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學誕生於哪一年
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於1750年。
18世紀以後,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心理學和文藝學等近代學科進入了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尤其是與美學密切相關的哲學,自近代以來發生了認識論轉向,為美學學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歷史條件。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鮑姆嘉登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第一次把美學和邏輯學區分開來。在嚴格規定了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形成概念和進行推理的抽象思維的同時,也給美學規定了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並寫出了美學專著,初步形成了美學學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討了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美學學科由此而誕生;鮑姆嘉登,也因此成為美學之父。
在美學史上,鮑姆加登第一次賦予審美這一概念以范疇的地位,認為審美是感性認識的能力,這種感性理解和創造美,並在藝術中達到完美。他認為美學即研究感覺與情感規律的學科。從此,"美學"作為獨立學科誕生。
B. 德國美學的起源,產生的背景
起源:德國古典美學,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 由康德為始, 到黑格爾之間形成的一股強大的唯心主義美學。德國古典美學全面總結以往的美學歷史經驗,是馬克思主義以前規模最大、最有嚴謹科學形態的美學思想體系。
背景:將辯證法和歷史觀全面引進,以抽象的哲學思辯尤其是黑格爾的美學,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思想來源。 當時德國政經落後, 社會上依然是上升的資產階級和沒落的封建貴族之間的矛盾。 德國古典美學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他們主要目標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尋求自由。
C. 什麼和什麼推動了德國藝術的發展促成了後來十六世紀德國藝術的高峰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3
D. 德國文學的美學思想方面
狂飈突進作家不再認為道德教育是藝術的目的,他們要求藝術作品反映生活真實,特別是作家本身的真實感情。他們認為,藝術作品應象民間文學那樣自然、朴實,反映普通人民的要求。他們大力推崇莎士比亞,十分注重民間文學。民歌成為許多詩人學習的榜樣,在這時期產生了一批德國文學中最優美的詩篇。
由於18世紀的德國並不具備進行政治革命的客觀社會條件,更不存在實際的革命運動,因而狂飈突進始終是一場文學運動,它的范圍僅限於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進入18世紀80年代,這場熱鬧一時的運動就漸漸衰退,德國文學隨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與1789年法國大革命同時,德國文學開始向古典文學時期過渡。古典文學把啟蒙運動和70年代的文學革命提高到新的階段。海涅說,這是德國詩人和思想家在思想上進行的一場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初期,德國幾乎所有作家,甚至包括後來浪漫派的首領施萊格爾兄弟,都為之歡欣鼓舞。但是,等到雅各賓黨人執政,用革命暴力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即革命由不流血的階段進入流血階段的時候,德國作家的政治態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分野。福爾斯特、索伊默等少數作家完全支持雅各賓黨人的革命專政,並希望在德國也進行一場法國式的革命;相反,以施萊格爾兄弟為代表的浪漫派作家則完全否定法國大革命,走上了懷古復舊的道路。 上所說的「古典文學時期」,嚴格地說,時間只有10年,即1794年歌德與席勒合作到1805年席勒逝世。參加的人也只有歌德和席勒兩人。這個時期另外兩位作家荷爾德林和讓.保爾雖然都對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但他們與歌德、席勒並無多少直接關系。因此,所謂「古典文學」既不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文學運動,也稱不上是一個文學流派。但是,就在這10年當中,歌德和席勒完成了奠定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占重要地位的光輝作品。如席勒的劇本《華倫斯坦》(1800)、《奧爾良的姑娘》(1801)、《威廉.退爾》(1804)和美學著作《論素樸的與感傷的詩》(1796),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795~1796),長篇敘事詩《赫爾曼與竇綠苔》(1797)和詩劇《浮士德》(第一部,1808)。此外,他們還寫了大量的詩歌,特別是敘事謠曲。席勒逝世以後,歌德在生命的最後20餘年又寫了包括《浮士德》(第二部)在內的一批光輝巨著。
歌德的詩劇《浮士德》手稿 從戈特舍德到歌德,德國文學是沿著啟蒙運動開辟的道路向前發展的。但到18世紀末德國文學中出現了反啟蒙運動思想的潮流,這就是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這一運動不是在古典文學之後出現,而是與它並行發展。1796年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來到耶拿,1798年與他的弟弟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一起在柏林出版了《雅典娜神殿》,並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一個文學中心,文學史上稱為「早期浪漫派」或「耶拿浪漫派」。除了施萊格爾兄弟,重要的作家有蒂克、諾瓦利斯、瓦肯羅德等。他們的基本傾向是懷古遁世,重視童話和傳奇。
1802年以後,早期浪漫派逐漸解體。拿破崙對德國的軍事佔領,使大部分知識分子熱心於政治。象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亞當.米勒等早期浪漫派作家在政治上公開走向反動;一批青年浪漫派作家出於對民族前途的關注,想起了人民和民族傳統,他們在海得爾堡形成了新的中心,文學史上稱為「晚期浪漫派」,或「海得爾堡浪漫派」。他們採集民歌,發掘久已被人忽視的文化遺產。布倫坦諾和阿爾尼姆收集加工整理出民歌《男童的神奇號角》(1806~1808),格勒斯編輯了《德國民間故事書》(1807)。在這方面貢獻最大的當推格林兄弟,他們不僅發現了許多德國文學中的重要文獻(如《希爾德布蘭特之歌》),而且整理加工了聞名世界的童話集《兒童與家庭童話集》(1812~1815)。在創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艾興多爾夫。 的另一個分支是「施瓦本詩派」,烏蘭德和豪夫是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不過,烏蘭德與其他人不同,他是一個民主主義者。
霍夫曼、克萊斯特、沙米索一般也算作浪漫派作家,但他們與上述各個派別都無直接聯系。霍夫曼是一位重要的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有《小查克斯》(1819)、《跳蚤師傅》(1822)、《堂兄弟的屋隅之窗》(1822)等。他的作品既有對現實的批判,又有對神話世界的嚮往,他把現實與離奇荒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還發展了一種別具一格的輕快的諷刺,對19世紀德語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克萊斯特的喜劇《破瓮記》(1808)、中篇小說《米夏埃爾.科爾哈斯》(1810)以及軼事作品都是德國文學中的佳作,但他的思想充滿了矛盾,說明德國文學已處於轉折的前夕。以萊辛、歌德為代表的廣義上的啟蒙運動作為一個歷史發展階段行將結束,即將到來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代。在這種形勢下,要想真正把握社會矛盾,就得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從這個角度看,沙米索是浪漫派向1830年以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文學過渡的一個代表,而海涅則是完成了這一個過渡並達到新高度的偉大作家。 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文學 1832年歌德逝世,海涅認為這是「藝術時期」的結束。海涅這一觀點既說明了將近一百年德國文學大發展的特徵,又正確劃分了歷史發展的階段。德國文學在1830年左右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個轉折的直接原因是法國的七月革命。在七月革命影響下,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進行實際的准備,資產階級反對派空前積極,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尤為活躍。他們把文學創作直接用於政治鼓動。伯爾納是當時最為激進、聲望最高的一位作家。
除了伯爾納,30年代初還出現一個名為「青年德意志」的鬆散的進步作家團體。它的文學綱領是由溫巴爾格宣布,他認為文學藝術依存於社會政治生活,因而必須對後者產生積極影響。「青年德意志」作家努力創造一種具有鼓動力的社會批判文學。可是,由於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是抽象的,對藝術的理解是片面的,因而他們只能把自己所宣傳的主張同他們所描寫的人和事生硬地湊合在一起。文學史上稱這種文學為「傾向文學」。
古茨科、勞伯、蒙特等是「青年德意志」的重要作家。不過,不論是他們,還是伯爾納,在創作方面都無多大成就。30年代有貢獻的作家是在「青年德意志」之外的伊默爾曼、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和默里克。 下半葉的文學 1848年革命失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受到嚴重的挫折。這個時期的文學中反民主和反理性的傾向明顯增強,迴避重大現實問題、熱衷於描寫身邊瑣事和田園風光等非政治傾向盛極一時。到了60年代以後,社會批判的文學才逐漸發展起來,但總的來說並沒有達到海涅的高度。
德國文學的這種變化,首先見於叔本華影響的變化。叔本華的主要著作是在1848年以前出版的,那時並無多少人問津。而1848年革命失敗後,叔本華一下子成了一位時髦哲學家,他的反理性的神秘主義思想成為居統治地位的思想潮流。在叔本華思想的影響下,象瓦格納這樣一位本來是反封建的民主主義作家和音樂家,在1848年以後也否定生活,反對進步。黑貝爾在1848年以前就不是一個革命者,而1848年以後他的作品中悲觀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傾向更為明顯,甚至發展為維護封建階級的國家政權。到了70年代德國統一以後,德國文學中這種反民主傾向更發展成為公開為普魯士辯護的衛道文學和宣揚日耳曼精神的沙文主義文學。蓋貝爾的詩頌揚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業績」,達恩的《羅馬大戰》(1876)則宣揚日耳曼人是優等種族的反動理論。
這個時期的德國文學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當時公認的所謂「偉大」作家,在藝術上並無多大成就。蓋貝爾被譽為「偉大」詩人,但他的詩純屬摹仿古典詩歌的拙劣之作;海澤的中篇小說擁有大量的讀者,寫的都是一些投合小市民趣昧的故事;弗賴塔格的長篇小說據說是「傑作」,寫的不外是老實人如何發財致富之類的故事。在這些所謂「名作」的帶動下,形形色色庸俗無聊的作品就大量出現。
上面這些傾向,在堅持人道主義理想的民主主義作家的作品中也有反映。他們迴避時代的重大問題,幻想在狹小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理想;他們沒有面向整個民族,而是著眼於故鄉的風土人情;他們不是描寫急風暴雨式的社會沖突,而是欣賞幽靜和諧的田園生活;他們不是象海涅那樣用劍和火去同丑惡的現實斗爭,而是以輕松的幽默來表現自己在這丑惡的現實之中所保持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他們也觸及社會問題,但是在70年代以前他們對社會的批判十分無力。拉貝的作品表現了他對德國社會中的陰暗、落後、腐敗和殘暴的憤慨,但是就在他的著名的三部曲里也看不到有任何斗爭。施托姆的詩歌和小說中有許多優美的篇章,也提出了一些社會問題,但給人的印象是寂寞孤獨和無能為力。
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社會批判文學才有了較大的發展。馮塔納的出現就是這一發展的具體表現。這位作家在短期內完成了許多部長篇小說,他的小說有較為廣闊的社會背景,人物形像生動典型,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力量還不能與瑞士作家凱勒相比。瑞士富有民主傳統,而凱勒又與這一民主傳統保持密切聯系,因而凱勒在以瑞士為背景的作品中就避免了德國作家(包括馮塔納)的局限。他的中篇小說是德語文學中的名篇,他的長篇小說《綠衣亨利》完全有理由列入世界名著。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文學 19世紀80年代,德國工人運動空前高漲,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社會民主黨威信劇增,德國成了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革命形勢的高漲使老一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進一步看清了各種社會矛盾,從而增強了作品中社會批判的因素。馮塔納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成的。但是革命高潮對文學更為直接的影響是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興起。象在德國歷史上常見到的那樣,革命高潮來到時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顯得最為革命。他們提出要同一切傳統(不管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決裂。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參加者大多是青年學生,他們堅決反對資本主義制度,自認為站在工人一邊,擁護社會主義。他們要改造世界,革新文學,創造全新的「現代文學」。1884年出版的詩集《現代詩人的性格》是自然主義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85年康拉德在慕尼黑創辦的雜志《社會──關於文學、藝術和公眾生活的現實主義周刊》和1887年貝爾格和哈爾特兄弟在柏林創辦的《突破》雜志是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兩個中心。自然主義的理論代表是霍爾茨。豪普特曼的《日出之前》(1889)是自然主義的代表作,而他的《織工》(1892)和《獺皮》(1893)則已離開自然主義的原則,成為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品。到90年代中期,自然主義的文學運動就漸漸銷聲匿跡。當年顯得十分革命的作家隨著革命高潮的過去都離開了革命立場,有的甚至走向反動。在藝術上,他們不僅拋棄了「革新」整個文學的宏願,而且加入了世紀末形形色色的文學流派。 德國進入了帝國主義時期,文學上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各種主義,如印象主義,新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象徵主義,唯美主義,等等。它們的代表作家有戴默爾、李利恩克龍、恩斯特、格奧爾格、胡赫、閔希豪森、里爾克等。
這些新的文學流派(有的文學史家統稱為「頹廢派」)與尼採的哲學和美學思想有密切的關系。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使它固有的矛盾充分暴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這樣紛紜復雜的社會現實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因而尼采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所謂「批判」就成了他們的精神指南。另外,資本主義的發展還造成了藝術與生活、藝術家與群眾的隔絕,那些不願把作品當作商品來推銷的藝術家就躲入「象牙之塔」,覺得自己是不能被人了解的「人類的精華」,而尼採的「超人」哲學就為這種思想情緒提供了理論根據。20世紀初期的作家程度不同地都受到尼采思想的影響。
格奧爾格是這種「為藝術而藝術」文學潮流的重要作家。他反對自然主義,也反對現實主義;他提倡「新藝術」,即「純藝術」。他通過所創辦的《藝術之頁》雜志吸引了大批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人們統稱他們為「格奧爾格派」。奧地利詩人霍夫曼斯塔爾曾一度是「格奧爾格派」的一位著名作家。
里爾克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他與「格奧爾格派」有一定聯系,但又有所區別。他在現實中感到孤獨痛苦,希望現實能有所改變,因而他並沒有象格奧爾格那樣完全逃向遠離現實的純藝術的虛幻世界中去。
與「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潮流並行發展的是現實主義文學,主要代表是亨利希.曼、托馬斯.曼和海塞。另外,凱勒曼、弗蘭克等也屬於此列。亨利希.曼對丑惡的現實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他的《臣僕》(1914)對威廉帝國統治者們的感情和思想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托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描寫了宗法市民階級在資本主義大發展形勢下沒落的命運,但他對此並不是惋惜哀嘆,而是努力探求復興人道主義和爭取人類進步的可能。海塞的主人公雖然在生活中受挫後大多逃向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原來的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到1945年的文學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隨後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戰後時局動盪,德國共產黨在斗爭中壯大發展。1933年希特勒取得政權,接著是法西斯統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把一部分資產階級作家推出了「象牙之塔」,在現實的階級斗爭中逐步分化。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就出現了名為「表現主義」的文學運動。一批青年作家(海姆、特拉克爾、韋爾弗、貝希爾、沃爾夫、托勒爾、貝恩等)預感到即將來臨的災禍,想通過精神和意志的力量避免災禍,並進而「改造」整個世界。在戰後群眾革命的風暴中,表現主義作家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貝希爾、沃爾夫等逐漸發展成為無產階級作家,以戈特弗里德.貝恩為代表的右翼後來成為無政府主義者。另外象托勒爾、哈岑克萊弗,甚至凱澤都程度不同地傾向革命。其他的資產階級作家,如亨利希.曼、托馬斯.曼、阿諾爾德.茨韋格、法拉達、福伊希特萬格、弗蘭克、米薩姆、楚克邁耶、凱斯特納、德布林、雷馬克、凱勒曼等,也有的擁護革命或同情革命,有的至少不反對革命。但是,由於世界觀的原因,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是抽象的。他們常常把個人與集體、人道與暴力、理想與現實形而上學地對立起來,他們對革命的同情或者支持,往往是抽象的或只是暫時的。
在這些作家中,政治上最進步的是亨利希.曼,在藝術上成就最大的是托馬斯.曼。托馬斯.曼的作品內容深刻,形式講究,他可說是資產階級進步文學從萊辛到海涅再經過近百年的曲折發展之後又一個偉大的代表人物。
這個時期德國文學更為重要的成就,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壯大發展。早在19世紀40年代,無產階級文學已經萌發,並產生了韋爾特這樣的詩人。到了19世紀後期,無產階級文學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奧多爾夫、瓦爾特.哈岑克萊弗、明娜.考茨基以及施韋策等一批作家,但他們在藝術上的成就還不足以與資產階級作家相抗衡,他們的活動和影響還極為有限,因而沒有形成一種獨立的文學運動。20世紀20年代以後,情形就大不相同。第一,它擁有數目眾多的作家。1928年成立的「德國無產階級革命作家聯盟」到1932年擁有 500名會員,全國有23個地方組織。第二,它的作家隊伍中擁有一批優秀作家,如貝希爾、西格斯、魏納特、基施、沃爾夫、雷恩、布雷德爾、馬爾希維查、沙勒、格倫貝格以及布萊希特等。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現實的階級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藝術上也是成功的。象沃爾夫的戲劇,魏納特的政治諷刺詩,布雷德爾的小說和基施的報告文學,都是有相當水平的作品;而貝希爾的詩歌和西格斯的小說可以當之無愧地歸於世界名著之列,布萊希特的劇作和他獨創的「敘事劇」理論使他成為公認的20世紀最有影響的戲劇家之一。
1933年希特勒取得政權,大部分無產階級作家和進步的資產階級作家被迫流亡國外。面對共同的敵人,這兩部分作家結成聯盟,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反法西斯文學,又稱「流亡文學」。反法西斯文學不僅是以格林和容格爾為代表的沙文主義法西斯文學的對立物,而且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希望。不論是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還是布萊希特、西格斯和貝希爾,正是在反法西斯斗爭中創作出他們的優秀作品。如亨利希.曼的歷史小說《亨利四世》(1935~1938),托馬斯.曼的四部曲《約瑟和他的兄弟們》(1933~1943)、《洛蒂在魏瑪》(1939)和《浮士德博士》(1947),布萊希特的劇本《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1939)和《伽利略傳》(1947),西格斯的小說《第七個十字架》(1942)以及貝希爾最優秀的詩歌都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因此,如果說法西斯統治時期是德國歷史上黑暗野蠻的時代,那麼這個時期的德國「流亡文學」則是光輝燦爛,碩果累累。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盡管由於法西斯統治和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的曲折,它作為一個歷史時期並沒有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德國文學流派紛繁,風格各異,但就其本質來說仍是世紀轉折以來的各種文藝傾向的繼續和發展。
E. 美學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美學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是一個美學問題,或者說是一個人文學科的問題。它並沒有確定的標準的答案,有著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和反思。所以,一般我們說研究人文學科的方法,並不是像自然科學那樣的實驗和推理,而是要通過體驗和討論,反思。
美學的歷史之始,這個問題本身就充滿著很多問題,是說美學思想的開始,還是說美學學科的開始,西方美學學科是始於英國的經驗主義哲學還是大陸理性主義哲學,美學的創始人是鮑姆加登還是康德,鮑姆加登的1750的《美學》還是1735年的《關於詩的哲學默想錄》是美學學科的誕生的標志。西方美學思想的歷史是從柏拉圖開始的還是從畢達哥拉斯開始的,西方美學是直接由西方傳入中國還是經由日本傳入中國,中國美學的起點是孔子還是老子,等等。都是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沒有什麼確定的答案。我們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據的傳統、習慣,而不一定就是什麼確定了的事實本身。
比如,一般認為,美學學科誕生的標志是1750年鮑姆加登的《美學》第一版的出版,因為它提出來一門新的研究感性認識、研究美的藝術,研究類理性的學說的構想,即我們今天說的美學的構想。但其實這鮑姆加登在1735的著作《默想錄》中就做到了。認為1750隻是慣用的說法而已,又如認為鮑姆加登的是美學之父,這也是慣用的說法,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很多人都認為是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才是真正的美學學科的奠基之作。其實認為德國的18世紀的美學是美學學科的開始,這其實就是打上了大陸哲學學術傳統的烙印。我們中國和日本的美學深受德國美學的影響,至今如此,這可能是我們習慣於大陸哲學的傳統之一。其實在西方關於美學學科的誕生,英美的美學是特別強調1711以來的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和美學,認為美學其實是在休謨、哈奇生和博客等手中誕生的,美學的核心概念也不是什麼感性認識,審美判斷力,而應是趣味和想像。又比如盡管我們都不否認是畢達哥拉斯早於柏拉圖有了美學思想。但柏拉圖還是憑借著他的哲學的偉大的影響和從哲學角度對美的探索被認為是西方美學思想的創始人。又比如,老子其實沒有多少美學思想,他談真的關於美學的東西很少,但他對中國美學的影響,卻是很大很大,他提出的很多概念和范疇,比如,道、象、有、無、味、妙等有的在後來轉化為了美學范疇,有的則是影響了美學,所以他的思想被我們認為是中國美學的開端。
望採納。
F. 西方美學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從美學思考所依託的知識形態來看,西方美學大體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即:本質論美學、神學美學、認識論美學、語言論美學、文化論美學。以下是詳細介紹:
1、本質論美學:是古希臘形成的以美的本質為中心的美學思考傳統。本質(essence)是古希臘思想家提出的一種主體設定,認為事物總存在著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這就是本質。它有兩個特徵:一是認定美的本質問題在美學中具有優先地位;二是主張本質問題存在於一切美學問題中,是美學的基礎問題。
2、神學美學:是盛行於歐洲中世紀的、以基督教神學為主宰美學。它把本質論美學與基督教神學「嫁接」起來,認為世界的美來源於萬能的上帝的創造,神學美學是西方美學被神學主宰的產物。
3、認識論美學:是歐洲17世紀發生「認識論轉向」以來到19世紀的以理性問題為中心的美學。「認識論轉向」是指17世紀歐洲哲學中出現的以人的理性覺醒取代神學統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識是來源於上帝,而是來源於人憑借理性對世界的觀察和分析。
它又分為幾個流派:經驗主義美學,這是17-18世紀英國的美學學派,認為審美來自人的感性經驗,由此對審美感官、審美感情和審美趣味等作了探討;
理性主義美學:這是17-18世紀在歐洲大陸德、法等國盛行的美學流派,認為審美來自人憑借理性而對於直接的感性經驗的整理過程,主張為審美和藝術制定必要的理性秩序和規范;
德國古典美學:這是活躍於18-19世紀德國的美學流派科學美學,這是指19世紀後期出現的運用心理學手段研究美學問題的美學新潮,認為科學的實驗方法是研究美學問題的可靠手段;
主張「自下而上」地研究審美問題生命美學,主要指19世紀後期興起的從生命角度解釋美和藝術的德國美學流派,生命美學可以視為從感性生命角度挑戰認識論美學原有的理性至上偏向的產物,在伸張被理性壓抑的感性生命方面有一定積極意義。
4、語言論美學:語言論美學是指西方19世紀末期發生「語言論轉向」以來盛行於20世紀的以語言問題為中心的美學,包括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心理分析美學、分析美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存在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等美學流派。其主要特徵有三個:第一,語言取代理性成為美學的中心問題;第二,放棄的美的本質及其他本質問題,注重語言學模型區分析審美現象;第三,放棄美學的系統化和體系化的追求,認可具體問題的文本闡釋。
5、文化論美學:當美學與文化的內涵升華到一定得程度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聯系。真正的美學是建立在文化修養的基礎上的,文化基礎薄弱,無法領悟真正的美學。
G. 關於快與不快的學說是19世紀德國美學家誰提出來的
費希納。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美學在德國得到蓬勃發展。從康德開始,經過歌德、席勒、費希特、謝林,直到黑格爾,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唯心主義的美學流派,美學史上一般稱之為德國古典美學。
美是不依賴概念而被當作一種必然的愉快的對象。他在這里強調了美感的社會性。審美活動在他那裡雖然是主觀的,卻並不是狹隘的個人私事,而是一種社會交往,是有社會意義的事。這個思想在美學上無疑是極重要的。
H. 美學的發展歷程以及關於美學的教學課件。
一、美學是一門年輕有古老的學科
1、 美學產生和發展的漫長歷程
美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先有審美意識,後產生美學思想,到了近代美學才作為一門學科得以建立起來。
審美意識指的是人通過實踐活動體現出來的尚不成熟、不自覺或不清晰的對自身審美需要和外在對象的審美意義,以及二者之間所構成的審美價值關系的心理反映形式,主要包括審美趣味、審美觀念、審美理想等。可分為初級審美意識和高級審美意識。
美學思想比審美意識更進一步,是思想主體較自覺地對藝術、美或相關問題進行的自覺的、有一定普遍性、理論性的思考,並通過語言加以表述而產生的理論性成果。人對於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觀念上進行概括和辨析,標志著人類對美進行理論研究的開始,標志著人類美學思想的形成。
美學則是有意識地對審美現象作整體性、系統性思考所獲得的系統理論
原始人類生產活動中的審美實踐
原始人類生產活動中的審美實踐:從大量出土的原始工具中,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人類的審美創造從無到有,從不自覺地自覺的演變過程。
我國舊石器時代的石器還相當粗糙,器型很不規整,多為一器多用;
舊石器中期的石器在形體上明顯趨向光潔、規則,並富有秩序和韻律感,功能上開始分化;
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時代,人類所製作的石器不僅在功能上高度分化,在選材和製作工藝上也表現出相當高的技巧和水平,而且根據用途定型化。
這種從拙到精,從粗到細的不斷追求過程,不僅是技術進步的結果,而且隱藏了人們追求非功利的視覺形式快感的審美意識和動機,已包含著原始的審美內涵。
原始人的裝飾
在漫長的勞動實踐過程中,人類創造了最初的精神產品—裝飾品。利用獸的牙、骨,以及貝殼等進行雕磨、鑽孔,以期創造並美化生活。
原始藝術——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人類遠古時代就已經產生了諸如繪畫、雕刻、歌謠、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
阿爾塔米拉山洞壁畫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益稷》)
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周禮·春官》)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呂氏春秋·古樂》)
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農作琴,神農作瑟,女媧作笙簧。(《呂氏春秋·世本》)
古代人對美的思考
無論中外,神話傳說中都有關於美學思考的記載。古希臘有「金蘋果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記載。
從文獻的記載來看,西方最早關於美的思考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論述:「美是數的和諧。」中國古代最早關於美學思考的是《國語》中的「伍舉論美」的記載。
2、美學作為獨立學科的確立是近代發生的
「美學」這個名稱以及「美學」的第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是18世紀德國的哲學家鮑姆嘉通提出的,因此他被稱為美學之父,也被公認為美學學科的創立者。他第一次提出這個詞是1735年的博士論文《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中,後來他在1750年出版了講義《Aesthetic》(我們譯為《美學》),這標志著美學的正式確立。
二、西方美學思想發展概述
從美學思考所依託的知識形態來看,西方美學大體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並且在各個階段分別出現過佔主導地位的美學形態,即:本質論美學、神學美學、認識論美學、語言論美學、文化論美學
1、本質論美學是古希臘形成的以美的本質為中心的美學思考傳統。本質(essence)是古希臘思想家提出的一種主體設定,認為事物總存在著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這就是本質。它有兩個特徵:一是認定美的本質問題在美學中具有優先地位;二是主張本質問題存在於一切美學問題中,是美學的基礎問題。如:柏拉圖認為在美的現象背後存在著一個終極的美的本質——「美本身」,即「美的理念」。「美的理念」是各種存在的美的現象得以發生存在的終極根源。
2、神學美學是盛行於歐洲中世紀的、以基督教神學為主宰美學。它把本質論美學與基督教神學「嫁接」起來,認為世界的美來源於萬能的上帝的創造。神學美學是西方美學被神學主宰的產物。代表人物有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
3、認識論美學是歐洲17世紀發生「認識論轉向」以來到19世紀的以理性問題為中心的美學。「認識論轉向」是指17世紀歐洲哲學中出現的以人的理性覺醒取代神學統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識是來源於上帝,而是來源於人憑借理性對世界的觀察和分析。它又分為幾個流派:
經驗主義美學:這是17-18世紀英國的美學學派,認為審美來自人的感性經驗,由此對審美感官、審美感情和審美趣味等作了探討。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洛克、休謨、博克和法國的夏夫茲博里。
理性主義美學:這是17-18世紀在歐洲大陸德、法等國盛行的美學流派,認為審美來自人憑借理性而對於直接的感性經驗的整理過程,主張為審美和藝術制定必要的理性秩序和規范。代表人物有笛卡爾、來布尼茨、鮑姆加登等。
德國古典美學:這是活躍於18-19世紀德國的美學流派以康德、席勒、黑格爾為代表。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系統分析了審美與無功利、形式、目的、想像、天才、自由等的聯系,為美和藝術確立了獨立的領域,並對崇高范疇做了開創性的論述。
席勒的《美育書簡》從人的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的融匯出發,提出了「游戲沖動」的新構想,注重通過審美「游戲」去建構一個特殊的「審美王國」,並第一次從人性的完善角度論述了「美育」,將其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黑格爾的《美學》把「美」視為「理念」的辯證運動的產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並對古希臘至19世紀的西方藝術類型及其演變做了辯證研究,標志著西方美學的系統化和體系化達到一個極致。
科學美學:這是指19世紀後期出現的運用心理學手段研究美學問題的美學新潮,認為科學的實驗方法是研究美學問題的可靠手段,主張「自下而上」地研究審美問題,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費希納。
生命美學:主要指19世紀後期興起的從生命角度解釋美和藝術的德國美學流派,代表人物有叔本華和尼采。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認為,不是理性而是感性的「生命意志」才是世界的本源,同時也是悲劇藝術的來源。而尼采澤強調「權力意志」構成審美和藝術的源頭,強調悲劇藝術能夠使人沉醉於對生命的佔有和享受之中。生命美學可以視為從感性生命角度挑戰認識論美學原有的理性至上偏向的產物,在伸張被理性壓抑的感性生命方面有一定積極意義。但也導致了拒絕理性而片面崇尚生命,導致了美學的非理性放縱。
美學課件有很多,得根據你自己所需要的來查找!
I. 《美學》:美學的誕生與學科發展
美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審美意識、美學思想、美學學科。
審美意識:指人類在生存實踐中萌發出來的,有某種不明晰審美追求的意識。它往往通過具體感性的審美活動體現出來,缺乏明確而系統的理論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覺。審美意識可分為初級審美意識和高級審美兩個層次。
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從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學》一書為標志,他因此被稱為「美學之父」。