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前蘇德是如何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
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蘇三國在莫斯科舉行軍事、政治談判。談判中,蘇聯向英法提出一些建議:
1.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至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
2.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
3.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具體協議。
然而,談判毫無結果。英、法同意了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拒絕了蘇聯提出的保障中歐和東南歐國家安全的建議。
1939年5月到8月間,希特勒一再通過外長里賓特洛甫向蘇聯表示納粹德國無意侵略蘇聯,並希望改善彼此關系。因為希特勒已決定侵略波蘭,他得知莫斯科正在舉行英、法、蘇三國談判,深感憂慮。
1939年5月,日本在遠東地區挑起「諾門坎事件」,向蘇聯發動進攻,而德、日兩個法西斯國家又在談判結成軍事同盟,蘇聯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電告斯大林,要求蘇德會談簽約。蘇聯對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相當不滿,遂答應了這一請求。1939年8月2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帶著希特勒親筆簽字的全權證書,動身前往莫斯科。1939年8月3日,里賓特洛甫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系,聲稱: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一個問題不能通過協商解決並使雙方都感到滿意。1939年8月17日,納粹德國駐蘇聯大使舒倫堡再次會見莫洛托夫,表示願與蘇聯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8月23日正午,兩架「禿鷲」運輸機載著納粹德國代表團到達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賓特洛甫通過兩次會談,當晚,雙方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Ⅱ 請問:1938年英法德意在哪裡簽署協議,將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和其他一些地區割讓給德國
德國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協定》
(全稱為《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希特勒上台後,就蓄謀吞並地處歐洲中心、戰略地位重要的捷克斯洛伐克。對於捷克西北有許多日爾曼人居住的蘇台德地區,更是不斷煽動當地的納粹黨——「蘇台德德意志社會黨」策劃「自治」,以並入德國。1938年2月,希特勒在吞並奧地利後,加快侵略捷克的步伐。當捷克政府在人民壓力下鎮壓了蘇台德納粹分子的政變後,希特勒就集結兵力,企圖侵犯捷克斯洛伐克。這時的英、法盡管對捷克的領土負有條約保證的義務,但仍背信棄義地奉行出賣捷克,討好德國的反動政策。1938年9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到德國和希特勒會談,希特勒提出了蘇台德區「自治」的方案,同時保證說,這是他在歐洲最後的領土要求。
9月18日,張伯倫同法國總理達拉第在倫敦進行協商,兩國同意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次日,兩國政府共同對捷發出照會,要捷滿足德國對蘇台德區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人民群眾反對屈從的壓力下,於9月23日宣布總動員。急於同希特勒達成交易的張伯倫,第二次會見希特勒。希特勒又要求英國作出更多的讓步,滿足波蘭和匈牙利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9月底,當希特勒為了施加壓力宣布從9月28日兩點開始,德軍進行總動員時,張伯倫立即要求再一次會見希特勒,並求助於墨索里尼勸說希特勒把總動員時間再延遲二十四小時,以便能夠召開德、英、法、意四國政府首腦會議。9月29日,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舉行會議,炮製出《慕尼黑協定》,並讓被召到慕尼黑而被排斥在會外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無條件地加以接受。《慕尼黑協定》的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十天之內把蘇台德地區交給德國,蘇台德區的捷軍在10月1日開始撤退;在被割讓領土上的一切工業、交通、軍事等設施不得破壞,必須完整無損的移交;在三個月之內滿足匈牙利和波蘭的領土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被出賣了。1938年10月1日,德軍開始佔領蘇台德區,使捷克斯洛伐各喪失了29%的領土(四萬零九百平方公里)和34%的居民(五百萬人)。隨之而來的是,斯洛伐克宣布「自治」,實際上受德國控制。1939年3月15日,德軍又開進布拉格,佔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並最後將其劃入德意志帝國的版圖。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是英、法等國一貫推行犧牲小國縱容侵略的「不幹涉」政策的頂點。因而這種妄圖將德國法西斯這股禍水引向東方,以達到保存自己和最後坐收漁人之利的奸險行徑,就被通稱之為「慕尼黑陰謀」。
Ⅲ 德國二戰戰敗後有簽什麼條約
二戰後,由於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因此事實上並沒有簽署對德和約。最後一隻拖到1990年,在兩德統一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蘇英法四國才在1990年9月12日在柏林簽署了《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該條約實際上成了蘇、美、英、法對德和約,它的簽署從國際法上解決了與德國統一有關的全部「外部問題」。同年10月3日,兩德正式實現統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遺留的德國問題最終獲得解決。
《雅爾塔協定》是美蘇英三國簽署的關於戰後劃分勢力范圍和分贓的協定,德國並沒有簽署。
而《波茨坦宣言》只是一個宣言而已。
Ⅳ 二戰期間,德國都簽訂哪些條約啊
首先是《慕尼黑協定》,然後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秘密協定》以及後來日本、義大利、德國三個軸心國簽訂的一些協定
Ⅳ 二戰前德國與法國簽署過互不侵犯條約嗎
洛迦諾公約又稱為羅加諾公約,是1925年10月1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舉行的會議上通過的8個文件的總稱。協議在該年10月5日至10月16日簽署,並在12月1日於倫敦獲得確認。一戰中的歐洲協約國與中歐及東歐新興國家嘗試確認戰後領土界線,並爭取與戰敗的德國恢復正常關系。
目錄
背景
主要內容
影響
結局
編輯本段
背景
1924年以後,由於道威斯計劃的援助,德國實力日增。法國要求維持《凡爾賽和約》規定的領土和邊界現狀。德國亦試圖調整對法關系,爭取恢復大國地位。英、法、德等七國在美國支持下舉行洛迦諾會議。簽訂《洛迦諾公約》
編輯本段
主要內容
公約於1925年12月1日在倫敦正式簽字,其主要內容包括:洛迦諾會議最後議定書;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證條約》,又稱《萊茵保安公約》,規定德、法、比互相保證德比、德法邊界不受侵犯,遵守《凡爾賽和約》關於萊茵區非軍事化的規定,英意充當保證國,承擔援助被侵略國的義務;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間的《仲裁條約》,規定德國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決彼此間的糾紛,每一組締約國分別設立一個常設調解委員會處理雙方間的問題;法波、法捷間的《保障條約》,規定在抵禦遭受無端襲擊時互相支援。公約保證德國與西部鄰國的邊界現狀,對改善法、德關系,穩定歐洲局勢有積極意義,但未給予德國與其東部鄰國的邊界以保證,即不約束德國向東擴張。
編輯本段
影響
縱然東歐局勢仍然緊張,洛迦諾公約被認為為1924年至1930年期間西歐各國關系之改善提供基礎。公約之成功,可見於德國在1926年獲得成為國際聯盟第六個常任會員國;以及盟軍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國西部的萊茵蘭。作為維持世界和平、鼓勵國際合作的首個正式機構,國聯之能接納德國者,誠然創造維持歐洲和平的契機。
洛迦諾公約的簽訂,是協約國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對凡爾賽體系所做的又一次較大調整。它暫時緩解了歐洲安全問題,改善了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同德國的關系,使歐洲國際關系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並為道威斯計劃的繼續實行和20年代中後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個公約是道威斯計劃在政治上的繼續,成為德國擺脫戰敗國地位,恢復政治大國地位的重要一步。出席洛迦諾會議的法國和德國外長 。洛迦諾公約簽訂後,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不久參加了國際聯盟,並取得了國聯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公約簽訂的結果,使法國受到削弱,喪失作為戰勝國對德國的制裁權,自身安全需要英、意的保證。(但法國後來尋求英國支持無果,轉而求助於美國。美國考慮到自身的安全,與法國等15國簽訂了《非戰公約》)德國是主要受益者,取得與法國平等的地位,為其恢復政治大國奠定基礎。
然而,羅加諾協定明顯地排除蘇聯於局外,僅僅令蘇聯因「西方之議和」而更感被孤立。1922年,蘇聯借拉帕洛條約與德國修好,然則西歐現下之舉,無疑為拉攏德國而已。
編輯本段
結局
1930年,德國極端民族主義再度抬頭,「洛迦諾精神」宣告幻滅。在1934年,對於「東方洛迦諾」之提議,德國反對確認東方邊界;波蘭則要求西方承認它在1920年從蘇聯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達成任何協議。1936年3月7日,納粹德國否定羅加諾協定,進駐原本為非軍事區的萊茵蘭。
希特勒上台後,於1936年3月7日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並宣布不再受《洛迦諾公約》的約束,1939年4月28日正式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隨即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Ⅵ 二戰時,法國到底是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停戰還是投降投降協議
這是德國為盡快結束西線戰事與法國達成的莫種意義上的妥協,事實上,在貝當元帥正式投降德國前,英國人就先下手為強,趁機偷襲了法國大西洋艦隊,世界第四大艦隊全軍覆沒,這件事在丘吉爾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也有提到,面對英國佬的背信棄義,再加上法國自阿登戰役後本已無力回天,希特勒向其拋出橄欖枝,只要法國停戰,德軍佔領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約佔法國三分之二的地區,法國留有南部以及海外屬地的主權。值得注意的是,貢比涅停戰協議明確地說是德法停戰,而不是投降,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德國要求法國不得從事一切反納粹的活動,也並未將法國納入軸心國集團,41年法泰戰爭就是個例子,日本出面調停,後來法日在涼山爆發軍事沖突,法國落敗,期間,法國也從未表態加入軸心國或同盟國一方,事實上更多的扮演的像是一個搖擺不定的「中立者」
Ⅶ 德國突襲波蘭後英法作為盟國對德宣戰是根據什麼條約
是根據《洛迦諾公約》。
一戰後,巴黎和會沒有解決德國的賠款問題和歐洲的安全保障問題,為了解決歐洲安全保障問題,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國在瑞士洛迦諾簽訂了《洛迦諾公約》。公約規定,德國與比、波、捷、法在外交上不能解決的爭端,應提交仲裁法庭裁決。法國還同波、捷簽訂了防備德國進攻的相互保證條約。所以,根據《洛迦諾公約》,德國違反了其規定,英、法作為波蘭的盟國對德宣戰是正當的。
Ⅷ 誰能告訴我一二戰期間的國際公約並簡介內容
凡爾賽和約
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和約之一。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1月10日生效。簽字國有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古巴、厄瓜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漢志(今為沙烏地阿拉伯一省)、宏都拉斯、賴比瑞亞、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暹羅(今泰國)、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等戰勝國為一方,戰敗國德國為另一方。美國代表雖簽了字,但因參議院未批准該和約,故簽字無效。
和約包括15部分、440條約文和1項議定書。主要內容有:
①國際聯盟盟約。主要規定了國際聯盟的組成、宗旨,會員國的權利、義務以及有關建立委任統治制度的規章。
②關於德國的疆界。恢復1870年以前的德法邊界,德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的所有權、開采權歸法國所有;薩爾區的行政管理由國際聯盟負責,為期15年,期滿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德國在萊茵河以東50公里所劃界線以西領土內,不準保留或建築工事,不準留駐或集結軍隊;萊茵河以西的德國領土連同各橋頭,自本條約實施後15年內均應由協約和參戰各國軍隊佔領;如德國忠實遵守本和約的條款,協約國軍應逐步縮小佔領區,5年期滿後從德國科隆地區撤軍,10年期滿後從科布倫茨地區撤軍,15年期滿後從美因茨地區撤軍;奧伊彭和馬爾梅迪劃歸比利時,並承認比利時對莫雷內的主權;德國與丹麥的邊界由石勒蘇益格北部邊境地區居民舉行公民投票確定(1920年2月石勒蘇益格北部劃歸丹麥);上西里西亞南部劃歸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獲得上西里西亞一部分、波茲南全部、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各一部分;但澤(今格但斯克)作為國際自由城市交國際聯盟管理,但在經濟上劃入波蘭關稅區,成為波蘭的出海口;波蘭政府負責但澤自由市的所有對外關系,並對在國外的但澤人提供外交上的保護;易北河、奧得河、涅曼河、多瑙河的指定河段為國際河道,基爾運河應永久開放,「所有與德國和好各國之軍艦、商船一律平等、自由地出入」。根據和約,德國領土共減少1/8。
③關於德國的境外權利和利益。德國將海外屬地的一切權利交與主要協約及參戰各國,其前殖民地按國聯委任統治制度被主要協約國瓜分:德屬東非大部(坦噶尼喀)讓與英國,多哥和喀麥隆由英法瓜分,盧安達和烏隆迪歸比利時,西南非洲由英自治領南非聯邦統治;德屬太平洋島嶼之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歸日本,新幾內亞歸英自治領澳大利亞,西薩摩亞歸紐西蘭。此外,和約還規定,取消德國在中國、埃及、賴比瑞亞、暹羅、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特權,但將它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和利益轉讓給日本。
④關於德國的軍事。解散德國參謀部及其類似組織;廢除德國義務兵役制;嚴格限制德國軍備的數量,陸、海、空軍總數分別不準超過10萬人、1.5萬人和1000人;禁止生產和輸入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擁有飛機和潛艇;海軍艦只最高限額為戰列艦、輕型巡洋艦各6艘,驅逐艦、魚雷艦各12艘;成立協約國監督委員會以監督上述軍事條款的實施。
⑤關於德國的經濟和賠償。德國關稅不得高於他國;戰勝國對德國輸入貨物不受限制;戰勝國成立的賠償委員會須在1921年5月1日前確定德國在30年內應付清的賠償總額;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德國應付清總值200億金馬克的賠償,可用黃金、商品、船隻、有價證券及其他物資支付;德國應負擔其境內外國佔領軍的維持費用。
⑥關於德國的戰爭責任和審判。組織特別軍事法庭,審判犯有「侵害國際道德及條約尊嚴」罪行的前德皇威廉二世;協約國及參戰各國有權對被控違犯戰爭法規與慣例的行為者交軍事法庭審判。
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巴黎和會,理應收回戰前德國在中國攫取的一切特權和利益,但和約卻規定將德國霸佔中國山東省的鐵路、礦山、電訊設備,膠州灣地區的租借地及其他權益轉讓給日本。這一屈辱性規定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引發了「五四運動」,迫使當時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凡爾賽和約》是在美、英、法、意、日等國操縱下締結的,是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掠奪性和約。它的簽訂加劇了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和約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雖然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的關系,但無法解決它們之間的根本矛盾,從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
華盛頓會議及一系列公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英、日等戰勝國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於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 月6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又稱太平洋會議。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會議的繼續,其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凡爾賽和約》未能解決的彼此間關於海軍力量對比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會議最後簽訂3個條約。1、《四國條約》。1 2月13日,美、英、日、法簽訂《關於太平洋所有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通稱《四國條約》。條約規定,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權利,一旦遭受別國侵略行動的威脅時,締約國應協商採取有效措施。條約批准後,英日同盟即行廢除。2、《五國條約》。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國簽訂《關於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即《五國條約》。規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1. 75:1.75。規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區所佔有的島嶼的要塞一律維持現狀,不得建立海軍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島嶼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除外。3、《九國公約》。 1922年2月6日,出席會議的9國代表簽訂《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規定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給予中國完全無阻礙之機會,以發展並維持一有力的鞏固的政府;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並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這就確認了「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為列強對華政策的基本原則。
Ⅸ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什麼政策
(1)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了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方應於十天之內從上述領土撤退完畢,英法應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邊界安全給予國際保證.《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
(2)據所學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入蘇聯,蘇聯被捲入了二戰,使二戰的規模逐步擴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艦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規模最大化.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了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德國敗局已定時,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後勝利、解決戰後的重大問題,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會議.
(4)雅爾塔舉行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佔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故答案為:
(1)綏靖政策,《慕尼黑協定》.
(2)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德軍突入蘇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了投降書.
(3)雅爾塔會議.
(4)分區佔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