白紙條約來麻痹英、法、蘇等國,英、法、蘇對德國的強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使得捷克、奧地利、丹麥、挪威、波蘭、比利時相繼淪陷後才如夢初醒,這些地區擁有1億多人口,是歐洲的心臟,也是歐洲工業集中的地區。
第四,德國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有歐洲頂尖的軍工技術,並且有300萬的海陸空軍,歐洲各國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打的落花流水,一點也不意外。
德軍沒有佔領蘇聯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德國資源和工業基礎不如蘇聯,不論是人口,還是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德國都不能堅持長期作戰,德國嚴重低估了蘇聯的軍工企業生產能力,也嚴重低估了蘇聯紅軍的作戰能力,不論是在莫斯科保衛戰還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德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
第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這兩次較量中,德軍都受到了蘇聯極寒天氣的嚴重影響,由於戰爭沒有速戰速決,德軍不得不在極寒的天氣下作戰,使德軍許多士兵更是被凍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連槍栓也被凍住,根本就拉不動,坦克都凍在路上,更糟糕的是德軍都穿著夏裝。
第三,希特勒不給將領們自主權,頑固堅持城市攻堅戰,不懂得變通,眼看蘇軍反攻也不懂得保留有生力量,眼看著被蘇軍包圍、吃掉。
第四,蘇聯自身的兵力動員能力。蘇聯軍隊之所以打不散,是因為他們的集結很快,打到最後,仍然編制健全,從西伯利亞趕來了大量兵源,成了打不完、打不散永遠戰斗的紅軍。德軍叫苦不迭,認為蘇聯紅軍簡直不是凡胎肉體。
第五,德軍是反人類的法西斯戰爭,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戰爭,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失敗是註定的。
Ⅹ 縱觀二戰,德國其實有機會統一歐洲,為何它失敗了
德國在當時是非常強的一個法西斯國家,但是他最終沒有統一整個歐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第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希特勒准備解決掉巴爾干這個最南邊的國家,防止羅馬尼亞油田不被英國人偷襲,並且還能夠破壞英國人反攻德國的一條戰線。
綜上所述,德國會失敗也是因為希特勒的決策失誤以及目光短淺,沒有戰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