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俾斯麥」級戰列艦主炮參數
納粹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一生
研製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政府代表埃爾茨貝格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東德火車站簽署停戰協定,德國戰敗投降,《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在6個小時後正式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宣告結束。戰後根據1919年6月28日德國同戰勝國在巴黎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海軍僅被允許保留8艘1906年以前建造的舊式戰列艦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之用。此外,所有舊艦的艦齡必須滿20年才可開工建造新艦用以替換,並還限制德國建造任何最大排水量大於10160噸,主炮口徑超過280毫米的軍艦。同時還規定德國海軍的人員編制規模不得超過1.5萬人,其中軍官不得超過1500人,海軍軍官必須服役滿25年,以及禁止德國海軍建造、擁有潛艇和海軍航空兵等諸多抑制德國海軍艦隊重新崛起的條款。企圖通過對德國海軍戰後的人員編制、艦隊規模、裝備更新和軍艦性能等限制,而使其無法再與其他海軍列強抗衡,將德國海軍壓製成為一支能力有限的區域性海上力量。
戰後,為了替換一戰後所遺留下來的那些舊式的無畏型戰列艦,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後,德國魏瑪共和國的國會最終還是以微弱的優勢表決通過了海軍要求建造新艦的提案,允許德國海軍建造5艘袖珍型戰列艦。其首制艦「德意志」號於1929年2月5日在德國基爾的德意志船廠開工,1931年5月19日下水,1933年4月1日建成服役。
至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和蘇聯海軍都相繼提出了規模龐大的造艦計劃。面對這一威脅,當時的德國海軍建造局一方面密切注視著世界各主要海軍強國的戰艦研製情況,定期對各國海軍所建造的各種艦型作出評估,另一方面德國海軍也開始考慮建造比條約所允許建造的袖珍戰列艦更大的戰艦。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初,尚對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還有所顧慮,不願公開建造超過條約規定標準的大型戰列艦,以避免造成對英國海權的挑戰。但當時的德國海軍的實力現況與各海軍強國的海軍相比實在顯得太過微不足道了,最終他還是決定要為德國海軍補充一些新鮮的血液。但他也曾向當時的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表明過自己的海軍政策,他並不想追隨一次大戰前提爾皮茨時期公海艦隊的海軍政策,不願去建立一支足以挑戰英國制海權的強大艦隊,但是必須要能夠對抗法國正在進行的造艦計劃。當時的蘇聯海軍仍然很弱小,盡管有跡象表明其正在執行一項龐大的造艦計劃,但卻並未引起德國方面的注意。
為了能夠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海軍軍備的限制,公開擴充海軍軍備,1935年6月希特勒主動向英國表示願意將德國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的總噸位分別限制在英國海軍的35%和45%,使英國海軍在制海權方面對德國海軍保持3:1的優勢,以表示德國海軍的軍備擴充不是在針對英國。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軍協定》的正式簽訂,為德國合法地解除了戰後《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海軍的種種限制,為日後德國海軍的自由發展奠定了基礎。1936年《華盛頓海軍協定》到期結束,各國都不打算繼續在《倫敦海軍協定》上續約,先是日本在1933年入侵中國東北三省後退出了國際聯盟和《倫敦海軍協定》,法國和義大利也隨即於1935年拒絕在條約上簽字。各國見況紛紛開始重整軍備,戰爭陰雲日益迫近。
當時德國雖然已經建造了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並已有了設計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計劃,但是這兩級戰艦均無法同各海軍強國將來所建造的新式戰列艦相匹敵。於是德國人便有了建造更大、更強的新式戰列艦的計劃,這一計劃便成為了日後設計、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的雛形。
設計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工作開始於1935年,但在1932年,德國海軍就已經開始了對建造標准排水量35000噸級的戰列艦進行理論性研究和可行性論證工作。早在1934年《英德海軍協定》簽訂以前,德國人就已經開始對安裝在「俾斯麥」號上的SK-C/34型381毫米(15英寸)主炮的設計和試驗工作。德國海軍在最初的主炮口徑選擇上考慮過兩種方案,一是採用406毫米(16英寸)主炮的方案,二是採用381毫米的主炮設計。雖然選擇406毫米主炮的設計方案,無論在彈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將遠勝於381毫米主炮。但有鑒於當時德國從來沒有製造過如此大口徑的主炮,缺乏在經驗和技術上的支持,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況且,如果真的採用了406毫米主炮的方案進行設計,不僅需要對原有設計方案進行重大修改和調整,更會影響到整艦的建造與服役時間,建造所需的費用也將大大超出原有預算。此外,更大的主炮口徑就需要有更大的炮塔座圈,而過大的炮塔座圈又將會造成戰艦的體積和排水量過大,使其無法達到原設計所規定的裝甲防護水平和航速等設計性能。
在動力系統方面也存在著多種選擇,當時德國在柴油機技術和高溫、高壓蒸汽鍋爐的發展上均有優勢。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當時就已經採用了柴油機為推進裝置的動力系統,並使其獲得了強大的遠洋續航力,但由於受柴油機的單機功率所限,戰艦的最高航速難以提高,如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最大航速也只有28節。況且使用柴油機為動力的戰艦的主軸過長,會影響到艦體內的布置,佔用過大的空間。相比之下,雖然蒸汽輪機較之柴油機在熱效率上要低,且存在高溫、高壓鍋爐爆炸而可能使全艦癱瘓的隱患,降低了蒸汽輪機的可靠性,如德國的Z-3號驅逐艦就曾經因為高溫、高壓鍋爐蒸汽受阻爆炸而在挪威沿海執行任務時喪失動力,險些漂入德軍布有水雷的海區。但蒸汽輪機的單機功率較大,且蒸汽輪機允許有一定的主機過熱率,可使戰艦在短時間內通過主機過熱來實現航速的提高,達到極速狀態。此外,採用蒸汽輪機的戰艦主軸相對較短,同時蒸汽輪機所使用的重油也比柴油機所使用的輕柴油更不易引起燃燒和爆炸。鑒於當時各國正在設計建造的新式戰列艦的最大航速均已達到或超過30節,並考慮到德國海軍在數量上的劣勢,在海戰中如果沒有高航速的話,是無法逃脫敵海上優勢兵力的圍殲。加上缺乏在如此龐大的戰列艦上採用柴油機為動力的先例和經驗,在權衡了兩者的優缺利弊後,最終德國人還是決定以傳統的常規蒸汽鍋爐作為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動力系統。
在裝甲防護的設計上,德國海軍並沒有像其他海軍強國那樣採用「重點防護」的裝甲設計概念,而是沿襲了德國海軍傳統的「全面防護」的裝甲設計概念。德國在二戰爆發之前所建造的戰列艦與重巡洋艦均採取了這一裝甲布置理念,這一裝甲布置理念除了在傳統的水線、炮塔、指揮塔等關鍵要害部位布置主裝甲帶以外,還對戰艦有可能被命中的其他非關鍵區域,也加裝有一定厚度的裝甲予以防護。雖然這種採用「全面防護」理念建造的戰艦在關鍵要害部位的主裝甲厚度往往較同一時期其他海軍強國採用「重點防護」理念建造的戰艦要低,但全面的裝甲防護卻可以避免戰艦因非關鍵部位的受損而喪失戰鬥力,因為海戰中的德國海軍除了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外,還經常要以單艦突入大西洋作戰,在面對敵海上優勢兵力的圍殲時,採用全面裝甲防護的設計更有助於提高戰艦在戰斗中的耐久度。
此外,俾斯麥級戰列艦在設計之時還廣泛吸取了之前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使用經驗,採用了諸如大西洋型艦艏和外張干舷的成功設計,從而提高了戰艦在惡劣海況中的適航性能。德國人從德意志級的建造開始,便廣泛採用的焊接技術,在俾斯麥級的製造工藝上,艦體結構的的焊接量更是達到了95%,這樣用焊接工藝製造的艦艇比同類採用鉚接工藝製造的艦艇在艦體的結構重量上要輕15%,而且焊接工藝還有利於採用高強度鋼材,提高整艦的裝甲防護強度。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首艦「俾斯麥」號的設計工作於1935年11月16日正式完成,同級的二號艦「提爾皮茨」號的設計和改進工作也於1936年6月14日正式完成。有鑒於「提爾皮茨」號的設計圖紙較先前「俾斯麥」號的設計圖紙相比已有所改動,故「俾斯麥」號的設計圖紙其後也相應作出了修改,在德國海軍正式決定建造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後,兩艦被分別定以「G」和「F」的代號。
武器系統
主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裝備有4座SK-C/34型47倍口徑381毫米雙聯裝主炮,該炮由德國克虜伯公司於1934年設計,1939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主炮塔重約1100噸,單門火炮全重110700千克,總長度19.63米。俾斯麥級的身管製造採用了與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相同的三節套管結構工藝,以保證火炮的製造精度,但成本過於高昂,且製造工藝復雜,不便與身管的大批量生產。身管內刻有90條深4.5毫米,寬7.76毫米的膛線,膛線長度為15982毫米,身管長17.86米,膛室容積為31.9升,發射葯為212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壽命約為180~210發。可發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彈和高爆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的長度均為1.672米,最大射速為2.3~3發/分,最大射程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為820米/秒,在射程為35000米的距離上可擊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裝甲。主炮俯仰角度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轉速率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6度/秒,射擊時的火炮後座距離為1.05米。裝填角度為+2.5度,裝填機構採用的是半自動裝填方式裝填,全艦備彈840發,最多為960發。
俾斯麥級裝備的4座主炮依從前至後的順序,分別被命名為安東(Anton)、布魯諾(Bruno)、愷撒(Cacsar)和多拉(Dora),其中A、B與C、D分別布置於前、後甲板區的中軸線上。
副炮
俾斯麥級裝備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徑150毫米雙聯裝副炮,該炮於1928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單門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內刻有44條深1.75毫米,寬6.14毫米的膛線,膛線長度為6588毫米,身管長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樣可發射穿甲彈和高爆彈,其中穿甲彈彈重45.3千克,長度為67.9厘米,高爆彈重41千克,長度為65.5厘米,最大射速6~8發/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轉速率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9度/秒,射擊時的火炮後座距離為37厘米,裝填角度為+2.5度,全艦備彈18000發,每座炮塔各300發。
6座150毫米雙聯裝副炮均布置在上層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兩座副炮的射界為150度,布置在後部的副炮射界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擊。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兩座炮塔各重131.6噸,中部的兩座炮塔因各安裝有一座光學測距儀而各重150.3噸,後部的兩座炮塔最輕,各重97.7噸。該炮並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對付諸如驅逐艦這類裝甲防護較弱的中、輕型水面艦艇。
高炮
「俾斯麥」號戰列艦裝備有SK-C/33型和SK-C/37型65倍口徑105毫米雙聯裝高炮各4座,每舷各4座。SK-C/33型與SK-C/37型高炮均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生產,其中SK-C/33型於1933年設計,1935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塔重26.425噸,單門火炮全重為4560千克,總長度6.84米,身管內刻有36條長5531毫米的膛線,身管長6.825米。膛室容積為7.31升,發射葯為6.05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發射重15.1千克,長116.4厘米的專用防空高爆炮彈,最大射速為16~18發/分,最大有效射高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高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為-8~+85度,炮塔水平旋轉速率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裝備有各自獨立的炮瞄設備。而SK-C/37型則於1937年設計,1939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其主要參數與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輕一些,炮塔水平旋轉速率提高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12度/秒。射擊時需由艦上的4座專用光學測距儀提供目標參數,全艦備彈6720發,每座炮塔840發。
有鑒於SK-C/33型及SK-C/37型105毫米高炮的身管製造也均採用了復雜的雙節套管結構工藝,延誤了原定的出廠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剛服役時只安裝了上層建築第一層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訓練結束後,「俾斯麥」號返回碼頭時又安裝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於上層建築第一層甲板的後部原本計劃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貨後,再替換下先前已安裝於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後才發現SK-C/33型與SK-C/37型專用的火控系統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後的「萊茵演習」行動中,無法對來襲的英機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對空火力。
在近程防空火力上,「俾斯麥」號主要由大量的37毫米及20毫米高炮構成。其中SK-C/30型83倍口徑37毫米雙聯裝高炮於1930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單門火炮全重243千克,總長度8.2米,身管內刻有16條長2554毫米的膛線,身管長3.071米。膛室容積為0.5升,發射葯為0.365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彈重0.745千克,長度為1620毫米,最大射速為80發/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程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為1000米/秒。俯仰角度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轉速率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3度/秒,全艦共備彈32000發,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裝備有各自獨立的射擊炮瞄設備。
20毫米高炮分為兩座MG-C/38型20毫米四聯裝和12座MG-C/30型20毫米單管裝兩種,其中MG-C/30型於1930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單門炮重64千克,總長度2.2525米,身管內刻有8條長720毫米的膛線,身管長為1.3米(即65倍口徑),膛室容積為0.048升,發射葯為0.12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彈重0.132千克,長7.85厘米,最大射速為200~280發/分,最大有效射高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高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轉均由人工手動操作完成。MG-C/38型與MG-C/30型相比,將單管裝改為了四聯裝,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發/分,俯仰角度改為-10~49度,其它技術參數均與MG-C/30型基本相同。
由於20毫米高炮大多為單管裝,僅有兩座為四聯裝,且兩型高炮均採用的是彈夾式供彈,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MG-C/30型與MG-C38型的射速僅分別為120發/分和220發/分,射擊時還必須由專人在炮位左側用手持式小型光學測距儀為炮手提供目標參數,炮手用常規準星瞄具對目標瞄準,實戰中難以形成足夠密度的近程對空火力。
火控系統
「俾斯麥」號戰列艦在上層建築的前部和後部各布置有一座混裝有FUMO 23型雷達和一部基線長10.5米的光學測距儀的火控塔,另有一座布置在艦橋桅塔頂端的火控塔混裝的是一座FUMO 23型雷達和一部基線長7米的光學測距儀。其FUMO 23型雷達設有一具長為4米,寬為2米的矩形網狀雷達天線,工作頻率為368兆赫,脈沖頻率為500赫茲,波長為81.5厘米,功率9千瓦,有效探測距離為25千米(即13.5海里)。鑒於20世紀40年代初的艦載雷達技術剛剛出現不久,其工作效能並不高,甚至工作時的穩定性也十分欠佳,在海戰中的對艦炮戰仍然主要依靠使用光學測距儀來提供目標參數,艦載雷達一般僅用於對海上目標的搜索和夜間炮戰為主炮指示射擊目標之用。
此外,除A號主炮塔上的光學測距儀在1941年初被拆除以外,其它各主炮均裝有一座基線長10.5米的光學測距儀,以備在艦橋上的火控塔戰時受損後,各主炮依然能夠獨立進行炮瞄射擊,中部兩舷的兩座150毫米副炮也各自裝備有一具基線長6.5米的光學策測距儀。布置在上層建築第一層甲板的4座SK-C/37型105毫米高炮也由4座基線長4米的SL-8光學測距儀提供目標參數,並由半球形的裝甲防護罩保護,另外在C號主炮塔的後方還布置有一座基線長5米的光學測距儀。
雖然德國人在精密光學儀器上的優長使得其所使用的光學測距儀能夠獲得非常高的測距精度,但在實戰中戰艦往往需要先以校射模式進行半齊射,再依照數次齊射的彈著點及目標的相對航速、航向和相對距離來及時校正主炮的炮射參數,所以其主炮的首次齊射或半齊射的命中概率極低,即使是在射擊過程中不斷依照上次彈著點校正主炮的炮射參數,但其是否能命中目標,更多的情況下還是在憑借著運氣。
裝甲防護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設計裝甲總重量達17256噸,占的全艦總重量的比例達40%。其艦體的水平防護由兩層水平裝甲板組成,即覆蓋全艦的50毫米厚上甲板和80~120毫米厚的第三層甲板,其中第三層甲板的主甲板,從艦艏的A號主炮塔的前部一直延伸至D號主炮塔的後部,總長度達170米,主要用以保護各主、副炮塔下的彈葯艙及輪機艙等核心部位免受打擊。
主炮塔的外形呈一個多面體,炮塔裝甲的正面厚度為360毫米,側面厚度為220毫米,後部厚度為320毫米,頂部厚度為130毫米,其甲板上的B、C號主炮塔座圈的裝甲厚度為340毫米,其餘兩座主炮塔甲板下的炮塔座圈的裝甲厚度均為220毫米。副炮的裝甲防護水平很弱,其裝甲的正面厚度為100毫米,炮塔座圈厚度為80毫米,側面厚度為80毫米,頂部厚度為80毫米,甲板下炮塔座圈的厚度為20毫米,其中布置在前部和後部的副炮塔後部的裝甲厚度為140毫米,中部副炮塔的後部裝甲厚度為80毫米。
舷側的裝甲防護以主炮塔的彈葯艙和舯部的輪機艙的裝甲最厚,達320毫米,形成長度達170米的主裝甲帶的裝甲厚度越靠近艦體的艏、艉處,厚度就越薄,其艦艏與艦艉區域的裝甲厚度僅分60毫米和80毫米。此外,舷側主裝甲帶的下方還設有由兩層防雷壁與一層裝甲壁組成的防雷擊系統,足可抵禦250千克裝葯量的魚雷或磁性水雷的攻擊。其中最內層裝甲壁的厚度為45毫米,與水平方向主裝甲垂直相接,形成一個盒形裝甲區域,外部的兩層防雷壁各厚170毫米,其間的隔艙內填充有燃油或水以作為該艦被魚雷擊中後的爆炸緩沖區之用。
艦上指揮塔頂部的裝甲厚度為220毫米,周邊部分裝甲厚度為350毫米,其下方包含在上層建築之內的垂直通道由70毫米的裝甲予以保護。此外,在各主、副炮的測距儀及雷達火控塔等指揮部件均有一定厚度的裝甲進行保護,甚至就連艦上煙囪兩側的探照燈他、都有專門的半球形裝甲防護罩。
動力系統
俾斯麥級戰列艦在設計之初便要求其推進裝置的功率必須要盡可能的大,以便使戰艦能夠獲得30節左右的高航速。為此,在位於俾斯麥級艦體舯部的6個鍋爐艙內共布置了12台瓦格納高溫、高壓鍋爐,其工作壓力為35千克/平方厘米,工作溫度為475℃,每個鍋爐艙內各安裝有兩台,並以一前一後縱向布置於主機艙的前面,6個鍋爐艙以每3個艙並列成一排,前後共分為兩排,其間有隔艙相分隔。12台高溫、高壓鍋爐由4條主煙道集中從艦體舯部的大型獨立煙囪排出廢煙。
共有3個呈倒品字形布置的主機艙,位於鍋爐艙的後方,前面兩個並排布置的主機艙同後面單獨布置於中軸線上的主機艙之間有隔艙分隔。每個主機艙各裝備有一檯布隆•富斯蒸汽輪機其主機的最大單機輸出功率為45400馬力,3台主機的總輸出功率達136200馬力。3台主機均配備有獨立的減速齒輪組,每台蒸汽輪機各驅動一根傳動主軸,每根主軸上各有一具直徑4.7米的螺旋槳,3軸推進,其後為兩具大小為11.63平方米,平行相距24.2米的方向舵。
電力系統由14台發電機所組成,為全艦的各系統提供電力,總發電量為7910千瓦,電流為220伏的交流電。其中8台500千瓦柴油發電機布置在後主機艙兩側的2個機艙內,每個機艙各安裝有4台,分成兩排,每排兩台。另有5台690千瓦的渦輪發電機和一台460千瓦的渦輪發電機分別布置在前排鍋爐艙的前面兩側的2個機艙內,其中一個為混裝有兩台690千瓦和一台460千瓦的渦輪發電機,每個機艙平行布置著3台渦輪發電機,兩個機艙之間也有隔艙相隔開。
艦載機
在「俾斯麥」號主桅下方的1號機庫及煙囪兩才側的2、3號機庫內分別存放有4加阿拉道(Arado)Ar-196型水上飛機,降落在水上,再由艦體舯部甲板兩舷上的大型起重機吊起回收,再將Ar-196的機翼折疊後,便存入機庫之中。其中1號機庫存放有2架,2、3號機庫各一架。
Ar-196型水上飛機主要是用於取代老式的He-160型水上飛機,廣泛配屬於德國海軍的大型戰艦之上,於1938年首飛,1939年8月定型服役,全重299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730千克,機身長為11米,翼展12.4米,機身高4.4米,裝備有一台最大輸出功率為960馬力的寶馬(BMW)星型空冷發動機,最大飛行時速310千米/小時(4000米高度),最大升限為7020米,最大航程為1070千米。裝備有2門MG-FF型20毫米航空機炮,一挺MG-17型7.92毫米機槍,2挺MG-15型15毫米機槍,並可在翼下掛載兩枚50公斤重航空炸彈,機組乘員2人。該機主要用以偵察、校正和聯絡之用。
輔助設備
掃雷具
為了對付來自於水雷封鎖的威脅,「俾斯麥」號在兩舷共裝備了6具掃雷具,這些掃雷具,從外形上看就如同一架小飛機一樣,使用時掃雷具吊放入水中,在展開其水翼後,鋼纜將拖曳其前行,一遇錨雷便利用掃雷具上的割刀將系留錨雷的鋼索割斷,待錨雷浮出水面以後,再用艦上的小口徑火炮將其擊爆。
探照燈
全艦共裝備有8座探照燈,其中7座的直徑為1.5米,7座探照燈分別布置在指揮塔中部、煙囪前部和後部的兩側以及主桅後方的平台之上。其探照燈除平時用於導航、信號聯絡外,還可用來在夜戰中為火炮指示目標。
起重機
布置在艦體的舯部第一層甲板之上的兩部12噸級大型起重機,除可用來回收降落在水上的Ar-196縣水上飛機之外,還可在該艦進行補給作業時,吊裝諸如彈葯、食品等物資之用。
錨、鏈
為了能夠便於該艦的泊駐作業,在「俾斯麥」號上共布置了4個重達9500千克的鐵錨,用直徑72毫米的鐵鏈環連接,其中3個鐵錨布置在艦首的前方和左右兩舷,另一個布置於艦艉的左舷一側。
小艇
「俾斯麥」號建成之時,艦上共配備有各種交通艇、聯絡艇、工作艇及舢板共記18艘。
建造
1935年11月16日,德國政府同「俾斯麥」號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公司在漢堡簽屬了建造合同,建造編號BV509。1936年7月1日,在位於漢堡的布隆•沃斯造船廠的9號船台上開始鋪設首根龍骨,「俾斯麥」號的建造工作正式開始。艦體的建造工作於1938年9月以前完成,並開始將已建成的艦體移至下水滑道上,准備下水的相關事宜。
1939年2月14日星期二(情人節),在阿道夫•希特勒及上千名群眾、軍政要員和船廠工人的出席下舉行了隆重而盛大的下水典禮,並由特意邀請而來的主禮嘉賓——德國前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孫女將她祖父的名字命名給這艘新建成的戰艦,在片刻之後的13:30分,「俾斯麥」號緩緩滑入水中,順利下水。成為德國海軍歷史上第四艘以俾斯麥之名命名的戰艦,也是「俾斯麥」號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廠所建成的最後一艘戰列艦。雖然新型的H級戰列艦已於1939年7月15日開工建造,但最終卻並未建成,而是於1941年8月29日停工後被解體。
下水之後的「俾斯麥」號停泊在船廠的舾裝碼頭上進行諸如鍋爐、艦橋和主裝甲帶的舾裝工作,與此同時,德國人還將建造中的「俾斯麥」號的艦艏替換成了更適合於北海和北大西洋惡劣海況的大西洋型艦艏。1939年9月1日,德軍侵入波蘭境內,英、法對德宣戰,但二戰的爆發和隨後而來的寒冷冬季卻絲毫未影響到「俾斯麥」號的預定建造速度。
1940年4月,「俾斯麥」號迎來了首批艦員的登艦,雖然此時的「俾斯麥」號仍未完成,但這些首批登艦的艦員們已經在該艦的首任也是唯一一任艦長厄恩斯特•林德曼的指揮下開始了其第一階段的訓練任務,以便能夠更早的熟悉諸如鍋爐、渦輪機機組、艦橋等艦上已經安裝好的設備。6月23日,「俾斯麥」號開始進入V-6號浮式干船塢,以便進行3個推進用螺旋槳和電磁防水雷系統的安裝,全艦也相應的被重新憂戚了一番。7月14日,「俾斯麥」號離開浮式干船塢後,便一直停泊在船廠的舾裝碼頭上,直到幾天後的7月21日,「俾斯麥」號開始了其首次的測試工作,而此時的艦員人數已經增加至1962人,其中軍官103人。在經過了18個月的舾裝工作後,「俾斯麥」號終於在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這個多雲的日子裡,在艦長林德曼上校的主持下舉行了該艦的入役典禮,在德國的國歌聲中,納粹德國的國旗在後甲板的尾旗桿上緩緩升起,標志著「俾斯麥」號戰列艦正式加入德國海軍的現役編制之中。
訓練、海試
在「俾斯麥」號服役之後,艦上的艦員們被分為12個分隊,其中1~4分隊負責主副炮,5、6分隊負責高炮,7分隊負責後勤,8分隊負責軍械、纜帆作業,9分隊負責通信,10~12分隊為輪機人員,進一步的訓練也隨即展開,這包括了戰艦的導航、防空、損管和作戰等訓練。1940年9月15日,「俾斯麥」號首次離開漢堡前往波羅的海沿岸的戈騰哈芬(今波蘭格丁尼亞),准備進行海試。由於波羅的海沿岸的東普魯士地區位於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的航程以外,加上德軍在通往波羅的海的航路上均布置有水雷,使得波羅的海成為了德國海軍在二戰期間最主要的海上訓練和海試基地。
9月16日,「俾斯麥」號在拖輪的協助下駛入連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基爾運河,在9月28「俾斯麥」號離開基爾並在13艘掃雷艦的護航下前往呂根島,此後便單獨駛往目的地戈騰哈芬。
在駛抵戈騰哈芬後兩個月的時間里,「俾斯麥」號在但澤海域進行了多次航海測試工作,在10月23日的全速測試中測得了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50170馬力和30.12節的最高航速。12月5日,「俾斯麥」號經由波羅的海返回漢堡,停泊在布隆•沃斯造船廠的舾裝碼頭上進行最後的設備調整。在此期間,由於擔心戰艦在高速航行時艦艏的上浪會對「A」主炮塔的10.5米基線測距儀的使用造成影響而被拆除。為了提
2. b&w 7s90mc主機功率多大
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丹麥地區主要從事二沖程柴油機的設計和零部件的生產,
這部分業務在哥本哈根,阿爾法柴油機廠在腓特烈港,發電機組廠在霍勒拜,
他們的工作腳踏實地而卓有成效。
概況
MAN B&W 柴油機公司有兩個分部,一個在丹麥,一個在德國。德國地區主要從事設計和生產各種類型的四沖程柴油機和渦輪增壓器。在奧格斯堡有一個專業廠,在漢堡有一個服務中心。丹麥腓特烈港和霍勒拜的工廠按照奧格斯堡的特定設計或最新的開發成果生產四沖程柴油機。著名的阿爾法柴油機廠位於腓特烈港,可向用戶提供全套推進裝置(包括發動機、傳動裝置和推進器)。這些推進裝置既可採用四沖程柴油機,也可採用小型二沖程柴油機。霍勒拜廠則只生產四沖程柴油機的發電機組。
哥本哈根是MAN B&W 柴油機公司總部所在地。從一百多年前的魯道夫.迪塞爾時代起,B&W 造船廠就在那裡設計和製造柴油機。時代變遷,柴油機生產廠和船廠已於80年代初分開了。今天那裡不再有船廠,也沒有大型柴油機生產廠。但是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總部和一些特殊部件的生產和試驗、培訓中心仍然在那裡。他們努力工作,並在過去的2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用柴油機製造商,MAN B&W 生產的船用柴油機佔世界55%以上的份額(二沖程柴油機的64%和中速四沖程柴油機的22%)。
經IMO 認證的NOx低排放
1999年5月4日,丹麥哥本哈根的MAN B&W 柴油機公司收到了德國勞氏船級社(GL)代表丹麥海事局頒發的一台大型二沖程柴油機的第一張國際海事組織(IMO)的認可證書。該機型為12K90MC,輸出功率74640馬力(54860千瓦),由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許可證買方——日本的日立造船公司在日本的有明海進行了試驗,用作丹麥林德船廠為丹麥A.P.Moller 航運公司建造的1艘集裝箱船的主機。
在1997年9月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IMO同意將對所用船用發動機限制NOx排放的日期定在2000年。盡管還有待批准,但由於以後對發動機裝船認可的要求會越來越嚴,所有柴油機製造廠商都需要提前准備好,以使他們生產的柴油機滿足IMO的這項規定。
在IMO 頒發的一份題為「NOx技術規則」的新文件中,對關於NOx含量的測量和認證的新規則作了說明。MAN B&W柴油機公司生產的所有新的二沖程柴油機都將符合IMO 的這項新規則。但是對於柴油機製造廠而言,主要工作是將來必需要對所生產的全部柴油機配備必要的技術檔案,以文件形式證明試驗台上測得的排放符合IMO 的有關規定,以便將來向驗船師提供原始數據和試驗方法。
已認證的柴油機是一組8台同樣柴油機的「母機」(parent engine),這些柴油機中只有那台「母機」需要進行試驗,而該組其它的「成員機」以後必需進行一次檢驗以證明它們符合規則後,才可獲得各自的證書。
MAN B&W 柴油機公司正在對將在今年進行認證的一些柴油機准備技術檔案。所有新的原型機都要在原型機試驗時進行IMO的認證。
S90MC-C型機問世
希臘克里斯滕航運公司在韓國大宇重工訂造一艘VLCC並附有選擇權,該船採用MAN B&W柴油機公司的6S90MC-C型柴油機作主機,該機功率為40000馬力(29400千瓦),這是該型機首台訂貨,將由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許可證買方韓國現代重工製造和試驗,在2000年2月交付給船廠。第一艘VLCC 船預定2000年9月交付,租借給艾克松公司。
這種缸徑為900毫米的S90MC-C型柴油的6缸機型是專為對航速要求高的VLCC船設計的,以滿足其對動力裝置的要求。氣缸數量少有助於降低維修費用。目前一些採用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7S80MC型柴油機作主機的VLCC運營情況良好,最高航速達16節,這已在許多動力裝置上得到了證明。所有MC型二沖程低速柴油機在各種船上已累計運行1.3億小時,這足以證明S90MC-C型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這份訂單使MC型機在VLCC船的應用更上層樓,在這個領域中,該機的設計佔有優勢。前2年中,全球投入運營的VLCC 70%以上都安裝了MC型機作推進動力裝置。MC型機的設計使其成為最好的發動機。截止今年3月,已有5200台MC型機投入運營或已收到訂單,累計功率超過8000萬馬力(5880萬千瓦)。
MAN B&W 阿爾法廠:雙百臨門
1898年12月21日,前腓特烈港傑斯托伯里機械廠交付了他們的第一台內燃機,正是從那時起,該內燃機被命名為阿爾法(Alpha),其第一批機是卧式單缸四沖程的熱球式發動機。第一台阿爾法機為4馬力(3千瓦)、620轉/分的發動機,安裝在一艘漁船上作為一台絞車的動力裝置,完全相同的第9台阿爾法機今天陳列在丹麥腓特烈港MAN B&W 柴油機公司阿爾法廠的辦公樓大廳內。1998年12月21日是該廠發動機生產100周年的慶祝日,當時該廠為丹麥的捕魚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它曾經是該廠發動機生產起始時最重要的業務領域,到60年代、70年代該廠開始向沿海和遠洋船舶市場擴展業務。
第二個慶典得益於該公司對中型貨船的發動機市場的重視。第100台MC 發動機為8缸S-35 MC型,210轉/分,輸出功率5200千瓦,將安裝由德國阿克爾MTW船廠為俄羅斯船東建造的一艘油輪上。
MC系列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范圍從1470千瓦(2000馬力)到68355千瓦(93000馬力),阿爾法廠現在生產缸徑260,350,420,460和500毫米系列柴油機,其輸出功率最高達12495千瓦(17000馬力)。由該廠製造的MC 系列發動機,其70% 都是與MAN B&W 的可調螺距槳和阿爾法電子控制裝置一起,作為一套完整的推進系統提供給客戶的。
新型L27/38型柴油機取得成功
1998年10月,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新型L27/38型柴油機一問世就已收到了首批總計32台套的柴油發電機組的訂單。這種發電機是以霍勒拜公司的新一代小型四沖程中速機為基礎開發設計的第二種機型。其中二個合同中的發電機組將在丹麥和其許可證買方韓國現代重工生產,霍勒拜廠第一次交貨期為今年5月。
一個合同中的柴油機將用於4艘4300箱集裝箱船,作為輔助動力。每艘船配備4台8L27/38型柴油機驅動的發電機組,每台輸出功率為2400千瓦,這些集裝箱船是由韓國現代重工為丹麥的A.P.Moller航運公司建造的。第二個合同的機器用於正在台灣中華造船公司建造的4艘2200箱集裝箱船上,船東也是丹麥的A.P.Moller 公司,每艘船配備2台6L27/38型柴油機和2台8L27/38型柴油機驅動的發電機組。
缸徑270毫米的L27/38型柴油機的設計功率結合了該公司獨有的維修概念設計,使它特別適用於在大型遠洋集裝箱船上作為柴油發電機組的原動機。維修的設計概念是為航行日程很緊的船舶,這種船舶要求機器在大修之前應具有最好的可靠性,大修間隔長,維修簡便迅速,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
L27/38型機的大修時間為16000小時,大修所需時間要比常規的柴油機短得多。常規柴油機在大修時氣缸得一隻一隻地拆下和重新裝上。與此相反,L27/38型柴油機的氣缸可以整體拆除並安裝,從而使工作人員既省事又節省時間。
L27/38型柴油機在設計上與MAN B&W 柴油機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小型機L 16/24型發電機組的柴油機相似,配有一個前端箱,這種結構除了可降低裝置費用外,還便於操作人員維護其輔助裝置,這樣可減少日常的維修工作。L27/38型機有二種類型,每一種分別針對作柴油發電機組用和作推進裝置用進行了優化設計。去年10月,一台8L 27/38型柴油發電機組的柴油機在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奧格斯堡廠與一台推進裝置用機並排在試驗台上進行了原型機和耐久性試驗。
MAN B&W 柴油機公司的阿爾法廠的成套推進裝置包含一台新一代的減速齒輪箱(MGS37型)。該型齒輪箱是德國仁克公司(RENK)和阿爾法公司聯合研製的。第一套新型L27/38型柴油機推進裝置已宣布將於1999年下半年交貨。
3. 介紹一下二戰中德國的戰列艦性能
基本技術數據 1、建造 建造公司 Blohm & Voss 建造地點 Hamburg(漢堡) 建造代號 BV 509 開工時間 1935年11月16日 完工時間 1939年02月14日 服役時間 1940年08月24日 2、艦體 官方公布排水量 35000 噸 實際標准排水量 41700 噸 設計滿載排水量 49400 噸 實際滿載排水量 50900 噸 實際滿載排水量 52900 噸 * 艦體長度 250.5 米 水線長度 241.55 米 艦體寬度 36 米 艦體型深 15 米 實際標准吃水 9.00 米 (at 41700 t) 設計滿載吃水 10.2 米 (at 49400 t) 實際滿載吃水 10.4 米 (at 50900 t) 實際滿載吃水 10.7 米 (at 52900 t) * 艦體次要結構用鋼 St42造船鋼 艦體主要結構用鋼 St52造船鋼 防雷裝甲用鋼 Ww高彈性勻質鋼 水平裝甲用鋼 Wh高強度勻質鋼 舷側、炮座、炮塔立面、指揮塔立面裝甲用鋼 KCn/A表面滲碳硬化鋼 艦底縱向主龍骨17條,高度1.7米,鋪設寬度25米,平均間隔1.56米(舯部) 3、動力系統 鍋爐12 個高壓鍋爐 (壓力 55 Kg/cm2 溫度 475oC) 主機3 台渦輪蒸汽輪機 推進軸 3 螺旋槳 3 (直徑 4.7 m) 舵2 最大設計穩定馬力 138000 shp 最大實測穩定馬力 150170 shp 最大實測極速馬力 163026 shp 最大設計巡航速度 28 節 最大實測巡航速度 30.8 節 最大實測航行極速 31.5 節 4、航程 燃料 標准 3200 M3 燃料 最大 7400 M3 航程8525 海里/19節 航程6640 海里/24節 航程4500 海里/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