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世界各國的糧食產量有多少
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6.8億噸左右,印度的糧食產量約為3.136億噸。另外,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而印度則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俄羅斯1.4億噸左右。
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的糧食產5.5億噸,其中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中國、美國、印度的糧食產量位居前三。廣義上的糧食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小麥、玉米和水稻等,還可以包括豆類、薯類、油菜籽等。
如果加上大豆,那巴西的糧食(廣義糧食)的產量則在2億噸以上,並且巴西還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印度尼西亞的糧食產量也在1億噸以上,約為1.09億噸,全球第六名,也是東南亞各國中糧食產量最高的國家。
㈡ 一畝地可產多少菜籽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可以產460-480斤。
油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果實,角果較長,結莢多,粒本飽滿。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為37.5%-46.3%。根據油菜的類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
㈢ 歐洲那些國家生產菜籽油。
歐洲生產菜籽油的國家主要是德國、法國、英國等等。
補充:
油菜籽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來隨著菜籽油需求增多。全球油菜籽播種面積擴大產量較為穩定。根據數據顯示。從國別來看。加拿大菜籽油歐產量為全球第一。歐盟第二。中國第三。後面依次為印度,烏克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
㈣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多少斤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可以產460-480斤。
油菜籽也稱為芸苔子,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種子,油菜的角果較長,結莢多,粒本飽滿。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為37.5%-46.3%。根據油菜的類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是中國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種之一。
油菜栽培遍及中國,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兩種。其種植面積佔中國油料作物總面積的40%以上,產量佔中國油料總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形態特徵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生於海拔3700m以下的地帶。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莖直立,分枝較少,株高30~90cm。葉互生,分基生葉和莖生葉兩種。基生葉不發達,匍匐生長,橢圓形,有葉柄,大頭羽狀分裂,頂生裂片圓形或卵形,密被刺毛,有蠟粉。莖生葉和分枝葉無葉柄,下部莖生葉羽狀半裂,基部擴展且抱莖,兩面有硬毛和緣毛;上部莖生葉提琴形或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兩側有垂耳,全緣或有枝狀細齒。花期5~7月,總狀無限花序,著生於主莖或分枝頂端。花黃色,花瓣4,為典型的十字形。雄蕊6枚,為4強雄蕊。果期8~9月,長角果條形,先端喙。種子球形,紫褐色。
油菜的果實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組成。角果成熟後,由於果瓣失水收縮,能自動開裂,油菜籽呈圓球形或卵圓形,由種皮、胚及胚乳遺跡三部分組成。種子的化學成分,一般含氮3.9%-5.2%,蛋白質24.6%-32.4%,纖維素5.7%-9.6%,灰分4.1%-5.3%,油脂37.5%-46.3%。
㈤ 中國哪裡油菜籽出油高一一
一、發展現狀
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主產區,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產區。全流域面積達180多萬平方公里,涉及滬、浙、蘇、皖、鄂、贛、湘、川、黔、滇、渝等11個省(市)和河南信陽地區,油菜播種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85%以上。長江流域冬季農業資源豐富,是我國「雙低」油菜優勢產區,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
(一)基本情況
1.產區相對集中。油菜是我國5個種植面積超億畝的作物(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之一。我國油菜生產分布比較廣泛,目前除北京、天津、遼寧、海南外,其它27個省(區、市)均有種植,其中產量居前五位的是湖北、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南。根據氣候、生態條件的不同,我國油菜生產可劃分為四個區域,即長江流域冬油菜區、西北油菜區、東北春油菜區和華南冬油菜區。其中長江流域冬油菜區是最集中的油菜產區,2001年油菜面積9239萬畝、產量1018萬噸,佔全國的87%和89%,佔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高於歐洲和加拿大。
2.生產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後,我國油菜生產快速發展,面積超過花生成為第一大油料作物。2001年與1990年相比,面積擴大2387萬畝,年均增加217萬畝;單產提高22.2公斤,增幅達26%;產量增加了437萬噸,增幅為63%,年均增產近40萬噸。
3.品質改良成效顯著。「雙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按農業部部頒標准,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油)以下,硫甙含量45μmol/g(餅),通稱「雙低」油菜。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亞油酸含量大幅度提高,營養品質顯著改善;低硫甙餅粕降低了毒性,提高了菜籽餅粕的利用價值。世界上除印度和中國外,都已普及「雙低」油菜。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雙低」油菜育種,目前已選育了一批雜交「雙低」或常規「雙低」油菜品種,並實現了優質高產的基本目標,如華雜系列、中雙系列、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等品種,為「雙低」油菜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90年代以來我國「雙低」油菜品種推廣迅速。1990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只有292萬畝,1995年增加到1610萬畝,2001年達到6000萬畝,11年間增長了19倍,年均增加近520萬畝。2002年「雙低」油菜品種的比重已達到62%,湖北、湖南等省已達到85%以上。
4.產業化經營起步。1990年我國油菜籽開始了種子和商品菜籽產業化經營的嘗試,並取得初步成效。湖北、四川、江蘇、湖南、安徽、江西、貴州等主產區先後成立了由科研、推廣、銷售、加工等部門相互組成的聯合開發體,目前已由初期的鬆散型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股份公司轉變,創建了一批油菜品種及其加工產品品牌。一些加工企業採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對農戶提供「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收購」的四統一服務,油菜產業化經營開始起步。
(二)主要問題
1.多品種插花種植。油菜是常異花授粉的十字花科作物,生長期間極易串花授粉,當年即可導致菜籽品質下降。由於我國在油菜品種審定、種子經營、市場准入等方面沒有強制性管理措施,生產和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標准和品質監測手段,導致生產上普通油菜品種、單低品種和「雙低」品種共存,插花種植現象普遍,種植「雙低」油菜品種,生產不出真正的「雙低」油菜籽。
2.品質比進口菜籽差。與進口油菜籽相比,我國油菜籽內在品質上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商品菜籽含油率偏低。長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比進口菜籽低2-3個百分點;二是「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含量一般在3%左右,比國外高1-2個百分點,硫甙含量40-45μmol/g(餅)之間,比加拿大高20μmol/g(餅)以上;三是商品菜籽大都在自然條件下風干,含水量比進口菜籽偏高;四是在凈度、整齊度等外觀品質上也有一定差距。
3.勞動力成本高。由於我國油菜生產的全過程基本是手工操作,一畝油菜從種到收大約需要12-14個工日,僅用工費就接近150元,占生產成本的60-70%。而加拿大等出口國油菜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畝用工量不到1個,勞動力成本很低。按照全口徑計算成本,我國油菜生產效益不高。
4.加工企業帶動力弱。我國油菜籽初加工能力接近3000萬噸(含小型榨機),以國有企業和農村小油房為主,大多數國有企業年加工能力在10萬噸以下。由於加工能力過剩、規模小、設備陳舊、能耗高、加工工藝與技術落後、產成品等級低,難以有效帶動「雙低」油菜的開發。特別是長江上中游地區菜籽榨油多採用蒸炒預榨浸出法,油腳中部分營養物質被破壞,菜餅飼用價值降低。日本油廠採取冷榨工藝將油腳中營養物質回收利用,產值是菜籽油的11倍以上。
二、市場前景與競爭力分析
(一)市場前景分析
1.世界油菜籽生產、貿易、消費同步增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油菜籽生產發展很快,1979-1998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增長了2倍多和3倍,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近五年,世界油菜籽播種面積為3.8億畝左右,產量3600萬噸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國、加拿大、印度、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波蘭和捷克等國家,這些國家油菜籽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世界油菜籽進出口貿易迅速發展,近五年年均貿易量1000萬噸左右,占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餅粕的貿易量占產量的47%。出口國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1996-1999年,加拿大年均出口油菜籽364.5萬噸。進口國家主要在亞洲,包括中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其中日本每年進口菜籽210萬噸。
2.國內植物油和餅粕需求增長較快,市場空間大。由於人口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植物油和飼用餅粕的消費量大幅度增長,產需矛盾突出。1996-2000年,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增加了243萬噸,平均每年增加約60萬噸,2000年消費量達到1246萬噸(其中菜籽油消費量419萬噸,占植物油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而當年我國油料折油(不含食用籽實和種子)產量為855萬噸,產消缺口391萬噸。由於產消缺口較大,導致油料或植物油大量進口,2000年我國凈進口植物油430萬噸(含進口油料折油),其中進口油菜籽296.8萬噸,菜籽油7.5萬噸。近5年來,我國飼用餅粕消費量年均增加160萬噸,年均增長7%。
3.市場需求潛力大。目前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不足1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5公斤。根據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近幾年植物油消費增長速度綜合分析,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植物油消費量還將繼續保持年均增長近50萬噸的水平,略低於「九五」期間的增長速度。到2007年預計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將達到1600萬噸,比2000年增加354萬噸。油菜既是含油率比較高的油料作物,也是飼料作物,發展油菜生產是增加植物油和飼料供給的最佳途徑之一。
(二)競爭力分析
長江流域的油菜籽在國內市場佔有明顯優勢,只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產業化水平,就能在穩定佔領國內油菜籽市場、減少油料進口沖擊的同時,參與周邊國際市場的競爭。
1.具有明顯的生產優勢。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單產水平最高、技術儲備最好的地區。2001年長江流域11個省(市)油菜籽平均畝產110公斤,高於西北和東北地區,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接近主要出口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水平。與本地區小麥等冬季大宗作物相比,油菜生產效益較高。長江流域2000年油菜凈產值120元/畝,而小麥只有88元/畝。該區冬季耕作替代作物少,不與主要糧食作物爭土地和勞力資源。
2.具有較好的市場區位優勢。從國內市場看,該區油菜基本是就地生產、就近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長江流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目前11省(市)油菜籽人均佔有量只有17.5公斤,折油6公斤,難以滿足當地植物油消費的需要。從國際市場看,油菜籽、植物油、餅粕進口量較大的幾個國家都與我國毗連。特別是出口運往日本、韓國等可以從長江黃金水道直接出海,實行江海聯運,運距短,並可以採用中小型貨輪運輸,運輸和經營成本低。從長遠考慮,可以靈活地運用國際市場進行資源市場轉換。
3.具有搶占市場先機的優勢。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主要都是春油菜,每年3月播種,8月以後才能收獲;歐洲是長生育期的冬油菜,也要8月份才能收獲。而我國長江流域種植的是生育期較短的冬油菜,每年5月就可收獲上市,上市時間比國外油菜早2-3個月。另外,國內其他油料作物也全部在秋季收獲。冬油菜生產是滿足加工企業周年生產的一項重要條件。
4.具有相對的價格優勢。在世界菜籽價格最低的2000年,進口菜籽到我國港口的價格高於國產菜籽。2002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加拿大菜籽到我國長江流域的到岸價為每噸2400-2600元,而在長江流域本地收購菜籽的價格每噸為1700-2000元。菜籽餅粕每噸900-1000元,也低於進口餅粕價格。雖然目前長江流域油菜籽品質不如加拿大,但由於價格差距較大,只要國產油菜籽供應得上,加工企業願意使用,可以相應減少進口。此外,長江流域已選育出了含油量達到42%以上的「雙低」油菜品系,正在試驗示範。隨著油菜籽品質的提高,該區的優勢地位將進一步發揮出來。
㈥ 油菜籽畝產量是多少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可以產460-480斤。
油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果實,角果較長,結莢多,粒本飽滿。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為37.5%-46.3%。根據油菜的類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
拓展資料: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拉丁文名:Brassica napus L.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原產我國,其莖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朵為黃色。農藝學上將植物中種子含油的多個物種統稱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類型為:白菜型油菜( Brassica rapa (campestris) L.), 芥菜型油菜( Brassica juncea L.) ,甘藍型油菜( Brassica napus L.)。
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營養豐富,其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長在氣候相對濕潤的地方,譬如中國的南方。油菜也有許多用處,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時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開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陝西的漢中市就有一片油菜花觀賞旅遊區);花朵凋謝後,油菜籽可以榨油。
㈦ 油菜畝產量多少斤
油菜的畝產量一般在300斤左右,如果種植的品種較好、管理得當、天氣也是風調雨順的話,也可以達到350斤以上。油菜的營養較為豐富,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一般生長在氣候相對濕潤的地方,通常在我國的南方較為多見。
油菜在20~27℃條件下3天出苗,根系較發達,主根入土深,支、細根多,要求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既保肥保水,又疏鬆通氣的壤質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於增加產量,提高菜籽含油率。
油菜種植注意事項
油菜可以使用播種的方式繁殖。因為種子比較下,發芽率比較低,因此要選擇質量比較高的培養基,而且對養護環境要做好調整,這樣可以提高發芽率,露地播種的話,行距要控制在二十厘米左右,播種完成以後,要給蓋上一cm厚的細土,澆一次透水,大概一周就可以發芽了。
換盆:家庭養護在的話,每年都需要換盆,換盆的時候要將腐爛乾枯的根條修剪掉,土壤要使用排水性好,養分充足的泥土。
㈧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多少斤
摘要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幫助。
㈨ 一畝油菜籽產量多少斤
2、充足的陽光照射
必須要給油菜提供充足的陽光照射,油菜花對於陽光的需求比較大,陽光照射的比較多才會結果,如果有遮擋物一定要進行移除。
3、合理的施肥
同時還要對油菜進行合理的施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給其施牲畜的糞便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