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有兩個小國家,德國為什麼一直沒敢打呢
二戰時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雖然這兩個國家處於希特勒佔領國家的包圍之下,希特勒也沒有真正下手。而這兩個國家所謂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有很多交易,迫於德國威懾也只能這樣做了。(箭頭所指國家都是中立國)
瑞士這個中立國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國等一些國家做貿易,瑞士是一個銀行業發達的國家,瑞士成了當時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
瑞士的醫葯、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二戰中沒少向德國輸送這些物質,很多德國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換取大量的物資。瑞士僅僅在1940年就貸款給德國1.5億瑞士法郎用於戰爭。德軍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義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讓德軍快速到達義大利。
⑵ 為什麼在二戰時德國進攻中立國挪威,但卻沒有攻打中立國瑞典和瑞士
如果看地圖就知道,挪威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大西洋岸邊。而瑞典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波羅的海岸邊。波羅的海在二戰中基本上被德國控制,戰略意義已經不大了。而挪威的岸邊正好是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地,也是蘇聯海軍的唯一的北冰洋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港的出海船隻必經之地。而且挪威有大量的峽灣,是很好的潛艇基地。德國佔領了挪威,潛艇可以在遠離英國的基地進行休整。必竟法國的基地很容易受到攻擊。
⑶ 洛林到底屬於法國還是德國法國和德國為何在洛林起爭端
首先來回答一下,洛林現在到底屬於法國還是德國?洛林現在是屬於法國的,是法國的行政區劃之一。
總的來說,洛林到底應該屬於法國還是德國,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要我本人來看誰是戰勝國,誰就擁有洛林的主權。
⑷ 二戰中,德國為何打挪威不打瑞典
瑞典在當時保持著一個中立的態度,對於德國和英法兩國的拉攏都拒絕了。而在動盪的時局中,雖然瑞典處於中立狀態,但還是略微的偏向德國。而站在德國的角度,只要瑞典保持中立,對於自己也是有利的。這也是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在強國虎口之中斡旋的結果。
瑞典的地緣環境比較特殊。往東是強大的沙俄,往南是強大的普魯士,往西南是強大的英國、法國。列強捉對廝殺時,瑞典夾在中間好不難受。有的國家拉攏瑞典站在自己這邊,和另一邊作對。瑞典很冷靜,說你們打你們的,我只圍觀,哪邊都不幫。
⑸ 現在德國為何不出兵奪下洛林鐵礦 只有魯爾區的煤加上洛林的鐵才能更好的發展
出兵?
想達成一個目的,打仗是最後的步驟。
如果能夠通過其它方式達到目的,那就沒有打仗的必要。
更何況為了魯爾區的環保德國都開始把鋼廠外遷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
⑹ 一戰中德國對法國的作戰情況是怎樣的 越詳細越好
主要是閃電計劃和施里芬計劃,主要的重點如下:
施里芬計劃的主旨就是在德國陷入戰爭時迅速擊敗法國,使得德國避免陷入與法俄的兩線作戰
詳細介紹:
施里芬的計劃(Schlieffen Plan)
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對於陸軍而言,歐洲戰爭意味著同時與法國和俄國作戰。因此,參謀本部研究的課題便是如何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瓦德西曾經於1887年提出固守西線,集中力量打擊俄羅斯的戰略方案,為俾斯麥所否決。 施利芬在輔佐老毛奇與瓦德西時,便對法國與俄羅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歷了拿破崙戰爭的法國,雖然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並失去了盛產鐵礦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其陸軍卻雄風不減,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是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敵人。反觀俄羅斯,雖有600萬常規部隊,但裝備落後,戰略思想仍舊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當德國的克虜伯大炮、毛瑟槍已經馳名世界,德國參謀本部正在著重研究馬克沁機槍的價值時,俄羅斯的士兵不少還以綁了尖刀的木棍作為唯一裝備。同時,俄羅斯廣闊的領土、落後的鐵路網和老化的戰爭動員機制使得俄國的戰爭反應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細研究了雙方力量對比之後,施利芬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利用德國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行擊敗法國,而後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羅斯。施利芬判斷,俄羅斯落後的軍事動員體制使得俄國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毛奇時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鐵路網,德國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軍事集結並打敗法國。這就是「施利芬計劃」的基本戰略思想,以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時間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軍參謀總長的第一年,施利芬便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被稱為第一號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施利芬採用了軍事學家所罕見的「劇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來歐洲大戰的基本過程,提出了「時間差」的戰略構想與實施方式。之後,施利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號備忘錄,這三份備忘錄,便是「施利芬計劃」的基本雛形。此後,在任期內,施利芬主導進行了對未來戰爭的無數的演習、沙盤演練與討論,對備忘錄進行了反復的修改。1905年12月,施利芬完成了最後一份備忘錄,並於1906年親手交給了繼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利芬計劃」終於成形。 「施利芬計劃」的主要目標自然是法國。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從瑞士阿爾卑斯山開始,經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堡壘,僅僅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留有豁口以通法德邊境,並在豁口的兩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利芬計劃」的中心與重點,便是如何繞過法國漫長而堅固的防禦體系。 「施利芬計劃」基本內容是: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有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1:8。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11個師一部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里,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靈魂。 按照「施利芬計劃」,一旦戰爭打響,東線德軍部隊以其少數兵力與奧匈帝國軍隊遙相呼應,牽制俄軍,目的在於將俄國限制於東普魯士邊境。於此同時,集結於西線的右翼以凡爾登地區為軸心向西南方向旋轉,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由比法邊界進入法國,在穿越比利時平原、橫掃法國沿海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其主力。而西線的左翼的任務,便是抵禦法軍主力的攻擊。 「施利芬計劃」要求右翼部隊主力自動員下達後第十二天前打開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魯塞爾,第二十二日進入法國,第三十一日達到提翁維爾――聖康坦一線,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判斷俄國軍事力量的充分動員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計劃中要求德國在這一時間內徹底擊敗法國。
閃電戰可以概括為集中使用俯沖轟炸機、裝甲集群、炮兵等,利用強大的火力和突擊力作戰的一種作戰方式。
詳細介紹:
1、集中使用裝甲部隊——高度集中的強大火力,快速機動能力,還有迅速推進時的強大生存能力都使裝甲部隊遠超過以前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中出現過的任何部隊。它使得騎兵顯得完全過時,使步兵在開闊地上顯得萬分無助,除非他們大量裝備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為對閃電戰的回應才發展起來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尾才逐漸成熟。德國的坦克部隊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他們被認為是精英部隊而被配以最優秀的士兵和指揮官。德國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戰斗的坦克。除了坦克,機械化步兵能夠與坦克一起推進,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以遠離來自敵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當步兵的戰斗車輛不能得到滿足時,步兵經常會搭乘在坦克上前進。
2、大規模精準的空中支援——空中轟炸的高效准確和毀滅性把炮兵遠遠甩在了後面。同時炮兵也無法跟上坦克的推進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國軍隊還裝備了大量的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它能夠迅速有效的消滅坦克推進道路上的障礙(如炮兵,防禦工事,步兵集團,橋梁和護衛車隊等)。
傘兵是另一種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夠快速佔領指定目標而不是破壞。在閃電戰中他們的常見任務是搶占重要橋梁,以防止敵人破壞他們,並使坦克能夠不受拖延的快速抵達並通過橋梁。
3、無線電——當法國在1940年時甚至還沒有裝備無線電時,德國就已經在每輛坦克,每架飛機,甚至每個作戰單位上都配備了無線電。這使得德國的指揮官們能夠高效率地掌控他們的部隊,並使得他們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壞性。無線電使得德國的閃電戰指揮官們能夠與他們的部隊一起快速推進,並親眼觀察戰場,充分掌握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從而更好地運用他們的部隊,而不是站在地圖前坐失良機。無線電也讓德國的高級指揮官能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有效地掌控龐大的機動部隊,使大規模的協同作戰和高效率的統一指揮成為可能。
4、靈活性——德國裝甲指揮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線行軍。他們高度的機動能力和反應快速的空中支援賦予他們足夠的戰術自由,這使得他們能夠猶如洪水瀉地般選擇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線推進,或者通過他們強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來打開一條通道。這同樣能夠使他們遭受盡量少的傷亡,從而保持他們高效迅猛的穿插並向更深處推進。
5、主動權和突然性——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快速推進部隊的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對敵領土的狂轟濫炸能夠輕易地使敵人陷於休克狀態。持續的突然襲擊會帶來更大的毀滅性破壞,正如德國人在戰爭中做的那樣。他們快速包圍大規模的敵軍,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使敵軍瓦解和失去鬥志。
6、簡單明了——閃電戰沒有任何復雜晦澀的東西。它是一個簡單的戰術,現代武器的革M——坦克,飛機,無線電,使得它的實行成為可能。正是由於其他武器和戰術的融入,使它有了質的飛躍。也正是因為有了擁有騎士精神的指揮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爾,有了經過嚴格訓練擁有戰斗經驗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號坦克和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德國才能夠通過閃電戰取得驚人的勝利。 在以後的戰爭中德國終於遇到了棋逢對手的裝甲指揮官,例如巴頓和朱可夫。他們的坦克也在可能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的蘇聯T-34面前相形見絀。斯圖卡俯沖轟炸機也遇到了超級戰術支援機,像二戰中裝甲防護最佳的伊爾-2對地攻擊機,還有再往後的美英新型的多用途戰斗轟炸機。
7、空中優勢——這個因素處於從屬地位,但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敵人擁有空中優勢,那閃電戰就不可能實行了。就如隆美爾和其他德國指揮官在戰爭後期所面對的局面。
8、後勤——這是另一個關鍵的從屬因素。德國正是由於忽視了這個因素,而最終使部隊陷入癱瘓。德國人善於在相對較小的范圍,較短的時間和良好的天氣條件下發動閃電戰,如入侵波蘭,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但是當1941年他們進攻蘇聯時,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道路情況和惡劣的天氣使他們在後勤上的缺陷顯露無遺。由於缺乏足夠的卡車,德國人還在大量使用騾馬作為運輸工具,這使得他們的步兵和補給跟不上坦克的推進速度。運輸機本來也能對部隊的後勤保障起到幫助,但是在對克里特島的空降作戰中德國損失了很多運輸機,後來為避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隊投降而進行的自負且無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動中更多的運輸機白白損失。
除了傳統的對行進中的部隊的食物,水和彈葯的補給,坦克還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這個問題隨著戰爭的進展不斷加深,並使德國的裝甲部隊陷入癱瘓。德國後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術上非常復雜,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損失都是由於機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敵人的炮火。所以閃電戰需要的不只是坦克,還需要它們有極高的可靠性,足夠長的行程,並且伴隨有各種輔助卡車。德國忽視了戰爭華麗舞台背後所需要的幕後支持,因此遭受了慘重的懲罰。在戰爭後期蘇聯軍隊改進了他們的後勤補給系統使他們的坦克能夠不停頓地連續推進數百英里,有時甚至能夠在行進中加油,這當然要歸功於他們車輛的技術上可靠和簡潔。
⑺ 德國魯爾區離法國哪個鐵礦最近
洛林鐵礦區~普法戰爭德國勝利後之所以要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就是因為當地的鐵礦資源豐富,而且德國國內煤礦資源豐富但是幾乎沒有鐵礦藏,所以才打起了洛林的主意。
⑻ 一戰德國《施利芬計劃》!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所制訂的著名的施里芬計劃,像拿破崙一樣,德國的軍事觀念認為:在戰爭中不要將目光集中在對敵國領土的佔領,而是要在戰爭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只要消滅了敵人的軍隊,敵人的領土自然可以獲得,因此德軍的戰略意圖是要將法軍主力一舉消滅。由於在法軍完成動員後必然將法軍精銳兵力在法國北部一線展開,在這些部隊的安排上,法軍必然會將重點放在與德國接壤的法國東部,因為法國人一定要傾全力進攻來奪回東部由於普法戰爭戰敗而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鐵礦區,而這里是山區,地形不利於法國人進攻,這樣一來德國人只要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布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頂住法軍主力的進攻,而德軍主力則繞道比利時,從西邊進入法國腹地,由於法國西部多平原,這樣地形便於德軍進攻,德軍應迅速擊潰西部法軍的抵抗,在法軍防線上打開缺口,然後德軍將向東進攻,這時,法國軍隊必將按照他們戰前制訂的軍事計劃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前線展開兵力、裝備,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而臨時改變軍事計劃來反擊德軍從西面的進攻對於法國軍隊的高級官員來說是一件最令人頭疼的事,大批已經展開的的人員、裝備需要集中到火車站,然後用火車從法國東邊運到西邊,這不但耗費時間而且會打亂整個法軍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進攻,給鐵路調度造成很大負擔,以此法國人不會輕易的打亂戰前計劃而從東邊調兵來反擊德軍進攻。在行軍中對巴黎的圍攻很重要,德軍只要迅速運動逼近法國首都巴黎,並像在幾十年前的普法戰爭中一樣包圍並拿下巴黎,就會引起法國人對法國戰時政府的不滿,迫使法國戰時政府由於丟失首都而威信掃地甚至垮台,因此法國戰時政府必然會集中兵力保衛首都,在這里如果德軍能將法軍匆匆調集的軍隊擊潰,就能使法國人在丟失首都後士氣低落,然後德軍應以最快的速度橫穿法國,直達東邊法軍防線,然後南北夾擊殲滅正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發動進攻的法軍,將法軍部署在北部的精銳兵力全部消滅,法國必將投降。因此在施里芬計劃中集中德國的近80%的軍隊用來從比利時繞道攻擊巴黎,以壓倒性的兵力來完成計劃。
德國軍隊未能達到施里芬計劃的目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國士兵由於長途跋涉而過於疲勞,他們的進攻能力不足;由於比利時、法國德佔區鐵路被破壞而德軍自身的運輸馬車隊由於需要大量飼料這使得馬車隊在長距離運輸中發揮不了作用,德軍的卡車很少,這使得德軍補給不足;在戰斗中,德軍將一部兵力調到其它戰線從而消弱了進攻巴黎的德軍兵力,使德軍未能取得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但從德軍部隊在馬恩河戰役前節節勝利可以看出這個計劃是可行的,只是還不夠完善,關鍵是運輸不力,一方面由於運輸不力德國士兵只能步行前進,從而搞得士兵筋疲力盡,另一方面由於運輸不力德國士兵補給不足,同時如果運輸得力的話德軍可以較輕松的完成計劃,飽滿的精神狀態進攻巴黎,而法軍則正處於士氣低落之時,即使在有一部分兵力被調到其它地區的情況下,仍然完全可以應對法軍的反攻,在打退法軍進攻後,法軍士氣必然更為低落,甚至崩潰,德軍則士氣高昂,無法阻擋,仍然有可能攻下巴黎,完成施里芬計劃。為此,我認為德國陸軍應利用法國西部稠密的河流網,以航運來作為運輸手段,在古代戰爭中,用河流來運輸兵力、給養是很常見的事,這雖然由於要准備船隻,要沿著河流的走向運動,顯得有些呆板,不夠靈活,但對於大兵團作戰是必要的,由於船隻載重量很大,可以使部隊有充足的供應,這對於擁有上百萬軍隊的德軍是必要的,至於靈活性,法國人早料到德軍將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人擁有良好的鐵路網,其兵力、物資可以方便的調到巴黎,而為圍攻巴黎德軍需要重炮,並要有充足的物資供應,這就更需要利用河流來運輸,由於西部法軍的迅速大潰退,法國西部的河流應該還是暢通的,完全可被利用,而且德軍還可以依靠內河船隻來運載步兵,減輕士兵的疲勞,讓士兵精力充沛的發起進攻。為此德軍陸軍應考慮與德國海軍合作,在戰爭爆發時奪取法國內河的出海口,布置岸炮同時部署魚雷艇、潛艇來守衛這些地區,德國海軍主力戰艦如戰列艦、巡洋艦等應用來牽制英國海軍艦隊的主力,用廉價的魚雷艇、驅逐艦等海軍輕兵力來主動出擊,保衛德國內河航船從德國海口進入法國內河網,然後沿塞納河航道為德軍向巴黎進攻提供補給。這樣,施里芬計劃的戰略目標可能會達成。
⑼ 阿爾薩斯-洛林問題的來龍去脈
補充一些:
1、阿爾薩斯和洛林原屬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636年,法國首相黎塞留與瑞典攝政大臣締結條約,共同對羅馬帝國作戰。西班牙也加入了戰爭,與羅馬帝國結盟,發兵侵入法國。之後又發生了多次大戰,法國的兩員小將孔代親王和蒂雷納子爵大顯身手,屢建奇功。1643年,孔代在羅克魯瓦戰役中把聲明顯赫的西班牙步兵打的一敗塗地,西班牙基本喪失了獨立參戰的能力。1645年,瑞典統帥托里斯騰森繼1642年布萊騰費爾德戰役後在楊考再一次大敗帝國與巴伐利亞聯軍。1648年,入侵法國以作最後一搏的西班牙與帝國聯軍在朗斯再次為孔代所敗。同年10月,疲憊不堪,無力再戰的新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菲迪南三世與交戰各國簽訂威斯特法利亞條約,德意志各諸侯雖名義上受帝國控制,但實際獲得自治;法國得到了洛林和阿爾薩斯;瑞典得到了波羅的海沿岸領土和戰爭賠償;瑞士和荷蘭獲得了獨立;新教得到了承認。也就是根據這個1648年的和約,法國得到洛林的3個主教區(梅斯Metz、圖爾、凡爾登)和整個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除外)。時隔兩百年後,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阿-洛地區又割讓給了普魯士。
2、阿爾薩斯和洛林有當時歐洲最大的鐵礦和煤礦。
⑽ 二戰德國也產鋼的原材料,為什麼還要從瑞典獲得鐵礦石
不夠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