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德國也產鋼的原材料,為什麼還要從瑞典獲得鐵礦石
不夠發動戰爭
㈡ 德國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那為什麼經濟發展的如此好
德國是一個老牌工業強國,發展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現在德國經濟這么好,主要是因為工業發展積累了幾百年的底子培養出的人的整體知識水平以及民族的嚴謹求實的品格。
歷史上德國並不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當時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時代,德國魯爾區的重要性不亞於現在的中東國家的油田。德國經濟的騰飛與魯爾區的礦產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㈢ 德國西部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它是什麼的重要原料
德國西部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他們是發展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和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
㈣ 德國比較豐富的礦資源是什麼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平原,南部為山區地帶;礦物資源比較匱乏,但煤和鉀鹽比較豐富
㈤ 關於德國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 of Germany)
首都:柏林
面積:35.7萬平方千米
人口:8231萬(2006年)
民族:德意志民族占人口總數的90%以上,少數民族有丹麥人、荷蘭人、吉卜賽人、義大利人、希臘人和奧地利人等。
語言:通用德語
貨幣:歐元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是東西歐往來的必經通道,又是南北歐交流的陸上捷徑,獨具歐洲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素有「歐洲的心臟」之稱。它北瀕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靠阿爾卑斯山脈,陸疆與9個國家交界。它們是丹麥、波蘭、捷克、瑞士、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另外還隔北海與英國相望。北海的北弗里西亞群島、東弗里西亞群島、黑爾戈蘭島和迪訥島,波羅的海的費馬恩島也都是德國領土。地形南高北低,分為5個地形區:北部的北海沿岸多沙丘和沼澤,波羅的海沿岸沙地、岩石各半,沙嘴、潟湖眾多;北德平原:中德山地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南部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楚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和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默湖、維爾姆湖等。德國礦產以煤為主。居世界前列。森林覆蓋面積1.61億畝,佔全國面積的30.7%。德國屬溫帶氣候,但西北部為海洋性氣候。往東、南逐步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年降水量為400~1000毫米。
柏林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之一。位於德國東部,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的河口處。面積889平方千米,市內地勢平坦。柏林作為藝術和戲劇城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有著名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柏林歌劇院、森林舞台,還有擁有2.5萬個座位的露天劇場。柏林還是歐洲主要的會議和博覽會城市之一,有建於1861~1869年的絳色市政廳。還有擁有800年歷史的聖母教堂、歷史悠久的洪堡大學等名勝古跡。柏林是歐洲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河港,交通十分便利。
慕尼黑
慕尼黑是德國的第三大城市,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前沿地帶的中部,多瑙河的支流從城邊流過,歷來是南歐通往中歐和北歐的交通要道。慕尼黑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德國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稱為德國非公開的首都。慕尼黑也以美術和藝術城著稱。全市有43座陳列館、博物館和美術館。慕尼黑的工業也很發達,主要有電子電器、光學儀器、汽車製造、啤酒釀造、軍事工業等。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它獲得了巴伐利亞矽谷的稱號。慕尼黑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當然還是啤酒,慕尼黑啤酒品質優良,口感醇正,蜚聲世界。而這里每年一度的啤酒節也以其獨特的形式和盛大的場面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馬爾蒂啤酒館。
漢堡
漢堡是德國最大的港口城市,歐洲第四大港。位於易北河、阿爾卑斯河與比勒河三河匯合處。12世紀的時候這里就有一個貿易中心。漢堡的交通非常發達,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漢堡的工商業很發達,主要有造船、石油煉制、冶金、機械、化學、食品、橡膠等工業部門。漢堡是德國最重要的外貿中心。專門從事對外貿易的機構達2000家以上。漢堡是北德的文化中心,市內有始建於1678年的州立歌劇院以及德國話劇院、塔萊亞劇場和6座博物館。
「金融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是黑森州最大的城市。位於中部萊茵河的支流美因河畔,海拔103米,是德國的歷史名城,德國金融資本的大本營。也是國際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歐洲大陸最大的航空港。德國的國家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商業銀行的總部。以及近150家德國銀行和110家外國銀行的總部;都設在法蘭克福,有銀行城之稱。其中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商業銀行是德國的三大銀行,它們以法蘭克福為基地,操縱著德國的經濟命脈。這里還有1879年初建、1950年重建的股票交易所和唯一的黃金市場,控制著歐洲市場黃金價格的漲落。因此金融中心是該城最重要的職能。另外,法蘭克福早在760年前就已發展展覽業。現在是國際展覽業中心之一,展覽會大廈高257米,是歐洲最高的辦公室。
魏瑪
魏瑪代表著古典文化的傳統,被人們贊譽為德國的雅典。許多世紀以來。這個城市是藝術、文化和政治領域創新思潮的發祥地。安徒生曾說過。魏瑪不是一座有公園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園。在魏瑪,歌德、席勒、弗朗茨·里斯特和尼采等名人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1919年德國國民議會在魏瑪制定了第一部共和憲法,民族劇院就是通過該憲法的會場。人們把這個憲法稱為魏瑪憲法。依憲成立的共和國為魏瑪共和國。14年後,希特勒上台,扼殺了魏瑪共和國。希特勒時期是魏瑪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在這個文化古城西北8千米的布痕瓦爾德設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營,五六萬人在那裡喪生。現在這個集中營遺址已辟為控訴法西斯罪行的紀念館。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又名聖彼得大教堂。位於德國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倫州,是德國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後幾經重修和擴建。教堂採用哥特式建築手法,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作。整個教堂由磨光的石塊砌成,佔地8000平方米,包括正廳、多個禮拜堂和眾多塔樓。大教堂還是一座藝術的寶庫,內收藏著雕塑、壁畫、手工藝品等大量的藝術珍品,其中以15世紀早期科隆畫派畫家斯蒂芬·洛赫納的壁畫最為著名。
柏林牆
柏林牆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圍繞西柏林建造的界牆。於1961年8月13日動工興建,後經過多次改建,是二戰後柏林歷史的見證。柏林牆是一條窄長的帶狀禁區,由12千米長的水泥牆和137千米長的鐵絲網組成,包括253個岸望台、270個警犬樁、136個碉堡。另外,還建了很長的鐵柵欄、自動射擊系統和巡邏道,具有一觸即發出信號的報警作用。柏林牆還設有7個過境通道,其中有一個專為盟軍、外交官和外國記者使用。波茨坦廣場和勃蘭登堡門一帶是柏林牆最壯觀的兩個地段。柏林牆於1989年被推倒。兩德統一後,又在原來的位置重建一堵象徵性的柏林牆。如今的柏林牆只有70米,但保留了原來柏林牆的舊貌,人們通過參觀可以重新憶起那段歷史。
多瑙河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被人贊美為「藍色的多瑙河」。發源於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在羅馬尼亞的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它流經9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中遊河谷較寬。河道曲折。
㈥ 德國的礦產排世界第幾
1、氟石(Flussspat)
位於德國黑森林(Wolfach/Schwarzwald)的克拉拉礦井(Clara Grube)開采氟石。高品位的氟石主要用於製造氫氟酸(Flusssäure), 除化學工業以外,鋁工業和玻璃工業也使用氟石。2006年德國氟石開采量為53009噸。
2、重晶石(Schwerspat, BaSO4)
重晶石產於德國Bad Lauterberg的Wolkenhuegel礦山和Hochsauerlandkreis的Dreislar礦山及Clara礦山。重晶石被用作塑料產品的填充劑,也被用於汽車零備件工業(離合器、剎車摩擦片和聲絕緣)。高純度的重晶石被用於製造塗料(塗覆用塗料和鋅鋇石)、膠粘劑和隔音材料,在煤炭洗選中被用作濃度調節的介質,在石油鑽探中被用作水力開采中的介質。在醫療技術中被用作對比劑,它還可用於高標號水泥的製造(射線保護)。2006年德國重晶石的開采量為85524噸。
3、高嶺土(Kaolin)
2006年德國高嶺土開采量為377萬噸,比2005年(372萬噸)略有增加。高嶺土主要產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黑森州,北威州,萊法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
4、膨潤土(Bentonit)
膨潤土僅產於巴伐利亞州, 2006年產量為363998噸,比2005年增長約3.4%。主要用於葯物等封閉劑和載體。
5、石灰石和白雲石(Kalkstein und Dolomit)
和德國西部相反,德國東部有較多的礦山,可開採石灰石和白雲石,這些產品的用戶除了建築工業以外,還有鋼鐵工業和化學工業,2006年德國石灰石的總產量為1750萬噸,比上年增長了5.5%(2005年的總產量為1650萬噸)。白雲石主要用於鋼鐵工業,2006年德國白雲石總產量為165萬噸,比上年增長19%。
㈦ 德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及其分布區
德國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很多的資源是靠進口的。其主要的礦產為煤礦。其中主要是硬煤和褐煤。主要工業區是魯爾工業區。其氟石,重晶石,高嶺土,膨潤土,石灰石和白雲石。氟石位於德國黑森林的克拉拉礦井。重晶石產於德國Bad Lauterberg的Wolkenhuegel礦山和Hochsauerlandkreis的Dreislar礦山及Clara礦山。高嶺土主要產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黑森州,北威州,萊法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膨潤土僅產於巴伐利亞州。德國東部有較多的礦山,可開採石灰石和白雲石,這些產品的用戶除了建築工業以外,還有鋼鐵工業和化學工業。東部主要就是阿爾塞斯和洛林。
㈧ 日本國土比德國英國大,跟法國也相差不是不大,為什麼都說日本資源匱乏卻很少說英法德資源匱乏
只是地理上沒有詳細介紹而已
先注意幾個點,日本人口比這些國家多,沒記錯的話日本1.2億人口,英法都不到7000萬,德國應該是8000多萬
這裡面礦藏比較豐富的是英國,比較匱乏的是德國,德國很多礦產也靠進口,法國稍微好點,但也沒好哪去,只不過地理上沒有詳細介紹而已
㈨ 德國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
鉀鹽,是指含鉀的礦物,分為可溶性鉀鹽礦物和不可溶性含鉀的鋁硅酸鹽礦物。世界上95%的鉀鹽產品用作肥料,5%用於工業。
鉀鹽礦床包括可溶性含鉀礦物和鹵水的總稱,是含鉀水體經過蒸發濃縮、沉積形成。可溶性固體鉀鹽礦床(如鉀石鹽、光鹵石、雜鹵石等)和含鉀鹵水。
鉀鹽礦主要用於製造鉀肥。主要產品有氯化鉀和硫酸鉀,是農業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只有少量產品作為化工原料,應用在工業方面。
德國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佔2.4%。
㈩ 二戰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兩邊的差距有多大
二戰納粹德國戰敗投降,蘇聯以及美、英、法分別從東西兩線對德國實行佔領。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本來分裂成四個佔領區,如下圖所示。後來,美、英、法三國的德國佔領區合並。這樣德國就一分為二,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這就是西德;東部的蘇聯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便是東德。
其次,在戰中東德受到的傷害最大。當然,西德也有,但東德更為嚴重,幾乎淪為廢墟。據統計,戰爭將東德地區130多萬套住宅夷為平地,80多萬套住宅變為廢墟,戰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房屋都是極為緊俏的稀缺物。不僅如此,東德開姆尼茨、德累斯頓等幾個主要工業城市,要麼在戰爭中被摧毀,要麼被蘇聯人拆走了設備。總而言之,東德是在廢墟中建立起來的。民主德國的國歌《從廢墟中崛起》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
再次,受蘇聯影響,東德走上了一條高能耗、高污染以重工業為主的粗放式經濟發展道路。這種方式一開始很給力,可以大量刷GDP。不過,這種模式難以為繼。一則重工業意味著高污染、高排放,二則東德出口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資本主義國家市場佔有率也比較低。
而對於西德而言,除了自身稟賦之外,戰後西德還得到了馬歇爾計劃。這個計劃說白了,就是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這裡面有贈予,也有貸款。在計劃落實的四年時間內,西德得到了1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當1951年計劃臨近結束時,西德同西歐國家一樣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里,西德步入了高速發展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將東德進一步甩在身後。
值得一說的是,東德與西德雖然有差距,但差距並不大。相反,東德與其他社會主義拉開了差距,而且差距還比較大。當時,整個東德的發展水平,比蘇聯、匈牙利要高得多,在東歐社會里是最高的。難怪當時蘇聯新聞工作者就說,到東德做記者就是一種福利。
總體來看,東德西德的差距比較溫和。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種差距並沒有隨著德國的統一而消失。甚至在德國統一30年後,兩者的差距依然存在。一個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德國統一後,東部即原東德地區人口流失了200萬,西部則增加了500萬,人口由東向西流動的歷史繼續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